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灵芝不同部位多糖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42
1
作者 张汇 鄢嫣 +2 位作者 聂少平 陈奕 谢明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61,共6页
分别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和气相色谱法(GC)分析黑灵芝菌盖、菌柄和孢子粉多糖的分子质量分布和单糖组成,结果表明三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三者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菌盖多糖在清除羟自由基和总还原能力(FRAP)方面效... 分别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和气相色谱法(GC)分析黑灵芝菌盖、菌柄和孢子粉多糖的分子质量分布和单糖组成,结果表明三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三者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菌盖多糖在清除羟自由基和总还原能力(FRAP)方面效果最佳;菌柄多糖在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抑制β-胡萝卜素与亚油酸体系氧化方面效果显著;孢子粉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效果较差,但在金属离子螯合能力方面明显优于菌盖和菌柄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灵芝 多糖 分子质量分布 抗氧化活性 菌盖 菌柄 孢子粉
下载PDF
用GPC法测定硫酸多糖911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被引量:33
2
作者 赵峡 苗辉 +1 位作者 范慧红 管华诗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4期623-626,共4页
实验采用 GPC法测定了硫酸多糖 911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经测定硫酸多糖 911的重均分子量 Mw为 850 0± 50 0 ,其中 Mw<10 0 0 0的分子占总分子的百分比在 70 %以上 ,分子量分布宽度 Mw/ Mn为 1.30± 0 .0
关键词 硫酸多糖911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 分子量分布 GPC法 抗病毒活性 海洋药物
下载PDF
梨果实发育软化与果胶多糖降解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36
3
作者 齐秀东 魏建梅 +2 位作者 高海生 贾艳茹 张海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3027-3037,共11页
【目的】探讨细胞壁果胶多糖降解特性与梨果实质地软化和贮藏性的关系,进一步阐明果实软化机理,为果实品质的提高及贮藏技术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鸭梨’和‘京白梨’为试材,根据果实发育和后熟特性,分别在果实发育和后熟软... 【目的】探讨细胞壁果胶多糖降解特性与梨果实质地软化和贮藏性的关系,进一步阐明果实软化机理,为果实品质的提高及贮藏技术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鸭梨’和‘京白梨’为试材,根据果实发育和后熟特性,分别在果实发育和后熟软化两个阶段进行定期采样,用质构仪分析比较两品种果实的质构参数变化特性,分别采用生化方法和琼脂糖凝胶色谱柱层析法分析‘鸭梨’和‘京白梨’果实发育软化过程中细胞壁果胶组分含量变化及其分子质量的分布特点,并测定果胶多糖降解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以探讨贮藏性不同的梨果实果胶多糖降解特性的差异。【结果】发育期,‘鸭梨’果实共价结合果胶(CSP)和离子结合果胶(ISP)含量迅速增加,显著高于‘京白梨’,其水溶性果胶(WSP)含量缓慢增加且低于‘京白梨’,‘鸭梨’果实WSP和CSP均由低分子量组分向高分子量组分转变。贮藏期,‘鸭梨’果实CSP含量高且恒定,WSP含量缓慢增加,但均保持较高的分子质量;而‘京白梨’果实CSP含量迅速降低,WSP和ISP含量快速增加,各果胶显著地由高分子量组分向低分子量组分转变。‘鸭梨’果实WSP、CSP和ISP含量变化仅在发育期与硬度变化显著相关,而‘京白梨’果实果胶与硬度的显著相关性主要表现在贮藏阶段。果胶降解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两品种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贮藏期,即在贮藏阶段‘京白梨’果实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ME)、β-半乳糖苷酶(β-Gal)和α-阿拉伯呋喃糖苷酶(α-Af)的活性和增加速率均显著高于‘鸭梨’,其中β-Gal和α-Af活性在‘京白梨’果实采收后即迅速增加,PG和PME相对滞后,且β-Gal和α-Af活性变化与硬度和各果胶组分含量变化间的相关度均强于PME和PG,此时期‘鸭梨’果实仅α-Af活性与ISP含量变化的相关性显著。综上,‘鸭梨’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发育软化 果胶多糖 分子量分布 酶活性
下载PDF
中药多糖的分子量及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4
作者 封聚强 赵骏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24-625,共2页
目前中药多糖药理作用研究比较活跃,而其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及化学结构确定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多糖特异性和构效关系以及药效机理的基础。该文归纳总结了多糖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及化学结构研究的方法。
关键词 中药多糖 分子量 分子量分布 化学结构 生物活性
下载PDF
5个不同灵芝种菌丝体多糖理化性质及免疫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春锋 杨晓彤 +2 位作者 李绪全 糜可 杨庆尧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8-633,共6页
对灵芝属G.lucidum,G.tsugae,G.oerstedii,G.resinaceum,G.subamboinens5个不同种用同一条件进行了液体发酵培养、多糖提取、理化性质及免疫活性的分析。结果表明,5种灵芝的菌丝体多糖得率相差较大,以G.oerstedii最高,但各多糖提取物分... 对灵芝属G.lucidum,G.tsugae,G.oerstedii,G.resinaceum,G.subamboinens5个不同种用同一条件进行了液体发酵培养、多糖提取、理化性质及免疫活性的分析。结果表明,5种灵芝的菌丝体多糖得率相差较大,以G.oerstedii最高,但各多糖提取物分子量分布相似,单糖组成均以葡萄糖为主,并含半乳糖、甘露糖、盐酸氨基葡萄糖、岩藻糖。5种多糖提取物均能显著增强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吞噬作用、释放NO,但以G.subamboinens菌丝体多糖提取物的活性最强。这些多糖提取物还均能促进小鼠脾细胞的增殖,并对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研究表明灵芝属内其他3个物种的菌丝体多糖提取物理化特征与G.lucidum和G.tsugae接近,并同样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分子量分布 单糖组成 免疫调节
下载PDF
发酵法生产柠檬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宝石 陈坚 +6 位作者 孙福新 庞海强 李由然 张梁 丁重阳 顾正华 石贵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51-256,共6页
柠檬酸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的重要有机酸,是当前世界上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食用有机酸,伴随着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其需求量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发酵法生产柠檬酸起步较早,但工艺鲜有创新;文中首先介绍了柠檬酸生产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 柠檬酸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的重要有机酸,是当前世界上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食用有机酸,伴随着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其需求量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发酵法生产柠檬酸起步较早,但工艺鲜有创新;文中首先介绍了柠檬酸生产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以产业化的视角,纵观柠檬酸生产全过程分析限制柠檬酸快速增长的瓶颈,着重提出了实现柠檬酸高效生产与清洁生产相统一的主要策略,为实现柠檬酸高效绿色制造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同步糖化发酵 多糖分子量分布 连续发酵 废水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党参多糖提取纯化工艺优化及其组成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启艳 胡德福 +1 位作者 张雪梅 朱日然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663-2667,共5页
目的通过对党参多糖(CPP)的提取纯化工艺优化及其单糖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M)分布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分离CPP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的量,采用正交设计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对提取的粗多糖进行脱蛋白、脱色、透析、冷冻干燥处... 目的通过对党参多糖(CPP)的提取纯化工艺优化及其单糖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M)分布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分离CPP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的量,采用正交设计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对提取的粗多糖进行脱蛋白、脱色、透析、冷冻干燥处理,得到精制粗多糖,并采用HPLC和高效凝胶色谱(HPGPC)法,对多糖水解后的单糖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进行测定。结果 CPP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85℃,料液比1∶12,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1.5 h。在上述条件下,CPP的提取率可达到22.57%。水解单糖组成为葡萄糖醛酸、氨基半乳糖、木糖和少量甘露糖,多糖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为21 498。结论为CPP的分级和活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多糖 提取分离 单糖组成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高效凝胶色谱
原文传递
不同生育期灵芝子实体水提物与其免疫活性 被引量:17
8
作者 冯娜 张劲松 +9 位作者 唐传红 刘艳芳 郝瑞霞 杨焱 唐庆九 贾薇 汪文瀚 吴迪 周帅 刘方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57,共6页
分析4个灵芝(Ganoderma)菌株不同生育期子实体水提物的提取得率、多糖含量、多糖分子量分布和其对巨噬细胞RAW 264.7 NO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灵芝的生长发育,其子实体水提物得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水提物中多糖含量差异显著。水... 分析4个灵芝(Ganoderma)菌株不同生育期子实体水提物的提取得率、多糖含量、多糖分子量分布和其对巨噬细胞RAW 264.7 NO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灵芝的生长发育,其子实体水提物得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水提物中多糖含量差异显著。水提物经透析后其多糖的分子量分布主要集中在12 kDa至25 kDa之间,但不同生育期间的各分子量多糖的含量存在差异。芝蕾发育初期和成熟后期子实体水提物透析后的免疫活性较好。综合考量,认为成熟后期采收的灵芝子实体虽然多糖含量较低,但生物量较大,可获得较大量活性多糖,所以确定成熟后期为适宜采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子实体采收期 水提物 多糖含量 分子量分布 NO释放量
下载PDF
硫酸多糖电泳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吕志华 赵峡 +2 位作者 于广利 王远红 徐家敏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研究几种海洋硫酸多糖的电泳行为。方法采用醋酸纤维膜电泳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 ,染色剂选用爱茜蓝。结果几种海洋硫酸多糖的醋酸纤维膜电泳均呈单一斑点 ,与标准肝素相比 ,几种海洋硫酸多糖的迁移值不同 ;在建立的PAGE... 目的研究几种海洋硫酸多糖的电泳行为。方法采用醋酸纤维膜电泳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 ,染色剂选用爱茜蓝。结果几种海洋硫酸多糖的醋酸纤维膜电泳均呈单一斑点 ,与标准肝素相比 ,几种海洋硫酸多糖的迁移值不同 ;在建立的PAGE电泳条件下肝素获得了很好的分离 ,几种海洋硫酸多糖的PAGE电泳区带均呈连续分布 ,并利用电泳图象扫描软件进行了相对分子量分布分析。结论醋酸纤维膜电泳法可用于海洋硫酸多糖的定性鉴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硫酸多糖 电泳 相对分子量分布 硫酸多糖 测定
下载PDF
广东虫草多糖脱蛋白及凝胶渗透色谱法表征其分子量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郑必胜 何禄英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9年第6期707-710,共4页
通过比较蛋白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研究Savage法、三氯乙酸(TCA)法及盐酸法对广东虫草多糖(CGP)脱蛋白的效果,并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虫草多糖组分的保留时间tR、重均分子量Mw、数均分子量Mn、峰位分子量Mp、多分散性PD以及各组... 通过比较蛋白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研究Savage法、三氯乙酸(TCA)法及盐酸法对广东虫草多糖(CGP)脱蛋白的效果,并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虫草多糖组分的保留时间tR、重均分子量Mw、数均分子量Mn、峰位分子量Mp、多分散性PD以及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以表征广东虫草多糖的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采用Savage法脱蛋白总体效果较好,处理次数3次为宜;GPC谱图分析结果表明,CGP含有三个不同分子量级别的多糖组分,其重均分子量Mw分别为2.57×106、3.84×104及5.00×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虫草 多糖 脱蛋白 凝胶渗透色谱法(GPC) 分子量分布
下载PDF
燕麦多糖的纤维素酶降解及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文 王楠 张民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燕麦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其活性成分燕麦β-葡聚糖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因此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燕麦多糖的理化性质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大规模应用,本文通过酶解法对燕麦多糖进行改性,使之符合实际需要。以裸燕麦麸... 燕麦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其活性成分燕麦β-葡聚糖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因此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燕麦多糖的理化性质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大规模应用,本文通过酶解法对燕麦多糖进行改性,使之符合实际需要。以裸燕麦麸皮为原料提取燕麦多糖,利用单因素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燕麦多糖的纤维素酶酶解条件,测定了酶解前后燕麦多糖的分子量分布,并进一步研究了酶降解前后燕麦多糖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燕麦多糖的最优酶解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76 U/g、pH值为5.5,酶解温度为55℃、酶解时间为1.5 h;计算可得:经纤维素酶酶解后,燕麦多糖的平均分子量由9.3×103 KDa变为0.94×103 KDa,黏度、吸油性和保湿性均降低,溶解度和吸湿性增强。研究结果为燕麦多糖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多糖 纤维素酶降解 分子量分布 理化性质
下载PDF
广东虫草多糖的醇沉及凝胶渗透色谱法表征其分子量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郑必胜 金江涛 闫文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0-123,共4页
采用浓度为30%、50%、70%、90%的乙醇对广东虫草多糖(CGP)进行分级醇沉(GEP)和分步醇沉(SEP)处理。并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各醇沉组分的保留时间tR、重均分子量Mw、多分散性PD以及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以表征不同醇沉方法所得多糖... 采用浓度为30%、50%、70%、90%的乙醇对广东虫草多糖(CGP)进行分级醇沉(GEP)和分步醇沉(SEP)处理。并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各醇沉组分的保留时间tR、重均分子量Mw、多分散性PD以及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以表征不同醇沉方法所得多糖组分的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不同乙醇浓度醇沉得到的多糖组分的分子量大小有很大差异,且不同分子量范围的多糖在不同醇浓度下的含量也不一致;要获取更多的大分子量虫草多糖,宜采用分步醇沉法,乙醇浓度应从30%逐渐增大到70%;若采用分级醇沉法,则乙醇的浓度应选择在5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虫草 多糖 醇沉 凝胶渗透色谱法(GPC) 分子量分布
下载PDF
盐酸提取法和微波提取法提取燕山板栗多糖的最佳工艺及比较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艳 王晓红 +2 位作者 王同坤 范得跃 刘俊芳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4-19,25,共7页
为探明燕山板栗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盐酸提取法和微波提取法提取板栗多糖的最佳条件,并采用苯酚-硫酸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了两种提取方法在多糖得率和分子量分布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盐酸提取法提取板... 为探明燕山板栗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盐酸提取法和微波提取法提取板栗多糖的最佳条件,并采用苯酚-硫酸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了两种提取方法在多糖得率和分子量分布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盐酸提取法提取板栗多糖的最佳工艺为:盐酸浓度为0.72 mol/L,提取时间为40 min,提取温度为70℃,提取剂用量为20 m L/g,多糖得率为18.66%±2.54%;微波提取法提取板栗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为50 s,微波强度为800 W/g,提取剂用量为30 m L/g,多糖得率为11.87%±0.87%;在最佳条件下盐酸提取法可显著提高板栗多糖得率,且分子量测定结果显示盐酸提取法对板栗多糖的降解作用小。因此,两种提取方法中,盐酸提取法是燕山板栗多糖提取工艺的较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多糖 提取工艺 盐酸提取法 微波提取法 得率 分子量分布
下载PDF
产地和炮制次数差异对黄精多糖结构和体内抗氧化活性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政祥 陈文军 +4 位作者 李九九 余锦川 汪光军 周富丁 王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8-62,共5页
目的对不同产地和不同炮制次数黄精提取物多糖含量和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不同产地和不同炮制次数黄精提取物对小鼠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不同产地和不同炮制次数黄精为原料,采用热水辅助超声提取黄精多糖、硫酸-蒽酮法测定多糖... 目的对不同产地和不同炮制次数黄精提取物多糖含量和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不同产地和不同炮制次数黄精提取物对小鼠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不同产地和不同炮制次数黄精为原料,采用热水辅助超声提取黄精多糖、硫酸-蒽酮法测定多糖含量、离子色谱法(ion Chromatography,IC)测定单糖组成、高效凝胶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HPGPC)测定多糖分子量分布、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ry,FTIR)测定官能团信息;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一蒸一晒九华黄精组、一蒸一晒四川黄精组、九蒸九晒九华黄精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灌胃干预,测定各组小鼠肝脾指数、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活性。结果表明一蒸一晒九华黄精提取物多糖含量最高,不同产地和炮制次数黄精提取物多糖单糖组成和分子量存在差异;红外光谱分析表明3种黄精提取物均含有β-D-吡喃糖环;体内抗氧化实验表明黄精提取物对小鼠肝脾指数没有显著影响,一蒸一晒九华黄精能够显著提高小鼠体内总抗氧化活性,并且3种黄精提取物均能够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性。结论不同产地和不同炮制次数黄精多糖含量和结构存在差异,九华黄精提取物在体内的抗氧化活性略优于四川黄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产地 不同炮制次数 多糖含量 单糖组成 分子量分布 官能团信息 体内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前沿科研成果融入中药分析实验教学——黄连多糖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心池 王凯 王玉明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178-180,共3页
中药分析学是中药制药专业学生的核心专业课程。掌握中药多糖的制备与表征是中药分析学实验教学的重要部分。本文以常用中药黄连为研究对象,设计黄连多糖的制备与表征综合实验。首先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制备黄连多糖,之后对黄连多糖进行... 中药分析学是中药制药专业学生的核心专业课程。掌握中药多糖的制备与表征是中药分析学实验教学的重要部分。本文以常用中药黄连为研究对象,设计黄连多糖的制备与表征综合实验。首先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制备黄连多糖,之后对黄连多糖进行紫外-可见和红外光谱表征,最后明确黄连多糖的分子量分布及单糖组成。该实验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包括多糖的制备技术、光谱解析、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以及样品的柱前衍生化处理技术等。通过实验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多糖制备 光谱表征 多糖分子量分布 单糖组成
下载PDF
绣球菌瓣片与基部多糖的分子量分布比较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迪 王宏雨 +1 位作者 肖冬来 林衍铨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96-1100,共5页
为了明确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子实体的瓣片、基部可溶性多糖分子量分布差异,将新鲜绣球菌子实体经冷冻干燥、热水提取得到绣球菌瓣片多糖和基部多糖,通过β-葡聚糖酶酶解试验和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SEC)对绣球菌瓣片、基部多... 为了明确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子实体的瓣片、基部可溶性多糖分子量分布差异,将新鲜绣球菌子实体经冷冻干燥、热水提取得到绣球菌瓣片多糖和基部多糖,通过β-葡聚糖酶酶解试验和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SEC)对绣球菌瓣片、基部多糖的分子量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叶绣球菌的瓣片多糖与基部多糖的重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显著不同,绣球菌的瓣片多糖的重均分子量为3.88×10~5 Da,主要成分的重均分子量为4.30×10~5 Da;而基部多糖的重均分子量为1.43×10~6 Da,主要由2.85×10~4 Da的小分子量部分和分子量大于2×10~6 Da的大分子量部分构成。酶解试验结果表明绣球菌基部多糖的水溶液中分子量大于2×10~6 Da的部分无法被β-葡聚糖酶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叶绣球菌 多糖 分子量分布
下载PDF
菌株和栽培地对香菇子实体多糖含量及分子量分布特征的影响
17
作者 罗佳 沈学香 +5 位作者 刘利平 冯杰 张美彦 宋春艳 张劲松 刘艳芳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6,共10页
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栽培于河南省驻马店市的38个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株子实体多糖含量,并采用高效分子排阻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示差折光检测器联用法分析子实体多糖的分子量分布,依据出峰时间和出峰数量将样品进行分组,对每组... 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栽培于河南省驻马店市的38个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株子实体多糖含量,并采用高效分子排阻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示差折光检测器联用法分析子实体多糖的分子量分布,依据出峰时间和出峰数量将样品进行分组,对每组图谱进行组内及组间相似度评价,并比较组内和组间样品多糖含量;随机选择4个菌株,分别栽培于河南省驻马店市和湖北省随州市,比较同一菌株不同栽培地所产香菇子实体的多糖含量和分子量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不同菌株多糖含量为2.35%~7.82%,均值为4.98%,变异系数较大,达28.43%。依据出峰情况可将样品分为6组(A~F),其中P1为共有峰,出峰时间均在22.3~26.0 min,重均分子量为4.259×10^(6)~1.039×10^(7) g·mol^(-1),各组的P2保留时间有较大差异,重均分子量均大于10~6 g·mol^(-1),P3只存在于D、E、F组,出峰时间均在30 min后,重均分子量为2.415×10^(5)~5.235×10^(6) g·mol^(-1)。组内样品相似度为0.915~0.997,组间除A组和B组相似度为0.847,其余组均小于0.7,且多糖含量与分子量分布图谱不存在相关性。同一菌株不同栽培地的香菇子实体多糖分子量分布中峰的数量和多糖含量均有差异。研究结果为提取香菇多糖选取优良子实体原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菌株 香菇 多糖含量 分子量分布
下载PDF
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分子量分布测定方法的建立
18
作者 杨海艳 李世兴 +3 位作者 陈龙 倪叩 焦青贞 王智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11期30-32,共3页
目的 建立高效分子排阻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法(HPSEC-MALLS)测定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分子量分布的方法,并对不同批次样品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TSK gel G5000PWXL(7.8 mm×300 mm,5μm)凝胶色谱柱,柱温35℃,以0.2 mol/... 目的 建立高效分子排阻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法(HPSEC-MALLS)测定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分子量分布的方法,并对不同批次样品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TSK gel G5000PWXL(7.8 mm×300 mm,5μm)凝胶色谱柱,柱温35℃,以0.2 mol/L氯化钠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6 ml/min,多角度激光光散射检测器测定多糖分子量分布。结果 建立的方法精密度、准确度、重复性均良好,5批次样品重均分子量为480 560~512 780 Da。结论 HPSEC-MALLS可以用于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分子量测定,该方法准确度高,操作简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分子量分布 高效分子排阻色谱 多角度激光光散射
下载PDF
红枣多糖提取工艺参数的优化及分子量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小平 陈锦屏 张宝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8092-8093,8095,共3页
以正交法优化了红枣多糖的热水浸提工艺参数,采用分级醇沉和分步醇沉的方法研究了红枣多糖分子量的分布。结果表明,热水浸提红枣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温度100℃、时间6h、提取2次;在醇浓度小于80%时,多糖得率与醇浓度呈指... 以正交法优化了红枣多糖的热水浸提工艺参数,采用分级醇沉和分步醇沉的方法研究了红枣多糖分子量的分布。结果表明,热水浸提红枣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温度100℃、时间6h、提取2次;在醇浓度小于80%时,多糖得率与醇浓度呈指数相关;乙醇浓度达80%时,可沉淀出大部分红枣多糖;分步醇沉试验结果表明,红枣多糖的分子量分布广泛,以60%和70%醇浓度沉淀出的中等分子量的多糖比例最多,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红枣多糖所占比例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多糖 提取工艺 分子量分布
下载PDF
茶枝柑皮提取物中多糖的分子质量分布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甘伟发 周林 +3 位作者 黄庆华 张小英 源瀚祺 周子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81-86,共6页
目的:研究茶枝柑皮提取物中不同乙醇体积分数沉淀多糖的分子质量分布以及其对大鼠嗜铬瘤细胞株(PC12)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不同体积分数乙醇分步醇沉的方法提取茶枝柑皮提取物中的多糖,通过分离纯化、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多... 目的:研究茶枝柑皮提取物中不同乙醇体积分数沉淀多糖的分子质量分布以及其对大鼠嗜铬瘤细胞株(PC12)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不同体积分数乙醇分步醇沉的方法提取茶枝柑皮提取物中的多糖,通过分离纯化、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多糖分子质量;建立以H2O2诱导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测定细胞存活率分析提取物中各醇沉多糖对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分步醇沉多糖分子质量随着乙醇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减小,乙醇体积分数分别为50%、70%和90%所得多糖的重均分子质量(Mw)分别为72059、47433u和18743u。粗多糖和透析处理后的多糖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脱色和脱蛋白处理后的多糖基本失去抗氧化活性。结论:茶枝柑皮提取物中多糖的分子质量分布对抗氧化活性有一定影响;多糖的分子组成(例如含有色素和蛋白质)与抗氧化活性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枝柑皮提取物 多糖 分子质量分布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