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赛珍珠《大地》中的中国人视角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玉括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34-38,共5页
赛珍珠在她的代表作《大地》中成功地运用中国农民熟悉的视角,反映中国农民对自己所处自然环境的依赖;同时作者也通过农民的视角,对异域文化中的宗教与科技现象进行陌生化的处理。通过转换叙述的角度,赛珍珠强调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使... 赛珍珠在她的代表作《大地》中成功地运用中国农民熟悉的视角,反映中国农民对自己所处自然环境的依赖;同时作者也通过农民的视角,对异域文化中的宗教与科技现象进行陌生化的处理。通过转换叙述的角度,赛珍珠强调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使西方文化在中国的接受异于西方中心主义者的表述。把《大地》与同名电影相比,不同视角所显示的作者和导演的文化立场及其意识形态特征更加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视角 自然 宗教 陌生化 对话
下载PDF
在教学中,我对不同曲式体系所取的态度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吉提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2,共2页
西方古典曲式学存在有不同体系。作为大学本科的教学 ,我主张首先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一种体系。如有可能 ,适当介绍其他体系也有必要。它不仅涉及到学术民主 ,而且能开拓学生视野 ,也为学生提供一种进行比较研究的思路。
关键词 曲式体系 分析角度 思维沟通 价值区别
下载PDF
宋代院体画的传播学观照
3
作者 李雷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06-109,118,共5页
宋代宫廷院体画影响深远,可谓艺术传播的典范。如果以“五W”信息传播模式为分析工具,从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媒介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对宋代院体画的兴盛繁荣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解读,将有助于探索成功的艺术传播所必需的一些规律。
关键词 宋代院体画 “五W信息模式” 传播学解读
下载PDF
吕进新诗文体学理论
4
作者 雷斌 《宜宾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6-9,共4页
新诗文体学的研究是新诗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吕进的新诗文体学理论有着坚实的品质和丰富的内容。他从创作和理解新诗作品出发,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新诗文体学理论、审美视点、言说方式、"对话与重建",新诗二次革命成为吕进新诗... 新诗文体学的研究是新诗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吕进的新诗文体学理论有着坚实的品质和丰富的内容。他从创作和理解新诗作品出发,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新诗文体学理论、审美视点、言说方式、"对话与重建",新诗二次革命成为吕进新诗文体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主题。中国现代诗学要实现与中国传统诗学和外国现代诗学的对话,在迈进21世纪以后的三大重建是时代赋予中国新诗的美学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视点 言说方式 “对话与重建” 新诗二次革命
下载PDF
视角转换与多重象征:《求职女》中的隐性读者交流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佳媛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43-47,共5页
在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求职女》中,两种第三人称限知视角“选择性全知”和“人物有限视角”间的转换所产生的信息对比和重合与镜像象征、果品象征、空间象征巧妙互补,构筑起作者与读者间的隐性交流渠道。这一秘渠映射主... 在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求职女》中,两种第三人称限知视角“选择性全知”和“人物有限视角”间的转换所产生的信息对比和重合与镜像象征、果品象征、空间象征巧妙互补,构筑起作者与读者间的隐性交流渠道。这一秘渠映射主人公性格缺陷、暗示其命运走向、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并让读者体悟到求职女个体悲剧背后的深层社会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求职女》 视角转换 象征 隐性读者交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