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种群空间分布的点格局分析 被引量:493
1
作者 张金屯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4-349,共6页
植物种群在群落中的分布格局与空间尺度有着密切关系,传统的样方取样及其格局分析方法,只能分析一种尺度下的格局。本文引入一种新的格局分析方法——点格局分析,其是以种群空间分布的坐标点图为基础,通过本文对美国密西根州克林顿... 植物种群在群落中的分布格局与空间尺度有着密切关系,传统的样方取样及其格局分析方法,只能分析一种尺度下的格局。本文引入一种新的格局分析方法——点格局分析,其是以种群空间分布的坐标点图为基础,通过本文对美国密西根州克林顿县栎林3个优势种格局分析,它有3个明显的优点:1)能够分析各种尺度下的种群格局和种间关系,结果清楚,直观;2)所描述的结果更符合实际,尤其是对群落结构的描述;3)它有利于定点观察,研究时间与种群格局的关系,本文分析的3个种集群特征明显,但随尺度的变化有不同的分布趋势,3个种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 空间分布格局 种间关联 栎林 植物
下载PDF
鹅掌楸在中国的自然分布及其特点 被引量:73
2
作者 郝日明 贺善安 +1 位作者 汤诗杰 伍寿彭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5年第1期1-6,共6页
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星散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海拔450~1800m阔叶林中。依其自然地理区域,鹅掌楸在我国西部,从北由大巴山,经武陵山、大娄山,伸向云贵高原东部,... 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星散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海拔450~1800m阔叶林中。依其自然地理区域,鹅掌楸在我国西部,从北由大巴山,经武陵山、大娄山,伸向云贵高原东部,形成一条东北.西南走向分布带,在东部和中南部,有5个各自以中、低山为中心,被平原相间隔的“岛”状分布。较大种群多分布在我国西部。与北美鹅掌楸(L.tulipiferaL.)在北美洲的分布相比,鹅掌楸为星散间断分布,天然更新不良,在自然群落中多为偶见种。中国东部和西部鹅掌楸在形态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别,西部种群在花被片颜色,叶片裂片变化及同工酶等方面表现出与北美鹅掌楸有更多的相似特性。因而推论,现存鹅掌楸属的这两个对应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掌楸 种群 分布区
下载PDF
不同生境条件下沙冬青种群分布格局与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7
3
作者 尉秋实 王继和 +2 位作者 李昌龙 庄光辉 陈善科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1-598,共8页
对阿拉善荒漠区不同生境出现的3种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种群的生态格局、密度特征、形态格局和动态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沙冬青种群因生境异质性而形成了各自的生态格局。在流动和半固定风沙地上,种群呈均匀分... 对阿拉善荒漠区不同生境出现的3种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种群的生态格局、密度特征、形态格局和动态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沙冬青种群因生境异质性而形成了各自的生态格局。在流动和半固定风沙地上,种群呈均匀分布,在半固定及砾质沙地、冲积洪积坡地和古河床上,种群呈集群分布。2)单株生长状况因种群密度和区域环境特点而形成了不同的形态格局。种群密度按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和砾质沙地交错带→冲积洪积砾质坡地的次序依次减小,不同生境条件下种群密度与个体高度、幅度间、个体高度与幅度间的相关性不同。3)种群年龄结构因生境异质性形成了各自的年龄格局。在流动沙地上,种群内中、老龄个体数分布较均匀,但缺少幼龄个体,种群走向老龄化。半固定和砾质沙地交错带的种群内不但幼龄个体极少,而且种群内不同龄级个体数的分布不均匀,种群趋于衰退。砾质坡地上的种群内不同高度级和幅度级的个体数分布极不均匀,种群严重退化。4)3种生境中以沙冬青为优势种组成单优群落,种群内均出现严重断代现象,表现为老龄个体多,幼龄、中龄个体极少,种群缺乏后备资源的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 沙冬青 种群 分布格局 濒危植物 动态特征 密度特征
下载PDF
不同间伐强度对辽东栎林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67
4
作者 李荣 张文辉 +1 位作者 何景峰 周建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20,共7页
对黄土高原地区近自然经营间伐强度为13.4%(弱度间伐)和30.0%(强度间伐)的辽东栎林进行样地调查,并以未间伐林为对照,研究间伐后第5年建群种的更新潜力、林地生产力、土壤肥力和物种多样性;应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方法对辽东栎林群落... 对黄土高原地区近自然经营间伐强度为13.4%(弱度间伐)和30.0%(强度间伐)的辽东栎林进行样地调查,并以未间伐林为对照,研究间伐后第5年建群种的更新潜力、林地生产力、土壤肥力和物种多样性;应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方法对辽东栎林群落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弱度和强度间伐使辽东栎林地的更新潜力分别提高了14.2%和20.2%;立木蓄积量分别减少了9.0%和23.8%,但灌木生物量分别增加7.3%和12.2%,草本生物量分别增加10.5%和31.6%.间伐样地的土壤肥力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未间伐样地.辽东栎林群落稳定性表现为:强度间伐>弱度间伐>未间伐.近自然经营采伐强度30.0%更适合黄土高原地区辽东栎次生林的抚育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栎 近自然经营 种群更新 土壤肥力 林地生产力 物种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中国鹅掌楸自然种群动态及其致危生境的研究 被引量:45
5
作者 贺善安 郝日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7-95,共9页
本文对天然鹅掌楸的地理分布、种群特征及其环境因子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试图揭示其致危机理。鹅掌楸星散间断分布型式、种群规模较小、种群结构的衰退趋势和对生境的特定要求,反映出该物种正处在濒危状态。并提出自然种群的消... 本文对天然鹅掌楸的地理分布、种群特征及其环境因子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试图揭示其致危机理。鹅掌楸星散间断分布型式、种群规模较小、种群结构的衰退趋势和对生境的特定要求,反映出该物种正处在濒危状态。并提出自然种群的消亡是由于处于“致危生境”的缘故。应借助于人为帮助,改善生境条件,将不同种群的鹅掌楸引种到合适的生境中,扩大其种群规模,促进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以利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掌楸 种群 物种保护 致危生境 地理分布
下载PDF
长期稻鸭共作对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61
6
作者 魏守辉 强胜 +5 位作者 马波 韦继光 陈建卫 吴建强 谢桐洲 沈晓昆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6,共8页
2000~2003年连续4年研究了稻鸭共作条件下田间杂草群落的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长期稻鸭共作条件下,田间杂草密度逐年降低,下降趋势符合阻滞模型Y=k+a·e^bx,模型参数b反映了杂草种群的下降速率。在稻田6种主要... 2000~2003年连续4年研究了稻鸭共作条件下田间杂草群落的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长期稻鸭共作条件下,田间杂草密度逐年降低,下降趋势符合阻滞模型Y=k+a·e^bx,模型参数b反映了杂草种群的下降速率。在稻田6种主要杂草中,水虱草(Fimbristylis miliaceae)、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种群数量降低较快,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次之,稗(Echinochloa crusgalli)最慢。稻鸭共作使稻田杂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持续降低,群落均匀度提高,群落相似性与稻鸭共作前相比逐年降低。说明稻鸭共作改变了田间杂草的群落结构,有利于限制杂草的发生危害。随着稻鸭共作的连年进行,对田间杂草的控制效果逐渐上升,4年后达99%以上。稻鸭共作是稻田替代化学除草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生物、生态控草措施,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共作 种群动态 物种多样性 群落均匀度 杂草综合管理
下载PDF
蔬菜花期蓟马的种群动态与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41
7
作者 蒋兴川 李志华 +4 位作者 曹志勇 和淑琪 李正跃 刘建业 桂富荣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28-1636,共9页
西花蓟马是近年来在我国局部地区暴发成灾的重要外来入侵害虫,有关西花蓟马入侵对本地蓟马种群动态、空间分布及优势种影响的报道较少。对云南省昆明市近郊蔬菜花期的蓟马种群动态和空间分布研究表明,蔬菜上的蓟马种类主要是西花蓟马Fra... 西花蓟马是近年来在我国局部地区暴发成灾的重要外来入侵害虫,有关西花蓟马入侵对本地蓟马种群动态、空间分布及优势种影响的报道较少。对云南省昆明市近郊蔬菜花期的蓟马种群动态和空间分布研究表明,蔬菜上的蓟马种类主要是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花蓟马F.intonsa(Trybom)、棕榈蓟马T.palmi(Karny)和端大蓟马Megalurothrips distalis(Karny);不同蔬菜上的蓟马优势种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辣椒和茼蒿上的蓟马优势种为西花蓟马;韭菜、茄子和四季豆上的蓟马优势种分别为花蓟马、棕榈蓟马和端大蓟马。各蔬菜上的蓟马种群数量以花期为多,盛花期达最大值,其中茄子花上的蓟马成虫平均虫口密度最高,为14.93头/朵。利用聚集度指标进行空间分布检测表明,不同蔬菜上蓟马成虫的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分布,且聚集程度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本研究可为深入探讨西花蓟马对本地蓟马的竞争取代机制积累资料,同时为西花蓟马的综合治理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蓟马 种群动态 空间分布 聚集分布型 优势种
原文传递
南京灵谷寺森林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安树青 李升峰 +2 位作者 王峥峰 朱学雷 刘志礼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7年第7期661-666,共6页
利用1951、1981和1991年的定点样带资料,对南京灵谷寺森林植物区系、物种多样性、显著度和年龄结构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40年来,种数由75种骤减到50种,复又增加到56种,个体数由5097株骤增到20585株,复又下降到3344株。而其Simpson指数... 利用1951、1981和1991年的定点样带资料,对南京灵谷寺森林植物区系、物种多样性、显著度和年龄结构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40年来,种数由75种骤减到50种,复又增加到56种,个体数由5097株骤增到20585株,复又下降到3344株。而其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的变化很小。显著度的分布均为对数级数型,优势种的作用非常明显,前6个种的显著度分别占了群落总显著度的75.4%、96.2%和84.4%。先锋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因幼苗的成活率低,显现衰退迹象,而黄连木(Pistcia chinensis Bge.)的年龄结构则表示该种群有再次占据优势的可能。群落中增长型常绿树种种群的出现,既反映了群落环境的改善,又意味着群落向地带性植被发育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物种多样性 种群
下载PDF
三峡濒危植物疏花水柏枝的回归引种和种群重建 被引量:27
9
作者 陈芳清 谢宗强 +2 位作者 熊高明 刘彦明 杨会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811-1817,共7页
疏花水柏枝分布于三峡库区原海拔70~155m的消落带,三峡工程修建后它将丧失其全部生境而成为濒危植物。实验结果显示其种子在土壤含水量大于10%以上时开始萌发,以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状况时萌发最好。种子萌发与定居阶段对土壤水分条件... 疏花水柏枝分布于三峡库区原海拔70~155m的消落带,三峡工程修建后它将丧失其全部生境而成为濒危植物。实验结果显示其种子在土壤含水量大于10%以上时开始萌发,以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状况时萌发最好。种子萌发与定居阶段对土壤水分条件的严格要求使得疏花水柏枝分布区十分狭小。回归引种和种群重建是拯救该物种的主要手段。三峡工程修建后库区内新的消落带将形成夏旱冬淹的水节律,完全不同于库区原有消落带所具有的冬旱夏淹的水节律,不适于作为疏花水柏枝种群的迁移地。相比之下库区淹没区以上各支流消落带的生态环境与疏花水柏枝原有生境较为接近,适于作其新的生境。种群遗传多样性、年龄结构、分布格局、繁殖与扩展等生物学特性是种群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以此为依据,对疏花水柏枝种群重建与管理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疏花水柏枝种群恢复与重建中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增强被隔离的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促进种群的种子扩散与萌发、协调新建种群与当地物种的关系、营造有利于新建种群定居与生长的生态环境。重建种群的管理应结合疏花水柏枝的生长发育节律和移栽地的生态环境条件来开展,要有效地监控种群的生长发育动态,合理地在隔离种群间相互引种,适时地进行水分管理,并对周围植被适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回归引种 种群重建 疏花水柏枝
下载PDF
杉木幼林抚育技术的综合评价和决策 被引量:25
10
作者 林开敏 洪伟 +1 位作者 俞新妥 黄宝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9-56,共8页
本文在全面分析不同抚育技术对杉木生长、群体结构、林地植被物种多样性、生物量、水土流失和抚育成本的影响基础上 ,运用灰色局势决策理论对不同抚育技术进行多目标决策 ,结果表明 :块状抚育和全垦抚育可提高杉木的保存率 ,并促进杉木... 本文在全面分析不同抚育技术对杉木生长、群体结构、林地植被物种多样性、生物量、水土流失和抚育成本的影响基础上 ,运用灰色局势决策理论对不同抚育技术进行多目标决策 ,结果表明 :块状抚育和全垦抚育可提高杉木的保存率 ,并促进杉木幼林的生长 ;抚育技术对杉木群体树高和地径结构有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对地径结构 ;全垦抚育的成本最大 ,不抚育最小 ,块状抚育居中 ;块状抚育有利于形成多层次的林分结构和林地植被物种多样性的提高。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块状抚育是南方林区较好的杉木幼林抚育方式 ,它既能有效地减少林地植被对杉木的竞争 ,保持杉木的正常生长 ,又能降低抚育成本和保持地力及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抚育方法 群体结构 抚育成本 综合评价 幼林
下载PDF
珍稀植物十齿花群落乔木优势种群种间联结性 被引量:27
11
作者 林长松 李玉英 +1 位作者 左经会 廖雯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8-184,共7页
采用2×2列联表,通过X2检验和W检验,分析了贵州六盘水市玉舍国家级森林公园十齿花群落20个主要乔木种群的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20个乔木种群在抽样面积分别为50、100和250m23种取样水平上均表现为显著的正关联,但取样面积为100m2,... 采用2×2列联表,通过X2检验和W检验,分析了贵州六盘水市玉舍国家级森林公园十齿花群落20个主要乔木种群的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20个乔木种群在抽样面积分别为50、100和250m23种取样水平上均表现为显著的正关联,但取样面积为100m2,比50m2和250m2更为合适。结合联结系数(AC)和种间共同出现百分率(PC)等指标对其种间联结性的程度测度显示:各项指标对十齿花群落主要乔木种群之间联结性关系总体上反映了大致相同的结果,但不同的测定方法可以相互弥补由于单一方法分析的不足;十齿花种群与其它乔木种群之间的联结性较显著,而且多数为正联结。种间正联结性越强,其对环境要求越接近,生态位重叠值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齿花 优势种群 木本植物 玉舍国家级森林公园 种间联结
下载PDF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半固定沙丘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种群结构 被引量:25
12
作者 石亚飞 张志山 +3 位作者 黄磊 胡宜刚 李君 杨与广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24-1030,共7页
通过野外调查,研究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半固定沙丘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采用株高、冠幅、体积大小级代替年龄结构,分析了典型灌木种群的生长状态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半固定沙丘共调查到23种植物,出现最多的是藜科,6属8种... 通过野外调查,研究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半固定沙丘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采用株高、冠幅、体积大小级代替年龄结构,分析了典型灌木种群的生长状态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半固定沙丘共调查到23种植物,出现最多的是藜科,6属8种,其次是菊科,5属6种,该沙漠植被组成数目少,群落结构简单.白梭梭主要分布在丘顶,为稳定增长型种群,而梭梭数量少.油蒿是当地工程建设后进行植被恢复而引入的物种,主要分布在迎风坡和丘顶,为增长型年龄结构,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已经影响到原有的物种组成.白皮沙拐枣和蛇麻黄幼苗缺失,幼龄个体少,形成衰退型年龄结构,且白皮沙拐枣的空间分布区域与油蒿重合,未来可能被油蒿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组成 种群结构 外来种
原文传递
广西阳朔岩溶植被演替过程种群变化及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20
13
作者 欧祖兰 李先琨 苏宗明 《生态科学》 CSCD 2005年第4期295-297,309,共4页
采用时空替代法研究广西阳朔岩溶植被在演替过程中的种群变化和物种多样性。研究表明,随着演替的进展,耐荫种群增加,乔木种群增加,优势种的更替呈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后一演替阶段的优势种往往已经隐含在前一演替阶段中;物种丰富度随演替... 采用时空替代法研究广西阳朔岩溶植被在演替过程中的种群变化和物种多样性。研究表明,随着演替的进展,耐荫种群增加,乔木种群增加,优势种的更替呈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后一演替阶段的优势种往往已经隐含在前一演替阶段中;物种丰富度随演替进展表现出草丛<落叶阔叶林<灌丛<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趋势;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在各演替阶段中均是最高的;在各演替阶段中,落叶阔叶林阶段的群落均匀度均表现为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朔 岩溶植被 演替 种群变化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鹅喉羚生态生物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24
14
作者 徐文轩 乔建芳 +1 位作者 刘伟 杨维康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7-262,共6页
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又名长尾黄羊,是生活于亚欧大陆荒漠、半荒漠地区重要的有蹄类动物。IUCN将其列为易危种(VU级),中国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近几十年来,由于放牧干扰、过度的捕猎以及盗猎等多种原因导致其栖息地不断恶化,... 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又名长尾黄羊,是生活于亚欧大陆荒漠、半荒漠地区重要的有蹄类动物。IUCN将其列为易危种(VU级),中国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近几十年来,由于放牧干扰、过度的捕猎以及盗猎等多种原因导致其栖息地不断恶化,分布区日益缩小,世界范围内鹅喉羚野外种群数量锐减。为有效保护该物种,国内外学者针对鹅喉羚生态生物学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从形态与分类学、种群生态学、栖息地选择、季节性迁移、觅食生态、生理学、繁殖生态、濒危原因与保护对策等方面对鹅喉羚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同时,对鹅喉羚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喉羚 种群生态 濒危种
下载PDF
湖北省连香树自然种群分布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煜 刘胜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3-95,共3页
对天然连香树的地理分布、种群特征等进行了分析讨论 ,试图揭示其致危机理 .连香树星散间隔分布形式、种群规模较小和对生境的特定要求 ,反映出该物种正处于濒危状态 .应借助于人为帮助 ,将不同种群的连香树引种到合适的生境中 ,扩大其... 对天然连香树的地理分布、种群特征等进行了分析讨论 ,试图揭示其致危机理 .连香树星散间隔分布形式、种群规模较小和对生境的特定要求 ,反映出该物种正处于濒危状态 .应借助于人为帮助 ,将不同种群的连香树引种到合适的生境中 ,扩大其种群规模 ,促进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香树 种群分布 物种保护 地理分布格局 湖北 种群特征 种群规模
下载PDF
珍稀濒危树种陆均松天然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20
16
作者 刘浩栋 陈巧 +2 位作者 徐志扬 吴春燕 陈永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985-2995,共11页
为研究陆均松(Dacrydium pectinatum)种群生存现状及分布格局,对BWL、DLS、JFL三种不同分布区域的陆均松天然种群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天然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及优势种组成、龄级结构及分布格局三个方面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三种... 为研究陆均松(Dacrydium pectinatum)种群生存现状及分布格局,对BWL、DLS、JFL三种不同分布区域的陆均松天然种群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天然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及优势种组成、龄级结构及分布格局三个方面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三种陆均松天然群落乔木层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均较高,基本表现为BWL>JFL>DLS,且远高于中高纬度温带及亚热带森林群落;群落内多为小密度种群,少有占绝对优势地位的树种,符合热带山地雨林物种组成的一般规律。(2)龄级结构有所差异,BWL和JFL种群呈衰退趋势,共同特点是幼年树数量较少,成年和老年树比例较高;DLS种群幼年树数量在所有个体中比例最高,属于增长型种群。(3)BWL和DLS种群整体呈聚集分布,幼年至老年阶段由聚集分布转变为均匀分布,JFL种群整体及不同发育阶段均呈均匀分布状态;聚集强度表现为DLS>BWL>JFL,幼年树>成年树>老年树。陆均松是热带山地雨林的关键种和建群种,对研究海南热带雨林的起源及其区系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其生存现状,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人工辅助措施如开辟林窗、合理疏伐等方式进行保护及更新复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均松 种群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物种多样性 空间异质性
下载PDF
濒危植物树枫杜鹃(Rhododendron changii)种群结构及伴生群落特征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杨阳 马立辉 王海洋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52-1362,共11页
分析了濒危植物树枫杜鹃种群结构及伴生群落物种组成、乔灌层物种多样性、垂直成层及个体径级结构等特征,并通过冗余分析(RDA)、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检验了树枫杜鹃种群及群落乔灌层物种组成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树枫杜... 分析了濒危植物树枫杜鹃种群结构及伴生群落物种组成、乔灌层物种多样性、垂直成层及个体径级结构等特征,并通过冗余分析(RDA)、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检验了树枫杜鹃种群及群落乔灌层物种组成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树枫杜鹃种群径级结构呈单峰型,更新不连续,缺乏幼苗,幼株时期为又一死亡高峰期,种群呈衰退趋势;(2) 4个伴生群落中共有木本植物56种,隶属于23科40属,优势科为壳斗科、蔷薇科、槭树科、杜鹃花科,林下多箭竹(Fargesia spathacea);伴生群落的乔灌层多样性指数均较低,草本层不发达;群落1与群落2为高度1~1.5 m的灌丛,群落3为高度3~4 m的常绿阔叶-苔藓矮林,群落4为高度8~10 m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树枫杜鹃均位于群落下层,相比于乔木林群落,其在灌丛群落中生长较占优势;群落中耐阴种的小径级个体比例大,均呈增长趋势,林下竞争将持续增强;(3)前向选择及蒙特卡罗(Monte Carlo)检验表明,坡位对乔木层物种组成影响极显著,郁闭度与坡向对灌木层物种组成影响极显著(P<0.01);而枯落物厚度与空气相对湿度是影响树枫杜鹃幼苗的主要环境因子,林冠郁闭度、坡向则是影响幼株与成株的主要环境因子;同时,幼株与成株也分别受到林下物种密度与林下竹类覆盖度的影响(P<0.01)。因此,疏伐上层林木,人为干预林下幼树及箭竹的生长,并清理地表枯落物,对缓解树枫杜鹃濒危的现状及维持其种群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枫杜鹃 种群结构 物种组成 群落多样性 群落结构 环境解释
原文传递
Population trends, threats, and conservation recommendations for waterbirds in China 被引量:18
18
作者 Xiaodan Wang Fenliang Kuang +1 位作者 Kun Tan Zhijun Ma 《Avian Research》 CSCD 2018年第2期89-101,共13页
Background: China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with abundant waterbird diversity. Over the past decades, China's waterbirds have suffered increasing threats from direct and indirect human activities. It is important to... Background: China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with abundant waterbird diversity. Over the past decades, China's waterbirds have suffered increasing threats from direct and indirect human activities. It is important to clarify the population trends of and threats to waterbirds as well as to put forward conservation recommendations.Methods: We collected data of population trends of a total of 260 waterbird species in China from Wetlands International database. We calculated the number of species with increasing, declining, stable, and unknown trends. We collected threatened levels of waterbirds from the Red List of China's Vertebrates(2016), which was compiled according to the IUCN criteria of threatened species.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we refined the major threats to the threatened waterbird species in China.Results: Of the total 260 waterbird species in China, 84 species(32.3%) exhibited declining, 35 species(13.5%) kept stable, and 16 species(6.2%) showed increasing trends. Population trends were unknown for 125 species(48.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opulation trends between the migratory(32.4% decline) and resident(31.8% decline) species or among waterbirds distributed exclusively along coasts(28.6% decline), inland(36.6% decline), and both coasts and inland(32.5% decline). A total of 38 species(15.1% of the total) were listed as threatened species and 27 species(10.8% of the total) Near Threatened species. Habitat loss was the major threat to waterbirds, with 32 of the total 38(84.2%) threatened species being affected. In addition, 73.7%(28 species), 71.1%(27 species), and 57.9%(22 species) of the threatened species were affected by human disturban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illegal hunting, respectively.Conclusions: We propose recommendations for waterbird conservation, including(1) strengthening conservation of nature wetlands and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wetlands,(2) enhancing public awareness on waterbird conservation,(3) improving the enforcement of Wildlife Protection Law and crack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ERVATION HABITATS population trend Threatened species WATERBIRDS WETLANDS China
下载PDF
云南蒙自桔小实蝇寄主种类和枇杷园内桔小实蝇成虫种群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18
19
作者 闫振华 张金龙 +6 位作者 方薛交 朱文禄 张文华 吴革瑛 张玲 陶玫 陈国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037-3044,共8页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是水果和蔬菜上的重要害虫。2014年1—12月对云南蒙自市不同果园和菜地桔小实蝇进行调查并室内饲养观察,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蒙自市为害8科19属20种的瓜果蔬菜,且对枇杷、桃、枣、番石榴、杧果和洋蒲桃等...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是水果和蔬菜上的重要害虫。2014年1—12月对云南蒙自市不同果园和菜地桔小实蝇进行调查并室内饲养观察,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蒙自市为害8科19属20种的瓜果蔬菜,且对枇杷、桃、枣、番石榴、杧果和洋蒲桃等水果为害较为严重;从田间采集受害寄主果实进行单果培养,收集到实蝇共计4种,分别为桔小实蝇、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ibitae)、南亚实蝇(Bactrocera tau)和辣椒实蝇(Bactrocera latifrons)。桔小实蝇在蒙自全年均可为害,且世代重叠。枇杷园内,进入5月后,桔小实蝇种群数量逐渐增加,至8月份达到高峰期,最大诱捕量为(362.27±16.68)头·瓶-1,10月以后其种群数量迅速下降,至12月种群数量最低(6.14±3.06)头·瓶-1。多种气象因子互相作用影响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动,其中月平均气温、月极端最低温度、月雨日数和平均日照时数是影响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种群动态 寄主种类
原文传递
2011—2016年武夷山甜槠常绿阔叶林乔木层群落动态 被引量:17
20
作者 丁晖 徐辉 +5 位作者 徐鲜钧 方炎明 陈水飞 李垚 葛晓敏 江宝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7391-7399,共9页
武夷山保存了典型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加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研究,对支撑武夷山生态保护实践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对按照美国史密森热带研究所热带森林研究中心调查技术规范建立的甜槠常绿阔叶林样地进行了首轮复查,并从物... 武夷山保存了典型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加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研究,对支撑武夷山生态保护实践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对按照美国史密森热带研究所热带森林研究中心调查技术规范建立的甜槠常绿阔叶林样地进行了首轮复查,并从物种组成、群落多样性、重要值、死亡率、补员率、胸径等方面分析了其群落动态。结果表明:2016年的乔木个体为25科44属88种,较2011年增加了2科2属7种。群落的优势种组成及其优势程度变化不大,在重要值大于1的21个常见树种中,10个树种的重要值增高,11个降低。甜槠仍为建群种,其重要值略下降。乔木个体增加到3888个,年死亡率为1.31%,年补员率为2.98%。43个树种出现死亡,46个出现补员。4个常见树种的种群数量下降,16个上升。群落的平均胸径从4.82 cm增大为4.89 cm,5个常见树种的平均胸径下降,16个上升。死亡个体的平均胸径为4.47 cm,补员个体为1.67 cm。甜槠仍然将在乔木层,马银花和鹿角杜鹃在亚乔木层保持优势地位。在短期内群落结构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化,但黄绒润楠、厚皮香等阴生树种和中性树种优势度的增加可能预示群落将向中生群落(顶级群落)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更新 物种组成 群落结构 死亡率 补员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