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2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血管内皮和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0
1
作者 叶明 艾辉 曾玉杰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11期2178-2181,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血浆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和血小板糖蛋白CD63、CD62p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在保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免受损伤和抑制血小板激活的作用。方法选取该...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血浆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和血小板糖蛋白CD63、CD62p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在保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免受损伤和抑制血小板激活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2月—2012年8月因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入院患者320例,所有患者均行急诊PCI治疗。将32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55例)和丹参多酚治疗组(165例)。常规治疗组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阿托伐他汀等药物口服。而丹参多酚治疗组除上述治疗外,予以注射用丹参多酚400 mg静点,此后一天一次,持续7 d。入院时及治疗7d末取静脉血6 m L分离血浆和血小板,通过生物化学、ELASA、流式细胞仪等方法检测血浆MDA、NO、ET-1和血小板糖蛋白CD63、CD62p的变化。结果治疗7 d末,两组患者血浆MDA、ET-1水平均较入院前明显降低(P<0.01);血浆NO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小板糖蛋白CD63、CD62p水平较入院前显著降低(P<0.01);而与常规治疗组比,治疗7 d末丹参多酚治疗组,血浆MDA、ET-1水平和血小板糖蛋白CD63、CD62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血浆NO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能保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小板活化,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 血管内皮细胞 血小板糖蛋白
下载PDF
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玉平 丁明霞 赵树武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9-160,共2页
目的:观察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中无复流的疗效。方法:将82例急性STEMI行急诊PCI术且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的患者分为2组,替罗非班组(48例)于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10μg&#... 目的:观察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中无复流的疗效。方法:将82例急性STEMI行急诊PCI术且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的患者分为2组,替罗非班组(48例)于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10μg·kg-1,5min内注射完毕,继以0.15μg·kg-1·min-1静脉维持38h;对照组(34例)于冠脉内注入维拉帕米200μg,15min内注射完毕。观察2组给药后20min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和校正的TIMI帧数(CTFC)。结果:给药后20min,替罗非班组TIMI血流和TMPG心肌灌注3级获得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给药前2组CTFC帧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药后20min替罗非班组CTF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以有效地改善STEMI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无复流现象 血栓 溶解疗法 心肌再灌注 替罗非班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抑制急性冠脉综合症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磊 温志超 +3 位作者 罗心平 李剑 施海明 范维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90-2295,共6页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入选患者分为A组: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组200 mg/d,共纳入32人;B组:标准治疗组,共纳入31人。标准治疗指遵从ACC/A...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和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入选患者分为A组: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组200 mg/d,共纳入32人;B组:标准治疗组,共纳入31人。标准治疗指遵从ACC/AHA 2007 STEMI指南,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静息状态以及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活化后的PAC-1、CD62P表达比例,测定丹参多酚酸盐对血小板胞浆内钙释放影响。结果治疗7 d后,在诱导剂ADP的作用下,A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低于B组。治疗后两组血小板基础状态PAC-1和CD62P的表达比例无显著差异;使用ADP诱导血小板活化后,A组血小板PAC-1以及CD62P表达低于B组。丹参多酚酸盐不能完全抑制ADP作用于P2Y1受体引起的胞浆内钙释放。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对ACS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和颗粒膜蛋白P选择素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可影响血小板ADP的P2Y12受体后的信号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症 丹参多酚酸盐 血小板糖蛋白 血小板聚集率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顾萍 王静 +2 位作者 张帆 姚如恩 傅启华 《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770-774,共5页
目的通过对98例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基因多态性及血小板抗体的检测,探讨其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结合测序的方法检测患者GPⅡb/Ⅲa基因中5个外显子的9个多态性位点,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患者... 目的通过对98例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基因多态性及血小板抗体的检测,探讨其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结合测序的方法检测患者GPⅡb/Ⅲa基因中5个外显子的9个多态性位点,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患者血小板抗体。结果 98例患者中只检测到GPⅡb基因的第26外显子存在T18809G变异,导致Ile843Ser多态性,产生HPA-3aa/ab/bb血型的3种基因型。此3种基因型均与血小板抗体产生相关,造成血小板输注无效。98例患者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52.0%,1 468袋血小板输注总有效率为77.8%,其中65袋配合性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为83.1%。3种基因型之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血小板特异性及相关性抗体的存在是造成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免疫性因素,GPⅡb基因上的HPA-3多态性与血小板输注无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抗原 血小板膜糖蛋白 整合素αⅡbβ3 血小板输注无效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ITP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GPⅡb/Ⅲa和GPIbα)与糖皮质激素和静脉丙种球蛋白临床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陶莉莉 鲍静 +4 位作者 缪华伟 杨明珍 夏瑞祥 倪合宇 曾庆曙 《中国微循环》 2009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体内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和GPIbα)特异性自身抗体,并探讨特异性自身抗体与糖皮质激素和静脉丙种球蛋白(静丙)治疗的临床疗效是否存在针对性,以便得到更经济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为ITP... 目的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体内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和GPIbα)特异性自身抗体,并探讨特异性自身抗体与糖皮质激素和静脉丙种球蛋白(静丙)治疗的临床疗效是否存在针对性,以便得到更经济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为ITP提出新的分型依据。方法应用改良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MAIPA)法检测抗GPⅡb/ⅡIa,GPIbα特异性自身抗体。结果双抗体阳性组与单一抗GPIbα抗体阳性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995,P>0.05)双抗体阳性组与单一抗GPⅡb/ⅡIa抗体阳性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7.439,P<0.01),后者优于前者;单一抗GPⅡb/ⅡIa抗体阳性组,双抗体阳性组,双抗体阴性组,糖皮质激素治疗与糖皮质激素联合静丙治疗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种类(GPⅡb/Ⅲa和GPIbα)及种类数目与ITP的临床疗效(糖皮质激素、静丙)有一定关系,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一定意义。以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和GPIbα)特异性自身抗体为ITP进行新的分型依据尚不足,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特发性 抗体 血小板糖蛋白
下载PDF
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血小板特异性抗体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锦霞 杨炳华 +3 位作者 何杨 赵益明 朱明清 阮长耿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建立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方法,并对方法学及临床应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用包被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Ⅱb、Ⅲa、Ⅱb/Ⅲa单克隆抗体的微球捕获与血小板GP结合的特异性抗体,加入FITC标记的羊抗人IgG抗体后用流... 目的建立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方法,并对方法学及临床应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用包被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Ⅱb、Ⅲa、Ⅱb/Ⅲa单克隆抗体的微球捕获与血小板GP结合的特异性抗体,加入FITC标记的羊抗人IgG抗体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结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4种单抗荧光强度比值与非ITP血小板减少组和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若将ITP组患者4种单抗荧光强度比值分别大于正常对照组上限1.37、1.24、1.48和1.19判断为阳性,则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敏感性为73.2%,特异性为94.3%;4种单抗联合检测总体敏感性明显高于改良间接单抗特异的血小板抗原固定试验(MAIPA)(P<0.05),且大于各单个抗体检测敏感性。结论流式微球技术可以简便、快捷地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联合检测多种自身抗体可以提高检测阳性率,对于ITP的诊治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微球技术 自身抗体 糖蛋白 血小板减少
下载PDF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血小板黏附蛋白CD41、CD62p的流式细胞术检测 被引量:3
7
作者 陆丽娟 尹亮 +3 位作者 陆康生 顾健 苏长青 傅诚章 《实用癌症杂志》 2004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血小板黏附蛋白CD41、CD62p表达的变化 ,为进一步研究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与血小板黏附蛋白CD41、CD 62 p表达的关系奠定基础 ,为围手术期防凝抗凝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 ,检测 2 1例胃癌患...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血小板黏附蛋白CD41、CD62p表达的变化 ,为进一步研究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与血小板黏附蛋白CD41、CD 62 p表达的关系奠定基础 ,为围手术期防凝抗凝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 ,检测 2 1例胃癌患者围手术期CD41、CD 62 p表达的变化 ,同时选择年龄相当的正常人 10例作对照。 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 ,胃癌患者CD41、CD62 p表达增多 ,晚期患者表现尤为明显。随着手术的进行 ,CD 41、CD62 p含量逐渐升高 (P <0 .0 5 ) ,手术结束后 3 0min达高峰 (P <0 .0 1) ,至术后第 7天 ,CD 41、CD62 p已有所下降 ,但仍高于术前水平 (P <0 .0 5 )。 结论 胃癌患者血小板黏附蛋白CD41、CD 62 p表达和释放增加 ,处于激活状态。手术促使血小板活化进一步加强 ,术后随时间延长 ,血小板活化程度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围手术期 血小板黏附蛋白 CD41 CD62P 流式细胞术 检测
下载PDF
舒心饮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应用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显 林钟香 +5 位作者 葛均波 李陪成 刘旭 何燕 张振贤 沈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09-812,共4页
目的 :观察舒心饮与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应用对冠状动脉支架血栓等术后冠脉事件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支架植入成功的冠心病患者 4 4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2 0例 )和对照组 (2 4例 ) ,两组均服用支架植入术常规用抗血小板药 ,治疗组加用舒... 目的 :观察舒心饮与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应用对冠状动脉支架血栓等术后冠脉事件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支架植入成功的冠心病患者 4 4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2 0例 )和对照组 (2 4例 ) ,两组均服用支架植入术常规用抗血小板药 ,治疗组加用舒心饮 ,采用双缩尿法、激光散射比浊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 30天时的血浆纤维蛋白原 (Fg)、C 反应蛋白 (CRP)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P选择素 (CD6 2 P)的变化 ,并计算两组气阴两虚、气虚和血瘀证积分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血浆CRP显著下降 (P <0 0 5 ) ,GPⅡb/Ⅲa和CD6 2 P也有降低的趋势 ;支架术后气阴两虚、气虚和血瘀证积分值显著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经 6个月临床随访 ,治疗组心绞痛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5 ) ,其他复发冠脉事件也较少。结论 :舒心饮与抗血小板药联合应用能预防冠脉支架血栓等术后冠脉事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心饮 冠状动脉支架术 术后 冠脉事件 预防 血浆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膜糖蛋白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子痫前期和子痫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α和Ⅱb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郑明阳 马晓艳 廖琪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87-389,398,共4页
目的检测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α及Ⅱb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6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32例重度子癫前期/子癫患者和22名正常孕晚期孕妇剖宫产术前及术后72h内及20名正常非孕... 目的检测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α及Ⅱb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6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32例重度子癫前期/子癫患者和22名正常孕晚期孕妇剖宫产术前及术后72h内及20名正常非孕妇女血小板GPⅠbα、GPⅡb水平的变化。结果剖宫产术前,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血小板GPⅠbα水平与正常非孕组、正常孕晚期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剖宫产术后,血小板GPⅠbα水平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血小板GPⅡb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PⅠbα的水平是反映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黏附聚集、微血管血栓前状态的重要指标,对于监测病情发展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子痫 血小板膜糖蛋白 流式细胞术 血小板聚集
原文传递
补肾活血方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晓 秦兰 +2 位作者 李巍 费飞 吴雪琴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2期3337-3341,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相关糖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是否能够通过改善血小板功能进而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TP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和补肾活血方组。通过被...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相关糖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是否能够通过改善血小板功能进而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TP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和补肾活血方组。通过被动免疫造模法成功建立CITP小鼠模型,然后分别用0.9%生理盐水、醋酸泼尼松和补肾活血方干预14 d,采用全自动动物血液分析仪检测小鼠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和凝血时间;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相关糖蛋白(CD41、CD61、CD62p、PAC-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ITP模型组血小板显著下降、凝血时间显著延长。醋酸泼尼松、补肾活血方干预14 d后,与CITP模型组比较,其血小板显著增加,凝血时间显著下降;其糖蛋白CD41、CD61、CD62p和PAC-1的荧光强度和阳性率显著下降。结论:补肾活血方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增加血小板数量和降低凝血时间,并且能够通过改变血小板糖蛋白的表达进而改善血小板的功能,减轻患者的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糖蛋白 血小板功能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活化 模型小鼠 凝血时间
下载PDF
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和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鲍静 倪合宇 +4 位作者 夏瑞祥 曾庆曙 杨明珍 夏海龙 李嘉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1-694,共4页
目的检测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中的水平,并探讨两者之间的联系以及自身抗体与ITP病情间的关系,评价其在IT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改良的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MAIPA)法检测40例... 目的检测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中的水平,并探讨两者之间的联系以及自身抗体与ITP病情间的关系,评价其在IT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改良的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MAIPA)法检测40例ITP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PIbα)特异性自身抗体;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IT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CD19+、CD19+CD5+)水平。结果 ITP组抗GPⅡbⅢa抗体阳性30例,抗GPIbα抗体阳性26例,其中25%患者仅为单一抗GPⅡbⅢa抗体阳性,15%患者仅为单一抗GPIbα抗体阳性,50%患者为双抗体阳性,10%患者为双抗体阴性。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组与对照组均为阴性。单抗体阳性组采血时血小板计数平均值明显低于双抗体阴性组(P<0.05);双抗体阳性组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亦明显低于单抗体阳性组和双抗体阴性组(P<0.05)。ITP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CD3+T淋巴细胞、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以及CD3+CD4+/CD3+CD8+比例减低,CD3+CD8+T淋巴细胞、CD19+B淋巴细胞、CD19+CD5+B淋巴细胞百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双抗体阳性组CD19+B淋巴细胞、CD19+CD5+B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单抗体阳性组(P<0.05)。结论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对鉴别ITP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有一定价值,自身抗体与ITP的病情有一定关系;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和T、B淋巴细胞可能共同参与了ITP的发病过程,并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 免疫性 自身抗体 血小板糖蛋白 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不同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阮敏 朱凌燕 +4 位作者 陶莉莉 鲍静 夏瑞祥 倪合宇 曾庆曙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5-395,398,共2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约占出血性疾病的30%。糖皮质激素是ITP临床治疗的一线首选药物,大多数患者激素治疗预后良好,但仍有部分对激素治疗无效。有学者在Fc受体去除小鼠中发现2种主要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Ub/IUa及GPIbd)抗...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约占出血性疾病的30%。糖皮质激素是ITP临床治疗的一线首选药物,大多数患者激素治疗预后良好,但仍有部分对激素治疗无效。有学者在Fc受体去除小鼠中发现2种主要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Ub/IUa及GPIbd)抗体引起的ITP的病理过程有着本质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抗体 血小板糖蛋白
原文传递
血小板高反应性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庆成 张向峰 +1 位作者 汪承炜 代祥艳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5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反应性指标a-血小板膜糖蛋白-140(a-GMP-140)、血小板聚集率(PAR)、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等因素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机制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对2007—2011年冠... 目的探讨血小板反应性指标a-血小板膜糖蛋白-140(a-GMP-140)、血小板聚集率(PAR)、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等因素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机制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对2007—2011年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进行随访研究,随访时间约为5年。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检查,选择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ISR患者39例作为狭窄组,其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66.7岁。狭窄组39例,按照ISR的程度进行分型和分组:Ⅰ型狭窄12例(Ⅰ型狭窄组),Ⅱ型狭窄11例(Ⅱ型狭窄组),Ⅲ型狭窄9例(Ⅲ型狭窄组),Ⅳ型狭窄7例(Ⅳ型狭窄组);根据血小板高反应性(HPR)进行分组:HPR组12例,非血小板高反应性(NHPR)组27例。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检查为血管正常者11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抽血及检查方法与狭窄组相同。采用酶联法测定a-GMP-140、PAR、CD40L、MMP-s等指标。结果狭窄组a-GMP-140、PAR、CD40L、MMP-s等指标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变化而改变,狭窄程度愈严重,a-GMP-140、PAR、CD40L、MMP-s等指标增高越明显,以Ⅲ型和Ⅳ型狭窄组最为明显(P<0.01)。HPR组a-GMP-140、PAR、CD40L、MMP-s等指标较NHPR组明显升高(P<0.01)。血清a-GMP-140、CD40L、MMP-s三者之间的相关性:CD40L与MMP-2、CD40L与MMP-9、CD40L与a-GMP-140、MMP-2与a-GMP-140有相关性(r>0.5);MMP-9与a-GMP-140无相关性(r<0.5)。结论 a-GMP-140、PAR、CD40L、MMP-s等因素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血栓斑块形成而导致冠状动脉再狭窄中,形成了链式反应,反应水平的增高与致病作用密切相关,在ISR中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支架内再狭窄 血小板高反应性 a-血小板膜糖蛋白 血小板聚集率 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Effects of Ixeris Sonchifolia on Platelet Function and Hemorrheology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14
作者 朱亦堃 赵宝珍 +1 位作者 李兴 史书红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02年第3期175-178,共4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Ixeris sonchifolia Hance (ISH) on platelet function and hemorrheology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DM) patients. Methods: Thirty-three type 2 DM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20 ml IS...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Ixeris sonchifolia Hance (ISH) on platelet function and hemorrheology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DM) patients. Methods: Thirty-three type 2 DM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20 ml ISH per day, intravenously dripping for 15 days; 31 patients in the red sage treated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mposite red sage injection intravenous dripping for 15 days, and their changes of platelet membrane glycoprotein Ⅱb/Ⅲa compound (GPⅡb/Ⅲa), granular membrane protein-140 (GMP-140),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PAgR) and hemorrheology were observ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with ISH, the GPⅡb/Ⅲa compound positive rate of 33 type 2 DM patients were lowered (P<0.05), GMP-140 showed lowering trend, PAgR obviously reduced, and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i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i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P<0.01). At the same time, the various parameters of hemorrheology display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There was no adverse effect during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Conclusion: ISH could improve platelet function and abnormal hemorrheology of type 2 DM patients, which is vital for the treatment of DM and their vascular le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xeris sonchifolia Hance platelet glycoprotein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hemorrheology
原文传递
血小板糖蛋白GPIb α Kozak基因多态性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玉强 邹宏丽 张晨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1-564,共4页
目的研究青岛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糖蛋白(platelet glycoprotein,GP) GPIbαKozak序列-5T/C基因多态性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关系。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和基因序列测定技术检测90例TIA患者和80... 目的研究青岛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糖蛋白(platelet glycoprotein,GP) GPIbαKozak序列-5T/C基因多态性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关系。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和基因序列测定技术检测90例TIA患者和80名对照组的GPIbαKozak序列-5T/C基因多态性,比较各基因型的表达与TIA的关系。结果 TIA组CC基因型频率为0 .166 ,明显高于对照组(0 .075)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TIA组C等位基因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等位基因与TIA发病正相关(P=0 .016)。结论血小板GPIbαKozak基因多态性与TIA相关,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可能是TIA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小板糖蛋白 遗传多态性
原文传递
血小板糖蛋白受体ⅠaC807T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刚艳 黄从新 +1 位作者 江洪 李建军 《心脏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87-389,392,共4页
目的 :检测中国人群血小板糖蛋白 (GP)受体 a C80 7T基因多态性 ,以明确中国人群血小板 GP a C80 7T的基因型 ,并探讨其多态性与心肌梗死 (MI)之间的关系。方法 :提取人基因组 DNA,应用引物序列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 (SSP- PCR)技术对小... 目的 :检测中国人群血小板糖蛋白 (GP)受体 a C80 7T基因多态性 ,以明确中国人群血小板 GP a C80 7T的基因型 ,并探讨其多态性与心肌梗死 (MI)之间的关系。方法 :提取人基因组 DNA,应用引物序列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 (SSP- PCR)技术对小于 6 0岁的 MI患者 72例和对照者 70例分别进行血小板 GP受体 a C80 7T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 :中国人群血小板 GP a C80 7T具 3种基因型 (TC,CC,TT) ,MI患者 T等位基因携带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6 4 % vs4 7% ,P<0 .0 5 )。结论 :年龄小于 6 0岁的 MI患者 T等位基因携带频率高 ,血小板膜 GP a受体的遗传性差异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多态性 血小板糖蛋白 心肌梗塞 病理
下载PDF
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鲍静 倪合宇 +1 位作者 夏瑞祥 曾庆曙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61-863,共3页
目的 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体内的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与临床严重程度和临床疗效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改良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MAIPA)法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PIb)特异性自身抗体。结果ITP... 目的 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体内的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与临床严重程度和临床疗效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改良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MAIPA)法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PIb)特异性自身抗体。结果ITP组(40例),10例为单一抗GPⅡbⅢa抗体阳性,6例为单一抗GPIbα抗体阳性,20例为双抗体阳性,4例为双抗体阴性。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组与正常对照组均为阴性。抗GPⅡbⅢa抗体(b=-0.071,P〈0.01)、抗GPIbot抗体(b=-0.092,P〈0.01)均与采血时血小板计数呈显著负相关。治疗后,双抗体阳性组8例治疗无效,单抗体阳性组(16例)1例治疗无效(Х^2=6.09,P〈0.05)。结论 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对鉴别特发性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有一定价值,抗体种类与临床疗效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抗体 血小板糖蛋白
原文传递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PLA、Ⅰa807C/T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春晓 魏立 +2 位作者 杨志宏 刘志涛 侯靓亮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12期2324-2327,共4页
目的:探讨青岛地区汉族人群阿司匹林抵抗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PLA、Ⅰa807C/T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筛选15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mg/d)至少14d以上,根据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将其分为阿司匹林抵抗(AR)组、阿司匹林... 目的:探讨青岛地区汉族人群阿司匹林抵抗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aPLA、Ⅰa807C/T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筛选15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mg/d)至少14d以上,根据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将其分为阿司匹林抵抗(AR)组、阿司匹林半抵抗(ASR)组,阿司匹林敏感(AS)组。用PCR-RFLP法确定各组GPⅢaPLA、GPⅠa 807C/T基因型。结果:仅于ASR组检出1例PLA1/A2基因型,其余均为PLA1/A1基因型,未发现PLA2/A2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GPⅠa807C/T基因位点AR组、ASR组的T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AS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GPⅢaPLA2基因可能不是阿司匹林抵抗的遗传危险因素。而GPⅠa 807C/T基因位点的T等位基因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相关联,可能是阿司匹林抵抗遗传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抵抗 血小板膜糖蛋白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血小板糖蛋白与高血压、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邱莲女 林慧君 +1 位作者 万志平 周永列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5期657-659,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高血压、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糖蛋白(CD62,CD63,PAC-1)和纤维蛋白原(FIB)指标,旨在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梗死提供有用的参考指标。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85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42例正常血压脑梗死患者、35例原发性高血压... 目的通过测定高血压、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糖蛋白(CD62,CD63,PAC-1)和纤维蛋白原(FIB)指标,旨在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梗死提供有用的参考指标。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85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42例正常血压脑梗死患者、3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糖蛋白CD62P,CD63,PAC-1进行检测。利用Acl-Advance血凝仪测定了FIB。结果高血压脑梗死组、正常血压脑梗死组与原发性高血压组血小板糖蛋白CD62p、CD63、PAC-1及FIB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01),且高血压脑梗死组、正常血压脑梗死组血小板糖蛋白CD62p、CD63、PAC-1及FIB均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均P<0.001)。高血压脑梗死组与正常血压脑梗死组血小板糖蛋白CD62p、CD63、PAC-1及FIB均无明显差异。血小板糖蛋白及FIB大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小梗死灶组,各组之间均有明显差异(P均<0.01)。血小板糖蛋白CD62P、CD63、PAC-1与FIB呈正相关结论脑梗死、高血压患者均存在血小板活化,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与病情及梗死灶大小有关。血小板糖蛋白的检测对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分析和脑梗死的预防以及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血压 血小板糖蛋白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穿心莲成分API 0134对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宏伟 李树生 +2 位作者 王国平 陶德定 赵华月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9-391,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药穿心莲成分API 0134(API)对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探讨API抗血小板聚集的机制。方法 随机选择30例高脂血症患者,应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测定静息血小板、活化血小板和不同浓度API作用后的活化血小板膜... 目的 观察中药穿心莲成分API 0134(API)对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探讨API抗血小板聚集的机制。方法 随机选择30例高脂血症患者,应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测定静息血小板、活化血小板和不同浓度API作用后的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PIb、P选择素(GMP-140)和血小板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免疫荧光强度值。结果 与活化血小板组比较,不同浓度API(25mg/L、50mg/L、100mg/L)均能够显著抑制GPⅡb/Ⅲa的平均荧光强度,抑制作用强度与用药剂量成正比;API 50mg/L和API 100mg/L亦能显著减低活化血小板的GMP-140,API 100mg/L可降低vWF的平均荧光强度(P<0.05,P<0.01)。不同浓度API对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表达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 API具有显著的抗血板GPⅡb/Ⅲa的药理作用,中、大剂量API对血小板GMP-140和vWF的表达亦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穿心莲成分API 0134 高脂血症 血小板膜糖蛋白 血小板聚集 基因表达 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