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后结构钢力学性能试验 被引量:35
1
作者 陈建锋 曹平周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8-333,共6页
为了研究结构钢高温后材料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对Q 235结构钢加热至不同高温,再经不同方式冷却后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试验表明:结构钢经不同高温冷却后,有显著热变色反映;高温后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等力学性能变... 为了研究结构钢高温后材料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对Q 235结构钢加热至不同高温,再经不同方式冷却后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试验表明:结构钢经不同高温冷却后,有显著热变色反映;高温后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等力学性能变化程度主要与曾经历的最高温度和冷却方式有关。根据试验结果,编制了高温后钢材热变色图谱,提出了高温后结构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计算公式,对高温后弹性模量的取值提出了建议。研究成果可供火灾后钢结构损伤评估和加固分析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钢 高温后 热变色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高温后钢管RPC抗冲击压缩特性与极限强度计算 被引量:6
2
作者 姜猛 陈万祥 +2 位作者 郭志昆 邹慧辉 顾娟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16-225,共10页
采用ф74 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简称SHPB)试验装置对30块高温后的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简称钢管RPC)进行了不同应变率的冲击压缩试验,得到了高温后钢管RPC的... 采用ф74 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简称SHPB)试验装置对30块高温后的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简称钢管RPC)进行了不同应变率的冲击压缩试验,得到了高温后钢管RPC的动态应力-应变关系和破坏形态,提出了高温后钢管RPC动态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预估方法。结果表明,高温后钢管RPC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经历高温作用后的钢管RPC仍保持较高的强度,较好的延性和整体性。含钢率对钢管RPC动力性能有显著影响,初始弹性刚度和峰值应力随含钢率提高而明显增大。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能够较好预测高温后钢管RPC的动态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RPC 高温后 抗冲击性能 动态强度 理论公式
原文传递
高温后砂岩冲击破坏前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万国香 李夕兵 尹土兵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9-131,共3页
对高温后砂岩样品,在SHPB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冲击试验,获得了高温后砂岩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砂岩动载强度基本上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利用预测岩石宏观破坏前兆现象的能量加速释放理论(AER)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表征能量加速释... 对高温后砂岩样品,在SHPB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冲击试验,获得了高温后砂岩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砂岩动载强度基本上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利用预测岩石宏观破坏前兆现象的能量加速释放理论(AER)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表征能量加速释放程度的参数值均小于1,表明在岩石试件最终破坏之前,弹性应变能呈加速释放。参数z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表明岩石临破坏前能量加速释放的程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研究工作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能量加速释放理论(AER),首次运用能量加速释放理论揭示高温后岩样在冲击载荷下临破坏的能量释放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后 动载强度 能量加速释放(AER)
下载PDF
基于全过程分析的高温后预制装配式SRC梁受力性能研究
4
作者 钱慧 《江苏建筑》 2018年第4期33-37,共5页
在确定混凝土和钢材在升温、降温及高温后不同阶段本构关系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火灾升降温作用下PSRC梁温度场和高温后PSRC梁力学分析模型,并采用现有的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计算分析了PSRC梁破坏形态和叠合面... 在确定混凝土和钢材在升温、降温及高温后不同阶段本构关系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火灾升降温作用下PSRC梁温度场和高温后PSRC梁力学分析模型,并采用现有的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计算分析了PSRC梁破坏形态和叠合面滑移以及荷载比、升温时间对高温后PSRC梁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后预制装配式SRC梁为弯曲破坏形态;历史最高温度对叠合面滑移影响较大;荷载比较大或升温持续时间较长的梁可能发生降温段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 预制装配 SRC梁 高温后 受力性能
下载PDF
主管内填混凝土钢管T形节点受火后剩余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高飞 周红 梁鸿骏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417-422,共6页
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对主管填充混凝土的T形节点受火后的剩余承载力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经历400℃以下的高温作用后,T形节点的剩余承载力未出现明显下降。但随着受火温度的升高,T形节点的剩余承载力呈非线性下降;同时,内填混凝土后钢... 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对主管填充混凝土的T形节点受火后的剩余承载力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经历400℃以下的高温作用后,T形节点的剩余承载力未出现明显下降。但随着受火温度的升高,T形节点的剩余承载力呈非线性下降;同时,内填混凝土后钢管T形节点的受火后平均剩余承载力是相同参数空钢管T形节点剩余承载力的3倍以上,这是因为内填混凝土后可有效防止主管与支管节点处发生凹陷,使得钢管T形节点的破坏模式由节点相贯区主管凹陷破坏变为主管弯曲破坏,从而使钢管和混凝土的材料强度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但内填混凝土抗压强度对承载力影响有限;此外,当试件从高温下冷却到常温后,由于混凝土强度未能同钢材得到较大恢复,因此内填混凝土T形节点受火后剩余承载力相比空钢管T形节点减少的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形节点 主管内填混凝土 受火试验 有限元分析 高温后性能 剩余承载力
原文传递
砂岩高温前后超声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8
6
作者 何国梁 吴刚 +2 位作者 黄醒春 张磊 邱一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79-784,共6页
对焦作砂岩经历不同温度(100℃~1 200℃)前后超声纵、横波波速和几何尺寸进行了量测,进行了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计算了超声波纵波经过岩样的衰减系数,应用波速与弹性模量的关系计算了岩样的裂隙密度。比较了经历不同温度前后的岩样体积... 对焦作砂岩经历不同温度(100℃~1 200℃)前后超声纵、横波波速和几何尺寸进行了量测,进行了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计算了超声波纵波经过岩样的衰减系数,应用波速与弹性模量的关系计算了岩样的裂隙密度。比较了经历不同温度前后的岩样体积、超声波速、衰减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岩样在经历高温后内部微裂隙发展,使结构致密性下降,超声波速降低;对经历不同温度后的岩样波速改变与强度变化规律有明显差异,但超声衰减系数与强度变化规律相似,可以为强度评价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砂岩 超声特性 裂隙密度 单轴抗压强度
下载PDF
高温后节理砂岩强度及变形破坏特性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庆森 杨圣奇 陈国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51-657,共7页
利用单轴压缩试验对经历不同温度后节理砂岩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关于节理砂岩高温后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强度、峰值应变及弹性模量等参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利用声发射仪器监测岩石压缩过程中的声发射分布特征,探讨... 利用单轴压缩试验对经历不同温度后节理砂岩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关于节理砂岩高温后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强度、峰值应变及弹性模量等参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利用声发射仪器监测岩石压缩过程中的声发射分布特征,探讨不同温度对于变形破坏机理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于节理砂岩性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当经历温度较低时,温度对于节理砂岩性质的增强效果大于削弱效果;而当温度较高时,则反之。400℃为试验的温度阈值。在400℃前后,节理砂岩的峰值强度、峰值应变、弹性模量等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节理砂岩经历高温后,产生的裂纹主要分布在节理附近,且经单轴压缩破坏后,裂隙同样主要沿节理分布,受热后,岩石的破坏模式由脆性破坏向延性破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后 节理砂岩 物理力学性质
下载PDF
花岗岩高温后的超声特性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支乐鹏 许金余 +2 位作者 刘军忠 刘石 陈腾飞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6-721,共6页
采用RSM-5N非金属超声检测分析仪和液压伺服试验系统装置,研究了不同温度等级(25~1 000℃)作用后花岗岩的超声特性以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1)高温后花岗岩的纵波波速、波幅,波形以及单轴抗压强度都和温度的变化密切相关。(2)随着温度... 采用RSM-5N非金属超声检测分析仪和液压伺服试验系统装置,研究了不同温度等级(25~1 000℃)作用后花岗岩的超声特性以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1)高温后花岗岩的纵波波速、波幅,波形以及单轴抗压强度都和温度的变化密切相关。(2)随着温度等级的增高,纵波波速100℃之前先是增加,100℃之后开始减小,高温后波形和波幅整体上由整齐变混乱,尤其在600℃变化最明显。(3)随着温度的增加,花岗岩试样逐渐由灰褐色变成灰白色,同时质量也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小,试样脆性增加,变得轻脆易碎。(4)400℃之前花岗岩单轴抗压强度随着温度的增加变化不明显。但是经历400℃之后,强度开始随温度等级的下降而下降,经历过1 000℃高温后的抗压强度降低到25℃的3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高温后 超声特性 单轴抗压强度 力学特性
下载PDF
高温后混凝土SHPB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志武 许金余 +1 位作者 白二雷 高志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3-147,共5页
采用Φ100 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简称SHPB)试验装置,对常温和经历200℃、400℃、600℃、800℃高温作用后的混凝土进行冲击压缩试验,得到动态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弹速、温度对平均应变率的影响以及温... 采用Φ100 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简称SHPB)试验装置,对常温和经历200℃、400℃、600℃、800℃高温作用后的混凝土进行冲击压缩试验,得到动态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弹速、温度对平均应变率的影响以及温度、平均应变率对动态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弹速与平均应变率之间、平均应变率与动态抗压强度之间都近似呈线性关系。温度对混凝土动态性能影响显著,在相同弹速下与常温情况相比,200℃时平均应变率有所提高、动态抗压强度有所降低,400℃时与常温接近,400℃以后平均应变率随着温度增加而提高,而动态抗压强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急剧下降,至800℃不足常温试件的30%。高温将降低混凝土的应变率敏感性,其中以400℃降低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高温后 SHPB 平均应变率 应力-应变曲线
下载PDF
高温后花岗岩巴西劈裂抗拉实验及超声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支乐鹏 许金余 +2 位作者 刘志群 刘石 陈腾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61-66,共6页
采用非金属超声检测分析仪和液压伺服试验系统装置,研究不同温度(25℃~1 000℃)作用后花岗岩的超声特性,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花岗岩的劈裂抗拉强度。结果表明,(1)高温后花岗岩的纵波波速、超声波形以及劈裂抗拉强度都与温度的变化密切相... 采用非金属超声检测分析仪和液压伺服试验系统装置,研究不同温度(25℃~1 000℃)作用后花岗岩的超声特性,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花岗岩的劈裂抗拉强度。结果表明,(1)高温后花岗岩的纵波波速、超声波形以及劈裂抗拉强度都与温度的变化密切相关;(2)随着温度的增高,花岗岩试样的纵波波速和劈裂抗拉强度逐渐减小,经历1 000℃高温后,纵波波速下降90%,劈裂抗拉强度下降65%,并且,纵波波速和抗拉强度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3)超声波波形随温度升高由整齐变混乱,由密集变稀疏,尤其在800℃波形变化最明显;(4)花岗岩试样的热损伤不断增加,经历1 000℃热损伤后,试样的脆性增加,变得轻脆易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高温后 超声特性 纵波波速 劈裂抗拉强度
下载PDF
氮素缓解春小麦花后高温早衰的荧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坚天才 吴宏亮 +4 位作者 康建宏 李鑫 刘根红 陈倬 高娣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3355-3368,共14页
【目的】为了研究高温条件下氮素对春小麦荧光特性影响机制,阐明氮素调控光反应中心的内在机理,从而制定缓解高温危害的氮肥运筹措施。【方法】于2019年和2020年开展田间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5个施氮量,依次为0(N0)、75 kg·... 【目的】为了研究高温条件下氮素对春小麦荧光特性影响机制,阐明氮素调控光反应中心的内在机理,从而制定缓解高温危害的氮肥运筹措施。【方法】于2019年和2020年开展田间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5个施氮量,依次为0(N0)、75 kg·hm^(-2)(N1)、150 kg·hm^(-2)(N2)、225 kg·hm^(-2)(N3)、300 kg·hm^(-2)(N4),副区为温度,分别为25℃±2℃(CK)和35℃±2℃(HT)。分析花后不同温度处理下施氮量与叶片含氮量、叶绿素、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活性参数、PSⅡJ相可变荧光(V_(J))、PSⅡ能量分配率、PI、F_(v)/F_(0)和F_(v)/F_(m)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施氮量与温度对叶片含氮量、叶绿素a、叶绿素b、ABS/RC、DI_(0)/RC、V_(J)、φE_(0)、φD_(0)和产量的影响显著。2年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且在施氮量为N3(225 kg·hm^(-2))时产量最高,2年平均产量分别为9.51t·hm^(-2)(CK)和8.73 t·hm^(-2)(HT)。同一氮肥处理下,高温与常温间各指标差异明显,高温处理后叶绿素a、ABS/RC、ET_(0)/RC、TR_(0)/RC、PI、F_(v)/F_(0)、F_(v)/F_(m)和产量均有所降低,说明高温对荧光参数和PSⅡ活性的影响具有负效应。同一温度处理下,随着施氮量增加,春小麦叶绿素含量、ABS/RC、ET_(0)/RC、PI、F_(v)/F_(0)和F_(v)/F_(m)等均呈先增后降趋势,DI0/RC和V_(J)呈先降后增趋势,且在N3时达到峰值,说明施氮量对叶绿素荧光参数和PSⅡ活性的影响具有补偿效应,适宜的施氮量可以有效增强其活性。温度对ABS/RC、TR_(0)/RC、ET_(0)/RC、F_(v)/F_(0)和F_(v)/F_(m)的影响不显著,而施氮量与温度对ABS/RC、TR_(0)/RC、ET_(0)/RC、F_(v)/F_(0)和F_(v)/F_(m)的交互影响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结论】施氮量和温度对春小麦荧光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其中主导因素为温度,而施氮量对其存在补偿效应。合理的施氮量能有效增加小麦旗叶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施氮量 花后高温 荧光特性 产量
下载PDF
经历不同高温后砂岩的动态力学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腾飞 许金余 +2 位作者 刘石 王鹏 方新宇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5-201,共7页
运用RX3—20—12型箱式电阻炉将砂岩试样分别加热至100、200、400、600、800和1000℃,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制成经历不同温度的砂岩试件。运用直径为100mm的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装置,用薄圆形紫铜片作为波形整形器,以不同弹速轴向冲... 运用RX3—20—12型箱式电阻炉将砂岩试样分别加热至100、200、400、600、800和1000℃,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制成经历不同温度的砂岩试件。运用直径为100mm的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装置,用薄圆形紫铜片作为波形整形器,以不同弹速轴向冲击砂岩试样,测试经历不同温度后砂岩试样在不同冲击荷载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得出了砂岩的应力-应变曲线及各自的破坏形态。结果表明:常温下砂岩的动态压缩破坏的应力-应变曲线具有明显的4阶段特征,但经历.100-400℃作用的砂岩应力-应变曲线的平台段消失,温度继续升高时平台段又重新出现;砂岩的峰值应变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动态压缩强度也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但在800℃以后陡然下降;砂岩的动态压缩破坏形态受温度和冲击荷载的共同影响,冲击荷载越大破碎程度越大,而且破坏过程总是由外层向内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应力-应变曲线 SHPB 砂岩 破坏形态 高温
下载PDF
氮素缓解春小麦花后高温早衰的抗氧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坚天才 康建宏 +4 位作者 吴宏亮 刘根红 高娣 马雪莹 李鑫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3-44,共12页
为研究花后高温胁迫下氮肥对春小麦抗氧化特性的响应机制,阐明氮素缓解高温危害的生理机理及运筹机制,2019年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0(N0)、75(N1)、150(N2)、225(N3)和300(N4)kg·hm^(-2)5个施氮量处理,副区为(25±2)℃(CK)和(35&... 为研究花后高温胁迫下氮肥对春小麦抗氧化特性的响应机制,阐明氮素缓解高温危害的生理机理及运筹机制,2019年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0(N0)、75(N1)、150(N2)、225(N3)和300(N4)kg·hm^(-2)5个施氮量处理,副区为(25±2)℃(CK)和(35±2)℃(HT)2个温度处理,研究不同温度处理下施氮量对春小麦旗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dismut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dismutase,CAT)活性的影响及对类胡萝卜素、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脯氨酸(proline,Pro)、超氧阴离子自由基(superoxide anion radical,O_(2)^(-)·)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温处理相比,高温胁迫后春小麦旗叶类胡萝卜素含量、SOD、POD和CAT活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丙二醛含量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明显增加,导致膜脂过氧化程度和早衰现象加剧,产量显著下降,降幅为7.81%~33.71%。而施加氮肥能显著增加春小麦旗叶中类胡萝卜素、Pro和氮的含量,提高SOD、POD和CAT酶活性;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春小麦的千粒重和产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在N3处理时最高,分别为8.64(CK)和8.09×10^(3) kg·hm^(-2)(HT),分别较N0处理增产67.12%和97.80%。由此表明,合理的施氮量可有效抵御高温胁迫,使小麦SOD、POD和CAT活性及脯氨酸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保持较高水平,并降低丙二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从而缓解高温胁迫导致的早衰,最终提高小麦产量。因此,采用225 kg·hm^(-2)(N3)施氮量能有效降低花后高温引起的减产,为春小麦宁春50号高产、稳产、优质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施氮量 花后高温 抗氧化特性 产量
下载PDF
花后高温胁迫对小麦籽粒萌发及相关酶活性影响
14
作者 强立栋 冯宽 +3 位作者 朱长安 赵云 李召锋 李卫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5-1351,共7页
【目的】研究小麦花后高温处理对其籽粒发芽和生长的影响,分析小麦响应花后高温逆境的生理机制。【方法】以新疆主栽小麦品种新春11号为材料,取小麦成熟后的籽粒,待小麦开花后5~8 d时进行高温处理,研究其萌发特性以及相关酶活性。【结... 【目的】研究小麦花后高温处理对其籽粒发芽和生长的影响,分析小麦响应花后高温逆境的生理机制。【方法】以新疆主栽小麦品种新春11号为材料,取小麦成熟后的籽粒,待小麦开花后5~8 d时进行高温处理,研究其萌发特性以及相关酶活性。【结果】小麦籽粒在经过高温处理后,籽粒发芽率和发芽势与对照相比较显著降低(分别降低5.10%和3.22%),电导率指标极显著高于对照(高出22.78%)。经过花后高温处理,小麦籽粒萌发并且长成嫩芽的芽长以及芽鲜重,与对照相比较显著降低17.98%和12.84%;在小麦籽粒萌发中,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显著下降。种子活力(TTC还原强度)的变化虽然差异不显著,但降低程度达26.02%。【结论】小麦开花后遭受高温胁迫,导致籽粒中酶活性下降,最终造成种子活力降低,并且减缓了小麦幼苗时期的长势,小麦的产量亦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花后高温 籽粒萌发 淀粉酶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shear strength of side fillet weld of Q235B steel post high temperatures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建锋 周天华 《China Welding》 EI CAS 2013年第3期6-11,共6页
In order to learn the variation laws of shear strength of side fillet weld post high temperatures, the tens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after the double-strapped side fillet welded joints which were cooled down from diffe... In order to learn the variation laws of shear strength of side fillet weld post high temperatures, the tens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after the double-strapped side fillet welded joints which were cooled down from different high temperatures with different cooling patterns. The tests indicate that specimens appear brittle fracture at the side fillet weld during the tension tests after cooling down. The fracture su(face is located in the welding throat. The maximum temperatures undergone and the cooling pattern are major factors influencing shear strength of side fillet welded joint post high temperatures. The shear strength reduces by 24% at most within 900 ~C.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calculation formulas of shear strength of side fillet weld post high temperatures were proposed. Conclusions supply references for evaluation damage and reinforcement of steel structure post fi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de fillet weld post high temperatures shear strength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ensile strength of butt welded joint post high temperatures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平周 陈建锋 赵文涛 《China Welding》 EI CAS 2009年第3期21-26,共6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laws of variation on tensile strength of butt welded joint post high temperatures, the wide plate tension tests for butt welded joint were conducted after cooling down from different high 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laws of variation on tensile strength of butt welded joint post high temperatures, the wide plate tension tests for butt welded joint were conducted after cooling down from different high temperatures. The tests indicate that specimens appear ductile fracture at the steel plate during the tension tests after cooling down. The maximum temperatures undergone and the cooling pattern are major factors influencing tensile strength of butt welded joint post high temperatures. The tensile strength mostly reduces by 8% within 900℃.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paper proposes the calculation formulas of tensile strength of butt welded joint post high temperatures. The conclusions of the paper supply references for evaluation damage and reinforcement of steel structure post fi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tt welded joint post high temperatures tensile strength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下载PDF
花后高温对小麦籽粒淀粉合成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云 李鹏兵 +3 位作者 唐冬梅 林静 冯宽 李卫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0-218,共9页
【目的】研究小麦花后高温对籽粒淀粉合成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为小麦耐高温品种的选育及响应逆境胁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春小麦主栽品种新春11号为材料,于花后5~8 d进行高温处理,测定籽粒各时期淀粉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结果... 【目的】研究小麦花后高温对籽粒淀粉合成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为小麦耐高温品种的选育及响应逆境胁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春小麦主栽品种新春11号为材料,于花后5~8 d进行高温处理,测定籽粒各时期淀粉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结果】花后高温处理显著降低了小麦籽粒各时期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及其积累速率;总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积累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而直链淀粉的积累速率则呈现先下降后逐渐上升最后回落的变化趋势。花后高温处理下小麦籽粒各时期蔗糖合成酶(SS)活性、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显著低于对照,而焦磷酸化酶(ADPGase)活性虽然在各时期均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在灌浆中后期SS、SSS、SBE活性与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显著相关。【结论】高温胁迫显著降低了小麦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的活性,进一步影响到小麦籽粒淀粉的积累。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做好高温防范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花后高温 淀粉 酶活性
下载PDF
高温后粉砂岩冲击破碎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尹土兵 李夕兵 +2 位作者 洪亮 周子龙 叶洲元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45-47,共3页
对粉砂岩经历100—400℃不同温度作用后的冲击破碎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温度后粉砂岩冲击破碎特性,并对其破坏机理作初步探讨.研究表明:高温后岩石的破裂形态以沿冲击加载方向的剪切破坏为主,且在相同冲击动载作用下,岩石... 对粉砂岩经历100—400℃不同温度作用后的冲击破碎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温度后粉砂岩冲击破碎特性,并对其破坏机理作初步探讨.研究表明:高温后岩石的破裂形态以沿冲击加载方向的剪切破坏为主,且在相同冲击动载作用下,岩石经历的温度越高,它的破坏程度越大,碎块数量越多.反映了岩石在高温作用后内部结构发生改变,为深部矿床开采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后 粉砂岩 破碎特性 冲击
下载PDF
盐水冷却对S36950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张铮 黄晓明 余鑫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07-313,共7页
为考察盐水冷却对S36950不锈钢高温后力学性能的影响,选取普通S30408不锈钢为参考对象进行了不同温度工况冷却后两类不锈钢的拉伸试验,获取高温盐水冷却后其力学性能指标(弹性模量、名义屈服强度、抗拉极限强度、断后伸长率等)的变化规... 为考察盐水冷却对S36950不锈钢高温后力学性能的影响,选取普通S30408不锈钢为参考对象进行了不同温度工况冷却后两类不锈钢的拉伸试验,获取高温盐水冷却后其力学性能指标(弹性模量、名义屈服强度、抗拉极限强度、断后伸长率等)的变化规律,与同类型钢材采用普通水冷却的既有高温后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盐水冷却后两类不锈钢表观均出现了明显的腐蚀现象;盐水冷却使得两类不锈钢在敏化温度段(600~800℃)的高温后弹性模量与延伸率有所波动;采用盐水冷却的两类不锈钢高温后强度均较普通水冷有所下降,且S36950不锈钢的屈服与极限强度在800℃高温后下降显著。基于试验结果修正了既有不锈钢高温后本构模型,提高了其对盐水冷却的S36950不锈钢高温后应力-应变关系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高温后 盐水冷却 力学性能 本构模型
下载PDF
花后高温胁迫下匀播春小麦旗叶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海宇 陈倬 +3 位作者 张战胜 刘素 康建宏 吴宏亮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64-1472,共9页
为研究不同播种模式下花后高温胁迫对春小麦旗叶转录组的影响,以宁春50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模拟高温的方法,设条播和匀播两种播种方式,灌水施肥方式均为水肥一体化,对高温处理后的春小麦旗叶分别构建转录组测序文库,采用FPKM法计算基... 为研究不同播种模式下花后高温胁迫对春小麦旗叶转录组的影响,以宁春50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模拟高温的方法,设条播和匀播两种播种方式,灌水施肥方式均为水肥一体化,对高温处理后的春小麦旗叶分别构建转录组测序文库,采用FPKM法计算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常温处理,高温胁迫下条播和匀播滴灌处理分别有199和1819个基因上调表达,55和1335个基因下调表达,说明高温胁迫下匀播滴灌处理对春小麦旗叶转录组的表达影响明显。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高温胁迫下与条播滴灌处理对比,匀播滴灌处理的春小麦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通路注释到的差异表达基因最多,有52个,其次为淀粉和蔗糖通路(注释到50个差异表达基因);而常温条件下与条播滴灌处理对比,匀播滴灌处理的春小麦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注释到的差异表达基因最多,有49个,其次为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通路(注释到41个差异表达基因)。因此,高温胁迫下匀播滴灌技术可以更好地改善植物的光合系统,有效缓解高温引起的小麦植株早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播种方式 花后高温 转录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