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2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依然有效:迈向政治社会研究的“结构-过程”分析范式 被引量:163
1
作者 吴晓林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6-108,共13页
在政治社会研究领域,结构功能主义具有持久而强大的影响力。由于侧重提供社会规范的知识,结构功能主义显得"静态有余动态不足"。其批评者侧重于解释社会,力图动态地研究社会问题。二者围绕"均衡与冲突、整体主义与个体... 在政治社会研究领域,结构功能主义具有持久而强大的影响力。由于侧重提供社会规范的知识,结构功能主义显得"静态有余动态不足"。其批评者侧重于解释社会,力图动态地研究社会问题。二者围绕"均衡与冲突、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宏观与微观"形成了极化的对立。然而,结构功能主义及其批评并非非此即彼、水火不容。双方"只及一点,不及其余"的缺陷,反而遗留了重要却未经深入的中间地带。政治社会的快速变迁,亟须方法论层面的创新,"结构-过程"分析范式,就是力图综合规范和解释两个部分,实现宏观理论与微观经验的连接。其中,过程负责"适应"或"打破",结构负责"秩序";结构侧重对过程的抽象,过程侧重解释结构的触发机制,过程与结构互相依赖。这种分析范式的建构和应用,旨在通过对政治社会实践的操作主体、运行逻辑、运行效果,以及主体关系的考察,一方面,观察政治社会运行的实际过程;另一方面,避免滑向小因果关系的理论自缚,从而把握政治社会运行的深层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社会 结构过程 结构功能主义 治理
原文传递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司法调节 被引量:59
2
作者 刘海波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6-44,共9页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结构关系主要有两种模式 :相互控制和重叠统治。相互控制模式的设计使得各级政府在组成、立法和执行上相互依赖 ,通过立法、行政过程中的体制保障机制来协调政府间的关系。这种方式有诸多弊端。用司法方式调节中央和地...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结构关系主要有两种模式 :相互控制和重叠统治。相互控制模式的设计使得各级政府在组成、立法和执行上相互依赖 ,通过立法、行政过程中的体制保障机制来协调政府间的关系。这种方式有诸多弊端。用司法方式调节中央和地方政府关系 ,通过裁决个别纠纷 ,可以间接协调政府间关系 ,其方式有不为人注意的重大好处。中央与地方关系难题的治本之策是吸收重叠统治模式的优点并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司法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相互控制模式 重叠统治模式 司法调节 中国
原文传递
尺度政治理论框架 被引量:72
3
作者 王丰龙 刘云刚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00-1509,共10页
目前国内外对尺度及尺度政治的讨论十分热烈。本文在整合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主体与结构视角提出了一个三阶段的尺度政治理论框架,指出政治过程和权力结构的尺度化是尺度政治的前提,尺度重构是尺度政治的核心机制,权力关系重构是尺度... 目前国内外对尺度及尺度政治的讨论十分热烈。本文在整合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主体与结构视角提出了一个三阶段的尺度政治理论框架,指出政治过程和权力结构的尺度化是尺度政治的前提,尺度重构是尺度政治的核心机制,权力关系重构是尺度政治的目的和结果。具体而言,尺度化涉及物质空间、组织空间和表达空间的大小、层级、范围等结构关系;尺度重构包含由尺度上推、下推、重组,以及上述不同尺度形式构成的3×3矩阵;不同政治主体会采用特定尺度重构策略改变权力关系,并造成一系列尺度关系和合法性的悖论。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进一步讨论了中西方关于尺度和尺度政治的认知差异和未来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化 尺度重构 尺度政治 政治过程 权力关系
原文传递
经济后果学说对会计准则制定理论的影响 被引量:28
4
作者 王跃堂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3-8,共6页
经济后果对会计准则的制定理论提出了挑战 ,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实质上已演化为政治过程。本文对西方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 ,经济后果对会计准则制定理论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对我国会计政策是否也存在经济后果 ,我国准则制定机构如何适... 经济后果对会计准则的制定理论提出了挑战 ,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实质上已演化为政治过程。本文对西方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 ,经济后果对会计准则制定理论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对我国会计政策是否也存在经济后果 ,我国准则制定机构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 ,应对经济后果的挑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准则 经济后果学 制定理论 影响
下载PDF
法院“案多人少”与国家治道变革——转型时期中国的政治与司法忧思 被引量:65
5
作者 姜峰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37,共13页
"案多人少"通常被归为四个原因:1.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2.司法便民措施的采用;3.若干新法的颁行;4.法官数量过少。它们虽不同程度存在,但根本上是公共政治审议机制萎缩、公民缺少诉求表达方式、矛盾纠纷拥堵至司法领域的不同... "案多人少"通常被归为四个原因:1.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2.司法便民措施的采用;3.若干新法的颁行;4.法官数量过少。它们虽不同程度存在,但根本上是公共政治审议机制萎缩、公民缺少诉求表达方式、矛盾纠纷拥堵至司法领域的不同表现。以增加人财物供给和优化内部管理体制为路径的司法改革设计是有局限的。诉讼救济与政治机制不能相互替代,否则会导致二者功能紊乱,造成司法过程与政治过程的双重失灵。缓解法院负担和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从国家治道变革的宏观视角下予以重新观察,应当通过疏通政治过程,从根本上减少司法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多人少 司法改革 政治过程 司法过程
原文传递
精准扶贫何以“瞄不准”?——扶贫政策落地的三重对焦 被引量:64
6
作者 王雨磊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8-93,共6页
农村精准扶贫的前提是将真正的贫困识别出来,但调研发现,精准扶贫往往出现"瞄不准"的现象,也就是说,扶贫名单上出现的并不完全是贫困户,甚至精确瞄准并不是按照收入水平来划定的。精准扶贫的贫困识别分为三个过程:瞄准贫困村... 农村精准扶贫的前提是将真正的贫困识别出来,但调研发现,精准扶贫往往出现"瞄不准"的现象,也就是说,扶贫名单上出现的并不完全是贫困户,甚至精确瞄准并不是按照收入水平来划定的。精准扶贫的贫困识别分为三个过程:瞄准贫困村、瞄准贫困户、贫困户核查,分别由扶贫办、村干部和驻村干部执行,在这三重对焦机制中,福利均分原则、村庄政治结构以及扶贫考核压力都限制了完全按照经济收入来进行贫困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政治过程 村干部 农村治理
下载PDF
多源流框架:探究模糊性对政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47
7
作者 李文钊 《行政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8-99,共12页
多源流框架是由政治学家金登首次提出,他在借鉴决策理论研究者科恩、马奇和奥尔森提出的组织选择的垃圾桶决策模型基础上,开发出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来理解政策过程,探究议程设定、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之间关系。他认为,一旦... 多源流框架是由政治学家金登首次提出,他在借鉴决策理论研究者科恩、马奇和奥尔森提出的组织选择的垃圾桶决策模型基础上,开发出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来理解政策过程,探究议程设定、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之间关系。他认为,一旦政策之窗开启,政策企业家促进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实现三流合一,新的公共政策就会被选择,或者新的公共政策取代旧的公共政策,政策变迁得以实现。多源流框架在提出之后,被不同政策领域、层次和地域广泛使用。多源流框架在未来是否能够具有持续性的生命力,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该理论通过进行适应性调整,主动与一些成熟的理论进行对话,尽早发展具有普适性的理论命题,为共同研究和知识积累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流框架 问题源流 政策源流 政治源流 政策过程
原文传递
商誉会计准则:政治过程、改革争议与我们的评论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为国 解学竟 《会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17,共15页
本文回顾企业合并和商誉会计准则形成的政治过程,总结执行该准则的积极意义与负面影响,剖析与评价IASB改进相关准则的设想与分歧。作者认为,IASB的改革设想难以从根本上消除现行商誉会计准则的弊端和负面影响,建议我国各方积极参加该准... 本文回顾企业合并和商誉会计准则形成的政治过程,总结执行该准则的积极意义与负面影响,剖析与评价IASB改进相关准则的设想与分歧。作者认为,IASB的改革设想难以从根本上消除现行商誉会计准则的弊端和负面影响,建议我国各方积极参加该准则改革的大讨论,及时向IASB反映中方的意见与诉求,并努力做世界各国相关方面的工作,以期根本改善该准则,缓解现准则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相关会计信息的质量,推动企业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合并 商誉及其减值 国际会计准则 政治过程
原文传递
论现代多民族国家建构中民族身份的形成 被引量:18
9
作者 马俊毅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2,123,共12页
民族身份是在多民族国家建构的过程中,民族纳入国家政治组织和制度时所取得的政治地位。现代国家政治转型中民族身份的确立是形成民族概念的重要基础。一般来说,民族概念应与民族身份一致,而民族概念和民族身份应与民族的历史渊源、作... 民族身份是在多民族国家建构的过程中,民族纳入国家政治组织和制度时所取得的政治地位。现代国家政治转型中民族身份的确立是形成民族概念的重要基础。一般来说,民族概念应与民族身份一致,而民族概念和民族身份应与民族的历史渊源、作为国家建构之基础的宪法,以及民族和族群政治一脉相承,这种一致性有益于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相互和谐,从而保证多民族国家建构进程的顺利进行。文章运用政治学"历史分析"的视角,对于中国、美国、西班牙、加拿大等几个国家民族身份的形成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并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国家 政治过程 民族身份 民族概念 国家建构
原文传递
论政治运行中的人伦关系与道德基础 被引量:17
10
作者 桑玉成 孙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1,共7页
政治的静态结构如组织、制度、法律、政策等,是政治过程的物质载体,同时也是政治运行的客观基础。但是,政治的原理及其结构安排既基于政治之基本要素即"人"的现实基础,同时也正是因为其"人"的要素而被赋予了复杂的... 政治的静态结构如组织、制度、法律、政策等,是政治过程的物质载体,同时也是政治运行的客观基础。但是,政治的原理及其结构安排既基于政治之基本要素即"人"的现实基础,同时也正是因为其"人"的要素而被赋予了复杂的意义。这其中,关于政治过程中人伦关系与道德基础就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一定社会的人伦关系和道德基础孕育着一定的政治行为主体,使其在政治行为中不可避免地打上其人伦关系和道德基础的烙印;由此,现代的政治结构和政治规则,也必须以既定的道德基础和人伦关系为依据;以积极的取向充分发挥道德基础和人伦关系在现代政治中的作用,对于政治的稳定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过程 人伦关系 道德基础 乡村政治
下载PDF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过程之比较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沈壮海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3-88,共6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对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过程的进一步抽象和概括 ,只有深入探明思想政治教育所内含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过程的各自推进历程与特点、规律 ,我们才能真正准确地提炼、概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般...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对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过程的进一步抽象和概括 ,只有深入探明思想政治教育所内含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过程的各自推进历程与特点、规律 ,我们才能真正准确地提炼、概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般进程与规律。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过程之间既有共性 ,又有异处 ,既紧密联系 ,又相互区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过程各自功能的有效发挥 ,有赖于其间的和谐发展、互相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教育 政治教育 道德教育 过程 比较
原文传递
政治过程、交易成本与治理机制——政策制定过程的交易成本分析理论 被引量:15
12
作者 黄新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24,共9页
政策制定过程是一个真实时间中的政治过程。由于政治交易各方的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政策制定过程存在大量交易成本。借助于经济分析的交易成本理论,建构出政策制定过程交易成本分析的基本框架,厘清政治过程交易成本的构... 政策制定过程是一个真实时间中的政治过程。由于政治交易各方的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政策制定过程存在大量交易成本。借助于经济分析的交易成本理论,建构出政策制定过程交易成本分析的基本框架,厘清政治过程交易成本的构成与节约交易成本的治理机制,可以为理解政策制定提供一个新的、合理的解释窗口,提供政策过程微观政治分析的可能,从而为节约交易成本,改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无论是对现有政策的评价、不同政策的规范化评估或是替代政策的推荐等,都必须认识到制定政策面临各种交易成本的约束,这些交易成本影响了政策制定的效率,使政策制定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或计算问题,而是许多试图影响政策制定者(代理者)行为的参与者(委托者)之间的一种政治博弈,政策是政治博弈均衡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制定 政治过程 交易成本 治理机制
下载PDF
组织冗余、政治联系与民营企业R&D投资 被引量:15
13
作者 连军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1,共9页
基于企业内外部资源推动R&D投资的理论阐释,实证考察了不同市场环境下组织冗余和政治联系对民营企业R&D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1)直接可利用冗余和潜在冗余能够促进企业R&D投资,但储备可恢复冗余会挤占R&D投资;地区市场... 基于企业内外部资源推动R&D投资的理论阐释,实证考察了不同市场环境下组织冗余和政治联系对民营企业R&D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1)直接可利用冗余和潜在冗余能够促进企业R&D投资,但储备可恢复冗余会挤占R&D投资;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直接可利用冗余和潜在冗余对R&D投资的积极作用越弱。(2)作为获取外部资源重要渠道的政治联系并非必然促进企业R&D投资,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不利于企业R&D投资;但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政治联系对R&D投资有微弱的促进作用。(3)仅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政治联系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将直接可利用冗余投向R&D,但没发现其他冗余资源与政治联系存在显著的资源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冗余 政治联系 市场化进程 R&D投资
原文传递
政治联系、市场化进程与权益资本成本——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4
14
作者 连军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39,共8页
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文章实证检验不同市场环境下政治联系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联系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在不同地区是有差异的;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由于政府干预导致企业经营业绩有较高的不确定性,有政治联... 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文章实证检验不同市场环境下政治联系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联系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在不同地区是有差异的;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由于政府干预导致企业经营业绩有较高的不确定性,有政治联系企业承担着较高的权益资本成本;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政府干预相对较少,政治联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荣誉或良好的政商关系,此时有政治联系企业享有较低的权益资本成本;当上市公司存在控股股东利益输送时,投资者预期到无法共享政治联系为企业带来的利益,此时有政治联系企业要承担较高的权益资本成本。本研究为厘清政治联系对企业和投资者的利弊影响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联系 权益资本成本 市场化进程
下载PDF
中国政治传统与现代公民政治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红太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7-153,共7页
中国传统政治、当代中国政治、现代西方政治在哲学基础、制度规范、权力结构、社会基础、政治过程等方面,都体现出不同的形态与特性。其中,当代中国政治与中国传统政治有某种内在的关联性,而当代中国政治与现代西方政治却表现出两种截... 中国传统政治、当代中国政治、现代西方政治在哲学基础、制度规范、权力结构、社会基础、政治过程等方面,都体现出不同的形态与特性。其中,当代中国政治与中国传统政治有某种内在的关联性,而当代中国政治与现代西方政治却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个性特征。创建中国的现代公民政治不可能照搬现代西方的政治模式。正确地总结中国传统和当代的政治发展的成功经验,参鉴现代西方政治模式的内在规律和合理性,创建本土化的政治发展模式,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之路,当是最明智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哲学 政治制度 政治过程 公民政治
下载PDF
澳大利亚建立全民医疗保险的政治过程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辉 Shane Thomas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45-348,共4页
本文采用描述政治过程的方法,比较全面地回顾了澳大利亚全民医疗保险的缘起,并特别关注系统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政治因素的影响和对中国同行的启示。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是一个具有鲜明政治特征的社会政策,它是人权运动和社会公平思想与传统... 本文采用描述政治过程的方法,比较全面地回顾了澳大利亚全民医疗保险的缘起,并特别关注系统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政治因素的影响和对中国同行的启示。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是一个具有鲜明政治特征的社会政策,它是人权运动和社会公平思想与传统的经济学和市场理论相互较量的结果。全民医疗保险正在成为中国学术界和政界的一个重要议题,是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澳大利亚建立全民医疗保险的故事,可以让我们开阔视野和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全民医疗 政治过程
下载PDF
政治过程研究的兴起及分析视角 被引量:9
17
作者 包雅钧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117-124,共8页
政治过程研究强调用一种动态的方法对政治体系与制度进行观察、分析。它的兴起与新的研究方法的出现分不开,而促使其走向繁荣的则是政治生活的开放性。自20世纪以来,随着运用动态过程观进行现实政治分析,政治学理论形成了若干影响较大... 政治过程研究强调用一种动态的方法对政治体系与制度进行观察、分析。它的兴起与新的研究方法的出现分不开,而促使其走向繁荣的则是政治生活的开放性。自20世纪以来,随着运用动态过程观进行现实政治分析,政治学理论形成了若干影响较大的流派,如公共选择理论、政治沟通理论、政治系统理论、政治决策理论等。另外,最容易唤起人们对政治过程注意的政治活动领域,如利益集团、政党参与政治和选举过程,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些都构成对政治过程展开分析的主要理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过程 公共选择 利益集团 政治系统 动态化
下载PDF
政治过程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治理效能 被引量:11
18
作者 方雷 崔哲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3-91,共9页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以团结合作为依托、以党际政治协商为平台、以相互监督为保障构建的一项国家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政治过程动态分析,可将新型政党制度...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以团结合作为依托、以党际政治协商为平台、以相互监督为保障构建的一项国家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政治过程动态分析,可将新型政党制度的运作视为政治引领、政治整合与政治协商的联动过程,在价值理念、政党职能与政治参与上体现出"人民本位"的利益代表、多元互动的利益整合与有效参与的利益实现等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深刻揭示了新型政党制度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功能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过程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治理效能
下载PDF
南极政治的进程、挑战与中国的参与战略——从地缘政治博弈到全球治理 被引量:10
19
作者 阮建平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30,共10页
自18世纪末被发现以来,南极不仅是地缘政治博弈的舞台,也日益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区域,其政治进程深受地缘政治和治理政治的交互影响。作为这两种机制平衡的结果,南极形成了以《南极条约》为基础、多方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相对稳定状态。但... 自18世纪末被发现以来,南极不仅是地缘政治博弈的舞台,也日益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区域,其政治进程深受地缘政治和治理政治的交互影响。作为这两种机制平衡的结果,南极形成了以《南极条约》为基础、多方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相对稳定状态。但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南极条约的局限性日渐凸显,以其为基础的南极政治生态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潜在挑战。对中国而言,继续维护南极条约体系的稳定,巩固在南极地区的实质性存在,扩大中国对南极政治进程的实际参与和话语权,统筹南极战略与全球战略,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地缘政治 治理政治 政治进程 中国
下载PDF
多党合作制度中的程序化建设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爱珍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8-111,共4页
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视角考量多党合作制度中的程序化建设,不仅是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对政治发展前瞻性的思考。本文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程序机制的缺陷及其对制度运转的影响出发,在坚... 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视角考量多党合作制度中的程序化建设,不仅是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对政治发展前瞻性的思考。本文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程序机制的缺陷及其对制度运转的影响出发,在坚持和完善中国政党制度中程序建设的重要性及设置程序的原则等方面,对多党合作制度中的程序化建设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明 多党合作 程序化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