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郑玄《周礼注》比、兴观念产生的根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鲁洪生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
-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59-61,共3页
-
文摘
郑玄对比、兴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在《毛诗传笺》中以“喻”释“兴” ,“兴”可美也可刺 ;而在《周礼注》中却以美刺区别比、兴。郑玄为什么会以美刺区别比、兴 ?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 ,逻辑混乱 ,观念不清。两汉时期的学者在观念上尚未将用《诗》方法与表现方法区别开 ,故难免产生认识上的混乱。其二 ,解释角度不同。当时学者曾从不同角度对比、兴加以解说 ,郑玄《周礼注》侧重从用《诗》方法、政教功能角度解说。其三 。
-
关键词
《周礼注》
用《诗》方法
美刺
比、兴
-
Keywords
Anthologies of the Zhou's Rituals
poetic methodology
harmony and irony
analogy
metaphor
-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历代诗话对黄庭坚诗法理论的批评
- 2
-
-
作者
郑先彬
-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5-10,共6页
-
文摘
黄庭坚通过学习杜甫,建构了自己的诗法理论,其要点是夺脱换骨。黄庭坚创此诗法理论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他的个性是分不开的。黄庭坚的诗法理论被他的门徒奉为金科玉律,逐渐形成了“江西诗派”的理论。历代都有诗话对它进行宣传、发扬,但随着江西诗派的发展,其诗法理论也暴露出很多弊端,后人对他的理论进行了反思并给予批评和修正。
-
关键词
黄庭坚
诗法理论
夺脱换骨
诗话
批评
-
Keywords
Huang Tingjian
theory of poetic methodology
being renewed from inside and out
notes on poetry
criticism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