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尼新总统面临的挑战与政策趋向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吴崇伯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0-67,共8页
印尼独立以来的第七任总统佐科·维多多于2014年10月正式宣誓就职,印尼民众期待新总统、新政府能给印尼带来新希望。然而对新总统而言,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任重道远,佐科将面对诸多挑战。预计新政府将从支持农业发展,推进基础设施... 印尼独立以来的第七任总统佐科·维多多于2014年10月正式宣誓就职,印尼民众期待新总统、新政府能给印尼带来新希望。然而对新总统而言,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任重道远,佐科将面对诸多挑战。预计新政府将从支持农业发展,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新的能源政策,减少或取消对燃料的高额补贴等方面加大经济振兴力度,努力改善民生。印尼新总统和新政府也将延续目前的对华政策,继续推动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新总统 燃料补贴 基础设施建设 对华政策
下载PDF
拜登政府与特朗普政府人工智能战略比较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夏立平 马艳红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2-83,共12页
在人工智能战略方面,虽然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的指导理念有所不同,但战略目标相同,都是要保持美国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导地位。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都从国家安全角度看待人工智能发展,将人工智能发展作为美国国家安全战... 在人工智能战略方面,虽然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的指导理念有所不同,但战略目标相同,都是要保持美国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导地位。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都从国家安全角度看待人工智能发展,将人工智能发展作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与中国进行战略竞争方面,特朗普政府推行单边主义政策,拜登政府重视制定和运用国际规则制约中国。它们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进行打压,但手法有所不同。拜登政府继承特朗普政府将人工智能运用于军事领域的政策,但更重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在军事领域的实际使用,致力于提升美军作战能力。在特朗普政府人工智能军用发展基础上,拜登政府推出联合全域指挥控制,最大限度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在军事领域的运用。在全球化时代,技术封锁和垄断不可能得逞,开放合作和良性竞争有利于促进各方发展。中美应该努力增加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合作,避免因人工智能竞争将世界划分为两种平行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军事与外交 人工智能 拜登政府 特朗普政府 对华政策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日本对华认知与对华政策中的美国因素 被引量:6
3
作者 张云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21,共9页
近年来中日关系形势严峻,学术界和政策研究界对此的主流解读为日本国内政治的右倾化以及中日力量逆转的结果。但是,现有的日本对华认知和政策研究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日本对外关系认知和决策中的核心变量——美国。中日关系不是真空存在的... 近年来中日关系形势严峻,学术界和政策研究界对此的主流解读为日本国内政治的右倾化以及中日力量逆转的结果。但是,现有的日本对华认知和政策研究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日本对外关系认知和决策中的核心变量——美国。中日关系不是真空存在的双边关系,离开美国因素讨论中日关系就可能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基于此,将新世纪以来日本对华认知和政策分为四个阶段,系统考察美国因素的关键性作用,可以看出,日本对于日美同盟和中美关系的认知变化才是其对华认知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对华认知 对华政策 中日关系 美国
下载PDF
拜登政府对华科技“脱钩”政策调整、制约因素与中国应对 被引量:1
4
作者 徐金金 熊鑫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24年第2期49-58,共10页
拜登政府对华科技“脱钩”政策是对特朗普政府对华“全面脱钩”政策的延续和调整。拜登政府将科技作为维持美国霸权的核心,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对华科技限制政策,拉拢盟友组建技术联盟,推动产业链“去中国化”。拜登政府的对华科技“脱钩... 拜登政府对华科技“脱钩”政策是对特朗普政府对华“全面脱钩”政策的延续和调整。拜登政府将科技作为维持美国霸权的核心,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对华科技限制政策,拉拢盟友组建技术联盟,推动产业链“去中国化”。拜登政府的对华科技“脱钩”政策给中美贸易和科技交流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全球供应链不稳定性上升。对此,中国应坚持底线思维,强化供应链韧性;推进对外开放,坚持多边主义;管控分歧,拓展中美合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登政府 科技脱钩 对华政策 中美关系
下载PDF
试析瓦希德政府对华政策与华人政策 被引量:4
5
作者 温北炎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00年第3期4-9,共6页
1999年 1 0月印尼瓦希德政府产生 ,开始了民主改革的进程。瓦希德政府的国内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 ,其对华政策和华人政策作了什么调整 ?政策实施过程与实质进展怎样 ?发展趋势如何 ?本文将作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瓦希德 印度尼西亚 对华政策 华人政策
下载PDF
尹锡悦执政以来韩国对华政策变化剖析
6
作者 王传剑 倪磊 樊天然 《当代韩国》 2024年第2期36-48,共13页
尹锡悦政府上台以来,高调提出“全球枢纽国家”的政策愿景,积极推进“价值观外交”,加快构建与美国的“全球全面战略同盟关系”,韩国外交和对华政策均发生了一些突出变化。这些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美国对华战略博弈加剧了韩国的... 尹锡悦政府上台以来,高调提出“全球枢纽国家”的政策愿景,积极推进“价值观外交”,加快构建与美国的“全球全面战略同盟关系”,韩国外交和对华政策均发生了一些突出变化。这些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美国对华战略博弈加剧了韩国的“选边站队”压力;二是以俄乌冲突为代表的地缘对抗引发了韩国的安全焦虑;三是韩国社会的保守化趋向为“亲美疏华”政策提供了助力。这些变化不仅严重冲击了中韩关系的发展进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东北亚地区安全环境,阻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剧了地缘政治分裂和阵营化对抗态势。不过,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韩国的对华政策大概率还会回归实用主义路线,未来的中韩关系依然有着很大的回弹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对华政策 尹锡悦政府 中韩关系
原文传递
安倍政府对华政策的调整及其限度 被引量:4
7
作者 吕耀东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13,共7页
安倍政府调整对华强硬政策转而缓和中日关系,是在日本执政党联盟内部“知华派”、经济界和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等内外因素共同影响下实现的。从借助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推进双边互动开始,发展到探讨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日经贸合作的可... 安倍政府调整对华强硬政策转而缓和中日关系,是在日本执政党联盟内部“知华派”、经济界和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等内外因素共同影响下实现的。从借助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推进双边互动开始,发展到探讨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日经贸合作的可行性,尤其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使得安倍政府采取缓和中日关系的外交政策,宣称中日关系“从竞争进入了协调时代”。安倍政府对华政策调整仍是策略性的,日方能否坚持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落实中日四点原则共识仍有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关系 对华政策 “一带一路” 协调主义
原文传递
冷战后缅甸的对华政策 被引量:4
8
作者 林锡星 《东南亚研究》 1999年第4期27-33,共7页
在冷战期间,中国对缅甸采取党对党、政府对政府的双重政策。1988 年缅甸发生政治动乱后,中国终止了对缅共的支持。1989 年4 月缅共因发生内讧而解体,年迈的领导人被遗弃,这一中缅关系中的敏感问题不复存在。鉴于共同的世... 在冷战期间,中国对缅甸采取党对党、政府对政府的双重政策。1988 年缅甸发生政治动乱后,中国终止了对缅共的支持。1989 年4 月缅共因发生内讧而解体,年迈的领导人被遗弃,这一中缅关系中的敏感问题不复存在。鉴于共同的世界观,中缅双方高层人员往来频繁。双方高级将领也经常互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甸 冷战后 对华政策
下载PDF
近代在华日本商业会议所对中国经济调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费驰 孟二壮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4-93,共10页
近代以来,日本官方与民间团体对中国进行了长期大量的调查活动,日本商业会议所就是披着“合法”经济团体外衣“秘密”收集中国经济情报的重要组织。从日本政府解密的档案资料及商业会议所出版的日文刊物可以看出,各类经济调查是在华日... 近代以来,日本官方与民间团体对中国进行了长期大量的调查活动,日本商业会议所就是披着“合法”经济团体外衣“秘密”收集中国经济情报的重要组织。从日本政府解密的档案资料及商业会议所出版的日文刊物可以看出,各类经济调查是在华日本商业会议所日常最重要的活动。它们收集这些资料并据此提出诸多建议,为日本工商业者及企业提供经济情报,助力其拓展经贸。尤其是一些标注为“秘”或“机密”的调查资料,被秘密上报给日本政府与军部后,为其制定对华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商业会议所 中国经济调查 对华政策
下载PDF
印度尼西亚对于中国崛起的认知 被引量:3
10
作者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31,共17页
本文主要基于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对共计81名印尼外交官和学者的访谈内容进行分析。这两类人员代表着塑造印尼外交政策的官僚群体和非官僚行为者。本研究对受访者关于中国及其对外政策的认知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是分析受访者对于中国的... 本文主要基于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对共计81名印尼外交官和学者的访谈内容进行分析。这两类人员代表着塑造印尼外交政策的官僚群体和非官僚行为者。本研究对受访者关于中国及其对外政策的认知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是分析受访者对于中国的总体印象,然后进一步研究他们对于中国外交政策行为的看法。可以说,从最初的认知分析出发,几乎所有受访者大体上都认为,中国是一个拥有巨大能力的国家。研究还发现,对中国持有较正面看法的人数,远远超过持负面看法的人,后者将中国看作是印尼当前的或潜在的威胁。就中国外交政策行为而言,绝大多数受访人认为,中国有着实现目标的决心、务实、拥有协调良好的官僚机构。他们认为,其他国家,包括印尼,在执行对外政策时也应该具备这些特征。本项初步研究所呈现的各种观点表明,至少在作为取样的受访人当中,关于中国形象的认知远非一致。不过,他们的中国认知也不能保证他们认为崛起的中国就是印尼应当依赖的唯一的信得过的合作伙伴。就此而言,雅加达和北京在外交和经济领域开展更多的互利互惠往来,将会为进一步改善印尼与中国的关系铺平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尼西亚 中国崛起 外交政策精英 对华政策
下载PDF
意识形态视角下的美国对华政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季丽新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0-24,共5页
作为一种系统的认识论或道德信念模式,意识形态在各国的外交政策中事实上起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作用。美国虽然号称最讲究“实用主义”,但它的对外政策同样也一直深受其意识形态的影响,尤其明显地反映在它的对华政策中。意识形态依然是... 作为一种系统的认识论或道德信念模式,意识形态在各国的外交政策中事实上起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作用。美国虽然号称最讲究“实用主义”,但它的对外政策同样也一直深受其意识形态的影响,尤其明显地反映在它的对华政策中。意识形态依然是美国决定其对华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美国外交政策 美国对华政策
下载PDF
利益集团如何影响美国的对华政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阚先学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4年第11期62-64,共3页
冷战后 ,中美关系波折不断。其中 ,美国的利益集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 ,利益集团影响其政府对中国在最惠国待遇问题上的制定 ;影响其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等。
关键词 美国 利益集团 对华政策
下载PDF
“拉森”号事件及其影响下的美国对华政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勇 万雪飞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60-83,156,共25页
"拉森"号事件是美国对华南海举措的标志性事件,它意味着中美南海正面博弈局面的形成,此后中美关系不断恶化.该事件起因于美国反对中国南沙岛礁建设,经过5个多月美国国内政治博弈才最终付诸实施.该事件初步完成了美国对华强硬... "拉森"号事件是美国对华南海举措的标志性事件,它意味着中美南海正面博弈局面的形成,此后中美关系不断恶化.该事件起因于美国反对中国南沙岛礁建设,经过5个多月美国国内政治博弈才最终付诸实施.该事件初步完成了美国对华强硬南海政策的内部整合,威胁并逐步动摇了中美关系大体稳定的基础.该事件之后,美国在支持第三方同中国在南海对抗上更倾向于采取武力威慑举措;而对华武力威慑举措往往难以奏效,美国国内强硬派便寻求重新设定中美关系以扭转局面;由于中美南海正面博弈和美国大选时间上耦合,美国国内关于中美关系需要重新设定的呼声增强.这些趋势已经为中美关系发展进程大体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森”号事件 南海航行自由计划 岛礁建设 中美关系 对华政策
下载PDF
论美国对华政策的变与不变
14
作者 赵月峰 李华锋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8-21,共4页
美国新政府上台后 ,对华政策明显强硬 ,做出一系列损害中美关系的举动 ,但对华政策的核心和基本原则并没有改变。新世纪的中美关系将在美对华“围堵性接触”政策作用下 ,在斗争和协调中曲折发展。
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对华政策 不变 曲折发展 基本原则 损害 斗争 政府 协调 核心
下载PDF
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的缘起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泽宏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62-67,共6页
带有偶然性的朝鲜战争直接诱发了台湾问题。透过历史的表象进行分析,台湾问题实质上是二战后国际冷战运动的必然产物,是美国遏制战略合乎逻辑的发展结果。
关键词 美国 对华政策 台湾问题
下载PDF
论1949—1969年间英美对华政策分歧的主要原因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舸 石俊杰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3,共3页
在1949到1969年中美全面对抗的20年里,英美之间在对华政策的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分歧和矛盾,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两国在华利益差异较大;两国对华认知以及对中苏关系的认知极为相左;两国决策过程中的国内、国际制... 在1949到1969年中美全面对抗的20年里,英美之间在对华政策的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分歧和矛盾,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两国在华利益差异较大;两国对华认知以及对中苏关系的认知极为相左;两国决策过程中的国内、国际制约因素存在很大不同;两国外交理念和外交决策传统具有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华政策 英美分歧 主要原因
下载PDF
论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美国对华政策(1931-1941)
17
作者 徐尚平 《蚌埠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96-99,共4页
以1938年日本发表"东亚新秩序"声明为界,太平洋爆发前的美国对华政策可以分为"史汀生主义"和援华制日两个阶段。美国从商业利益和国家安全出发,中日美三国的互动关系是制约本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主要原因。不同于当... 以1938年日本发表"东亚新秩序"声明为界,太平洋爆发前的美国对华政策可以分为"史汀生主义"和援华制日两个阶段。美国从商业利益和国家安全出发,中日美三国的互动关系是制约本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主要原因。不同于当时欧洲的绥靖政策,美国的远东政策是其传统远东政策的延续,并明显带有遏制侵略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30年代 对华政策 远东政策
下载PDF
试论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调整
18
作者 孙君健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02-109,共8页
美国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调整是冷战结束期间美国对外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布什当政的四年是美国政府对华政策调整的四年,这一调整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在调整中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演变呈现出六大特点:一是过程前起后伏;二是... 美国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调整是冷战结束期间美国对外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布什当政的四年是美国政府对华政策调整的四年,这一调整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在调整中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演变呈现出六大特点:一是过程前起后伏;二是目标为演变和遏制中国;三是出发点着眼于长期性和全面性;四是政策的矛盾性;五是突出了人权政策;六是表现出政治问题经济化和经济问题政治化。导致布什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直接原因是“六·四”风波,但是,冷战的结束及因此而造成的美国战略利益的转变,才是布什政府改变对华政策的根本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什政府 对华政策 制裁 接触
下载PDF
从世纪之初的中美关系看中国的“和平崛起”
19
作者 程昆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86-88,共3页
从世纪之初美国的对华政策可以看出,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中美关系一直处于波动之中,但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的。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认真处理好中美关系,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值得利用的方面;另一方面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以和... 从世纪之初美国的对华政策可以看出,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中美关系一直处于波动之中,但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的。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认真处理好中美关系,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值得利用的方面;另一方面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以和平的希望和决心赢得世人的理解和尊重。因此,我们在考察中美关系时,既需要考量战略意图、人权、贸易和反核扩散等问题的影响,也需要认识到中美关系是个相互促进的关系。美国及其他国家终究也会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和平与负责的大国、务实与合作的大国和民主、进步的大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世纪之初对华政策 和平崛起
下载PDF
佐藤内阁后期的对华政策调整
20
作者 杨宇翔 程亚运 《日本问题研究》 2020年第4期64-73,共10页
随着冲绳问题的基本解决以及中美关系的缓和,佐藤荣作内阁开始调整对华政策,采取某些积极外交行动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意欲实现中日复交的战略目标。然而,由于佐藤内阁既无法脱离美国的束缚,又拒不改变在台湾问题上的错误立场,导致其对华... 随着冲绳问题的基本解决以及中美关系的缓和,佐藤荣作内阁开始调整对华政策,采取某些积极外交行动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意欲实现中日复交的战略目标。然而,由于佐藤内阁既无法脱离美国的束缚,又拒不改变在台湾问题上的错误立场,导致其对华政策调整最终失败,这也宣告了日本对华“政经分离”原则的总破产。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历史趋势下,佐藤内閣的失败令日本各界对中国的复交原则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其政策调整客观上缓和了中日间的紧张局面,使双边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藤内阁 对华政策 中日复交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