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黄河三角洲4种人工林土壤细菌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2
1
作者 丁新景 黄雅丽 +4 位作者 敬如岩 马风云 安然 田琪 陈博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5857-5864,共8页
为研究黄河三角洲不同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了刺槐、榆树、白蜡、臭椿4种人工林土壤细菌结构及多样性,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林土壤中共有31门细菌;4种人工林土壤中酸杆菌门... 为研究黄河三角洲不同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了刺槐、榆树、白蜡、臭椿4种人工林土壤细菌结构及多样性,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林土壤中共有31门细菌;4种人工林土壤中酸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细菌以及刺槐、臭椿人工林土壤中硝化螺旋菌门细菌是土壤中的优势群落。不同人工林土壤中酸杆菌门、变形菌门、硝化螺旋菌门、芽单胞菌门、拟杆菌门、广古菌门、泉古菌门、蓝藻菌门细菌丰度差异显著。刺槐人工林土壤细菌多样性最高;白蜡人工林土壤细菌多样性最低。土壤pH、含水量、有机质含量与酸杆菌门细菌丰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pH与变形菌门、硝化螺旋菌门、芽单胞菌门细菌丰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pH、有效磷含量与人工林细菌多样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不同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存在一定差异,土壤pH、含水量、有机质、有效磷含量是影响土壤细菌结构和多样性的主要土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人工林土壤 细菌结构 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生物炭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李莹 魏志超 +3 位作者 李惠通 邱云霄 周垂帆 马祥庆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4-321,共8页
为探讨杉木生物炭输入到土壤中后对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和机制,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单独施用生物炭、凋落物及其配合施用下土壤碳、氮矿化的特征以及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生物炭单独施用或与凋落物同... 为探讨杉木生物炭输入到土壤中后对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和机制,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单独施用生物炭、凋落物及其配合施用下土壤碳、氮矿化的特征以及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生物炭单独施用或与凋落物同时添加到土壤中,均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且抑制了土壤有机碳和/或凋落物的矿化。生物炭对DOC的吸附效应导致土壤可利用态碳显著降低,且单独添加生物炭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在培养初期显著降低,故这种吸附效应可能是生物炭抑制土壤有机碳矿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生物炭单独添加到土壤中在培养结束后(90 d)并未改变土壤氮的矿化量,但在培养过程中,却降低了土壤氮的矿化;然而,无论是否存在生物炭,添加凋落物均显著降低了土壤氮的矿化并增加了微生物生物量氮。这说明,无凋落物存在的情况下,生物炭的固氮效应呈现出短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生物炭 凋落物 人工林土壤 矿化 碳氮
下载PDF
广西人工林不同类型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及环境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石媛媛 赵隽宇 +2 位作者 宋贤冲 覃祚玉 唐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2-201,共10页
为明确广西人工林土壤肥力指标环境驱动因子,综合评价土壤肥力水平,本文通过系统收集人工林土壤现状数据,分析主要土壤肥力指标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制作全区人工林土壤肥力指数空间分布图。利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对土壤肥力指标和环境因子... 为明确广西人工林土壤肥力指标环境驱动因子,综合评价土壤肥力水平,本文通过系统收集人工林土壤现状数据,分析主要土壤肥力指标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制作全区人工林土壤肥力指数空间分布图。利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对土壤肥力指标和环境因子进行分析,获取广西主要土壤类型人工林土壤肥力指标的环境驱动因子。结果显示:全区90%以上人工林的土壤肥力指数处于0.20~0.50,不同土壤类型人工林土壤肥力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黄棕壤、黄红壤、黄壤、红壤、石灰岩土、赤红壤、砖红壤。赤红壤人工林土壤碱解氮与有机质和年均气温相关性高,土壤有效磷与有机质和pH相关性高,土壤速效钾与环境因子坡度、海拔、降水量、积温和坡向相关性高。红壤人工林土壤碱解氮与坡度和海拔相关性高,土壤有效磷与积温和降水量相关性高,土壤速效钾与pH相关性高。石灰岩土人工林土壤碱解氮与坡度和有机质相关性高,土壤有效磷与积温和降水量相关性高,土壤速效钾与pH相关性高。综合来看,广西人工林土壤肥力整体偏低,不同土壤类型人工林土壤肥力指标的环境驱动因子各有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指数 驱动因子 人工林土壤 典范对应分析 GIS
下载PDF
衡阳市主要农作物及耕作土重金属污染现状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颜昌林 杨俊衡 王光惠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9年第6期54-57,共4页
通过对衡阳市主要农作物及产地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其中的As、Cd、Cr、Pb、Ni、Zn含量,并进行系统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耕作土属尚清洁,总体质量较好;主要农作物受重金属污染较严重,只有48.4%属安全、优良级别;6种重金属污染物以As、Cd分担... 通过对衡阳市主要农作物及产地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其中的As、Cd、Cr、Pb、Ni、Zn含量,并进行系统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耕作土属尚清洁,总体质量较好;主要农作物受重金属污染较严重,只有48.4%属安全、优良级别;6种重金属污染物以As、Cd分担率较高;针对污染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农作物 耕作土 衡阳市
下载PDF
三七园地土壤养分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宫峥嵘 陈强 +3 位作者 王一峰 欧小宏 刘大会 王维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09-219,共11页
综合调查分析园地土壤养分状况对科学指导三七养分管理与高效施肥至关重要。采集不同产区的三七园地土壤样品并测定其中39份表土(0~20 cm)、24份心土(20~40 cm)的酸碱度和14项养分指标,结果发现:表土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 综合调查分析园地土壤养分状况对科学指导三七养分管理与高效施肥至关重要。采集不同产区的三七园地土壤样品并测定其中39份表土(0~20 cm)、24份心土(20~40 cm)的酸碱度和14项养分指标,结果发现:表土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锌、有效硼含量显著高于心土;与传统产区相比,除了全钾、有效铁、有效锌含量,新产区表土养分指标值均较高,且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等指标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全钾、有效锰、有效硼含量呈缺乏及以下等级的表土占比分别为74.37%、53.85%、94.87%,其他养分指标呈丰富及以上等级的表土占比均大于58.97%。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土壤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表土养分状况可分为极高、高、中、低4级,占比分别为2.56%、35.90%、58.97%、2.56%。总体而言:所调查的园地土壤综合养分状况普遍较好,其中新产区园地土壤更好;三七园地应采集表土进行土壤养分状况分析;三七园地,特别是新产区园地,应适度增施硼肥、锰肥,减施氮肥、磷肥、钾肥和钙镁磷肥,并提高肥料施用的整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园地土壤 养分调查 综合分级
下载PDF
马占相思人工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日变化规律研究
6
作者 贾朋 魏龙 +4 位作者 王燕 刘珊 高常军 周平 李吉跃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90,共7页
【目的】探索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人工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日变化规律,确定最佳观测时间。【方法】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华南地区马占相思人工纯林土壤3种温室气体CO_2、CH_4、N_2O通量进行连续观测。【结果】马占相思人工林土壤... 【目的】探索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人工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日变化规律,确定最佳观测时间。【方法】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华南地区马占相思人工纯林土壤3种温室气体CO_2、CH_4、N_2O通量进行连续观测。【结果】马占相思人工林土壤3种温室气体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马占相思人工林土壤为CO2和N2O的排放源及CH_4的吸收汇,其通量日变化幅度分别为:401.33~555.59 mg·m^(-2)·h^(-1)、24.50~34.72μg·m^(-2)·h^(-1)和-10.96^-41.88μg·m^(-2)·h^(-1)。地表CO_2、CH_4通量和5 cm深土壤温度呈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相关,地表N_2O通量同温度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通过对矫正系数分析,综合考虑3种温室气体以及取样的可操作性,华南地区马占相思人工林雨季的最佳观测时间为09:00时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占相思 温室气体 日变化 观测时间 人工林土壤
下载PDF
不同尺度下低山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 被引量:64
7
作者 冯娜娜 李廷轩 +2 位作者 张锡洲 王永东 夏建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49-356,共8页
南方低山丘陵区是我国茶园集中分布的区域,研究其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异性,尤其是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特性,可以为实施低山丘陵茶园土壤养分精准管理提供依据。以四川蒙顶山茶园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在两个尺度下对其土壤有机质含量... 南方低山丘陵区是我国茶园集中分布的区域,研究其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异性,尤其是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特性,可以为实施低山丘陵茶园土壤养分精准管理提供依据。以四川蒙顶山茶园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在两个尺度下对其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尺度下,蒙顶山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C0与C0+C的比值为49.9%),空间相关距离达到了894m,随机性和结构性因子对有机质含量空间变异的影响各占一半;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坡体垂直方向的变异性较强,在坡体水平方向上的变异较弱;普通Kriging插值分析说明有机质含量从东北至西南呈明显的带状分布,垂直方向上随海拔升高而增加。(2)微尺度下,代表性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C0与C0+C的比值为4.1%),空间相关距离达到了311m,结构性因子是影响其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各向异性分析,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也在坡面垂直方向变异较强,且在坡面倾斜45°方向也存在一定变异;普通Kriging分析,坡面由上到下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有机质 茶园土壤
下载PDF
桉树人工林地土壤酶活性与微量元素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41
8
作者 李跃林 彭少麟 +2 位作者 李志辉 任海 李志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45-348,共4页
运用典范相关分析研究了桉树人工林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关系 .结果表明 ,Zn和Mn对土壤蛋白酶活性的促进作用最大 .Zn在一定程度上对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有抑制作用 ;而Mn对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有促进作用 .结合林地生物的生长特征... 运用典范相关分析研究了桉树人工林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关系 .结果表明 ,Zn和Mn对土壤蛋白酶活性的促进作用最大 .Zn在一定程度上对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有抑制作用 ;而Mn对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有促进作用 .结合林地生物的生长特征等因子 ,“综合土壤酶因子”可作为土壤肥力评价的一个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地 土壤酶 微量元素 典范相关分析
下载PDF
调节茶园土壤pH对其土著微生物区系及生理群的影响 被引量:48
9
作者 王世强 胡长玉 +4 位作者 程东华 廖万有 李娜 陈玲 房江育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6-80,共5页
茶园酸性土壤按其重量1.4%的比例施用石灰,能使土壤pH值从4.1提高到6.88;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能提高近百倍,适于酸性环境的真菌数量略低于不施用石灰的对照组;酸性土壤经pH调节后,土壤pH值在前45天呈缓慢下降趋势,随后有所升高;细菌... 茶园酸性土壤按其重量1.4%的比例施用石灰,能使土壤pH值从4.1提高到6.88;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能提高近百倍,适于酸性环境的真菌数量略低于不施用石灰的对照组;酸性土壤经pH调节后,土壤pH值在前45天呈缓慢下降趋势,随后有所升高;细菌各类生理群数量在pH调节后前期呈快速上升变化,经过20~30天稳定期后,开始下降;调节茶园酸性土壤的pH是提高茶园土壤土著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的最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土壤 酸性调节 土著微生物 石灰
下载PDF
湖北省茶园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被引量:48
10
作者 王红娟 龚自明 +6 位作者 高士伟 王雪萍 宗庆波 李传忠 毛迎新 谭荣荣 匡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1-294,共4页
对湖北省123个典型茶园土壤进行取样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湖北省茶园土壤潜在酸化严重,土壤pH值在4以下的茶园占49.6%;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丰富;46.6%的茶园土壤速效钾亏缺;27.1%的茶园土壤有效镁含量偏低;微量元素中,土壤... 对湖北省123个典型茶园土壤进行取样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湖北省茶园土壤潜在酸化严重,土壤pH值在4以下的茶园占49.6%;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丰富;46.6%的茶园土壤速效钾亏缺;27.1%的茶园土壤有效镁含量偏低;微量元素中,土壤有效铁含量适中,有效铜亏缺严重,83.1%的茶园土壤有效铜含量低于1 mg/kg,1/3以上的茶园土壤有效锰和锌含量偏低。改善茶园土壤的酸化状况,加强对钾、镁、铜、锰和锌的施用是提高湖北省茶园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土 土壤养分状况 评价
下载PDF
典范相关分析在桉树人工林地土壤酶活性与营养元素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1
作者 李跃林 李志辉 +3 位作者 彭少麟 任海 朱日光 李志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44-549,共6页
运用典范相关分析 (canonicalcorrelationanalysis)对桉树人工林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关系的研究表明 ,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蛋白酶活性与土壤营养元素N ,P ,K含量关系最大 .其中过氧化氢酶与桉树土壤K的转化、P的固定关系... 运用典范相关分析 (canonicalcorrelationanalysis)对桉树人工林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关系的研究表明 ,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蛋白酶活性与土壤营养元素N ,P ,K含量关系最大 .其中过氧化氢酶与桉树土壤K的转化、P的固定关系密切 ,对土壤中主要营养物质N素的转化具有重要作用 ,脲酶的活性同桉树土壤N、P的转化关系密切 ,蛋白酶促进土壤对植物氮源的供给 ,而转化酶与P的转化也有一定相关 .Zn在一定程度上对转化酶有正效应 ,即有促进作用 .结合林地生物的生长特征等因子 ,“综合土壤酶因子”可作为土壤肥力评价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图 2表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范相关分析 桉树人工林地 土壤酶活性 营养元素 关系 应用
下载PDF
茶园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及其对有机碳含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5
12
作者 何淑勤 郑子成 杨玉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7-190,199,共5页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茶园土壤团聚体的分布及其有机碳的含量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园0-20 cm,20-4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的分布均以〉2.00 mm和2-5 mm团聚体为主,分别占总团聚体的比例为56.57%和69.53%。茶园...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茶园土壤团聚体的分布及其有机碳的含量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园0-20 cm,20-4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的分布均以〉2.00 mm和2-5 mm团聚体为主,分别占总团聚体的比例为56.57%和69.53%。茶园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平均值为1.02 mm,并且随着土壤层次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茶园0-20 cm土层0.25-0.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高,20-40 cm土层〈0.2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高,而2-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均最低。茶园0-20 cm土层,各粒径团聚体中的有机碳分配比例均高于20-40 cm土层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
下载PDF
四川省植烟区土壤肥力评价 被引量:35
13
作者 庞夙 陶晓秋 +4 位作者 黄玫 叶利华 张海燕 杨雪 韶济明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3年第1期40-44,共5页
为了解四川省植烟土壤肥力状况,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省植烟土壤肥力进行了评价,并对土壤肥力的限制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肥力因子处于中等至强变异强度,有效硫及微量元素的变异强度较大,变... 为了解四川省植烟土壤肥力状况,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省植烟土壤肥力进行了评价,并对土壤肥力的限制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肥力因子处于中等至强变异强度,有效硫及微量元素的变异强度较大,变异系数均大于90%;(2)全量和速效养分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要高于微量元素,氮素和磷素的影响要高于钾素,有机质和pH的影响也较大;(3)土样综合肥力指标(IFI)值的得分为0.0928~0.5074,聚类分析将其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各等级样点比例分别占10.78%、55.88%和33.34%;(4)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养分、水溶性硼、有效锌、有效铁含量在3个肥力等级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是限制植烟土壤肥力的主要因子。此结果可为合理提升四川省植烟土壤肥力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肥力评价 限制因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不同生态管理措施对丘陵茶园杂草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14
作者 徐华勤 肖润林 +2 位作者 向佐湘 文国宇 熊文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3-286,共4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生态管理措施对茶园杂草总密度、优势杂草组成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覆盖和间作三叶草降低了田间杂草的总密度,降低了优势杂草在群落中的相对密度,有利于维持田间杂草的生物多样性;而与不同培...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生态管理措施对茶园杂草总密度、优势杂草组成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覆盖和间作三叶草降低了田间杂草的总密度,降低了优势杂草在群落中的相对密度,有利于维持田间杂草的生物多样性;而与不同培肥配施后茶园杂草种类与各杂草相对丰度及多样性指数均存在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施肥造成各处理间土壤养分的不同,各种杂草的生长因而受其不同影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土壤 三叶草 稻草覆盖 杂草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桉树人工林地土壤肥力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28
15
作者 李跃林 李志辉 +1 位作者 李志安 任海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1年第3期198-200,共3页
根据桉树人工林地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及土壤酶活性变化,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评价了桉树人工林地的土壤肥力,列出了以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及土壤酶为指标的土壤肥力水平排列顺序。文章认为,以土壤酶活性作为桉树林地土壤肥力的评价指标时,还... 根据桉树人工林地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及土壤酶活性变化,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评价了桉树人工林地的土壤肥力,列出了以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及土壤酶为指标的土壤肥力水平排列顺序。文章认为,以土壤酶活性作为桉树林地土壤肥力的评价指标时,还需对它们的适宜范围作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土壤肥力 桉树人工林地
下载PDF
不同尺度下低山茶园土壤颗粒组成空间变异性特征 被引量:24
16
作者 冯娜娜 李廷轩 +2 位作者 张锡洲 王永东 廖贵堂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3-128,共6页
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在两个尺度下对蒙顶山茶园土壤颗粒组成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尺度下土壤颗粒组成各粒级均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其中粘粒的空间相关距最大,粗粉粒的空间相关距最小;土壤颗粒组成各粒级主要在东、东... 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在两个尺度下对蒙顶山茶园土壤颗粒组成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尺度下土壤颗粒组成各粒级均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其中粘粒的空间相关距最大,粗粉粒的空间相关距最小;土壤颗粒组成各粒级主要在东、东南和东北3个方向上具有较强的空间变异,除砂粒外的其它颗粒均在东南方向空间变异明显;各粒级的空间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寻。(2)微尺度下只有粘粒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砂粒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其余粒级空间相关性很弱,粘粒空间相关距最小;除砂粒外的其它粒级在东南方向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砂粒在各方向上的空间变异都较弱;除中/细粉粒外的其它粒级在西北—东南方向有明显的变化层次。(3)坡度和坡长等微地形及茶园横坡种植的植被覆盖方式是影响土壤颗粒空间分布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颗粒组成 茶园土壤
下载PDF
香蕉园土壤养分肥力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姚丽贤 周修冲 +1 位作者 李国良 彭智平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6-230,共5页
对香蕉园土壤养分肥力的研究是制定香蕉养分管理策略的基础。本研究采集了广东省香蕉主产区果园土壤样本110个,评价土壤养分肥力现状,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探讨养分肥力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香蕉园土壤养分肥力整体上较高,缺素少... 对香蕉园土壤养分肥力的研究是制定香蕉养分管理策略的基础。本研究采集了广东省香蕉主产区果园土壤样本110个,评价土壤养分肥力现状,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探讨养分肥力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香蕉园土壤养分肥力整体上较高,缺素少,而硼是普遍缺乏的元素;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香蕉园土壤养分肥力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有机质明显下降、有效磷和速效钾的显著提高。从化肥消耗量变化、施肥结构及香蕉种植模式三方面探讨了时空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园土壤 养分肥力 时空变化
原文传递
密植枣林地深层土壤水分垂直变化与根系分布关系 被引量:30
18
作者 刘晓丽 汪有科 +1 位作者 马理辉 梁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0-97,共8页
采用根钻法(洛阳铲)及干燥法分层获取枣林深层根系的细根干重密度和土壤水分数据,利用有序聚类法对深层土壤水分数据进行垂直分层,划分为3层,即强耗水层(2.0~4.4 m)、弱耗水层(4.4~5.0 m)和微弱耗水层(5.0~7.0 m)。该分层结果能较好... 采用根钻法(洛阳铲)及干燥法分层获取枣林深层根系的细根干重密度和土壤水分数据,利用有序聚类法对深层土壤水分数据进行垂直分层,划分为3层,即强耗水层(2.0~4.4 m)、弱耗水层(4.4~5.0 m)和微弱耗水层(5.0~7.0 m)。该分层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出深层根系吸收利用土壤水分的特征,其中强耗水层内,不同土层枣林的细根干重密度波动较大,但土壤水分并未随根系波动而改变,土壤含水率低且较为稳定;弱耗水层内细根干重密度连续减少,土壤含水率呈现增加趋势;微弱耗水层内5.0 m以下土层未发现细根,土壤含水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密植枣林 土壤水分 垂直分层 有序聚类分析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退化刺槐林地不同改造模式下土壤酶活性及养分特征 被引量:25
19
作者 王群 夏江宝 +2 位作者 张金池 张静 刘京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3-137,共5页
为探索黄河三角洲重度退化刺槐林不同改造模式的改良土壤效果,以改造后的棉田、纯林(白蜡林)、农林间作(白蜡+棉花)、混交林(白蜡+刺槐)为研究对象,未改造的重度退化刺槐林作为对照,分析比较不同改造模式下的土壤酶活性、养分特征及其... 为探索黄河三角洲重度退化刺槐林不同改造模式的改良土壤效果,以改造后的棉田、纯林(白蜡林)、农林间作(白蜡+棉花)、混交林(白蜡+刺槐)为研究对象,未改造的重度退化刺槐林作为对照,分析比较不同改造模式下的土壤酶活性、养分特征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4种改造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均有显著性差异,土壤剖面表层普遍高于20-40cm土层,农林间作与混交林在退化刺槐林土壤修复中具有较好的效果;棉田属于掠夺式的土地利用方式,虽能暂时提高表层土壤的养分,但不利于土壤的持续利用。磷酸酶、脲酶、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和土壤养分等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用来指示该区域不同改造模式下土壤质量的变化特征。4种改造模式土壤酶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混交林、农林间作、纯林、棉田。从土壤酶活性和养分特征等改良土壤效应来看,混交林和农林间作改造模式较好,其次为纯林,棉田不宜作为长期营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模式 黄河三角洲 刺槐林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湖南省茶园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及配方施肥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亚莲 罗淑华 +1 位作者 曾跃辉 彭福元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61-170,共10页
对湖南省36个县(市)67个茶场的136份茶园土样进行了肥力水平测定。结果表明:茶园土壤pH适宜,钾素较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0~20cm土层为(2.4±0.09)%,20~40cm土层(1.60±0.06)%... 对湖南省36个县(市)67个茶场的136份茶园土样进行了肥力水平测定。结果表明:茶园土壤pH适宜,钾素较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0~20cm土层为(2.4±0.09)%,20~40cm土层(1.60±0.06)%。85%的土样0~20cm土层有机质含量超过1.5%,38%的土样超过2.5%;49%的土样20~40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超过1.5%。全氮含量0~20cm土层为(0.133±0.004)%,20~40cm土层为(0.100±0.003)%。碱解氮含量大于100mg/kg土的土样占76%,20~40cm占45%。全磷含量低于0.1%的0~20cm土层达53%,20~40cm土层达62%。速效磷含量低于10mg/kg土的频率,两土层各为46%和65%,显示低磷土壤较多。代换性镁含量较低,茶园严重缺镁。依据调查结果,建立了茶园土壤主要养分与茶叶产量之间的数学模型,据此提出了茶园土壤养分的丰缺指标:产量在2250kg/hm2干茶的茶园土壤0~40cm土层全磷(P2O5)含量>0.12%,碱解氮含量>149mg/kg土,速效磷含量>32mg/kg土,速效钾含量>110mg/kg土。通过试验,确定了4种主要土类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土壤养分 丰缺指标 茶树 配方 施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