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11文学”:新世纪美英文学的审美转向?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和龙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25,共6页
21世纪的美英文坛诞生了一种独特的文学类型——"9·11文学"。"9·11文学"用"反叙事"的方式对盛行的官方叙事与民间纪实叙事作出反拨,具有极为重要的审美内涵与文化价值,但这些"反叙事"... 21世纪的美英文坛诞生了一种独特的文学类型——"9·11文学"。"9·11文学"用"反叙事"的方式对盛行的官方叙事与民间纪实叙事作出反拨,具有极为重要的审美内涵与文化价值,但这些"反叙事"在文学表现方式上并未出现本质性的变化,因此尚难断言"9·11文学"代表了新世纪美英文学的审美转向。中国学界目前对"9·11文学"的研究存在明显不足,未来的研究需要厘清总体思路,但不应脱离当代国际政治现实的大背景、大语境,不能罔顾自身的文化身份、价值立场与审美需求,从而忽视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美英文学 9·11文学” “后9·11文学” 反叙事 审美转向
原文传递
后9·11文学的幻想:厄普代克的《恐怖分子》 被引量:10
2
作者 罗小云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共6页
"9.11"事件迫使许多美国作家转向新现实主义,推出一些被称为后9.11文学的佳作,其中厄普代克的小说《恐怖分子》特别具有代表性,集中反映了这类作品的诸多特点,在探讨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冲突、霸权话语、宗教分歧、种族矛盾和... "9.11"事件迫使许多美国作家转向新现实主义,推出一些被称为后9.11文学的佳作,其中厄普代克的小说《恐怖分子》特别具有代表性,集中反映了这类作品的诸多特点,在探讨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冲突、霸权话语、宗教分歧、种族矛盾和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等方面作了开拓性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普代克 《恐怖分子》 9·11文学 新现实主义
下载PDF
边缘生存的想像:罗斯的《反美阴谋》中的另类历史 被引量:2
3
作者 罗小云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3,共5页
"9·11事件"后,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认为悲剧的根源不仅在于国际局势的变化,而更是由于国内日益激化的文化、种族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和矛盾。他在小说《反美阴谋》中以另类历史的方法重新审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 "9·11事件"后,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认为悲剧的根源不仅在于国际局势的变化,而更是由于国内日益激化的文化、种族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和矛盾。他在小说《反美阴谋》中以另类历史的方法重新审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美国社会和历史,尝试回答谁在反美这一极具挑战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利普·罗斯 “后9·11文学” 边缘生存 另类历史
下载PDF
小说何为?——从麦克尤恩的《星期六》看小说的功能 被引量:8
4
作者 宋艳芳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0-126,共7页
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星期六》(2005)一方面延续了其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性、伦理、政治、科学、文化等主题,另一方面也突出了他对19世纪以来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之争的关注以及他对小说功能和文学地位的思考... 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星期六》(2005)一方面延续了其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性、伦理、政治、科学、文化等主题,另一方面也突出了他对19世纪以来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之争的关注以及他对小说功能和文学地位的思考。小说以主人公一天的经历为主线,描述了21世纪初9·11事件、伊拉克战争等国际事件对人们生活的冲击,反映了小说作为"文化话语"、"伦理范式"、"预言方式"和"主观模式"等方面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恩·麦克尤恩 《星期六》 9·11文学 小说的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