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漫谈古籍整理的规范问题——以敦煌文献为中心
被引量:4
- 1
-
-
作者
黄征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0-77,共8页
-
基金
国家教育部项目"<敦煌俗字典>增订本"
-
文摘
古籍整理,特别是敦煌文献的整理,属于高难度的学术基础工作,目前各有各的方式和方法,也各有利弊。本文作者以自己从业三十年的切身体会,对敦煌文献整理中的规范问题提出了鲜明的观点,并作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可供借鉴与探讨。
-
关键词
古籍整理
规范
古今字
俗字
借音字
-
Keywords
Collation of Ancient Books
norm
ancient and modem Chinese characters
popular form of characters
pronunciation-borrowing characters
-
分类号
G255.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新刊隋唐碑志俗字考
被引量:4
- 2
-
-
作者
何山
-
机构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
出处
《保定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88-94,共7页
-
基金
重庆市社会科学项目"宋辽金元墓志复音词研究"(2012YBWX08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宋辽金元墓志纂注"(11YJC87000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SWU1309208)
-
文摘
出土碑志材料真实、内容广泛、数量丰富,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研究价值。准确释读、科学整理是有效利用碑志材料的关键;难点在于文字俗讹多变不易分辨,铭文残缺模糊不易识断,语言典雅深沉不易理解。考释新刊隋唐碑志俗字疑难字需要抉发俗变原因,梳理形变脉络,沟通字际关系,分析构形理据,融贯变异规律,运用有效辨识方法。
-
关键词
新刊布碑志文
俗字
考释
隋唐
汉字史
-
Keywords
new epitaphs
popular form of characters
textual research
Sui and Tang Dynasties
history of chinese character
-
分类号
H124.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说文解字》大小徐所注“俗字”研究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朱生玉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6-81,共6页
-
文摘
"俗字"是日常习俗用字,具有时代性,且浅显易懂。《说文解字》中,大小徐按语所注俗字数量和字例有同有异,既具有独立研究的价值,又具有比较研究的价值。从中可以把握正篆与俗字之间的构形特点、俗字的类型,以及二人的俗字观。大小徐所注"俗字"富有独特性,具有理据清晰的特点,对考形、考音、考义,乃至汉字简化和规范都有一定借鉴。
-
关键词
说文解字
俗字
类型
成因
观念
价值
-
Keywords
Shuowenxizhuan
popular form of characters
Type
Reasons
Concept
Value
-
分类号
H12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长安高阳原新出土隋唐墓志》俗字例释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黄程伟
何山
-
机构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
出处
《保定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80-84,共5页
-
基金
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隋唐五代石刻新见字形整理及字谱编纂"(17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辽金元石刻异体字研究及新见字字形谱"(15BYY115)
-
文摘
《长安高阳原新出土隋唐墓志》收录新出土的隋唐墓志一百余通,为相关文史考察提供了新材料,具有重要的文献和研究价值。只是由于原刻多俗别字,给文字释读带来很大的障碍,已有录文存在较多俗字缺释和误辨的问题,破坏了材料的真实性,严重影响材料的科学利用。综合运用文字学、碑刻学等多学科知识,深入考辨其中的"■""■""■""■""■""■""■"等误读俗字,既有利于还原文献原貌,又有利于后续碑志材料整理和汉语汉字史研究。
-
关键词
《长安高阳原新出土隋唐墓志》
俗字
碑刻文献
汉字史
-
Keywords
Recently Unearthed Sui and Tang Dynasty Epigraph in Chang’ an Gaoyang Yuan
popular form of characters
literature of stele inscriptions
history of Chinese characters
-
分类号
H121
[语言文字—汉语]
K877.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徽州婺源秋口镇契约文书俗字整理
被引量:2
- 5
-
-
作者
高雅靓
-
机构
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皖西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01-103,共3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YY120)
-
文摘
徽州婺源契约文书作为珍贵的写本文献,为学界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研究资料。本文对徽州婺源县秋口镇契约文书的俗字进行了分类整理,并从俗字与大型字书编纂、俗字与字形发展、俗字与契约文书校勘等三方面总结了徽州契约文书俗字研究的价值。
-
关键词
徽州婺源
契约文书
俗字
整理
-
Keywords
Wuyuan,Huizhou
contract documents
popular form of characters
collation
-
分类号
H124.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论古琴减字的属性及其与汉语俗字的关系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梅强
-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
出处
《中国文字研究》
2020年第2期198-206,共9页
-
基金
重庆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批准号18XWB020)。
-
文摘
减字及其组合只是一种在琴谱系统中约定俗成的特殊符号,虽然借助了汉字字形,但其本身不属于文字范畴。减字在减取汉字部件上具有任意性,其形体与指法谱字原字并无必然联系。减字不是俗字,但不少减字异体的形体受到了俗字字形的影响,包括简省、增繁、讹变、借音、换旁、易位六类。减字符号可以用来讨论俗字形体及其他文字问题,但前提是要对减字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有正确的认识。
-
关键词
古琴减字
指法谱字
任意性
俗字
-
Keywords
the abbreviated characters of Guqin
fingering notation characters
arbitrariness
the popular form of characters
-
分类号
H124.3
[语言文字—汉语]
J632.31
[艺术—音乐]
-
-
题名《长安高阳原新出土隋唐墓志》校正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刘方
-
机构
河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昆明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09-114,共6页
-
文摘
《长安高阳原新出土隋唐墓志》的出版为石刻研究提供了一批新材料。该书录文较为准确,但仍存在俗字误释、俗字未释、残字缺录、残字误录、标点不当等问题。以下将列举20例分别加以校正。
-
关键词
长安高阳原新出土隋唐墓志
俗字
校正
-
Keywords
Recently Unearthed Epitaphs of Sui and Tang Dynasty in Gaoyang Yuan of Chang'an City
popular form of characters
correction
-
分类号
H12
[语言文字—汉语]
K877.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民歌唱本中俗字的成因及其价值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周玉波
-
机构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79-89,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明清民国歌谣整理与研究及电子文献库建设”(152DB078)。
-
文摘
俗字即俗体字,为异体字的一种。民歌唱本中的俗字,分为某一地区某一时代民歌唱本中的俗字、仅见或多见于民歌唱本的特异性俗字、见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民歌唱本中的通用性俗字等多种类型,形成原因不一,最主要目的是为了省工省时易认易记。民歌唱本中的俗字,是了解不同地区民众语言习惯、民俗风情以及民歌在民间传播接受过程的有用材料。在语言文字演进史、社会文化史与民歌发展史等的多重场景中,揭橥民歌唱本中俗字形成的背景,梳理俗字与方言俚语及特定时期、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的关系,探究其生成、流行的一般规律,总结此类俗字之于民间文献整理、民俗研究乃至文字改革、民众教育、文化启蒙的特别意义,很有必要。
-
关键词
民歌唱本
俗字
民俗
文化
-
Keywords
folk song libretto
popular form of characters
folk custom
culture
-
分类号
H124.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再生缘全传》字词札记
被引量:1
- 9
-
-
作者
韩成
李思过
-
机构
广西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39-42,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ZDA315)。
-
文摘
以《续修四库全书》中所收录的清道光二年宝宁堂《再生缘全传》为底本,参照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的清抄本和中州书画社标点本,就“?”“沵”“扑”“登单”“销金”“绿”几则字词现象进行考索和校勘。
-
关键词
《再生缘全传》
俗字
校勘
-
Keywords
Zai Sheng Yuan Quan Zhuan
popular form of characters
collation
-
分类号
H1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论古人佩玉习俗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宋培杰
-
机构
河南科技学院中文系
-
出处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47-49,共3页
-
文摘
玉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它既是汉民族智慧的结晶,又是汉民族文化心理的表现。古汉字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载体,它“因形示义”,与汉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玉在先民的眼里,不仅可以免灾护身,保佑婴孩健康成长,而且还可以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代表佩戴者的道德水平和社会地位。
-
关键词
异构
俗体
《说文解字》
佩饰
玉文化
-
Keywords
isomerism
popular form of characters
Shuo Wen Jie Zi
adornment
jade culture
-
分类号
K892.1
[历史地理—民俗学]
H315.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割”“剖”形讹与古籍校读
- 11
-
-
作者
喻威
-
机构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
出处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63-73,81,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出土涉医文献与古医书经典化研究”(19BZS012)。
-
文摘
“割”“剖”来源不同,但在俗书中形近易讹,典籍中常见讹误之例。据此形讹现象及相关语言文字材料,可校订古书中的误字。《为君难》“割毫折芒”、《新论·求辅》“割心相信”、《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割符”、《与阮嗣宗书》“割石索宝”、《抱朴子·释滞》“割乎文石之中”、《抱朴子·道意》“千割百判”中的“割”当为“剖”。在校读过程中,还对“副辜”“剖符”“拌蚌”“割玉刀”等语词作了解读,提出校读古籍时要关注俗字中的形近讹误现象。
-
关键词
割
剖
形讹
俗字
古籍校勘
-
Keywords
Ge(割)
Pou(剖)
corrupted words with similar shapes
popular form of characters
collation of ancient books
-
分类号
H1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清朝土默特契约文书词语札记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黑文婷
黑维强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语文学刊》
2020年第1期33-40,共8页
-
基金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元以来民间手书文献俗字典编著与研究”(17BYY019)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代至民国西北地区契约文书整理、语言文字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ZDA309)
-
文摘
清朝至民国归化城土默特契约文书中一些用词,现在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文章就其中数条词语进行考释,如"■"是"塅"的异体字,用同量词"段",主要用于土地总体的计量,犹块、片。"■"是"拨"的借音字"卜"与"兑"的合文,付给、交付的意思。土默特契约文书是探索内蒙古晋语词汇历史的极有价值的文献,值得用力研究。
-
关键词
土默特契约文书
清朝
俗字
方言词语
考释
-
Keywords
Turmot’s title documents
Qing dynasty
popular form of characters
explaination
-
分类号
H134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只者这爪行路绝”及其他
- 13
-
-
作者
张涌泉
-
机构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
-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53,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敦煌残卷缀合总集”(20VJXT012)。
-
文摘
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文书和通俗文学作品大多出于底层民众,字多俗别,加上书写比较随意,规范程度不高,辨认整理难度较大,存在不少不易解决的疑难问题。文章讨论了其中的“只者这爪行路绝”“一直逢阎夭,尽地取天堂”“吐热免寒”“[巾夫]同”四组词句的释读,通过原卷核查、字形比较、词义分析等方式,找到了正确的答案。
-
关键词
敦煌写本
疑难字词
俗字
-
Keywords
Dunhuang manuscripts
difficult words
popular form of characters
-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车王府戏曲中俗字研究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王美雨
-
机构
临沂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皖西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00-106,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重点项目(2018VJX06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车王府戏曲即清代车登巴咱尔王府收藏的一批戏曲钞本。受钞写者用字习惯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这批戏曲钞本中出现了大量的俗字,其中有很多不见于字书。这些俗字在造字理据、形体结构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征,与其正字之间的关系大致有10种,反映了清代中晚期的文字使用及变革情况,具有重要的文字学价值。
-
关键词
车王府戏曲
俗字
清代中后期
提供例证
文字学价值
-
Keywords
Chewangfu Opera
popular form of characters
middle and late Qing Dynasty
providing examples
the philological value
-
分类号
I236.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本朝无题诗全注释》语释辨正
- 15
-
-
作者
王晓平
-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9年第1期3-10,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日本汉文古写本整理与研究"(14ZDB085)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本朝无题诗全注释》是日本著名文学研究家本间洋一研究平安时代汉诗集《本朝无题诗》的一部力作,不论对其写本校勘,还是注解、翻译,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本朝无题诗》写本研究的基础性著述。写本学有关写本文字研究的成果,为日本汉文学写本的整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多样的方法,有助于纠正日本校注本中的谬误,解决历来不详的难题。
-
关键词
本朝无题诗
俗字
写本学
辨正
-
Keywords
Honchoumudaishi
popular form of characters
Manuscripts
identification and correction
-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孙星衍旧藏《新增说文韵府群玉》版本考
- 16
-
-
作者
叶静一
-
机构
吉林省图书馆
-
出处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2年第2期91-96,共6页
-
文摘
《韵府群玉》是元代阴时夫、阴中夫兄弟编写的一部类书,是现存分韵隶事之书最早的一部,历经各代翻刻增删修改,版本情况比较复杂。吉林省图书馆藏有一部孙星衍旧藏《韵府群玉》,题为《新增说文韵府群玉》,之前多按孙氏所记定为元本,但各家目录著录多歧。文章通过对各版本《新增说文韵府群玉》行款版式信息的比较,并交叉比对各版本所用俗体字,用较为直观的方法,明确了孙氏藏本应为明天顺六年叶氏南山书堂刻本。
-
关键词
《新增说文韵府群玉》
孙星衍
俗字
版本
-
Keywords
Xinzeng Shuowen Yunfu Qunyu
Sun Xingyan
popular form of characters
edition
-
分类号
G256.22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易林》校补十则
- 17
-
-
作者
余格格
周晟
-
机构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
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
出处
《周易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32-36,共5页
-
文摘
通过核对异文、辨析文字,我们对《易林》中的十则失校、误校、误释之处作了补正,并进一步分析讹误之由,阐释意义,以期对古籍整理与易学研究有所助益。
-
关键词
易林
校补
俗字
-
Keywords
Yi lin
supplement with collation
popular form of characters
-
分类号
B234.9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金瓶梅词话》形误字通例
- 18
-
-
作者
杨琳
-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汉字汉语研究》
2022年第3期31-44,126,共1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金瓶梅》词汇研究百年终结”(18BYY151)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金瓶梅词话》中字句错讹多如牛毛,尽管前修时贤已做了大量的校订工作,然而离扫清字词障碍还有很大差距。造成校正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考校者对《词话》粗制滥造的印制过程缺乏正确的认知,大都在表面规范的楷书刻本内考虑问题,不足以应对《词话》本文的复杂性。二是《词话》的语言是方言口语,考校者欠缺方言俗语方面的知识储备。校释《词话》须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若一味从规整的楷书字着眼,往往歧路亡羊,难得真相。本文将《词话》形误字归纳为三种类型:(1)误识行草书造成的形误,(2)误分行草书造成的形误,(3)误识异体字造成的形误。由于古籍无不经历手写阶段,这三类讹误对校释其他古籍也有借鉴意义。
-
关键词
金瓶梅词话
形误字
俗字
-
Keywords
Jinpingmei Cihua(《金瓶梅词话》)
typographical error
popular form of characters
-
分类号
H12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字料库与汉字字书对比研究综述
- 19
-
-
作者
安冬雪
-
机构
渤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
出处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9期82-82,85,共2页
-
基金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字料库的字数层积与流变研究"(13YJCZH17)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字书字料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4CYY060)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通用规范汉字表>8105字形音义源流研究"(14ZDB099)
-
文摘
字书对比作为汉字学的前沿问题,近些年得到了很多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以字书对比为主体,将字书对比取得的研究成果分字书字头对比、字书释义对比、字书俗字对比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并总结出字书对比研究成果中的成就和不足。
-
关键词
字书对比
字头
释义
俗字
-
Keywords
evidences contrast
prefix
paraphrasing
popular form of characters
-
分类号
H1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隋代墓志铭汇考》释文校误二则
- 20
-
-
作者
关云翔
-
机构
安徽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皖西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84-86,90,共4页
-
基金
2018年安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18A0276)
-
文摘
《隋代墓志铭汇考》对五百余份墓志拓片进行点校整理,为隋代墓志研究提供了释文参考。因墓志有大量的俗字,释读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以下基于原碑拓片,参考已有释文,利用相应知识,对释文中存在的个别问题作一些考证。
-
关键词
《隋代墓志铭汇考》
俗写
校误
-
Keywords
The Sui Dynasty Epitaph Compilation
popular form of characters
Error correction
-
分类号
K877.4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