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膜中层状双羟基复合氢氧化物的红外吸收性能 被引量:41
1
作者 许国志 郭灿雄 +1 位作者 段雪 姜传庚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5-48,共4页
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分析、图象分析等手段考察了镁铝水滑石粉体作为保温填料加到聚乙烯农用薄膜后材料性能的变化,并与填加常用保温剂———滑石粉填料的薄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E/水滑石膜的红... 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分析、图象分析等手段考察了镁铝水滑石粉体作为保温填料加到聚乙烯农用薄膜后材料性能的变化,并与填加常用保温剂———滑石粉填料的薄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E/水滑石膜的红外吸收性能明显优于PE/滑石粉膜;而固体粉体在薄膜中的分散性能,薄膜可见光的透过性能、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等均未受到明显影响.对水滑石粉体的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其显著的红外吸收效果主要因水滑石特殊的层状结构和化学组成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聚乙烯薄膜 红外吸收 保温材料 农膜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2
作者 黄友桥 管道安 《船电技术》 2011年第1期26-29,共4页
本文就当前锂离子电池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隔膜材料,综述了其主要作用及性能、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重点探讨了隔膜的制备方法,对干法和湿法的原理、工艺及所制得的隔膜性能上的区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简单介绍了隔膜的改性研究... 本文就当前锂离子电池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隔膜材料,综述了其主要作用及性能、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重点探讨了隔膜的制备方法,对干法和湿法的原理、工艺及所制得的隔膜性能上的区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简单介绍了隔膜的改性研究现状和新型电池隔膜的发展,最后对电池隔膜的未来发展前景做出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池隔膜 聚丙烯烃 聚乙烯烃 微孔膜
下载PDF
月季切花聚乙烯膜包装运输保鲜技术初探 被引量:28
3
作者 高俊平 郭康 +1 位作者 孙自然 周山涛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7-82,共6页
月季切花在无聚乙烯膜包装经3天湿藏,呼吸强度和C2H4生成量比贮前明显增加,瓶插寿命比未经贮运对照显著变短。聚乙烯膜包装通过降低包装袋内O2和提高CO2浓度有效地抑制呼吸强度和C2H4生成量的增加,从而增大花径和延长... 月季切花在无聚乙烯膜包装经3天湿藏,呼吸强度和C2H4生成量比贮前明显增加,瓶插寿命比未经贮运对照显著变短。聚乙烯膜包装通过降低包装袋内O2和提高CO2浓度有效地抑制呼吸强度和C2H4生成量的增加,从而增大花径和延长瓶插寿命,厚膜比薄膜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 切花 聚乙烯膜 贮藏 瓶插寿命 保鲜
下载PDF
光/生物降解聚乙烯薄膜的光降解性能 被引量:26
4
作者 刘再满 丁生龙 柳明珠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75-880,共6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示差扫描量热(DSC)、凝胶渗透色谱(GP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方法,研究了质量分数为35%的淀粉光/生物降解聚乙烯薄膜的光降解性能、产物结构及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可通过光敏剂种...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示差扫描量热(DSC)、凝胶渗透色谱(GP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方法,研究了质量分数为35%的淀粉光/生物降解聚乙烯薄膜的光降解性能、产物结构及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可通过光敏剂种类和用量调节薄膜的光降解速度。硬脂酸铁和硬脂酸铈的光敏化作用相近,均优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铁;在光敏剂质量分数为0.2%-0.3%时制得的光/生物降解薄膜光降解性能较好。随着薄膜的光降解程度增大,羰基指数和薄膜中聚乙烯的结晶度升高,而熔点和相对分子质量下降。其光降解产物中含有低分子量的烷烃、酮、醛、酯、一元羧酸和二元羧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聚乙烯 塑料薄膜 降解性能
下载PDF
茂金属聚乙烯的流变性与加工性 被引量:22
5
作者 曾继军 李育英 何嘉松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9-73,共5页
研究了丁烯1 共聚的茂金属聚乙烯(mPE) 的流变性,发现茂金属聚乙烯的窄分子量分布导致它在挤出加工剪切速率范围里熔体粘度高、对剪切敏感性差以及熔体从牛顿型转为非牛顿型所需的剪切速率、转变应力高,在挤出加工条件下流动... 研究了丁烯1 共聚的茂金属聚乙烯(mPE) 的流变性,发现茂金属聚乙烯的窄分子量分布导致它在挤出加工剪切速率范围里熔体粘度高、对剪切敏感性差以及熔体从牛顿型转为非牛顿型所需的剪切速率、转变应力高,在挤出加工条件下流动性差,加工困难.对茂金属聚乙烯(mPE) 进行改性制得MmPE,MmPE 熔体对温度、剪切速率的敏感性提高,在加工温度、加工剪切速率范围里的表观粘度降低,加工流动性得到了显著的改进,可在普通聚乙烯加工设备上,制备性能优良的茂金属聚乙烯薄膜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聚乙烯 流变性 聚烯烃 加工性能
下载PDF
Fe^(3+)掺杂TiO_2光催化降解聚乙烯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熊裕华 李凤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7-611,共5页
以快速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光催化剂,并用Fe3+对其掺杂改性,在室温条件下,用于固相光催化降解聚乙烯(PE)包装薄膜的研究.对催化剂和薄膜进行了X衍射分析(XRD)、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形貌观察.结果表明,... 以快速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光催化剂,并用Fe3+对其掺杂改性,在室温条件下,用于固相光催化降解聚乙烯(PE)包装薄膜的研究.对催化剂和薄膜进行了X衍射分析(XRD)、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形貌观察.结果表明,60W紫外光辐射240h后,PE失重为8.43%,锐钛矿型纳米TiO2光催化剂使PE失重30.66%;用Fe3+掺杂后,0.5%Fe2O3/TiO2、1.0%Fe2O3/TiO2和2.0%Fe2O3/TiO2分别使PE失重35.91%、20.72%和13.30%.光催化剂加速了PE的失重,碳链的断裂和光氧化腐蚀,在薄膜表面形成大量的坑洞,降解产物中的小分子量的石蜡含量明显增高.Fe3+掺杂有一个最佳量,0.5%Fe2O3/TiO2光催化降解PE的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Fe^3+参杂 聚乙烯薄膜 固相光催化降解反应
下载PDF
纳米TiO_2改性聚乙烯膜抗菌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付国柱 于运花 +1 位作者 徐瑞芬 许秀艳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39,共3页
采用纳米粉体的分散技术和掺混技术,在聚乙烯中加入纳米TiO_2制得纳米TiO_2改性聚乙烯膜,并对该膜的抗菌性、抗变色性、使用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TiO_2改性聚乙烯膜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在不同光源条件下对不同微生物菌株的... 采用纳米粉体的分散技术和掺混技术,在聚乙烯中加入纳米TiO_2制得纳米TiO_2改性聚乙烯膜,并对该膜的抗菌性、抗变色性、使用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TiO_2改性聚乙烯膜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在不同光源条件下对不同微生物菌株的杀菌率都达到92%以上,且具有抗菌广谱、长效、安全稳定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改性 聚乙烯薄膜 抗菌性能 研究 纳米粉体 分散 掺混
下载PDF
聚乙烯薄膜加工方法及BOPE新产品 被引量:23
8
作者 杨文忠 伍杰锋 +3 位作者 冯润财 张广强 罗焯欣 傅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6-119,共4页
比较了聚乙烯薄膜的三种加工方法:吹塑法、传统的流延法和新兴的双向拉伸平膜法,其中着重介绍了新兴的双拉法及其产品——双向拉伸聚乙烯薄膜。
关键词 聚乙烯薄膜 吹膜 流延 双向拉伸
下载PDF
结晶高分子薄膜的内部和表面结构及光学性能 被引量:21
9
作者 郑萃 姚雪容 +2 位作者 史颖 任毅 刘立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6-62,共7页
高分子薄膜的雾度贡献可分为表面雾度和内部雾度两部分。文中介绍了如何分离结晶高分子薄膜光学雾度的表面贡献和内部贡献,如何用白光干涉仪(轮廓仪)研究高分子薄膜表面的三维形态及表面粗糙度。相比于原子力显微镜而言,白光干涉轮廓仪... 高分子薄膜的雾度贡献可分为表面雾度和内部雾度两部分。文中介绍了如何分离结晶高分子薄膜光学雾度的表面贡献和内部贡献,如何用白光干涉仪(轮廓仪)研究高分子薄膜表面的三维形态及表面粗糙度。相比于原子力显微镜而言,白光干涉轮廓仪可快速获得面积大很多倍的表面三维形态及统计性更好的表面粗糙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如何定量地研究高分子薄膜的表面粗糙度与表面雾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尽管所研究的薄膜材料不同,制造工艺也不同,薄膜的厚度也有不相同,但由白光干涉仪得到的薄膜的表面粗糙度与表面雾度之间呈较好的线性正相关。而且,相对于内部雾度,薄膜的表面雾度对总雾度的贡献更大。此外还介绍了用激光散射研究高分子薄膜中较小球晶结构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用偏光显微镜研究这类尺寸较小的球晶是很困难的。对于结晶度相同的薄膜样品,其内部雾度可以差别很大。在结晶度相近的情况下,有无球晶形成,球晶形态的完善程度及大小是调节内部雾度的主要因素。球晶尺寸越大结构越完善,内部雾度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薄膜 表面粗糙度 球晶 雾度
下载PDF
中国多层共挤流延聚乙烯(CPE)包装薄膜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韦丽明 《塑料包装》 CAS 2018年第5期7-21,共15页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多层共挤流延聚乙烯(CPE)包装薄膜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深入探讨和研究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设性意见和对策,以促进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关键词 多层共挤 流延聚乙烯 包装薄膜 产能 工业4.0
下载PDF
聚乙烯薄膜的性能及应用综述 被引量:19
11
作者 宋美丽 谷宇 +2 位作者 田广华 焦旗 孙亚楠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8年第3期115-118,124,共5页
综述了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极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的性能及应用状况,分析了这四种聚乙烯薄膜料在我国的开发进展,并针对我国聚乙烯薄膜料的研究开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聚乙烯 薄膜 性能 应用
下载PDF
热封温度对PET/Al/PE包装膜热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赵漫漫 卢立新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61,共5页
设计多种实验工况研究热封工艺参数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Al/聚乙烯(PE)复合薄膜热封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封温度对热封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在此基础上,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拉伸破坏模式对热封区域表观判定,采用差示扫描量热... 设计多种实验工况研究热封工艺参数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Al/聚乙烯(PE)复合薄膜热封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封温度对热封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在此基础上,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拉伸破坏模式对热封区域表观判定,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热封材料PE的热性能,并结合工程实际,确定PET/Al/PE有效热封温度为110~1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聚乙烯 复合薄膜 热封温度 拉伸破坏
下载PDF
页岩气钻探冲洗液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8
13
作者 单文军 蒋睿 +2 位作者 陶士先 岳伟民 李艳宁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6年第10期176-181,共6页
中国页岩气资源开发潜力巨大,近年来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对钻探工艺和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页岩气地层岩性主要为泥岩、砂岩、页岩、碳质板岩、灰岩,该类地层胶结性差、破碎、井壁强度低,钻进中易出现孔壁失稳,发生坍塌、卡钻... 中国页岩气资源开发潜力巨大,近年来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对钻探工艺和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页岩气地层岩性主要为泥岩、砂岩、页岩、碳质板岩、灰岩,该类地层胶结性差、破碎、井壁强度低,钻进中易出现孔壁失稳,发生坍塌、卡钻、埋钻等孔内事故,需要研制具有强抑制性、低成本、绿色环保的冲洗液体系来保证施工安全。本文通过对页岩气井壁稳定机理的探究,优选出一种适用于页岩地层双聚防塌和成膜防塌低固相冲洗液体系,该体系由抑制剂、防塌剂、降失水剂、润滑剂、封堵剂、流型调节剂等处理剂组成,具有良好的抑制性和胶结性。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项目的顺利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钻探 双聚 成膜 抑制性 井壁稳定
下载PDF
气调保鲜包装对双孢菇贮藏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杜传来 郁志芳 韩玲玲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7-21,共5页
为保持双孢菇贮藏品质、延长货架期,采用不同配比的气体吸收剂和不同厚度聚乙烯薄膜对双孢菇进行包装,置于4℃下贮藏,定期测定双孢菇的表面颜色、呼吸强度、失重率、硬度、PPO和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组成为1.44 g脱氧剂、0.5 g... 为保持双孢菇贮藏品质、延长货架期,采用不同配比的气体吸收剂和不同厚度聚乙烯薄膜对双孢菇进行包装,置于4℃下贮藏,定期测定双孢菇的表面颜色、呼吸强度、失重率、硬度、PPO和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组成为1.44 g脱氧剂、0.5 g乙烯脱除剂、1.2 g CO2脱除剂的气体吸收剂及厚度为0.05 mm的聚乙烯薄膜包装方案,对双孢菇贮藏中的褐变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双孢蘑菇呼吸强度,延长双孢菇的贮藏保鲜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调包装 双孢菇 气体吸收剂 聚乙烯薄膜
下载PDF
聚乙烯薄膜的光氧老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立基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0年第4期191-194,共4页
研究了光氧老化过程对聚乙烯薄膜物理性能的影响 ,对比考察了光稳定剂对不同种类、不同厚度聚乙烯薄膜耐光氧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这种薄膜的老化性能可用力学、热学、光谱参数表征 ;当薄膜厚度为 30~ 1 5 0 μm时 ,不加光稳定... 研究了光氧老化过程对聚乙烯薄膜物理性能的影响 ,对比考察了光稳定剂对不同种类、不同厚度聚乙烯薄膜耐光氧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这种薄膜的老化性能可用力学、热学、光谱参数表征 ;当薄膜厚度为 30~ 1 5 0 μm时 ,不加光稳定剂的薄膜厚度对光氧老化性能的影响不大 ,加光稳定剂后薄膜厚度对光氧老化性能的影响是随膜厚的增大而迅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薄膜 光氧老化 塑料
下载PDF
淀粉粒度对可生物降解聚乙烯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叶斯奕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2-86,共5页
探讨了淀粉 /聚乙烯共混可生物降解膜的性能受淀粉粒度控制问题以及在环境中降解机理 ,并认为对于各种可生物降解薄膜 ,需要在考虑等同使用寿命条件下来判别其生物降解能力 ,才会更加客观。
关键词 淀粉粒度 生物降解 聚乙烯薄膜 降解机理
下载PDF
加速紫外老化对聚乙烯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姚培培 李琛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70,共5页
介绍了聚乙烯(PE)薄膜老化机理,并对PE薄膜进行了人工加速紫外光老化试验。分析了老化时间对PE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光的照射使PE的化学键发生交联和断裂反应,其中断裂反应占主导,使聚合物分子量减小,物理性能下降;PE薄膜... 介绍了聚乙烯(PE)薄膜老化机理,并对PE薄膜进行了人工加速紫外光老化试验。分析了老化时间对PE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光的照射使PE的化学键发生交联和断裂反应,其中断裂反应占主导,使聚合物分子量减小,物理性能下降;PE薄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弹性模量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E薄膜抵抗破坏的能力在老化60 h以上会急剧下降,而此时弹性模量的变化趋势变得平缓,断裂伸长率与老化时间近似成线性关系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紫外老化 力学性能 聚乙烯薄膜
原文传递
IMD薄膜拉深热成型工艺的开发 被引量:12
18
作者 边彬辉 阮锋 +2 位作者 陈松茂 刘合海 蔡考群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29,37,共5页
在金属板材拉深工艺和传统IMD薄膜热压成型工艺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适用于IMD薄膜热成型的薄膜拉深工艺,通过设计一套薄膜拉深热成型模具,对PET薄膜进行了影响薄膜拉深热成型因素的相关实验。结果表明:IMD薄膜拉深热成型工艺在保持产品... 在金属板材拉深工艺和传统IMD薄膜热压成型工艺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适用于IMD薄膜热成型的薄膜拉深工艺,通过设计一套薄膜拉深热成型模具,对PET薄膜进行了影响薄膜拉深热成型因素的相关实验。结果表明:IMD薄膜拉深热成型工艺在保持产品厚度均匀、控制边角起皱和保证图案位置方面具有很大优势,能很好地适用于小型模内镶件产品,如手机外壳等的热压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D PET 薄膜拉深 热成型
下载PDF
聚乙烯膜包装金针菇冷藏期间的风味变化规律 被引量:14
19
作者 马宁 王超璠 +4 位作者 方东路 丁梦婷 姚嘉蕾 杨文建 胡秋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35-1448,共14页
【目的】模拟实际生产中金针菇采后贮藏过程,研究金针菇冷藏期间风味的变化规律,为金针菇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聚乙烯膜包装的金针菇为试验材料,在温度4℃、相对湿度90%条件下贮藏15 d,每隔3 d取样进行分析。金针菇的挥... 【目的】模拟实际生产中金针菇采后贮藏过程,研究金针菇冷藏期间风味的变化规律,为金针菇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聚乙烯膜包装的金针菇为试验材料,在温度4℃、相对湿度90%条件下贮藏15 d,每隔3 d取样进行分析。金针菇的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和电子鼻技术(E-NOSE)进行检测;非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高效液相(HPLC)、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和电子舌(E-TONGUE)进行检测。【结果】通过对金针菇风味成分变化动态监测可知,冷藏期间金针菇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是醛类和醇类,在贮藏6 d内醛类和醇类的含量均下降,在贮藏末期(15 d)呈上升的趋势。金针菇冷藏过程中甘露醇和果糖含量在贮藏初期(3 d)分别上升了8.6%、9.9%,在贮藏中期(9 d)、末期(15 d)呈下降的趋势。柠檬酸含量在贮藏过程中下降了67.9%。琥珀酸含量在贮藏初期(3 d)有所下降,贮藏中期(9d)含量上升了17.94%,贮藏末期(15 d)含量下降了17.61%。5′-AMP、5′-IMP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在贮藏中期(9 d)含量有所上升,贮藏末期(15 d)含量均下降。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在贮藏初期(3 d)呈下降的趋势,贮藏中期(9 d)变化不明显,贮藏末期(15 d)呈上升的趋势。【结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根据风味成分的变化规律可以有效区分不同贮藏期的金针菇样品,实现对金针菇样品品质的快速检测,为金针菇品质的控制和风味的保持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膜 金针菇 贮藏过程 挥发性成分 非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新型流滴减雾体系的研究及其开发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学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8-62,共5页
阐明了开发的PE、EVA棚膜用流滴剂复配组分、减雾剂的结构特性及新型流滴减雾体系。
关键词 塑料薄膜 聚乙烯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棚膜 流滴剂 减雾剂 PE/EV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