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麻下胸腔镜治疗结核性胸膜粘连及包裹 被引量:23
1
作者 孙晓方 姚娟 《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第11期1202-1203,共2页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在抗痨基础上,在局麻下采用胸腔镜治疗结核性胸膜粘连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局麻下用胸腔镜剥离胸膜粘连带及剥除纤维膜或纤维板,向胸腔内注入0.25%碘伏冲洗胸腔,温盐水冲洗后放置闭式引流管,配合有效抗结核治疗。结...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在抗痨基础上,在局麻下采用胸腔镜治疗结核性胸膜粘连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局麻下用胸腔镜剥离胸膜粘连带及剥除纤维膜或纤维板,向胸腔内注入0.25%碘伏冲洗胸腔,温盐水冲洗后放置闭式引流管,配合有效抗结核治疗。结果30例中显效占53.3%(16/30),有效占40%(12/30),好转占6.7%(3/30),有效率达93.3%。结论局麻下胸腔镜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但病程超过2个月的不宜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术 结核 胸膜粘连 局麻
下载PDF
局麻下胸腔镜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钧 吴万鹏 +3 位作者 孙顺兴 范勇 孙昕 梁春宝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探讨局麻下胸腔镜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61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胸腔镜组及对照组。胸腔镜组给予局麻下胸腔镜治疗,对照组给予反复胸腔穿刺并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胸闷、气短症状消... 目的探讨局麻下胸腔镜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61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胸腔镜组及对照组。胸腔镜组给予局麻下胸腔镜治疗,对照组给予反复胸腔穿刺并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胸闷、气短症状消失情况,胸液消失及胸腔分隔包裹、粘连情况,壁层胸膜厚度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个月胸腔镜组胸闷气短症状消失率、胸液消失率、肺功能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补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ERV%)值均高于对照组,而胸膜厚度及胸腔纤维分隔、多房形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中、后胸腔镜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局麻下胸腔镜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疗效好、安全、简便、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可同时获取病理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结核 包裹性胸膜炎 胸膜粘连 局部麻醉
下载PDF
复方丹参静脉滴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许世阳 韩强 +1 位作者 柏玉明 宋瑞英 《临床肺科杂志》 2005年第4期449-450,共2页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作用。方法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2HRZS/4HRE+胸腔穿刺抽液+复方丹参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2HRZS/4HRE+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作用。方法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2HRZS/4HRE+胸腔穿刺抽液+复方丹参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2HRZS/4HRE+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胸腔积液吸收明显加快,病程缩短。复方丹参静脉滴注可显著预防胸膜肥厚粘连的发生。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 静脉滴注 结核性 胸膜炎 胸腔
下载PDF
血府逐瘀丸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6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维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7期122-123,127,共3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丸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对64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患者中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丸的32例患者,胸水平均吸收时间8—16周,无一例留有胸膜肥厚及粘...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丸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对64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患者中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丸的32例患者,胸水平均吸收时间8—16周,无一例留有胸膜肥厚及粘连:单纯抗结核治疗的32例患者中16例胸水平均吸收时间在16周以内,其余16例患者均超过16周以上,其中无变化者3例。并且80%的患者均留有不同程度的胸膜肥厚及粘连。结论在标准、规律、强化抗结核治疗的前提下,应用血府逐瘀丸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具有明确的减轻胸膜肥厚、粘连、促进胸水吸收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丸 包裹性 结核性胸膜炎 胸膜肥厚粘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