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工林经营发展战略与对策:从追求木材产量的单一目标经营转向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质量和效益的多目标经营 被引量:191
1
作者 刘世荣 杨予静 王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0,共10页
人工林是全球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木材生产、环境改善、景观建设和减缓气候变化等方面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尽管我国人工林面积和蓄积不断增长,但是,人工林存在质量较差、结构不尽合理、生产力不高、生态功能较弱和生态稳定... 人工林是全球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木材生产、环境改善、景观建设和减缓气候变化等方面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尽管我国人工林面积和蓄积不断增长,但是,人工林存在质量较差、结构不尽合理、生产力不高、生态功能较弱和生态稳定性下降等问题。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难以满足经济社会日益增长和新时期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多方面需求。面对未来人工林面积继续增加受到适宜发展空间的严重制约和气候变化带来的现实和潜在的影响,亟需改变和调整我国人工林经营的发展战略和对策,将从人工林面积扩张、蓄积增加转变为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提升。如何提高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创建健康稳定、高生产力和高碳汇的人工林生态系统,既能提供高产优质木材,又能够发挥固碳减排、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等多种生态功能,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森林的多种新需求和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新任务,亟需探索适合我国新时期人工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的理论和多目标经营范式。在深入分析国际和我国人工林发展历程、变化趋势、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充分汲取和借鉴国际人工林经营的理念、经验和实践成果,并结合我国现阶段人工林发展实际情况,探索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质量与效益提升的发展思路和实践途径,从多层次、多尺度定位面向生态系统服务的人工林经营对策,倡导并实施人工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经营,实现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多目标权衡与协同,为我国人工林经营的战略转变和对策创新提供决策参考与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适应性经营 生态系统服务 多目标 景观管理
下载PDF
基于GF-1遥感影像的宁夏盐池柠条人工林景观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郑琪琪 杜灵通 +2 位作者 宫菲 丹杨 王乐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159,共8页
以宁夏盐池县为研究区,利用高分一号遥感影像和谷歌地球数据,采用监督分类与目视解译结合的方法对柠条人工林进行提取,结合DEM数据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盐池县柠条人工林的地理分布格局与景观特征。结果表明:盐池县柠条人工林占县域面... 以宁夏盐池县为研究区,利用高分一号遥感影像和谷歌地球数据,采用监督分类与目视解译结合的方法对柠条人工林进行提取,结合DEM数据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盐池县柠条人工林的地理分布格局与景观特征。结果表明:盐池县柠条人工林占县域面积的13.18%,斑块数量和面积南北分布差异较大;从地理分布格局来看,柠条林大量分布于高程较低和坡度较缓的地区,地势较高与坡度较大的地区仅有少量小斑块分布;不同乡镇的景观单元特征和景观破碎化程度不同,花马池镇柠条林的斑块景观内部分割较复杂,高沙窝镇的内部斑块连通性更好,麻黄山乡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高沙窝镇与麻黄山乡柠条林的斑块边界都较为曲折;整体来看,盐池地形平缓、高程较低的中北部以营造防沙治沙型柠条为主,面积大且景观斑块连续,地形陡峭的南部沟壑丘陵区则以营造退耕还林的柠条为主,面积小且景观破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人工林 景观 遥感 地理格局 盐池
下载PDF
人工林培育技术与景观生态学 被引量:11
3
作者 郭浩 步兆东 +2 位作者 陈国山 章永光 郭菊兰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共4页
景观生态学是国际上近些年来发展最快的生态学理论 ,对全球的生态环境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文中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 ,针对目前人工林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指出了人工林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人工林培育的原则、营造技术及经营措施 ,并对人工... 景观生态学是国际上近些年来发展最快的生态学理论 ,对全球的生态环境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文中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 ,针对目前人工林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指出了人工林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人工林培育的原则、营造技术及经营措施 ,并对人工林健康发展提出了 6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历史 现状 人工林 培育技术 景观生态学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山地人工林景观DEM构建 被引量:11
4
作者 柴子为 康峻 +2 位作者 王力 赵昕 乔海浪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4-509,共6页
山地人工林景观的DEM构建是对景观地形信息进行描述的基础的研究内容,也是人工林景观面积、结构、蓄积量等信息提取的重要因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无人机平台获取影像,采用立体像对拼接的方式生成正射影像并提取DEM信息,并与GPS... 山地人工林景观的DEM构建是对景观地形信息进行描述的基础的研究内容,也是人工林景观面积、结构、蓄积量等信息提取的重要因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无人机平台获取影像,采用立体像对拼接的方式生成正射影像并提取DEM信息,并与GPS测量数据、ASTER GDEM、SRTM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区域无人机影像构建的DEM与实测高程差距最小(RMSE=8.96),具有比ASTER GDEM(RMSE=13.68)和SRTM(RMSE=11.81)更高的精度;在每个样方内的最大高程差值与最大树高最为接近(RMSE=1.813),说明无人机DEM能够反映出更多的冠层与地面分层信息,在山地人工林景观DEM构建中表现出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无人机 人工林 景观 正射影像
原文传递
LFA方法在晋西黄土区植被景观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波 张建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0年第2期85-90,共6页
采用LFA(Landscape Function Analysis)方法,通过调查7种地类35组样本,评价植被类型、人类活动对林地景观功能和土壤性能的影响,并验证LFA方法在黄土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对林地土壤结构稳定性、渗透性能、养分循环性能的... 采用LFA(Landscape Function Analysis)方法,通过调查7种地类35组样本,评价植被类型、人类活动对林地景观功能和土壤性能的影响,并验证LFA方法在黄土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对林地土壤结构稳定性、渗透性能、养分循环性能的影响显著,其中,天然次生林改良土壤结构稳定性、渗透性和养分循环性能的作用最好,其次是刺槐人工林、油松人工林,荒草坡最差;人类活动对人工林地景观功能和林地土壤结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LFA方法能够较好地评价植被类型对林地土壤性能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人工林地景观功能和林地土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在黄土残塬沟壑区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FA方法 植被 景观评价 黄土区
下载PDF
茶园周边景观格局对茶小绿叶蝉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李金玉 牛东升 +2 位作者 陈杰 尤士骏 尤民生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42-1259,共18页
【目的】研究不同茶园茶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种群的遗传分化和基因流格局,探究其种群遗传结构差异和扩散特点及其与茶园景观格局的关系。【方法】以福建省安溪县为研究区域,在运用ArcMap10.5和R软件包raster分析研究区域景观组成和... 【目的】研究不同茶园茶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种群的遗传分化和基因流格局,探究其种群遗传结构差异和扩散特点及其与茶园景观格局的关系。【方法】以福建省安溪县为研究区域,在运用ArcMap10.5和R软件包raster分析研究区域景观组成和结构的基础上,选取周边景观格局不同的18个茶园采集茶小绿叶蝉(530个个体),基于23个微卫星位点对这些个体进行PCR扩增和基因型测定,采用ARLEQUIN 3.5.2,FSTAT 2.9.3和R软件包adegenet 2.0.0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情况;采用STRUCTURE 2.3.4和R软件包adegenet 2.0.0中的DAPC程序分析其种群遗传分化;利用BAYESASS 3.0.4估算种群间最近几代的迁移率;同时利用景观遗传学的统计方法Mantel、距离矩阵多元回归模型(MRM)和一般线性模型(GLMM)将茶小绿叶蝉种群遗传分化与景观组成和景观结构的空间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结果】供试18个茶小绿叶蝉种群的23个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9~52,等位基因丰富度(AR)为3.686~4.397,基因多样性(DIV)为0.676~0.734,期望杂合度(He)为0.659~0.729。聚类分析显示,有大量森林生境的西北部5个相邻样点的种群组成一个类群,有大量居民点和其他作物田分布的东北部的5个相邻样点的种群分为两个类群,而集约化种植模式明显的南部样点的种群也分成两个类群。两两种群间的Nei氏遗传距离为0.042~0.984,Provesti氏遗传距离为0.207~0.650,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002~0.222。BAYESASS分析显示,种群间的现时基因流(Nm)相对较低,介于0.007~0.180,而在种群内部的基因流介于0.674~0.854。在此基础上,Mantel和距离矩阵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地理距离和采样点周围1000 m范围内草地面积占比是与茶小绿叶蝉种群遗传分化有关的两个关键因子;一般线性模型分析进一步证实茶小绿叶蝉种群遗传分化与这两个关键因子线性关系显著,茶小绿叶蝉种群遗传多样性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小绿叶蝉 茶园 景观格局 遗传结构 基因流 害虫可持续治理
下载PDF
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人工林区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车腾腾 冯益明 +3 位作者 蔡道雄 张万幸 张显强 吴春争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6-712,共7页
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热林中心)1998年、2004年和2009年3期森林资源调查成果为主要信息源,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支持下,通过分析景观指数,对热林中心3个时期的景观格局作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1998-2009年,有林地景观... 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热林中心)1998年、2004年和2009年3期森林资源调查成果为主要信息源,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支持下,通过分析景观指数,对热林中心3个时期的景观格局作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1998-2009年,有林地景观要素占所有景观要素面积的49%以上,呈现出面积大、斑块数目多、优势度高的特征,它对热林中心景观的结构功能起着主导作用。未成林造林地、非林地、无立木林地在1998-2009年期间面积分别减少283.83,538.84和1 507.11 hm2,疏林地在2004年和2009年2期数据中都已经不存在,宜林地面积在不断增加,苗圃和辅助生产这些为营林造林服务的土地面积也略有上升趋势。这些变化与热林中心近年来重视森林培育,精细化经营林地,对林地利用方式进行调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人工林 景观格局 动态分析
下载PDF
The influences of biotic and abiotic factors on the occurrence and severity of poplar canker disease in Qingfeng County, China and the management implications 被引量:3
8
作者 Zhigang Ma Jingle Zhu +5 位作者 Zhiqiang Sun Jun Liang Zhaoxin Zhang Limin Zhang Lijuan Sun Wenjuan Li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025-1034,共10页
Landscape pathology is a research approach that can provide valid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regional controls of forest disease at a landscape scale.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stand features, manage... Landscape pathology is a research approach that can provide valid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regional controls of forest disease at a landscape scale.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stand features, management approaches, and geographical locations on poplar canker disease incidence (DI) and disease severity index (DSI) of individual trees at a 10 km x 10 km mesoscale landscape in Qingfeng County, China. DI varied significantly with stand age, tree densities, and the degree of canopy closure. DI in stands younger than 4 years ol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stands over 6 years old and reached the highest value at a stand age of 8-10 years. Overall, DI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tand age, stand density, andthe degree of canopy closure. DI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agro-forest stand patches than in other three patch types, i.e. isolated patch, pure stand patch, and mixed stand patch. Poplar plantations distributed around and near to villages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DI mainly due to human activities and herbivores. Fragmentation or connectivity in this mesoscale landscape seemed not impact disease occurrence. DSI was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tand density, but varied significantly with tree varieties and trees ages. DSI was highest in stands of 10-12 year trees for all poplar varieties we studied here. Plantation density and plantation age were thus critical factors in determining DI and DSI. A logistic predictive model of disease occurrence was developed for the study area, considering varieties, age, height, density, canopy cover, stand types, patch types, management status, and stand geographical locations. Our study here shows that adjustment of stand density by thinning at different plantation ages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controlling the occurrence canker disease in short-rotation poplar plantations at the landscape sc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cape pathology Poplar plantation Canker disease - Disease incidence - Disease severityincidence - Stand features Adaptation
下载PDF
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人工林质量及景观效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于汝元 范兆飞 +2 位作者 范琳科 田奇凡 阎海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0-67,共8页
北京西山森林公园,距市区近、交通方便、森林类型及人文古迹多,主要人工林类型13种。幼中林多,近成熟林少;高、中、低郁闭度林分都有。不同林分物种多样性差别不明显。树种观赏指数依次为:黄护、元宝枫(21分)>白皮松(19... 北京西山森林公园,距市区近、交通方便、森林类型及人文古迹多,主要人工林类型13种。幼中林多,近成熟林少;高、中、低郁闭度林分都有。不同林分物种多样性差别不明显。树种观赏指数依次为:黄护、元宝枫(21分)>白皮松(19分)>樟子松、华山松、山杏、桃(18分)>油松(17分)>刺槐、栾树(16)>侧柏(15分)>栎类(14分)>白蜡(10分).森林类型中,观赏价值高的林分面积小,有的空间分布欠合理;有的下层灌木多不便游憩;景观补救方法是:引入新“斑块”,扩大珍贵景观斑块,人工抚育、修枝等,创造适应游憩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人工林 景观 北京西山
下载PDF
墨玉县绿洲人工林景观格局分析及其生态效益 被引量:3
10
作者 孔维财 王让会 吴明辉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95,共7页
采用墨玉县1990、2009年TM和2000年ETM多波段遥感影像,通过ERDAS与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提取了墨玉县66.7hm2人工林区土地利用/覆盖信息,分析了人工林区各土地覆盖类型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使用Fragstats3.3对人工林的景观格局及... 采用墨玉县1990、2009年TM和2000年ETM多波段遥感影像,通过ERDAS与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提取了墨玉县66.7hm2人工林区土地利用/覆盖信息,分析了人工林区各土地覆盖类型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使用Fragstats3.3对人工林的景观格局及景观指数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景观格局分析了绿洲人工林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墨玉县人工林研究区以沙漠、戈壁为主,约占总面积的70%,近20a土地覆盖类型变化很大,农田与水域面积有所减少;2000~2009年植被覆盖退化十分严重,主要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降水格局的变化、人工林管理方式及开发政策的变化等因素;景观分离度、景观破碎化程度在近20a呈下降的趋势,景观板块形状越来越多样化,不利于管理;研究区水渠等水利设施的建设为人工林建设提供保障的同时也增大了水源的消耗,对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利;人工林具有防风、改善土壤、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生态效益
原文传递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翁基古茶园文化景观重构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宁 胡晓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1-117,共7页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景迈山古茶园文化景观作为典型的有机演进的文化景观和空间生产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人地互动的过程中发生了重构。以翁基布朗族村寨为例,以空间生产理论为指导,探究了古茶园文化景观的重构过程。研...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景迈山古茶园文化景观作为典型的有机演进的文化景观和空间生产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人地互动的过程中发生了重构。以翁基布朗族村寨为例,以空间生产理论为指导,探究了古茶园文化景观的重构过程。研究发现:文化景观表现出了民居建筑合理化、地方文化多元化、生活方式现代化的重构特征,政府、村民、企业、游客作为空间生产主体在互动联系过程中对文化景观产生了叠加反馈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迈山 古茶园 文化景观 重构 空间生产
下载PDF
浅议人工林的景观配置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文艳 许兴成 +2 位作者 盖含文 刘博伟 高燕 《甘肃林业科技》 2020年第1期52-55,共4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国土绿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人们从单纯追求"绿起来"逐渐发展为"美起来"、从最初的"常青"变为如今的"多彩"。人工林要具备这些功能,在造林中应考虑栽植后产生的景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国土绿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人们从单纯追求"绿起来"逐渐发展为"美起来"、从最初的"常青"变为如今的"多彩"。人工林要具备这些功能,在造林中应考虑栽植后产生的景观效果,并将景观效果纳入规划设计中。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造林的现状和景观效果差的原因,对造林景观设置的原则、方法、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景观设置 方法途径
下载PDF
阿克苏河灌区种植结构动态变化与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志成 张超 刘江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8-284,共7页
在对研究区进行系统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划分了7类一级景观要素和19类二级景观要素,基于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获得了1998年、2002年、2006年、2010年和2014年共5期解译结果,选取了8个景观指数,分别在阿克苏河灌区土地利用现状特征分析、种... 在对研究区进行系统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划分了7类一级景观要素和19类二级景观要素,基于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获得了1998年、2002年、2006年、2010年和2014年共5期解译结果,选取了8个景观指数,分别在阿克苏河灌区土地利用现状特征分析、种植结构动态变化分析和驱动力分析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2014年,灌区耕地面积58.59万hm2,占灌区土地总面积的26.51%,主要作物品种为棉花、水稻、小麦、玉米和马铃薯;园地面积30.07万hm2,占灌区总面积的13.60%,主要经济林品种为核桃、枣、苹果和葡萄。(2)1998—2014年间,林地、其它土地和水域的面积变化相对不大,园地、住宅用地、草地和耕地的面积变化则较大。其中,水稻和马铃薯耕种面积有所减少,分别减少了25.5%和1.7%,枣、苹果、核桃、小麦、玉米和棉花耕种面积则有所增加,分别增加了382.3%,150.4%,110.3%,232.8%,139.7%和29.0%。(3)受到近年来高强度、大范围的垦荒和集约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各类种植作物和植被的斑块面积逐渐减小,离散化程度提高,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4)导致阿克苏河灌区种植结构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子是经济和产业发展、人口变化等社会经济因素,自然驱动力则发挥较为稳定的累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结构 景观格局 动态变化 驱动力 阿克苏河灌区
下载PDF
Peatland Fires in Riau, Indonesia, in Relation to Land Cover Type, Land Management, Landholder, and Spatial Management
14
作者   Prayoto +2 位作者 Masae Iwamoto Ishihara Rachmad Firdaus Nobukazu Nakagosh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7年第11期1312-1332,共21页
Peatland in Southeast Asia has an important function in the provis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such as carbon sink, climate regulation, water supply, biodiversity, and others. Recurrent fires in the peatland, especially ... Peatland in Southeast Asia has an important function in the provis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such as carbon sink, climate regulation, water supply, biodiversity, and others. Recurrent fires in the peatland, especially in Indonesia, have changed peatland functions from carbon sequestration to carbon emission, causing severe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Fire prevention require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fire in peatland. We compared fire occurrences in 2014 between different land cover types, land management systems, landholders, and proximity to roads and canals in Riau Province, Indonesia. Remote sensing and field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Shrubland was the most fire-prone land cover, while plantations and mangrove forests were the least. Shrubland has high fire occurrence regardless of land management and landholder type. Peat swamp forests that are allowed to be utilized were more fire-prone than conserved peat swamp forests. Oil palms from unregistered companies had more fires than those from registered companies and smallholders. Coconut and sago plantations from companies had more fires than smallholder cultivation. Proximity to roads and canals affects the occurrence of fires in peat swamp forests;however, proximity had less of an effect on fire occurrence in shrubland. The high percentage of burned areas in shrubland showed that land cover was a major factor that affects fire in peatland, followed by land management, landholders, and proximity to roads and canal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e importance of law enforcement and land management systems, management schemes by different landholders, and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of land cover, roads, and canals for integrated peatland management and restoration of shrubland into peat swamp forest and other fire-resistant land cover types with sustainable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TLAND landscape FIRE REGIME FIRE Dynamic plantation PROXIMITY
下载PDF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Modes of Rural 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Tea Plantation——With Tea Plantations in Helong Township,Ya'an City as a Study Case
15
作者 李帆 石锦安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0年第9期29-32,共4页
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advantages of tea plantations in Helong Township,Ya'an City,the construction modes of rural 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tea plantation were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s... 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advantages of tea plantations in Helong Township,Ya'an City,the construction modes of rural 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tea plantation were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scape ec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landscape ECOLOGICAL TEA plantation Mode
下载PDF
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人工林质量及景观效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汝元 范兆飞 +2 位作者 范琳科 田奇凡 阎海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2期29-35,共7页
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距市区近、交通方便、森林类型及人文古迹多.主要人工林类型13种.幼中林多,近成熟林少;高、中、低郁闭度林分都有.不同林分物种多样性差别不明显.树种观赏指数依次为:黄栌、元宝枫(21分)>白皮松(19分)>樟子... 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距市区近、交通方便、森林类型及人文古迹多.主要人工林类型13种.幼中林多,近成熟林少;高、中、低郁闭度林分都有.不同林分物种多样性差别不明显.树种观赏指数依次为:黄栌、元宝枫(21分)>白皮松(19分)>樟子松、华山松、山杏、桃(18分)>油松(17分)>刺槐、栾树(16分)>侧柏(15分)>栎类(14分)>白蜡(10分).森林类型中,观赏价值高的林分面积小,有的空间分布欠合理;有的下层灌木多不便游憩;景观补救方法是:引入新"斑块",扩大珍贵景观斑块,人工抚育、修枝等,创造适应游憩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人工林 物种多样性 景观
下载PDF
浅议现代园林水景设计艺术
17
作者 禤乐婷 《建筑与环境》 2010年第1期76-78,共3页
在园林规划中,因地制宜地设置一些水景,处理好水体与周围环境景观要素的关系,充分发挥水体的造景作用,使其展示独特的魅力。就可以营造出引人入胜的景观。本文通过分析水体的各类形态和景观特性,对水景的设计原则及其在实际设计中... 在园林规划中,因地制宜地设置一些水景,处理好水体与周围环境景观要素的关系,充分发挥水体的造景作用,使其展示独特的魅力。就可以营造出引人入胜的景观。本文通过分析水体的各类形态和景观特性,对水景的设计原则及其在实际设计中考虑人们不同需要而设置不同水体景观的应用,水景设计和临水硬质景观布局以及水景设计和植物配置关系等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和讨论,分析了水景的多种功能并对其产生的景观多样性和空间艺术效果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园林 水景艺术 建筑景观 植物景观
下载PDF
西宝客专岐山段沿线绿化设计浅谈
18
作者 何伟 惠军伟 《陕西林业科技》 2015年第2期89-91,共3页
针对西宝客专岐山段沿线环境条件和绿化美化目标与原则要求,提出了6种区域绿化绿化模式和绿化布局设计、地形整理、树种选择与搭配等技术。
关键词 西宝客专 岐山县 绿化设计 景观效果
下载PDF
景观复杂性和林分因素对两种土壤条件下杨树腐烂病发生的混合影响
19
作者 刘冬萍 林魏巍 +3 位作者 熊典广 牛春林 叶晓芸 田呈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8-138,共11页
【目的】本文探究了不同土壤条件下景观复杂性和林分因素对杨树腐烂病的影响机制,为合理配置景观格局从而有效控制杨树腐烂病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杨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方法】于2018年和2019年分别调查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 【目的】本文探究了不同土壤条件下景观复杂性和林分因素对杨树腐烂病的影响机制,为合理配置景观格局从而有效控制杨树腐烂病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杨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方法】于2018年和2019年分别调查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和玛纳斯县两种不同的土壤理化性质下杨树腐烂病的发病情况。通过建立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GLMMs),以年份为随机效应,在景观尺度上分析景观复杂性和林分因素对杨树腐烂病的发生影响。【结果】黑杨和新疆杨腐烂病的发生与林分密度和害虫的香农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黑杨腐烂病与第一活枝高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两种杨树的腐烂病的发生与非杨树寄主的比例,以及海拔高度呈负相关关系;腐烂病与土壤理化性质具有显著相关性,同一景观结构中,克拉玛依的病害发病率高于玛纳斯,而且同一土壤条件下,简单景观中腐烂病的发病率高于复杂景观。【结论】本研究表明可以通过样地管理和在景观尺度上增强树木抗性来降低杨树腐烂病的发病率,从而为森林有害生物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在造林规划中要考虑周边的景观结构特征对有害生物的潜在影响。同时利用土地覆被数据长期有效地监管景观特征对杨树腐烂病的影响,可以达到改善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烂病 杨树 人工林 景观复杂性 土壤
下载PDF
宝鸡市北坡景观绿化探讨
20
作者 刘锦国 《陕西林业科技》 2011年第1期80-83,共4页
宝鸡市北坡区域位置显要,是宝鸡市的形象窗口。北坡景观绿化就是要提高绿化品位,改善人居和投资环境。本文以北坡绿化现状为基础,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了系统绿化、生态绿化、突出景观绿化、体现人文特色的绿化思路,因地制宜制定了景观绿化... 宝鸡市北坡区域位置显要,是宝鸡市的形象窗口。北坡景观绿化就是要提高绿化品位,改善人居和投资环境。本文以北坡绿化现状为基础,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了系统绿化、生态绿化、突出景观绿化、体现人文特色的绿化思路,因地制宜制定了景观绿化的"二带二区"总体布局,提出了造林、补植、抚育和改造四种绿化治理措施,选择了造林树种和配置方法,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鸡市 生态绿化 景观绿化 探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