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解决“补语”问题 被引量:20
1
作者 沈家煊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5-445,共11页
汉语的"补语"之所以成为问题,不在它跟西方语法学的complement不一致,而在我们没有摆脱印欧语的观念,过分看重名词和动词的对立,认定"名词性词语只充当宾语不充当补语"。本文梳理现有的两个解决汉语"补语问题&... 汉语的"补语"之所以成为问题,不在它跟西方语法学的complement不一致,而在我们没有摆脱印欧语的观念,过分看重名词和动词的对立,认定"名词性词语只充当宾语不充当补语"。本文梳理现有的两个解决汉语"补语问题"的方案存在的问题,指出"补语问题"的要害在于:把动词后表事物的成分不管是动作对象还是动作结果一律叫"宾语",而对动词后表性状的成分则区别对待,把表动作对象的还叫宾语,把表动作结果的分出来叫"补语",这使得汉语语法体系在逻辑上缺乏自洽性。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取消"宾语"这顶帽子,保留"补语"这顶帽子,原来的宾语改戴"补语"帽,原来的补语可以仍然戴"补语"帽,不用改戴"后置状语"和"次级谓语"之类的帽子,改戴那两顶帽子只是用另一种印欧语眼光替换前一种印欧语眼光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语 宾语 次级谓语 后置状语 动词 名词
原文传递
解决汉语补语问题的一个可行性方案 被引量:48
2
作者 金立鑫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7-398,共12页
本文在传统语法的框架下从句法成分功能出发,借鉴并汉化次级谓语(secondary predication)的概念,试图解释现代汉语补语难题。本文将传统语法中的补语依据其句法语义关系,分化为两个大类:一类主要是述谓句子主语和宾语的谓词性成分;另一... 本文在传统语法的框架下从句法成分功能出发,借鉴并汉化次级谓语(secondary predication)的概念,试图解释现代汉语补语难题。本文将传统语法中的补语依据其句法语义关系,分化为两个大类:一类主要是述谓句子主语和宾语的谓词性成分;另一类主要是谓语后面形容修饰动作行为的副词、介词短语以及时量和动量成分。前者为次级谓语,后者为后置状语。本文从句法功能上对次级谓语和后置状语作了分析和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成分 补语 次级谓语 后置状语
原文传递
状语后置句的美学功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琴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7-50,共4页
现代汉语的状语后置是因为表达或交际的需要而出现的修饰语变位现象。本文讨论的是它的美学功能 ,具体表现在整构功能、谐韵功能、表现功能。
关键词 状语后置 整构 谐韵 表现
下载PDF
吴语特殊语序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卜杭宾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68-74,共7页
吴语是中国第二大方言,其语音、词汇、语法与普通话存在很大差异。目前对于吴语特殊语序的研究比较分散。以普通话为参照,从复合词的异序现象、话题优先的特点、宾语的位置和后置状语的位置四方面探究吴语的特殊语序现象及其形成的历史... 吴语是中国第二大方言,其语音、词汇、语法与普通话存在很大差异。目前对于吴语特殊语序的研究比较分散。以普通话为参照,从复合词的异序现象、话题优先的特点、宾语的位置和后置状语的位置四方面探究吴语的特殊语序现象及其形成的历史因素,由此可知吴语在语序上极具地域特色,众多语序现象和其他南方方言一样承袭自古汉语。这对于进一步描述吴语语法特征和建构现代汉语语法体系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语 异序 话题优先 宾语 后置状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