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水文化哲学浅说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宇江 《华中建筑》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人类文明是人类活动的历史结晶,山水文化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山水与文化息息相关,山水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山水的生命。该文论述了山水文化哲学在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园林等艺术形式上得到的体现。
关键词 山水文化哲学 山水诗 山水画 山水园林
下载PDF
朱熹对理学家山水诗的批判和继承 被引量:1
2
作者 侯长生 《殷都学刊》 2006年第4期68-71,共4页
朱熹的山水诗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既是抒怀言志的方式,也是体道味理的工具。朱熹在山水诗的创作方面,对理学家“重道轻文”的文学思想持较客观的批判继承态度,并努力“以诗人比兴之体,发圣人义理之秘”,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山... 朱熹的山水诗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既是抒怀言志的方式,也是体道味理的工具。朱熹在山水诗的创作方面,对理学家“重道轻文”的文学思想持较客观的批判继承态度,并努力“以诗人比兴之体,发圣人义理之秘”,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山水诗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诗 朱熹 理学家
下载PDF
唐宋诗画中的茶花及其园林应用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贾虎 吴瑾 张亚利 《园林》 2021年第4期8-13,共6页
从唐宋期间的129首诗词可见,茶花的概念逐渐从茶(Camellia sinensis)花发展至涵盖了山茶(Camellia japonica)、滇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茶梅(Camella sasanqua)等野生资源及山茶品种的广义概念,并出现了‘黄香’‘粉红’‘玉环’... 从唐宋期间的129首诗词可见,茶花的概念逐渐从茶(Camellia sinensis)花发展至涵盖了山茶(Camellia japonica)、滇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茶梅(Camella sasanqua)等野生资源及山茶品种的广义概念,并出现了‘黄香’‘粉红’‘玉环’‘红百叶’‘并山茶’‘日丹’‘吐丝’‘玉罄’‘桃叶’‘玉茗’‘都胜’‘磬口’‘檀心’‘鹤顶红’‘月丹’等品种。在园林景观的应用中,茶花多与松、竹、梅、水仙配置,尤其是与梅和竹的植物造景应用最多,并形成植物组团与建筑、山水、路径、鸟禽的配合,从而形成富有诗情画意的风景园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茶花 诗词 绘画 园林
下载PDF
杜审言诗歌的特征及影响
4
作者 李卉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28-130,共3页
文章主要从对于宫廷诗的影响、各类诗歌创作中出现的新特征、在五律和五排定型上的作用、在七律上的贡献诸方面对杜审言诗歌特征进行说明。分析探讨杜审言诗歌创作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特点和对于盛唐诗歌创作的影响,进而肯定杜审言诗歌... 文章主要从对于宫廷诗的影响、各类诗歌创作中出现的新特征、在五律和五排定型上的作用、在七律上的贡献诸方面对杜审言诗歌特征进行说明。分析探讨杜审言诗歌创作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特点和对于盛唐诗歌创作的影响,进而肯定杜审言诗歌在初唐文坛应有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审言 宫廷诗 山水诗 赠别诗 新特征 五律 五排
下载PDF
天仙地仙太俗 真人惟我髯苏——启功先生题画诗浅议
5
作者 孙霞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80-84,共5页
启功先生是现当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他的近百首题画诗或品题山水丹青,或就画论画,或品评画家,或咏物,内容涉猎广泛;这些题画诗善用诗的语言来拓展画境,使诗情画意完美地融为一体;借诗言志、托物寄兴;委婉含蓄而又富有理趣。同时,又具... 启功先生是现当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他的近百首题画诗或品题山水丹青,或就画论画,或品评画家,或咏物,内容涉猎广泛;这些题画诗善用诗的语言来拓展画境,使诗情画意完美地融为一体;借诗言志、托物寄兴;委婉含蓄而又富有理趣。同时,又具有幽默诙谐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功 题画诗 山水诗 咏物诗 艺术特色
下载PDF
再论晋宋山水诗的形成——以汉魏山水赋为背景 被引量:1
6
作者 程苏东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3期1-8,共8页
在六朝文学研究中,主流文体由赋向诗的转变问题历来受到关注。本文以"山水"题材为切入点,通过对题材与体裁、时代文风变易之关系的辨析,论述了山水题材在六朝时期由赋入诗的基本过程,并分析了赋体对于早期山水诗在结构、用字... 在六朝文学研究中,主流文体由赋向诗的转变问题历来受到关注。本文以"山水"题材为切入点,通过对题材与体裁、时代文风变易之关系的辨析,论述了山水题材在六朝时期由赋入诗的基本过程,并分析了赋体对于早期山水诗在结构、用字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谢灵运山水诗创作中辞藻繁缛、结构程式化等现象的成因也有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诗 山水赋 谢灵运 谢脁
下载PDF
余音复来 悠扬婉转——论宋代山水诗与山水画对“韵”美风格的艺术共现 被引量:1
7
作者 窦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00-104,111,共6页
"韵"是一个常见的艺术概念,也是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文章在分析宋代美学风格尚"韵"之美的文化原因的基础上,揭示"韵"的美学特征,并进一步分析"韵"之美在宋代山水诗与山水画中的体现,以此寻找... "韵"是一个常见的艺术概念,也是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文章在分析宋代美学风格尚"韵"之美的文化原因的基础上,揭示"韵"的美学特征,并进一步分析"韵"之美在宋代山水诗与山水画中的体现,以此寻找二者对"韵"之美的艺术共现,由此可窥宋代山水诗与山水画诗画相融之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山水诗 宋代山水画 “韵”美风格 艺术共现
下载PDF
矛盾美——一道永远的诗学景观(一)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世明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4,共4页
大千世界之美如同美的大千世界,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和谐统一之美,能使人悦目赏心,而矛盾冲突之美,则更能勾心摄魂。古往今来许多诗人或明用矛盾修辞,或暗用抑扬逆折,通过语言的矛盾、构思的矛盾、表里的矛盾等形式,创造出矛盾的感情美... 大千世界之美如同美的大千世界,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和谐统一之美,能使人悦目赏心,而矛盾冲突之美,则更能勾心摄魂。古往今来许多诗人或明用矛盾修辞,或暗用抑扬逆折,通过语言的矛盾、构思的矛盾、表里的矛盾等形式,创造出矛盾的感情美,矛盾的哲理美,矛盾的意境美等名篇佳什,成就诗坛一道永远的诗学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矛盾美 诗学景观
下载PDF
从《中国历代名园记选注》看中国文人园建设理念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涛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53-55,共3页
中国文人用山水画的技法和诗文结构的组织方式设计、营造园林,体现了文人园与中国诗文山水画关系密切、追求意境美、题名独特等造园理念,体现园主人超脱、隐逸的人格与情趣。
关键词 《中国历代名园记选注》 文人园 诗文 山水画 意境
下载PDF
云是亲情水是家——论戴表元的山水诗与故土情结
10
作者 张婉霜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88-91,共4页
戴表元生于浙东,长于浙东,对故土的山水、风俗、人情充满感情,集中体现在诗歌中对故乡山水风物的热爱、对底层劳动者命运的关注和回归故土的隐逸情怀。其笔下的故土山水,不仅仅是地域意义的山水,也是一种对心灵家园的呼唤。
关键词 山水诗 山水风物 底层命运 林泉之志 故土情结
下载PDF
笔简形具 得之自然——论宋代山水诗与山水画对“逸”美风格的艺术共现
11
作者 窦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09-113,共5页
通过宋代美学风格尚"逸"之因及特点的分析,揭示"逸"美在宋代美学中的独特表现;通过苏轼人生阅历及其诗作的解读以及宋代文人山水画及水墨白画艺术内涵的解析,进一步探索"逸"美在宋代山水诗与山水画中的... 通过宋代美学风格尚"逸"之因及特点的分析,揭示"逸"美在宋代美学中的独特表现;通过苏轼人生阅历及其诗作的解读以及宋代文人山水画及水墨白画艺术内涵的解析,进一步探索"逸"美在宋代山水诗与山水画中的艺术共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山水诗 宋代山水画 “逸”美风格 艺术共现
下载PDF
“山川”、“山水”与水意识
12
作者 大立智砂子 李寅生 《钦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2-18,共7页
在魏晋南北朝文学中,"山川"、"山水"与水意识被当时的诗人列入了诗歌创作中。将这个问题做一个深入的研究,可以找出当时文学的特征。
关键词 山水诗 山川 山水 水意识
下载PDF
近代贵州诗人章永康的诗歌创作
13
作者 罗永忠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45-149,共5页
近代贵州诗人章永康的诗歌创作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了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的史实。写景诗中既有雄奇的景象,也有宁静的田园诗。另有不少情真意切的相思之作,尤以对妻子的相思诗... 近代贵州诗人章永康的诗歌创作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了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的史实。写景诗中既有雄奇的景象,也有宁静的田园诗。另有不少情真意切的相思之作,尤以对妻子的相思诗见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永康 诗歌 现实 写景 相思
下载PDF
现代景观中的陶渊明情结
14
作者 王文静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66-68,共3页
现代景观设计中,"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思想,从人文精神到场所体验,和用情感营造意境美,都体现了陶渊明诗文中的文化精髓。
关键词 陶渊明 诗文 文化精髓 现代景观
下载PDF
景观视觉规划设计时空转换的诗境量化 被引量:13
15
作者 戴睿 刘滨谊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6,共6页
当代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不只是单纯地追求景观视觉的形式感,而是对形式存在的理由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如何通过景观视觉形式唤起受众更深层面的心理感知与共鸣,反映出景观所在环境的历史积淀与传承。对新疆伊... 当代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不只是单纯地追求景观视觉的形式感,而是对形式存在的理由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如何通过景观视觉形式唤起受众更深层面的心理感知与共鸣,反映出景观所在环境的历史积淀与传承。对新疆伊犁河滨水景观带规划设计项目的设计战略进行了解析,阐明了通过时空转换的诗境量化进行景观视觉规划设计的思路,提出了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中如何体现地方传统文化并增强景观视觉感受的一种可行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时空转换 诗境量化 景观视觉感受
下载PDF
唐诗中的苔藓植物景观意境及配置方式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邸高曼 王秀荣 《广东园林》 2023年第1期22-25,共4页
苔藓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目前在园林中的应用较少。唐诗中的苔藓植物景观意境和配置方式对现代园林中苔藓植物景观的营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与苔藓植物有关的400首唐诗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包括积极、中性、消极的3种苔藓... 苔藓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目前在园林中的应用较少。唐诗中的苔藓植物景观意境和配置方式对现代园林中苔藓植物景观的营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与苔藓植物有关的400首唐诗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包括积极、中性、消极的3种苔藓植物景观意境类型,并分析情境感受对意境产生的影响,然后对苔藓植物与建筑、其他植物、山石等6种景观配置及其与意境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情境感受和景观元素意象的组合有利于苔藓植物景观意境的生成和感知;苔藓植物和具有不同物性特点及隐喻特点的景观元素配置可以营造不同的景观意境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植物造景 唐诗 景观意境 配置方式
下载PDF
南朝陈诗三体说
17
作者 阮忠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7-33,共7页
南朝陈代的诗歌受人关注的主要是宫体诗,它是梁代宫体诗的延续,以赏玩的笔调表现女性生活,成为陈代诗歌中的一支。然而陈代还有山水诗、边塞诗,二者疏离了宫体诗的风格,前者步竟陵八友山水诗的后尘,更多承袭的是谢山水诗中清丽的风采... 南朝陈代的诗歌受人关注的主要是宫体诗,它是梁代宫体诗的延续,以赏玩的笔调表现女性生活,成为陈代诗歌中的一支。然而陈代还有山水诗、边塞诗,二者疏离了宫体诗的风格,前者步竟陵八友山水诗的后尘,更多承袭的是谢山水诗中清丽的风采,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齐、梁诗的风格;后者出自以军乐为乐的风习,在对边塞生活的表现中,呈现出新的诗歌面貌,从而奠定了唐以后边塞诗的基本主题和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 诗歌 宫体诗 山水诗 边塞诗
下载PDF
古代山水画及其题画诗的美学审视 被引量:3
18
作者 成杰 《菏泽师专学报》 2002年第3期30-32,共3页
山水题画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与山水画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诗歌艺术。本文从美学的视角,宏观上论述山水画与题画诗在形式上的相似点与艺术表现上的不同点。从而揭示了它们融合的必然性以及由此达到的审美统一。
关键词 古代山水画 山水题画诗 美学审视 艺术表现 审美统一 诗歌艺术
下载PDF
地方风景再现与知识书写:论徐熊飞《前溪风土词》
19
作者 杨霖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2-35,共4页
《前溪风土词》是清代武康诗人徐熊飞客于海上时所撰的有关故乡风物之诗歌。该诗所吟咏范围甚广,有对地方景观的再现,有对武康民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记录,还有对武康桑蚕养殖业的详细书写。该诗在故乡风景再现与地方知识书写中表现出浓烈... 《前溪风土词》是清代武康诗人徐熊飞客于海上时所撰的有关故乡风物之诗歌。该诗所吟咏范围甚广,有对地方景观的再现,有对武康民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记录,还有对武康桑蚕养殖业的详细书写。该诗在故乡风景再现与地方知识书写中表现出浓烈的乡邦意识与浓郁的思乡情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熊飞 《前溪风土词》 武康 风景再写 地方知识
下载PDF
论谢灵运山水诗的时空、行迹书写与景物刻画
20
作者 马黎丽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7-24,共8页
谢灵运山水诗中常见大幅开阖的时空、变换不定的行迹以及“钻貌草木”的刻画,深蕴着诗人内心的不平以及为了排解忧闷而做出的种种努力。巨大开阖的时空,映衬出诗人匆促行走、东奔西突的孤独形象,以及诗人的微渺与别无选择。变换不定的... 谢灵运山水诗中常见大幅开阖的时空、变换不定的行迹以及“钻貌草木”的刻画,深蕴着诗人内心的不平以及为了排解忧闷而做出的种种努力。巨大开阖的时空,映衬出诗人匆促行走、东奔西突的孤独形象,以及诗人的微渺与别无选择。变换不定的行迹和随之而来的错综复杂的画面,以其无序和多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焦躁不安。山水景物的精细刻画,令诗人得以用冷静的目光审视自身命运,从而暂时忘却内心的愁苦。谢灵运山水诗的玄言结尾本质上是诗人的自我宽慰和自我勉励,其诗堪称情、景、意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灵运 山水诗 时空 行迹 景物刻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