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开端中的恶性循环问题——对阿伦特政制思想的一项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燕 《政治思想史》 2013年第2期165-184,200,共20页
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标志着一个新的政治开端。作为建立新政治秩序的开端,革命以及与之共属一体的建基行动必然要面对内在于一切开端的恶性循环问题。这一问题如果被放置在近现代政治经验的背景中看,就是现代政治如何自我奠基、如何重... 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标志着一个新的政治开端。作为建立新政治秩序的开端,革命以及与之共属一体的建基行动必然要面对内在于一切开端的恶性循环问题。这一问题如果被放置在近现代政治经验的背景中看,就是现代政治如何自我奠基、如何重建权威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阿伦特相关文本的解读与分析,对政治领域中有关开端与原则的恶性循环问题进行考察,并指出,阿伦特借助美国革命的经验讲述了一个开端与原则互生的故事,将这一所谓的恶性循环转变成了原则借助开端行动从隐到显的解释学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伦特 权威 制宪权 正当性 政治开端
下载PDF
GLOBAL STRATEGIC CHANGE CALLS FOR NEW DIPLOMATIC CONCEPTS
2
作者 Liu Seqing Research Professor and Former President,China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994年第10期1-14,共14页
Disintegration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marks the beginning of a new histori-cal era for the world.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configuration,world securityposture and global economic situation are now all in a proce... Disintegration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marks the beginning of a new histori-cal era for the world.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configuration,world securityposture and global economic situation are now all in a process of strategic change.The tendencies toward pluralism in world politics,localization of conflicts and 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itICS political localization beginning mutual toward MARKS mankind strategic RUSSIA
下载PDF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政治文明建设的逻辑起点
3
作者 郑亚男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88-91,共4页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文明建设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实现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巩固,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创新。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文革"结束后,领导党和国家突破"左&q...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文明建设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实现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巩固,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创新。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文革"结束后,领导党和国家突破"左"倾思想的束缚,完成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实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政治文明 逻辑起点
下载PDF
以“政治”为规范:非常态政治任意性难题破解
4
作者 耿直 《政治思想史》 CSSCI 2024年第4期121-135,199,共16页
施米特提出的关于“非常态政治”的论述,及其带来的政治开端任意性后果,对规范政治理论的基础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以施米特为代表的唯意志论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政治开端任意性问题,这是因为施米特错误地预设了“政治规范”与政治的“常... 施米特提出的关于“非常态政治”的论述,及其带来的政治开端任意性后果,对规范政治理论的基础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以施米特为代表的唯意志论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政治开端任意性问题,这是因为施米特错误地预设了“政治规范”与政治的“常态”和“非常态”之间的关系。新方案提出,即使是“非常态政治”,亦存在着由“政治”这种活动本身所定义的“引导性规范”。这种规范能够引导非常态政治在适当条件下向常态政治转变,并为常态政治中“常规性规范”的订立提供基础。由此,常态政治并不需要依赖于非常态政治的存在,而是建立在政治这种人类活动的基础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态政治 政治开端任意性 政治的概念 引导性规范
下载PDF
黄远生政党观浅析
5
作者 王学斌 李波怡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16-118,共3页
民国肇造,"组党热潮"兴起。著名记者黄远生,依托新闻媒体,批判党同伐异,倡导两党政治,其政党观既颇为系统,又不失深刻,是民初社会众多政党言论中很具特色且重要的一种,值得认真整理与探究。
关键词 黄远生 政党观 民初社会 政党政治
下载PDF
试论梁启超与袁世凯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峥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23-26,共4页
梁启超与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梁袁关系的变化与中国近代重大事件相联系,在戊戌变法时期、民国初年、护国运动时期他们之间关系密切、交往频繁,时而言和,时而结怨,变化异常,对中国政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梁袁关... 梁启超与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梁袁关系的变化与中国近代重大事件相联系,在戊戌变法时期、民国初年、护国运动时期他们之间关系密切、交往频繁,时而言和,时而结怨,变化异常,对中国政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梁袁关系的变化反映了梁启超宪政思想和袁世凯帝制思想的冲突和斗争,也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曲折与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袁世凯 梁袁关系 戊戌变法时期 民国初年 护国运动时期
下载PDF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政治文明的开启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全省 马小茹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40-43,共4页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以来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主张民主立国、共和建国、宪政治国,实现了中国社会新的历史性飞跃。中华民族在这场革命中获得了巨大进步,逐渐走上了民主、...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以来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主张民主立国、共和建国、宪政治国,实现了中国社会新的历史性飞跃。中华民族在这场革命中获得了巨大进步,逐渐走上了民主、自由、平等和解放的道路。不论是从这场革命对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民主政治思想的影响与传播,还是民主行为的养成,新的政治关系的建立等各个方面来看,辛亥革命应该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的伟大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孙中山 中国近代政治文明 伟大开端
下载PDF
革命政治文化传播与清末民初政局
8
作者 李明伟 《桂海论丛》 2004年第6期84-87,共4页
清末社会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政治群体,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同盟会及其他进步社团,吸收了西方民主共和的新思想,形成了反封、排满、批判传统文化的革命政治文化,并利用舆论工具迅速传播,发挥了变革政治体系的功能和作用,对清末民初政局有着... 清末社会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政治群体,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同盟会及其他进步社团,吸收了西方民主共和的新思想,形成了反封、排满、批判传统文化的革命政治文化,并利用舆论工具迅速传播,发挥了变革政治体系的功能和作用,对清末民初政局有着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政治文化 清末民初 政局
下载PDF
思想政治课初任教师课堂管理失效问题研究
9
作者 商艳 付旭 《科教文汇》 2016年第14期20-21,共2页
思想政治课初任教师在入职初期阶段受到诸多压力,容易导致课堂管理失效,影响其职业认同感。分析初任教师课堂管理失效的原因,探讨解决对策,有助于改善思想政治课初任教师成长环境,帮助其尽快适应角色,获得专业成长。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初任教师 课堂管理失效 失效原因 失效对策
下载PDF
刘师培的无政府主义政治思想
10
作者 朱丽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51-54,共4页
20世纪初,由于国际无政府主义思潮、国内政治危机以及中国长期形成的小农意识的影响,形成了以刘师培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消灭国家、人类平等、人类均力说、运动农工等,这些思想对以刘师培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分子... 20世纪初,由于国际无政府主义思潮、国内政治危机以及中国长期形成的小农意识的影响,形成了以刘师培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消灭国家、人类平等、人类均力说、运动农工等,这些思想对以刘师培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分子的政治行为都起了重大的作用,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师培 无政府主义 政治思想 20世纪初
下载PDF
precious等词的强调意义
11
作者 韩久金 《语言教育》 1997年第10期31-32,共2页
一般而言,precious的意思是“珍贵的、宝贵的”。而当其用在英语俗语中时,则指“地道的,纯粹的”,如precious fool(地道的傻瓜)。象这样叙事状物生动、读来令人耳目一新的加强语气词在英语口语中非常活跃。下面略举数例与您共享。 1.jol... 一般而言,precious的意思是“珍贵的、宝贵的”。而当其用在英语俗语中时,则指“地道的,纯粹的”,如precious fool(地道的傻瓜)。象这样叙事状物生动、读来令人耳目一新的加强语气词在英语口语中非常活跃。下面略举数例与您共享。 1.jolly 放在形容词或副词前,意思是“特别”,但语气比very更强。jolly good特好 jolly hot酷热 jo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ious quickly NOTHING politE 事状 beginning weather 令人 ANYTHING SPEND
下载PDF
民主政治的忧虑
12
作者 张绪忠 张玲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124-125,共2页
民初活跃于中国历史舞台上的议会民主政治因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全相背离 ,再加上中国皇权主义思想的深远影响 。
关键词 议会民主政治 民初 皇权主义
下载PDF
在“生活化”的课堂中体验生活
13
作者 蒋伟民 张叶珍 《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 2008年第1期32-33,共2页
生活化定新课改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化”的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促进学习、发展自我。
关键词 高中政治 生活化 课堂教学 实效性 探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