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麦1号播期播量对群体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0
1
作者 马溶慧 朱云集 +2 位作者 郭天财 闫耀礼 刘万代 《山东农业科学》 2004年第4期12-15,共4页
2002-2003年度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安排了国麦1号播期、播量裂区试验,对其群体结构指标、幼穗发育、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观察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本年度生态条件下,国麦1号的幼穗发育进程略晚于豫麦49。不同播期对产量、穗数... 2002-2003年度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安排了国麦1号播期、播量裂区试验,对其群体结构指标、幼穗发育、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观察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本年度生态条件下,国麦1号的幼穗发育进程略晚于豫麦49。不同播期对产量、穗数、穗粒数影响不大,对千粒重影响明显,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播量对产量、穗数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对穗粒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在河南省中部地区种植,可掌握在10月6日左右播种,基本苗控制在150万/hm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麦1号 播期 播量 群体发展 产量
下载PDF
种植密度和氮用量对烟叶光合特性和产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6
2
作者 毛家伟 张翔 +6 位作者 王宏 李国平 王闷灵 江凯 王海涛 段宏群 雷鹏岭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70,共5页
在豫西半干旱地区洛宁采用密度和施氮量2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氮用量对豫西地区烟叶光合有效辐射、光合特性和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氮肥和密度的增加,烟株能截获更多的光合有效辐射。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烤烟净... 在豫西半干旱地区洛宁采用密度和施氮量2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氮用量对豫西地区烟叶光合有效辐射、光合特性和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氮肥和密度的增加,烟株能截获更多的光合有效辐射。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烤烟净光合速率增加。高密度和高施肥量会导致烟叶气孔导度变小。(2)从烟叶产量上看,在相同的密度下,烟叶的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以D3N4处理最高,达3 162 kg/hm2;种植密度对烟叶产量的影响较大,在相同施肥水平下以D3密度平均产量最高,但D3与D2密度除N4施肥水平外产量差异不显著。从产值上分析,在相同施肥水平下以D2密度产值较高,D2N2和D2N4产值分别达到42 148.5元/hm2和42 454.5元/hm2,上等烟比例分别为32.2%和32.8%,烟叶均价以D2N2处理最高,达14.9元/kg。(3)综合分析,在豫西烟区,种植密度以D2密度(16 500株/hm2),氮肥施用量以N2水平(60 kg/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种植密度 氮用量 光合特性 豫西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玉米籽粒灌浆及脱水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3
3
作者 冯鹏 申晓慧 +4 位作者 郑海燕 张华 李增杰 杨海宽 李明顺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6期92-100,共9页
为了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籽粒灌浆、脱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探寻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与籽粒灌浆速率和脱水速率的相关性,建立玉米高产、高品质及合理密植栽培模式。以‘绿单2号’、‘绥玉10号’、‘鑫鑫1号’、‘德美亚3号’、‘吉单2... 为了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籽粒灌浆、脱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探寻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与籽粒灌浆速率和脱水速率的相关性,建立玉米高产、高品质及合理密植栽培模式。以‘绿单2号’、‘绥玉10号’、‘鑫鑫1号’、‘德美亚3号’、‘吉单27’、‘嫩单ll’为试验材料,采取裂区设计,种植密度为主区(种植密度设6.0万株/hm2、7.5万珠/hm2、9.0万株/bm2、10.5万株/hm24个水平),玉米品种为副区,测定授粉后不同时期各玉米品种籽粒灌浆速率、脱水速率、籽粒含水量、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研究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籽粒灌浆及脱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德美亚3号’10.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授粉后55天灌浆即停止,其他玉米品种授粉后56~60天、61~65天籽粒灌浆速率差异不明显,并趋于0;授粉后41—65天,‘绿单2号’7.5万株/hm2处理籽粒含水量低于其他密度处理(P〈0.05),65天籽粒含水量最低,为41.34%;‘德美亚3号’7.5万籼。种植密度籽粒脱水速率表现单峰曲线趋势,峰值出现在授粉后51~55天,为3.90%/d;6个玉米品种10.5万株mm2处理产量均低于其各自玉米品种其他密度处理,说明三江平原地区10.5万株/hm2密度不适于该6个玉米品种。综合籽粒灌浆、脱水特性及产量性状,‘鑫鑫1号’、‘绥玉10号’最适密度为6.0万珠/hm2,‘绿单2号’、‘德美亚3号’、‘吉单27’最适密度为7.5万株/hm2;‘嫩单11’对密度处理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灌浆速率 脱水速率
下载PDF
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江西紫色土烤烟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2
4
作者 唐先干 李祖章 +3 位作者 胡启锋 翟晶 张启明 李立新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2年第3期47-51,共5页
为了查明江西紫色土上种植模式与浓香型烟叶质量的关系,以江西省主栽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研究种植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烤烟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增施氮肥后株高显著增高、烟叶显著增宽、叶长/宽显著减小、烟叶鲜重/干重... 为了查明江西紫色土上种植模式与浓香型烟叶质量的关系,以江西省主栽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研究种植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烤烟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增施氮肥后株高显著增高、烟叶显著增宽、叶长/宽显著减小、烟叶鲜重/干重显著提高。当施氮量≤142.5 kg/hm2时,株距越小烟叶越宽,烟株密植能显著提高烟叶产量;但当施氮量≥142.5kg/hm2时烟株稀植有利于上等烟比例的提高;当施氮量为165 kg/hm2时,烟株稀植有利于叶长与叶宽的增加,同时显著提高上等烟比例;当施氮量为165 kg/hm2、株距为0.5 m时,烤烟产量与产值均最高。故建议今后紫色土烤烟种植模式为行距1.2 m,株距0.5 m、施氮量16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烤烟 种植密度 施氮量 株距
下载PDF
基本苗数和施氮量对水稻氮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4
5
作者 王绍华 曹卫星 +2 位作者 丁艳锋 刘胜环 王强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共4页
以迟熟中粳稻武香粳 9号为材料 ,研究了基本苗和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氮量增加 ,水稻吸氮量增多 ,但营养器官的氮转运率、氮收获指数和产谷效率显著下降 ;基本苗增加 ,水稻吸氮量也增多 ,而营养器官的氮转运... 以迟熟中粳稻武香粳 9号为材料 ,研究了基本苗和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氮量增加 ,水稻吸氮量增多 ,但营养器官的氮转运率、氮收获指数和产谷效率显著下降 ;基本苗增加 ,水稻吸氮量也增多 ,而营养器官的氮转运率、氮收获指数、氮素产谷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则明显提高。因此 ,适当增加基本苗是提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减少施氮量的有效方法。研究还发现 ,在 8 5t·hm-2 以上的高产条件下 ,10 0kg稻谷需氮量和氮肥利用率基本稳定 ,每生产 10 0kg稻谷需氮量约为 2 1kg ,氮肥利用率在 4 2 %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素 吸收 利用 基本苗数 施氮量
下载PDF
陕西关中地区不同冬小麦品种晚播高产的适宜播期和密度 被引量:36
6
作者 董剑 赵万春 +4 位作者 陈其皎 李哲清 刘俊 庞红喜 高翔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6-69,共4页
设置3个冬小麦品种、4个播期和4种密度的大田裂区试验,研究晚播条件下的播期密度对冬小麦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品种的高产适宜播期和密度。结果表明,各品种的群体总茎蘖数和穗数随着播期推迟和密度降低而下降;不同小麦品种晚播... 设置3个冬小麦品种、4个播期和4种密度的大田裂区试验,研究晚播条件下的播期密度对冬小麦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品种的高产适宜播期和密度。结果表明,各品种的群体总茎蘖数和穗数随着播期推迟和密度降低而下降;不同小麦品种晚播高产的适宜播期和适宜密度并不相同。西农979的适宜晚播期为10月15日,在450万苗/hm2下产量最高达到9.20 t/hm2;小偃22晚播期为10月19日,在密度225万苗/hm2下产量最高达8.29 t/hm2;陕558在10月27日播种,375万苗/hm2下产量最高为8.16 t/hm2。可见不同冬小麦品种在其适期晚播的基础上通过相适应的播种密度予以调控,同样能够达到适宜的群体结构,并实现小麦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晚播 高产 播期 密度
下载PDF
不同种植地点对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率的影响 被引量:35
7
作者 段民孝 赵久然 +7 位作者 刘新香 王元东 邢锦丰 王志永 李绍明 张如养 王乃顺 何瑞娟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8-70,共3页
2010年研究不同种植地点对来源于一个育种材料的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点种植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率有明显差异,甘肃春季播种玉米单倍体加倍率最高,其次为海南冬季种植,北京春播种植加倍率最低。甘肃春季播种和海... 2010年研究不同种植地点对来源于一个育种材料的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点种植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率有明显差异,甘肃春季播种玉米单倍体加倍率最高,其次为海南冬季种植,北京春播种植加倍率最低。甘肃春季播种和海南冬季播种比其他地点种植更有利于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倍体 种植地点 加倍率 结实 株率
原文传递
种植密度、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生长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5
8
作者 贺凌霄 张谦 +7 位作者 彭玉富 信俊峰 薛刚 孙聚涛 刘超 张安乾 杨铁钊 徐世晓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45,共6页
以豫烟6号为试材,研究种植密度、施氮量和留叶数等栽培措施对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是影响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评价中多个指标的关键因子,留叶数对茎围、叶面积、单叶重和中部烤... 以豫烟6号为试材,研究种植密度、施氮量和留叶数等栽培措施对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是影响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评价中多个指标的关键因子,留叶数对茎围、叶面积、单叶重和中部烤后烟叶钾含量的影响最大,施氮量是影响中部烤后烟叶氯含量和钾氯比的关键因子。在该试验条件下,豫烟6号在豫南种植密度为18 000株·hm^-2、施氮量为45.0 kg·hm^-2、留叶数为20片·株^-1时烟株生长发育、主要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方面的综合表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密度 施氮量 留叶数 生长特性 产量 质量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皮层结构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2
9
作者 姚敏娜 施志国 +3 位作者 薛军 杨再文 勾玲 张旺锋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06-2014,共9页
【目的】在新疆生态气候条件下,探讨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基部节间解剖结构及其对抗倒伏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中单909(ZD909)和新玉41号(XY41)为材料,分别设置低、中、高3个种植密度,研究种植密度对茎秆形态结构及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目的】在新疆生态气候条件下,探讨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基部节间解剖结构及其对抗倒伏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中单909(ZD909)和新玉41号(XY41)为材料,分别设置低、中、高3个种植密度,研究种植密度对茎秆形态结构及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参试品种的株高、穗位高和重心高度升高;基部节间长度增加,直径变细;其机械组织厚度降低、机械细胞层数减少、皮层厚度/半径降低;田间倒伏率增加。种植密度对穗位高的影响远大于株高和重心高度。基部节间皮层结构(机械组织厚度、机械细胞层数、皮层厚度/半径)与节间直径具有显著正相关,与节间长度和田间倒伏率呈负相关。【结论】种植密度增加,玉米基部节间的皮层组织机械化程度降低,茎秆抗倒伏能力下降,田间倒伏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茎秆 种植密度 皮层结构 倒伏率
下载PDF
林分密度对湿地松人工林养分循环速率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0
10
作者 肖兴翠 李志辉 +2 位作者 唐作钧 曾琴 王海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871-2880,共10页
为了提高湿地松人工林养分利用效率,维持林地长期生产力,研究了湘北1667、2000、2400、3330、3900株·hm-25种不同密度11年生湿地松人工林营养元素含量、积累、分配、养分循环特征及其与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器官营养元素含... 为了提高湿地松人工林养分利用效率,维持林地长期生产力,研究了湘北1667、2000、2400、3330、3900株·hm-25种不同密度11年生湿地松人工林营养元素含量、积累、分配、养分循环特征及其与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差异较大,不同密度均遵循树叶〉树枝〉树干〉树根〉树皮的规律。单株营养元素积累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林分N、P、K、Ca、Mg5种营养元素积累量为1542.3—2073.7kg·hm-2,其中乔木层占70.3%~77.4%;林分吸收量、存留量和归还量分别为167.5~203.1、110.3~155.0和48.1—58.8kg·hm-2·a-1,两个高密度林分的吸收量和存留量显著高于两个低密度林分,归还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略微减小。林分及各元素的周转期总体上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加长,养分循环速率总体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养分利用效率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该研究结果为湘北湿地松林分密度调控、林下植被和凋落物管理等营林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造林密度 营养元素 生物循环 周转期
原文传递
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东青1号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于天江 张林 +3 位作者 谷思玉 李陶 鄂文弟 王振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1期161-163,166,共4页
试验以专用青贮玉米新品种东青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种密度和6个施氮水平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施氮水平对生物产量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递增关系,达到一定量后生物产量不在增加,相反有所降低。在... 试验以专用青贮玉米新品种东青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种密度和6个施氮水平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施氮水平对生物产量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递增关系,达到一定量后生物产量不在增加,相反有所降低。在种植密度为4.67万株/hm2和施氮水平18.4g/m2时该品种的生物产量最高;主要农艺性状随密度和施氮量的变化情况不同.株高、空秆率、穗位高随着密度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单株绿叶数、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长、茎粗随着密度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株高、茎粗、单株绿叶数、穗粗、穗位高、穗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为防止倒伏应适当施用氮肥。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个体的长势较好.空秆率会相应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密度 施氮水平 生物产量 农艺性状
下载PDF
华北落叶松和白杄幼苗对光照和竞争响应的差异比较 被引量:26
12
作者 郭晋平 李海波 +1 位作者 刘宁 张芸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3-59,共7页
选用3年生华北落叶松和白杄幼苗为试验材料,盆栽试验以自然光照为基础设置4个遮光率水平作为不同光照条件,设置5个密度水平,每个树种15个栽植组合方式(包括单独栽植和混合栽植),进行一个生长季节的试验和取样观测分析,以确定这2个树种... 选用3年生华北落叶松和白杄幼苗为试验材料,盆栽试验以自然光照为基础设置4个遮光率水平作为不同光照条件,设置5个密度水平,每个树种15个栽植组合方式(包括单独栽植和混合栽植),进行一个生长季节的试验和取样观测分析,以确定这2个树种在苗期对光照和栽植密度的生长和生理响应以及存活率等功能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幼苗的相对地径生长量在微光条件下显著提高,且其存活率在半光照和弱光照条件下也显著提高。白杄幼苗的高生长量及叶片叶绿素含量表现出随光照减弱而升高的趋势,但其存活率不受光照条件的影响;在不同的栽植密度下,华北落叶松幼苗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但适中的栽植密度可显著提高其存活率;白杄幼苗高生长量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在与落叶松混栽时比单树种栽植时高,但其存活率没有任何变化。上述结果表明:适度遮荫和密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华北落叶松苗期生长并显著提高其存活率,从而有利于华北落叶松成功度过幼苗幼树期;同时,适度遮荫和混栽也有利于白杄幼苗幼树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白杄 光照强度 栽植密度 生长和生理响应
下载PDF
旱地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土壤水分利用状况 被引量:23
13
作者 高亚军 杨君林 +4 位作者 陈玲 朱刚 者星毅 刘炜 李生秀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50,共6页
通过3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不同施氮量及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田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何种栽培模式,冬小麦生长期间水分动态变化具有相似的规律,播前贮存在土壤中的水分经过一个生长季后都会有大量消耗,消耗深度延伸... 通过3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不同施氮量及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田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何种栽培模式,冬小麦生长期间水分动态变化具有相似的规律,播前贮存在土壤中的水分经过一个生长季后都会有大量消耗,消耗深度延伸到2 m及其以下土壤深层。小麦收获后,各种处理土壤在40-80 cm和120-160 cm深度均出现两个低水层。覆盖栽培措施对水分利用的影响表现出较大的年度变异性,原因可能主要与生育期降水量和播前土壤贮水量有关系:与无覆盖相比,秸秆覆盖在降水较少的年份可显著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地膜覆盖具有稳定的促进水分有效利用的作用;垄沟种植没有表现出预期的增产增效的效果。施用氮肥显著促进土壤水分的消耗,这种作用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大,这种作用在0-200 cm整个土壤深度都有反映,而且深层比表层更显著,低水土层(40-80 cm和120-160 cm)比其它深度土层更显著。施氮显著提高水分生产效率。适当增加小麦种植密度有利于提高旱地水分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秸秆覆盖 地膜覆盖 垄沟种植 施氮量 种植密度 水分生产效率
下载PDF
马铃薯精密播种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3
14
作者 孙传祝 王法明 +4 位作者 李学强 苏国粱 王相友 魏忠彩 孙景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6-44,共9页
针对现有马铃薯播种机播种株距控制精准度不高、易产生重种漏种等问题,研发了一种由主控制模块、检测模块、株距控制模块和振动强度控制模块等7个模块组成的马铃薯精密播种机智能控制系统,采用液压马达控制薯种输送带运转,步进电机控制... 针对现有马铃薯播种机播种株距控制精准度不高、易产生重种漏种等问题,研发了一种由主控制模块、检测模块、株距控制模块和振动强度控制模块等7个模块组成的马铃薯精密播种机智能控制系统,采用液压马达控制薯种输送带运转,步进电机控制薯种输送带的振动强度,实现了播种株距和重种漏种率的自动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播种速度相同时,实际播种株距相对于设定播种株距的平均偏差依次增大,播种速度越高实际播种株距的稳定性越差;薯种输送带振动强度越强,重种率越低,漏种率越高,各因素对重种漏种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薯种输送带振动强度>播种速度>薯种质量,且薯种输送带振动强度对重种率、薯种输送带振动强度和播种速度对漏种率有显著影响;较佳的播种作业参数为:薯种输送带振动强度为Ⅱ级(即轻微振动时)、播种速度为1.16 m/s及薯种质量为35 g。经2~3个周期即可调整到允许范围内,且稳定性好。因此,完全能够满足种植户的实际播种作业要求,为智能控制马铃薯精密播种装备的后续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设计 振动 精密播种 智能控制 播种株距 重种率 漏种率
下载PDF
栽培密度对薄荷生长策略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李涛 刘玉军 +2 位作者 白红彤 石雷 姜闯道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95-900,共6页
比较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薄荷生长策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密度的升高,单株的株高、茎粗、分枝数、单叶面积、叶片厚度等下降;(2)提高栽培密度时,薄荷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面积、净光合速率均降低,而PSII的最大光化学... 比较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薄荷生长策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密度的升高,单株的株高、茎粗、分枝数、单叶面积、叶片厚度等下降;(2)提高栽培密度时,薄荷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面积、净光合速率均降低,而PSII的最大光化学效率不变;(3)高密度下,单株的根、茎、叶及总生物量积累下降,而群体的生物量积累变化不明显,但地下部分的生物量分配比例均显著增加。进一步分析表明密植会通过降低薄荷单位面积的色素含量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栽培密度提高时薄荷通过增加根生物量比来优先竞争矿质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 栽培密度 光合速率 生物量
原文传递
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的大树移栽技术 被引量:20
16
作者 毛春英 张纪德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6-58,共3页
根据大树的生长特性 ,对大树移栽中的选种、截根促根、冠部处理、移栽时间 。
关键词 大树移栽 栽植技术 成活率
下载PDF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耦合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2
17
作者 高逖 李春喜 +3 位作者 周宝元 徐光武 马玮 赵明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5-111,共7页
以郑单958和中单909为试验材料,设4.5万、6.75万、9.0万株/km^2 3个种植密度和0、100、300、500 kg/km^2 4种施氮水平,分析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在种植密度9.0万株/hm^2,其叶面积指... 以郑单958和中单909为试验材料,设4.5万、6.75万、9.0万株/km^2 3个种植密度和0、100、300、500 kg/km^2 4种施氮水平,分析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在种植密度9.0万株/hm^2,其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总氮素积累量以及产量均显著高于4.5万株/hm^2密度处理。增施氮肥可显著增加玉米叶面积指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总氮积累量和子粒产量。当施氮量为300~500 kg/hm^2时,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不再提加,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大幅降低。结果表明,郑单958和中单909种植适宜模式为施氮量300~500 kg/hm^2、种植密度9.0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种植密度 施氮量 干物质积累量 氮肥利用率 产量
原文传递
春夏不同播期对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率的影响 被引量:21
18
作者 段民孝 赵久然 +4 位作者 刘新香 王元东 邢锦丰 王乃顺 何瑞娟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42,共4页
研究19个玉米单倍体在春、夏播不同播种期对自然加倍率(显花药率、结实株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和不同材料对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率有明显差异,显花药率最高为52.6%,最低为8.4%,平均为23.3%;结实株率最高为11.2%,最低为0.5%,平均... 研究19个玉米单倍体在春、夏播不同播种期对自然加倍率(显花药率、结实株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和不同材料对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率有明显差异,显花药率最高为52.6%,最低为8.4%,平均为23.3%;结实株率最高为11.2%,最低为0.5%,平均为2.8%。19个材料的单倍体结实率春播时期明显高于夏播时期,16个材料的显花药率表现为春播时期高于夏播时期,春播和夏播玉米单倍体平均显花药率分别为26.9%和19.7%,平均结实株率分别为3.5%和2.1%,表明春播时期更利于玉米单倍体的自然加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单倍体 播种时期 加倍率 显花药率
原文传递
稻秸还田下播种密度与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修明 谷世禄 +4 位作者 田中伟 祝庆 蔡剑 姜东 戴廷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77-1385,共9页
为明确秸秆还田条件下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的适宜播种密度和氮肥运筹方式,采用大田试验,以济麦22号为材料,研究了稻秸还田下不同播种密度(播量120kg·hm-2、180kg·hm-2)、施氮量(180、225和270kg N·hm-2)及氮肥基追比(... 为明确秸秆还田条件下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的适宜播种密度和氮肥运筹方式,采用大田试验,以济麦22号为材料,研究了稻秸还田下不同播种密度(播量120kg·hm-2、180kg·hm-2)、施氮量(180、225和270kg N·hm-2)及氮肥基追比(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6∶3∶1、5∶3∶2和4∶3∶3)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180kg·hm-2(低氮)和225kg·hm-2(适氮)下,提高播种密度显著提高了小麦叶面积指数、开花期旗叶光合速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而在施氮量270kg·hm-2(高氮)下,提高播种密度显著降低了小麦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开花期旗叶光合速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提高播种密度、降低施氮量均降低了土壤中无机氮的盈余量,氮肥吸收效率和氮肥农学效率显著提高。产量、氮肥吸收效率及氮肥农学效率均在氮肥基追比为基肥∶拔节肥∶孕穗肥=6∶3∶1时最大。因此,稻秸还田条件下提高小麦播种密度、适当降低施氮量并提高基肥比例,可以实现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同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稻秸还田 播种密度 施氮量 氮肥基追比 产量 氮素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夏玉米品种及其密度对子粒机收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夏来坤 谷利敏 +8 位作者 丁勇 张前进 齐建双 薛华政 李丽华 穆心愿 张凤启 张君 唐保军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3-150,共8页
选用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设置3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基因型夏玉米子粒机收质量及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合机收子粒破损率为1.03%~6.26%,杂质率为0.17%~2.12%,含水率为23.9%~35.80%。除60 000株/hm^2密度下创玉107、粒... 选用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设置3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基因型夏玉米子粒机收质量及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合机收子粒破损率为1.03%~6.26%,杂质率为0.17%~2.12%,含水率为23.9%~35.80%。除60 000株/hm^2密度下创玉107、粒收1号和先玉335外,其他处理组合的破碎率均低于5%;所有处理组合杂质率均低于3%。随种植密度从60 000株/hm^2增加到90 000株/hm^2,机收脱粒时子粒含水率、破碎率和杂质率均呈降低趋势。机收子粒腐籽率为0.58%~5.89%,除迪卡517、华皖267和粒收1号外,其他品种均超过2%;90 000株/hm^2密度下子粒腐籽率显著高于60 000株/hm^2和75 000株/hm^2。在黄淮海地区评价玉米品种的子粒机收质量时需关注腐籽率。种植密度、基因型及其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子粒机收质量,基因型的影响效应大于种植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子粒机收质量 种植密度 基因型 破碎率 杂质率 含水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