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阳还五汤对球囊扩张主动脉后再狭窄其内皮PDGFR和SOD-1基因表达的探讨 被引量:67
1
作者 谢全锦 侯灿 +1 位作者 吴伟康 何勤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6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防治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的消长机制。方法:仿PTCA术后再狭窄的新西兰兔模型28只,以原位引物标记法测动脉内皮钢-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及血小板行化生长因子受体(PDGF...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防治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的消长机制。方法:仿PTCA术后再狭窄的新西兰兔模型28只,以原位引物标记法测动脉内皮钢-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及血小板行化生长因子受体(PDGFR)的基因表达,分析再狭窄消长机理。结果:主动脉球囊扩张术后7天,手术部位动脉内皮的SOD-1基因表达增强,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PDGFRmRNA的表达则减弱,与对照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增强动脉内皮SOD-1的基因表达,改善缺血再灌注的供氧。同样情况下,补阳还五汤抑制PDGFRmRNA表达,以控制细胞的病理性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生长因子 冠状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和胶原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学松 张锦生 张月娥 《中华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证实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PDGF)对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和胶原基因表达及PDGF自分泌的作用。方法  (1)采用完全无血清培养 ,用3H TdR掺入检测了PDGF、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和表皮生长因子 (EGF)对肝星状细胞的DNA合... 目的 证实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PDGF)对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和胶原基因表达及PDGF自分泌的作用。方法  (1)采用完全无血清培养 ,用3H TdR掺入检测了PDGF、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和表皮生长因子 (EGF)对肝星状细胞的DNA合成作用 ;(2 )应用Northern分子杂交检测了PDGF对肝星状细胞的Ⅰ、Ⅲ型前胶原及PDGF B等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PDGF、EGF均可剂量依赖性地刺激肝星状细胞增殖 ,其作用在 0 .5~ 10ng ml之间呈剂量依赖性增强 ,剂量大于 10ng ml时 ,促DNA合成作用达到饱和。但PDGF的作用更强。而TGF β1 在本实验条件下对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PDGF可提高肝星状细胞的Ⅰ、Ⅲ型前胶原和PDGF B的mRNA水平 ,且前胶原mRNA的改变呈时相性变化。给予PDGF刺激 12h ,见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已有增强 ,随后下降 ,至48h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显著增强 ;Ⅲ型前胶原mRNA水平在添加PDGF 12h即见表达增强 ,随后下降 ,48h再度低水平增强。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可表达PDGF BmRNA ,给予PDGF BB刺激 6h后 ,可见PDGF BmRNA表达增强 2~ 3倍 ,至 2 4h恢复到刺激前水平。结论 PDGF可以促进肝星状细胞的增生和表达胶原 ,后者的时相改变可能与PDGF自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基因表达 调控 PDGF 大鼠 HSC
原文传递
β3整合素在生长因子促血管平滑肌细胞粘附和迁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郝玉宾 温进坤 韩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β3整合素表达的影响及β3整合素在PDGF促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粘附、迁移和增殖中的作用.方法:用抗β3整合素胞外域抗体封闭VSMC β3整合素后,通过[3H]-TdR掺入、细胞粘附、细胞迁移分析及RT-PCR...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β3整合素表达的影响及β3整合素在PDGF促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粘附、迁移和增殖中的作用.方法:用抗β3整合素胞外域抗体封闭VSMC β3整合素后,通过[3H]-TdR掺入、细胞粘附、细胞迁移分析及RT-PCR等方法,检测PDGF对β3整合素表达及对VSMC粘附、迁移和增殖的影响.结果:阻断β3整合素与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相互作用后,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PDGF刺激的VSMC增殖,使[3H]-TdR掺入率降低39%;在β3整合素抗体浓度为10 mg/L时,PDGF引发的细胞粘附和迁移受到显著抑制(P<0.05);PDGF作用于VSMC 6 h,β3整合素基因表达活性达到峰值,比对照细胞高87%.结论:PDGF可显著诱导β3整合素在VSMC中表达;β3整合素与ECM蛋白相互作用在PDGF促VSMC粘附、迁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Β3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平滑 血管 粘连 细胞运动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基因突变检测在胃肠间质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被引量:11
4
作者 曹晖 汪明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08-211,共4页
c-kit和PDGFRA基因突变是胃肠间质瘤(GIST)最重要的分子特征。对这两个基因突变的检测对于诊断KIT阴性GIST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用于预测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的治疗效果。此外,近年来更多的研究关注于把基因突变状态作为判断GIS... c-kit和PDGFRA基因突变是胃肠间质瘤(GIST)最重要的分子特征。对这两个基因突变的检测对于诊断KIT阴性GIST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用于预测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的治疗效果。此外,近年来更多的研究关注于把基因突变状态作为判断GIST预后因子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c—kit基因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预后
原文传递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肝星状细胞基质分解素-1及其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的调节 被引量:8
5
作者 王爱民 王宝恩 +3 位作者 江龙安 贾继东 韩涛 李培建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1-242,共2页
目的 了解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 platelet derivedgrowthfactor,PDGF)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stellatecell,HSC)基质分解素 1 (stromelysin 1 ,MMP3)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1 (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 1 ,TIMP1 )基因... 目的 了解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 platelet derivedgrowthfactor,PDGF)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stellatecell,HSC)基质分解素 1 (stromelysin 1 ,MMP3)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1 (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 1 ,TIMP1 )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培养的肝星状细胞系中加入 2 0 0μg/LPDGF ,于 8、2 4、48、72h共 4个时间点收集细胞 ,提取总RNA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测定基质分解素 1及TIMP1 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PDGF组肝星状细胞基质分解素 1基因表达水平在 8、2 4、48、72h 4个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48h达高峰 ,为对照组的 2 .5倍。PDGF组肝星状细胞TIMP1 的基因表达水平在 2 4、48、72h亦明显高于对照组 ,2 4h达高峰 ,为对照组的 2倍。结论 PDGF可增强肝星状细胞基质分解素 1及TIMP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基质分解素-1 PDGF TIMP1
原文传递
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链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对猫角膜内皮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罗文娟 刘美光 +1 位作者 王传富 王丽梅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5-419,共5页
目的构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 B)原核表达载体,表达足量的PDGF BB蛋白,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猫角膜内皮细胞,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增殖情况。方法从健康剖宫产妇胎盘组织中提取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扩增出PDGF BcDNA,将... 目的构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 B)原核表达载体,表达足量的PDGF BB蛋白,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猫角膜内皮细胞,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增殖情况。方法从健康剖宫产妇胎盘组织中提取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扩增出PDGF BcDNA,将其克隆至含T7启动子的质粒pET28a(+)中,构建表达质粒pET PDGF B,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获得表达菌株BL PDGF B,进行PDGF BB蛋白的表达,以Ni2+NTA树脂对表达蛋白纯化、复性;将得到的PDGF BB蛋白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猫角膜内皮细胞,用MTT法分析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以及细胞内部超微结构。结果经基因测序证明,成功构建出pET PDGF B质粒;凝胶自动扫描分析表明,PDGF BB在BL21(DE3)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表达的PDGF B单体蛋白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AGE),显示了1条特异蛋白带,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7000;MTT法证明所表达的PDGF BB蛋白可促进体外培养的猫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结论pET PDGF B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和PDGF BB蛋白制备纯化为生产活性PDGF BB蛋白及其进一步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PDGF BB蛋白具有促进猫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 内皮 角膜 内皮细胞 细胞分裂
原文传递
TGF-β和PDGF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马久力 周语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26期192-193,共2页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是对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有重大影响作用的细胞因子,它们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以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是对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有重大影响作用的细胞因子,它们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以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的代谢关系最为密切。学者们通过对肝纤维化疾病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TGF—β1和PDGF在肝纤维化形成、发生及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近年来提出了针对干预TGF—β1和PDGF的抗肝纤维化治疗新途径,在基因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简要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肝纤维化中TGF—β1和PDGF的作用及以它们为靶点的药物开发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基因
下载PDF
黄三角地区人群中PDGF-D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7
8
作者 高静 刘相飞 陈玉东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44-948,共5页
目的探讨黄河三角洲地区人群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DGF-D)(rs3809021和rs7950273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冠心病组158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对照组120例,均经CAG或冠状动脉CTA排除。两组均对PDGF-... 目的探讨黄河三角洲地区人群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DGF-D)(rs3809021和rs7950273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冠心病组158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对照组120例,均经CAG或冠状动脉CTA排除。两组均对PDGF-D rs3809021及rs7950273位点进行基因型检测,应用的检测方法是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测序法。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采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评分来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 PDGF-D基因rs3809021位点多态性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DGF-D基因rs7950273位点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rs7950273位点不同基因型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GF-D rs7950273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的遗传易感基因,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有关,但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下载PDF
脂质体介导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基因转染成纤维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5
9
作者 谭谦 陈曦 +5 位作者 周宏 杨定文 李宁生 郑东风 林子豪 吴建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3-745,i007,共4页
目的用脂质体介导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B真核表达质粒转染成纤维细胞,使PDGF-B基因在成纤维细胞中特异表达。方法构建PDGF-B真核表达质粒,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介导转染成纤维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目的用脂质体介导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B真核表达质粒转染成纤维细胞,使PDGF-B基因在成纤维细胞中特异表达。方法构建PDGF-B真核表达质粒,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介导转染成纤维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细胞爬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DGF-B基因在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转染组PDGFBmRNA的表达量较未转染组明显增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转染组成纤维细胞胞浆中有大量棕黄色阳性颗粒。结论脂质体介导PDGF-B基因成功转染成纤维细胞并表达,为PDGF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 基因转染 成纤维细胞 基因表达 创面愈合
原文传递
褪黑激素对PDGFA基因在绒山羊皮肤毛囊中表达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丽春 张文广 +14 位作者 杨文柱 王志新 张永斌 高爱琴 张燕军 赵艳红 苏蕊 常子丽 金鑫 王鹏宇 冯林 刘慧 武瑞兵 王瑞军 李金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31-2039,共9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A,PDGFA)在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皮肤毛囊上的表达规律和褪黑激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和产绒量相当的阿尔巴斯绒山羊成年母羊,分为4组,即从不埋植的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A,PDGFA)在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皮肤毛囊上的表达规律和褪黑激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和产绒量相当的阿尔巴斯绒山羊成年母羊,分为4组,即从不埋植的对照组和3组不同时间埋植褪黑激素的试验组。试验组在埋植期间每隔一个月按照2 mg kg-1BW的剂量在绒山羊耳后皮下埋植褪黑激素。采集12个月(从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的受试羊体侧部皮肤样品,用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检测皮肤中PDGFA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各组间PDGFA基因的表达模式不同。对照组在11月时其表达量为全年最低,在12月,随着毛囊周期性生长缓慢进入退行期,其PDGFA基因的表达量也缓慢上升,并在休止期(1—4月)高度表达。而开始埋植褪黑激素后,仅第二年埋植组在翌年1月时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在2月与连续两年埋植组一样,随着绒毛开始脱落,PDGFA基因的表达量也有下降趋势;到5月,其表达量显著低于1月(P<0.05),此时新一轮的绒毛已长出体表。停止埋植褪黑激素后,仅第一年埋植组翌年PDGFA基因的表达模式和毛囊生长周期与对照组基本一致。【结论】绒山羊皮肤组织当中PDGFA基因在毛囊生长期低表达,退行期和休止期高表达。埋植褪黑激素可缩短毛囊生长周期。PDGFA基因是一个控制毛囊从兴盛期向退行期和休止期转化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激素 血小板生长因子A基因 皮肤毛囊 绒毛生长周期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志伟 王燕锋 +3 位作者 朱大勇 陈晓红 毛晓光 王燕颖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9期60-63,共4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DGF-D)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88例大肠癌组织和50例正常大肠组织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进行检测PDGF-D-858A/C和+ 3166C/G位点的基因... 目的 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DGF-D)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88例大肠癌组织和50例正常大肠组织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进行检测PDGF-D-858A/C和+ 3166C/G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PDGF-D基因-858A/C位点多态性在大肠癌组和正常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DGF-D基因+3166C/G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DGF-D基因+3166C/G位点中,携带G等位基因的基因型(CG +GG)可增加总体大肠癌发病风险,未发现-858A/C位点与大肠癌的发生显著相关.PDGF-D基因-858A/C和+3166C/G两个位点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利用这2个位点构建单体型,发现单体型CG在大肠癌组中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的频率(OR=3.2,95% CI:1.3 ~8.3,P<0.05).结论 PDGF-D+3166C/G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发病有关,其中+3166 G等位基因可能是大肠癌的遗传易感基因,PDGF-D基因CG单体型是大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 基因多态性 单体型 大肠癌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KIT、PDGFRA和DOG1基因突变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杰华 张海添 +1 位作者 陈之白 吴向华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69-573,共5页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相关基因KIT、PDGFRA和DOG1突变的情况,探讨其在胃肠道间质瘤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00例来自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组织标本.针对KIT、...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相关基因KIT、PDGFRA和DOG1突变的情况,探讨其在胃肠道间质瘤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00例来自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组织标本.针对KIT、PDGFRA和DOG1 3个基因的外显子片段进行引物设计,扩增并测序,分析影响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本组10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发现KIT基因突变75例,PDGFRA基因突变16例,未检测出DOG1基因突变,5年生存率为58.8%。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预后与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大小、肿瘤转移、根治性手术切除、细胞学类型、侵犯周围组织、平滑肌受侵犯、核分裂象数目、KIT基因第11外显子缺失性突变和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均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转移、根治性手术切除、侵犯周围组织、核分裂象数目、KIT基因第11外显子缺失性突变和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KIT基因突变与PDGFRA的基因突变不会相互重叠。DOG1蛋白高表达于胃肠道间质瘤的机制与DOG1基因突变无关。相关基因突变影响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 受体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仪 基因突变 预后
原文传递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基因多态性与尘肺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么立满 范雪云 +2 位作者 赵霞 李翠兰 姚建华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7-289,共3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DGF-D,-858、316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尘肺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的96例Ⅰ期尘肺病患者为病例组,以接触同性质粉尘,工龄相近的非尘肺的接尘工人90例为对照组。采集周围静脉血,应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 目的研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DGF-D,-858、316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尘肺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的96例Ⅰ期尘肺病患者为病例组,以接触同性质粉尘,工龄相近的非尘肺的接尘工人90例为对照组。采集周围静脉血,应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PDGF-D(-858、3166)基因多态性。结果PDGF-D(-858)基因型(AA、AC、CC)在尘肺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3.54%、17.71%、18.75%,对照组分别为57.78%、16.67%、25.56%。PDGF-D(3166)基因型(CC、CG、GG)在尘肺组分布频率分别为54.17%、23.96%、21.88%,对照组分别为63.33%、12.22%、24.44%。分析发现PDGF-D(-858)基因型分布频率在尘肺组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PDGF-D(3166)基因型在尘肺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DGF-D(3166)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尘肺发病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 尘肺 易感性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gene transfection in repair of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neurysm wall
14
作者 Lei Jiao Ming Jiang +3 位作者 Jinghai Fang Yinsheng Deng Zejun Chen Min W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6期2915-2921,共7页
Surgery o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has some risks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aneurysm. We established an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neurysm model by dripping elastase in the crotch of the right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 Surgery o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has some risks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aneurysm. We established an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neurysm model by dripping elastase in the crotch of the right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rotid arteries of New Zealand rabbits. Following model induction, lentivirus carrying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was injected through the ear vein. We found that the longer the action time of the lentivirus, the smaller the aneurysm volume. Moreover,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expression in the aneurysm increased, but smooth muscle 22 alpha and hypertension-related gene 1 mRNA expression decreased. At 1,2, 3, and 4 weeks following model establishment, following 1 week of injection of lentivirus carrying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the later the intervention time, the more severe the blood vessel damage, and the bigger the aneurysm volume, the lower the smooth muscle 22 aJpha and hypertension-related gene ~ mRNA expression. Simultaneously,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expression decreased.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recombinant lentivirus carrying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can repair damaged cells in the aneurysmal wall and inhibit aneurysm dynamic growth, and that the effect is dependent on therapeutic du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LENTIVIRUS ANEURYSM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hypertension-related gene 1 smooth muscle 22 alpha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gene therapy brain injury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The study of human PDGF-B gene transferred to cat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 被引量:1
15
作者 Wen-Juan Luo, Chuan-Fu W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2年第1期18-22,共5页
AIM: To demonstrate that human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 (PDGF-B) cDNA could be Expressed in primary cultured cat corneal endothelia cells by using gene transfer techniques; to explore a useful tool for the fur... AIM: To demonstrate that human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 (PDGF-B) cDNA could be Expressed in primary cultured cat corneal endothelia cells by using gene transfer techniques; to explore a useful tool for the further studies of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corneal endothelium failure and provide a potential effective genetic therapy for the blind patients. ' METHODS: Human PDGF-B cDNA was isolated from human placent by RT-PCR and inserted into pcDNA(4) vector to construct recombinant eukaryotic expression plasmid pcDNA(4)-PDGF-B. The full length was confirmed by the DNA sequencing analysis. By tearing endothelium technique we obtained pure single layer of cat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 The pcDNA(4)-PDGF-B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was transferred into cat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 by Effectene (TM) lipofectine. The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of Effectene (TM) lipofectine in pcDNA(4)-B was detected with pcDNA(4)-GFP. 5 days later, RT-PCR was used to check the PDGF-B expression. Cell viability was tested by modified tertrozalium salt (MU) method. Cell morphology was observed under inverted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e. RESULTS: The human PDGF-B cDNA was isolated successfully from healthy parturien placent tissue and the sequence was confirmed by computer automatic sequence and PCR analysis. Pure single layer cat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 were successfully cultured by tearing endothelium technique. Effectene (TM) lipofectine transfection technique could be effectively used to transfer pcDNA(4)-PDGF-B into cat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 in vitro, the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was 30%. RT-PCR result showed that human PDGF-B gene was highly expressed in transfected cat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 The expressed PDGF-BB protein promoted the viability of cat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 CONCLUSION: Human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 (PDGF-B) cDNA could be highly Expressed in cultured cat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 by gene transfection techniques. Expressed PDGF-BB protein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viability of cat corne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VIABILITY gene transfection.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中PDGFR-α突变亚型的生物学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蕾 白辰光 马大烈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10-314,共5页
大多数胃肠道间质瘤(GISTs)都存在编码Ⅲ型酪氨酸激酶受体的KIT基因的功能获得性突变,但仍有部分GIST中未检测出KIT的激活突变,其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基因突变的发现代表了GIST中具有独特的遗传学、生物学和表型特征... 大多数胃肠道间质瘤(GISTs)都存在编码Ⅲ型酪氨酸激酶受体的KIT基因的功能获得性突变,但仍有部分GIST中未检测出KIT的激活突变,其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基因突变的发现代表了GIST中具有独特的遗传学、生物学和表型特征的一类亚型。PDGFR-α基因突变是导致GIST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之一,突变类型多样,与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及预后密切相关。应用伊马替尼对包含该突变体的肿瘤进行分子靶向治疗,多数患者表现为药物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 基因突变
下载PDF
胃肠间质瘤c-Kit和PDGFRA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浩 李卫 孙可心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36-40,共5页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RA)基因的突变特征。方法对57例GIST石蜡标本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检测c-...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RA)基因的突变特征。方法对57例GIST石蜡标本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检测c-Kit外显子9、11、13、17和PDGFRA外显子12、18突变状态。结果 57例GIST标本中共检出44例(77.2%)c-Kit/PDGFRA基因杂合性突变,未检测到纯合性突变。其中,c-Kit exon9突变9例(15.8%),c-Kit exon11突变32例(56.1%),c-Kit exon13突变2例(3.5%),PDGFRA 18突变1例(1.8%),c-Kit/PDGFRA均未检测到突变的13例(22.8%)。结论中国人群c-Kit/PDGFRA突变比例高,突变类型多样,其中c-Kit外显子11比例高,进行c-Kit/PDGFRA基因分型有助于靶向药物伊马替尼的选择和剂量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C-KIT PDGFRA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转染犬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瞬时表达检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钟泉 闫福华 +1 位作者 李艳芬 江一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目的检测携带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hPDGF-B)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在Beagle犬牙龈成纤维细胞内的表达。方法扩增和鉴定携带hPDGF-B基因的质粒EX-A0380-M03,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Bealge犬牙龈成纤维细胞,RT-PCR、免疫细胞化学、ELISA以... 目的检测携带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hPDGF-B)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在Beagle犬牙龈成纤维细胞内的表达。方法扩增和鉴定携带hPDGF-B基因的质粒EX-A0380-M03,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Bealge犬牙龈成纤维细胞,RT-PCR、免疫细胞化学、ELISA以及Western blot检测hPDGF-BB的表达。结果 EX-A0380-M03所携带的目的基因为hPDGF-B基因,转染牙龈成纤维细胞24 h后可观察到细胞内的绿色荧光蛋白,48 h转染效率可达18%~38%。RT-PCR、免疫细胞化学、ELISA均能检测到细胞表达hPDGF-B。Western blot证实所表达的蛋白为融合蛋白。结论携带hPDGF-B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EX-A0380-M03能被转入牙龈成纤维细胞,并成功表达一种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 基因转染 牙龈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降糖舒心颗粒对糖尿病大鼠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梓辉 周世文 +3 位作者 钱桂生 陈大舜 汤建林 黄永平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03-707,共5页
目的:探讨降糖舒心颗粒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PDGF-A)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25mg·kg-1)和高热量饲料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血脂测定采用终点法,应用Sou... 目的:探讨降糖舒心颗粒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PDGF-A)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25mg·kg-1)和高热量饲料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血脂测定采用终点法,应用Southern杂交法定量分析大鼠主动脉PDGF-A mRNA的表达。结果:经降糖舒心颗粒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大鼠血脂及主动脉PDGF-A mRNA明显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降糖舒心颗粒能减少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PDGF-A 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舒心颗粒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联合转染反义PDGF寡核苷酸和tPA基因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忠均 时德 +1 位作者 李德卫 郑树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20-325,338,共7页
目的:观察血管局部联合转染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反义寡核苷酸(AODN)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基因对自体移植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100只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25只):A组(对照组)、B组(PDGF-A... 目的:观察血管局部联合转染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反义寡核苷酸(AODN)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基因对自体移植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100只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25只):A组(对照组)、B组(PDGF-AODN转染组)、C组(tPA基因转染组)、D组(PDGF-AODN和tPA基因联合转染组)。将同一只兔的左、右髂外动脉(各1.0cm)对换移植,移植血管分别用PDGF-AODN和pBudCE4.1/tPA液浸泡,血管吻合口用上述液体浸泡过的缝线吻合。每组按实验终点(术后3d、1w、2w、4w和8w)分为5个亚组,术后各实验终点取移植血管标本,用于病理学检测、电镜观察、发色底物检测tPA活性实验3、H-TdR掺入实验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术后各时间点D组移植血管的内膜面积、管腔狭窄程度、3H-TdR掺入量和PDGF阳性细胞数均显著低于A组(P<0.01),而且亦明显低于B和C组(P<0.05)。扫描电镜观察显示C组和D组血管壁只见少量血小板附着,未见血栓形成,而A组和B组血管壁可见大量血小板附着,且有血栓形成。术后3d、1w、2w、4w时C组与D组的tPA基因表达产物活性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血管局部联合转染PDGF-AODN和tPA基因能有效抑制VSMC增殖,阻止内膜增生,防止移植血管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核苷酸类 反义/分析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分析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