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诗歌意象的蒙太奇特征看唐诗英译中意象、意境的翻译——以《望庐山瀑布》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卢颖 《襄樊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72-75,共4页
唐诗英译的最佳翻译模式是中外译者的合作翻译,这一翻译模式解决了翻译过程中语言层面的问题。但是诗歌中意象、意境的翻译仍是中外译者的最大难题。唐诗具有景物造型的特征,诗歌展现的画面类似于"蒙太奇"效果。文章从唐诗意... 唐诗英译的最佳翻译模式是中外译者的合作翻译,这一翻译模式解决了翻译过程中语言层面的问题。但是诗歌中意象、意境的翻译仍是中外译者的最大难题。唐诗具有景物造型的特征,诗歌展现的画面类似于"蒙太奇"效果。文章从唐诗意象的蒙太奇特征入手,通过对意象和意境的深入分析,从诗画同质的角度,并以《望庐山瀑布》为例论证画能成为唐诗中意象、意境翻译的有效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诗歌翻译 翻译技巧
下载PDF
唐诗中的燕子意象 被引量:4
2
作者 吴福秀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64-67,共4页
古书中的燕子从《诗经》奠定的"玄鸟——图腾"、"燕燕——离别"等意象模式开始,走出了脉络分明的文学意象发展之路,其各种意象的融合在唐代呈现出空前繁盛的局面。唐人在文学意象的使用上,燕子作为神鸟、图腾象征... 古书中的燕子从《诗经》奠定的"玄鸟——图腾"、"燕燕——离别"等意象模式开始,走出了脉络分明的文学意象发展之路,其各种意象的融合在唐代呈现出空前繁盛的局面。唐人在文学意象的使用上,燕子作为神鸟、图腾象征的主题明显减少,注重其自然习性描写的篇章大幅增加。唐诗中燕子意象的发展,展示了唐代文学创作逐步摆脱蒙昧的时代意识、文人象征性思维得到拓展,以及文人生命情怀进一步延伸等时代特征,展现了唐代文学创作主体积极影响社会意识的时代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离别 唐诗 燕子意象 时代特征
下载PDF
诗穷而后工——唐人生平际遇对诗作成就影响的量化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云松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1-161,共11页
从文史学理论角度,欧阳修所提出的"诗穷而后工"一论,不仅被后人广泛引述,而且拥有着大量案例佐证,但迄今尚乏量化实证的检验。本文以宦迹履历详实的唐代诗人为样本,用贬谪经历作为诗人"困厄"的解释变量,使用负二项... 从文史学理论角度,欧阳修所提出的"诗穷而后工"一论,不仅被后人广泛引述,而且拥有着大量案例佐证,但迄今尚乏量化实证的检验。本文以宦迹履历详实的唐代诗人为样本,用贬谪经历作为诗人"困厄"的解释变量,使用负二项模型检验诗人作品成就与困厄遭遇间的关联,并辅以充分的交互项、稳健性验证。文章综合各项结果提出,贬谪经历对诗人作品成就确实有显著而稳健的正向作用,足以支持欧阳修论点的成立。以是"诗穷而后工"之论不仅有逻辑上的依据,也经由本文而具有量化实证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量化史学 负二项模型 个人遭际 诗歌成就
原文传递
武举制度对唐诗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肖献军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4期103-107,共5页
唐代的武举考试,具有程序规范、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它的实施,对唐代的体育,特别是对武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习武之风在社会中盛行。虽然在《全唐诗》中没有诗歌反映武举考试的内容,甚至连"武举"一词都找不到,但武举制... 唐代的武举考试,具有程序规范、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它的实施,对唐代的体育,特别是对武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习武之风在社会中盛行。虽然在《全唐诗》中没有诗歌反映武举考试的内容,甚至连"武举"一词都找不到,但武举制度所带动的尚武风气却深深地影响着文人,进而在多方面影响到他们的诗歌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举制度 武术 唐诗 审美倾向
下载PDF
唐诗中洛阳龙门文学景观浅论
5
作者 孙若梦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11,共4页
龙门位于洛阳的南郊,它见证了古都的兴衰荣辱,是著名的历史文化景观。唐代诗人宋之问、李峤、李白、杜甫、李贺等留下了歌咏龙门的佳作,从而建构了龙门的文学地理。唐代诗人的龙门书写,在初唐、盛唐集中表现为对盛世景象的歌颂赞美,在... 龙门位于洛阳的南郊,它见证了古都的兴衰荣辱,是著名的历史文化景观。唐代诗人宋之问、李峤、李白、杜甫、李贺等留下了歌咏龙门的佳作,从而建构了龙门的文学地理。唐代诗人的龙门书写,在初唐、盛唐集中表现为对盛世景象的歌颂赞美,在中唐以白居易为代表重在“独善”“兼济”的志向抒发。龙门作为驿站又是相聚离别的场所,诗人失意宦游的伤别哀叹又构成文学主调。唐诗中洛阳龙门文学景观的独特风貌,为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提供了典型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龙门 唐诗 文学景观
下载PDF
从唐诗看襄樊的城市魅力
6
作者 高新伟 《襄樊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99-102,共4页
文章用归类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唐诗所描绘的襄樊的城市魅力:山幽寺多隐士多;水清景秀鱼味美;城与山水交相辉映;民俗丰富多样、民歌历史悠久;典故胜迹特别多;交通枢纽。
关键词 唐诗 襄樊 城市魅力
下载PDF
唐诗的语篇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胡海峰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4期44-48,共5页
语篇性是语篇分析的一种手段,包括七个标准。本文以唐诗这种特殊的语篇类型为研究对象,探讨语篇性理论在唐诗中的表现形式,从而为验证和确定语篇性理论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提供参考。通过对唐诗中的这七个标准的逐一分析,厘清这七个标准之... 语篇性是语篇分析的一种手段,包括七个标准。本文以唐诗这种特殊的语篇类型为研究对象,探讨语篇性理论在唐诗中的表现形式,从而为验证和确定语篇性理论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提供参考。通过对唐诗中的这七个标准的逐一分析,厘清这七个标准之间的关系。其中,连贯性实现了唐诗的意义,是七个标准的根本,而信息性则是唐诗意义的表现形式,实现了唐诗的诗学价值。衔接性在唐诗中时有时无,情景性和互文性服务于连贯性和信息性。研究还发现,情景性也是实现互文性的一种方式。就唐诗而言,意象兼具实现情景性、互文性、信息性和连贯性的功能。意图性和可接受性都依赖于其他五个语篇性标准,是所有语篇的交际目的,可接受性更是语篇的言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语篇性 连贯性 信息性 意象
原文传递
丝绸工艺中的“捣练”与唐诗中的“捣衣”——兼论非物质文化传承中的文化意象及其转换 被引量:3
8
作者 曾艳红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38-41,共4页
"捣衣"是唐诗中经常出现的一个美丽意象。它是古代对丝绸进行处理的一个重要工序,此工序的存在是由丝绸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从丝绸文化的角度出发,能够对唐人"捣衣"的目的、唐代中何以有"万户捣衣"的场... "捣衣"是唐诗中经常出现的一个美丽意象。它是古代对丝绸进行处理的一个重要工序,此工序的存在是由丝绸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从丝绸文化的角度出发,能够对唐人"捣衣"的目的、唐代中何以有"万户捣衣"的场面及这一文学意象在文学史上的兴衰流变进行释疑。非物质文化中文化意象的传承及转换是文学创作中的普遍现象。在文学研究时,从物质文化的角度出发,追本溯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一些文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捣衣 捣练 丝绸文化 文化意象
下载PDF
论晚唐体与张籍 被引量:1
9
作者 安易 《唐山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42-48,80,共8页
在时代风气的浸染下,晚唐大多数诗人对外界的关。必面越来越狭窄。他们把全部精神技俩都用来写诗,从而形成了以苦吟著称的、世俗化的、具有轻浅纤微风格的“晚唐体”诗风。这种诗风虽然以贾岛、姚合为主要代表,但它的源头却可以追溯... 在时代风气的浸染下,晚唐大多数诗人对外界的关。必面越来越狭窄。他们把全部精神技俩都用来写诗,从而形成了以苦吟著称的、世俗化的、具有轻浅纤微风格的“晚唐体”诗风。这种诗风虽然以贾岛、姚合为主要代表,但它的源头却可以追溯到中唐诗人张籍。张籍是中唐诗风向晚唐诗风过渡中的主要代表人物。解放以来仅仅把他作为乐府诗人来研究是远远不够的。他的格律诗,开启了“晚唐体”之先声,应该在唐诗流变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晚唐体 张籍 风格流变
下载PDF
从唐诗看唐代蜀道地区的植物景观与生态状况 被引量:2
10
作者 石润宏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62-68,共7页
唐代蜀道题材诗歌数量可观,这些诗歌中包含了丰富的蜀道地区的相关信息。唐代诗人在蜀道题材诗歌中描写了很多蜀道地区的植物和植被景观,系统分析梳理这些植物信息,可以窥探蜀地的生态状况。从唐诗来看,唐代时期蜀道地区森林蓊郁茂密,... 唐代蜀道题材诗歌数量可观,这些诗歌中包含了丰富的蜀道地区的相关信息。唐代诗人在蜀道题材诗歌中描写了很多蜀道地区的植物和植被景观,系统分析梳理这些植物信息,可以窥探蜀地的生态状况。从唐诗来看,唐代时期蜀道地区森林蓊郁茂密,植物种类多样,可分为普通野生树木、经济作物、观赏植物等三大类。相关诗文等历史文献说明唐代四川地区的生态状况极为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唐代 蜀道 四川 植物 生态
下载PDF
论《全唐诗》中的“渭水诗”
11
作者 刘宁 肖婷中 《唐都学刊》 2012年第5期22-30,39,共10页
《全唐诗》中对渭水有过描述的诗人共90位,而这90位诗人创作了128首"渭水诗"。这些渭水诗大体可划分为借景抒情诗、怀古咏史诗、即事感怀诗、唱和应制诗、送别友人诗、战争苦难诗、挽歌悲泣诗、其他八类。这些"渭水诗&qu... 《全唐诗》中对渭水有过描述的诗人共90位,而这90位诗人创作了128首"渭水诗"。这些渭水诗大体可划分为借景抒情诗、怀古咏史诗、即事感怀诗、唱和应制诗、送别友人诗、战争苦难诗、挽歌悲泣诗、其他八类。这些"渭水诗"在唐代山水诗发展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达到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唐诗 “渭水诗” 抒情诗 咏史诗 感怀诗
下载PDF
唐诗日译的风格转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知国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81-84,共4页
自古以来,唐诗日译就有了一整套按唐诗顺序进行假名标注和文言翻译的模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语言文化的发展又有了现代日语的唐诗翻译风格。这种翻译风格的转化体现了时代的文化需求。运用翻译理论和有关知识,探讨了唐诗日译文言翻译风... 自古以来,唐诗日译就有了一整套按唐诗顺序进行假名标注和文言翻译的模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语言文化的发展又有了现代日语的唐诗翻译风格。这种翻译风格的转化体现了时代的文化需求。运用翻译理论和有关知识,探讨了唐诗日译文言翻译风格以及向现代日语翻译风格转化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日译 风格 转化
下载PDF
论唐代诗人的自然生态意识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金坤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66-71,共6页
唐代诗人承传《风》《骚》及汉魏六朝文学的自然生态意识,同时由于受本朝儒、释、道思想的共同影响以及唐人投笔从戎的边塞生活,官吏贬谪地方的特殊身世等因素,唐代诗人与自然的关系已达到了天人合一、空前融洽的地步。唐代诗人与草木... 唐代诗人承传《风》《骚》及汉魏六朝文学的自然生态意识,同时由于受本朝儒、释、道思想的共同影响以及唐人投笔从戎的边塞生活,官吏贬谪地方的特殊身世等因素,唐代诗人与自然的关系已达到了天人合一、空前融洽的地步。唐代诗人与草木虫鱼等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诗歌世界,主要表现在十大方面,即:(一)与物谐乐;(二)以物为友;(三)颂物以美;(四)感物惠德;(五)赏物生趣;(六)悲物悯人;(七)由物悟理;(八)托物寄怀;(九)假物以讽;(十)护物有责。唐诗浓郁的自然生态意识,是唐诗精神的有力体现,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文学史、艺术史之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承传 边塞 贬谪 草木虫鱼 与物相谐 审美价值
下载PDF
论唐诗女性研究的价值支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俞世芬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3-79,共7页
女性主义在为唐诗研究带来崭新视角的同时,又容易造成为女性而叫屈的研究目的的功利性与研究定位的模糊性,而这成为限制诗歌与女性研究继续深入的两大基本问题。唐诗女性研究应确立女性诗歌批评价值标准,采取男性与女性交融的人文视角... 女性主义在为唐诗研究带来崭新视角的同时,又容易造成为女性而叫屈的研究目的的功利性与研究定位的模糊性,而这成为限制诗歌与女性研究继续深入的两大基本问题。唐诗女性研究应确立女性诗歌批评价值标准,采取男性与女性交融的人文视角审视女性题材作品。在此基础上,唐代女性诗人文学实践的意义、男女诗人女性题材的表现差异性等问题才有可能浮出水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女性诗歌 女性主义 性别
下载PDF
明前期唐诗分期与宗尚
15
作者 汤志波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8-115,共8页
明前期关于唐诗分期的论述,主要以高棅与台阁文人为代表。洪武间高棅编选《唐诗品汇》,形成"四唐九品"之分期,在"世变论"与"体裁论"结合下注重唐诗之文学考察;永乐末高棅在《唐诗品汇》基础上删减成《唐... 明前期关于唐诗分期的论述,主要以高棅与台阁文人为代表。洪武间高棅编选《唐诗品汇》,形成"四唐九品"之分期,在"世变论"与"体裁论"结合下注重唐诗之文学考察;永乐末高棅在《唐诗品汇》基础上删减成《唐诗正声》一书,已多以"性情之正"为标准选诗,其诗学思想与台阁文人渐趋一致。永乐至成化间台阁文人之唐诗分期多曲解杨士弘《唐音》之三分法,分期更多是依据"世变论"。高棅与台阁文人虽同尊盛唐,但又有区别,前者多推崇盛唐之古诗,而后者更尊尚盛唐之律诗。台阁诗学思想下的唐诗分期与宗尚存在诸多矛盾,在为何尊唐、为何尊杜等问题上难以自圆其说,显示出其理论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棅 台阁诗学 唐诗分期 唐诗宗尚 明前期
下载PDF
中西方文化对李力扬诗歌主题与艺术手法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屈荣英 李丙奎 +1 位作者 王阿芳 梁艳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23-125,共3页
探讨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对李力扬诗歌主题与艺术手法的影响,指出李力扬的诗歌创作深受美国超验主义、基督教及中国儒、释、道三教及唐诗的影响,在创作过程中常运用圣经典故及中国三教常使用的静虚、悖论等手法。
关键词 李力扬 诗歌 基督教 静虚 悖论 唐诗
下载PDF
苏颋诗歌内在情愫与退隐思想探析
17
作者 柯卓英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35-41,共7页
本文着眼于苏颋的诗歌创作,从挚烈的爱情、浓厚的乡愁、退隐的思想、怅惘的内心及报国的情怀五个方面探析他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肯定处于初盛唐之交的苏颋是把丰富的思想感情与多彩的社会风貌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大家之一。
关键词 苏颋 唐诗 退隐
下载PDF
浅析唐诗中的“水月”意象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婷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66-68,共3页
月是唐诗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意象之一,特别是其中的"水月"意象———由于其中"水"、"月"相得彰益的视觉特点迎合了我国古代文学推崇的阴柔、含蓄的审美观,形成了"水月"意象的基础原因。因此,在... 月是唐诗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意象之一,特别是其中的"水月"意象———由于其中"水"、"月"相得彰益的视觉特点迎合了我国古代文学推崇的阴柔、含蓄的审美观,形成了"水月"意象的基础原因。因此,在唐诗中诗人常常借助"水月"这一复合意象抒发复杂的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水月”意象 审美 情感
下载PDF
石崇“金谷园”与家妓绿珠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承宗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32-34,共3页
晋武帝时石崇任荆州刺史,聚敛了大量财物,在洛阳营造"金谷园",优游岁月,畜养家妓,供其享乐。金谷园中最有名的家妓是绿珠。八王之乱前期,赵王司马伦一度专权,逼石崇交出绿珠。由于绿珠是石崇的爱妓,他坚持不肯交出,以致绿珠... 晋武帝时石崇任荆州刺史,聚敛了大量财物,在洛阳营造"金谷园",优游岁月,畜养家妓,供其享乐。金谷园中最有名的家妓是绿珠。八王之乱前期,赵王司马伦一度专权,逼石崇交出绿珠。由于绿珠是石崇的爱妓,他坚持不肯交出,以致绿珠坠楼而死,石崇亦被杀。唐代诗人杜牧、刘商、乔知之、韦应物、邵谒等撰写了不少怀古诗篇,评说石崇"金谷园"与绿珠,发人深省,值得回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崇 金谷园 绿珠 唐诗
下载PDF
略谈唐诗中的古琴文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敏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35-37,共3页
古琴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许多诗人都与古琴有不解之缘。 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研究唐诗与古琴的关系,试图追寻唐诗中的古琴文化。
关键词 唐诗 古琴 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