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亚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传播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步补 阮战伟 +3 位作者 项小婵 洪亮 王晓峰 李强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4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收集亚胺培南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分子机制和克隆流行情况。方法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实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进行临床菌株克隆分型,滤膜接合法进行质粒接合实验,PCR扩增筛选菌株的常见耐药基因和其周围序列结构。... 目的探讨临床收集亚胺培南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分子机制和克隆流行情况。方法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实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进行临床菌株克隆分型,滤膜接合法进行质粒接合实验,PCR扩增筛选菌株的常见耐药基因和其周围序列结构。结果亚胺培南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含抑制剂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等药物均显示出很强的多重耐药性,MLST分型显示耐药克隆具有明显的流行特征,13株携带blaKPC-2基因的流行克隆均为ST11型。这13株细菌亚胺培南耐药性均由可接合性质粒介导,并且同时介导和转移了编码CTX-M型、TEM型或DHA型的β-内酰胺酶基因。Tn4401-Tn3复合转座子或其变体2介导了blaKPC-2基因的转移。结论临床肺炎克雷伯菌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是产KPC-2酶菌株的克隆播散,同时可接合质粒造成的耐药基因快速水平转移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培南耐药 多位点序列分型 质粒接合 KPC酶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杨程茹 王英 +4 位作者 李莹 张吉生 曾令怡 胡可望 张晓丽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9-216,共8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临床来源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分子特征及流行情况,为感染控制及药物治疗提供实验室数据。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20年7月某院ICU分离的51株CRKP,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多位点序列分...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临床来源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分子特征及流行情况,为感染控制及药物治疗提供实验室数据。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20年7月某院ICU分离的51株CRKP,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多位点序列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菌株同源性,检测菌株耐药和毒力基因,接合试验验证质粒的转移性。结果药敏试验显示,CRKP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全部敏感,对替加环素耐药率最低(3.9%),其次是阿米卡星(49.0%)、多粘菌素(64.7%),对亚胺培南(96.1%)、美罗培南(98.0%)、左氧氟沙星(98.0%)和头孢他啶(100.0%)均高度耐药。51株CRKP中,mCIM试验阳性菌株49株(96.1%),eCIM试验阳性菌株1株(2.0%)。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2阳性菌株占96.1%。所有分离株中,高黏液表型阳性4株(7.8%),毒力基因阳性情况分别为:uge 100.0%,mrkD 94.1%,kpn 94.1%,fim-H 72.5%,aero 2.0%,rmpA 2.0%。ST11 CRKP在ICU中占98.0%(50/51),ST1373占2.0%(1/50)。检出1株ST1373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携带blaKPC-2基因菌株的接合试验成功率为12.2%。结论ICU存在产KPC-2的ST11 CRKP单克隆传播,同时携带一定的毒力基因。携带blaKPC-2基因的质粒可通过接合水平传播。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对CRKP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分子流行病学 多位点序列分型 重症监护室 质粒接合
下载PDF
鸡志贺氏菌β-内酰胺酶的测定及其与耐药质粒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军 匡秀华 +3 位作者 苑丽 胡功政 杨玉荣 司红彬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0-515,共6页
通过对鸡志贺氏菌β-内酰胺酶及ESBLs的测定、质粒提取、细菌转化及质粒结合转移等试验,分析其耐药性与其质粒之间的关系,探讨耐药质粒在细菌间的传递方式.结果表明,质粒转化后的转化子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全部耐药,对氨基糖苷类、氟诺... 通过对鸡志贺氏菌β-内酰胺酶及ESBLs的测定、质粒提取、细菌转化及质粒结合转移等试验,分析其耐药性与其质粒之间的关系,探讨耐药质粒在细菌间的传递方式.结果表明,质粒转化后的转化子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全部耐药,对氨基糖苷类、氟诺酮类有一定程度的敏感;而质粒接合传递体的耐药谱与质粒转化子一致.耐药菌株的质粒可编码β-内酰胺酶,且耐药质粒可通过结合转移方式传递至感受态大肠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氏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质粒 质粒转化 接合传递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兰敏 赵志军 +5 位作者 康宇婷 王艺璇 李佳铭 刘春兰 马慧慧 贾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53-1059,共7页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研究CRE耐药特点及同源性。方法收集宁夏某医院2018年1月—2021年5月临床分离的158株非重复CRE,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应用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CIM)联合EDT...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研究CRE耐药特点及同源性。方法收集宁夏某医院2018年1月—2021年5月临床分离的158株非重复CRE,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应用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CIM)联合EDTA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eCIM)进行表型确证,采用质粒接合试验分析bla_(NDM)水平转移情况,运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158株CRE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61株,38.61%),其次是阴沟肠杆菌(37株,23.42%)和大肠埃希菌(23株,14.56%),检出CRE最多的科室为ICU和烧伤整形科,CRE标本来源排名前四的分别是痰、脓性分泌物、引流液和无菌中段尿,检出耐药基因以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为主。23株大肠埃希菌mCIM联合eCIM试验阳性率达95.65%,质粒接合试验成功将20株大肠埃希菌中15株菌株的bla_(NDM)基因转移到大肠埃希菌J53AZ^(R),接合子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受体菌增强。MLST结果显示,23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14种ST型,以ST10和ST410为主。结论该院CRE多来源于ICU,以携带bla_(NDM)基因为主,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具较高耐药性,医院应当加大抗菌药物使用监管力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该地区NDM酶亚型逐渐变化,应持续监测以及时发现新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 分布 耐药性 大肠埃希菌 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 质粒接合
下载PDF
藏鸡致病性沙门菌的耐药性分析及质粒耐药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3
5
作者 杨丹 贺安祥 +7 位作者 邓俊良 蒋忠荣 冯卫东 徐志文 李平 任志华 邓世金 衡久红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90,共7页
为研究藏鸡致病性沙门菌的耐药性及其质粒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分别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和PCR扩增技术对14株藏鸡致病性沙门菌进行耐药表型及质粒耐药基因检测,并通过质粒接合试验验证其质粒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结果显示,14株分离菌对氨苄... 为研究藏鸡致病性沙门菌的耐药性及其质粒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分别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和PCR扩增技术对14株藏鸡致病性沙门菌进行耐药表型及质粒耐药基因检测,并通过质粒接合试验验证其质粒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结果显示,14株分离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85.71%)最高,对阿莫西林(78.57%)、羧苄西林(78.57%)、复方新诺明(71.43%)、利福平(71.43%)、四环素(64.29%)的耐药比较严重,仅对头孢唑啉、庆大霉素、丁胺卡那敏感,且92.86%(13/14)的菌株表现为多重耐药性。此外,14株菌共检出blaTEM(78.57%)、blaCTX-M(71.43%)、blaOXA(42.86%)、blaPSE(50.00%)、blaDHA(14.28%)、blaCMY-2(50.00%)、qnrA(28.57%)、qnrS(42.86%)、aac(6′)-Ib-cr(35.71%)、oqxA(42.86%)和oqxB(35.71%)等11种质粒耐药基因。质粒耐药基因可通过接合试验水平转移,其接合成功率为57.14%(8/14)。结果表明,这14株藏鸡致病性沙门菌的耐药性比较严重,且广泛携带质粒耐药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鸡 沙门菌 耐药性 质粒耐药基因 质粒接合
原文传递
一株红球菌(Rhodococcus sp.)二噁英降解质粒的稳定性与接合转移特性
6
作者 孙娇 杨海燕 李力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13-1621,共9页
【目的】考察一株红球菌Rhodococcus sp.strain p52中的二噁英降解质粒pDF01(170 kb)和pDF02(242 kb)的稳定性和接合转移特性。【方法】在无选择压力的条件下对菌株p52进行连续传代培养,考察质粒pDF01、pDF02的丢失;以菌株p52为供体菌,... 【目的】考察一株红球菌Rhodococcus sp.strain p52中的二噁英降解质粒pDF01(170 kb)和pDF02(242 kb)的稳定性和接合转移特性。【方法】在无选择压力的条件下对菌株p52进行连续传代培养,考察质粒pDF01、pDF02的丢失;以菌株p52为供体菌,以不同种属的菌株作受体菌,通过平板接合实验探讨质粒pDF01、pDF02接合转移的受体菌范围以及接合转移频率,利用菌落杂交、Southern杂交对质粒转移结果进行确认,利用降解实验测试转移质粒降解基因的表达。【结果】质粒pDF01和pDF02在红球菌p52中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LB培养基上连续传代少于47次时pDF02可保持,连续传代少于65次时pDF01可保持。质粒pDF01和pDF02具备在同属和属间接合转移的能力,可向受体菌——紫红红球菌(Rhodococcus rhodochrous)、红串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大地两面神菌(Terrabacter tumescens)和节杆菌(Arthrobacter sp.)转移,其中以节杆菌作受体菌时质粒pDF01和pDF02接合转移频率最高,达到3.5×10^(-6)(接合子/受体菌);对节杆菌接合子质粒进行Southern杂交进一步确认了质粒pDF01、pDF02的存在。另外获得质粒pDF01、pDF02后的节杆菌接合子可以对二苯并呋喃高效利用,且降解能力与红球菌供体菌株p52相当。【结论】红球菌菌株p52可通过降解质粒转移强化生物修复过程,在去除环境中二噁英污染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修复 降解质粒 接合转移 二噁英降解 红球菌
原文传递
克雷伯氏菌 β-内酰胺酶的测定及其与耐药质粒的关系 被引量:39
7
作者 阮良 徐秀华 文细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72-74,共3页
通过对克雷伯氏菌β-内酰胺酶的测定,细菌转化及质粒接合转移等实验,发现大多数菌株的β-内酰胺酶是由质粒所编码的,少部分菌株的产生可能与细菌染色体DNA编码有关。耐药质粒可通过接合转移方式转移至其他细菌,这在多重耐药克... 通过对克雷伯氏菌β-内酰胺酶的测定,细菌转化及质粒接合转移等实验,发现大多数菌株的β-内酰胺酶是由质粒所编码的,少部分菌株的产生可能与细菌染色体DNA编码有关。耐药质粒可通过接合转移方式转移至其他细菌,这在多重耐药克雷伯氏菌暴发流行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雷伯氏菌 Β-内酰胺酶 耐药质粒
下载PDF
一株对3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均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解春宝 喻华 +4 位作者 肖代雯 杨永长 姜伟 刘华 黄文芳 《检验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369-374,共6页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一株肺炎克雷伯菌(K30)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机制。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肺炎克雷伯菌K30对13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类碳青霉烯酶(KPC)、B类...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一株肺炎克雷伯菌(K30)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机制。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肺炎克雷伯菌K30对13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类碳青霉烯酶(KPC)、B类碳青霉烯酶(NDM、IMP、VIM、SIM)、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CTX、TEM、SHV)、头孢菌素酶(AmpC,FOX、EBC、ACC、DHA、CIT、MOX)基因和Ⅰ类整合子;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肺炎克雷伯菌膜孔蛋白基因ompK35、ompK36的mRNA表达;利用质粒接合试验研究肺炎克雷伯菌K30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能力。结果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肺炎克雷伯菌K30对包括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内的11种抗菌药物均耐药,仅对头孢西丁钠中介,对阿米卡星敏感。肺炎克雷伯菌K30的改良Hodge试验为阳性。PCR扩增A类碳青霉烯酶基因KPC和2种ESBLs基因CTX、SHV为阳性,其PCR产物经测序后同GenBank数据库比对证实分别为KPC-2、CTX-M3和SHV-38。其余耐药基因和Ⅰ类整合子扩增均为阴性。与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相比,膜孔蛋白基因ompK35、ompK36的表达没有降低。质粒接合试验未成功获取结合子。结论临床分离的一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主要耐药机制与产A类碳青霉烯酶KPC-2合并产ESBLs有关,且KPC-2可能不由质粒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酶 Ⅰ类整合子 膜孔蛋白 质粒接合试验 肺炎克雷伯菌
下载PDF
鸭源大肠杆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的检测与传播扩散机制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燕杰 裴亚玲 +6 位作者 吴华 潘玉善 刘建华 苑丽 杜向党 孟春萍 胡功政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8-141,147,共5页
目的探索鸭源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及耐药传播的分子机制。方法用微量稀释法测定鸭源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表型,用PCR和DNA测序方法检测多种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和质粒介导的16S甲基化酶基因,通过质粒接合试验分析有关耐... 目的探索鸭源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及耐药传播的分子机制。方法用微量稀释法测定鸭源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表型,用PCR和DNA测序方法检测多种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和质粒介导的16S甲基化酶基因,通过质粒接合试验分析有关耐药基因和耐药性的质粒接合传递特点,并采用基因克隆方法研究rmtB的基因环境。结果 27株分离菌中,有23株、19株、19株和18株分别对安普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新霉素耐药,耐药率分别为85.2%、70.4%、70.4%和66.7%。27株中的13株检测到rmtB基因,6株同时检测到rmtB和aac(3)-IV基因。质粒接合试验获得5株接合子,接合子对安普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新霉素均高水平耐药(MIC≥128μg/ml),rmtB基因检测呈阳性反应。结论鸭源大肠杆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和交叉耐药十分严重,质粒介导的rmtB基因和质粒接合传递是其耐药及其传播扩散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源大肠杆菌 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 质粒接合传递 传播扩散机制
下载PDF
亚抑菌浓度万古霉素对质粒接合转移的促进作用
10
作者 游祖姣 曾福鑫 +1 位作者 王志强 肖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85,共8页
为了分析亚抑菌浓度万古霉素对质粒接合转移的影响,本试验建立了以大肠杆菌(E.coli)J53作为受体菌,携带RP4-7质粒的E.coli DH5α和携带mcr-1阳性IncI2质粒的临床菌株E.coli LD67-1为供体菌的接合转移模型,测定亚抑菌浓度的万古霉素对接... 为了分析亚抑菌浓度万古霉素对质粒接合转移的影响,本试验建立了以大肠杆菌(E.coli)J53作为受体菌,携带RP4-7质粒的E.coli DH5α和携带mcr-1阳性IncI2质粒的临床菌株E.coli LD67-1为供体菌的接合转移模型,测定亚抑菌浓度的万古霉素对接合转移的影响,并通过细胞膜通透性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活性氧(ROS)检测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探究其内在机制。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亚抑菌浓度万古霉素可显著提高RP4-7质粒和mcr-1阳性IncI2质粒的接合转移频率(P<0.05);N-苯基-1-萘胺(NPN)和碘化丙啶(PI)探针检测显示,亚抑菌浓度万古霉素可使受体菌细胞内、外膜通透性增加,供体菌细胞外膜通透性增加;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经1/4最小抑菌浓度(MIC)万古霉素处理后接合细菌细胞膜发生损伤;ROS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虽然经1/4 MIC万古霉素处理的受体菌的ROS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但1/8 MIC万古霉素处理后,供体菌和受体菌的ROS水平均无显著变化(P>0.05);RT-q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亚抑菌浓度万古霉素显著上调了供体菌和受体菌的孔蛋白基因ompF和ompC的mRNA表达水平(P<0.05),极显著上调了trbBp基因(调控细菌间形成“连接桥”)的mRNA表达水平(P<0.01),显著上调了细菌SOS响应(SOS response)相关基因recA、recN、ruvA和lexA的mRNA表达水平(P<0.05)。结果表明,亚抑菌浓度的万古霉素可能通过提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触发SOS响应,促进接合转移“连接桥”形成等方式促进RP4-7质粒和mcr-1阳性IncI2质粒的接合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抑菌浓度 万古霉素 质粒接合转移 mcr-1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产CTX-M-14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环境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保光 汪保英 +3 位作者 栗俞程 白明 苗明三 许二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50-956,共7页
目的为研究肺炎克雷伯菌产CTX-M-14型ESBL基因的基因环境及其传播机制。方法本试验对产CTX-M-14型ESBL基因进行质粒接合传递试验;对阳性接合子进行质粒抽提并酶切,PBR322载体连接并转化,将转化子进行测序,进行Blast比对研究基因环境。... 目的为研究肺炎克雷伯菌产CTX-M-14型ESBL基因的基因环境及其传播机制。方法本试验对产CTX-M-14型ESBL基因进行质粒接合传递试验;对阳性接合子进行质粒抽提并酶切,PBR322载体连接并转化,将转化子进行测序,进行Blast比对研究基因环境。结果质粒接合试验表明,产CTX-M-14型ESBL基因的阳性菌株能通过质粒接合试验传递耐药性,CTX-M-14基因可经质粒传递,接合子的耐药表型与供体菌基本一致,具有与供体菌相似的耐药表型,仅个别药物的MIC值较供体菌有所降低。在含头孢噻肟平板上筛选的含CTX-M-14基因的阳性转化子对头孢噻肟耐药,而对其它大多数药物表现敏感。产CTX-M-14型ESBL基因的基因环境表明,阳性转化子含有2 637 bp的目的基因序列,经Blast比对,该转化子序列的基因环境结构元件包括上游插入序列ISEcp1、-35区和-10区、重复序列IRR、876 bp的CTX-M-14基因开放阅读框及下游插入序列IS903和IRL,上传NCBI获基因序列号为HQ650134。结论产CTX-M-14型ESBL菌株的耐药情况较严重,临床菌可通过接合方式编码ESBLs的传播,临床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基因环境 质粒接合试验
下载PDF
红霉素耐药肠球菌的质粒接合试验
12
作者 吕萍 徐樨巍 +4 位作者 宋文琪 甄景慧 俞桑洁 杨永弘 沈叙庄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2129-2131,共3页
目的研究儿童临床分离的30株肠球菌,红霉素耐药性在同属同种、同属异种和异属细菌之间的传递。方法使用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琼脂稀释法筛选30株耐红霉素的肠球菌,通过滤膜接合法进行质粒接合转移试验,采用 PCR 检测供体... 目的研究儿童临床分离的30株肠球菌,红霉素耐药性在同属同种、同属异种和异属细菌之间的传递。方法使用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琼脂稀释法筛选30株耐红霉素的肠球菌,通过滤膜接合法进行质粒接合转移试验,采用 PCR 检测供体菌、受体菌和接合子 ermB基因和转座子 Tn1545、Tn917。结果 13株粪肠球供体菌通过质粒接合转移试验后得到13株接合子,红霉素最小抑菌浓度(MIC)≥512μg/ml,除原供体菌1株粪肠球菌阴性外,其余的12株接合子全部携带 ermB 基因,且 ermB 基因均同时存在于转座子 Tn1545和 Tn917;16株屎肠球供体菌和1株海氏肠球供体菌通过质粒接合转移试验后得到17株接合子,红霉素 MIC≥512μg/ml,除原供体菌1株屎肠球菌阴性外,其余16株接合子全部携带 ermB 基因,并且有11株接合子 ermB 基因同时存在于 Tn1545和 Tn917,4株接合子 ermB 基因仅存在于 Tn1545,1株接合子 ermB 基因仅存在于 Tn917;30株肠球菌通过质粒接合转移试验后得到的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接合子,红霉素 MIC≥512μg/ml,除原供体菌1株粪肠球菌和1株屎肠球菌阴性外,其余的28株接合子全部携带 ermB 基因,其中ermB 基因同时存在于 Tn1545和 Tn917的为23株,4株接合子 ermB 基因仅存在于 Tn1545,1株接合子 ermB 基因仅存在于 Tn917。结论肠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性可以在同属同种、同属异种和异属之间进行传递;红霉素的耐药性与 ermB 基因存在一致,ermB 基因与 Tn1545和 Tn917密切相关,ermB 基因与 Tn1545和 Tn917可以在同属同种、同属异种和异属之间进行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属 抗药性 微生物 红霉素 质粒接合试验
原文传递
农杆菌T4SS的结构及其底物转运机理的最新进展
13
作者 徐丽萍 孙盼 郭敏亮 《生命科学》 CSCD 2016年第3期377-383,共7页
细菌Ⅳ型分泌系统(type Ⅳ secretion system,T4SS)不仅是农杆菌转运T-DNA的通道,也是多种质粒接合的通道,还能转运多种底物分子到不同的靶细胞(包括细菌和真核细胞),因此,T4SS的结构及其底物转运机理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近几年... 细菌Ⅳ型分泌系统(type Ⅳ secretion system,T4SS)不仅是农杆菌转运T-DNA的通道,也是多种质粒接合的通道,还能转运多种底物分子到不同的靶细胞(包括细菌和真核细胞),因此,T4SS的结构及其底物转运机理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近几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迅速。农杆菌转运T-DNA的T4SS又叫Vir B/Vir D4系统,是革兰氏阴性菌中最典型的T4SS之一,有关细菌Ⅳ型分泌系统的研究均以农杆菌的Vir B/Vir D4系统为参考模型。现将综述这几年来在农杆菌T4SS结构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并介绍目前对T4SS底物转运机理的一些最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Ⅳ型分泌系统(T4SS) 质粒接合机制 根癌农杆菌 Vir B/Vir D4系统
原文传递
抗菌剂对大肠杆菌浓度依赖的联合耐药效应 被引量:1
14
作者 童丹青 孙昊宇 +3 位作者 张玉莲 王佳俊 唐量 吴明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194-3202,共9页
选择磺胺增效剂(SAPs)、纳米银(AgNPs)以及磺胺(SAs)3类常用抗菌剂,研究了SAPs-AgNPs、SAPs-AgNPs-SAs对大肠杆菌(E.coli)的联合耐药效应,利用突变单位法(MU)和质粒接合转移单位法(CTU)判别了混合抗菌剂在不同浓度下的联合耐药作用模式... 选择磺胺增效剂(SAPs)、纳米银(AgNPs)以及磺胺(SAs)3类常用抗菌剂,研究了SAPs-AgNPs、SAPs-AgNPs-SAs对大肠杆菌(E.coli)的联合耐药效应,利用突变单位法(MU)和质粒接合转移单位法(CTU)判别了混合抗菌剂在不同浓度下的联合耐药作用模式.结果表明,3组SAPs-AgNPs和9组SAPs-AgNPs-SAs表现出浓度依赖的联合耐药效应,即对E.coli突变促进效应的联合作用模式主要表现为拮抗,对E.coli质粒接合转移促进效应的联合作用模式随浓度由拮抗变为协同,推测这与抗菌剂的作用机制有关.较单一抗菌剂,SAPs-AgNPs、SAPs-AgNPs-SAs混合抗菌剂在低浓度时降低了细菌耐药性风险,在高浓度时降低了抗性基因(ARGs)的产生风险但增加了ARGs的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抗菌剂 浓度依赖 突变 质粒接合转移 联合耐药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