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子材料在采油工程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20
1
作者 曹亚 张熙 +2 位作者 李惠林 黄荣华 徐僖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4-98,共5页
简介了由中石油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和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合办的油田高分子材料研究室(设于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内)20余年来在油田化学领域取得的成果。指出国内外提高采收率用聚合物方面的研究工作近期主要集中在改性共聚物... 简介了由中石油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和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合办的油田高分子材料研究室(设于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内)20余年来在油田化学领域取得的成果。指出国内外提高采收率用聚合物方面的研究工作近期主要集中在改性共聚物和聚合物凝胶两方面。分3大类逐一介绍了该研究室研制、开发的提高采收率用聚合物:①采用超声波辐照技术合成的嵌段/接枝聚合物;②具有特殊相互作用的聚合物,包括疏水缔合聚合物,分子复合型聚合物,两相离子型聚合物及HPAM弱凝胶;③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从建立提高采收率基础理论和理论储备出发,建议研究开发耐温耐盐聚合物,具有潜在应用背景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高性能油田污水处理剂及输气管道用高分子材料及管道制造技术。参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采油工程 应用 聚合物 原油开采 驱油剂 产品研究 开发 综述
下载PDF
N,N-二丁基丙烯酰胺及其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云芳 孔瑛 +2 位作者 辛伟 杨金荣 史德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6-108,112,共4页
将丙烯酰氯与二丁基胺反应合成了N,N-二丁基丙烯酰胺(DBA),分别用红外光谱、碳谱分析了DBA的结构;DBA与丙烯酰胺(AM)经自由基微乳液聚合制备了水溶性疏水缔合共聚物P(AM-DBA),考察了共聚物中疏水单体含量、共聚物浓度、溶液温度对共聚... 将丙烯酰氯与二丁基胺反应合成了N,N-二丁基丙烯酰胺(DBA),分别用红外光谱、碳谱分析了DBA的结构;DBA与丙烯酰胺(AM)经自由基微乳液聚合制备了水溶性疏水缔合共聚物P(AM-DBA),考察了共聚物中疏水单体含量、共聚物浓度、溶液温度对共聚物水溶液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P(AM-DBA)比聚丙烯酰胺具有更优异的耐温耐盐性能和明显的盐增稠现象。并解决了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水溶性与耐温耐盐性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丁基丙烯酰胺 合成 微乳液 疏水缔合聚合物 三次采油
下载PDF
水溶性两性聚合物的研究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娟 王中华 胡群爱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9-235,共7页
综述了水溶性两性离子聚合物在钻井液处理剂(降滤失剂、增黏剂、降黏剂、包被抑制剂)、堵水调剖剂、强化采油驱油剂、固井水泥外加剂、压裂液添加剂、油田水处理剂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包括组成、制备方法和作用机理及应用情况),并展望了... 综述了水溶性两性离子聚合物在钻井液处理剂(降滤失剂、增黏剂、降黏剂、包被抑制剂)、堵水调剖剂、强化采油驱油剂、固井水泥外加剂、压裂液添加剂、油田水处理剂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包括组成、制备方法和作用机理及应用情况),并展望了水溶性两性离子聚合物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离子聚合物 钻井液处理剂 堵水调剖 强化采油 水泥外加剂 综述
下载PDF
微生物采油技术用于聚驱后油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郝春雷 刘永建 王大威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7-90,共4页
聚合物驱后仍会有大量的剩余油残留在低渗透层中,而且油层中滞留的聚合物还会给后续的驱油带来负面影响。有很多证据表明,在聚驱油藏中、聚驱油田产出液中、油田土壤中,存在能降解常用驱油聚合物,并以之为唯一营养源的细菌。这样人们就... 聚合物驱后仍会有大量的剩余油残留在低渗透层中,而且油层中滞留的聚合物还会给后续的驱油带来负面影响。有很多证据表明,在聚驱油藏中、聚驱油田产出液中、油田土壤中,存在能降解常用驱油聚合物,并以之为唯一营养源的细菌。这样人们就可以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除去油藏中残留聚合物,再结合常规微生物采油技术进一步提高聚驱后油藏的采收率。目前已经进行的室内、现场实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有明显局限性。不过通过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大部分问题会得到解决,所以该技术的发展前景仍然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滞留 降解 微生物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疏水改性黄原胶HMXG-C8水溶液黏度特征 被引量:11
5
作者 钱晓琳 苏建政 +1 位作者 吴文辉 牛春梅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4-157,162,共5页
用1-溴代辛烷使黄原胶XG侧链上的—COOM基团酯化,得到以100结构单元计取代度为11和21的水溶性疏水改性黄原胶HMXG-C8—11和-21。介绍了合成步骤,讨论了合成反应,考察了C8-11和C8—21的黏度特性。浓度〉0.75g/dL的c8—11水溶液.浓... 用1-溴代辛烷使黄原胶XG侧链上的—COOM基团酯化,得到以100结构单元计取代度为11和21的水溶性疏水改性黄原胶HMXG-C8—11和-21。介绍了合成步骤,讨论了合成反应,考察了C8-11和C8—21的黏度特性。浓度〉0.75g/dL的c8—11水溶液.浓度〉0.60g/dL的C8—21水溶液,表观黏度(25℃,7.31/s)急剧增大,显示疏水缔合增黏效应,C8—21的增黏效应较强。0.20g/dLC8-11和C8.21水溶液的表观黏度,起初随外加NaC1浓度的增大而减小,NaCI浓度超过0.4g/dL后缓慢增大((28.11)或较快增大((28—21),出现盐增黏效应。温度从25℃上升到90℃时,0.20g/dL的XG、C8—11和C8—21水溶液表观黏度的降低幅度依次增大,在同-温度下的表观黏度值也依次增大。0,20g/dL的C8.21和C8-11水溶液,分别在外加SDBS浓度为〈0.01~0.08和0.01~0.15mmo1/L时出现表观黏度升高现象.反映疏水缔合聚合物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图6参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改性黄原胶 辛烷基取代黄原胶 制备 水溶液 黏度性能 增黏效应 采油用聚合物
下载PDF
氟碳丙烯酸酯对聚丙烯酰胺的改性 被引量:9
6
作者 王云芳 孔瑛 +1 位作者 杨金荣 辛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5-148,共4页
用N-丙基,N-羟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FC)与丙烯酸反应得到了N-丙基,N-羟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丙烯酸酯(FCA),再通过与丙烯酰胺共聚得了氟碳改性聚丙烯酰胺P(AM-FCA)。考察了共聚物中FCA单体含量、溶液温度、盐浓度、P(AM-FCA)质量分数对溶... 用N-丙基,N-羟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FC)与丙烯酸反应得到了N-丙基,N-羟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丙烯酸酯(FCA),再通过与丙烯酰胺共聚得了氟碳改性聚丙烯酰胺P(AM-FCA)。考察了共聚物中FCA单体含量、溶液温度、盐浓度、P(AM-FCA)质量分数对溶液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共聚物溶液的表观粘度随P(AM-FCA)质量分数和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溶液温度和FCA单体含量的增加出现极值,共聚物和聚丙烯酰胺相比,具有良好抗温、耐盐性能,可望作为三次采油用驱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碳丙烯酸酯 聚丙烯酰胺 疏水缔合作用 水溶性聚合物 三次采油
下载PDF
疏水缔合聚合物高效溶解方法研究进展
7
作者 邓绍林 周鹏飞 朱玉龙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9-456,共8页
疏水缔合聚合物在提高采收率领域中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但其疏水基团结构特征使溶解性成为关注焦点。综述了近年来疏水缔合聚合物高效溶解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重点介绍了添加化学试剂屏蔽疏水基团的缔合作用... 疏水缔合聚合物在提高采收率领域中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但其疏水基团结构特征使溶解性成为关注焦点。综述了近年来疏水缔合聚合物高效溶解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重点介绍了添加化学试剂屏蔽疏水基团的缔合作用,采用筛网切割和胶体研磨等方式增加水与聚合物颗粒的接触面积,以及通过改变聚合物自身溶解性、提高溶液质量浓度或温度、优化搅拌器类型及搅拌方式以增大体系熵变等方法加速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溶解。化学方法虽然能够快速溶解疏水缔合聚合物且不损害其性能,但其使用成本和环境影响仍需考量。而物理方法尽管经济有效,但可能导致溶液的机械降解和热降解,进而影响增黏性能和驱油效果,同时还需要解决机械设备的运输、能耗以及空间限制问题。因此,研发新型环保溶剂和优化工艺设备对于实现疏水缔合聚合物高效溶解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综合考虑多种高效溶解方法的协同作用,依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调整,以期扩大疏水缔合聚合物的规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物 提高采收率 高效溶解 屏蔽疏水基团 增大接触面积 增大熵变
下载PDF
用于中低渗油藏的表面活性聚合物驱油剂
8
作者 胡俊 金诚 +1 位作者 施雷庭 郭拥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64-2072,共9页
以表面活性单体N-十六烷基-N-磺基丙烯酰胺(NS)、丙烯酰胺(AM)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表面活性聚合物(PAS)。利用FTIR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PAS作为驱油剂的增黏、乳化、注入、提高采收率相关性能。... 以表面活性单体N-十六烷基-N-磺基丙烯酰胺(NS)、丙烯酰胺(AM)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表面活性聚合物(PAS)。利用FTIR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PAS作为驱油剂的增黏、乳化、注入、提高采收率相关性能。在45℃、NaCl矿化度为2410 mg/L条件下,质量浓度为1000 mg/L的PAS溶液表观黏度为32.6 mPa·s,高于相对分子质量为8.0×10^(6)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18.9 mPa·s);在PAS质量浓度为1000 mg/L的条件下,其与原油形成的乳液120 min析水率为5.0%,3次吸附后表观黏度保留率为114.11%,吸附后仍具有较好的乳化性;在渗透率为0.025μm^(2)的岩心中注入平稳压力为1.02 MPa;在岩心渗透率为0.1μm^(2)的条件下,PAS驱能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9.02%,比HPAM驱高5.00%,与HPAM-碳酸钠-石油磺酸钠三元体系提高采收率相当,仅低0.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聚合物 中低渗油藏 聚丙烯酰胺 乳化性能 提高采收率 油田化学品
下载PDF
中国CDG体系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冯锡兰 李丽 吴肇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58,61+115,共6页
CDG体系形态结构特殊,具有驱油和调剖的双重效能,良好的耐温抗盐性能及相对于常规聚合物驱更加低廉的成本,近年来将其应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CDG驱成为了一种新技术。总结了近十几年来中国对于CDG体系研究的基础成果和现场应用所取得的进... CDG体系形态结构特殊,具有驱油和调剖的双重效能,良好的耐温抗盐性能及相对于常规聚合物驱更加低廉的成本,近年来将其应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CDG驱成为了一种新技术。总结了近十几年来中国对于CDG体系研究的基础成果和现场应用所取得的进展,对于CDG的制备、成胶机理、形成的影响因素、渗流特征、驱油机理、评价方法及现场试验效果等进行了综述,指出中国CDG体系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未来发展方向应着重于建立CDG体系的统一评价方法、根据油层地质特点筛选合适的CDG配方和合理的注入工艺以及开展CDG体系环境友好性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态分散凝胶 交联聚合物 驱油 调剖 提高采收率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聚合物驱后二次聚驱可行性及质量浓度优化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赵凤兰 侯吉瑞 +1 位作者 李洪生 庄绪超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2-106,共5页
以河南下二门油田为例,采用不同级差的纵向非均质物理模型,进行室内二次聚驱的宏观模拟试验,通过考察剖面改善效果和驱油效果,研究聚合物驱后进行二次聚驱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并对二次聚驱的聚合物质量浓度进行优化。试验结... 以河南下二门油田为例,采用不同级差的纵向非均质物理模型,进行室内二次聚驱的宏观模拟试验,通过考察剖面改善效果和驱油效果,研究聚合物驱后进行二次聚驱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并对二次聚驱的聚合物质量浓度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二次聚驱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5%~8%,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油藏的非均质性;在给定试验条件下,二次聚驱聚合物质量浓度应不低于2.2g/L。研究结果为下二门油田提高采收率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参数和理论依据,并为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提高采收率 二次聚驱 可行性 驱油试验
下载PDF
可以聚合物驱后微生物驱提高采收率微观模型实验研究
11
作者 巴燕 《中国化工贸易》 2012年第4期157-158,共2页
采用微观模拟实验方法,利用透透仿真微观模型,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聚合物驱后剩余油的存在形式、形态和分布规律;研究聚合物驱后微生物作用时剩余油存在形式变化、形态变化、流动特性变化,分析研究聚合物驱后微生物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采用微观模拟实验方法,利用透透仿真微观模型,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聚合物驱后剩余油的存在形式、形态和分布规律;研究聚合物驱后微生物作用时剩余油存在形式变化、形态变化、流动特性变化,分析研究聚合物驱后微生物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后用微生物驱油,依靠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乳化携带、剥离油膜、降解、产生生物气等机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模型 聚合物微生物驱油 剩余油 采收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