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5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ndlin应力解的应用理论研究 被引量:41
1
作者 王士杰 张梅 张吉占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41-148,共8页
通过对已有繁杂、冗长的明氏应力公式的整理与简化,给出了若干种工程荷载分布条件下的明氏应力分布实用理论解。经对附加应力系数公式的无因次化,推出了工程荷载条件下便于制作数据表格的应力系数计算公式,将该系数表达为长—宽比、计... 通过对已有繁杂、冗长的明氏应力公式的整理与简化,给出了若干种工程荷载分布条件下的明氏应力分布实用理论解。经对附加应力系数公式的无因次化,推出了工程荷载条件下便于制作数据表格的应力系数计算公式,将该系数表达为长—宽比、计算点深度—基宽比、基础埋深—基宽(半径)比和泊松比的函数解析式。作者通过对明氏解计算结果的分析,深入细致地研究了布氏解取代明氏解的条件,明氏应力分布的拉应力区开展范围及其与工程的关系,明氏解中反映地基土质条件的泊松比对应力计算的影响,布氏解用于深基沉降计算导致理论计算值大于实际沉降观测值的原因等一系列问题。得到了一些有指导意义的概念和认识。对明氏解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长远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DLIN应力解 布氏解 沉降 竖向附加应力 应力系数 泊松比 拉应力 深基础
下载PDF
含水饱和度对岩石力学参数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桂花 张建国 +1 位作者 程远方 朱彩虹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1年第4期59-61,共3页
利用人造岩样 ,对地层的弹性模量、泊松比、抗压强度等参数随含水饱和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摸索出了从岩样制备到实验方案确定的适合于松散砂岩力学性能测试的一整套方法。研究表明 :疏松砂岩的弹性模量很小 ;随着含水饱和度... 利用人造岩样 ,对地层的弹性模量、泊松比、抗压强度等参数随含水饱和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摸索出了从岩样制备到实验方案确定的适合于松散砂岩力学性能测试的一整套方法。研究表明 :疏松砂岩的弹性模量很小 ;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大 ,弹性模量减小 ,泊松比的变化规律不太明显 ;随着含水量的增大 ,岩样的三轴强度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饱和度 砂岩 弹性模量 泊松比 抗压强度 防砂 实验室试验 油气井
下载PDF
长庆气田榆林区山2段砂岩气藏的AVO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傅锁堂 王大兴 于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4-26,共3页
AVO分析方法是利用地震反射波振幅与炮检距的关系来识别岩性、检测油气的一种地震技术。它充分利用地震采集中的多种信息 ,进行资料处理与分析 ,对于岩性勘探有很好的帮助。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下二叠统山西组含气砂岩主要属湖相三角... AVO分析方法是利用地震反射波振幅与炮检距的关系来识别岩性、检测油气的一种地震技术。它充分利用地震采集中的多种信息 ,进行资料处理与分析 ,对于岩性勘探有很好的帮助。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下二叠统山西组含气砂岩主要属湖相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 ,是一种具低孔低渗和高阻抗特征的岩性气藏。在岩性处理解释上 ,很难区分含气砂岩和致密砂岩。引入AVO处理分析方法 ,利用不同岩性泊松比差异所形成的AVO特征响应 ,可以有效区分地震高阻抗层的岩性及含气性 ,部分避免了地震岩性解释上的陷阱。在长庆气田榆林区山西组山 2段高阻抗砂岩气藏的勘探开发中 ,应用高保真的CDP道集资料进行AVO处理分析 ,提高了天然气钻井的成功率 ,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砂岩气藏 AVO分析 泊松比
下载PDF
榴辉岩的地震波性质:对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地壳成分和折返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勤 嵇少丞 +3 位作者 许志琴 Matthew H.SALISBURY 夏斌 潘明宝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51-464,共14页
本文总结了榴辉岩的高温高压弹性波速测量结果,并将其应用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地震资料的解释。由于榴辉岩具有高密度和高波速,它们和长英质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角闪岩、麻粒岩、蛇纹石化橄榄岩的界面可以产生强反射。如果俯冲的陆... 本文总结了榴辉岩的高温高压弹性波速测量结果,并将其应用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地震资料的解释。由于榴辉岩具有高密度和高波速,它们和长英质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角闪岩、麻粒岩、蛇纹石化橄榄岩的界面可以产生强反射。如果俯冲的陆壳物质以榴辉岩与围岩互层的形式在上地幔保留下来,就可能在造山带的上地幔产生地震反射。根据CCSD孔区地震剖面所建立的地壳成分模型表明:苏鲁超高压带地壳浅部的高速层可归因于夹在花岗质片麻岩、副片麻岩、角闪岩等岩石中的榴辉岩和超基性岩;中地壳主要由中酸性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和副片麻岩组成;下地壳以中基性麻粒岩为主。在该超高压变质带现今的深部地壳,榴辉岩含量很少或几乎没有。因此,折返的超高压变质岩是以构造岩片的形式沿一系列剪切带逆冲并覆盖在正常的中下地壳之上,深部榴辉岩的缺乏可能与下地壳拆沉作用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地震波速 地震波各向异性 超高压变质作用 苏鲁造山带
下载PDF
基于岩石脆性系数的压裂缝高度与宽度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成龙 夏宏泉 杨双定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76-680,共5页
在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与非常规储层压裂施工前要通过测井资料优选射孔段并预测压裂缝的高度和宽度,压裂后需对压裂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价。以长庆油田姬塬地区延长组砂岩储层为例,从测井资料中提取岩石脆性系数,分析了岩石脆性系数对压裂缝... 在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与非常规储层压裂施工前要通过测井资料优选射孔段并预测压裂缝的高度和宽度,压裂后需对压裂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价。以长庆油田姬塬地区延长组砂岩储层为例,从测井资料中提取岩石脆性系数,分析了岩石脆性系数对压裂缝延伸方向、延伸高度和宽度的影响。通过理论推导得出岩石脆性系数与压裂缝高、缝宽的对应关系,实现了基于岩石脆性系数的压裂缝高度与宽度的定量预测。提出了用压裂前后脆性系数大小变化进一步检测缝高、用压裂缝高缝宽定性判断油气井的产能高低的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工区多口油井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层段的压裂设计与评价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泊松比 脆性系数 地层应力 裂缝高度 裂缝宽度 产能预测
下载PDF
识别凝析气层的测井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承森 关雎 宋帆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4-57,共4页
塔里木盆地地质情况复杂,油气类型多种多样,目前已在多套层系发现了凝析油气藏;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解释评价油气层,能够有效地识别并确定油气层和水层的界限,但却无法区分气层还是油层,以及如何准确划分油、气界面。电缆重复地层测... 塔里木盆地地质情况复杂,油气类型多种多样,目前已在多套层系发现了凝析油气藏;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解释评价油气层,能够有效地识别并确定油气层和水层的界限,但却无法区分气层还是油层,以及如何准确划分油、气界面。电缆重复地层测试测井通过测量地层压力,建立压力—深度剖面,根据其压力梯度变化估算出地层流体性质,划分油、气水界面;中子、密度测井测量的地层含氢指数与地层介质的电子密度指数由于氢元素的存在而体现了很好的相关性,利用该相关性质可以确定地层液体含量(孔隙度),识别流体类型;偶极横波成像测井提供了当今测量地层纵波、横波和斯通利波的最好方法,通过对全波的处理,可以提取大量的岩石机械特性,由于气层对纵横波速度的影响不同,因此可以利用纵横波速度比、泊松比来直观识别油气层,划分油、气界面。通过对以上测井方法基本理论的阐述,并在实例中应用新方法解决了常规测井资料无法解决的难题。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测井新技术、新思路,结合常规测井资料能够有效识别凝析气层,准确划分油气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成像测井 测井 地层压力 气层
下载PDF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粘弹性 被引量:6
7
作者 郝松林 孙卫明 +1 位作者 张家鹏 屈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7-81,共5页
讨论了硬质聚氨酯(HPUR)泡沫塑料所具有的明显粘弹性,并通过一系列试验进行了验证,这些试验是:(1)不同加载速率(0.05~50mm\min)的压缩试验,(2)长时间蠕变与松弛试验(1729和2242h),(3)恢... 讨论了硬质聚氨酯(HPUR)泡沫塑料所具有的明显粘弹性,并通过一系列试验进行了验证,这些试验是:(1)不同加载速率(0.05~50mm\min)的压缩试验,(2)长时间蠕变与松弛试验(1729和2242h),(3)恢复试验;并用Kelvin粘弹性模型从理论上作出了证明。表明HPUR的粘弹性表现在对于瞬时加载速率的敏感性和对长时间受载的渐近阶跃式的非弹性变形效应,以及可恢复的残余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性 聚氨酯泡沫塑料 松驰模量 泡沫塑料
下载PDF
白马松华地区岩石动静参数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曾立新 《钻采工艺》 CAS 2001年第2期22-24,共3页
岩石的力学参数中 ,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为独立参数 ,岩石弹性模量、泊松比的测定方法有动态法和静态法两种。文中通过对四川白马、松华地区部分施工井动、静弹性参数的对比 ,探讨动。
关键词 油气藏 岩石 弹性模量 泊松比 动态法 静态法
下载PDF
TENSILE STRENGTH FOR SPLITTING FAILURE OF BRITTLE PARTICLES WITH CONSIDERATION OF POISSON'S RATIO
9
作者 GuomingHu YanminWang PingboXie 7hidongPan 《China Particu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241-247,共7页
The core mechanism of comminution could be reduced to the breakage of individual particles that occurs through contact with other particles or with the grinding media, or with the solid walls of the mill. When brittle... The core mechanism of comminution could be reduced to the breakage of individual particles that occurs through contact with other particles or with the grinding media, or with the solid walls of the mill. When brittle particles are loaded in compression or by impact, substantial tensile stresses are induced within the particles. These tensile stresses are responsible for splitting failure of brittle particles. Since many engineering materials have Poissons ratios very close to 0.3, the influence of Poissons ratio on the tensile strength is neglected in many studies. In this paper, the state of stress in a spherical particle due to two diametrically opposed forces is analyzed theoretically. A simple equation for the tensile stress at the centre of the particle is obtained. It is found reasonable to propose this tensile stress at the instant of failure as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particle. Moreover, this tensile strength is a function of the Poissons ratio of the material. As the state of stress along the z-axis in an irregular specimen tends to be similar to that in a spherical particle compressed diametrically with the same force, this tensile strength has some validity for irregular particles as well. Therefore, it could be used as the tensile strength for brittle particles in general. The effect of Poissons ratio on the ten-sile strength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nsile strength poissons ratio splitting failure brittle particle comminution
原文传递
钢丝帘线泊松比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连云 《轮胎工业》 CAS 1999年第6期323-325,共3页
对钢丝帘线的泊松比提出了一种理论计算方法,推导出了结构为1×5×025的钢丝帘线的泊松比理论计算公式。发现钢丝在受到拉伸且各单丝受力均等的情况下,必将发生退捻现象,否则其结构将发生改变;钢丝帘线的泊松比并非... 对钢丝帘线的泊松比提出了一种理论计算方法,推导出了结构为1×5×025的钢丝帘线的泊松比理论计算公式。发现钢丝在受到拉伸且各单丝受力均等的情况下,必将发生退捻现象,否则其结构将发生改变;钢丝帘线的泊松比并非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松比 钢丝帘子线 计算 轮胎设计 橡胶
下载PDF
套损井与取心井相似井段识别及其岩石力学参数确定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邢岳堃 张广清 +2 位作者 李世远 王元元 杨潇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40,共8页
为了确定老油田岩心样本严重匮乏的高套损率区块岩石静态弹性力学参数(静态弹性模量与泊松比),研究了套损井与取心井相似井段识别及其岩石静态弹性力学参数确定方法。对取心井段的岩心进行岩石力学试验,通过分析该井段测井数据与岩石静... 为了确定老油田岩心样本严重匮乏的高套损率区块岩石静态弹性力学参数(静态弹性模量与泊松比),研究了套损井与取心井相似井段识别及其岩石静态弹性力学参数确定方法。对取心井段的岩心进行岩石力学试验,通过分析该井段测井数据与岩石静态弹性力学参数的相关性,提出了基于组合模量确定静态弹性力学参数的模型;通过分析取心井与套损井测井数据的的相关性,提出了识别取心井与套损井岩石力学参数相似井段的判别准则;建立了通过识别套损井与取心井相似井段来确定套损井段岩石静态弹性力学参数的方法(SIIM)。由试验与计算结果可知:与传统计算模型中动、静态弹性力学参数的相关性相比,考虑有效水平地应力、动态弹性力学参数的组合模量与静态弹性力学参数的相关系数分别提高了10%与20%;取心井与邻近套损井相似井段的识别标准为两井段的声波时差与自然伽马相关系数最大和差值数组标准差最小。研究结果表明,SIIM方法在高套损率区块多井、多井段静态弹性力学参数的确定中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与准确性,在现场应用中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模量 泊松比 测井 取心井 套损井 相似井段
下载PDF
利用接收函数研究邯郸及周边地区地壳结构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丽晓 闫俊岗 宫猛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6年第6期21-26,共6页
选取邯郸地震台网记录的高质量远震波形数据资料,利用H—Kappa叠加搜索方法得到晋冀鲁豫交界地区(35.0°—38.0°N,112.5°—116.5°E)地震台站下方接收函数、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晋冀鲁豫交界地区地... 选取邯郸地震台网记录的高质量远震波形数据资料,利用H—Kappa叠加搜索方法得到晋冀鲁豫交界地区(35.0°—38.0°N,112.5°—116.5°E)地震台站下方接收函数、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晋冀鲁豫交界地区地壳厚度变化具有明显区域分布特征,以太行山脉为界,以西附近地区地壳厚度约38—41 km,以东的邯郸、邢台、河南地区地壳厚度约31—34 km,而山东地区地壳厚度略有增加,范围约32—35 km,总体呈现自西向东逐渐减薄的规律;泊松比均值约0.251,与以往研究结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 H—κ叠加 泊松比 地壳厚度
下载PDF
纵、横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比及弹性模量与岩石所含流体的关系 被引量:12
13
作者 黄凯 徐群洲 +2 位作者 杨晓海 赖仲康 张露菲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5期369-371,共3页
据对准噶尔盆地西部井下岩心进行的实验室模拟测试,饱和水的岩心样品,其纵横波速度比(vp/vs)、泊松比(σ)、杨氏模量(E)、和拉梅常数(λ),均大于饱和油的岩样,而其体积模量(K)和剪切模量(μ),则小于饱和油的岩... 据对准噶尔盆地西部井下岩心进行的实验室模拟测试,饱和水的岩心样品,其纵横波速度比(vp/vs)、泊松比(σ)、杨氏模量(E)、和拉梅常数(λ),均大于饱和油的岩样,而其体积模量(K)和剪切模量(μ),则小于饱和油的岩样。岩石的弹性模量还与孔隙度有关,孔隙度增大则模量降低,孔隙度减小则模量提高。当实验压力提高时,则弹性模量增大,实验压力降低时,弹性模量减小。岩石的上述特性是有规律的,这为利用地球物理勘探资料检测油、气、水在岩石中的分布,提供了依据和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速度 弹性模量 油气藏 传播速度 岩石 含流体
下载PDF
具有吸能和承载特性的多孔结构拓扑优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杜义贤 李荣 +1 位作者 田启华 周祥曼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8-113,共6页
以负泊松比和刚度为优化目标,构建多目标拓扑优化模型.利用改进的优化准则(OC)算法求解该模型,得到兼具吸能和承载性能的多孔结构,并利用选择性激光熔覆技术(SLM)制造该多孔结构.通过对优化结构进行有限元仿真和压缩实验及分析,得到多... 以负泊松比和刚度为优化目标,构建多目标拓扑优化模型.利用改进的优化准则(OC)算法求解该模型,得到兼具吸能和承载性能的多孔结构,并利用选择性激光熔覆技术(SLM)制造该多孔结构.通过对优化结构进行有限元仿真和压缩实验及分析,得到多孔结构的形变图、应力-应变曲线及能量吸收曲线.分析结果表明:等效刚度大的结构负泊松比值较小,受压内缩量小,平台应力和能量吸收量大,但易出现应力峰值;等效刚度小的结构负泊松比值较大,受压内缩效果明显,平台应力和能量吸收量小,但平台应力平稳,能量吸收增量大.模拟仿真和实验测试验证了本方法用于耐撞承载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泊松比 吸能 承载 多孔结构 多目标拓扑优化
原文传递
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及应力应变本构关系 被引量:222
15
作者 陈宗平 徐金俊 +3 位作者 郑华海 苏益声 薛建阳 李军涛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32,共9页
以设计强度为C30的废弃混凝土为再生粗骨料制备再生混凝土试件,其中66个标准棱柱体试件和33个150mm×150mm×550mm棱柱体试件,分别进行棱柱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及泊松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下再生混凝... 以设计强度为C30的废弃混凝土为再生粗骨料制备再生混凝土试件,其中66个标准棱柱体试件和33个150mm×150mm×550mm棱柱体试件,分别进行棱柱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及泊松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下再生混凝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提出了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本构方程.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标准龄期再生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略有提高,其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的形状与普通混凝土相似,在曲线的上升段,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曲线与天然骨料混凝土基本重合,但在下降段,则再生混凝土的曲线变得更为陡峭;标准龄期的同批次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与棱柱体抗压强度的比值约为0.12,棱柱体抗压强度与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比值为0.87;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的强度指标影响不大,各种取代率再生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棱柱体抗压强度与天然骨料混凝土实测值接近;对同批次静置2a的长龄期再生混凝土所测棱柱体抗压强度较标准龄期实测值有较大幅度提高,增大值为16.87%;长龄期再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较普通混凝土有较大提升,但泊松比的变化不明显,其值相对稳定,且在高取代率时其泊松比数值比普通混凝土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棱柱体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弹性模量 泊松比 本构方程
下载PDF
汶川M_s8.0地震: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0
16
作者 刘启元 李昱 +5 位作者 陈九辉 郭飚 李顺成 王峻 张绪奇 齐少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9-319,共11页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震惊世界的M_S8.0地震.历史上,同类地震在大陆内部极为罕见.该地震深部构造背景的研究对理解其成因极为重要.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川西地区布设的大规模密集...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震惊世界的M_S8.0地震.历史上,同类地震在大陆内部极为罕见.该地震深部构造背景的研究对理解其成因极为重要.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川西地区布设的大规模密集流动宽频带地震台阵记录的远震P波波形数据和接收函数非线性反演方法,得到了沿北纬31°线的19个台站下方120 km深度范围内的S波速度结构及台站下方地壳的平均泊松比.该观测剖面穿越了主震区,总长度约为420 km. 我们的结果揭示了川滇地块、松潘—甘孜地块和四川盆地三个不同地块构造差异.上述三个地块的地壳结构特征可以概括为:(1)四川盆地前陆壳幔界面向西侧倾斜并有较为明显的横向变形.地壳厚度存在46-52 km的横向变化,中下地壳S波速度存在横向变化,地壳平均泊松比值较高(0.28-0.31),但在龙门山断裂带附近,显示了坚硬地壳的特征,地壳平均泊松比仅为0.2;(2)松潘—甘孜地块地壳厚度由西侧靠近鲜水河断裂的60 km,向东减薄为52 km,在14-50 km深度范围内存在S波速度2.75-3.15 km/s的楔状低速区,其厚度由西侧的-30 km向东逐渐减薄为-15 km,相应区域的地壳平均泊松比高达。0.29-0.31;(3)鲜水河断裂西侧,川滇地块地壳结构相对简单,地壳厚度为58 km,并在26 km深度存在约10 km厚度的高速层,地壳内平均泊松比约为0.25; (4)汶川大震区在12-23 km深度上具有近乎4.0 km/的S波高速结构.而其下方的地壳为低速结构.地壳平均泊松比0.31-0.32,汶川大震的余震序列主要分布在高速介质区域内. 本文的结果表明松潘—甘孜地块的地壳相对软弱;而且并不存在四川盆地向西侧的俯冲.我们认为在青藏高原东向挤压的长期作用下,四川盆地强硬地壳的阻挡作用可导致松潘—甘孜地块内部蓄积很大的应变能量以及上、下地壳在壳内低速层顶部边界的解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接收函数反演 泊松比 流动地震台阵 地壳上地幔结构
下载PDF
高温后花岗岩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3
17
作者 杜守继 刘华 +1 位作者 职洪涛 陈浩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2359-2364,共6页
对经历不同高温后花岗岩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花岗岩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经历400℃以内的高温后,温度对花岗岩的力学性能的影响不明显。但经历的温度超过400℃... 对经历不同高温后花岗岩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花岗岩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经历400℃以内的高温后,温度对花岗岩的力学性能的影响不明显。但经历的温度超过400℃后,随受热温度升高花岗岩力学性能迅速劣化,花岗岩峰值应力(或强度)和弹性模量急剧降低,而峰值应变迅速增长。高温后花岗岩泊松比随经历高温的增加而呈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高温后 花岗岩 力学性质
下载PDF
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云南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结构 被引量:122
18
作者 李永华 吴庆举 +3 位作者 田小波 张瑞青 潘佳铁 曾融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80,共14页
利用云南和中国地震台网30个台站记录的远震资料,采用接收函数扫描法和线性反演方法对云南及其邻区的壳幔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研究区内地壳厚度、Vp/Vs以及壳幔速度的分布特征.利用接收函数扫描(H-k)法和线性反演方法获取的台... 利用云南和中国地震台网30个台站记录的远震资料,采用接收函数扫描法和线性反演方法对云南及其邻区的壳幔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研究区内地壳厚度、Vp/Vs以及壳幔速度的分布特征.利用接收函数扫描(H-k)法和线性反演方法获取的台站下方地壳厚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壳厚度变化剧烈.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红河断裂以西的腾冲-保山地块和思茅地块,以及南华板块北部地区的台站(如攀枝花、丽江、东川、永胜等)下方地壳均存在下地壳低速层,且具有高的地壳平均Vp/Vs值.这些不仅暗示研究区的下地壳低速异常可能为高温甚至高温导致的部分熔融所致,同时,也意味着该区下地壳的物质易于发生塑性流动,为地壳的变形和增厚创造了条件.红河断裂带作为云南地区的一个主要边界断裂,其西侧地区地壳厚度变化较东侧剧烈,另一方面,红河断裂西侧的平均地壳Vp/Vs值较其东侧要高.综合前人关于研究区岩石圈速度结构、地热流值、重力场和上地幔各向异性等地球物理场的研究结果.我们推断,现今的思茅块体和保山-腾冲块体在大地构造上应归属于冈瓦纳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接收函数 地壳速度结构 泊松比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S波速度结构与泊松比及其意义 被引量:116
19
作者 李永华 吴庆举 +4 位作者 安张辉 田小波 曾融生 张瑞青 李红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59-1368,共10页
利用甘肃地震台网16个台站记录的远震资料,采用最大熵谱反褶积方法,得到了各个台站的接收函数.采用接收函数扫描法和线性反演方法对研究区的壳幔结构进行了研究,这两种接收函数方法得出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 利用甘肃地震台网16个台站记录的远震资料,采用最大熵谱反褶积方法,得到了各个台站的接收函数.采用接收函数扫描法和线性反演方法对研究区的壳幔结构进行了研究,这两种接收函数方法得出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厚度变化剧烈,祁连块体为50~55km、柴达木块体和河西走廊为45km左右(合作台除外),由北向南,Moho界面呈中央下凹的准对称状.研究区地壳VP/VS于1.66~1.85(σ=0.215~0.294,均值0.254),其均值接近或略低于全球平均值;S波速度结构可见壳幔过渡带具有明显的突跳,结合其他地球物理学证据,推断该区可能不存在岩浆底侵作用和地壳部分熔融现象.该区地壳VP/VS值与地壳厚度呈反相关关系,推断该区地壳的主要组成成分以中酸性岩石为主,其45~55km厚的地壳可能主要是通过上地壳的叠置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接收函数 地壳结构 泊松比
下载PDF
岩石的纵、横波速度规律 被引量:97
20
作者 李庆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12,共12页
在收集、分析前人不同岩性的岩石的地震纵、横波速度测定结果的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了砂岩的速度规律,通过综合、归纳得到饱含水砂岩及含气砂岩的纵、横波速度总规律。它们可以拟合表达成两条抛物线,四个V_p、V_s互推公式。文中指出,以... 在收集、分析前人不同岩性的岩石的地震纵、横波速度测定结果的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了砂岩的速度规律,通过综合、归纳得到饱含水砂岩及含气砂岩的纵、横波速度总规律。它们可以拟合表达成两条抛物线,四个V_p、V_s互推公式。文中指出,以往的一些研究者对数据采用线性拟合,只适用于特定的地区,特定的层位,而抛物线公式可以具有普遍的适应性。文中提供的四个经验公式及全部说明上述关系的图件将有助于AVO幅距分析研究,以及在多波勘探中掌握岩性规律及寻找油气聚集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速度 纵波 横波 砂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