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酰胺酸的Mark—Houwink方程参数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婷婷 黄智敏 +1 位作者 舒红英 邓安民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49-56,共8页
本文采用十二种已知分子量的单分散聚苯乙烯(PS)为标准试样,在流动相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加入低分子量电解质磷酸(H3PO4)来屏蔽聚酰胺酸的聚电解质效应。以七个系列不同结构、不同特性粘度的聚酰胺酸进行凝胶渗透色谱(GPC)淋洗试验... 本文采用十二种已知分子量的单分散聚苯乙烯(PS)为标准试样,在流动相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加入低分子量电解质磷酸(H3PO4)来屏蔽聚酰胺酸的聚电解质效应。以七个系列不同结构、不同特性粘度的聚酰胺酸进行凝胶渗透色谱(GPC)淋洗试验。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法来测定聚酰亚胺的前体——聚酰胺酸(PAA)的Mark—Houwink方程参数K和α。本文根据Mark—Houwink方程的对数形式lg[η]=lgK+αlgM,以聚酰胺酸的lg[η]分别对lgMn、lgMw作图(称为双对数图),由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得到了Mark—Houwink方程参数K1、α1和K2、α2,来建立相应的方程。这样由聚酰胺酸在DMF溶液中的特性粘度[η],就可求得相应的数均分子量Mn和重均分子量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酸 凝胶渗透色谱法 Mark--Houwink方程参数
下载PDF
N,N-二甲基乙酰胺体系均苯型聚酰胺酸的Mark-Houwink方程参数测定 被引量:3
2
作者 方雪 苏桂明 +5 位作者 姜海健 陈明月 马宇良 姚立明 张晓臣 张伟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7-140,145,共5页
通过对5组相同结构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由二氨基二苯醚(ODA)和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体系中聚合而成的均苯型聚酰胺酸——PAA(ODA/PMDA),进行凝胶渗透色谱和特性黏度[η]的测定实验,测定了5组PAA(ODA/PMDA)的珨M... 通过对5组相同结构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由二氨基二苯醚(ODA)和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体系中聚合而成的均苯型聚酰胺酸——PAA(ODA/PMDA),进行凝胶渗透色谱和特性黏度[η]的测定实验,测定了5组PAA(ODA/PMDA)的珨Mn和珨Mw,并计算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d1=2.18,d2=2.37,d3=1.97,d4=2.33,d5=2.42;室温下测定了PAA(ODA/PMDA)在DMAc中的Mark-Houwink方程参数,从而得到DMAc体系均苯型PAA(ODA/PMDA)的Mark-Houwink方程参数K1=2.34×10-5,α1=0.6867,K2=1.98×10-7,α2=0.96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渗透色谱 聚酰胺酸 Mark-Houwink方程参数
下载PDF
含氟聚酰胺酸亚胺化反应动力学
3
作者 高爱娟 王强 +2 位作者 常冠军 王莹 林润雄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3-225,共3页
利用动态热重法研究了两种含氟聚酰胺酸薄膜在连续升温过程中的亚胺化反应动力学。采用积分法确定了两种含氟聚酰胺酸的亚胺化反应动力学函数是g(α)=(1-α)-1-1(其中:α为转化率);分别由Ozawa、KAS和迭代法来求取反应的活化能Ea值。结... 利用动态热重法研究了两种含氟聚酰胺酸薄膜在连续升温过程中的亚胺化反应动力学。采用积分法确定了两种含氟聚酰胺酸的亚胺化反应动力学函数是g(α)=(1-α)-1-1(其中:α为转化率);分别由Ozawa、KAS和迭代法来求取反应的活化能Ea值。结果表明:由KAS法或迭代法求得的活化能比较可靠。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关的动力学参数、动力学模型方程和动力学补偿效应表达式,为聚酰亚胺工艺参数的选择和工艺窗口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聚酰胺酸薄膜 亚胺化反应 热重法 动力学
下载PDF
含氟聚酰亚胺预聚体热亚胺化反应的动力学
4
作者 高爱娟 刘华 +1 位作者 刘志坡 林润雄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189-191,195,共4页
采用动态热重法研究了含氟聚酰胺酸在整个亚胺化反应温度范围内的反应动力学。采用积分法结合31种机理函数判断出亚胺化反应的机理函数是g(α)=(1-α)^-1-1,由迭代的等转化率法求出反应活化能Eα=96.18kJ·mol^-1(平均值)... 采用动态热重法研究了含氟聚酰胺酸在整个亚胺化反应温度范围内的反应动力学。采用积分法结合31种机理函数判断出亚胺化反应的机理函数是g(α)=(1-α)^-1-1,由迭代的等转化率法求出反应活化能Eα=96.18kJ·mol^-1(平均值),指前因子A=6.59×10^8~3.10×10^14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聚酰胺酸 亚胺化反应 热重法 动力学
下载PDF
聚酰胺酸结构及其亚胺化的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金盈 曾广赋 +2 位作者 朱丹阳 黄燕 苏朝晖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8-262,共5页
利用变温透射红外光谱方法,通过跟踪聚酰胺酸(PAA)的亚胺化过程,对由均苯四酸二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合成的聚酰胺酸及经过加热亚胺化后生成的聚酰亚胺(PI)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分析,对聚酰胺酸和聚酰亚胺的红外谱峰进行合理的归属,... 利用变温透射红外光谱方法,通过跟踪聚酰胺酸(PAA)的亚胺化过程,对由均苯四酸二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合成的聚酰胺酸及经过加热亚胺化后生成的聚酰亚胺(PI)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分析,对聚酰胺酸和聚酰亚胺的红外谱峰进行合理的归属,发现聚酰胺酸在亚胺化过程中有—COO-和—NH2+存在,—COO-中羰基的对称与反对称伸缩振动分别位于1607和1406 cm-1,NH2+的伸缩振动则有3200、3133、2938、2880、2820和2610 cm-1等多个精细谱带。并根据对—COO-和—NH 2+谱峰的归属,提出聚酰胺酸生成聚酰亚胺的机理为聚酰胺酸中COOH的H+转移到聚酰胺酸中的NH上,形成NH2+,然后脱水环化生成聚酰亚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酸 亚胺化 红外光谱
下载PDF
聚酰胺酸化学环化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业 丁孟贤 徐纪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4-28,共5页
对从酸酐HQDPA和二胺m-3MPDA得到的聚酰胺酸分别用乙酐/吡啶(5∶4)、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C)为脱水剂进行化学环化,用FTIR对环化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乙酐/吡啶(5∶4)作为脱水剂时,环... 对从酸酐HQDPA和二胺m-3MPDA得到的聚酰胺酸分别用乙酐/吡啶(5∶4)、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C)为脱水剂进行化学环化,用FTIR对环化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乙酐/吡啶(5∶4)作为脱水剂时,环化产物主要为聚酰亚胺;用DCC为脱水剂时,环化产物主要为聚异酰亚胺;从聚酰胺酸化学环化反应机理出发对这一结果给予了解释。进一步的工作还表明:聚异酰亚胺受热转化为聚酰亚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酸 化学环化 聚酰亚胺
下载PDF
含偶氮类非线性光学活性侧基的聚酰亚胺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麻洪 段晓芳 +5 位作者 陈萍 邱玲 张家新 翟剑峰 沈玉全 孟继本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52-657,共6页
报道八种含偶氮类非线性光学活性侧基的聚酰亚胺材料的合成及表征.由于采用了新的合成路线,聚合物中的发色团含量最高接近100%(mol).预聚体聚酰胺酸易溶于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等有机... 报道八种含偶氮类非线性光学活性侧基的聚酰亚胺材料的合成及表征.由于采用了新的合成路线,聚合物中的发色团含量最高接近100%(mol).预聚体聚酰胺酸易溶于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等有机溶剂,成膜性好,亚胺化后得到较高软化点的聚酰亚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酸 偶氮苯 聚酰亚胺 二阶非线性 光学材料
下载PDF
化学亚胺化聚酰亚胺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付梅芳 范和平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8,共4页
以4,4'-二氨基二苯醚(ODA)、2,2-双[3,5-二甲基-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TBAPP)为二胺单体,分别与二苯甲酮四酸二酐(BTDA)和二苯醚四酸二酐(ODPA)聚合,制备了一系列聚酰胺酸(PAA),并以乙酸酐/吡啶为脱水剂,对PAA进行化学亚胺化,... 以4,4'-二氨基二苯醚(ODA)、2,2-双[3,5-二甲基-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TBAPP)为二胺单体,分别与二苯甲酮四酸二酐(BTDA)和二苯醚四酸二酐(ODPA)聚合,制备了一系列聚酰胺酸(PAA),并以乙酸酐/吡啶为脱水剂,对PAA进行化学亚胺化,得到聚酰亚胺(PI)。探讨了化学亚胺化条件,通过红外光谱(FTIR)、特性粘度([η])、示差量热扫描(DSC)及热重分析(TGA)对PI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在两层法挠性覆铜板(2L-FCCL)上的应用作了一些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酸 化学亚胺化 聚酰亚胺 2L-FCCL
下载PDF
聚酰胺酸薄膜表面热亚胺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少峰 朱梦冰 +2 位作者 蒋远媛 王朋朋 黄培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96-800,共5页
采用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与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单体,聚合得到表观黏度为1800m Pa·s的聚酰胺酸(PAA);通过衰减全发射红外光谱(ATR-FTIR)对聚酰胺酸凝胶膜表面亚胺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胺化程度随时间的增加和温... 采用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与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单体,聚合得到表观黏度为1800m Pa·s的聚酰胺酸(PAA);通过衰减全发射红外光谱(ATR-FTIR)对聚酰胺酸凝胶膜表面亚胺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胺化程度随时间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并出现初期的快速和后期的慢速两个阶段。此外,由于薄膜下表面含有较多的残留溶剂,使其酰亚胺化程度高于上表面。用两步一级动力学模型进行关联,得到了相关的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酸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 亚胺化 动力学
下载PDF
聚酰胺酸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秀茹 童跃进 陈庆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7-60,共4页
在不同溶剂中合成了一系列均苯二酐 ( PMDA)型和二苯醚二酐 ( ODPA)型聚酰胺酸 ( PAA) .由 PMDA和二氨基二苯甲烷 ( MDA)或 3,3'-二甲基 -4 ,4 '-二氨基二苯甲烷 ( DMMDA)在 N-甲基吡咯烷酮( NMP)中合成的 PAA在室温下呈凝胶态 ... 在不同溶剂中合成了一系列均苯二酐 ( PMDA)型和二苯醚二酐 ( ODPA)型聚酰胺酸 ( PAA) .由 PMDA和二氨基二苯甲烷 ( MDA)或 3,3'-二甲基 -4 ,4 '-二氨基二苯甲烷 ( DMMDA)在 N-甲基吡咯烷酮( NMP)中合成的 PAA在室温下呈凝胶态 ,而其它 PAA在室温下均为透明溶液 .考查了贮存温度、凝胶态、添加分子筛等条件对 PAA稳定性的影响 . PAA凝胶的贮存稳定性比 PAA溶液好 ,在 PAA溶液中加入 0 .4nm分子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酶 凝胶 分子筛 酸稳定性 贮存稳定性 贮存方式 贮存温度 PPA
下载PDF
正交设计法研究聚酰胺酸分子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立柱 翁凌 +2 位作者 崔巍巍 朱兴松 雷清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5-87,共3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聚酰胺酸固体含量、反应温度、加料间隔时间和反应时间对聚酰胺酸分子量的影响,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测试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合成的聚酰胺酸的分子量。正交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合成最高分子量聚酰胺酸的反应条件为...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聚酰胺酸固体含量、反应温度、加料间隔时间和反应时间对聚酰胺酸分子量的影响,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测试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合成的聚酰胺酸的分子量。正交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合成最高分子量聚酰胺酸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5℃,固体含量为8%,加料间隔时间为9min,反应时间为3h。在此基础上,使用TGA测试了由不同分子量聚酰胺酸合成的聚酰亚胺薄膜的热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聚酰胺酸分子量越大,薄膜的热稳定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酸 正交设计法 热稳定性
下载PDF
黑色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建莉 薛晓春 +5 位作者 程海标 何小茜 王莉娅 燕莎 臧鹏 王志锋 《广州化工》 CAS 2013年第21期58-59,共2页
采用一种两端含有双-NH2基的黑色染料,将其与二胺和二酐反应制备黑色聚酰胺酸共聚物,通过实验室成膜装置研究脱水剂的用量和热亚胺化温度对薄膜透光率和抗张强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AA∶脱水剂为100∶35,热亚胺话温度分别为低温12... 采用一种两端含有双-NH2基的黑色染料,将其与二胺和二酐反应制备黑色聚酰胺酸共聚物,通过实验室成膜装置研究脱水剂的用量和热亚胺化温度对薄膜透光率和抗张强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AA∶脱水剂为100∶35,热亚胺话温度分别为低温120℃、高温300℃时薄膜的性能达到最好,外观黑色均匀、透光率低、抗张强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材料 聚酰胺酸 聚酰亚胺 薄膜
下载PDF
电位滴定法测定聚酰胺酸固相热环化动力学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芳 程茹 +2 位作者 黄培 王晓东 时钧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14-17,共4页
针对二步法合成聚酰亚胺的固相热环化过程,采用改进的自动电位滴定法和GPC测定了反应的剩余聚酰胺酸含量及相对分子质量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聚合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热处理时间和温度的增加而逐步增大,相对分子质量... 针对二步法合成聚酰亚胺的固相热环化过程,采用改进的自动电位滴定法和GPC测定了反应的剩余聚酰胺酸含量及相对分子质量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聚合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热处理时间和温度的增加而逐步增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则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聚合物剩余聚酰胺酸的质量分数随热处理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并出现初期的快速和后期的慢速2个阶段。提高热处理温度,则环化速率明显增大,环化程度亦增大。采用两步一级动力学模型关联并得到了2个阶段的热环化动力学参数,快速和慢速阶段的活化能较为接近,而指前因子和过渡熵相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位滴定法 测定 热环化动力学 二步法 芳香聚酰亚胺
下载PDF
银/聚酰亚胺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亚 李俊 +3 位作者 文杰斌 陈俊 陈江聪 李衡峰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1-646,共6页
借助于PAA(poly(amide acid),聚酰胺酸)与Ag纳米粒子的相互作用以及PAA的线团构象,以原位合成的Ag/PAA纳米复合溶液为基础,采用低温化学亚胺化使PAA亚胺化,得到PI(polyimide,聚酰亚胺)原位包覆的银纳米粒子。采用透射电镜、同步热分析... 借助于PAA(poly(amide acid),聚酰胺酸)与Ag纳米粒子的相互作用以及PAA的线团构象,以原位合成的Ag/PAA纳米复合溶液为基础,采用低温化学亚胺化使PAA亚胺化,得到PI(polyimide,聚酰亚胺)原位包覆的银纳米粒子。采用透射电镜、同步热分析和阻抗分析等表征手段考察Ag/PI复合颗粒的形貌、热学性能和介电性能等。结果显示,Ag纳米粒子均匀地分散在PI基体中,高温处理不会使其发生显著的迁移和团聚;复合颗粒的界面极化效应较明显。本实验是第一次尝试采用全原位方式制备高含银量的PI纳米介电复合材料,研究结果可为Ag/PI高介电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新的工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酸 聚酰亚胺 银纳米粒子 化学亚胺化 性能表征
下载PDF
沉淀聚合法制备聚酰胺酸微粒子及其酰亚胺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卢建军 施君 +2 位作者 刘妙青 阎耀东 赵晓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8-561,共4页
利用沉淀聚合法,以均苯四酸二酐(PMDA)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单体,丁酮(MEK)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混合溶液为溶剂,在常温下,搅拌速度为500r/min,制备了聚酰亚胺的前驱体聚酰胺酸(PAA)。红外光谱表明,所得产物是聚酰胺酸。利用扫... 利用沉淀聚合法,以均苯四酸二酐(PMDA)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单体,丁酮(MEK)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混合溶液为溶剂,在常温下,搅拌速度为500r/min,制备了聚酰亚胺的前驱体聚酰胺酸(PAA)。红外光谱表明,所得产物是聚酰胺酸。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混合溶剂的不同体积比对聚酰胺酸微粒子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EK与NMP的体积比为8:1时,聚酰胺酸微粒子的平均粒径最大,为5.89μm。试制了聚酰亚胺(PI)微粒子,对其进行了SEM、红外光谱分析及热重(TG)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聚合法 聚酰胺酸 聚酰亚胺 微粒子
下载PDF
聚酰亚胺正性光刻胶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凤 路庆华 《上海航天》 CSCD 2017年第3期136-147,共12页
对聚酰亚胺(PI)+二叠氮萘醌(DNQ)型及聚酰亚胺前驱体(聚酰胺酸,PAA)+DNQ型正性光刻胶材料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讨论了这两种正性光刻胶材料中成膜剂的设计和制备方法。其中:前者在PAA主链中引入疏水基团,抑制PAA的溶解性;后者在PI主... 对聚酰亚胺(PI)+二叠氮萘醌(DNQ)型及聚酰亚胺前驱体(聚酰胺酸,PAA)+DNQ型正性光刻胶材料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讨论了这两种正性光刻胶材料中成膜剂的设计和制备方法。其中:前者在PAA主链中引入疏水基团,抑制PAA的溶解性;后者在PI主链中引入亲水基团,促进PI的溶解性,从而使其能被用于正性光敏聚酰亚胺。讨论了DNQ光敏剂的结构设计和种类、光刻胶的配比和光刻性能,以及正性光敏聚酰亚胺在航天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聚酰胺酸 光刻胶 二叠氮萘醌 光敏剂 制备 光刻性能 航天应用
下载PDF
聚酰亚胺材料在惯性约束聚变制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占文 黄勇 +3 位作者 刘一杨 李波 唐永建 陈素芬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4期1678-1682,共5页
聚酰亚胺材料机械性能、热性能及耐辐照性能都很好,是惯性约束聚变制靶中比较重要的靶材料。在制靶中最主要的应用是制备空心微球,其次是薄膜和柱腔。综述了聚酰亚胺材料的主要性能,聚酰亚胺微球的制备历史、现状及当前的发展方向。... 聚酰亚胺材料机械性能、热性能及耐辐照性能都很好,是惯性约束聚变制靶中比较重要的靶材料。在制靶中最主要的应用是制备空心微球,其次是薄膜和柱腔。综述了聚酰亚胺材料的主要性能,聚酰亚胺微球的制备历史、现状及当前的发展方向。探讨了国内聚酰亚胺微球研制的基本思路。另外简单回顾了聚酰亚胺薄膜和柱腔在惯性约束聚变制靶中的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制靶 聚酰亚胺 聚酰胺酸
下载PDF
准均相的铂钯合金纳米催化剂用于芳香族化合物脱卤反应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燮义 谢光友 李衡峰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6-53,共8页
用一锅法合成的负载于聚酰胺酸盐上的铂钯纳米催化剂,可以通过调节溶液的p H值实现催化剂与反应体系的有效分离和循环利用.准均相的铂钯催化剂应用于水相中卤代芳香族化合物的氢化脱卤反应,转化率达到99%以上,并且在重复使用5次后仍然... 用一锅法合成的负载于聚酰胺酸盐上的铂钯纳米催化剂,可以通过调节溶液的p H值实现催化剂与反应体系的有效分离和循环利用.准均相的铂钯催化剂应用于水相中卤代芳香族化合物的氢化脱卤反应,转化率达到99%以上,并且在重复使用5次后仍然保持很高的活性.铂钯双金属催化剂拥有比单一金属铂或者钯更高的催化活性,这主要是由于铂钯合金在催化反应时具有协同效应.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数据表明铂钯纳米粒子负载于聚酰胺酸上以后可以在水溶液中稳定存在并且处于均匀的分布状态,纳米粒子尺寸约为4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酸盐 铂钯合金纳米粒子 准均相催化 卤代芳香族化合物 脱卤反应
原文传递
聚酰胺酸相对分子质量对亚胺化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俊英 刘芳 +2 位作者 程茹 黄培 时钧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11-14,20,共5页
以邻苯二甲酸酐为封端剂,控制合成了3种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酰胺酸,利用改进的电位滴定法对经热处理的聚酰胺酸的亚胺化程度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聚合度的增大,聚酰胺酸的特性粘数逐渐增大;聚合度为1的聚酰胺酸的链段运动能力强,... 以邻苯二甲酸酐为封端剂,控制合成了3种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酰胺酸,利用改进的电位滴定法对经热处理的聚酰胺酸的亚胺化程度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聚合度的增大,聚酰胺酸的特性粘数逐渐增大;聚合度为1的聚酰胺酸的链段运动能力强,反应速率快;聚合度为6的聚酰胺酸反应速率稍大于聚合度为18的聚酰胺酸,但在反应初期较聚合度为18的慢,且它们的剩余聚酰胺酸的质量分数较为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酸 聚合度 相对分子质量 酸酐 封端剂 控制合成 反应速率 亚胺化 链段运动 动能
下载PDF
聚酰胺酸贮存稳定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秀茹 童跃进 陈庆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0-233,共4页
在不同溶剂中合成了一系列均苯二酐 (PMDA)、联苯四酸二酐 (BPDA)、二苯硫醚二酐 (TDPA)、三苯二醚二酐 (HQDPA)型和二苯醚二酐 (ODPA)型聚酰胺酸 (PAA) ,由 PMDA和二氨基二苯甲烷 (MDA)或3 ,3 -二甲基 -4,4 -二氨基二苯甲烷 (DMMDA)在... 在不同溶剂中合成了一系列均苯二酐 (PMDA)、联苯四酸二酐 (BPDA)、二苯硫醚二酐 (TDPA)、三苯二醚二酐 (HQDPA)型和二苯醚二酐 (ODPA)型聚酰胺酸 (PAA) ,由 PMDA和二氨基二苯甲烷 (MDA)或3 ,3 -二甲基 -4,4 -二氨基二苯甲烷 (DMMDA)在 N-甲基吡咯烷酮 (NMP)中合成的 PAA在室温下呈凝胶态 ,而其它 PAA在室温下均为透明溶液 .考察了贮存温度、凝胶态、添加分子筛等条件对 PAA贮存稳定性的影响 .发现 PAA凝胶的贮存稳定性优于 PAA溶液 ,在 PAA溶液中加入 4A分子筛时 ,有利于其贮存期的延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酸 贮存 稳定性 分子筛 凝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