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9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 被引量:392
1
作者 孙卫邦 《中国园林》 2003年第7期63-65,共3页
简述乡土植物的概念,并通过论述乡土植物的城市景观应用与城市植物多样性人工塑造、植物多样性保护及植物资源持续利用、生态安全和景观文化本土化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乡土植物对我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 乡土植物 园林景观 城市建设 生态安全 植物多样性 景观文化
下载PDF
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物多样性的一般特点 被引量:289
2
作者 张立运 陈昌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923-1932,共10页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处于中亚荒漠与内亚 (亚洲中部 )荒漠之间的过渡 ,其气候虽以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多风、日照强、温度变化剧烈的大陆性荒漠气候为特点 ,但由于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冬春有一定雨雪 ,植被相对较为茂密 ,以固定和半固定...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处于中亚荒漠与内亚 (亚洲中部 )荒漠之间的过渡 ,其气候虽以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多风、日照强、温度变化剧烈的大陆性荒漠气候为特点 ,但由于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冬春有一定雨雪 ,植被相对较为茂密 ,以固定和半固定沙漠为主 ,共采集记录到 2 0 8种高等植物 ,1 8个植物群落类型 ,1 1类植物生活型。植物多样性还包括下列一般特点 :区系地理成分多样 ,但中亚成分占优势 ;有少量古老种 ,特有现象微弱 ,藜科植物占明显优势 ;旱生植物为主 ;长营养期 1年生植物有一定比例 ;短命和类短命植物获得发育等。由于近几十年来的过牧 (牲畜的“冬窝子”)和滥采滥挖燃料及有经济价值的植物 ,植物多样性受破坏严重。当前的紧迫任务是加强保护 ,对有些物种还须采取措施 ,进行抢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植物多样性 濒危植物种 荒漠 植被群落
下载PDF
我国干旱沙漠地区人工植被与环境演变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204
3
作者 李新荣 张景光 +2 位作者 刘立超 陈怀顺 石庆辉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7-261,共5页
以我国干旱沙漠区流沙治理的成功模式包兰铁路沙坡头地段人工植被防护体系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区域人工植被与环境演变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特点。研究表明 :该区人工植被经过 40余年的演变其植物种的组成趋于动态平衡 ;植物多样性... 以我国干旱沙漠区流沙治理的成功模式包兰铁路沙坡头地段人工植被防护体系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区域人工植被与环境演变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特点。研究表明 :该区人工植被经过 40余年的演变其植物种的组成趋于动态平衡 ;植物多样性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表现为随群落演替的进行而增大 ,42年前 (195 6年 )建立的人工植被多样性指数达到 D=0 .70 6~ 0 .82 2或 H′=1.393~ 1.893,10年前 (1987年 )建立的人工植被其多样性仅为 D=0 .5 0 1~ 0 .70 2或 H′=0 .819~ 1.0 74;β多样性的测度表明 ,沙坡头地区人工植被在其演变的历程中经历了 2次物种周转速率相对较快的阶段 ,这一特点与植被演替密切相关 ,对干旱沙漠地区的生态恢复和人工绿洲建设与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还进一步研究了土壤基质条件等变化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沙漠地区 人工植被 植物多样性 环境演变
下载PDF
不同强度间伐对北京山区油松生长及其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19
4
作者 马履一 李春义 +1 位作者 王希群 徐昕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共9页
2005年和2006年夏季,对北京密云水漳村和昌平小宫门低山阴坡厚土油松人工林林分的生长及其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情况进行抚育间伐后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间伐后第1、2年,油松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冠幅、单株材积和蓄积量显著高于对照,但... 2005年和2006年夏季,对北京密云水漳村和昌平小宫门低山阴坡厚土油松人工林林分的生长及其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情况进行抚育间伐后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间伐后第1、2年,油松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冠幅、单株材积和蓄积量显著高于对照,但各强度间伐林分之间生长差异不显著;而间伐后第6年,油松林的各项生长指标均表现为强度间伐>中度间伐>弱度间伐>对照,且中度、强度间伐显著大于对照和弱度间伐,强度间伐后林分生长效果最好;林下植物种类、数量、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林下植物总生物量在间伐后第1、2年都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升高,间伐后第6年,不同强度间伐下油松林的植物种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比间伐后第1、2年有所降低,弱度、中度、强度间伐后的林下植物种类比对照分别增加了5、10和18种,多样性指数仍表现为强度间伐>中度间伐>弱度间伐>对照;各强度间伐后林下植物的密度较间伐初期有所减少,植物盖度仍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增加,强度间伐后,可明显看出林下植物的结构层次;中度、强度间伐使林下需水性强的植物比例增加,促使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向中旱生、中生植物转变;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油松林林下植物总生物量也增加,且各强度间伐的林下植物总生物量表现为间伐后第6年>第2年>第1年;间伐后第6年,弱度、中度和强度间伐的林下植物总生物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29.1%、45.2%和70.9%。间伐对油松林分的生长及其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是显著的,对于北京低山阴坡厚土35~37年生密度为3200~3467株.hm-2的油松人工林而言,强度间伐最有利于林分的生长和林下植物多样性的提高,经营密度宜为1240~150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 油松人工林 植物多样性 指示植物
下载PDF
不同放牧率对内蒙古冷蒿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39
5
作者 汪诗平 李永宏 +1 位作者 王艳芬 陈佐忠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1期89-96,共8页
以 8年 ( 1989~ 1997)定位的放牧试验数据为基础 ,较全面分析了不同放牧率对冷蒿 (Artemisiafrigida)草原植物多样性和草场异质性的影响 ,并从内蒙古细毛羊选择性采食和植物适应策略的角度探讨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 ,在进行冷蒿小禾草... 以 8年 ( 1989~ 1997)定位的放牧试验数据为基础 ,较全面分析了不同放牧率对冷蒿 (Artemisiafrigida)草原植物多样性和草场异质性的影响 ,并从内蒙古细毛羊选择性采食和植物适应策略的角度探讨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 ,在进行冷蒿小禾草草原的物种丰富度调查时 ,10 0m的样线法是可行的 ;在探讨放牧对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时 ,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放牧率大小的变化更敏感。经过连续 8年的放牧 ,不同放牧率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不大 ,但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随放牧率的增大而下降 ,群落优势度却随放牧率增大而增大 ;内蒙古细毛羊的选择性采食和较高放牧率的互作是导致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下降及群落优势度上升的主要原因。冷蒿、糙隐子草(Cleistogenessquarrosa)、星毛委陵菜 (Potentillaacaulis)、冰草 (Agropyroncristatum)和寸草苔 (Carexduriusula)在不同放牧率下的种群消长决定了冷蒿草原的放牧演退规律和植物多样性大小 ;尽管内蒙古细毛羊较喜食糙隐子草 ,但其种群在所有放牧率下均是多度最大的 3个种群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草原 冷蒿群落 放牧率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 被引量:176
6
作者 盛茂银 熊康宁 +1 位作者 崔高仰 刘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34-448,共15页
以贵州典型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环境为研究对象,运用野外取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及其相关性;运用空间替代时间方法,探讨石漠化演替过程中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 以贵州典型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环境为研究对象,运用野外取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及其相关性;运用空间替代时间方法,探讨石漠化演替过程中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旨在为贵州乃至整个中国西南喀斯特森林生态保护和石漠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1)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路组成简单,物种丰富度也很低,且随着石漠化程度增加,植被物种组成呈递减趋势;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植物多样性具有显著差异,均匀度指数变化与石漠化等级演替明显耦合,显示了随石漠化程度增加而减小的变化趋势。2)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石漠化程度增加,土壤理化性质显示了先退化后改善的响应过程。土壤有机质、氮素、毛管持水量、容重和孔隙度与植物多样性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促进植物多样性恢复方面起着关键作用。3)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氮素、钾素、持水状况、孔隙度和植物多样性均匀度指数等是基于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多样性评价石漠化程度的关键指标。基于上述结果,进一步阐述了石漠化演替过程中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和响应机制。研究结果对我国西南喀斯特森林生态保护和石漠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化 植物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演变规律
下载PDF
子午岭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被引量:128
7
作者 李裕元 邵明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2-260,共9页
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强烈的水土流失生态系统处于极度退化的状态 ,探讨该地区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 ,对于指导该地区的人工植被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以时空互代的方法初步研究了黄土高原子午岭弃耕地... 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强烈的水土流失生态系统处于极度退化的状态 ,探讨该地区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 ,对于指导该地区的人工植被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以时空互代的方法初步研究了黄土高原子午岭弃耕地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近 15 0 a的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调查样方内共出现高等植物 12 8种 ,分属于 4 7科 113属 ,累计出现的科、属、种数 (y)随着演替时间 (t)的延长呈对数函数变化 :y =a L n(t) +b,而且在植被恢复的前期增加速度较快 ,有 6 0 %的科属种在前 30 a出现。杠柳 (Periploca sepium)与茶条槭 (Acer ginnala)是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出现最早而且持续时间最长的木本植物 ,具有较宽的生态位 ,建议作为该地区人工造林树种考虑。在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草本层与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 (Gleason指数与 Margalef指数 )、多样性指数 (Shannon- Wiener指数 )以及 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变化均表现为抛物线函数变化规律 :y =at2 +bt+c。在不同的群落层次植物多样性的变化是不同步的 ,草本层、灌木层与乔木层植物多样性达到最大的时间依次为 70~ 80 a、90~ 10 0 a与 10 0 a以上。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变化顺序为 :草本层 >灌木层 >乔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植被恢复 群落演替 黄土高原 子午岭 弃耕地
下载PDF
严重退化生态系统不同恢复和重建措施的植物多样性与地力差异研究 被引量:102
8
作者 杨玉盛 何宗明 +1 位作者 邱仁辉 罗学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90-494,共5页
对花岗岩区红壤严重退化生态系统(对照)及 4 种不同恢复和重建措施植物多样性和地力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区红壤严重退化生态系统(对照)植物多样性极低,土壤肥力极差,生态环境极为恶劣。改为杨梅果园(措施 A)或多树种混交(... 对花岗岩区红壤严重退化生态系统(对照)及 4 种不同恢复和重建措施植物多样性和地力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区红壤严重退化生态系统(对照)植物多样性极低,土壤肥力极差,生态环境极为恶劣。改为杨梅果园(措施 A)或多树种混交(措施 B)后,植物多样性明显增大,林地土壤肥力得到一定程度恢复,生态系统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采取封山育林(措施 C)方法,林下植被层和群落多样性恢复最快,林地土壤肥力亦得到较快的恢复。保留较好的风水林(措施 D)植物多样性较高,土壤肥力最好。根据不同恢复和重建目标,采用合适的生物措施,辅以必要的工程措施,是红壤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有效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 生态系统 恢复 重建措施 土壤肥力
下载PDF
中国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 被引量:116
9
作者 应俊生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93-398,共6页
缤纷的中国植物区系包含着大量的特有种 ,这使中国成为北半球最富植物多样性的国家。其原因一是土地面积辽阔 ,植物演化历史时间悠久 ,气候相对稳定。二是中国具有连续完整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植被类型。三是伴随地质构造上的... 缤纷的中国植物区系包含着大量的特有种 ,这使中国成为北半球最富植物多样性的国家。其原因一是土地面积辽阔 ,植物演化历史时间悠久 ,气候相对稳定。二是中国具有连续完整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植被类型。三是伴随地质构造上的活跃 ,中国广大陆地受到了强烈的深切和抬升 ,导致生境复杂多样 ,使中国成为一个重要的植物物种保存中心、形成中心和进化中心。中国植物多样性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 ,主要集中分布于中南部 ,约在 2 0°~ 35°N之间。在该范围内 ,我们确定了 3个植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横断山脉地区、华中地区和岭南地区 ,它们的植物多样性和特有性程度都很高 ,其中横断山脉地区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分布格局 热点地区 中国 种子植物
下载PDF
不同干扰类型对高寒草甸群落结构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07
10
作者 江小蕾 张卫国 +1 位作者 杨振宇 王刚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9期1479-1485,共7页
对高寒草甸天然草地进行了施肥、围栏和放牧 中牧和重牧 处理,研究不同干扰类型对草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使草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贫乏,群落结构趋于简单,物种多样性减少;中等程度放牧增加了群落结构的复杂性,丰富度指数和... 对高寒草甸天然草地进行了施肥、围栏和放牧 中牧和重牧 处理,研究不同干扰类型对草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使草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贫乏,群落结构趋于简单,物种多样性减少;中等程度放牧增加了群落结构的复杂性,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最高,支持 中度干扰理论 ;重度放牧,由于干扰过于剧烈而减少了物种优势度和多样性;而轻度干扰的围栏草地,群落由少数优势种所统治,多样性也不高.物种数 S 、丰富度指数 Ma 、Shannon-Wiener指数 H' 、Simpson指数 D 的排列顺序均为:施肥草地<围栏草地<重牧草地<中牧草地;均匀度指数 Jsw 的变化趋势与上述各指数相同;优势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则相反,为施肥草地>围栏草地>重牧草地>中牧草地.4种干扰类型草地群落的生活型功能群基本一致,均由多年生禾草、多年生杂类草和莎草类组成,但各功能群在群落中所占比重及各功能群内所含物种数则大不相同.说明不同干扰类型对草地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多样性格局及系统功能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干扰 群落结构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寒草甸植被特征和土壤养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127
11
作者 王向涛 张世虎 +3 位作者 陈懂懂 谈嫣蓉 孙大帅 杜国祯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0-516,共7页
放牧作为最主要的生物干扰因子之一,影响着草地生态系统植被和土壤的生态进程。在自然放牧条件下,通过不同放牧强度的比较试验,对高寒草甸土壤营养成分及地上群落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合理的放牧强度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 放牧作为最主要的生物干扰因子之一,影响着草地生态系统植被和土壤的生态进程。在自然放牧条件下,通过不同放牧强度的比较试验,对高寒草甸土壤营养成分及地上群落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合理的放牧强度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加大,地上总生物量、物种丰富度在封育样地最高,在重牧样地最低,而封育、轻牧、中牧样地香浓-威纳多样性指数并没有显著的差异;禾草和莎草的地上生物量和总盖度在中牧条件下最高。与轻牧、中牧和封育样地相比,重牧样地的杂草有较高的地上生物量和总盖度;5月份土壤含水量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减少,7月份、9月份则相反;封育、轻牧、重牧样地的土壤容重显著低于中牧样地(P<0.05);在整个生长季节,重牧样地的pH值明显高于其他3个处理,而封育?轻牧?中牧3个样地pH值没有显著差异;在整个生长季节,封育、轻牧、中牧、重牧4个样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趋于下降,其中封育、轻牧、中牧3样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都显著高于重牧样地(P<0.05);土壤的全氮含量在各放牧样地里并没有显著变化,而土壤氨态氮、硝态氮则在植物整个生长季节随着放牧强度的加大而增加;在整个生长季节里全磷含量最大值都出现在中牧样地里,速效磷含量表现出了和全磷一致的结果。因此,适度放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土壤养分以及提高草地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当高寒草甸由于退化导致生物量锐减,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严重后果时,围栏可以作为有效的恢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放牧强度 功能类群 土壤理化性质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20
12
作者 胡婵娟 郭雷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40-1646,共7页
植被在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及生态系统的固碳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植被恢复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通过保护现有植被、封山育林或营造人工林、灌、草植被,修复或重建被毁坏或被破坏的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 植被在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及生态系统的固碳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植被恢复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通过保护现有植被、封山育林或营造人工林、灌、草植被,修复或重建被毁坏或被破坏的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功能。目前,植被的自然及人工恢复是改善脆弱生态系统及退化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现状最有效的措施。植被在恢复过程中对地上植被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的恢复有着重要影响,同时通过凋落物及根系的输入,可以有效改善地下生态系统,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增加土壤生物的生物量及活性。文章以地上及地下生态系统为出发点,综述了植被恢复过程中自然及人工恢复过程中不同的植被类型、不同的恢复时间下植物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植被的自然及人工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均能增加植物物种的多样性,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物种的组成发生改变且多样性呈增加趋势,但一些特殊环境下不当的人工恢复可造成植被演替向退化方向发展,降低生物多样性。不同的植被类型由于其生长方式的不同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存在差异,随着恢复年限的增长,土壤理化指标及微生物学指标呈现先增加而后趋于平稳的状态。针对已有的研究进展,提出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一方面应该增加更多的对比研究,对不同环境下,不同的恢复物种,不同的恢复方式进行更深入地探讨;另外一方面应增加不同尺度的研究,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样地尺度,未来应在更大尺度上进行分析;再者,地上及地下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机理一直是土壤学科研究的热点,植被恢复过程中应增加更多该方面的机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放牧扰动下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对土壤养分条件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08
13
作者 王长庭 龙瑞军 +3 位作者 王启兰 曹广民 施建军 杜岩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144-4152,共9页
为了揭示高寒小嵩草草甸群落在放牧扰动下,探讨土壤养分供给水平的变化对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和多样性影响,为高寒草地的退化演替机理研究提供依据,以野外样地调查和室内分析法研究了放牧扰动下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对土壤养分条... 为了揭示高寒小嵩草草甸群落在放牧扰动下,探讨土壤养分供给水平的变化对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和多样性影响,为高寒草地的退化演替机理研究提供依据,以野外样地调查和室内分析法研究了放牧扰动下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对土壤养分条件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放牧干扰不仅改变了高寒小蒿草草甸群落土壤根系和蕴育土壤根系的“载体”量及根土比例,改变了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而且使土壤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蕴育土壤根系的基质量逐渐减少,根土比特别是0~10 cm土层的根土比例增加;“载体”量减少导致大部分地下根系由于营养供给水平的降低而死亡,归还土壤中有机质的数量逐渐减少,加之地上部分持续利用,土壤养分也在不断消耗,土壤基质量的减少和土壤资源持续供给能力的下降,草地发生逆向演替(退化),表现在:物种数减少、多样性下降、能量的分配转向地下等;土壤性状上的某些改变(土壤容重、土壤湿度等),也会引起植被组成、物种多样性变化;放牧主要通过影响土壤环境及其养分含量来改变草地群落生物量(地上、地下);土壤表面的适度干扰和原有植物的适度破坏为新成员提供了小生境,从而允许新的植物侵入群落,并提高了植物的丰富度。但是,在受到强度干扰时,草地植物群落的主要物种的优势地位发生明显的替代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扰动 植物多样性 生产力 土壤养分 群落演替 响应
下载PDF
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 被引量:101
14
作者 崔宁洁 张丹桔 +5 位作者 刘洋 张健 欧江 张捷 邓超 纪托未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10-2617,共8页
为了解长江上游低山丘陵区不同林龄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特性的变化特征及其联系,选取不同林龄的马尾松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年生马尾松林下喜... 为了解长江上游低山丘陵区不同林龄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特性的变化特征及其联系,选取不同林龄的马尾松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年生马尾松林下喜光植物较多,随林龄增加人工林郁闭度增大,耐阴植物增多。(2)林下物种丰富度指数中龄林最大,成熟林略有下降但明显高于幼龄林。草本层、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随林龄增加均呈现早期波动、中期下降、后期增加的变化趋势。(3)随林龄增加,土壤各理化指标的变化不尽相同,但到成熟林时期,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均有所升高,说明马尾松林到成熟林阶段其土壤肥力状况得到一定的提升。(4)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变化与土壤因子存在一定相关性,土壤pH、土壤含水量、全磷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最为密切。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着物种更新和演替进程,同时林下植物群落的演替导致土壤水分和养分发生变化,使得土壤基质的稳定性提高,为更多物种的生存、定居、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龄 马尾松人工林 植物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原文传递
高寒草甸群落地表植被特征与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2
15
作者 王长庭 龙瑞军 +4 位作者 王根绪 刘伟 王启兰 张莉 吴鹏飞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5-34,共10页
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4种主要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与生态系统功能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群落的土壤特性存在明显差异。藏嵩草沼泽化草甸0~40 cm 土层土壤... 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4种主要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与生态系统功能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群落的土壤特性存在明显差异。藏嵩草沼泽化草甸0~40 cm 土层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和土壤速效氮含量明显不同于矮嵩草草甸、小嵩草草甸和金露梅灌丛草甸,土壤物理特性的改变(土壤养分、土壤容重、土壤湿度等)会引起植被组成、物种多样性变化;细菌数量和真菌数量与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放线菌数量与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不同植被类型的群落生物量影响着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组成;不同草地类型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与土壤酶活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脲酶等)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土壤酶活性对土壤有机质、腐殖质等的合成起到了积极作用。土壤酶活性的高低不仅影响了群落生物量,同时也影响群落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土壤酶活性的高低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土壤养分含量,从而间接影响群落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物种多样性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生物量
下载PDF
抚育间伐对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88
16
作者 李春义 马履一 +1 位作者 王希群 徐昕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0-66,共7页
侧柏人工林是北京山区主要生态公益林,由于林分密度普遍偏大,树木长势弱,林下植被稀疏,生物多样性锐减,林分质量普遍较差,难以全面发挥生态功能.抚育间伐作为森林经营中一项基础性措施,对于提高侧柏人工林质量,恢复林下植物多样性,加速... 侧柏人工林是北京山区主要生态公益林,由于林分密度普遍偏大,树木长势弱,林下植被稀疏,生物多样性锐减,林分质量普遍较差,难以全面发挥生态功能.抚育间伐作为森林经营中一项基础性措施,对于提高侧柏人工林质量,恢复林下植物多样性,加速退化生态系统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抚育后侧柏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为合理的抚育技术提供依据,2004年在北京山区分别选择低山阳坡薄土、阳坡厚土、半阳坡厚土3种立地类型的侧柏人工林进行弱度、中度、强度间伐(修枝、割灌试验),共设置样地41块.2005和2006年夏季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抚育后第1年和第2年的林下植物种类、数量、Simpson多样性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林下植物总生物量都随着抚育强度的增大而增加,林下植物垂直结构也随抚育强度增大而分布明显;强度抚育2年后,阳坡薄土、阳坡厚土和半阳坡厚土侧柏林下灌木分别增加4、5、5种,草本增加13、108、种,并促使侧柏林下植物向旱中生、中旱生转变;中度、强度抚育后各立地条件的侧柏林下植物生物量均可达到5 t/hm2以上.从短期影响效果看,中、强度抚育有利于植物多样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育间伐 短期影响 侧柏人工林 植物多样性 指示植物
下载PDF
放牧对贝加尔针茅草原群落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84
17
作者 杨殿林 韩国栋 +1 位作者 胡跃高 乌云格日勒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70-1475,共6页
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对贝加尔针茅草原群落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牧压梯度上,不同的植物表现出不同的生态适应对策,贝加尔针茅种群随着牧压的增加,种群株丛破碎化、小型化,羊草耐牧性较强,在中牧阶段生产力最高。群落初... 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对贝加尔针茅草原群落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牧压梯度上,不同的植物表现出不同的生态适应对策,贝加尔针茅种群随着牧压的增加,种群株丛破碎化、小型化,羊草耐牧性较强,在中牧阶段生产力最高。群落初级生产力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逐渐下降。较大的放牧压力下,群落中适口性差、耐牧的杂类草植物渐趋增加。而在更大的放牧压力下,群落逐步被耐牧的小丛生禾草、旱生小苔草、小灌木和灌木所替代。草地群落的稳定性随着放牧强度增加逐渐降低。放牧干扰对群落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是不同步的,不对称的。植物群落初级生产力对放牧干扰的响应更迅速,变化更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加尔针茅草原 牧压梯度 植物多样性 初级生产力
下载PDF
施肥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86
18
作者 郑华平 陈子萱 +1 位作者 王生荣 牛俊义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5期34-39,共6页
研究了施肥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物种丰富度、植被高度、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增加物种丰富度和高度,其中施氮磷肥和施氮磷有机肥分别比对照的草地丰富度提高了42.9%和44.7%,植被高度平均提高4.5和5.6 cm。不同施肥... 研究了施肥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物种丰富度、植被高度、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增加物种丰富度和高度,其中施氮磷肥和施氮磷有机肥分别比对照的草地丰富度提高了42.9%和44.7%,植被高度平均提高4.5和5.6 cm。不同施肥处理对高寒沙化草地的Simpson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有影响。氮、磷和有机肥混施后植物群落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与对照之间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施氮磷肥后植物群落的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对照间差异极显著。不同施肥类型对高寒沙化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影响不同,采用氮、磷和有机肥混施的方案可最大限度的增加沙化草地的地上生物量,比对照的增加2.5倍。从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增加综合考虑,氮、磷和有机肥混施为高寒沙化草地施肥的最佳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沙化草地 施肥 植物多样性 生产力
下载PDF
东祁连山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群落结构与植物多样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84
19
作者 柳小妮 孙九林 +2 位作者 张德罡 蒲小鹏 徐广平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1-11,共11页
采用样方法对东祁连山地区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对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和群落生产力进行了分析,并运用α多样性、β多样性等指标研究了其物种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1)研究样地内共有植物种13科27属40多种,从未退化-... 采用样方法对东祁连山地区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对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和群落生产力进行了分析,并运用α多样性、β多样性等指标研究了其物种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1)研究样地内共有植物种13科27属40多种,从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极度退化,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的优势种分别为线叶嵩草+禾草、线叶嵩草+珠芽蓼、珠芽蓼+线叶嵩草、珠芽蓼+杂类草、平车前+杂类草。2)随退化程度的加剧,草地总盖度降低,优良牧草生物量减少,而毒杂草的比例逐渐上升,草地质量下降;地上、地下生物量均明显降低,地上生物量远低于地下生物量,分布在各层的植物根量越来越少,地下根系具有浅层化特点。3)高寒草甸植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基本上与均匀度、丰富度指数呈正相关,与生态优势度指数呈负相关;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在中度退化阶段最高,但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重度退化阶段最高,群落多样性更多地受均匀度的影响。4)随退化程度的加剧,样方内微生境或资源异质性减小,样方间异质性增大,从而导致β多样性增加;各草地植物群落物种替代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重度退化-极度退化>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祁连山 高寒草甸 物种多样性 草地质量
下载PDF
补播对高寒草甸生产力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82
20
作者 张永超 牛得草 +2 位作者 韩潼 陈鸿洋 傅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5-309,共5页
为了解补播对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群落生产力、功能群结构和物种多样性方面的影响,于2010年5月以位于青藏高原东段的玛曲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补播试验。结果表明,补播显著提高地上生物量,同时物种数和丰富度指数Margalef... 为了解补播对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群落生产力、功能群结构和物种多样性方面的影响,于2010年5月以位于青藏高原东段的玛曲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补播试验。结果表明,补播显著提高地上生物量,同时物种数和丰富度指数Margalef也有显著增加,其中补播处理地上生物量是不补播处理的1.31~1.44倍。补播后莎草类和禾草类地上生物量都呈增长趋势,补播后禾草类地上生物量显著提高,其中最高是不补播的2.7倍,杂类草在群落中所占比例显著降低。适量补播既可以使草地的经济价值得以提高,同时也有利于高寒退化草地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退化草甸 补播 生产力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