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独特的审美思维体系与诗性的美学理论——东方美学的总体特征论 |
邱紫华
习传进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7
|
|
2
|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诗论的解释学意味 |
毛宣国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3 |
9
|
|
3
|
元人“唐诗分期”谫论 |
赵彬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4
|
华尔特·惠特曼:美国诗歌史上的一盏明灯 |
赵彤
|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5
|
|
5
|
朱自清诗论:辩证性与“集成”性的统一 |
廖四平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
6
|
爱默生诗歌与诗学理论管窥 |
黄宗英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
6
|
|
7
|
现代诗视野中的老舍诗学理想与话语表达 |
王巨川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8
|
近十年来陈子昂研究述评 |
梁晓萍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9
|
简论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
吴加才
|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05 |
4
|
|
10
|
从《梧门诗话》看法式善的唐诗观 |
米彦青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1
|
方回的诗法理论 |
史伟
|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
2001 |
2
|
|
12
|
读吴乔诗论札记 |
蒋寅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3
|
屠隆对七子派格调理论的发展和突破 |
刘德重
李敏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4
|
论陈与义诗论的特征及其发展 |
高阳
|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5
|
沈德潜诗论中的读者意识及批评向度 |
黄心怡
杨新平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6
|
论诗歌翻译的平行对照 |
周瑞敏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7
|
论王昶对袁枚诗学的批评——兼及乾嘉之际诗坛传统与新变的矛盾 |
龙野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4
|
|
18
|
阐释学视域下的《诗学理论》术语及文学分类探析 |
曲英伦珠
夏吾才旦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
|
2023 |
0 |
|
19
|
“贤圣无他术 圆融只在吾”——唐末五代诗僧贯休诗论探微 |
朱学东
|
《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2 |
4
|
|
20
|
王国维本末之辨的诗学阐明——以“兴趣”“神韵”和“境界”为中心的考察 |
贾荣华
|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