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3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若干因素对多孔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4
1
作者 蒋正武 孙振平 王培铭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13-519,共7页
研究了若干因素如骨料级配与粒径、骨灰比、水灰比、外加剂及搅拌工艺等对多孔透水混凝土的空隙率、透水系数与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骨料粒径与级配、骨灰比是影响多孔透水混凝土空隙率、透水系数与抗压强度的关键因素;水灰... 研究了若干因素如骨料级配与粒径、骨灰比、水灰比、外加剂及搅拌工艺等对多孔透水混凝土的空隙率、透水系数与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骨料粒径与级配、骨灰比是影响多孔透水混凝土空隙率、透水系数与抗压强度的关键因素;水灰比对多孔透水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小;减水剂、硅灰及聚合物乳液等外加剂可改善多孔透水混凝土的性能;水泥裹石法搅拌工艺对多孔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影响不大,但能使其抗压强度提高、空隙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透水混凝土 因素 空隙率 透水系数 抗压强度
下载PDF
页岩气储层类型和特征研究——以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古生界为例 被引量:212
2
作者 聂海宽 张金川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9-225,232,共8页
通过对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寒武统和上奥陶统—下志留统41块黑色页岩的野外观察、显微薄片、扫描电镜及X衍射等实验分析,对页岩储层特征、裂缝特征和孔隙特征等进行了研究。认为页岩气藏的储集类型主要有裂缝和孔隙2类。根据页岩气藏特... 通过对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寒武统和上奥陶统—下志留统41块黑色页岩的野外观察、显微薄片、扫描电镜及X衍射等实验分析,对页岩储层特征、裂缝特征和孔隙特征等进行了研究。认为页岩气藏的储集类型主要有裂缝和孔隙2类。根据页岩气藏特征、裂缝对页岩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及裂缝的性质,按裂缝的发育规模分为巨型裂缝、大型裂缝、中型裂缝、小型裂缝和微型裂缝等5类;按孔隙类型将孔隙分为有机质(沥青)孔和/或干酪根网络、矿物质孔(矿物比表面、晶内孔、晶间孔、溶蚀孔和杂基孔隙等)以及有机质和各种矿物之间的孔隙。不同的裂缝类型、裂缝规模、孔隙类型和孔隙大小对页岩储能、产能的贡献不同,作用也不同。孔隙是页岩气藏中气体的储存空间,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储能,而裂缝是页岩气藏中气体渗流的主要通道,决定着其产能,由于页岩基质的低孔低渗性,裂缝的发育规模决定着页岩气藏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孔隙 储层类型 储层特征 页岩气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
下载PDF
活性炭孔结构调节:理论、方法与实践 被引量:138
3
作者 解强 张香兰 +1 位作者 李兰廷 金雷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3-190,共8页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主要由其孔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决定,尤其是孔结构对活性炭的性能有时甚至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根据用途与应用领域对吸附剂性能的要求定向制备具有特定孔结构的活性炭的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对活性炭制备过程中孔结...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主要由其孔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决定,尤其是孔结构对活性炭的性能有时甚至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根据用途与应用领域对吸附剂性能的要求定向制备具有特定孔结构的活性炭的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对活性炭制备过程中孔结构调控方法研究状况的评介,以期对深入理解孔结构对活性炭的意义、阐释孔结构调控机理和方法有所帮助,进而指导制备具有要求结构和性能活性炭的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孔结构 定向制备
下载PDF
基于SEM土体微观结构研究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9
4
作者 唐朝生 施斌 王宝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0-565,共6页
通过对一系列SEM照片计算其表观孔隙率和土颗粒形态分维数,研究了阈值大小、分析区域大小、扫描点位置、放大倍率等因素对土体微观结构定量研究的影响,探讨了各因素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在相对较小的阈值条件下得到的孔隙结构参数较接... 通过对一系列SEM照片计算其表观孔隙率和土颗粒形态分维数,研究了阈值大小、分析区域大小、扫描点位置、放大倍率等因素对土体微观结构定量研究的影响,探讨了各因素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在相对较小的阈值条件下得到的孔隙结构参数较接近真实情况,在相对较大的阈值条件下分析土颗粒的形态特征更具有代表性;合理的放大倍数是分析土体微观结构的关键因素,应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而定;基于分析结果,给出了合理的阈值和放大倍数的推荐值,并对扫描过程中相关的测试技术、观察技术和图片处理技术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对今后研究人员如何利用SEM获得真实客观的土结构参数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值 放大倍数 微观结构 孔隙率 分形维数
下载PDF
有效压力对低渗透多孔介质孔隙度、渗透率的影响 被引量:116
5
作者 刘建军 刘先贵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41-44,共4页
以低渗透多孔介质为研究对象 ,通过实验得出孔隙度、渗透率随有效压力变化曲线。研究表明 ,流体在低渗透多孔介质中渗流时 ,流固耦合效应十分显著。这是因为低渗透多孔介质的孔隙很小 ,而孔隙度的微小变化 ,都会对渗透率产生大的影响 ,... 以低渗透多孔介质为研究对象 ,通过实验得出孔隙度、渗透率随有效压力变化曲线。研究表明 ,流体在低渗透多孔介质中渗流时 ,流固耦合效应十分显著。这是因为低渗透多孔介质的孔隙很小 ,而孔隙度的微小变化 ,都会对渗透率产生大的影响 ,因此低渗透介质随有效应力的变化十分明显。由于流固耦合效应的存在 ,在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中 ,不宜采用降压开采 ,进行油藏数值模拟时 ,也应进行油藏流固耦合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多孔介质 流固耦合 孔隙度 渗透率 有效压力 油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页岩气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28
6
作者 张晓明 石万忠 +5 位作者 徐清海 王任 徐壮 王健 王超 袁琪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26-939 953,953,共15页
页岩气的生成和聚集具有不同于常规油气藏的独特规律,页岩气储层的研究是页岩气勘探与开发的核心问题。目前,对焦石坝地区页岩气储层的认识是相对有限的,需要对本区页岩气储层做进一步研究。基于大量实验室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上奥... 页岩气的生成和聚集具有不同于常规油气藏的独特规律,页岩气储层的研究是页岩气勘探与开发的核心问题。目前,对焦石坝地区页岩气储层的认识是相对有限的,需要对本区页岩气储层做进一步研究。基于大量实验室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上奥陶统五峰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目的层段总有机碳(TOC)含量介于0.55%~5.89%,平均为2.54%,且具有自上而下有机碳含量逐渐增加的趋势;基于全岩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页岩中黏土矿物含量介于16.6%~62.8%,平均为40.9%,自上而下逐渐减少,脆性矿物含量自上而下逐渐增加,总量介于37.2%~83.4%,平均为59.1%;基于氦气注入法检测了目的层段的孔隙度,实测氦气孔隙度介于1.17%~7.98%,平均为4.61%,目的层段孔隙度呈现出'两高夹一低'的三分性特征;稳态法水平渗透率介于0.002~335.209 m D,平均为23.785 m D;通过高压压汞法对储层孔隙结构进行了研究,大量的测试数据表明,介孔级别的孔隙发育,且介孔提供了主要的孔比表面积,而介孔和大孔对渗透率起主要的贡献;将氩离子剖光技术和扫描电镜(SEM)相结合对储层的孔隙类型进行了观察,总体表现为自上而下有机孔隙增加、无机孔隙减少;由解吸法测得总含气量介于0.44~5.19 m3/t,平均为1.97 m3/t,从上到下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研究表明,焦页1井海相页岩气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有矿物组成和有机质发育特征等。TOC是控制下部储层段的主要内在因素,也是提供页岩气储存空间的重要物质;成岩阶段晚期,黏土矿物组合发生变化,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变,形成新的微孔隙,增加了储层的孔隙度,对上部储层段有较大影响;脆性矿物含量大于50%,易于形成裂缝,可造成地层渗透性能的显著增强。总体来看,五峰组和龙马溪组的底部层段是优质储层,也是主要的产气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储层 孔隙度 孔隙结构 孔隙类型 控制因素 上奥陶统 下志留统 焦石坝
下载PDF
页岩的储层特征以及等温吸附特征 被引量:119
7
作者 熊伟 郭为 +3 位作者 刘洪林 高树生 胡志明 杨发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3-116,130,共4页
页岩的储层特征以及吸附特征是评价页岩气是否具有开采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为此,以某页岩气藏为例,测量其岩心的孔隙度与渗透率,并进行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和黏土矿物测定,以分析其储层特征。结果表明:该页岩的孔隙度主要分布在0.01%~5%... 页岩的储层特征以及吸附特征是评价页岩气是否具有开采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为此,以某页岩气藏为例,测量其岩心的孔隙度与渗透率,并进行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和黏土矿物测定,以分析其储层特征。结果表明:该页岩的孔隙度主要分布在0.01%~5%,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000 01~10mD,孔隙直径主要分布在4~6nm;页岩的孔隙度与渗透率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黏土矿物主要为绿泥石、伊利石、蒙皂石以及伊蒙混层。挑选了6块岩心进行等温吸附试验,以确定TOC以及Ro对页岩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页岩的气体吸附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其总解析气量与页岩的TOC成正相关,但与孔隙度没有明显的关系;②不同成熟度、不同TOC页岩的吸附特征研究表明,页岩的吸附能力与页岩的TOC和Ro密切相关,随着页岩TOC以及Ro的提高,页岩的吸附能力增加;当页岩的TOC相近时,页岩的Ro越高,吸附能力越强;当页岩的Ro相近时,页岩的TOC越高,页岩的吸附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储层特征 等温吸附 含气量 孔隙度 渗透率TOC Ro
下载PDF
过成熟海相页岩孔隙度演化特征和游离气量 被引量:111
8
作者 王飞宇 关晶 +1 位作者 冯伟平 包林燕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4-768,共5页
采用He-Hg法和场发射扫描电镜法分析四川盆地南部下寒武统和上奥陶统一下志留统黑色页岩孔隙度,讨论过成熟阶段页岩孔隙度与有机质成熟度、有机质丰度及游离气量之间的关系。在过成熟阶段(R。值大于2.0%),TOC值小于5%时,页岩孔... 采用He-Hg法和场发射扫描电镜法分析四川盆地南部下寒武统和上奥陶统一下志留统黑色页岩孔隙度,讨论过成熟阶段页岩孔隙度与有机质成熟度、有机质丰度及游离气量之间的关系。在过成熟阶段(R。值大于2.0%),TOC值小于5%时,页岩孔隙度与TOC值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当TOC值大干5%后,页岩孔隙度随TOC值增高增加幅度有限。过成熟阶段页岩孔隙度总体随有机质成熟度的升高而降低。页岩游离气量是页岩气成功开发的关键因素,游离气量主要取决于页岩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高TOC页岩具更高的页岩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四川盆地南部下志留统龙马溪组TOC值较高,尺。值为2.0%~2.3%,富有机质页岩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均高于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页岩,游离气含量高,故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页岩 孔隙度 游离气 过成熟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深井泥岩吸水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06
9
作者 何满潮 周莉 +2 位作者 李德建 王春光 聂雯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13-1120,共8页
软岩吸水膨胀是深井软岩巷道产生大变形乃至坍塌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自主开发研制的软岩水理作用测试仪,对深井泥岩进行吸水试验研究,同时进行SEM与X射线衍射试验,来揭示泥岩的吸水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经过对多个不同泥岩岩样的一... 软岩吸水膨胀是深井软岩巷道产生大变形乃至坍塌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自主开发研制的软岩水理作用测试仪,对深井泥岩进行吸水试验研究,同时进行SEM与X射线衍射试验,来揭示泥岩的吸水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经过对多个不同泥岩岩样的一系列试验及分析,建立泥岩吸水的过程函数,揭示吸水特性在时间序列上分为减速吸水和等速吸水两个阶段,吸水量与吸水时间双对数关系曲线呈上凸、下凹和直线3种类型。同时发现,孔隙率的大小、矿物含量与种类及黏土矿物的产状等,是泥岩吸水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泥岩孔隙率与吸水量、吸水速率成正比关系,黏土矿物含量与吸水量、吸水速率成反比关系,且粒间孔隙中黏土矿物的分布形态不同,则特征曲线的形态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泥岩 吸水特性 黏土矿物 孔隙率
下载PDF
孔隙气体在煤层中扩散的机理 被引量:93
10
作者 何学秋 聂百胜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共4页
分析了孔隙气体在煤体中的扩散模式和微观机理 ,得出在煤体中存在菲克型扩散、诺森扩散、过渡型扩散、表面扩散和晶体扩散几种扩散模式 ,并分析了抽放时瓦斯气体在煤层中的运移过程及其在煤微孔隙中的扩散过程 .根据分子运动论 ,从微观... 分析了孔隙气体在煤体中的扩散模式和微观机理 ,得出在煤体中存在菲克型扩散、诺森扩散、过渡型扩散、表面扩散和晶体扩散几种扩散模式 ,并分析了抽放时瓦斯气体在煤层中的运移过程及其在煤微孔隙中的扩散过程 .根据分子运动论 ,从微观上讨论了压强和温度对甲烷分子平均自由程的影响规律 ,并解释了升高压强和温度增强甲烷气体在煤层微孔隙中扩散能力的机理 .分析了前人测定的不同压力下瓦斯在煤体中的扩散系数与分子平均自由程之间的关系 ,表明孔隙气体在煤微孔隙中扩散的宏观参数从根本上来看是由于分子微观参数的改变引起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气体 甲烷 诺森数 扩散机理 分子平均自由程 扩散模式
下载PDF
煤阶对煤的吸附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5
11
作者 苏现波 张丽萍 林晓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1,共3页
煤阶是煤层气的生成和煤的吸附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煤层气含量起控制作用。文章根据相 关文献中的吸附资料和实测数据,系统探讨了平衡水分下煤的吸附能力与煤阶的关系。指出随煤阶的增高煤的吸 附能力先后经历了4个阶段:快速... 煤阶是煤层气的生成和煤的吸附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煤层气含量起控制作用。文章根据相 关文献中的吸附资料和实测数据,系统探讨了平衡水分下煤的吸附能力与煤阶的关系。指出随煤阶的增高煤的吸 附能力先后经历了4个阶段:快速增加阶段(Ro<1.3%)、缓慢增加阶段(Ro介于1.3%~2.5%)、达到极大值阶段 (Ro介于2.5%~4.0%)和降低阶段(Ro>4.0%)。这种变化与煤化作用跃变完全对应,煤化作用控制了煤的孔隙 度和表面物理化学性质,进而控制了煤层气的赋存空间和煤的亲甲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阶 煤成气 吸附能力 煤化 孔隙度 表面性质
下载PDF
泡沫Al合金的压缩性能及其能量吸收 被引量:77
12
作者 王斌 何德坪 舒光冀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037-1040,共4页
研究了泡沫纯铝和泡沫AlSi7Mg0.45在单向压缩条件下的应力-应变(σ-ε)曲线,分析了它们的变形行为,并讨论了其能量吸收和能量吸收效率结果表明:泡沫纯铝与泡沫 Al合金的σ—ε曲线均由弹性变形段、平缓段和紧实段... 研究了泡沫纯铝和泡沫AlSi7Mg0.45在单向压缩条件下的应力-应变(σ-ε)曲线,分析了它们的变形行为,并讨论了其能量吸收和能量吸收效率结果表明:泡沫纯铝与泡沫 Al合金的σ—ε曲线均由弹性变形段、平缓段和紧实段组成;在压缩过程中,泡沫纯铝的骨架变形以弯曲为主,泡沫 AlSi7Mg0.45的骨架变形主要由局部断裂产生;在相同孔隙率下,泡沫 AlSi7Mg0.45的能量吸收大于泡沫纯铝;能量吸收效率与应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吸收 孔隙率 泡沫铝合金 压缩性能
下载PDF
冻融循环条件下岩石核磁共振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6
13
作者 周科平 李杰林 +3 位作者 许玉娟 张亚民 杨培强 陈路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31-737,共7页
为研究岩石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微观结构的变化特征,选取寒区花岗岩为试样,在冻结温度为-40℃,融解温度为20℃条件下分别进行0,10,20,30和40次冻融循环试验,并对冻融循环后的岩样进行核磁共振(NMR)测量,得到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岩样的横向... 为研究岩石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微观结构的变化特征,选取寒区花岗岩为试样,在冻结温度为-40℃,融解温度为20℃条件下分别进行0,10,20,30和40次冻融循环试验,并对冻融循环后的岩样进行核磁共振(NMR)测量,得到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岩样的横向弛豫时间T2分布及核磁共振成像图像。结果表明:花岗岩的T2分布主要为3个峰,第一个峰和第二个峰的面积之和占全部峰总面积的98%以上,表明微孔隙占绝大多数;在经历10,20,30和40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岩石的T2谱面积发生了明显变化,孔隙率分别增大了14.0%,0.9%,16.2%和1.6%。核磁共振图像显示冻融循环后岩样的孔隙空间分布情况。冻融循环条件下岩石核磁共振特征的变化规律,为岩石冻融损伤机制研究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冻融循环 核磁共振 花岗岩 孔隙度 弛豫时间
下载PDF
湖相页岩油可动性——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为例 被引量:97
14
作者 张林晔 包友书 +3 位作者 李钜源 李政 朱日房 张金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1-649,共9页
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湖湘页岩为例,通过采集不同埋深页岩岩心样品,采用实验分析与测井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沙三下亚段(Es3^x)和沙四上亚段(Es4^s)页岩孔隙度、压缩系数、岩石力学性质、含油饱和... 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湖湘页岩为例,通过采集不同埋深页岩岩心样品,采用实验分析与测井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沙三下亚段(Es3^x)和沙四上亚段(Es4^s)页岩孔隙度、压缩系数、岩石力学性质、含油饱和度、气油比及原油饱和压力等特征,在此基础上,从地层能量角度,分析页岩油的可动性。研究表明,Es4^s和Es3^x弹性可动油率和溶解气驱动可动油率均随深度增加而增大,Es4^s页岩弹性可动油率和溶解气驱动可动油率均高于Es3^x页岩。2800-4000m深度范围内,Es3^x总可动油率为8%-28%,Es4^s为9%-30%。综合页岩含油饱和度变化剖面和可动油率变化剖面,认为3400m以深是东营凹陷Es3^x和Es4^s页岩油勘探开发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页岩 页岩油 可动油 孔隙度 压缩系数 饱和压力
下载PDF
不同粒径级砂土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6
15
作者 苏立君 张宜健 王铁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89-1294,共6页
渗透性是砂土的重要工程性质之一,影响砂土渗透性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土体密实程度、土颗粒自身特性、流体性质等,其中孔隙率与颗粒粒径是两个重要影响因素。而以往基于混合粒径的天然砂土的研究很难分别对这两个因素进行独立的研究。基于... 渗透性是砂土的重要工程性质之一,影响砂土渗透性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土体密实程度、土颗粒自身特性、流体性质等,其中孔隙率与颗粒粒径是两个重要影响因素。而以往基于混合粒径的天然砂土的研究很难分别对这两个因素进行独立的研究。基于此,首先开展了单一粒径级砂土的常水头渗透试验,分别研究了同一粒径级砂土渗透系数随孔隙率的变化和同一孔隙率下不同粒径级砂土渗透系数随均值粒径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渗透系数随着孔隙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加、随均值粒径二次方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其中均值粒径的影响较大,其变化能导致渗透系数量级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多粒径混合砂土的渗透试验,讨论了曲率系数、不均匀系数等级配参数对渗透性的影响,从而将单一粒径级的研究成果推广到天然砂土,最终拟合出渗透系数与相关影响因素的经验公式,以便工程实践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均值粒径 孔隙率 渗透系数
下载PDF
多孔陶瓷材料 被引量:63
16
作者 王连星 宁青菊 姚治才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1-45,共5页
详细地综述了多孔陶瓷的类型、制造工艺、性能、用途及研究开发的必要性。
关键词 多孔陶瓷 气忆率 吸附 过滤 陶瓷
下载PDF
城市固体废弃物(MSW)的工程性质 被引量:72
17
作者 钱学德 郭志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6,共6页
填埋是处理城市固体废弃物(MSW)的主要方法,对现代卫生填埋场进行设计和审查时均需进行广泛的土工分析,正确选择废弃物的工程性质对填埋场设计工作极其重要。由于MSW构成极不均匀,其工程性质变化范围很大,并随时间而变,而... 填埋是处理城市固体废弃物(MSW)的主要方法,对现代卫生填埋场进行设计和审查时均需进行广泛的土工分析,正确选择废弃物的工程性质对填埋场设计工作极其重要。由于MSW构成极不均匀,其工程性质变化范围很大,并随时间而变,而且很难进行直接量测。本文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给出了MSW某些工程性质如容重、含水量、孔隙率、渗透性、持水率、凋蔫湿度、抗剪强度和压缩性等的典型值,可供现代卫生填埋场进行初步工程评价时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固体废弃物 工程性质 填埋场
下载PDF
红壤性水稻土无机肥连施与土壤结构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7
18
作者 赖庆旺 李茶苟 黄庆海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68-174,共7页
良好的土壤物理环境,是农业高产稳产的基础。通过9年定位研究阐明,红壤性水稻土无机肥连施特别是偏施,随着有机和无机胶结物质的数量减少,土壤结构性遭受破坏,容重增值,孔隙度降低,水稳性结构破坏率提高,微团聚体分数系数上升,致使土壤... 良好的土壤物理环境,是农业高产稳产的基础。通过9年定位研究阐明,红壤性水稻土无机肥连施特别是偏施,随着有机和无机胶结物质的数量减少,土壤结构性遭受破坏,容重增值,孔隙度降低,水稳性结构破坏率提高,微团聚体分数系数上升,致使土壤紧实,耕性变坏,土壤肥力衰退。无机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能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物理环境,为建立优化施肥结构展示了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性 水稻土 无机肥 土壤结构
下载PDF
岩石压缩系数与孔隙度的关系 被引量:84
19
作者 李传亮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CAS 2003年第5期355-358,共4页
岩石压缩系数与孔隙度的关系问题是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理论问题,传统的经验公式示出岩石压缩系数随孔隙度的增大而减小.本文应用多孔介质力学的有关理论,推导出了岩石压缩系数与孔隙度之间的理论关系式.该关系式表明:岩石的压缩系... 岩石压缩系数与孔隙度的关系问题是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理论问题,传统的经验公式示出岩石压缩系数随孔隙度的增大而减小.本文应用多孔介质力学的有关理论,推导出了岩石压缩系数与孔隙度之间的理论关系式.该关系式表明:岩石的压缩系数随孔隙度的增大而增大;岩石压缩系数受成岩矿物硬度的影响,矿物硬度越大,岩石的压缩系数越小.上述研究成果对油藏工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压缩系数 孔隙度 油藏工程 多孔介质力学 孔隙压力
下载PDF
砂岩水物理化学损伤机制研究 被引量:79
20
作者 乔丽苹 刘建 冯夏庭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117-2124,共8页
通过对不同水环境下砂岩孔隙率、pH值演变和矿物蚀变等开展一系列的试验研究,从微细观层次分析砂岩的水物理化学损伤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蒸馏水环境下测得的次生孔隙率为基础,从总次生孔隙率中将水化学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率分离出来... 通过对不同水环境下砂岩孔隙率、pH值演变和矿物蚀变等开展一系列的试验研究,从微细观层次分析砂岩的水物理化学损伤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蒸馏水环境下测得的次生孔隙率为基础,从总次生孔隙率中将水化学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率分离出来的方法,进而建立基于次生孔隙率变化的砂岩水物理化学损伤变量表达式;另一方面,通过对浸泡180 d时的砂岩试件进行CT扫描,将损伤计算结果与CT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砂岩水物理损伤主要受水流导致的矿物颗粒间胶结物与碎屑运移和扩散影响,与水化学损伤与离子浓度、pH值等水环境变化密切相关;二者所诱发的次生空隙是水物理化学作用影响砂岩力学性质的主要原因;水–岩反应后某一时刻砂岩的总次生孔隙率可由水物理作用和水化学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率两部分构成。砂岩水物理化学损伤计算结果与CT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采用所提出的砂岩损伤变量表达式来描述其水物理化学损伤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砂岩 水物理化学作用 损伤机制 次生孔隙率 CT扫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