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戏曲之本体:场上搬演——周贻白戏剧史观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雯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07-109,共3页
针对周贻白的戏剧史观中所强调的"包举全体"和"场上搬演"的思想,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王国维、吴梅与周贻白在戏剧史观念上的差异,肯定了周贻白戏剧史观的划时代意义,即他揭示了戏剧作为剧场艺术的本体性特征。
关键词 周贻白 王国维 吴梅 戏剧史观 场上搬演
下载PDF
电视记者面对“意外”的即兴采访
2
作者 应一飞 《丽水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45-47,共3页
即兴采访是记者在遭遇意外的情势下,针对已经发生变化的客观环境及时对采访报道进行调整和发挥,使采访沿着新的变化延续下去的一种采访行为。它是记者主动出击的行为。在现场观察中的瞬间发现、适时把握、现场发挥构成即兴采访的三步曲... 即兴采访是记者在遭遇意外的情势下,针对已经发生变化的客观环境及时对采访报道进行调整和发挥,使采访沿着新的变化延续下去的一种采访行为。它是记者主动出击的行为。在现场观察中的瞬间发现、适时把握、现场发挥构成即兴采访的三步曲。过硬的专业素质、精心的准备和临战状态是即兴采访成功的基础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兴采访 意外 适时把握 现场发挥 临战状态
下载PDF
游荡在悲剧中的光影——京剧《北风紧》的灯光设计
3
作者 宋史强 《演艺设备与科技》 2007年第5期71-74,共4页
结合京剧《北风紧》谈如何利用光的特性、通过光对场面的互动来塑造戏剧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 戏剧 舞台灯光 空间 人物形象 定点光
下载PDF
观与演:赖声川舞台剧的现场性诉求
4
作者 何明燕 《美育学刊》 2013年第4期107-112,共6页
赖声川的舞台剧从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舞台类型,其剧场形式丰富多样。表演空间摆脱传统舞台的限制,以灵活多变的方式,让剧场本身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魔方。赖声川全面而系统的剧场探索,以及对剧场空间问题的关注,是在现代戏剧观念的影响下... 赖声川的舞台剧从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舞台类型,其剧场形式丰富多样。表演空间摆脱传统舞台的限制,以灵活多变的方式,让剧场本身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魔方。赖声川全面而系统的剧场探索,以及对剧场空间问题的关注,是在现代戏剧观念的影响下,对戏剧艺术发展的一种自觉回应。笔者从剧场空间的层面入手,探析赖声川如何以多维比较的视角,使原本静态的剧场空间瞬时生化出无数的可能,并进一步考察赖声川剧场空间实验的成效,及其为戏剧恢复现场性所作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声川 舞台剧 剧场空间 现场性
下载PDF
红色历史的亮点开掘、感性重构与叙事移位——后革命氛围中红色原创剧的叙事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杨鼎 吴秀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25-31,共7页
红色原创剧的热播是近年来令人瞩目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电视剧常用的文本策略主要有三种:亮点挖掘、感性重构和叙事移位。亮点开掘主要表现在对创作禁区的逐步突破和人物性格的深度开掘上,最终还必须实现深度叙事与主流或大众意义的弥... 红色原创剧的热播是近年来令人瞩目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电视剧常用的文本策略主要有三种:亮点挖掘、感性重构和叙事移位。亮点开掘主要表现在对创作禁区的逐步突破和人物性格的深度开掘上,最终还必须实现深度叙事与主流或大众意义的弥合;感性重构主要指带有浓厚草莽气息的新革命英雄主义,但是在转型期的多元文化语境中,感性历史观的贯彻产生了诸多的意义裂痕;叙事移位指通过叙事时间的移位,一些电视剧展现了奇观化的革命人生形态,并对红色历史进行了温情的回望。由于反思维度的缺位,红色原创剧的思想和艺术资源正在日渐枯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原创剧 亮点挖掘 感性重构 叙事移位
下载PDF
影视剧拍摄场景的选择利用与地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互补功用
6
作者 朱林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9年第2期165-166,共2页
三十年来中国影视剧的繁荣,带来了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新一轮的发掘和利用,促进了地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何合理地加以利用和保护,使影视剧拍摄场景的选择利用与地域经济文化发展产生可持续的互补功用,是摆在影视... 三十年来中国影视剧的繁荣,带来了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新一轮的发掘和利用,促进了地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何合理地加以利用和保护,使影视剧拍摄场景的选择利用与地域经济文化发展产生可持续的互补功用,是摆在影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剧 拍摄场景 地域经济文化 互补功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