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种猪源细胞系中的内源性反转录病毒(英文) 被引量:8
1
作者 吕茂民 金红 +5 位作者 邓瑞春 王建国 杨姝 熊景峰 丁壮 章金刚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为了建立检测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 (porcine endogenous retrovirus,PERV)的特异性方法 ,根据已发表的 PERV的序列 ,设计并合成了针对 PERV核心蛋白 (gag)、多聚酶 (pol)、囊膜蛋白 (env)基因的 3对引物 ,预期扩增片段分别为 36 1、15 0... 为了建立检测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 (porcine endogenous retrovirus,PERV)的特异性方法 ,根据已发表的 PERV的序列 ,设计并合成了针对 PERV核心蛋白 (gag)、多聚酶 (pol)、囊膜蛋白 (env)基因的 3对引物 ,预期扩增片段分别为 36 1、15 0、2 6 5 bp。应用 PCR技术检测了 PERV在 4株猪源细胞中的整合情况。结果表明 ,在所有被检细胞的基因组中均存在有 PERV的前病毒序列 ;应用 RT- PCR检测上述 4株猪源细胞中 PERV特异性 m RNA的表达 ,结果均为阳性。试验还对建立的上述 2种方法的特异性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试验建立的 PERV检测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该方法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 PERV奠定了基础 ,还可对异种移植动物模型及异种移植受体进行病原安全性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猪源细胞系 内源性反转录病毒
下载PDF
SEN病毒D亚型中国株流行病学及序列变异
2
作者 杜娟 詹林盛 +4 位作者 李娅 王海平 孟庆华 彭剑淳 王全立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25-628,共4页
目的 了解SEN病毒D亚型中国株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进化地位。方法 分析已知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建立半套式PCR检测方法 ,对 5 8份献血者血清样本和 2 5份non A~E肝炎患者血清样本进行了SENV D亚型的检测 ,并对部分阳性血清的PCR产物... 目的 了解SEN病毒D亚型中国株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进化地位。方法 分析已知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建立半套式PCR检测方法 ,对 5 8份献血者血清样本和 2 5份non A~E肝炎患者血清样本进行了SENV D亚型的检测 ,并对部分阳性血清的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结果 无偿献血者中SENV D亚型感染率为 4 5 % ,在non A~E肝炎患者中SENV D亚型感染率为 4 8% ,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 ;但在无偿献血者中SENV D亚型的阳性检出率大大高于国外报道。测序结果经BLASTP软件在GenBank中检索表明 ,各测序株均与已知的SENV D株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 ,并在此基础上用MegAlign软件进行进化树分析。结论 建立的半套式PCR检测方法适用于SEN病毒D亚型检测 ;SENV D亚型中国株之间以及与已发表的国外SENV D株序列之间有变异。与无偿献血者相比 ,non A~E肝炎患者血清SENV D株无进化上的显著倾向性。在测序的部分ORF1序列中存在一个核苷酸高变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病毒 D亚型 流行病学 序列变异 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4种方法联合检测在菌阴肺结核临床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姜秀峰 王嘉祺 +1 位作者 董惠芳 蔡曦光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4-88,共5页
目的 探讨痰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板杂交技术 (PCR ELISA)、抗脂阿拉伯甘露糖(LAM IgG)抗体、结核菌素 (PPD) 1TU皮试以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水平 ,4种方法联合检测对初治菌阴肺结核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 以上... 目的 探讨痰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板杂交技术 (PCR ELISA)、抗脂阿拉伯甘露糖(LAM IgG)抗体、结核菌素 (PPD) 1TU皮试以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水平 ,4种方法联合检测对初治菌阴肺结核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 以上述 4种方法检测初治菌阳肺结核57例 ,初治菌阴肺结核 58例 ,非结核肺疾病 41例 ,健康对照 36例。分别进行单项与联合检测 ,观察初治菌阴肺结核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 PCR ELISA、LAM IgG、TB PPD及sIL 2R单项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阳性检出率依次分别为 43 .1 % ,37.9% ,31 .0 % ,50 .0 %。联合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阳性检出率 2联、3联及 4联依次分别为 56 .9% ,70 .7% ,84.5 % ,与单项检测的最高阳性检出率相比由50 .0 %提高到 84.5 % ;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分别为 92 .2 % ,88.3 %和 84.4%。结论 通过 4种方法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菌阴肺结核的阳性检出率 ,同时也保持了相对高的特异性。联合检测对于菌阴肺结核的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检测 肺结核 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 微孔板杂交 结核菌素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GLUT4mRN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田刚 周翔 +3 位作者 刘巨永 吴雁 蔡军 王金良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11-512,i0002,共3页
目的:研究葡萄糖转运体4(GLUT4)mRNA表达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养,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大鼠骨骼肌、心肌和脂肪组织中GLUT4mRNA的... 目的:研究葡萄糖转运体4(GLUT4)mRNA表达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养,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大鼠骨骼肌、心肌和脂肪组织中GLUT4mRNA的表达量变化与差别。结果:正常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组GLUT4mRNA在骨骼肌中有相对较高表达,在心肌中表达次之,在脂肪组织中表达相对偏低。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组骨骼肌中GLUT4mRNA表达量只有对照组骨骼肌的48%、心肌的44%、脂肪组织的38%。结论:GLUT4mRNA表达量下降导致骨骼肌、心肌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摄取利用减少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分子基础,是诱发2型糖尿病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大鼠 动物模型 MRNA 基因表达 葡萄糖转运体4 骨骼肌 脂肪组织
下载PDF
HBV宫内感染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姜翙 岳亚飞 +1 位作者 张树林 陈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872-874,共3页
目的 :研究HBV宫内感染机理。方法 :应用PCR技术检测 5 9例HBsAg( +)孕妇血清、阴道分泌物、羊水、胎盘及新生儿脐血清中HBVDNA。采用免疫组化ABC染色法检测胎盘中HBsAg及HBcAg。结果 :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为 45 8% ( 2 7/5 9) ;胎盘、羊... 目的 :研究HBV宫内感染机理。方法 :应用PCR技术检测 5 9例HBsAg( +)孕妇血清、阴道分泌物、羊水、胎盘及新生儿脐血清中HBVDNA。采用免疫组化ABC染色法检测胎盘中HBsAg及HBcAg。结果 :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为 45 8% ( 2 7/5 9) ;胎盘、羊水、阴道分泌物HBVDNA( +)者宫内感染率分别为 78 8% ( 2 6/3 3 )、78 6%( 2 2 /2 8)、80 6% ( 2 5 /3 1)均显著高于其HBVDNA( -)者。免疫组化ABC染色法检测胎盘中HBsAg、HBcAg。HB sAg及HBcAg在胎盘中分布由蜕膜细胞、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细胞至胎儿面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依次递减 ,有胎盘中HBsAg及HBcAg分布于上述方向相反。当羊水、阴道分泌物HBVDNA( +)时羊膜上皮细胞中检出HBsAg及HBcAg。结论 :HBV经母血和 (或 )细胞直接蔓延方式进入胎儿血循环感染胎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宫内感染 HBSAG 孕妇 免疫组化 肝炎病毒
下载PDF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杜克雷嗜血杆菌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6
作者 朱慧兰 胡斌 +3 位作者 赖维 曹文苓 武明昌 颜景兰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4年第6期340-342,共3页
目的 :建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检测杜克雷嗜血杆菌 (HD)的方法 ,并作临床应用评价。方法 根据HD的基因库序列设计引物对 2株参考株进行扩增 ,证实其特异性 ;再以 10倍稀释不同浓度模板扩增测定其敏感度 ;同时检测 76份生殖... 目的 :建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检测杜克雷嗜血杆菌 (HD)的方法 ,并作临床应用评价。方法 根据HD的基因库序列设计引物对 2株参考株进行扩增 ,证实其特异性 ;再以 10倍稀释不同浓度模板扩增测定其敏感度 ;同时检测 76份生殖器溃疡处分泌物标本 ,每份标本同时作HD涂片和培养。结果 :2株不同来源的HD参考株均出现特异性扩增片段 ,扩增片段大小为 6 0bp ;其敏感度为 10拷贝 /μ1。将FQ PCR用于检测 76例HD培养阴性的生殖器溃疡分泌物标本 ,结果4例阳性。结论 :FQ PCR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精确性的检测生殖器溃疡标本中HD的实验诊断方法 ,可用于临床诊断HD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杜克雷嗜血杆菌 诊断
下载PDF
PCR快速检测腹泻患者粪中痢疾杆菌致病基因ipaH和ial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小丽 阴赪宏 +4 位作者 温艳 黄敏君 栗绍刚 齐志群 李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2128-2132,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特异、敏感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对腹泻患者粪中痢疾杆菌致病基因ipaH及ial进行检测.方法:分别应用常规培养生化血清学鉴定方法、普通PCR、巢氏PCR(nested-PCR)方法,对71例腹泻患者粪标本进行检测.痢疾杆菌致病基因i...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特异、敏感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对腹泻患者粪中痢疾杆菌致病基因ipaH及ial进行检测.方法:分别应用常规培养生化血清学鉴定方法、普通PCR、巢氏PCR(nested-PCR)方法,对71例腹泻患者粪标本进行检测.痢疾杆菌致病基因ipaH及ial的扩增产物经电泳分离.结果:在71例腹泻患者粪标本中,常规培养生化血清学鉴定方法分离出福氏痢疾杆菌24例,宋内痢疾杆菌23例,志贺痢疾杆菌1例,沙门菌23例.采用普通PCR法检测痢疾杆菌粪标本48例,ipaH基因均阳性(100%);ial基因阳性34例(70.8%),余14例为阴性.对该14例粪标本进而采用巢氏PCR法进行ial基因扩增,其中12份标本阳性.48例痢疾杆菌粪标本中46例ipaH和ial基因为双阳性(46/48).沙门菌粪标本23例中ipaH及ial基因表达均为阴性.以上两种方法的诊断一致性检验Kappa=0.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1例腹泻患者粪标本采用PCR和巢氏PCR法扩增得到的ipaH和ial基因特异片段与基因库中发表的标准菌株序列比较,一致性为100%.结论:建立了快速诊断腹泻患者粪中痢疾杆菌致病基因ipaH和ial的PCR检测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特异和敏感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痢疾杆菌 粪便 聚合酶链反应 IPAH基因 ial基因
下载PDF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被引量:1
8
作者 于秀萍 田余祥 +1 位作者 魏菱菲 崔秀云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29-231,共3页
目的 探讨核糖核酸抑制因子基因的克隆及意义。方法 用RT-PCR技术,从传代的人肝细胞中扩增了 RI基因,并将其克隆以 pT7Blue T-Vecter上。经PCR筛选和限制酶切鉴定,得到了正向,反向插入的阳性克隆。结果... 目的 探讨核糖核酸抑制因子基因的克隆及意义。方法 用RT-PCR技术,从传代的人肝细胞中扩增了 RI基因,并将其克隆以 pT7Blue T-Vecter上。经PCR筛选和限制酶切鉴定,得到了正向,反向插入的阳性克隆。结果 序列分析表明,反向克隆与报道的人胎盘RI基因序列一致。结论用RT-PCR产物直接克隆法,得到了与人胎盘RI序列一致的阳性克隆。RI基因的成功克隆,为研究RI的表达与调控及制备基因工程制剂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序列分析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株Ⅰ类整合子和ISCR1的分布及结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娟 郝邯生 王悦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65-667,I0002,共4页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株中Ⅰ类整合子、插入序列共同区(ISCR1)的分布情况,研究它们所携带的耐药基因。方法收集来自临床的51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CR检测Ⅰ类整合酶基因、Ⅰ类整合子可变区、ISCR1和ISCR1下游基因环境,DNA序列分...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株中Ⅰ类整合子、插入序列共同区(ISCR1)的分布情况,研究它们所携带的耐药基因。方法收集来自临床的51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CR检测Ⅰ类整合酶基因、Ⅰ类整合子可变区、ISCR1和ISCR1下游基因环境,DNA序列分析检测Ⅰ类整合子和ISCR1携带的耐药基因,PCR-mapping检测Ⅰ类整合子与ISCR1的关系。结果 51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Ⅰ类整合酶基因阳性45株,32株检出可变区结构,DNA序列分析显示携带aacA4-catB8-aadA1、aacC1-orfA-orfB-aadA1、blaPSE-1-aadA2-cmlA1-aadA13种形式的耐药基因盒;ISCR1阳性22株,5株检出ISCR1下游基因,DNA序列分析结果为qnrA1-ampR。PCR-mapping显示2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的ISCR1直接连接在Ⅰ类整合子3′保守区下游。结论Ⅰ类整合子、ISCR1在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中起重要作用,且Ⅰ类整合子和ISCR1可以串联形式存在于鲍曼不动杆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整合子类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聚合酶链反应 插入序列共同区
下载PDF
儿童感染MRCNS的药敏分析及SCCmec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玉玲 夏小荣 +2 位作者 朱玉林 李长春 王亚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30-1435,共6页
目的了解安徽地区儿童感染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耐药现状和葡萄球菌盒式染色体(SCCmec)基因型分布及各基因型的耐药特点。方法对安徽地区近6年临床分离的儿童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进行表型筛选,并利用聚... 目的了解安徽地区儿童感染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耐药现状和葡萄球菌盒式染色体(SCCmec)基因型分布及各基因型的耐药特点。方法对安徽地区近6年临床分离的儿童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进行表型筛选,并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mec A的方法收集MRCNS菌株。采用标准琼脂倍比稀释法测定MRCNS 16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同时利用PCR对MRCNS进行SCCmec基因分型。结果经表型筛选及mec A基因检测双重方法共收集MRCNS 186株,包括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人葡萄球菌及少数其他类型MRCNS,分别为45.7%(85/186)、24.7%(46/186)、18.8%(35/186)及10.8%(20/186)。耐药分析显示MRCNS对青霉素、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达100%,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大多在90%以上,对环丙沙星、克林霉素耐药率为80%左右,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40%左右,对利福平的耐药率为20%左右,对氯霉素的耐药率为10%左右,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2%(4/186)、0.5%(1/186)。186株MRCNS的SCCmec分型共有Ⅰ~Ⅴ5种型别,以Ⅲ型为主,Ⅳ型检出Ⅳa、Ⅳc、Ⅳd3种亚型,并有较多的混合型存在。各基因型对多种抗菌药物呈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安徽地区临床分离的儿童MRCNS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不敏感,具有多重耐药性,其中出现万古霉素表型耐药菌株,应予警惕。不同类型的MRCNS所携带的SCCmec型别不同,SCCmecⅢ型为主要流行菌株。SCCmec基因型与耐药谱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耐药性 聚合酶链反应 SCCmec基因型
下载PDF
用PCR检测心肌疾病患儿心肌组织EV-RNA
11
作者 王雪梅 叶鸿瑁 +2 位作者 秦宝贵 韩玲 刘晓晔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研究肠道病毒感染与心肌炎和心肌病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及核酸杂交技术检测心肌疾病病人心肌组织中及血清肠道病毒RNA,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血清柯萨奇B病毒特异IgM、IgG抗体,取非心肌炎者心肌、血清作... 目的:研究肠道病毒感染与心肌炎和心肌病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及核酸杂交技术检测心肌疾病病人心肌组织中及血清肠道病毒RNA,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血清柯萨奇B病毒特异IgM、IgG抗体,取非心肌炎者心肌、血清作为对照。结果:有心肌损伤病人可用PCR技术证明其心肌或血清中存在病毒RNA,而无心肌损伤病人及对照组均阴性。结论:应用PCR技术配合免疫学检测对于研究病毒感染与心肌炎和心肌病病因的关系很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病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用PCR和RELP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中HPV16型的研究
12
作者 查国章 周坚 +2 位作者 张良文 李沛涛 周昌菊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80-82,共3页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LP)方法,直接对石蜡包埋的宫颈癌组织切片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型的检测。结果表明HPV16型的阳性检出率为66.7%。该方法简便快速,特异性较强。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 子宫肿瘤 多聚酶链反应 宫颈癌
下载PDF
前C区A_(83)点突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分布 被引量:42
13
作者 骆抗先 杨洁 +2 位作者 李秀惠 章廉 梁炽森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478-480,T051,共4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A_83点突变相当常见。我们设计一种错配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在含A_83的序列中引进Bsu361限制酶位点,经酶切即可检出A_83。用以分析急慢性HBV感染77例:在乙型肝炎e... 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A_83点突变相当常见。我们设计一种错配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在含A_83的序列中引进Bsu361限制酶位点,经酶切即可检出A_83。用以分析急慢性HBV感染77例:在乙型肝炎e抗体(抗一HBe)(+)48例中检出A_83优势感染65%;乙型肝炎e抗原(HBeAg)(+)29例中检出A_83非优势混合感染38%。急性乙肝和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中均不见A_83。提示变异须经较长期的免疫选择后产生。变异所致HBeAg消失可能是病变激活的原因,因而在HBV携带者转为急性肝炎时可检出A_83。在不同慢性肝病中,A_83数相近,可能这一变异仅使HBV感染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E抗原
原文传递
2007~2013年苏州地区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特点 被引量:17
14
作者 花盛浩 邵雪君 +3 位作者 何萍 金莹 季健 徐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8期2638-2639,2642,共3页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2007~2013年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集2007~2013年苏州大学附属医院34 332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痰液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痰标本中MP。结果 2007~...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2007~2013年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集2007~2013年苏州大学附属医院34 332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痰液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痰标本中MP。结果 2007~2013年苏州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的MP总感染率为19.01%,年检出率分别为5.45%、6.95%、14.06%、18.51%、4.85%、25.94%、28.68%,其中2012、2013年MP感染率高于其他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儿MP感染率(21.01%)高于男性患儿(1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岁、1~〈4岁、4~〈7岁、7~14岁患儿MP感染率分别为8.88%、18.05%、35.28%、5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季、夏季、秋季、冬季MP感染率分别为15.96%、28.38%、21.71%、1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是导致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其感染具有性别、年龄和季节差异。夏、秋季节,尤其在7、8月,7~14岁儿童为MP感染高危人群,应着重做好MP感染的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儿童 肺炎支原体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液对大鼠难愈合创面VEGF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曾娟妮 刘筱 +3 位作者 伍伟明 尹婷 吴志荣 李文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19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外用单味动物药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分为急性创面组、模型组、贝复济组、美洲大蠊提取液组,用RT-PCR实验方法,观察大鼠皮肤修复组织VEGFmRNA的表达。结果:VEGFmRNA的表达在第5、7、11天,急性愈合创面组VEGFmRN... 目的:探讨外用单味动物药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分为急性创面组、模型组、贝复济组、美洲大蠊提取液组,用RT-PCR实验方法,观察大鼠皮肤修复组织VEGFmRNA的表达。结果:VEGFmRNA的表达在第5、7、11天,急性愈合创面组VEGF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美洲大蠊提取液组、贝复济组及模型组(P<0.01);在第5、7、11天,美洲大蠊提取液组、贝复济组VEGF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在第5、11天,美洲大蠊提取液组与贝复济组VEGFmRNA的表达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7天,肉芽组织生长期,美洲大蠊提取液组与贝复济组VEGFmRNA的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美洲大蠊提取液通过提高VEGFmRNA的表达来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提取液 慢性难愈合创面 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应用限制性内切酶分析PCR产物快速诊断HbCS基因突变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湘民 张基增 李上奎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401-403,共3页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选择性扩增包括HbCS突变(TAA→CAA)位点在内的α_2珠蛋白基因片段,利用与该点突变密切相关的天然Tru91位点和由PCR引物介导出的人工HinfI位点的变化可识别HbCS突变等位基因和...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选择性扩增包括HbCS突变(TAA→CAA)位点在内的α_2珠蛋白基因片段,利用与该点突变密切相关的天然Tru91位点和由PCR引物介导出的人工HinfI位点的变化可识别HbCS突变等位基因和野生型等位基因。PCR产物直接经Tru91或HinfI消化及电泳分析后即可对样品DNA中是否存在HbCS突变及其基因型作出诊断。此法简便、省时,可用于基因筛查和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地中海贫血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卵巢癌实体瘤ERCC2表达与肿瘤发生及耐药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汤春辉 顾星星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4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求ERCC2表达与人卵巢癌实体瘤发生、耐药的关系。方法:分别取23例卵巢癌实体瘤、癌旁正常组织、培养及加药培养卵巢癌实体瘤组织各100 mg,提取组织中总RNA,采用RT-PCR的方法分析细胞中ERCC2表达水平。结果:5例标本中,ERCC2在卵... 目的:探求ERCC2表达与人卵巢癌实体瘤发生、耐药的关系。方法:分别取23例卵巢癌实体瘤、癌旁正常组织、培养及加药培养卵巢癌实体瘤组织各100 mg,提取组织中总RNA,采用RT-PCR的方法分析细胞中ERCC2表达水平。结果:5例标本中,ERCC2在卵巢癌实体瘤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20例实体瘤标本经更生霉素、环磷酰胺、顺铂、5-氟尿嘧啶、阿霉素处理后ERCC2分别增加18.2 %、72.0 %、104.9 %、14.1 %、23.2 %。结论:ERCC2在部分卵巢癌实体瘤患者中低表达,可能是这些卵巢癌实体瘤患者细胞恶变形成的基础。卵巢癌实体瘤患者对更生霉素、环磷酰胺、顺铂、5-氟尿嘧啶、阿霉素耐药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癌旁正常组织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HBV DNA检测在血清HBsAg与HBsAb共存模式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伟平 殷明刚 阮艳秋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7期136-139,共4页
目的检测HBsAg与HBsAb共存模式血清中HBV DNA的拷贝数,探讨其在相应患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统计HBsAg与HbsAb双阳性的血清学模式分布;荧光定量PCR检测HBsAg与HBsAb共存模式标本的HBV DNA病毒载量;在96... 目的检测HBsAg与HBsAb共存模式血清中HBV DNA的拷贝数,探讨其在相应患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统计HBsAg与HbsAb双阳性的血清学模式分布;荧光定量PCR检测HBsAg与HBsAb共存模式标本的HBV DNA病毒载量;在96例共存模式中,按S/CO比值高低将其分为A、B、C、D 4组,计算各组的HBV DNA阳性率。结果在所有HBsAg与HBsAb共存模式中,HBsAg、HBsAb、HBeAg、HBcAb阳性模式比例最高,为53.1%(51/96);HBsAg、HB-sAb、HBeAb、HBcAb阳性模式所占比例为35.4%(34/96)。HBeAg阳性组的HBV DNA阳性率为86%;HBeAg阴性组HBV DNA阳性率为53.1%,两组差异显著(P<0.05)。HBV DNA阳性样本中,HBeAg阳性组的平均病毒载量对数值高于HBeAg阴性组(5.08±1.12/ml vs 4.43±1.15/ml,P<0.05)。在共存模式中,以C组(HBsAg≥2,HBsAb 1.0~1.9)HBV DNA阳性率最高,达61.5%(59/96),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对于HBsAg与HBsAb共存模式的血清样品,可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BV DNA来确定体内病毒是否处于复制状态和载量高低,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改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表面抗体 乙肝病毒DNA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及SCCmec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战晓微 郑秋月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8期2512-2514,共3页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及其葡萄球菌盒染色体SCCmec的基因型特点。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MRS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对SCCmec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分离出的38株MRSA菌株均具有多重耐药...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及其葡萄球菌盒染色体SCCmec的基因型特点。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MRS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对SCCmec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分离出的38株MRSA菌株均具有多重耐药性,但对万古霉素和氯霉素较为敏感。SCCmec基因型以Ⅱ型最为常见,占86.84%;其次为Ⅲ型,占10.53%;未定型的占2.6%。结论大连地区分离出的MRSA具有多重耐药的特征,SCCmec基因型以Ⅱ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SCCmec基因型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老年白内障患者血清房水与泪液梅毒螺旋体DNA检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加村 裴景亮 +2 位作者 李猛 张霞 杨桂茂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34-83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患者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分析研究。选取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在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ELISA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阳性标本进行TPPA确证,对... 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患者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分析研究。选取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在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ELISA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阳性标本进行TPPA确证,对确证阳性患者血清、房水与泪液进行荧光定量PCR梅毒螺旋体DNA检测。结果在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老年白内障患者中,检测54例血清,梅毒螺旋体DNA12例阳性,阳性率23.08%;检测50例房水,梅毒螺旋体DNA阳性4例,阳性率8%;检测46例泪液,梅毒螺旋体DNA阳性3例,阳性率6.52%。抗体阳性老年白内障患者血清、房水与泪液梅毒螺旋体DNA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021,P〈0.05),房水与泪液梅毒螺旋体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41,P〉0.05),血清梅毒螺旋体DNA阳性率明显高于房水与泪液(χ2=6.9854,P〈0.05)。结论老年白内障患者梅毒螺旋体感染多表现为隐性梅毒或潜伏梅毒,不是术后出现葡萄膜炎的确切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梅毒 泪液 房水 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