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脏体积变化与病肝储备功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6
1
作者 黎一鸣 吕凡 +2 位作者 吉鸿 白芝兰 雷团结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建立国人正常肝脏体积计算公式 ,探讨肝脏体积变化在评价病肝储备功能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螺旋CT对 2 80名正常人、85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腹部扫描并求出其肝脏体积。使用直线相关和回归的方法研究正常人群肝脏体积与体... 目的建立国人正常肝脏体积计算公式 ,探讨肝脏体积变化在评价病肝储备功能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螺旋CT对 2 80名正常人、85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腹部扫描并求出其肝脏体积。使用直线相关和回归的方法研究正常人群肝脏体积与体表面积的关系 ,得出相应的回归方程。求出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的变化率 ,分析其与Child肝功能分级和术后并发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正常成年人肝脏的平均体积为 (12 5 0± 141)cm3,其与体表面积呈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为 0 96 ,回归方程为LV(cm3) =6 13×BSA(m2 ) +16 2 8。对于肝硬化患者 ,在ChildA级肝脏平均体积为 (10 92± 2 76 )cm3,ChildB级为 (86 8± 16 3)cm3,ChildC级为 (6 5 2± 76 )cm3,三者之间差异均存在着显著意义 (P <0 0 0 1)。ChildB级和ChildC级与正常组比较 ,肝脏平均体积明显减小 (P <0 0 0 1)。当病肝体积缩小 40 %以上时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肝脏体积变化率与Child肝功能分级间存在着交错现象。结论 CT测量方法结合成人正常肝脏体积公式运算 ,能定量评价病肝体积变化 ,从而有助于客观评价病肝储备功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体积描记术 肝功能试验
原文传递
末梢灌注指数监测全麻患者应激反应的评价 被引量:14
2
作者 罗宝蓉 康孝荣 王保国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 评价末梢灌注指数(TPI)监测全麻患者应激反应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颅脑外科手术患者20例,ASAⅡ级,连续监测手指刑、指端皮温(T)、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收缩压(SP)、舒张压(DP)及心率(HR)。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 目的 评价末梢灌注指数(TPI)监测全麻患者应激反应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颅脑外科手术患者20例,ASAⅡ级,连续监测手指刑、指端皮温(T)、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收缩压(SP)、舒张压(DP)及心率(HR)。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后1min(t1)、3min(t2)、气管插管前即刻(t3)、插管后即刻(t4)、插管后1min(t5)、上头架前即刻(t6)、上头架后即刻(t7)、上头架后1min(t8)、切皮前即刻(t9)、切皮后即刻(t10)、切皮后1min(t11),记录各指标。结果 与t0比较,t1-11时BIS降低,t1-7、t9-11。TPI增高,t2-7、T9-11时SP降低,t2-4,t6-11时DP降低,t3-6时HR减慢,t7时HR增快,t6-11T升高(P〈0.05);与t3比较,t4,5时BIS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喇降低、SP和DP增高(P〈0.05);与t6比较,t7,8时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I降低、SP和DP增高、HR增快(P〈0.05);与t9比较,t10,11时BIS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I降低、SP和DP增高(P〈0.05)。TPI与SP、DP和HR呈负相关,r分别为-0.618、-0.481、-0.335(P〈0.01)。结论 TPI可无创、实时、连续地监测全麻患者应激反应状态下交感张力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麻醉 全身 体积描记术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肿块和肝脏螺旋CT三维体积测量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余元龙 李良才 +1 位作者 唐秉航 胡泽民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6-639,共4页
目的 以水浸法为标准检验原发性肝癌肿块和肝脏螺旋CT(MSCT)三维、(3D)体积测量方法的精确性。方法  (1)体外实验组选择新鲜完整不同大小猪肝 2 5只煮熟成形 ,以水浸法测量实际猪肝体积 ;然后参考Matsumoto等的模型制作法建立模型 ,C... 目的 以水浸法为标准检验原发性肝癌肿块和肝脏螺旋CT(MSCT)三维、(3D)体积测量方法的精确性。方法  (1)体外实验组选择新鲜完整不同大小猪肝 2 5只煮熟成形 ,以水浸法测量实际猪肝体积 ;然后参考Matsumoto等的模型制作法建立模型 ,CT扫描后采用三维表面阴影成像法(3D SSD)扫描整个猪肝 ,利用专门体积测量软件测量猪肝体积。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 (2 )选择 2 5例块状型肝癌病例 ,分别采用径线法及 3D体积测量法测量肿块体积 ,对其中 2例手术切除病例分别进行术前肿块体积 3D测量、径线测量和术后肿块水浸法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1)水浸法测量 2 5只猪肝实际肝体积范围 6 8 5 0~ 115 0 10ml,3D体积测量肝体积范围 6 9 78~10 6 9 97ml;统计学分析体外实验组二种测量方法均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t=1 4 2 7,P >0 0 5 )。 (2 )2 5例块状型肝癌患者术前CT径线法测量肿块体积范围 395 16~ 2 74 7 70ml,3D体积测量肿块体积范围 2 0 3 10~ 14 6 3 19ml,统计学分析二组数据均值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t=7 6 89,P <0 0 0 1)。 2例手术切除病例 ,1例术前肿块体积 3D测量为 (2 1 75± 0 6 0 )ml、径线法测量为 33 73ml,术后肿块水浸法测量为 2 1 5 0ml;另 1例术前肿块体积 3D测量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脏螺旋CT 三维体积测量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对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末梢灌注指数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吴德华 陆学芬 +5 位作者 吴东进 吴镜湘 张晓峰 曹晖 沈耀峰 徐美英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44-1046,共3页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末梢灌注指数(TPI)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30例,ASA分级Ⅰ级或Ⅱ级,年龄40 ~ 70岁,体重38~8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15):对照组(C组)和右...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末梢灌注指数(TPI)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30例,ASA分级Ⅰ级或Ⅱ级,年龄40 ~ 70岁,体重38~8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15):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 ml,D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μg/kg(20 ml).麻醉诱导:TCI异丙酚,血浆靶浓度4μg/ml,静脉注射芬太尼5 μg/kg(C组)或3 μg/kg(D组)和罗库溴铵0.9 mg/kg.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维持PETCO2 35~ 45 mm Hg.麻醉维持:D组TCI异丙酚,血浆靶浓度4 μg/ml,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1 ·h-1,必要时静脉注射芬太尼0.1 mg;C组TCI异丙酚,血浆靶浓度4 μg/ml,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0.1 mg.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切皮即刻(T3)、胸骨撑开即刻(T4)、开胸后30 min(T5)、1 h(T6)和术毕(T7)时,记录TPI、低频功率(LF)和高频功率(HF),计算LF与HF的比值(LF/HF).记录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D组B-7时TPI值升高,T4-6时LF/HF降低,高血压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张力,改善开胸手术患者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体积描记术 心率
原文传递
MR相位对比法和形态体积分析法评价心室功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闫钟钰 李坤成 +2 位作者 李永忠 周怀琪 杜富会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讨相位对比法MR和形态体积分析法MR成像技术在评价心室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相位对比法MR(phasecontrastmagneticresonanceimaging,PCMRI)和形态体积分析法电影MRI(stereologicalcinemagneticresonanceimaging,SCMRI)... 目的探讨相位对比法MR和形态体积分析法MR成像技术在评价心室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相位对比法MR(phasecontrastmagneticresonanceimaging,PCMRI)和形态体积分析法电影MRI(stereologicalcinemagneticresonanceimaging,SCMRI)分别对12例健康成年人和46例心脏病患者进行检查。首先应用SCMRI行心脏左、右室短轴电影成像,分别描记左、右室心内、外膜界面,测出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容量(EDV)、收缩末期容量(ESV)、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等指标;再应用PCMRI和流量分析软件分别在主动脉瓣上和肺动脉瓣上水平测得1个心动周期内的前向血流,获得SV值,并将2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正常志愿者与患者组、正常志愿者组左、右两侧心室,以及PCMRI法在主动脉瓣上和肺动脉瓣上水平测得的左右心室SV均值进行比较。结果(1)PCMRI与SCMRI法所测正常志愿者左、右心室的SV相关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0和087,2种方法测得的SV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组2种MRI测量方法所得左室SV的相关系数为085,SV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PCMRI法在主动脉瓣上水平测得正常人与患者组的SV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MRI与SCMRI法相比,对心室每搏输出量(SV)测量准确,相关性好,重复性高,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对比法 SV 主动脉瓣 正常 MR 右心室 患者 流量分析 软件 体积
原文传递
肝炎后肝硬化肝脏体积变化与肝功能相关的CT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路涛 周翔平 +1 位作者 魏永刚 陈心足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 采用16层螺旋CT对全肝、左外叶及尾状叶进行体积测量,探讨肝炎后肝硬化肝叶体积变化规律,及其与肝硬化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74例经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B超及CT检查证实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 A级26例,B级29例,C级19... 目的 采用16层螺旋CT对全肝、左外叶及尾状叶进行体积测量,探讨肝炎后肝硬化肝叶体积变化规律,及其与肝硬化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74例经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B超及CT检查证实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 A级26例,B级29例,C级19例)及111例正常对照者的肝脏行16层螺旋CT扫描,采用仪器自身携带体积测定软件测量肝左外叶、尾状叶及全肝体积,计算平均体表面积,全肝、左外叶、尾状叶体积及左外叶、尾状叶占全肝体积百分比.结果 正常组全肝、左外叶、尾状叶体积分别为(1225±216)cm^3、(203±59)cm^3、(28±11)cm^3,左外叶及尾状叶占全肝体积百分比分别为16.7%±4.4%、2.3%±0.8%.肝硬化者总肝体积较正常组缩小,左外叶体积在Child A、B级患者中为绝对增大,在Child C级患者中为相对增大,尾状叶体积在各级肝硬化患者中均为相对增大,Child C级患者尾状叶体积绝对值缩小.结论 16层螺旋CT能准确测量肝脏各叶体积,肝硬化肝脏各叶体积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体积描记术 肝功能不全 肝炎
原文传递
动脉压与脉氧饱和度波形相关性的改变 被引量:8
7
作者 许海芳 周曙 于布为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50-353,共4页
目的 通过急性非同步等容性血液稀释 ,观察急性血容量变化引起的动脉波与脉氧波的改变的相关性 ,以探讨用脉搏血氧饱和度波形估测血容量减少的可行性。方法  10例择期手术成年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后 ,输入 75 0 ml液体 ,记录动脉波的收... 目的 通过急性非同步等容性血液稀释 ,观察急性血容量变化引起的动脉波与脉氧波的改变的相关性 ,以探讨用脉搏血氧饱和度波形估测血容量减少的可行性。方法  10例择期手术成年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后 ,输入 75 0 ml液体 ,记录动脉波的收缩压变化 (SPV )、d Down(delta down)、d Up(delta up)和脉氧波的 SPVplet、d Downplet、d Upplet以及心输出量等血液动力学参数 ;再经桡动脉快速放血 30 0 ml及输入等量琥珀酰明胶后分别记录各参数。结果 急性失血 30 0 ml后 ,d Down和d Downplet分别由 (4 .5 9± 2 .94) mm Hg和 (10 .2 4± 5 ^32 ) %增至 (7.0 0± 3.36 ) mm Hg和 (16 .11±7.44 ) % ,其变化呈正相关 (r=0 .80 4,P=0 .0 0 5 ) ,d Down、SPVplet和 d Downplet与置换前有显著性差异(P<0 .0 5 )。用等量琥珀酰明胶置换后 ,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嵌压、心输出量、SPV、d Down、SPVplet、d Downplet与置换前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在正压通气条件下 ,脉氧波形监测能有效地估测急性血容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氧测定法 动脉压 血液稀释 全身麻醉
原文传递
体积描记法评估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肺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晓波 蒋高立 +4 位作者 王立波 刘丽娟 施鹏 万成宙 钱莉玲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25-530,共6页
目的 应用婴幼儿体积描记法(简称体描)评估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患儿肺功能的改变及预后,探讨体描在婴幼儿ALR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体描仪检测444例1~36月龄ALRI患儿(喘息组195例,非喘息组249例)和10... 目的 应用婴幼儿体积描记法(简称体描)评估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患儿肺功能的改变及预后,探讨体描在婴幼儿ALR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体描仪检测444例1~36月龄ALRI患儿(喘息组195例,非喘息组249例)和103名呼吸生理正常婴幼儿(对照组)的潮气呼吸参数、功能残气量(FRC)、气道阻力(Raw),比较ALRI患儿的体描特有指标FRC、Raw与潮气呼吸主要指标的相关性,并于疾病恢复期随访36例喘息组患儿的肺功能.结果 喘息组、非喘息组、对照组的达峰时间比(TPTEF/TE)分别为(20.5±6.7)%、(22.8±6.5)%、(34.6±5.0)%,喘息组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500,P<0.001);达峰容积比(VPTEF/VE)分别为(23.0±6.3)%、(25.2±6.8)%、(34.5±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800,P<0.001);喘息组、非喘息组、对照组体描法功能残气量(FRCP)的中位数分别为226、176、172 ml;千克体重功能残气量(FRCP/kg)分别为24.40、17.80、17.60 ml/kg;特殊有效气道阻力(sReff)分别为1.00、0.52、0.46 kPa·s;有效气道阻力(Reff)分别为3.90、2.74、2.20 kPa·s/L;千克体重有效气道阻力(Reff/kg)分别为0.42、0.29、0.22 kPa· s/(L·kg),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4.870、68.890、75.240、36.480、29.460,P<0.001).喘息组患儿中仅有25例潮气呼吸参数正常者,与对照组中年龄、身长、体重、性别构成与之相近的30名婴幼儿的体描参数相比较,发现FRCP、FRCP/kg、sReff、Reff、Reff/k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221、1.997、2.502、2.587、2.539,P均<0.05).FRCP、FRCP/kg、sReff、Reff及Reff/kg均与潮气呼吸主要指标TPTEF/TE、VPTEF/VE呈负相关(P均<0.05).36例喘息组患儿疾病恢复期潮气呼吸主要参数TPTEF/TE、VPTEF/VE未见明显改善,而FRCP、FRCP/kg、sReff、Reff、Reff/kg等体描特有参数较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功能试验 体积描记术 呼吸道感染
原文传递
以婴幼儿体积描记仪建立的足月新生儿肺功能参数正常值 被引量:7
9
作者 蒋高立 张晓波 +4 位作者 钱莉玲 陈超 王传凯 万成宙 王立波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241-246,共6页
目的测定新生儿肺功能参数正常值,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和呼吸机参数的设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婴幼儿体积描记(简称体描)仪检测406名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新生儿的功能残气量、有效气道阻力和潮气呼吸参数,体描检测后剔除正常呼吸可... 目的测定新生儿肺功能参数正常值,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和呼吸机参数的设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婴幼儿体积描记(简称体描)仪检测406名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新生儿的功能残气量、有效气道阻力和潮气呼吸参数,体描检测后剔除正常呼吸可能受疾病干扰或不符合质量控制标准者,最终有211名呼吸生理功能正常的新生儿被纳入数据分析。根据日龄,将其分为1~7d、~14d、~21d、~28d日龄组进行比较。结果随日龄增加,呼吸生理功能正常的新生儿身长、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01),功能残气量(FRCP)、潮气量(VT)、25%和50%潮气量时的潮气呼气流速(TEF25,50)呈递增趋势,特殊有效气道阻力(sReff)、公斤体重有效气道阻力(Reff/kg)呈递减趋势,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TEF/VE)、FRCP/kg、VT/kg保持相对恒定;新生儿肺容量的增加与流速的增长保持一致,小气道的发育快于大气道;新生儿肺功能的影响因素为身长、BMI、体重和日龄,相关性分析及LMS百分位数曲线图均提示体重对新生儿肺功能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随日龄增加,新生儿期肺容积增大,气道阻力降低,呼吸效能逐渐提高;本文建立的新生儿肺功能参数正常值可为呼吸机参数的设置、呼吸系统发育评估和疾病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体积描记 肺功能 新生儿 正常值
下载PDF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体积描记肺功能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静 张玲萍 +2 位作者 康兰 雷小平 董文斌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53-1158,共6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对早产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发生BPD及BPD程度将72名早产儿分为3组:非BPD组(n=44)、轻度BPD组(n=15)、中度BPD组(n=13),采用体积描记术测定各组生后7?d、14?d及28?d的肺功能。结果 3组早产儿公斤...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对早产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发生BPD及BPD程度将72名早产儿分为3组:非BPD组(n=44)、轻度BPD组(n=15)、中度BPD组(n=13),采用体积描记术测定各组生后7?d、14?d及28?d的肺功能。结果 3组早产儿公斤体重潮气量(TV/kg)、功能残气量(FRC)、达峰时间比(%T-PF)、达峰容积比(%V-PF)在生后7?d、14?d及28?d均逐渐升高,而公斤体重气道阻力(Reff/kg)及呼吸频率(RR)则逐渐下降(P<0.05);轻度及中度BPD组在生后7?d、14?d、28?d的TV/kg、FRC、%T-PF、%V-PF均低于非BPD组,而Reff/kg及RR则高于非BPD组(P<0.05);中度BPD组在生后7?d的气道阻力(Reff)、Reff/kg、公斤体重功能残气量(FRC/kg)高于轻度BPD组(P<0.05)。结论 BPD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肺功能受损;体积描记肺功能监测有助于评估BPD患儿在新生儿期的肺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肺功能 体积描记术 早产儿
下载PDF
三维超声评价胎儿小脑体积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晓微 周毓青 常才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建立不同孕周胎儿小脑体积正常范围参考值。方法对16~40周正常单胎胎儿283例进行小脑三维超声容积扫查,采用VOCAL程序30°旋转法测定小脑体积,应用相关回归分析拟合小脑体积随孕周增长的回归模型。结果正常妊娠胎...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建立不同孕周胎儿小脑体积正常范围参考值。方法对16~40周正常单胎胎儿283例进行小脑三维超声容积扫查,采用VOCAL程序30°旋转法测定小脑体积,应用相关回归分析拟合小脑体积随孕周增长的回归模型。结果正常妊娠胎儿小脑体积三维超声测量值与孕周高度相关(r=0.924,P〈0.0001)。小脑体积随孕周增长的最适方程为幂曲线方程(R2=0.975,F=10751.86,P〈0.0001)。结论三维超声不同孕周胎儿小脑体积正常值的建立将为产前判断小脑发育不良及相关异常,准确推算孕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小脑 体积描记术
原文传递
肝脏体积变化与Child分级及术后并发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正明 张小斌 +1 位作者 朱培谦 毛盛勋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39-41,共3页
目的建立正常肝脏体积计算公式,探讨肝脏体积变化在评价病肝储备功能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螺旋CT对60例正常的健康者、6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肝癌患者进行了腹部扫描并求出其肝脏体积(LV)。使用直线相关和回归的方法研究正常的健康... 目的建立正常肝脏体积计算公式,探讨肝脏体积变化在评价病肝储备功能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螺旋CT对60例正常的健康者、6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肝癌患者进行了腹部扫描并求出其肝脏体积(LV)。使用直线相关和回归的方法研究正常的健康者LV与体表面积的关系,得出相应的回归方程,求出肝硬化患者LV的变化率(R)。分析病肝R值与肝功能Child分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由体表面积推导的LV公式为:LV(cm3)=613×BSA(m2)+163。正常成年人平均LV为(1250.5±140.8)cm3,其与体表面积呈正相关(r=0.96,P<0.01)。ChildA、B、C级组平均LV分别为(1095±280)、(870±166)和(660±78)cm3,ChildB、C级组平均LV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hildA级组平均LV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ildA、B、C级组3组间平均LV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6%、66.7%、96.6%,3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试验1组、试验2组测定LV后ChildA级、ChildC级发生率与试验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试验1组、试验3组测定LV后ChildB级发生率与试验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hildA级组、ChildB级组、ChildC级组平均R值分别为0.11、0.30、0.45。结论CT测量方法结合正常成年人LV公式运算,能定量评价病肝体积变化,从而有助于客观评价病肝储备功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体积描记术 肝功能试验
下载PDF
应用体积描记法测定婴幼儿型早发性脊柱侧弯的肺功能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范竟一 孙琳 +5 位作者 向莉 张学军 许巍 李珍 王艳 侯晓玲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22-26,共5页
目的应用体积描记法测定婴幼儿型早发性脊柱侧弯患儿的肺功能,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6年6月因婴幼儿型早发性脊柱侧弯收住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0~3岁患儿71例为观察组,同期同年龄段需进行肺功能检测... 目的应用体积描记法测定婴幼儿型早发性脊柱侧弯患儿的肺功能,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6年6月因婴幼儿型早发性脊柱侧弯收住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0~3岁患儿71例为观察组,同期同年龄段需进行肺功能检测的其他疾病手术患儿45例为对照组。采用Master Screen Paed肺功能仪对两组患儿进行肺功能测定,同时测量其脊柱侧弯相关影像学参数,并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达峰容积比、达峰时间比、单阻断法每千克体质量呼吸系统顺应性、每千克体质量功能残气量低于对照组(P<0.01),单阻断法呼吸系统阻力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侧弯Cobb角、融合椎体节段数、融合肋骨节段数与肺功能损伤存在相关性。结论体积描记法肺功能测定是了解婴幼儿型早发性脊柱侧弯患儿肺功能和术前评估的理想方法,脊柱侧弯患儿肺功能的变化受侧弯Cobb角、融合肋骨节段数、融合椎体节段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描记法 呼吸功能试验 婴幼儿 早发性脊柱侧弯
下载PDF
生理遥测和全体积描记法联用观测清醒大鼠昼夜节律变化及其在多索茶碱安全药理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潘水珍 张利棕 +4 位作者 潘永明 王德军 李园园 施佳君 寿旗扬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8-443,449,共7页
目的应用植入式生理信号遥测系统和全身体积描记法肺功能检测技术系统,观察清醒大鼠的昼夜节律变化,并用多索茶碱进行性能验证,为今后该技术系统用于药物安全药理学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SD大鼠8只,雌雄各半,采用外科术将植入子植入大鼠... 目的应用植入式生理信号遥测系统和全身体积描记法肺功能检测技术系统,观察清醒大鼠的昼夜节律变化,并用多索茶碱进行性能验证,为今后该技术系统用于药物安全药理学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SD大鼠8只,雌雄各半,采用外科术将植入子植入大鼠腹腔建立遥测系统,并结合肺功能检测技术,在术后14 d观察清醒大鼠24 h的生理参数及昼夜节律的变化,包括心率(HR)、血压、心电图Q波到血压的舒张点的时间差(QA间期)、呼吸、活动、体温和肺功能等指标,分为正常对照组、多索茶碱40和80 mg/kg组(雾化吸入),观察给药后上述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4 d清醒大鼠的生理指标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多索茶碱40mg/kg组大鼠HR、潮气量(TV)、每分钟通气量(MV)、50%呼气流量(EF50)、吸气流量峰值(PIF)和呼吸流量峰值(PEF)均明显增加(P<0.01),呼吸频率、QA间期和增强呼气间歇(PENH)均明显降低(P<0.05,P<0.01),但对血压、活动和体温变化不明显;多索茶碱80 mg/kg组大鼠HR、血压、TV、MV、EF50、PIF和PEF均明显增加(P<0.01),呼吸频率、QA间期和PENH均明显降低(P<0.01),但对活动和体温变化不明显。结论本技术系统对大鼠的生理昼夜节律无明显影响,并可灵敏监测到心血管呼吸系统的相关变化,可用于清醒大鼠心血管呼吸系统安全药理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测系统 肺功能 清醒大鼠 安全药理学 多索茶碱
下载PDF
喘息伴鼻塞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与气道阻力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沈北兰 高怡 +1 位作者 陈德晖 郑劲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2期4035-4040,共6页
背景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查是婴幼儿呼吸道疾病诊治及病情严重度评估的重要手段,鼻塞是呼吸道感染常见的合并症,严重的鼻塞可影响肺功能检查结果。目的观察鼻塞对喘息婴幼儿潮气呼吸功能和气道阻力的影响,并评估0.9%氯化钠溶液滴鼻对缓解... 背景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查是婴幼儿呼吸道疾病诊治及病情严重度评估的重要手段,鼻塞是呼吸道感染常见的合并症,严重的鼻塞可影响肺功能检查结果。目的观察鼻塞对喘息婴幼儿潮气呼吸功能和气道阻力的影响,并评估0.9%氯化钠溶液滴鼻对缓解鼻塞及改善肺功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以喘息为主诉的55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潮气呼吸法、单次阻断法、体积描记法对喘息患儿进行检测,根据鼻塞症状评分进行分组,0分者纳入喘息不伴鼻塞组,1~2分者纳入喘息伴鼻塞组。3分者不纳入研究。并对比喘息不伴鼻塞组和喘息伴鼻塞组通鼻处理前及喘息伴鼻塞组通鼻处理前后患儿的肺功能差异。结果共纳入55例喘息患儿,其中喘息伴鼻塞组25例,喘息不伴鼻塞组30例。喘息伴鼻塞组患儿特殊有效气道阻力(sReff)和有效气道阻力(Reff)较喘息不伴鼻塞组患儿高(P<0.05)。通鼻处理后患儿达峰时间比(TPTEF/TE)和达峰容积比(VPEF/VE)分别为(24.58±6.15)%、(26.38±5.19)%,较通鼻处理前的(21.12±4.16)%、(22.98±3.75)%改善(P<0.05)。喘息伴鼻塞组通鼻处理后呼吸阻力(RrsSO)、sReff、Reff较通鼻处理前下降(P<0.05)。结论鼻塞可增加患儿气道阻力(sReff和Reff),检查前清理鼻腔是婴幼儿肺功能检查的质控要点之一,少量0.9%氯化钠溶液滴鼻后进行鼻腔分泌物清除可有效缓解因分泌物堵塞引起的鼻塞。鼻塞缓解后,喘息儿童的潮气呼吸肺功能(TPTEF/TE、VPEF/VE)和气道阻力(RrsSO、sReff、Reff)均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塞 呼吸功能不全 潮气呼吸功能检查 体积描记法 气道阻力 滴鼻剂
下载PDF
成人肝移植后发生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程龙宇 俞军 +7 位作者 张武 余松峰 谢尚奋 周琳 张珉 汤洒潇 章琳 郑树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0-677,共8页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探索减少该疾病发生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2009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接受肝移植手术并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患者资料,对移植前脾...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探索减少该疾病发生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2009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接受肝移植手术并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患者资料,对移植前脾脏体积、术前门静脉直径、术前胃左静脉直径、术前和术后血小板、术前和术后白细胞、术前总胆红素水平及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筛选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对在2012—2013年期间部分术前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行肝移植同期脾动脉缩窄术,分析其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结果:患者肝移植术前脾脏体积大于500 ml ( P=0.012, OR=2.789,95%可信区间:1.249~6.227)以及门静脉直径大于15 mm ( P =0.017, OR=3.124,95%可信区间:1.230~7.933)为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行肝移植同期脾动脉缩窄术的6例患者中仅1例(16.7%)在术后表现为持续性血小板减少,而对照组48例中32例(66.7%)术后存在持续性血小板减少,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患者肝移植术前脾脏体积大于500 ml以及门静脉直径大于15 mm可以作为肝移植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移植手术同期行脾动脉缩窄术以控制脾脏体积作为肝移植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预防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手术后期间 血小板减少/并发症 危险因素 体积描记术 脾/放射摄影术 脾动脉缩窄术/方法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One approach to circulation and blood flow in the critical care unit 被引量:1
17
作者 Camilo Pena-Hernandez Kenneth Nugent 《World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19年第4期36-48,共13页
Evaluating and managing circulatory failure is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tasks for medical practitioners involved in critical care medicine.Understand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some of the basic but,at the same time,c... Evaluating and managing circulatory failure is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tasks for medical practitioners involved in critical care medicine.Understand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some of the basic but,at the same time,complex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occurring during a state of illness is sometimes neglected and/or presented to the practitioners as point-of-care protocols to follow.Furthermore,managing hemodynamic shock has shown us that the human body is designed to fight to sustain life and that the compensatory mechanisms within organ systems are extraordinary.In this review article,we have created a minimalistic guide to the clinical information relevant when assessing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failing circulation.Measures such as organ blood flow,circulating volume,and hemodynamic biomarkers of shock are described.In addition,we will describe historical scientific events that led to some of our current medical practices and its validation for clinical decision making,and we present clinical advice for patient care and medical tra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ck Volume status Fluid VASOPRESSORS Mean SYSTEMIC PRESSURE Pulse PRESSURE plethysmography variability index
下载PDF
Accuracy and Consistency of Respiratory Inductive Plethysmography for Overnight Tidal Volume Measurement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劲农 Eric W Ruch Konrad E Bloch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1年第1期35-37,58,共4页
To validate the accuracy and consistency of respiratory inductive plethysmography (RIP) in measuring tidal volume after an overnight sleep, tidal volumes of 18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 and 8... To validate the accuracy and consistency of respiratory inductive plethysmography (RIP) in measuring tidal volume after an overnight sleep, tidal volumes of 18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 and 8 normal volunteers were measured simultaneously with RIP (V TRIP ) and with an ultrasonic airflow meter (V TUFM ) before and after an unstrained overnight sleep on supine and lateral decubitus. The bias of the V TRIP was expressed as (V TRIP V TUFM )/ V TUFM ·100 %, limits of agreement between V TRIP and V TUFM was measured by averaged bias ±2 s . Results showed that in normal subjects, the bias of RIP before and after overnight sleep was precise and consistent in both supine (0.7 % and -1.6 %) and lateral decubitus (3.7 % and -0.56 %). In these patients, the bias of RIP before and after sleep in supine also remained small (1.9 % and 1.7 %), but it became larger in lateral decubitus (24.5 % and 20.4 %) and 11.5 % exceeded the limits of agreement observed in the evening. The patients′ body mass indices (BMI)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normal subjects (median 34.2 vs. 27.8 kg/m 2). Pooled data showed that the bias of V TRIP in the morning on lateral decubitus but not on supine was correlated to BMI (Spearman R=0.32, n =52, P =0.02). Thus, we were led to conclude that the accuracy of V TRIP overnight was precise and consistent in normal subjects, but the deviation of V TRIP measured on lateral decubitus in patients especially in those with excessive obesity was greater, thus, the method should not be used for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eep study respiratory inductive plethysmography (RIP) tidal volume
下载PDF
Is obesity related to the lung function of non-asthmatic children? 被引量:1
19
作者 Andrew Fretzayas Maria Moustaki +1 位作者 Ioanna Loukou Konstantinos Douros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s》 2018年第2期67-74,共8页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re highly prevalent i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 it became evident that excess weight is adversely related to respiratory h...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re highly prevalent i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 it became evident that excess weight is adversely related to respiratory health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mainly in terms of asthma occurrence. Additionally, there is a mounting body of evidence that overweight/obesity may also affect lung function in non-asthmatic subjects. The aim of this review was to present and discuss the studies that investigated this issue in non-asthmatic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Only a few studies have evaluated the impact of excess weight on static volumes and their results point towards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overweight/obesity and 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 More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the impact of excess weight on dynamic lung volumes with inconsistent, however, results. Nevertheless, a relatively consistent finding was that the ratio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forced vital capacit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among overweight/obese children compared to their counterparts with normal weight.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these observations have not been adequately elucidated but it is believed to result from complex interaction of mechanical, developmental, and metabolic causes. There is a need for more welldesigned studies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impact of excess weight on lung function in non-asthmatic subjects, as well as to explore the contribution of factors such as duration and degree of obesity, and fat distribution. Despite the absence of conclusive data, there are stillconvincing evidence to be communicated to the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 as part of the arguments to encourage them to adopt a healthier lifesty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SITY LUNG FUNCTION SPIROMETRY LUNG VOLUMES plethysmography
下载PDF
高血压病遗传性心血管肥大及其参数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光胜 屈正银 +3 位作者 邱慧丽 杜俭 范明昌 张伟忠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6期405-408,共4页
比较24名双亲均患高血压病(FH+)和19名无本病家族史(FH-)的正常少年组24h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前臂静脉阻断式肢体容积。发现:1.在FH+组心脏、血管价别以左室重量指数和“最小周围阻力”反映)均存在遗传性结构异常;2.24h收... 比较24名双亲均患高血压病(FH+)和19名无本病家族史(FH-)的正常少年组24h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前臂静脉阻断式肢体容积。发现:1.在FH+组心脏、血管价别以左室重量指数和“最小周围阻力”反映)均存在遗传性结构异常;2.24h收缩压、舒张压波动性以及白天收缩压、舒张压均较高;3.FH-组舒张压或其波动性与心血管改变间呈负相关的反馈调节,而FH+组不出现此现象。提示遗传性心血管肥大可能是一项预报对本病“易感”的“遗传标记”,宜及早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血管肥大 遗传性 肢体容积描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