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流条件巨大变化对有机污染物降解速率影响研究 被引量:46
1
作者 李锦秀 廖文根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5-48,共4页
以三峡库区江段主要有机污染水质指标BOD5为例 ,通过经验分析与计算 ,深入研究三峡水库建成前后水流条件巨大变化对BOD5生化降解系数K1 的影响 ,并建立了与水流条件相关的经验关系式。研究表明 ,三峡水库建成以后 ,随着水位抬高 ,流速减... 以三峡库区江段主要有机污染水质指标BOD5为例 ,通过经验分析与计算 ,深入研究三峡水库建成前后水流条件巨大变化对BOD5生化降解系数K1 的影响 ,并建立了与水流条件相关的经验关系式。研究表明 ,三峡水库建成以后 ,随着水位抬高 ,流速减缓 ,单位时间内BOD5降解速率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速率 水流 有机污染物 生化降解速率 三峡库区 长江
下载PDF
微生物降解石油烃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2
作者 张子间 刘勇弟 +1 位作者 孟庆梅 张立辉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3-198,共6页
对石油烃污染物的生物处理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总结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石油烃降解微生物种类、石油烃降解酶、环境影响因素以及微生物降解石油烃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 对石油烃污染物的生物处理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总结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石油烃降解微生物种类、石油烃降解酶、环境影响因素以及微生物降解石油烃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作了预测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污染物 生物降解 微生物
下载PDF
电子穿梭体介导的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机制及应用 被引量:28
3
作者 马金莲 马晨 +2 位作者 汤佳 周顺桂 庄莉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33-1840,共8页
厌氧条件下微生物将电子传递给胞外电子受体的现象非常普遍,电子穿梭体(electron shuttle,ES)是介导胞外电子传递过程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其具体的机制尚未明晰。一部分微生物自身能分泌一些物质作为内生ES,另一部分微生物能利用天然存在... 厌氧条件下微生物将电子传递给胞外电子受体的现象非常普遍,电子穿梭体(electron shuttle,ES)是介导胞外电子传递过程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其具体的机制尚未明晰。一部分微生物自身能分泌一些物质作为内生ES,另一部分微生物能利用天然存在或人工合成的某些物质作为外生ES,并将其携带的电子传递至微生物胞外电子受体。ES介导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的基本过程为:氧化态电子穿梭体(ES_(ox))接受电子变成还原态(ESred),ESred传递电子给胞外电子受体,自身再次氧化成ES_(ox),从而循环往复。本文重点介绍不同种类ES及其电子穿梭机制,以及ES的分子扩散、氧化还原电势及电子转移能力对胞外电子传递过程的影响。ES介导的胞外电子传递过程直接影响污染物转化和微生物产电,因此在污染修复及生物能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电子传递 电子穿梭体 氧化还原 污染物生物降解 生物能源
原文传递
生物修复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陈金霞 徐璍 张小莉 《上海化工》 CAS 2000年第9期4-7,20,共5页
随着工业的发展,有毒有害物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生物修复技术以其成本低、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在污染治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80年代产生以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生物修复技术的... 随着工业的发展,有毒有害物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生物修复技术以其成本低、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在污染治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80年代产生以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生物修复技术的原理、方法、特点及其在污染治理中的一些应用,并指出目前存在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修复 有机污染物 重金属 污染治理
下载PDF
生物强化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5
作者 徐军祥 杨翔华 +3 位作者 姚秀清 许谦 佟明友 张全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9-134,共6页
阐述了生物强化技术的原理,概括了国内外有关生物强化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应用实例及效果。介绍了生物强化技术应用中有关高效降解菌和生物强化菌剂的研究与开发现状,进一步讨论了应用生物强化技术的主要控制参数,展望了生物强... 阐述了生物强化技术的原理,概括了国内外有关生物强化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应用实例及效果。介绍了生物强化技术应用中有关高效降解菌和生物强化菌剂的研究与开发现状,进一步讨论了应用生物强化技术的主要控制参数,展望了生物强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生物强化 生物强化菌剂 生物降解 降解菌
下载PDF
吸附对土壤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凌 崔广柏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01-407,共7页
在土壤水环境系统中 ,吸附作用是影响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的主要制约因素。污染物的吸附性越强 ,则其存在于土壤水溶液的重量百分比就越小 ,生物降解可能性也就越低。本文建立了定量描述吸附作用对有机污染物在土壤颗粒内部传输过程... 在土壤水环境系统中 ,吸附作用是影响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的主要制约因素。污染物的吸附性越强 ,则其存在于土壤水溶液的重量百分比就越小 ,生物降解可能性也就越低。本文建立了定量描述吸附作用对有机污染物在土壤颗粒内部传输过程影响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发现 ,有机污染物的土壤 -水吸附分配系数 Kd 越大 ,则其从土壤颗粒内部传输到外部水溶液的速率就越小 ,总的降解速率也就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吸附 生物降解 土壤水环境
下载PDF
厦门西港及其邻近海域沉积物中PAHs污染特征及生物修复研究建议 被引量:14
7
作者 田蕴 郑天凌 +2 位作者 王新红 骆苑蓉 张勇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92-200,共9页
据 2 0 0 1年 7、1 0月 2个航次对厦门西港水产养殖海区沉积物中 1 6种优先监测的多环芳烃含量及 3种多环芳烃降解菌的数量进行研究 ,并与厦门西港及其邻近海域非养殖区的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其养殖区沉积物中能检测出的多环芳烃以 4... 据 2 0 0 1年 7、1 0月 2个航次对厦门西港水产养殖海区沉积物中 1 6种优先监测的多环芳烃含量及 3种多环芳烃降解菌的数量进行研究 ,并与厦门西港及其邻近海域非养殖区的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其养殖区沉积物中能检测出的多环芳烃以 4~ 6环的为主 ,并且含量明显高于非养殖区 .在养殖海区的沉积物中检测出的苯并 (b)荧蒽、吲哚芘和苯并 (ghi) 艹北等没有最低安全值的高分子量多环芳烃将直接威胁养殖水质和生物的安全 .3种多环芳烃 (菲、荧蒽、芘 )降解菌数量的最低值都出现在养殖海区 ,而这 3种多环芳烃含量的最高值也均出现在养殖海区 .在非养殖区的 3个站位的沉积物中 ,这 3种多环芳烃的含量与其降解菌数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针对沿岸海域水产养殖区多环芳烃污染的现状与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有机污染物 调查 分布 生物降解 海洋沉积物 福建 生物修复 多环芳烃
下载PDF
用生物降解技术处理缫丝生产污水 被引量:9
8
作者 廖梦虎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0-22,共3页
简述了“工业有机污水净化回用装置”专利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各设施功能等 ,并对该技术用于处理缫丝生产污水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
关键词 生物降解技术 缫丝企业 有机污染物 废水处理
下载PDF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少婷 张宏 +1 位作者 余训民 汤亚飞 《广西科学》 CAS 2005年第3期236-240,共5页
从共基质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处理、厌氧好氧发酵工艺、固定化生物催化剂技术、膜生物反应器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等方面综述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原理及研究进展。认为目前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处理存在的关键问题是技术不够成熟... 从共基质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处理、厌氧好氧发酵工艺、固定化生物催化剂技术、膜生物反应器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等方面综述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原理及研究进展。认为目前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处理存在的关键问题是技术不够成熟,降解效率还不高。提出今后应该在筛选高效降解菌及基因工程菌,探明高效降解菌株的代谢动力学和代谢机理,创建新的技术手段和多种技术的联合使用,将现有的技术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难降解 生物处理技术
下载PDF
冰封期河流中污染物损耗估算模型 被引量:9
10
作者 郑秋红 伍永秋 张永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5-617,共3页
在讨论常规的沉淀、生物降解模型在冰封期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了冰冻作用损耗模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在冰封期,河流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损耗方式以沉淀和冰冻作用为主,而生物降解作用则相对较弱.
关键词 冰封期 污染物损耗 沉淀 生物降解 冰层冻结
下载PDF
城市污水管网污染物沉积与冲刷释放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金鹏康 卞晓峥 +2 位作者 焦丁 王斌 石山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3-257,共5页
为明确城市污水管网中污染物沉积、冲刷释放及微生物降解作用对有机物去除的贡献,以管网中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有沉积与无沉积的模拟管道,在首次冲刷的理论基础上得到管道污染物沉积释放计算模型,进而研究了不同流量下有机污染... 为明确城市污水管网中污染物沉积、冲刷释放及微生物降解作用对有机物去除的贡献,以管网中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有沉积与无沉积的模拟管道,在首次冲刷的理论基础上得到管道污染物沉积释放计算模型,进而研究了不同流量下有机污染物的沉积与冲刷释放规律,并对不同流量下进出水的粒径分布及颗粒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管道6 h水力循环条件下,当流速为0.32 m/s时,污水中有机物变化以沉积贡献为主;当流速增加为管网最小设计流速0.6 m/s时,污染物沉积现象得到显著改善,冲刷释放效应增强;当流速进一步增加为0.9 m/s时,冲刷释放成为主要作用,生物降解作用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城市污水管网 有机物 污染物沉积 冲刷释放 生物降解
下载PDF
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治理高浓度有机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魏连爽 谢文娟 林爱军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1-517,共7页
高浓度有机污染物难以进行生物降解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会对微生物产生较大毒害作用而抑制微生物生长以及降解过程,而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Two-phase partitioning bioreactor,TPPB)可以有效解决污染物毒性的问题,因而在高浓度有机污染治... 高浓度有机污染物难以进行生物降解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会对微生物产生较大毒害作用而抑制微生物生长以及降解过程,而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Two-phase partitioning bioreactor,TPPB)可以有效解决污染物毒性的问题,因而在高浓度有机污染治理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系统介绍了TPPB类型以及各自的工作原理,即TPPB通过非水相的引入可以溶解系统内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减少水相中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其对微生物的毒性,并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实现污染物的降解,随着降解过程的进行污染物在两相间的分配平衡不断被打破,污染物又不断从非水相进入到水相之中,使得微生物的降解过程持续进行.同时分析了反应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如传质速率、微生物影响等,进而阐述了该技术在水体、土壤、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最后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对TPPB技术的工程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分配生物反应器(TPPB) 有机污染物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多环芳烃(PAHs) 生物降解
原文传递
水体中有机污染物自然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曦 夏星辉 杨志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B08期136-139,共4页
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自然降解是影响污染物在环境中归趋过程的一个重要机制,一直是环境界研究的重点。归纳了水体中有机污染物自然降解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并以生物降解和光降解为例,指出目前在自然降解实验研究设计方面值得关注的一... 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自然降解是影响污染物在环境中归趋过程的一个重要机制,一直是环境界研究的重点。归纳了水体中有机污染物自然降解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并以生物降解和光降解为例,指出目前在自然降解实验研究设计方面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自然降解 生物降解 光降解
下载PDF
松花江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预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陆光华 李玉梅 《水资源保护》 CAS 2003年第2期17-19,共3页
以松花江水中混合细菌为降解微生物 ,研究了系列取代芳烃在自然江水中的可生物降解性。苯环上不同取代基对生物降解性的贡献顺序为 :-COOH >-OH >-CH3 >-OCH3 >-NH2 >-Cl >-NO2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法对所研究化合物... 以松花江水中混合细菌为降解微生物 ,研究了系列取代芳烃在自然江水中的可生物降解性。苯环上不同取代基对生物降解性的贡献顺序为 :-COOH >-OH >-CH3 >-OCH3 >-NH2 >-Cl >-NO2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法对所研究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进行了预测研究 ,预测效果很好。所研究化合物中 ,多数取代苯酚、苯甲酸和少数取代苯胺在自然江水中可以被微生物快速降解 ,而苯环上含氯、氨基和硝基的物质 ,比较难于降解 ,因此 ,它们对环境的危害也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生物降解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垃圾填埋场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文超 张华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07年第2期164-168,172,共6页
概述了垃圾填埋场中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与生物化学作用,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的基本原理及其影响因素,介绍了垃圾生物降解的四种基本动力学方程,提出了要重视我国在填埋场有机物降解机理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有机污染物 生物降解 动力学方程
下载PDF
线性等温吸附条件下有机污染物在地下饱水带中迁移的数学模型及参数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姜利国 梁冰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10-112,115,共4页
为研究在固-液界面的吸附降解等行为对饱水带中的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的影响,综合考虑有机污染物在饱水带中的扩散、吸附解吸、分配以及微生物降解作用,根据线性等温平衡吸附理论,建立了地下水流动方程与有机污染物在饱水带中迁移... 为研究在固-液界面的吸附降解等行为对饱水带中的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的影响,综合考虑有机污染物在饱水带中的扩散、吸附解吸、分配以及微生物降解作用,根据线性等温平衡吸附理论,建立了地下水流动方程与有机污染物在饱水带中迁移方程耦合的数学模型,探讨了模型中的分配系数及溶解项、吸附项的一阶反应速率等参数的改变对有机污染物运移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分配系数的增大,有机污染物因固相介质的吸附和截留而被限制其随地下水迁移;微生物降解作用对有机污染物的浓度有重要影响,随着反应速率的改变,污染物在固相和水相中的浓度迅速改变.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定量描述溶质迁移过程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实验室中模型参数的测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有机污染物 吸附-解吸 生物降解 迁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bacteria-plant association in bio-degradation of diesel oil pollutants in soil 被引量:2
17
作者 Lu, Sijin Teng, Yanguo +1 位作者 Sun, Zongjian Wang, Jinsheng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11年第2期220-225,共6页
The bacteria and plants were associated to remove diesel oil pollutants from soil.Three efficiently degrading bacteria(named strains Q10,Q14 and Q18,respectively) were isolated.Two plants(alfalfa and Indian mustard) w... The bacteria and plants were associated to remove diesel oil pollutants from soil.Three efficiently degrading bacteria(named strains Q10,Q14 and Q18,respectively) were isolated.Two plants(alfalfa and Indian mustard) were selected to form the association.Biodegradation of diesel oil pollutants in soil was accelerated by bacteria-plants association.The main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The plants-bacteria association was more effective in biodegradation of diesel oil pollutants in soil than in respective experiments carried out with plants or bacteria alone.Strain Q18-Indian mustard association resulted in the maximum diesel oil reduction(69.18%).The activities of catalase and polyphenol oxidase in soil were enhanced and microbial populations in soil,especially in rhizosphere,were also stimulated in the treatment of bacteria-plant association.Overall,the soil conditions might be improved by alfalfa or Indian mustard to benefit the growth of bacteria,which resulted in degradation of diesel oil pollutants more effective by the bacteria-plant association.The bacteria-plants association may be a better approach to the removal of diesel oil pollutants from s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teria-plant association biodegradation diesel oil pollutant SOIL
下载PDF
皮革化学品生物降解相互影响的测定方法初探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彦春 郑力文 陈玉峰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40-45,共6页
论述了皮革化学品复合污染物生物降解相互影响研究的必要性。基于生长代谢原理、共生代谢原理以及通过改变难降解有机物的性质增加生物可利用性等角度,介绍了易降解有机物对难降解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影响机理,综述了国内外该方面的研究进... 论述了皮革化学品复合污染物生物降解相互影响研究的必要性。基于生长代谢原理、共生代谢原理以及通过改变难降解有机物的性质增加生物可利用性等角度,介绍了易降解有机物对难降解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影响机理,综述了国内外该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详细介绍了现有复合污染物生物降解相互影响的测定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应用条件及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探讨了各种方法在皮革化学品复合污染物生物降解相互影响研究中应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污染物 生物降解 共降解 测定方法 皮革化学品
下载PDF
对硝基苯酚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夏丞垚 陈琼珍 +4 位作者 沈文静 黄彦 叶现丰 曹慧 崔中利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1年第4期387-395,共9页
对硝基苯酚是一类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和药物中间体,在自然环境中半衰期较长,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被认定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被列入我国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目前,生物降解、化学氧化、光催化以及物理吸附等手段在对硝基苯酚降解中发挥... 对硝基苯酚是一类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和药物中间体,在自然环境中半衰期较长,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被认定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被列入我国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目前,生物降解、化学氧化、光催化以及物理吸附等手段在对硝基苯酚降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物修复作为一种由微生物介导的、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的污染物降解和脱毒方法,与化学和物理修复方法相比,在使用效率和生态环保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微生物是生物降解的核心,本文对对硝基苯酚的危害、降解性微生物及其微生物降解途径,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也讨论了目前对硝基苯酚的微生物降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利用功能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保护土壤和水体健康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硝基苯酚 优先控制污染物 生物降解 微生物修复
下载PDF
河流细颗粒泥沙对污染物生物降解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文典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67-272,共6页
在已有研究中,水体中污染物降解基本不考虑泥沙的影响,考虑河流泥沙自身特性研究天然河流细颗粒泥沙对水沙体系中污染物生物降解影响的报道还不多见。以粒径小于0.008 mm和0.02 mm 2个粒径组的天然河流细颗粒泥沙为试验材料,以经稀释的... 在已有研究中,水体中污染物降解基本不考虑泥沙的影响,考虑河流泥沙自身特性研究天然河流细颗粒泥沙对水沙体系中污染物生物降解影响的报道还不多见。以粒径小于0.008 mm和0.02 mm 2个粒径组的天然河流细颗粒泥沙为试验材料,以经稀释的生活污水模拟天然污染水体,通过试验研究了水沙体系中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从含沙量、泥沙粒径等方面分析得出了河流细颗粒泥沙对污染物生物降解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沙体系中低浓度污染物的好氧生物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过程,但泥沙的存在对污染物的降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含沙体系中污染物降解速率大于不含沙体系中的降解速率,其降解速率常数随含沙量的增大而增大,半衰期则随含沙量的增大而缩短。此外,对细颗粒河流泥沙而言,泥沙粒径对水沙体系中污染物降解过程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泥沙 污染物 好氧生物降解 含沙量 泥沙粒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