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英双语政治论辩挖掘任务数据集建设 |
张霄军
周静狮
|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2
|
政治辩论中情态隐喻语用功能分析 |
张志祥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3
|
论西汉论体文的创作 |
彭玉平
刘石泉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4
|
国家利益是中苏恩怨的死结 |
屈建军
|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5 |
2
|
|
5
|
作为公共生活技艺之道的政治哲学 |
亓光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6
|
政治辩论中不礼貌策略的使用研究——以2016年第三场美国总统竞选辩论为例 |
王若希
马群英
|
《武夷学院学报》
|
2020 |
0 |
|
7
|
约翰·迪金森的帝国体制构想及其意义 |
梁红光
|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
2009 |
0 |
|
8
|
政治辩论中言语的人际功能分析 |
肖慧琴
|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
2012 |
0 |
|
9
|
竞争与合作:政治辩论语言中的合作原则 |
安辉
刘冰泉
|
《海外英语》
|
2011 |
0 |
|
10
|
浅析政治辩论中的语气隐喻功能 |
张志祥
|
《潍坊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1
|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的政治辩论及其意义 |
李剑鸣
|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8
|
|
12
|
政治辩论语篇的及物性分析——以2008年奥巴马第一场电视辩论中的语料库为例 |
刘昕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3
|
|
13
|
美国政治辩论语篇中的情态隐喻研究 |
刘昕
|
《海外英语》
|
2011 |
1
|
|
14
|
运用情态系统理论试析政治竞选辩论语篇 |
李颖
|
《海外英语》
|
2010 |
0 |
|
15
|
情景语境理论下政治演讲中的辩论话语研究 |
王婕
|
《外语教育》
|
2018 |
0 |
|
16
|
政治辩论中时态的人际意义 |
肖慧琴
|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
2011 |
2
|
|
17
|
抗日战争前夕的学人论政——以《独立评论》的“民主与独裁论争”为中心 |
王天根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8
|
传播与革命:中共建党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 |
石亮
|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
2016 |
1
|
|
19
|
政治竞选辩论中情态系统的人际功能分析 |
赵景昆
|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2 |
0 |
|
20
|
我国行政公开的基础及其意义 |
王亚范
|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