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果茨基游戏理论述评 被引量:26
1
作者 吕晓 龙薇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55,共3页
维果茨基是前苏联一位才华横溢的心理学家。他的游戏理论主要包括对游戏的社会性本质的认识、游戏与幼儿发展的关系、游戏的关键特征、游戏的作用等。他的游戏理论为人们理解游戏提供了新的视角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 维果茨基 游戏理论 述评
下载PDF
游戏理论对儿童全面发展的指导意义
2
作者 方尔埼 《衡水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14-117,共4页
自2010年以来,学前教育儿童的快乐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提高国民教育素质中被赋予了更重要的地位和意义.理论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贯穿学前儿童教育的主导性教育方法,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但现实中,如何真正做到以游戏为基... 自2010年以来,学前教育儿童的快乐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提高国民教育素质中被赋予了更重要的地位和意义.理论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贯穿学前儿童教育的主导性教育方法,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但现实中,如何真正做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仍需回归到游戏理论,真正理解游戏的本质和教育价值,转变教育观念,将理论化为行动,科学性地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和游戏环境,均衡开展各类游戏活动,关注儿童个体差异,建立游戏活动评估体系,保证游戏活动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还儿童以快乐权和发展权,保障儿童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游戏理论 游戏活动 全面发展
下载PDF
“快乐体育论”的源头 被引量:60
3
作者 王水泉 毛振明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4-48,共5页
针对日本的"快乐体育论"传入我国以来出现的多义性理解的状况,本文把梳理"快乐体育论"的源头,揭示其本真面目作为研究目的。认为:日本脱产业化社会的到来为其"快乐体育论"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客观环境基础... 针对日本的"快乐体育论"传入我国以来出现的多义性理解的状况,本文把梳理"快乐体育论"的源头,揭示其本真面目作为研究目的。认为:日本脱产业化社会的到来为其"快乐体育论"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客观环境基础;之前以"运动手段论"为特征的日本学校体育暴露出来的弊端,刺激了"快乐体育论"的诞生;胡伊青加与凯亚洛斯的"游戏论"则为"快乐体育论"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思想依据。概括而言,不应对"快乐体育"的"快乐"望文生义,把其单纯地放在方法论水平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学校体育的现实,从发生论、存在论的高度予以把握;"快乐"不是达成体育目的(体质、技能、社会性)的手段,运动亦不是获得"快乐"的手段,"快乐"作为显发游戏本质的要素,与运动同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乐体育 脱产业化社会 运动手段论 运动目的论 游戏论
下载PDF
游戏:旅游活动中的另一个精神“中心”——基于赫伊津哈游戏理论的探讨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岗 《旅游学刊》 CSSCI 2012年第3期99-106,共8页
文章在科恩提出的旅游活动精神"中心"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赫伊津哈的游戏理论对旅游中的游戏活动进行分析,发现不仅游戏意义隽永,而且旅游者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同样能够体验到远方"中心"体验中的"类过渡状态&quo... 文章在科恩提出的旅游活动精神"中心"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赫伊津哈的游戏理论对旅游中的游戏活动进行分析,发现不仅游戏意义隽永,而且旅游者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同样能够体验到远方"中心"体验中的"类过渡状态",因而游戏构成了旅游活动中的另一个精神"中心"。依据旅游者对三大精神"中心"的依附情况,文章将旅游体验模式分为转移模式、嬉戏模式、游戏模式和体验模式(包括实验模式和存在模式)。即使是在以大自然为对象的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只要参与了任何形式的游戏项目,就可以获得诸如神圣、荣誉、美德、审美、人际、怀旧等方面的精神意义。相对于文化的根植性而言,游戏具有普适性和较强的可移植性,这为游戏类旅游吸引物的开发与推广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 旅游活动 精神“中心” 赫伊津哈 游戏理论
下载PDF
走向科学人本主义范式:传播游戏理论的历史溯源与现实观照——与传播“信息理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宗益祥 陈洁雯 《传媒观察》 CSSCI 2022年第8期37-44,共8页
斯蒂芬森对传播研究忽视“娱乐”感到困惑,而赫伊津哈提出的“游戏人”启示他将“传播”视作“游戏”。传播的“游戏理论”与“信息理论”在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上存在根本差异,前者关注自我存在和意义共享,后者考察信息传递和传播效果,... 斯蒂芬森对传播研究忽视“娱乐”感到困惑,而赫伊津哈提出的“游戏人”启示他将“传播”视作“游戏”。传播的“游戏理论”与“信息理论”在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上存在根本差异,前者关注自我存在和意义共享,后者考察信息传递和传播效果,这体现在以“工作/游戏”、“传播痛苦/传播快乐”、“社会控制/选择聚神”以及“R方法 /Q方法”为代表的比较研究中。游戏理论是传播观和方法论的革新,也是新媒介时代的存在论,它代表科学和人性交融的科学人本主义传播范式的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理论 信息理论 威廉·斯蒂芬森 Q方法论 科学人本主义
原文传递
打假中的经济学和博弈论解释 被引量:4
6
作者 任坤秀 《上海管理科学》 2002年第3期8-9,共2页
本文是从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基础理论分析得出其的获取暴利和蔓延的必然性,并在分析后指出严厉打假、提高制假售假的成本是遏制制售假冒伪劣的根本之策。
关键词 产品质量 假冒伪劣 经济学 博奕论 打假工作
下载PDF
维特根斯坦游戏理论视域下的体育本质问题解读 被引量:3
7
作者 顾巍翀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56,共6页
维特根斯坦将人类生活的全部领域都视为游戏,把游戏作为一种生活现象和实践形式来考察。游戏概念具有模糊性、描述性和动态性。游戏只具有家族相似性特征。生活形式以及由它决定的游戏是丰富多彩的。他的游戏理论为一些重大体育理论问... 维特根斯坦将人类生活的全部领域都视为游戏,把游戏作为一种生活现象和实践形式来考察。游戏概念具有模糊性、描述性和动态性。游戏只具有家族相似性特征。生活形式以及由它决定的游戏是丰富多彩的。他的游戏理论为一些重大体育理论问题的探讨提供了全新的思考方法和研究视角。体育不能解释和说明而只能描述,只具有家族相似性特征。对体育强国的理解应是动态的,中国还没有迈入体育强国,至多算作竞技体育强国。游戏是人文精神的本源,只有人们在体育运动中主动地倡导体育人文精神,才能实现对人价值的肯定和对人生命的关怀。为了使举国体制的运行回归人文主义,要对现行的举国体制进行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本质问题 体育人文精神 游戏理论 维特根斯坦
下载PDF
假冒伪劣产品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任坤秀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2年第7期39-41,共3页
从经济学和博奕论的角度分析假冒伪劣产品存在和蔓延的必然性,并指出严厉打假、提高制假售假的成本是遏制制售假冒伪劣的根本之策。
关键词 假冒伪劣产品 产品质量 经济学 博奕论 市场秩序 打假
下载PDF
普列汉诺夫之“文艺起源于劳动说”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振 唐子尊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 2021年第1期28-37,共10页
在我国关于文艺起源问题的众多观点中,"文艺起源于劳动"的观点被视为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而被广泛接受。与此同时,对于这一观点的质疑也如影随形,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否定的意见。但文艺起源的"劳动说"具有深刻的... 在我国关于文艺起源问题的众多观点中,"文艺起源于劳动"的观点被视为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而被广泛接受。与此同时,对于这一观点的质疑也如影随形,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否定的意见。但文艺起源的"劳动说"具有深刻的当代价值如下。第一,它摒弃了艺术起源论中的各类"神话",将自身的出发点筑基于唯物主义哲学,这是理性时代的必然选择。第二,它在探讨起源问题时接续了影响深远的"游戏说",同时又能超越"游戏说"的局限。第三,普列汉诺夫在研究这一问题时自觉采纳了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具有科学研究的特征。此外,普列汉诺夫的"劳动说"之中隐藏着从劳动到自我意识生成进而形成美感的逻辑链条,这一点此前长期为人所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说 劳动说 人类学范式 自我意识
原文传递
席勒“游戏说”的生存意味及其局限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舟 赖勤芳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29-32,共4页
席勒"游戏说"虽然源于康德,但是两者具有不同的问题视域。康德重在对艺术本质的揭示,而席勒所关注的是人在"现代境遇"中的生存状况,其"游戏说"应是一种审美现代性意义上的感性生存观。由于席勒的审美理... 席勒"游戏说"虽然源于康德,但是两者具有不同的问题视域。康德重在对艺术本质的揭示,而席勒所关注的是人在"现代境遇"中的生存状况,其"游戏说"应是一种审美现代性意义上的感性生存观。由于席勒的审美理想仍是要求在理性主义框架内完成的,因而其"游戏说"也就具有了不彻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说” 感性生存 审美自由 人性重建 理性僭妄
下载PDF
游戏、幽默和认知
11
作者 张莹 《韶关学院学报》 2010年第10期127-130,共4页
虽然很多学者都认同幽默具有游戏性的特点,幽默和游戏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很少有人(尤其是国内)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探讨。从游戏与幽默的定义,二者之间的共性,它们对人类认知发展的作用以及二者在语言、社会和智力等... 虽然很多学者都认同幽默具有游戏性的特点,幽默和游戏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很少有人(尤其是国内)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探讨。从游戏与幽默的定义,二者之间的共性,它们对人类认知发展的作用以及二者在语言、社会和智力等方面存在的关联性进行探讨,可以对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更深入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默 游戏 游戏性 游戏理论 认知
下载PDF
朱光潜前期文艺思想中的“席勒元素”研究
12
作者 莫小红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2-118,共7页
席勒文学、美学思想是朱光潜前期文艺思想的重要理论资源。从席勒的"游戏说"出发,朱光潜以游戏来解释艺术的起源,并将艺术扩大至整个人生,主张"人生艺术化",形成了中国形态的游戏理论;以席勒的讽刺诗学为参照,朱光... 席勒文学、美学思想是朱光潜前期文艺思想的重要理论资源。从席勒的"游戏说"出发,朱光潜以游戏来解释艺术的起源,并将艺术扩大至整个人生,主张"人生艺术化",形成了中国形态的游戏理论;以席勒的讽刺诗学为参照,朱光潜将谐趣区分为"悲剧的诙谐"和"喜剧的诙谐",主张以"至性深情"评价文学作品;以席勒悲剧理论为背景,朱光潜批判亚里士多德悲剧观,误读尼采悲剧学说,强调悲剧冲突,让悲剧与崇高紧密相连。朱光潜接受席勒是自我的学术选择,也是"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时代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席勒 文艺思想 “游戏说” 悲剧观
下载PDF
作家与作品的高度融合——解读《哈姆雷特》中的莎士比亚
13
作者 屈璟华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25-26,共2页
莎士比亚被誉为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著名悲剧《哈姆雷特》是他戏剧发展的里程碑。通过对《哈姆雷特》的详细解读,可以从作品中找到作家与其作品的高度融合。
关键词 融合 戏剧理论 映射
下载PDF
竞技体育的存在本体论思考:伽达默尔“游戏说”启示
14
作者 丁国华 吴瑛 《山东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共4页
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引入了游戏概念,他是从存在本体论的视角来论述游戏的:游戏既不依赖于客观对象,也不依赖于主体意识,它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游戏通过游戏者表现自己,同时他充分肯定了观者在游戏中的作用,并且强调了游戏的规... 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引入了游戏概念,他是从存在本体论的视角来论述游戏的:游戏既不依赖于客观对象,也不依赖于主体意识,它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游戏通过游戏者表现自己,同时他充分肯定了观者在游戏中的作用,并且强调了游戏的规则对游戏者的意义。伽达默尔的"游戏说"为我们解决竞技体育的异化及思考其发展的方向提供了一条特殊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存在本体论 伽达默尔 游戏说
下载PDF
斯蒂芬逊传播游戏理论的思想史背景 被引量:40
15
作者 柯泽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7-113,121,共8页
1967年斯蒂芬逊提出了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试图从人类游戏视角对大众传播现象进行解释。这一理论深受哲学革命和物理学革命的影响,同时继承了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思想传统。在互联网传播时代,这一理论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关键词 斯蒂芬逊 传播游戏理论 哲学革命 物理学革命 社会学芝加哥学派
原文传递
从斯蒂芬森出发:传播游戏理论的新进展 被引量:30
16
作者 陈洁雯 胡翼青 《新闻春秋》 2019年第6期82-88,共7页
本文从"游戏"的概念与理论溯源入手,试图从斯蒂芬森出发,梳理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内涵,将传播游戏理论看作是对传播信息论的补充与发展,同时又与凯瑞的传播仪式观形成隔空的共鸣。立足当前的数字媒体时代,传媒体验的游戏化和... 本文从"游戏"的概念与理论溯源入手,试图从斯蒂芬森出发,梳理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内涵,将传播游戏理论看作是对传播信息论的补充与发展,同时又与凯瑞的传播仪式观形成隔空的共鸣。立足当前的数字媒体时代,传媒体验的游戏化和新闻叙事的游戏化已然势不可挡,"玩工"的出现模糊了游戏与工作的边界,大众文化的游戏化也引发了对于媒介化社会的关注。反思目前传播游戏理论的运用存在着严重的实体化倾向,"传播游戏"从隐喻沦为了实指,解释力有余而想象力不足。斯蒂芬森的时代已然回不去,传播游戏理论旅行至数字媒体时代也悄然变换了面目,不同情境时空下的原理论发生了异变,是时候开启未来游戏理论的新格局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 传播 斯蒂芬森 传播游戏理论
原文传递
趣味、沉浸与互动:微博体育短视频有效传播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斌 李芳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6-72,共7页
以微博"新浪体育"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间播放量超百万次的体育短视频为研究样本,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意愿、空间、关系3个维度对微博体育短视频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新浪体育"短视频的传播存在如下特征:... 以微博"新浪体育"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间播放量超百万次的体育短视频为研究样本,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意愿、空间、关系3个维度对微博体育短视频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新浪体育"短视频的传播存在如下特征:用户青睐轻松愉悦的趣味内容,趋同环境营造用户沉浸体验,用户观看行为未转化为参与反馈。基于传播游戏理论,微博体育短视频要实现有效传播,需要以用户选择作为内容生产的逻辑出发点,基于趣味实现内容精细运营,借助场景思维强化沉浸体验,调动"互动"提升用户参与意愿,从而形成更加有效的运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新浪体育 传播游戏理论 体育短视频 有效传播 实现路径
下载PDF
网络时代公益传播游戏化的生成逻辑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芳儒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9-98,共10页
当下,游戏元素注入传播领域的现象不断出现,包括公益传播的游戏化现象。考察网络时代公益传播的游戏化可发现,公益传播与游戏的内在机制具有天然的偶合性,而人们渴望参与游戏的心理和具有补偿性媒介的技术演进使得公益传播的游戏化发展... 当下,游戏元素注入传播领域的现象不断出现,包括公益传播的游戏化现象。考察网络时代公益传播的游戏化可发现,公益传播与游戏的内在机制具有天然的偶合性,而人们渴望参与游戏的心理和具有补偿性媒介的技术演进使得公益传播的游戏化发展成为可能。网络时代公益传播的游戏化现象不仅可视为"传播游戏论"在实践中的回应,也强调了人在传播过程中占有主体性地位。通过对公益传播游戏化的生成逻辑进行分析,使得我们能更好地把握互联网下半场的用户特征和传播可能发展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传播 游戏化 传播游戏论 选择性会聚 补偿性媒介
原文传递
威廉·斯蒂芬森《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述评兼纪念该书出版50周年 被引量:11
19
作者 宗益祥 《全球传媒学刊》 2017年第2期134-143,共10页
威廉·斯蒂芬森是英裔美国物理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家。1967年,斯蒂芬森在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一书,该书的两大主题可以概括为论证人之自由意志的"游戏人"和探讨媒介心理测量学的"Q方法... 威廉·斯蒂芬森是英裔美国物理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家。1967年,斯蒂芬森在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一书,该书的两大主题可以概括为论证人之自由意志的"游戏人"和探讨媒介心理测量学的"Q方法"。受惠于荷兰历史学家赫伊津哈考察游戏的文化视角和理解方法,斯蒂芬森认为大众媒介绝非只是一种说服和统治工具,而传播的主观游戏就是要解蔽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窠臼,据此涌现功利主义视界背后的人的自由存在境界;Q方法是传播游戏理论的活灵魂,它提供了一种客观测量个体主观性的科学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一个人的自我描述进行测量,然后将之与其他人的自我描述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再对所有这些自我描述进行因素分析和因素阐释。在时隔半个世纪的今日,我们重读《游戏理论》一书,同样具备一种返本开新的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斯蒂芬森 《游戏理论》 游戏人 Q方法 密苏里学派
下载PDF
从传递信息到营造体验:体育传播产品转型初探——基于传播游戏理论的考察 被引量:10
20
作者 付晓静 潘陈青 罗幽诗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17,共7页
传播游戏理论强调传播作为一种主观性游戏的存在,体育传播与此具有天然的契合点。该文在界定体育传播产品内涵、分析传播游戏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体育传播产品要从传递信息走向营造体验,要开发体育视频资源,利用VR技术增强赛事体验,... 传播游戏理论强调传播作为一种主观性游戏的存在,体育传播与此具有天然的契合点。该文在界定体育传播产品内涵、分析传播游戏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体育传播产品要从传递信息走向营造体验,要开发体育视频资源,利用VR技术增强赛事体验,借助机器人提升体育信息传播速度,采用数据可视化增强体育传播的趣味性与观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游戏 体验 人工智能 产品转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