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弱凝胶对储层损害机理及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唐洪明 孙晓岗 +2 位作者 董汉平 张烈辉 李皋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8-161,共4页
在克拉玛依二中区油藏条件下(地温35℃,地下原油黏度5.02mPa·s),评价了弱凝胶对储层岩心的损害。实验岩心分低、中、高渗三类;弱凝胶含0.8~1.2g/LHPAM、0.1g/L有机铬交联剂、0.1g/L有机稳定剞,用矿化度6.36g/L的... 在克拉玛依二中区油藏条件下(地温35℃,地下原油黏度5.02mPa·s),评价了弱凝胶对储层岩心的损害。实验岩心分低、中、高渗三类;弱凝胶含0.8~1.2g/LHPAM、0.1g/L有机铬交联剂、0.1g/L有机稳定剞,用矿化度6.36g/L的油田污水配制.在35℃、静态、密闭条件下老化10~12个月后黏度降王5mPa·s。仿照储层常规敏感性标准评价方法,定义注入的弱凝胶老化至黏度5mPa·s后岩心水测渗透率的降低率为损害指数,将弱凝胶对岩心的损害程度分为六级。评价方法的差别在于弱凝胶老化方法不同,即在储层温度下老化后注入或注入后密闭老化及高温(95℃)加速老化。三种方法具可比性。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岩心渗透率(1~0.001μm^2)越低。则伤害指数(19%~72%)越大,实验弱凝胶对该地区储层的损害为弱到中偏弱,损害指数平均为46%。由环境扫描电镜观测结果得出弱凝胶损害地层的机理有;引起微粒运移;Cr^3+与CO3^2-、SO4^2-生成沉淀;二价金属离子促进弱凝胶老化,使HPAM的水解度增大,与高价金属离子生成沉淀。弱凝胶老化时。英微观聚集形态由网状、球状逐渐变为纤维状并生成沉淀。提出了防止弱凝腔调驱中储层损害的相应措施。图6表2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凝胶 聚合物/铬凝胶 储层损害 评价方法 地下老化 微观形态结构 损害机理 弱凝胶调驱 疏松砂岩油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