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荷正电聚氯乙烯/聚乙烯亚胺共混交联超滤膜制备及其染料/盐分离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斌 欧阳密 +1 位作者 朱宝库 张诚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49-1256,共8页
为探索分离染料/盐混合物体系的新型膜材料和技术,提出荷正电、交联型聚氯乙烯(PVC)/聚乙烯亚胺(PEI)超滤膜研究。通过在低温下共混制备制膜液抑制交联、热处理铺展液膜促进交联、非溶剂诱导相转化固化成多孔膜三个步骤制备出PVC/PEI超... 为探索分离染料/盐混合物体系的新型膜材料和技术,提出荷正电、交联型聚氯乙烯(PVC)/聚乙烯亚胺(PEI)超滤膜研究。通过在低温下共混制备制膜液抑制交联、热处理铺展液膜促进交联、非溶剂诱导相转化固化成多孔膜三个步骤制备出PVC/PEI超滤膜。研究了膜的交联、荷电性、力学性能、微观结构以及对染料/盐的分离性能。研究发现,所制备的膜韧性大幅度提高,等电点在pH>9.0,截留孔径在30 nm左右,表现出典型的荷正电超滤膜特征。在0.15 MPa压力测试条件,膜对水溶液中NaCl、CaCl_2、Na2SO_4等无机盐的截留率在5%以下,对多分散型阳离子染料维多利亚蓝B、阴离子染料酸性铬蓝K的截留率分别为96%和55%,通量达到110 L×(m2×h)-1,充分发挥了孔径筛分及静电排斥两种分离机制,在阳离子染料/盐混合物分中具有高通量、高效率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聚乙烯亚胺 交联 正电超滤膜 染料/盐分离 非溶剂诱导相分离
下载PDF
改性分子筛二氧化碳捕集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学诗 刘新民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995-4999,共5页
以微孔分子筛为基体,用环氧树脂(EP)作交联剂,采用浸渍法将聚乙烯亚胺(PEI)或者四乙烯五胺(TEPA)浸渍在微孔分子筛上,制备了一系列的胺基吸附分子筛。通过热失重等方法对样品结构表征。研究了温度、PEI/EP质量比、TEPA/EP质量比及吸附... 以微孔分子筛为基体,用环氧树脂(EP)作交联剂,采用浸渍法将聚乙烯亚胺(PEI)或者四乙烯五胺(TEPA)浸渍在微孔分子筛上,制备了一系列的胺基吸附分子筛。通过热失重等方法对样品结构表征。研究了温度、PEI/EP质量比、TEPA/EP质量比及吸附气体中CO2初始浓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探讨了该吸附分子筛材料性能与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改性的胺基分子筛对CO2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在333 K下,PEI改性分子筛吸附量最大,CO2初始浓度为20%时的最大吸附量为0.69 mmol/g。TEPA改性分子筛在CO2初始浓度为20%和15%时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0.50 mmol/g和0.33 m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 聚乙烯亚胺 环氧树脂 四乙烯五胺 分子筛
原文传递
聚乙烯胺类修饰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DNA键合行为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克让 安红维 +7 位作者 王月清 闫新豪 李锐 陈华 张平竹 李金梅 李小六 张金超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6-702,共7页
合成了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和四乙烯五胺等低分子量聚乙烯胺类修饰的萘酰亚胺衍生物.通过UV-Vis谱、荧光光谱、圆二色谱和热变性试验研究了合成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键合行为,同时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染色法研究了化合物对Bel-7... 合成了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和四乙烯五胺等低分子量聚乙烯胺类修饰的萘酰亚胺衍生物.通过UV-Vis谱、荧光光谱、圆二色谱和热变性试验研究了合成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键合行为,同时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染色法研究了化合物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HL-60(白血病细胞)、A549(人肺癌细胞)和Hela(人宫颈癌细胞)等细胞株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化合物NI1对A549细胞显示良好的抑制活性,优于阳性对照顺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酰亚胺 DNA键合 聚乙烯胺 抗肿瘤
原文传递
PVA/PEI共混膜对于碳酸二甲酯与二氧化碳体系的分离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飚 郭长鹤 余立新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40,共5页
针对碳酸二甲酯/二氧化碳(DMC/CO2)体系制备有较好分离效果的膜,选取聚乙烯亚胺(PEI)作为膜中运输二氧化碳的载体分子,有良好成膜性的聚乙烯醇作为膜的基础材料.在一般情况下,该膜对于纯二氧化碳的通量随着聚乙烯亚胺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针对碳酸二甲酯/二氧化碳(DMC/CO2)体系制备有较好分离效果的膜,选取聚乙烯亚胺(PEI)作为膜中运输二氧化碳的载体分子,有良好成膜性的聚乙烯醇作为膜的基础材料.在一般情况下,该膜对于纯二氧化碳的通量随着聚乙烯亚胺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对DMC/CO2体系的渗透通量随着聚乙烯亚胺含量的增加、压力差的提高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分离因子随聚乙烯亚胺含量发生变化,随压力变化不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30℃,压力差0.5MPa,温度20℃下,当聚乙烯亚胺含量达到40%,膜厚35μm时,分离因子为36,渗透通量为4.8g/(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聚乙烯亚胺 二氧化碳 膜分离 聚乙烯醇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为核的星形聚丙烯酰胺制备及其稀溶液的光散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鹏 段明 +2 位作者 方申文 王福晓 张健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共4页
以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 000的聚乙烯亚胺(PEI)为核,改性制得了硫杂蒽酮封端PEI水溶性大分子光敏剂,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表征了其结构;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确定其水溶液中光引发基团(硫杂蒽酮基团)的浓度后,通过光引... 以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 000的聚乙烯亚胺(PEI)为核,改性制得了硫杂蒽酮封端PEI水溶性大分子光敏剂,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表征了其结构;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确定其水溶液中光引发基团(硫杂蒽酮基团)的浓度后,通过光引发自由基聚合制备得到了以PEI 10000为核的聚丙烯酰胺(PAM)。采用光散射研究了聚合产物在蒸馏水中均方旋转半径与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第二维利系数与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和特性黏数与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均方旋转半径与水动力学半径之比,结果表明以光引发制得的PEI 10000为核的PAM的确存在星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光敏剂 光聚合 星形聚丙烯酰胺 硫杂蒽酮 聚乙烯亚胺
下载PDF
巯基功能化分离膜的制备与应用
6
作者 刘兰芳 罗建泉 +2 位作者 万印华 武元鹏 陈向荣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21,共8页
展青霉素是一种有毒的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给人及动物的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本文以尼龙膜为基膜,利用聚多巴胺涂层的超强黏附特性将带有氨基的聚乙烯亚胺接枝到膜表面,通过进一步的酰胺化反应制备得到巯基功能化分离膜,并利用巯基与展... 展青霉素是一种有毒的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给人及动物的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本文以尼龙膜为基膜,利用聚多巴胺涂层的超强黏附特性将带有氨基的聚乙烯亚胺接枝到膜表面,通过进一步的酰胺化反应制备得到巯基功能化分离膜,并利用巯基与展青霉素的特异性结合达到去除展青霉素的目的.系统研究了制膜参数,如基膜孔径、不同的聚乙烯亚胺(PEI)相对分子质量和膜表面巯基化反应条件等对膜形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多巴胺的仿生改性,能成功实现尼龙膜的巯基功能化.与基膜相比,巯基化分离膜的最大孔径减小,水通量明显下降,亲水性显著提高.在动态过滤实验中,随着温度的增加,膜的吸附率明显提高,60℃时对展青霉素的吸附率可达9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 聚乙烯亚胺 L-半胱氨酸 功能化分离膜 展青霉素
下载PDF
硬脂酸修饰的聚乙烯亚胺作为siRNA载体的体外评价
7
作者 金春阳 潘彦鹏 +1 位作者 吴道澄 郝新宝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870-875,共6页
目的:考察硬脂酸(SA)修饰的聚乙烯亚胺(PEI)的细胞毒性及转染siRNA的性能。方法:硬脂酸通过羧基与伯氨基脱水缩合嫁接到PEI分子上;激光粒度仪检测粒径及zeta电位;MTT法评价PEI被修饰后的细胞毒性;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荧光酶标仪检... 目的:考察硬脂酸(SA)修饰的聚乙烯亚胺(PEI)的细胞毒性及转染siRNA的性能。方法:硬脂酸通过羧基与伯氨基脱水缩合嫁接到PEI分子上;激光粒度仪检测粒径及zeta电位;MTT法评价PEI被修饰后的细胞毒性;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荧光酶标仪检测材料转染siRNA的性能。结果:修饰产物PEI-SA结合核酸分子前后粒径分别为(61.2±22.4)nm和(70.9±41.4)nm,zeta电位分别为(25.5±4.5)mV和(18.0±4.5)mV;PEI-SA浓度低于64μg/mL时没有细胞毒性,而修饰前的PEI浓度高于8μg/mL时就有明显的细胞毒性;PEI-SA对siRNA的转染效率最高可达(94.7±1.3)%,高于修饰前PEI组及脂质体组;转染进入细胞的siRNA量随siRNA的浓度升高及转染时间增长而增多。结论:硬脂酸对PEI的修饰,降低了PEI的细胞毒性,增高了转染效率。PEI-SA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非病毒基因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载体 聚乙烯亚胺 细胞毒性 转染效率 SIRNA
下载PDF
热响应性聚合物包覆铜纳米粒的研制和性能
8
作者 胡云莉 杨爱琴 +3 位作者 刘丹 胡艳 林淑慧 刘维俊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919-1921,1925,共4页
以聚乙烯亚胺(PEI)、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单体,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热响应性聚乙烯亚胺(PNIPAM-PEI),分散于一定浓度Cu2+溶液,原位还原,制得温敏性聚合物包覆铜的复合颗粒。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复合颗粒形态规则、分布均匀,较低Cu2... 以聚乙烯亚胺(PEI)、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单体,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热响应性聚乙烯亚胺(PNIPAM-PEI),分散于一定浓度Cu2+溶液,原位还原,制得温敏性聚合物包覆铜的复合颗粒。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复合颗粒形态规则、分布均匀,较低Cu2+浓度制备颗粒粒径比较高浓度的小。热分析显示,复合颗粒最终残留物质量分别可达35%和47%,表明有较好聚合物包覆率。红外光谱、X衍射对样品组成分析发现,样品中有未被完整包覆的Cu颗粒存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测定复合颗粒分散液温敏性显示,吸光度随温度有明显变化,显示较好的温度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性 聚乙烯亚胺 原位还原 铜纳米粒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复合铜微粒的制备及表征
9
作者 刘维俊 宋巍 +1 位作者 朱贤 陶建伟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4-317,共4页
以溶液还原法对聚乙烯亚胺(PEI)和Cu2+形成的配合物进行还原,制备了金属Cu微粒。扫描电镜对微粒的分析表明,低浓度Cu2+配合物制备的微粒形态规则、分布均匀,粒径约0.98μm。红外光谱、X-衍射对微粒组成的分析表明,PEI键合地包覆Cu微粒,... 以溶液还原法对聚乙烯亚胺(PEI)和Cu2+形成的配合物进行还原,制备了金属Cu微粒。扫描电镜对微粒的分析表明,低浓度Cu2+配合物制备的微粒形态规则、分布均匀,粒径约0.98μm。红外光谱、X-衍射对微粒组成的分析表明,PEI键合地包覆Cu微粒,没有Cu的其他氧化物存在,PEI包覆量占微粒质量的14.6%,形成的复合铜微粒体系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微粒 聚乙烯亚胺 包覆 复合物
下载PDF
功能石墨烯改性水性聚氨酯及其性能 被引量:13
10
作者 郑春森 赵海平 +2 位作者 姚伯龙 王良多 孙常青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43-2652,共10页
以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通过聚乙烯亚胺(PEI)接枝改性和水合肼还原,制备出了功能化石墨烯(FG-PEI),并将其与水性UV固化聚氨酯(WPU)乳液复合,制备FG-PEI/WPU复合涂层。采用FTIR、XRD、Raman、XPS、SEM、TEM等测试分析表征FG-PEI的结构,... 以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通过聚乙烯亚胺(PEI)接枝改性和水合肼还原,制备出了功能化石墨烯(FG-PEI),并将其与水性UV固化聚氨酯(WPU)乳液复合,制备FG-PEI/WPU复合涂层。采用FTIR、XRD、Raman、XPS、SEM、TEM等测试分析表征FG-PEI的结构,测定了FG-PEI的导电性,并考察了FG-PEI在水中的分散性,研究FG-PEI用量对WPU胶膜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及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FG-PEI在保持较好水溶性的条件下,其电导率并未明显下降,并随着FG-PEI在WPU基体中用量的增加,WPU胶膜的表面电阻率逐渐降低,拉伸强度不断增加,断裂伸长率降低,经FG-PEI改性后,WPU的热稳定性得到提高。研究表明,FG-PEI改性WPU可提高胶膜的导电性,使其兼具良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石墨烯 水性聚氨酯 导电性 聚乙烯亚胺 分散性
原文传递
二茂铁疏水改性支化聚乙烯亚胺水溶液的聚集结构与流变行为 被引量:5
11
作者 罗淑婧 金磊 +3 位作者 孙一新 上官勇刚 计剑 郑强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50-1356,共7页
通过将二茂铁接枝在大分子链上制备了疏水改性支化聚乙烯亚胺(Fc-BPEI),用动态光散射、透射电镜及旋转流变仪研究了其水溶液中大分子的聚集态结构与流变行为.考察了剪切作用、浓度、温度对溶液中大分子结构和形态及流变行为的影响.研究... 通过将二茂铁接枝在大分子链上制备了疏水改性支化聚乙烯亚胺(Fc-BPEI),用动态光散射、透射电镜及旋转流变仪研究了其水溶液中大分子的聚集态结构与流变行为.考察了剪切作用、浓度、温度对溶液中大分子结构和形态及流变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二茂铁改性的聚乙烯亚胺分子尺寸明显增大,且随浓度增大体系中大分子逐渐从分子内疏水缔合为主向分子间疏水缔合为主转变,形成分子间缔合体.上述原因使得Fc-BPEI溶液黏度显著增大,但是该体系却呈现典型的牛顿流体特征.对样品进行连续升-降温循环热处理,发现经过升降温处理后的Fc-BPEI体系黏度明显增大,且增幅随热循环次数增加而逐渐减小.动态流变测试结果表明,这种现象缘于热处理使得大分子链缔合方式和形态发生变化,体系中出现穿插于多个分子间缔合体的PEI大分子,产生了类似网络结构的大分子聚集结构.经热处理的Fc-BPEI溶液呈现显著的剪切变稀现象,高浓度溶液的抗剪切能力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化聚乙烯亚胺 疏水改性 流变行为 缔合作用
原文传递
多巴胺辅助聚乙烯亚胺沉积交联的复合纳滤膜制备(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Pei-bin ZHANG Cui-jing LIU +2 位作者 Jian SUN Bao-ku ZHU Li-ping ZHU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38-150,共13页
目的:利用多巴胺改性构建一种简单制备荷正电复合纳滤膜,解决多巴胺类改性材料耐碱性差的问题。创新点:1.利用共沉积技术与交联反应成功制备了荷正电复合纳滤膜;相较于传统多巴胺改性膜,该复合膜的稳定性大大提高。2.经过测试表征,制备... 目的:利用多巴胺改性构建一种简单制备荷正电复合纳滤膜,解决多巴胺类改性材料耐碱性差的问题。创新点:1.利用共沉积技术与交联反应成功制备了荷正电复合纳滤膜;相较于传统多巴胺改性膜,该复合膜的稳定性大大提高。2.经过测试表征,制备得到的纳滤膜的分离尺寸属于疏松纳滤膜范围,可用于相应尺度的分离领域。方法:1.通过多巴胺与聚乙烯亚胺共沉积,首先实现二者的表面沉积,随后通过交联剂交联制备复合膜(图1);2.对改性膜前后表面理化性质进行相应表征(表2和图3~6);3.通过测试通量和截留等性能及分析相关纳滤模型,表征该复合膜分离性能(图7和8,公式(5)和(7));4.通过长期分离测试及碱性溶液清洗,测试复合膜的稳定性和耐碱性。结论:1.成功制备了具有荷正电性的复合纳滤膜;2.通过通量和截留数据拟合分析得出该膜截留尺寸在1.5 nm和2 nm之间,属于疏松纳滤膜,可用于相应尺度分离;3.该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耐碱性,应用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共沉积 纳滤膜 耐碱性
原文传递
支化聚乙烯亚胺荧光纳米粒子的合成、性能及荧光机理
13
作者 张尚尚 施伟光 +2 位作者 李紫雪 鲁晓怡 王俊 《化工科技》 CAS 2019年第3期33-40,共8页
以支化聚乙烯亚胺(bPEI)、抗坏血酸(AA)为原料,采用一锅法使AA氧化生成古洛糖酸(DKG),并与bPEI发生交联反应,得到黄绿色荧光的聚乙烯亚胺纳米粒子(bPEI-DKGNPs)。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bPEI-DKGNPs的荧光... 以支化聚乙烯亚胺(bPEI)、抗坏血酸(AA)为原料,采用一锅法使AA氧化生成古洛糖酸(DKG),并与bPEI发生交联反应,得到黄绿色荧光的聚乙烯亚胺纳米粒子(bPEI-DKGNPs)。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bPEI-DKGNPs的荧光性能及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90℃、60min、pH=5.00的水热条件下,AA氧化生成的DKG与bPEI交联反应,生成粒径约为1.2nm的单分散黄绿色荧光的bPEI-DKGNPs。在35℃恒温条件下,bPEI-DKGNPs的pH缓冲溶液(pH=3.00、12.00)荧光强度稳定,且7d内不变。金属离子识别实验可知,Cu2^+可与bPEI-DKGNPs中的N、O原子发生配位作用,发生能量转移或内滤效应从而导致bPEI-DKGNPs荧光猝灭,并建立了Cu2^+浓度-荧光强度标准曲线,为复杂水体环境中的Cu2^+定性定量检测提供新的手段。同时,通过荧光机理分析可知,bPEI和DKG中的杂原子基团(N、O)经交联、固化后,杂原子基团的振动和旋转受到限制,导致辐射跃迁强度增加、荧光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化聚乙烯亚胺 荧光纳米粒子 离子识别 荧光稳定性 荧光机理
下载PDF
石英谐振式CO_2气敏元件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本刚 陈丽华 +2 位作者 白旭东 张刚 全宝富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30-32,共3页
以聚乙烯亚胺 (PEI)为敏感涂层 ,制作了石英谐振式气敏元件。研究结果表明 。
关键词 石英谐振式 聚乙烯亚胺 二氧化碳气敏元件
下载PDF
基于聚乙烯亚胺的非病毒基因载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苗佩宏 何彩霞 +1 位作者 高建青 胡忠杰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5-510,共6页
如今,越来越多的非病毒基因载体被应用于基因传递中,聚乙烯亚胺(PEI)作为一种重要的阳离子聚合非病毒基因传递载体受到广泛的关注。针对如何克服其生物不可降解性和细胞毒性并进一步提高转染效率的问题,笔者通过文献综合介绍了一些新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非病毒基因载体被应用于基因传递中,聚乙烯亚胺(PEI)作为一种重要的阳离子聚合非病毒基因传递载体受到广泛的关注。针对如何克服其生物不可降解性和细胞毒性并进一步提高转染效率的问题,笔者通过文献综合介绍了一些新的策略,并具体对以PEI为基础的新型载体的合成、新型体外转染方法的建立以及体内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病毒载体 基因传递 聚阳离子复合物 聚乙烯亚胺 疏水化修饰 反向转染 三维转染
原文传递
以聚乙烯亚胺及其衍生物为骨架在非病毒基因治疗中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慕平 丁宝月 +4 位作者 陈如兵 郑永霞 孙琳丽 苏小蓉 吴兆勇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28期120-122,共3页
攻克肿瘤最有潜力的方法是基因治疗,目前研究最多的是以聚乙烯亚胺(PEI)及其衍生物为病毒载体的非病毒基因疗法。虽然聚乙烯亚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非病毒基因递送系统,但它仍存在不足之处,需作出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主要可从以下方面来... 攻克肿瘤最有潜力的方法是基因治疗,目前研究最多的是以聚乙烯亚胺(PEI)及其衍生物为病毒载体的非病毒基因疗法。虽然聚乙烯亚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非病毒基因递送系统,但它仍存在不足之处,需作出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主要可从以下方面来进行改进:筛选合适的PEI,连接屏蔽基团,连接靶向配体,引入核定位信号和拟病毒颗粒模式等。本文主要介绍一些新的研究策略及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非病毒基因治疗 聚乙烯亚胺 聚乙烯亚胺衍生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