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植物化学成分东莨菪亭聚合物纳米胶囊的制备及其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6
1
作者 Anisur Rahman Khuda-Bukhsh Soumya Sundar Bhattacharyya +1 位作者 Saili Paul Naoual Boujedaini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853-861,共10页
目的:东莨菪亭(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化学式C10H8O4,简称HMC)是从常绿钩吻(Gelsemium sem pervirens)中提取的一种天然香豆素类化合物,被认为具有抗癌活性。本研究将HMC制成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纳... 目的:东莨菪亭(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化学式C10H8O4,简称HMC)是从常绿钩吻(Gelsemium sem pervirens)中提取的一种天然香豆素类化合物,被认为具有抗癌活性。本研究将HMC制成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纳米颗粒胶囊,通过多项指标观察其与非纳米HMC相比,在被细胞摄取、生物利用度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抗癌活性)等方面是否有所提高。方法: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用来检测HMC及纳米HMC颗粒(nano-7-hydroxy-6-methoxy coumarin,NHMC)的被细胞摄取率及抗癌活性;通过动态光散射确定NHMC的颗粒大小、多分散性指数及电动电位;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原子力显微镜检测纳米颗粒的表面形态。结果:HMC制成纳米颗粒胶囊的包封率超过85%。NHMC颗粒的平均直径小于110nm,其多分散性系数为0.237,提高了其被细胞摄取率及生物活性。NHMC被细胞摄取的时间(15min)明显少于非纳米HMC(30min)。测定细胞内某些信号分子mRNA的表达,表明NHMC作用细胞后能够下调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存活素(survivin)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的表达并上调p53及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的表达。与非纳米HMC相比,NHMC能够更快地被细胞摄取并引起更多的肿瘤细胞凋亡。NHMC对正常皮肤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结论: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PLGA制成的小分子纳米颗粒NHMC能够更快速地被细胞摄取并引起更多的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皮肤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提取天然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制成纳米颗粒胶囊有望成为更好地发挥其药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纳米粒子 东莨菪亭 黑色素瘤 细胞凋亡 抗肿瘤药 植物 体外研究
下载PDF
川芎嗪眼部植入剂的制备及体内外释药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魏俊花 李佩 +3 位作者 马鹏凯 慕宏杰 陈大全 孙考祥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60-1164,共5页
目的:制备川芎嗪(TMPZ)眼部缓释植入剂,考察其体外释放、兔眼玻璃体内药动学行为及体内外相关性。方法:使用微量锥形双螺杆混合机,采用热熔融挤出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基质材料制备川芎嗪眼部植入剂,HPLC测定川芎嗪植入... 目的:制备川芎嗪(TMPZ)眼部缓释植入剂,考察其体外释放、兔眼玻璃体内药动学行为及体内外相关性。方法:使用微量锥形双螺杆混合机,采用热熔融挤出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基质材料制备川芎嗪眼部植入剂,HPLC测定川芎嗪植入剂植入兔眼后玻璃体的浓度,考察其体内缓释行为,并对体内外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载药量为10%~30%时,可制备得到川芎嗪植入剂,含量均匀度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体外释放符合零级释放模型。以PL-GA 5050,2.5A为载体,载药量为30%的川芎嗪植入剂在玻璃体内可缓慢释放药物达到3周以上,体内外释放相关性良好。结论:热熔融挤出法制备川芎嗪眼部植入剂工艺可行,川芎嗪眼部植入剂在兔眼玻璃体内释药平稳,缓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植入剂 体外释放 玻璃体
原文传递
基于PLGA的纳米粒子在妇科疾病中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烨韬 贺君宇 +3 位作者 吴梦瑶 万芳竹 贺海波 唐红波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55-462,共8页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具有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可修饰、可缓控释放等特性,在妇科疾病治疗的应用中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报道,阐明PLGA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具有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可修饰、可缓控释放等特性,在妇科疾病治疗的应用中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报道,阐明PLGA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在卵巢癌、乳腺癌、宫颈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中的研究情况,并展望了其在妇科疾病临床应用中的巨大潜力,为其在妇科疾病的防治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纳米粒 妇科疾病
下载PDF
bFGF转染骨髓基质细胞培养及修复软骨缺损的动物试验 被引量:5
4
作者 徐忠世 肖德明 +2 位作者 林博文 卢小虎 李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23-1126,共4页
目的探讨bFGF基因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后在PLGA培养生长的生物相容性,以及采用组织工程方法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PLGA复合物修复软骨缺损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bFGF基因转染成功后的骨髓基质细胞在PLGA培养生长,制备软骨缺损动物模型,... 目的探讨bFGF基因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后在PLGA培养生长的生物相容性,以及采用组织工程方法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PLGA复合物修复软骨缺损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bFGF基因转染成功后的骨髓基质细胞在PLGA培养生长,制备软骨缺损动物模型,将复合物植入软骨缺损,通过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观察及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及RT-PCR检测对软骨缺损模型的修复效果。结果bFGF基因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后可以在PLGA上正常生长,并有Ⅱ型胶原的高表达,将复合物植入动物后,可以修复软骨缺损动物模型。结论PLGA与转染后的骨髓基质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转染后的骨髓基质细胞与PLGA复合物可以修复兔软骨缺损动物模型,可以作为自体软骨移植的一种替代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组织工程 软骨缺损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凶子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下载PDF
兔脂肪干细胞复合PLGA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鲍慧婧 邹俊 +1 位作者 尹烁 崔磊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1-516,共6页
背景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是角膜组织工程研究的主要课题。脂肪干细胞具有来源广泛、增生和分化能力强的特点而成为目前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研究热点,聚羟基乙醇(PLGA)作为高分子可降解支架材料已成功用于构建多种组织器官。目的探讨兔... 背景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是角膜组织工程研究的主要课题。脂肪干细胞具有来源广泛、增生和分化能力强的特点而成为目前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研究热点,聚羟基乙醇(PLGA)作为高分子可降解支架材料已成功用于构建多种组织器官。目的探讨兔脂肪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复合多孔支架材料聚羟基乙醇(PLGA)的生物相容性,为进一步构建脂肪干细胞组织工程化角膜基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取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颈背部脂肪组织,采用消化法分离培养兔脂肪细胞,传至第4代。将传代细胞分别以3×10^4/cm^2、3×10^4/cm^2、3×10^6/cm^2的密度接种于6孔板中,分别用成骨诱导培养液、成脂诱导培养液及成软骨诱导液进行诱导培养,并分别以质量分数1%茜素红-Tris-盐酸溶液、质量分数0.6%油红染液和免疫荧光法鉴定培养细胞的多向分化能力。将第4代细胞用稀释的DiO荧光染液重悬的脂肪干细胞按1×10^7/ml的密度接种于自制的多孔PLGA支架形成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Hoechst法定量检测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并分别于接种后第1、3、7天对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行共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观察细胞在该支架上的黏附生长和基质分泌情况,评价PLGA的生物相容性。结果原代培养的脂肪细胞7~8d后可达80%~90%融合,呈成纤维细胞样外观。传代第4代的细胞成骨诱导2周后茜素红染色显示矿化结节及周围细胞着深红色;成脂诱导2周后油红0染色显示细胞质内布满红色脂滴颗粒;微团培养成软骨诱导2周后,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Ⅱ型胶原表达阳性。细胞接种至PLGA支架材料第7天增生达到高峰期,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共焦显微镜检测显示细胞在支架上贴附生长良好,能够在支架表面及孔隙内壁得到充分伸展和生长,细胞外基质分泌旺盛。结论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生物相容性 组织工程 聚羟基乙醇
下载PDF
不同比例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与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对人牙髓干细胞增殖及矿化能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冉旭 刘会梅 +3 位作者 贾丛辉 曹涛 朱兴国 牛玉梅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418-42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与羟基磷灰石(PLGA/HA)复合支架的降解速率及其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 DPSCs)增殖及矿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溶液浇筑/颗粒沥析技术构建含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及30...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与羟基磷灰石(PLGA/HA)复合支架的降解速率及其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 DPSCs)增殖及矿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溶液浇筑/颗粒沥析技术构建含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及30%HA的PLGA/HA复合支架的3个实验组,单纯PLGA支架作为对照组。采用降解实验检测支架的降解速率。将h DPSCs接种于不同比例的PLGA/HA复合支架进行培养,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h DPSCs接种于各组支架培养72 h后,将复合支架植入裸鼠体内,分别于饲养1个月及3个月后处死裸鼠取出支架,应用HE染色观察组织学形态,应用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细胞的矿化程度。结果 10%HA组和20%HA组具有较适宜的降解速率。各组均具有较高的促hDPSCs增殖能力,促进效果随HA含量的增加而加强。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HA可促进hDPSCs在体内的成牙本质向分化,分化程度与HA含量成正比,20%HA组及30%HA组矿化程度均较佳。结论含20%HA的PLGA/HA复合支架具有较佳的降解速率及促细胞增殖和矿化能力,是比较理想的细胞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材料 羟基磷灰石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人牙髓干细胞 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中药提取物葫芦素B-PLGA微球的制备及处方工艺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周丽莹 关津 +1 位作者 聂淑芳 潘卫三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2588-2592,共5页
目的:制备中药提取物葫芦素(Cuc)B-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方法:应用改良的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以聚乙烯醇(PVA)浓度和投药比为自变量,微球的产率(Y1)、载药量(Y2)、包封率(Y3)、粒径(... 目的:制备中药提取物葫芦素(Cuc)B-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方法:应用改良的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以聚乙烯醇(PVA)浓度和投药比为自变量,微球的产率(Y1)、载药量(Y2)、包封率(Y3)、粒径(Y4)、24h累积释放量(Y5)为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次多项式拟合;改良的直接释药法考察微球的体外释放情况。结果:Y1、Y2、Y3、Y4、Y5二次多项式方程拟合效果较好,较优的工艺条件为PVA浓度0.014,投药比0.066 5。制得的微球形态圆整,Y1、Y2、Y3、Y4、Y5分别为79.9%、7.83%、80.5%、56.18μm、6.98%。体外释放35d的累积释放量为86.73%。结论:制备的CucB-PLGA微球满足了长效缓释的要求,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素B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微球 星点设计 效应面 体外释放
原文传递
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磷酸钙骨水泥缓释复合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吴建煌 丁州 +3 位作者 雷青 李淼 梁颜 鲁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46-954,共9页
目的:制备利福平(rifampicin,RFP)-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缓释复合体(RFP-PLGA-CPC复合体),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及体外释药性能。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RF... 目的:制备利福平(rifampicin,RFP)-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缓释复合体(RFP-PLGA-CPC复合体),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及体外释药性能。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RFP-PLGA缓释微球。实验分为CPC组、包埋了RFP的CPC组(RFP-CPC组)、载有RFP的PLGA缓释微球与自固化CPC复合体组(RFP-PLGA-CPC复合体组)。测定3组材料的凝固时间﹑孔隙率。通过体外药物释放实验观察释药前后的抗压强度、断面形态的变化以及体外释药情况。结果:CPC组的凝固时间最短,RFP-PLGA-CPC复合体组的凝固时间最长。CPC组的孔隙率同RFP-CP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C组和RFP-CPC组的孔隙率与RFP-PLGA-CPC复合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FP-PLGA-CPC复合体组的抗压强度与CP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RFP-CPC组和CPC组之间的抗压强度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表现出显著性差异(3 d:P<0.05;30和60 d:P<0.01)。CPC组在降解过程中的抗压强度的变化不大。PLGA微球的大小均一,粒径基本在100~150μm之间,微球的形态呈现出球体或是类球体,微球的表面圆润光滑,无杂质附着;CPC组的断面空隙在浸泡3 d直至60 d都没有明显变化;而RFP-CPC组的微结构变化亦不大,其断面均是小的微粒形成的;RFP-PLGA-CPC复合体组断面的孔隙明显增多,一直到60 d时PLGA微球逐渐消失,剩下空洞。RFP-PLGA-CPC复合体组无明显短时间内药物大量释放现象,60 d累计释药率达到近95%,将该复合体释药行为进行线性拟合,发现药物以恒速进行局部释放,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F=0.168×t。结论:RFP-PLGA-CPC复合体孔隙率显著高于CPC,能够持续缓慢释放有效抗结核药物,并能较长时间维持一定的力学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结核 利福平 磷酸钙骨水泥 聚乳酸-羟基乙酸
下载PDF
地塞米松眼部植入剂的制备 被引量:4
9
作者 杨莉 张惠平 +2 位作者 栾瀚森 陈凯栋 侯惠民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41-744,共4页
以生物可降解的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为载体,用溶剂法制备了地塞米松眼部植入剂。考察了处方中PLGA的构成和重均分子量、药物含量及释放调节剂对植入剂体外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分子量较小、乙交酯和丙交酯的摩尔比为50:50的PLG... 以生物可降解的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为载体,用溶剂法制备了地塞米松眼部植入剂。考察了处方中PLGA的构成和重均分子量、药物含量及释放调节剂对植入剂体外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分子量较小、乙交酯和丙交酯的摩尔比为50:50的PLGA制备的植入剂体外释药较快;提高药物含量、选用亲水性调节剂或乳酸也能加快体外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植入剂 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 地塞米松 体外释药 制备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角膜基质组织 被引量:4
10
作者 鲍慧婧 邹俊 +1 位作者 尹烁 崔磊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1-636,共6页
目的探讨以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聚羟基乙醇(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支架,复合自体脂肪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角膜基质修复角膜基质层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兔脂肪干细胞(rabbit adipose derivedstem cells,rASCs)培养至第4代接种在P... 目的探讨以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聚羟基乙醇(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支架,复合自体脂肪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角膜基质修复角膜基质层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兔脂肪干细胞(rabbit adipose derivedstem cells,rASCs)培养至第4代接种在PLGA载体支架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生长黏附情况。体外培养7天后将rASCs-PLGA复合物回植到角膜基质缺损模型的兔角膜基质层间,术后第12周和24周取材行组织学和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未接种细胞的PLGA材料移植基质层间作为对照组。结果细胞在PLGA支架上生长增殖良好,实验组移植术后12周材料降解,角膜基本恢复透明。组织学检查显示移植后24周新生角膜基质样组织与正常角膜基质组织相似,电镜下胶原纤维直径与正常角膜基质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干细胞可作为种子细胞来源用于构建组织工程角膜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组织工程 角膜 基质 聚羟基乙醇
下载PDF
HA/PLGA复合材料的凝胶浇铸法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敏 张厚安 +2 位作者 李茂华 张翠娟 龚兰云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4-96,共3页
用PVB、(NH4)2CO3和NH4HCO3粒子作造孔剂,制备了多孔HA中间层。采用凝胶浇铸法,将PLGA—HA凝胶与多孔HA中间层复合。研究表明,孔隙率达到53.6%的多孔HA中间层的孔径范围为100~200μm和5~50μm,并且孔洞相互贯通;凝胶的粘度随... 用PVB、(NH4)2CO3和NH4HCO3粒子作造孔剂,制备了多孔HA中间层。采用凝胶浇铸法,将PLGA—HA凝胶与多孔HA中间层复合。研究表明,孔隙率达到53.6%的多孔HA中间层的孔径范围为100~200μm和5~50μm,并且孔洞相互贯通;凝胶的粘度随着PLGA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粘度为25.8mPa·s的凝胶利于复合,易与孔洞相粘结,能充分填充孔洞;随着pH值减小,凝胶较易填充孔洞,但pH值小于4.289时,充填效果反而降低;该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接近于自然骨,将有望作为骨替换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复合材料 羟基磷灰石 聚乙丙交脂共聚物 凝胶浇铸法 粘度 PH值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缓释微球对周围神经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晓华 程明和 +1 位作者 王新霞 王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9-643,共5页
目的观察脑源性营养因子(BDNF)缓释微球对周围神经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材料,采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BDNF-PLGA缓释微球。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DNF组和BDNF-PLGA缓释... 目的观察脑源性营养因子(BDNF)缓释微球对周围神经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材料,采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BDNF-PLGA缓释微球。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DNF组和BDNF-PLGA缓释微球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外,其他各组大鼠均制备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术后BDNF组神经损伤局部注射1mL/kg BDNF(30μg/mL),BDNF-PLGA缓释微球组局部注射1mL/kg BDNF-PLGA缓释微球(活性BDNF含量30μg/mL)。每周注射给药1次,共给药4次。观察大鼠的大体形态、步态、关节活动等情况,并进行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术后4周,检查神经传导速度(NCV)、波幅、潜伏期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幅度,检查完毕后取坐骨神经损伤部位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BDNF-PLGA缓释微球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步态、关节活动等一般状况较模型组明显改善,且优于BDNF组。BDNF-PLGA缓释微球可有效改善大鼠损伤神经功能,到第4周时已基本恢复正常,其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快于BDNF组。术后4周,BDNF-PLGA缓释微球组能提高大鼠坐骨神经NCV,增大电位波幅,缩短潜伏期,增大坐骨神经CMAP波幅,提高CMAP恢复率(与模型组比较,P<0.01),且上述指标的改善均优于BDNF组(P<0.05)。BDNFPLGA缓释微球明显改善坐骨神经髓鞘、轴突、髓神经纤维等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 BDNF-PLGA缓释微球对周围神经损伤大鼠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微球体 周围神经损伤
下载PDF
地塞米松PLGA磁性微球对炎性大鼠慢性疼痛的疗效评价
13
作者 金鑫 郑吉春 孙永海 《空军航空医学》 2023年第5期426-431,共6页
目的 制备地塞米松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体(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磁性微球并对其治疗炎性大鼠慢性疼痛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地塞米松PLGA磁性微球。采用完全弗氏佐剂注射于大鼠左后足足心进行建... 目的 制备地塞米松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体(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磁性微球并对其治疗炎性大鼠慢性疼痛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地塞米松PLGA磁性微球。采用完全弗氏佐剂注射于大鼠左后足足心进行建模。药效评价:将36只模型大鼠编号抽签随机分为6组,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包括阳性对照组、磁疗组、地塞米松PLGA磁性微球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组、地塞米松PLGA磁性微球+磁疗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磁疗组,每组6只。在建模后第2~10天观察大鼠左后足皮肤外观,并测试左后足足心机械痛阈,第10天在麻醉状态下取大鼠左后足足心局部皮肤病理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 与各组大鼠治疗前机械痛阈比较,除了阳性对照组及磁疗组之外,其他组大鼠左后足足心机械痛阈在治疗后第4~6天均有明显改善(F=8.732,P=0.024),其中微球+磁疗组的改善最为明显。给药后第1~2天,微球+磁疗组与注射液+磁疗组的机械痛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第4~10天,微球+磁疗组的机械痛阈明显高于其他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除磁疗组外,给药后第10天其余各组的炎性细胞均明显减少;地塞米松PLGA磁性微球组与地塞米松PLGA磁性微球+磁疗组改善程度最为明显。结论 地塞米松PLGA磁性微球有一定的缓释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慢性炎症导致的慢性疼痛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体 磁性微球 慢性疼痛 慢性炎症
下载PDF
注射用雌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刚 平其能 +2 位作者 田长青 张秀芹 孟晓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3-795,共3页
目的:以整体动物为研究对象,考察注射用雌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动物体内的生物降解和生物相容性。方法:肌注给药,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研究空白PLGA微球及载雌二醇PLGA微球的生物降解和相容性。结果:28d内,微球从规则球形降解为不... 目的:以整体动物为研究对象,考察注射用雌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动物体内的生物降解和生物相容性。方法:肌注给药,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研究空白PLGA微球及载雌二醇PLGA微球的生物降解和相容性。结果:28d内,微球从规则球形降解为不规则微小颗粒,组织学观察空白微球和载雌二醇微球均未见病理改变。结论:注射用雌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和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聚乳酸羟基乙酸 微球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乐 周世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49-1251,共3页
目的载三氧化二砷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 id,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工艺优化。方法以PLGA为载体材料,采用w/o/w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载As2O3纳米粒,通过均匀设计试验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结果在优化条件下制备... 目的载三氧化二砷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 id,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工艺优化。方法以PLGA为载体材料,采用w/o/w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载As2O3纳米粒,通过均匀设计试验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结果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纳米粒形态圆整、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178.2 nm,平均包封率为53.19%,平均载药量为0.64%。结论本纳米粒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纳米粒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均匀设计
下载PDF
生物活性复合膜对大鼠牙周组织缺损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林泓兵 赵斌 +2 位作者 丁子清 任春霞 林崇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88-892,I0002,共6页
目的:联合应用胶原(Co)、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体(PLGA)、牙周膜细胞(PDLCs)和血小板胶(APG)制作生物活性复合膜,评价其对大鼠牙周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合成厚度约0.5mm的PLGA膜,与PDLCs体外共培养3d。扫描电镜观察PLGA结构及PDLC... 目的:联合应用胶原(Co)、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体(PLGA)、牙周膜细胞(PDLCs)和血小板胶(APG)制作生物活性复合膜,评价其对大鼠牙周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合成厚度约0.5mm的PLGA膜,与PDLCs体外共培养3d。扫描电镜观察PLGA结构及PDLCs生长情况。选取1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抽取全血10mL制作富血小板血浆(PRP)1mL,加入含有1 000U·mL-1牛凝血酶的10%CaCl2溶液制成APG。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全血和PRP中生长因子水平。将6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制作大鼠下颌牙周骨缺损模型(5mm×2mm,去除根面牙骨质)。各组按置入材料不同命名为对照组、PLGA+Co组、PLGA+APG+Co组、PLGA+PDLCs+Co组和PLGA+PDLCs+APG+Co组。术后2、4和6周每组分别处死4只大鼠,HE染色观察新生牙周骨量,应用Image-Pro Plus测量新生牙周骨面积。结果:PLGA膜平均孔径为(131.80±43.97)μm,孔隙率为60%;PDLCs能在PLGA膜上黏附生长、状态良好。PRP中血小板浓度高达全血的4倍以上,PRP上清液中生长因子水平高于血浆(P<0.05)。术后6周牙周新生骨量PLGA+PDLCs+APG+Co组分别高于PLGA+Co组、PLGA+APG+Co组和PLGA+PDLCs+C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GA+APG+Co组和PLGA+PDLCs+Co组高于PLGA+Co组(P<0.05);PLGA+Co组、PLGA+APG+Co组、PLGA+PDLCs+Co组和PLGA+PDLCs+APG+Co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PLGA+APG+Co组与PLGA+PDLCs+Co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GA膜生物相容性良好,孔径大小适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PLGA+PDLCs+APG+Co生物活性复合膜能促进牙周组织生长,对牙周骨组织缺损修复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细胞 胶原 聚乳酸 聚羟基乙酸共聚体 富血小板血浆 牙周组织再生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黄芩苷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金艳 吴诗惠 罗明霞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75-80,共6页
目的:优化黄芩苷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处方工艺。方法:采用改进的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黄芩苷PLGA纳米粒,以纳米粒的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及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优化法考察聚乙烯醇(PVA)... 目的:优化黄芩苷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处方工艺。方法:采用改进的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黄芩苷PLGA纳米粒,以纳米粒的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及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优化法考察聚乙烯醇(PVA)浓度与PLGA浓度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效应面法优选最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同时采用扫描电镜和粒度分布仪观察纳米粒的表面形态和粒径分布。结果:从复相关系数上看,各指标二项式拟合方程均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根据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得纳米粒大小均匀,表面光滑圆整,平均粒径为(186.23±2.98)nm,包封率为(68.23±1.93)%,载药量为(8.44±0.58)%。结论:优化的黄芩苷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可以用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纳米粒 星点设计 效应面法
下载PDF
平阳霉素量子点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的制备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振平 赵建江 《广东牙病防治》 2012年第5期245-250,共6页
目的为研究靶向治疗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灶,制备一种集靶向化疗、定位、实时监测为一体的纳米粒(Nanoparticles,NPs)。方法以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PYM)为模型药物,以量子点(quantum dots,QDs)为荧光探针,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 目的为研究靶向治疗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灶,制备一种集靶向化疗、定位、实时监测为一体的纳米粒(Nanoparticles,NPs)。方法以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PYM)为模型药物,以量子点(quantum dots,QDs)为荧光探针,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载体,以粒径、荧光性能、载药量和包封率为质量控制指标,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用复乳法制备平阳霉素量子点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PYM-QD-PLGA-NPs)。结果经优化制备的PYM-QD-PLGA-NPs包封率为(78.1±2.1)%,载药率为(5.9±0.3)%,平均粒径245.4 nm,电位(-6.68±4.11)mV,具备与QDs相似的荧光性能。结论 PYM-QD-PLGA-NPs具备一定的PYM包载率和QDs荧光性能,符合淋巴靶向的粒径要求,理论上通过口腔癌周注射,可靶向、定位、监测并治疗颈淋巴结转移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量子点 聚乳酸羟基乙酸 纳米粒 靶向化疗
下载PDF
复方总黄酮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囊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楠楠 马宁 +3 位作者 车鸿泽 焦鹏 陈飞 张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3-599,I0004,共8页
目的: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作为载体材料制备复合骨碎补总黄酮(TFRD)和野菊花总黄酮(TFC)的TF-PLGA缓释微囊,探讨微囊的最佳制备工艺及其体外缓释特性。方法:以PLGA、TFRD和TFC为原料,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TF-PLGA缓释微囊... 目的: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作为载体材料制备复合骨碎补总黄酮(TFRD)和野菊花总黄酮(TFC)的TF-PLGA缓释微囊,探讨微囊的最佳制备工艺及其体外缓释特性。方法:以PLGA、TFRD和TFC为原料,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TF-PLGA缓释微囊;以包封产率(EE)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进行工艺优化,筛选最佳的工艺参数;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观察微囊的形态特征、粒径大小和分布情况;采用提取法测定TF-PLGA微囊的体外累计释药率并绘制累计释放曲线。结果: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的最佳制备工艺,PLGA浓度为140g·L^(-1),油相体积为1.4mL,乳化速度为1 500r·min^(-1),乳化时间为5min。优化后微囊平均EE为(83.89±2.30)%,平均实际载药量(DL)为(5.90±0.07)%;LM和SEM下观察,微囊形态圆整,平均粒径为(44.34±14.68)μm,粒径分布较窄;体外释放实验检测,24h累计释药率达40%,第50天后累积释药率超过90%。结论:TF-PLGA缓释微囊具有优良的载药及缓释效果,制备工艺简单,重复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野菊花总黄酮 聚乳酸-羟基乙酸 微囊 缓释
下载PDF
复合膜异位诱导成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崇韬 李红艳 闫嘉晴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7-360,共4页
目的将基因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与胶原、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体(PLGA)复合,制成rhBMP-2/Co/PLGA复合膜,观察其异位诱导成骨情况,评价其生物特性。方法取雄性昆明小鼠48只,随机分成Co/PLGA复合膜组与rhBMP-2/Co/PLGA复合... 目的将基因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与胶原、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体(PLGA)复合,制成rhBMP-2/Co/PLGA复合膜,观察其异位诱导成骨情况,评价其生物特性。方法取雄性昆明小鼠48只,随机分成Co/PLGA复合膜组与rhBMP-2/Co/PLGA复合膜组。在小鼠右后肢大腿肌间隙内分别植入2种复合膜材料。术后7、14、28d,各组分别处死8只动物,标本行肉眼、软X线照相和组织学观察。结果2组动物术后情况良好。Co/PLGA复合膜组术后7d复合膜开始溶解,14d膜结构不连续,28d大部分溶解;软X线和组织学观察未见异位骨生成。rhBMP-2/Co/PLGA复合膜组软X线和组织学观察均有骨样结构形成,与Co/PLGA复合膜组相比复合膜降解速度缓慢。结论Co/PLGA是rhBMP-2的良好载体,参与rhBMP-2诱导成骨活性的表达,使其在局部发挥更持久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体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