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国民政府的农民政策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秋平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8-63,共6页
武汉政府时期形势错综复杂,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农民问题是中心问题。各种政治势力纷纷提出自己的政策主张,并力图影响政府的决策。从政府决策体系和政府过程的角度,对武汉政府的农民政策的变化进行分析,是一种新的研究尝试。武汉政府... 武汉政府时期形势错综复杂,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农民问题是中心问题。各种政治势力纷纷提出自己的政策主张,并力图影响政府的决策。从政府决策体系和政府过程的角度,对武汉政府的农民政策的变化进行分析,是一种新的研究尝试。武汉政府的农民政策从积极走向消极直至反动,是当时各种政治势力和政治利益博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政府 农民政策 政治势力
下载PDF
中国农民工政策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5
2
作者 姚上海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1-105,共5页
农民工是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体制下,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的城镇转移就业行为既受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更深受我国经济体制和政府政策变动的影响。分析我国农民工政策的演变历程,研究我国农民工政策... 农民工是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体制下,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的城镇转移就业行为既受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更深受我国经济体制和政府政策变动的影响。分析我国农民工政策的演变历程,研究我国农民工政策在改革进程中各个阶段的突出特征,探索我国农民工政策的未来发展走向,可以为我国农民工政策的科学制定与合理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学术支撑,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我国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更好地发挥农民工对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农民工政策 制度创新
下载PDF
共产国际与中共六大前后的富农政策 被引量:3
3
作者 罗重一 张楠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44-50,共7页
富农问题是中国土地革命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共六大制定了一系列比较符合中国国情的富农政策。然而共产国际在《六月来信》中,又对在其指导下制定的这些政策进行了指责。其原因在于共产国际对中国国情的不甚了解、... 富农问题是中国土地革命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共六大制定了一系列比较符合中国国情的富农政策。然而共产国际在《六月来信》中,又对在其指导下制定的这些政策进行了指责。其原因在于共产国际对中国国情的不甚了解、对中国富农问题的相对轻视及其把俄国土地革命的成功经验教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国际 中共六大前后 富农政策
下载PDF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对富农的双重限制政策——以中央苏区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谢芳青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39-43,共5页
在近代中国乡村社会中,富农是具有标示意义的社会阶层,它的兴衰成败直接影响到农村其他社会阶层。在中央苏区革命发展中,中共最初实行"中立富农"政策。然而,随着土地革命的兴起,中共由中立富农政策改变为限制富农政策,它不仅... 在近代中国乡村社会中,富农是具有标示意义的社会阶层,它的兴衰成败直接影响到农村其他社会阶层。在中央苏区革命发展中,中共最初实行"中立富农"政策。然而,随着土地革命的兴起,中共由中立富农政策改变为限制富农政策,它不仅表现在生产领域里,没收富农土地和其他多余的财产,而且在分配领域里对富农课以重税。这种双重限制政策既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体现,也是中共认为这种革命必须避免资本主义发展前途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 中央苏区 富农政策 经济政策
下载PDF
作为统战对象的中农——评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
5
作者 吴长清 蔡抗衡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53-55,共3页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早期省委、省政府正确贯彻了党的农村阶级政策,并适当地分析了中农阶级在运动中角色和态度,且为此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但在运动后期,中农政策发生了失误和偏差,究其原因,首先是把中农看作统战对象,视其既可团结...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早期省委、省政府正确贯彻了党的农村阶级政策,并适当地分析了中农阶级在运动中角色和态度,且为此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但在运动后期,中农政策发生了失误和偏差,究其原因,首先是把中农看作统战对象,视其既可团结,又可打击,造成失误就不难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阶级政策 湖南 农业合作化运动 中农政策 统战对象
下载PDF
苏区实践探索对延安时期理论构建的奠基性意义
6
作者 许华卿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68-76,共9页
苏区的实践探索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构建的重要实践基础,这其中既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不管教训还是经验都成为延安时期理论构建的宝贵财富。苏区成功的经验说到底主要是三个层面:道路层面、制度层面和认识层面,也... 苏区的实践探索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构建的重要实践基础,这其中既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不管教训还是经验都成为延安时期理论构建的宝贵财富。苏区成功的经验说到底主要是三个层面:道路层面、制度层面和认识层面,也就是革命道路探索、苏维埃政权形式的尝试和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其中,苏维埃制度的探索,随着抗日战争爆发民族矛盾激化失去现实意义而成为一种思想资源,以富农政策调整为核心的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则成为承接苏区和延安时期的一个重要连接点。对以上三个问题的科学认识,成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道路 苏维埃政权形式 富农政策 理论构建
下载PDF
毛泽东对王明“左”倾富农政策的抵制和斗争
7
作者 殷涛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48-50,共3页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在党中央占据了领导地位。在土地革命问题上,否定和反对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极力推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左"倾政策,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大的危...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在党中央占据了领导地位。在土地革命问题上,否定和反对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极力推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左"倾政策,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毛泽东在遭到排挤和打击的困难情况下,仍坚持从实际出发,同这种"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做法进行了艰难复杂的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土地革命 “左”倾冒险主义 富农政策
下载PDF
“新农保”政策下农民养老观初探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玉梅 《中国外资》 2012年第2期31-33,共3页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养育子女不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为了老有所养。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变迁的加速,农村传统"养儿防老"观念已同社会现实明显不相适应。因此,引导农民改变养老观念是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养育子女不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为了老有所养。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变迁的加速,农村传统"养儿防老"观念已同社会现实明显不相适应。因此,引导农民改变养老观念是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本文以邵阳市"新农保"改革试点收益对象为调研主体,调查研究国家养老政策的改变对当地农民养老观念的影响,旨在探讨农村养老观念的改变对于建立和健全现代化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具有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保"政策 农民 养老观
下载PDF
社会阶层良性流动的政策选择——以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田千山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61-65,共5页
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需要合理的政策做前提条件,因为政策在打破社会阶层固化、抑制盲目流动、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现行的户籍制度以及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各种不平等政策,对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特别是... 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需要合理的政策做前提条件,因为政策在打破社会阶层固化、抑制盲目流动、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现行的户籍制度以及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各种不平等政策,对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特别是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造成严重制约。因此,要突破现有城乡二元体制的限制,通过改革户籍政策、就业政策、社保政策和土地政策等,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里"进得来"、"干得爽"、"留得住"、"活得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阶层 良性流动 政策 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
下载PDF
“两个为主”政策:实施障碍与实现条件 被引量:1
10
作者 雷丽珍 《现代教育论丛》 2010年第1期21-24,共4页
"两个为主"政策的难以实施,与现行的户籍制度、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流出地政府责任淡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流入地政府具备充足的政策资源,流入地利益相关群体对政策的理解和认同,是实现"两个为主"政策的前提条件。在... "两个为主"政策的难以实施,与现行的户籍制度、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流出地政府责任淡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流入地政府具备充足的政策资源,流入地利益相关群体对政策的理解和认同,是实现"两个为主"政策的前提条件。在目前这两大条件还不充分具备的情况下,需要相关配套措施,才能更好地解决非户籍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为主”政策 流入地政府 非户籍人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