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唐诗语言研究对辞书编纂的意义——以白居易诗歌为例
被引量:
2
1
作者
乔立智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11-16,共6页
随着汉语史研究的深入发展,唐诗语言研究亦逐渐得到重视。不过,从总体上看,其研究仍显滞后,这直接影响了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以白居易诗歌为例,其语言通俗、语料丰富可靠,且出现了大量新语词。这些语词或可增补《汉语大词典》未收词目,...
随着汉语史研究的深入发展,唐诗语言研究亦逐渐得到重视。不过,从总体上看,其研究仍显滞后,这直接影响了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以白居易诗歌为例,其语言通俗、语料丰富可靠,且出现了大量新语词。这些语词或可增补《汉语大词典》未收词目,如"分诀"、"荒狂"、"静尽"、"寄问"、"妓席",或可添加其未收义项,如"第一"、"大采"、"破漏",或可为其提供或补充书证,如"騃童"、"道程"、"肝家",或可纠正其不确释义,如"故故"、"轻欺"、"饶"、"新蝉"、"云碓",因而在唐诗语言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史研究
《汉语大词典》
唐诗语言研究
白居易诗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跨文化交流视角下的日本假名文学“中国性”考——以《白氏文集》为例
2
作者
海村惟一
海村佳惟
《中文论坛》
2018年第2期137-179,共43页
由出土实物(金印)、文献《后汉书》记载以及传世日藏写本文献三重印证的日中跨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公元57年汉光武帝赐予倭的奴国王金印之际。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日本诞生了真名(汉字)文献:日本汉文。首次出现的就是604年圣德太子制...
由出土实物(金印)、文献《后汉书》记载以及传世日藏写本文献三重印证的日中跨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公元57年汉光武帝赐予倭的奴国王金印之际。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日本诞生了真名(汉字)文献:日本汉文。首次出现的就是604年圣德太子制定的《宪法十七条》,这是600年日本首次派遣使者渡海进行跨文化交流所带来的结果,《宪法十七条》显示的“中国性”涉及十多种中国古典文献。日本文学有真名(汉字)文学和假名文学之分。真名文学直接受容中国古典文学,显示“中国性”这一跨文化交流的文学现象几乎已经成为日中两国学界所关注的热点。本文从跨文化交流的视角对假名文学的和歌、物语、谣曲、随笔四种主要文学样式如何受容《白氏文集》进行实证考察,以验证其包含的“中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氏文集》
和歌
物语
谣曲
随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唐诗语言研究对辞书编纂的意义——以白居易诗歌为例
被引量:
2
1
作者
乔立智
机构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11-16,共6页
文摘
随着汉语史研究的深入发展,唐诗语言研究亦逐渐得到重视。不过,从总体上看,其研究仍显滞后,这直接影响了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以白居易诗歌为例,其语言通俗、语料丰富可靠,且出现了大量新语词。这些语词或可增补《汉语大词典》未收词目,如"分诀"、"荒狂"、"静尽"、"寄问"、"妓席",或可添加其未收义项,如"第一"、"大采"、"破漏",或可为其提供或补充书证,如"騃童"、"道程"、"肝家",或可纠正其不确释义,如"故故"、"轻欺"、"饶"、"新蝉"、"云碓",因而在唐诗语言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关键词
汉语史研究
《汉语大词典》
唐诗语言研究
白居易诗歌
Keywords
the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
Chinese
Dictionary
the
study
of
language
in
Tang
poems
poems
by
bai
juyi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跨文化交流视角下的日本假名文学“中国性”考——以《白氏文集》为例
2
作者
海村惟一
海村佳惟
机构
惟精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
出处
《中文论坛》
2018年第2期137-179,共43页
文摘
由出土实物(金印)、文献《后汉书》记载以及传世日藏写本文献三重印证的日中跨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公元57年汉光武帝赐予倭的奴国王金印之际。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日本诞生了真名(汉字)文献:日本汉文。首次出现的就是604年圣德太子制定的《宪法十七条》,这是600年日本首次派遣使者渡海进行跨文化交流所带来的结果,《宪法十七条》显示的“中国性”涉及十多种中国古典文献。日本文学有真名(汉字)文学和假名文学之分。真名文学直接受容中国古典文学,显示“中国性”这一跨文化交流的文学现象几乎已经成为日中两国学界所关注的热点。本文从跨文化交流的视角对假名文学的和歌、物语、谣曲、随笔四种主要文学样式如何受容《白氏文集》进行实证考察,以验证其包含的“中国性”。
关键词
《白氏文集》
和歌
物语
谣曲
随笔
Keywords
hakushimonzyō(Collection
of
poems
by
bai
juyi
)
Waka
(Japanese
poems
)
Monogatari
(Stories)
Yōkyoku
(Noh
songs)
Zuihitu
(Informal
essays
)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唐诗语言研究对辞书编纂的意义——以白居易诗歌为例
乔立智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跨文化交流视角下的日本假名文学“中国性”考——以《白氏文集》为例
海村惟一
海村佳惟
《中文论坛》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