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土地利用生态效率评价 被引量:60
1
作者 游和远 吴次芳 +1 位作者 林宁 沈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9-315,I0007,共8页
土地利用变化会对土地生态产生一定影响,土地利用生态效率可以从投入产出解释土地利用的生态影响,帮助实现土地利用成本最小化时生态价值的最大化。该文首先选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CCR-I模型,并确定土地利用投入产出指标,对31个省市区... 土地利用变化会对土地生态产生一定影响,土地利用生态效率可以从投入产出解释土地利用的生态影响,帮助实现土地利用成本最小化时生态价值的最大化。该文首先选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CCR-I模型,并确定土地利用投入产出指标,对31个省市区进行土地利用生态效率评价计算,获得土地利用生态效率值。其次基于土地利用生态效率值阐述土地利用生态效率的空间分布规律。最后依据优化原则优化设计DEA有效下土地利用投入与土地利用产出,并计算得到固定土地面积与GDP下实现DEA有效的调控因子改变值。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生态效率评价是可行的,土地生态效率在空间分布上与地区土地利用特征有一定的关系,土地利用可以通过投入产出优化实现土地利用生态效率DEA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分析 区域规划 生态效率 DEA 空间分布 效率优化
下载PDF
科学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被引量:43
2
作者 施仲衡 《都市快轨交通》 2004年第2期12-15,共4页
大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要从国情出发,要适应现代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首先要解决大城市交通的需求,并达到建设耗资低、运营效率高、见效快的目的。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建设规划 建设耗资 运营效率 客流量 工程造价
下载PDF
出行时耗约束下的大都市区空间尺度研究--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比较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沛 王超深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5-71,共7页
国内超大城市已进入都市区发展阶段,但相关理论却相对滞后,研究我国都市区的空间尺度问题有利于科学地制定城市政策,预留规划设施,促进都市区健康发展。本文从出行时耗角度入手,分析归纳国外发达国家都市区发展历程与当前特征,结合京沪... 国内超大城市已进入都市区发展阶段,但相关理论却相对滞后,研究我国都市区的空间尺度问题有利于科学地制定城市政策,预留规划设施,促进都市区健康发展。本文从出行时耗角度入手,分析归纳国外发达国家都市区发展历程与当前特征,结合京沪等都市区发展现状及通勤时耗特征,研判我国大都市区空间尺度问题。研究结论证实我国大城市都市区空间拓展应以轨道交通为主要支撑方式,小汽车模式虽然出行效率较高,但边际成本较高,不适合我国城市高强度开发特点。在轨道网络化条件下,从出行时耗的角度,提出都市区内单程最长通勤时耗不应超过1.5小时,采用地铁或市域铁路制式支撑空间拓展最大半径在40~60 km范围内,超大城市都市区范围在7 000 km^2左右,特大城市都市区范围在3 500 km^2左右。为压缩出行时耗,提高通勤效率,应加强交通与用地系统耦合开发,提高接驳系统规划设计水平,整体提高出行链组织效率,保证出行时耗最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大都市区 出行时耗 通勤效率 市域铁路
原文传递
基于线性约束的有源配电网规划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邵华 贺春光 +2 位作者 安佳坤 韩文源 翟广心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6-74,共9页
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快速发展,配电网运行规模越来越大,运行方式多样化。传统的基于交流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在计算分析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线性约束的有源配电网规划模型。首先从潮流线性化和配电网连通性线性化2个方面提出... 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快速发展,配电网运行规模越来越大,运行方式多样化。传统的基于交流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在计算分析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线性约束的有源配电网规划模型。首先从潮流线性化和配电网连通性线性化2个方面提出配电网模型线性化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通过分析配电网规划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提出配电网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模型,该模型可以通过一般的数学优化工具包进行求解。最后进行了多场景算例分析,将配电网线性化规划模型和非线性规划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为今后配电网主动规划和主动运行一体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协调规划 线性模型 计算效率
下载PDF
基于改进A^(*)算法的移动机器人全局最优路径规划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晓露 熊禾根 +1 位作者 陶永 李公法 《高技术通讯》 CAS 2021年第3期306-314,共9页
在栅格地图环境下,传统A^(*)算法搜索路径时选取的路径点受限于栅格中心,并且路径的转折角度固定为特定的离散值,因此存在长度非最优以及冗余转折较多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新启发搜索策略下的改进A^(*)算法。在探索当前节点的每个邻域... 在栅格地图环境下,传统A^(*)算法搜索路径时选取的路径点受限于栅格中心,并且路径的转折角度固定为特定的离散值,因此存在长度非最优以及冗余转折较多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新启发搜索策略下的改进A^(*)算法。在探索当前节点的每个邻域节点时,将邻域点父节点的选取范围扩大到从当前点至起始点的整个支路,采用邻域点与支路上的点直接相连的方式,找到所需真实代价G最小的安全路径,此时支路上对应的点便为该邻域点的父节点。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有效提高路径质量,即规划的路径长度更短、转折更少。与此同时,真实代价G和预估代价F之间的偏差降低,启发函数的启发能力增强,寻路效率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A^(*)算法 移动机器人 路径规划 路径质量 寻路效率
下载PDF
论我国城市规划审批决策体制的正义与效率 被引量:18
6
作者 唐绍均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0-54,共5页
规划审批决策是城市规划的关键,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城市总体功能的有效发挥,也关系到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整个城市公众福利的充分实现,而兼具正义与效率价值的城市规划审批决策体制应为城市规划审批决策的关键... 规划审批决策是城市规划的关键,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城市总体功能的有效发挥,也关系到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整个城市公众福利的充分实现,而兼具正义与效率价值的城市规划审批决策体制应为城市规划审批决策的关键。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行政最终决策体制缺乏正义与效率。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作为一种革新城市规划审批决策体制的有益尝试,目的在于以城市规划委员会集体决策的方式取代过去行政首脑个人决策的方式。但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还名不符实,尚须在赋予城市规划委员会独立的审批决策权、改变城市规划委员会组成人员的产生方式与监督城市规划委员会审批决策过程等方面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审批决策 体制 正义 效率
下载PDF
足式爬行机器人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致远 涂群章 +3 位作者 张详坡 潘明 蒋成明 黄皓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2,共12页
足式爬行机器人对复杂地形环境有着高度的适应性,在灾害救援、军事侦察、星球探索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自足式爬行机器人发展以来,解决腿部串并联机构的强耦合性问题实现复杂环境下的稳定运动控制,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按... 足式爬行机器人对复杂地形环境有着高度的适应性,在灾害救援、军事侦察、星球探索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自足式爬行机器人发展以来,解决腿部串并联机构的强耦合性问题实现复杂环境下的稳定运动控制,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按照仿生与否分两类综述近十年国内外研制的足式爬行机器人的结构与性能特点;从灵巧机械机构创新设计、稳定性标定技术、爬行步态规划与运动控制和机器人感知技术4个方面介绍足式爬行机器人研究的关键技术;针对足式爬行机器人的发展趋势给出了五点展望:运动机理仿生化、能量利用高效化、结构材料新型化、运动模式复合化、感知技术多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式爬行机器人 机构创新设计 稳定性标定技术 仿生控制技术 步态规划 机器人视觉 能量效率
下载PDF
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静 孙军平 +3 位作者 石磊 李宁 马中 孟秀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70-273,共4页
截至2015年,中国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697个,总面积约1.46×104km2,其中陆域面积1.41×104km2,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4.77%,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2%)。在高自然保护区覆盖率的背景下,一些物种得到了一定保护,但总体来看生物多样性丧失的... 截至2015年,中国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697个,总面积约1.46×104km2,其中陆域面积1.41×104km2,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4.77%,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2%)。在高自然保护区覆盖率的背景下,一些物种得到了一定保护,但总体来看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事实并没有得到较好改善。具体表现在:地理位置上,中国自然保护区虽数量巨大,但分布极不均匀。78.7%的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在仅占全国人口6.5%的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规划设置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比重过大,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62.8%,导致国家对单个自然保护区的投入较少,而在人口集中,需缓解人类活动环境压力的区域,保护区划定较少,进一步了加重当地生态环境负荷。管理维护上,保护区不合理的开发,当地居民的消极配合,管理体系中过于强调个数和面积等问题加重了自然保护区管理效益不高的程度。因而,为提高中国自然保护区保护效率,在自然保护区个数和面积规划速度日趋减缓的背景下,建议增加保护效益评估体系,增强各保护区间管理方法、保护物种等交流,利用传统生态知识促进当地居民在保护工作中的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分布 规划管理 保护效益
下载PDF
我国旅游扶贫对象、主体、规划、指向和效益的审视 被引量:16
9
作者 马耀峰 刘军胜 +1 位作者 白凯 庞玮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85,共6页
利用理论分析和实践分析方法,从旅游扶贫对象、主体、规划、指向和效益五个维度,对我国旅游扶贫过程中存在的扶贫对象"扶强不扶弱"现象、扶贫利益中的"旅游飞地"现象、扶贫规划中脱离实际的"高大上"现象... 利用理论分析和实践分析方法,从旅游扶贫对象、主体、规划、指向和效益五个维度,对我国旅游扶贫过程中存在的扶贫对象"扶强不扶弱"现象、扶贫利益中的"旅游飞地"现象、扶贫规划中脱离实际的"高大上"现象、发展指向中的"同质化"现象和扶贫效益中的"重经轻文"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从五个视角提出相应的旅游扶贫措施,对促进旅游扶贫正效应的发挥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反贫困 主体 规划 指向 效益
下载PDF
基于方向选择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被引量:15
10
作者 吴铮 陈彦杰 +2 位作者 何炳蔚 林立雄 王耀南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72-682,共11页
针对快速行进树算法(FMT^(*))在逐层递归扩展中产生的冗余探索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方向选择的快速行进树算法(DS-FMT^(*))。该算法首先对拟扩展样本的四周产生均匀分布的方向选择线,判断周围的障碍物情况并选择有利于扩展的方向作为候选... 针对快速行进树算法(FMT^(*))在逐层递归扩展中产生的冗余探索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方向选择的快速行进树算法(DS-FMT^(*))。该算法首先对拟扩展样本的四周产生均匀分布的方向选择线,判断周围的障碍物情况并选择有利于扩展的方向作为候选探索方向。随后将拟扩展到下一样本的实际探索方向与候选探索方向做比对,若实际探索方向与候选探索方向夹角一致,则优先考虑扩展该方向的样本。同时,结合样本的成本对比,改进FMT^(*)递归扩展过程,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最后,将所提出的DS-FMT算法与其他同类算法进行仿真比较,证明了DS-FMT^(*)在保证路径良好质量的同时,提高了规划效率。通过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实际应用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启发式策略 方向选择 移动机器人 计算效率
下载PDF
作为公共行政管理的城市规划 被引量:10
11
作者 何明俊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0-44,共5页
城市规划行政权是政府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与控制的公共管理权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面临利益多元、未来的难预测等多种问题的挑战。城市规划行政权应是积极的和有效率的,并在政府、市场和公民的互动的基础上,维护公共利益。指导... 城市规划行政权是政府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与控制的公共管理权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面临利益多元、未来的难预测等多种问题的挑战。城市规划行政权应是积极的和有效率的,并在政府、市场和公民的互动的基础上,维护公共利益。指导性规划应具备较强的回应性,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法定的城市规划应相对的具有稳定性,以保护各类财产权。公民权和公众利益的有效维护方式是公众参与。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和规划行政权的效率取决于规划过程的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行政权 权利保障 规划效率 法定规划 规划过程 平衡型 回应性
下载PDF
Energy Efficiency Analysis of Quadruped Robot with Trot Gait and Combined Cycloid Foot Trajectory 被引量:12
12
作者 LEI Jingtao WANG Feng +2 位作者 YU Huangying WANG Tianmiao YUAN Peijia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38-145,共8页
Quadruped robots consume a lot of energy, which is one of the factors restricting their application. Energy efficiency is one of the key evaluating indicators for walking robo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el... Quadruped robots consume a lot of energy, which is one of the factors restricting their application. Energy efficiency is one of the key evaluating indicators for walking robo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elastic elements of walking robots have been studied, but different walking gait patterns and contact status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s on locomotion energy efficiency, and the energy efficiency considering the foot-end trajectory has not been reported. Therefor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ergy efficiency of quadruped robot with trot gait and combined cycloid foot trajectory are studied. The forward and inverse kinematics of quadruped robot is derived. The combined cycloid function is proposed to generat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foot trajectory respectively, which can ensure the acceleration curve of the foot-end smoother and more successive, and reduce the contact force between feet and environment. Because of the variable topology mechanism characteristic of quadruped robot, the leg state is divided into three different phases which are swing phase, transition phase and stance phase during one trot gait cycle. The non-continuous variable constraint between feet and environment of quadruped robot is studied. The dynamic model of quadruped robot is derived considering the variable topology mechanism characteristic, the periodic contact and elastic elements of the robot.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of walking robot during one gait cycle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dynamic model. The specific resistance is used to evaluate energy efficiency of quadruped robot.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pecific resistance and gait parameters, which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reasonable gait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druped robot trot gait trajectory planning dynamic modeling energy efficiency
下载PDF
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理论的文献综述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6627-6628,共2页
从国外土地管理的发展历程来看,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成为必然趋势,并且这项内容以法律的形式得以确定。回顾我国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历史,总结了该领域已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最后对该问题最新的发展动向加以概括。
关键词 公众参与 土地利用规划 效率和公平
下载PDF
基于改进自适应蚁群算法的无人机航迹规划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侠 毛海亮 刘奎武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10,共5页
针对传统蚁群(ACO)算法在无人机航迹规划中存在的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蚁群(IAACO)算法的无人机航迹规划方法。首先,将角度导向因子引入状态转移规则中,使蚂蚁以更大的概率朝着目标点的方向前进,... 针对传统蚁群(ACO)算法在无人机航迹规划中存在的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蚁群(IAACO)算法的无人机航迹规划方法。首先,将角度导向因子引入状态转移规则中,使蚂蚁以更大的概率朝着目标点的方向前进,提高了路径的搜索效率;然后,引入启发式信息自适应调整因子平衡了算法的收敛性和全局搜索能力;最后,通过定义长度指标函数、角度指标函数,进一步建立了航迹优化的目标函数,实现了无人机航迹规划的全局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收敛速度更快,生成的路径更平滑、长度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航迹规划 自适应蚁群算法 搜索效率
下载PDF
多救援直升机多目标分配与航迹规划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夏正洪 潘卫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10226-10231,共6页
分析了重大灾害后航空应急救援的可行性,并建立了可行度矩阵。基于该矩阵提出了多直升机、多目标分配算法,提高了航空应急救援整体效能。基于形态学的图像处理和启发式A*搜索算法,提出了救援直升机二维航迹规划方法。在满足安全间隔的... 分析了重大灾害后航空应急救援的可行性,并建立了可行度矩阵。基于该矩阵提出了多直升机、多目标分配算法,提高了航空应急救援整体效能。基于形态学的图像处理和启发式A*搜索算法,提出了救援直升机二维航迹规划方法。在满足安全间隔的前提下,求解可行最短飞行路径,形成重大灾害条件下的航空应急救援预案,开发了航空应急救援辅助系统。通过飞行前准备可以提高航空应急救援效率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度 形态学 A*搜索算法 航迹规划 救援效率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蚁群优化算法的载人潜水器全局路径规划 被引量:11
16
作者 史先鹏 解方宇 张波涛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6-94,共9页
基础蚁群优化算法在解决复杂障碍环境下的载人潜水器路径规划问题时,易过早收敛于局部最优解,信息素挥发系数的设置过于依靠经验,路径规划结果受概率影响大且不稳定。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蚁群算法用于解决载人潜水器的全局路径规划问题... 基础蚁群优化算法在解决复杂障碍环境下的载人潜水器路径规划问题时,易过早收敛于局部最优解,信息素挥发系数的设置过于依靠经验,路径规划结果受概率影响大且不稳定。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蚁群算法用于解决载人潜水器的全局路径规划问题。该算法提出“路径延伸块”的概念。算法前期采用动态更新信息素参数的蚁群优化算法进行简单迭代计算获得原始路径,并对原始路径进行栅格延伸以得到“路径延伸块”;后期在路径延伸块中再次使用蚁群算法或其他寻优算法(Dijkstra算法)寻找最优路径。改进的算法与基础蚁群优化算法相比,算法效率及稳定性更高,不易收敛于局部最优解,能更好地适应U型槽环境和复杂障碍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潜水器 路径规划 蚁群优化算法 DIJKSTRA算法 最优路径 算法效率 局部最优 信息素
下载PDF
信息化建设在计划用水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邱艳霞 陈青 《水利信息化》 2013年第5期26-28,共3页
信息化建设是促进计划用水管理的有效手段。阐述淄博市计划用水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特点,结合淄博市工作实践,说明信息化建设在计划用水管理中可以起到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统一标准,实现规范计划管理、信息共享,促进管理等作用,提... 信息化建设是促进计划用水管理的有效手段。阐述淄博市计划用水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特点,结合淄博市工作实践,说明信息化建设在计划用水管理中可以起到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统一标准,实现规范计划管理、信息共享,促进管理等作用,提供统一的技术支撑平台和保证,可为领导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建设 信息系统 计划用水 工作效率
下载PDF
自由主义与转型社会之规划公正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鹏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9-28,共10页
通过对公正、自由、平等与效率等概念的辨析,试图澄清对自由主义的误解与偏见。认为转型时期的制度短缺,即在利益分配机制和格局发生重大变迁的背景下,对权力缺乏有效监督与制约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严重滞后,是当前社会公正问题突出的根源... 通过对公正、自由、平等与效率等概念的辨析,试图澄清对自由主义的误解与偏见。认为转型时期的制度短缺,即在利益分配机制和格局发生重大变迁的背景下,对权力缺乏有效监督与制约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严重滞后,是当前社会公正问题突出的根源;而中国传统城乡二元矛盾与城市内部新贫富矛盾的交织,则是社会不公现象在规划建设领域大量涌现的特有因素。对转型社会规划公正的原则、现象及策略,基于一种中庸的自由主义价值观进行了诠释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公正 自由主义 平等与效率 转型社会
下载PDF
土地新政背景下深化上海土地储备工作的对策思考 被引量:8
19
作者 宋德凤 《上海国土资源》 2016年第4期63-65,共3页
土地储备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产物,是挖掘资源、夯实基础、提升能级的必要保障和重要的桥梁与纽带。在新的土地政策背景下,提出深化土地储备工作的三方面措施建议:规划先行,全面谋划,重点锁定土地规划和重大工程两个关键... 土地储备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产物,是挖掘资源、夯实基础、提升能级的必要保障和重要的桥梁与纽带。在新的土地政策背景下,提出深化土地储备工作的三方面措施建议:规划先行,全面谋划,重点锁定土地规划和重大工程两个关键点;创新方法,采用超前储备和定向储备两条途径,提高土地储备效率;强化监管,规范储备土地的管理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储备 土地规划 效率 监管
下载PDF
浅析能源规划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7
20
作者 姜鑫民 赵林 +1 位作者 曲会 胡燕 《中国能源》 2008年第5期36-39,共4页
能源规划指标体系为能源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也是能源规划工作的细化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能源规划的目标出发,分析了能源规划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能源规划指标体系的目标、特征、类型、设计原则和层次结构,接... 能源规划指标体系为能源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也是能源规划工作的细化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能源规划的目标出发,分析了能源规划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能源规划指标体系的目标、特征、类型、设计原则和层次结构,接着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能源规划的目标提出了能源规划指标体系,从能源总量、能源效率、能源结构、环境保护4个方面对能源规划工作进行细化和分解。最后对这4个方面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分解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规划 指标体系 能源效率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