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点腐蚀安全评定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晓刚 付冬梅 +1 位作者 董超芳 任化莉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85-288,共4页
利用最新FFS技术 ,研制了一套对点腐蚀缺陷进行安全评定和剩余寿命估算的软件系统 .实际测试表明 ,该软件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功能强 。
关键词 点蚀 腐蚀 安全评定 剩余寿命 软件系统 研制
下载PDF
40Cr钢表面麻点缺陷分析及预防 被引量:7
2
作者 章庆 周孟 +3 位作者 金亚军 王艳林 庞晓露 高克玮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7-200,共4页
针对40Cr钢表面存在的麻点缺陷,利用光学显微镜(OM)观察了麻点缺陷区域的显微组织,借助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了麻点缺陷的形貌和元素构成。试验结果表明:麻点缺陷周围区域的显微组织没有异常变化,钢中Si和Mn元素含量偏高,降... 针对40Cr钢表面存在的麻点缺陷,利用光学显微镜(OM)观察了麻点缺陷区域的显微组织,借助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了麻点缺陷的形貌和元素构成。试验结果表明:麻点缺陷周围区域的显微组织没有异常变化,钢中Si和Mn元素含量偏高,降低了钢表面的可除磷性,增加了表面氧化铁皮的残留。因此,氧化铁皮厚度的不均匀性是导致40Cr钢表面麻点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CR钢 麻点缺陷 氧化铁皮
原文传递
金属油气管道点蚀缺陷安全评估及预警系统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HOANG Van Thanh 龙伟 +2 位作者 李炎炎 黄仕磊 胥鑫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169,共8页
在油气输送过程中,因为载荷和腐蚀介质等因素的影响,油气金属管道很容易萌生缺陷而引发重大安全事故。点蚀与多点蚀缺陷是存在周期最长、最普遍、最有可能产生穿孔的高危缺陷,因此对金属管道工作过程中的在线检测与安全评估一直是油气... 在油气输送过程中,因为载荷和腐蚀介质等因素的影响,油气金属管道很容易萌生缺陷而引发重大安全事故。点蚀与多点蚀缺陷是存在周期最长、最普遍、最有可能产生穿孔的高危缺陷,因此对金属管道工作过程中的在线检测与安全评估一直是油气输送技术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作者考虑了多个点蚀及点蚀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美国石油协会的API-579的技术标准,研究点蚀占比对剩余强度的影响,建立对金属管道点蚀缺陷剩余强度的统一评价模型,也称无缝表征评价函数;然后,将无缝表征模型与场指纹法(FSM)管道腐蚀监测技术相结合,运用基于FSM技术的管道腐蚀3维模型获取点蚀占比、剩余壁厚等在役管道参数,通过无缝表征模型评价管道安全并构建面向全域生产管线的安全评估决策及安全预警系统。该评估系统完善了FSM技术对点蚀缺陷的安全评估,同时也实现了无缝表征模型计算中的在线评估。油气田现场试验表明这个安全评估系统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评估 点蚀缺陷 场指纹法 无缝表征模型 缺陷监测
下载PDF
无取向硅钢铬酸镁绝缘涂层的麻点缺陷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双红 赵时璐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9-153,共5页
为解决无取向硅钢铬酸镁绝缘涂层易出现表面"点状"麻点缺陷,提高硅钢涂层板的表面质量和使用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分析了光辊工艺所制备的铬酸镁绝缘涂层的麻点缺陷的微观形貌,对比分析麻点缺陷位置的成分差别。... 为解决无取向硅钢铬酸镁绝缘涂层易出现表面"点状"麻点缺陷,提高硅钢涂层板的表面质量和使用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分析了光辊工艺所制备的铬酸镁绝缘涂层的麻点缺陷的微观形貌,对比分析麻点缺陷位置的成分差别。结果表明:铬酸镁绝缘涂层的麻点缺陷主要发生在基板的凹坑处,麻点处的Cr、Mg、O元素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涂层,麻点缺陷结构类似于"火山"或"环形山"结构,中间凹口处的涂层脱落严重,涂层厚度由中心依次向四周辐射递减,且分布许多横纵交错的龟裂纹。涂料中悬浮的固体颗粒物是产生麻点缺陷的主要因素,优选涂料原料、严格生产工艺、增加真空过滤设备是解决麻点缺陷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麻点 绝缘涂层 铬酸镁涂层
原文传递
冷轧连续退火带钢表面麻点缺陷的形成原因与预防措施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海强 陈泓业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6-238,共3页
针对冷轧连续退火带钢表面麻点缺陷,通过现场开炉检查,找出造成麻点缺陷的原因;通过对炉辊结瘤化学成分的检测,找出结瘤形成机制;结合连续退火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提出合理、有效的预防炉辊结瘤措施。结果表明:退火炉内缓冷段炉辊存... 针对冷轧连续退火带钢表面麻点缺陷,通过现场开炉检查,找出造成麻点缺陷的原因;通过对炉辊结瘤化学成分的检测,找出结瘤形成机制;结合连续退火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提出合理、有效的预防炉辊结瘤措施。结果表明:退火炉内缓冷段炉辊存在严重的结瘤,是造成带钢表面麻点缺陷的主要原因。实际生产中,加强带钢的清洗效果,优化退火炉内区域的张力、控制退火炉内O2含量及露点温度、降低炉辊粗糙度及合理安排生产作业计划,能有效控制退火炉内炉辊结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退火带钢 麻点缺陷 炉辊结瘤
原文传递
热基镀锌麻点缺陷研究及控制策略
6
作者 常智乾 田茂广 +1 位作者 王刚 黄友坡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3期45-46,49,共3页
针对热基无锌花镀锌板表面易出现“麻点”缺陷,通过SEM能谱及LSCM检测研究了缺陷形貌,并开展感应加热还原气氛对缺陷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热基板镀锌表面“麻点”缺陷产生原因为基板凹坑和镀层中针孔状缺陷相互作用,导致钢板出锌锅后... 针对热基无锌花镀锌板表面易出现“麻点”缺陷,通过SEM能谱及LSCM检测研究了缺陷形貌,并开展感应加热还原气氛对缺陷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热基板镀锌表面“麻点”缺陷产生原因为基板凹坑和镀层中针孔状缺陷相互作用,导致钢板出锌锅后锌液的流动不均匀;感应加热炉内气氛露点值的异常是针孔状缺陷的主要原因,通过控制钢带入加热炉前表面干燥程度,稳定炉内露点值在-35℃以下,“麻点”缺陷可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基镀锌板 麻点缺陷 炉内气氛 露点值
下载PDF
410S冷轧钢带表面麻点缺陷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宏霞 李铁 王俊海 《中国重型装备》 2017年第1期52-54,共3页
410S不锈钢热轧钢带经酸洗后进行冷轧,在冷轧板上存在麻点缺陷,这种缺陷通过抛光无法消除,对后续加工使用影响较大。本文对冷轧后板面存在的麻点缺陷进行金相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确定麻点缺陷可能是冷轧时压入夹杂物或氧化皮引起的。
关键词 麻点缺陷 410S不锈钢 冷轧钢带 氧化皮
下载PDF
热轧带钢表面麻点缺陷研究及对酸洗影响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彬 蒋晨 +4 位作者 刘立辉 李磊 张韵 江海涛 米振莉 《天津冶金》 CAS 2022年第3期43-46,共4页
针对热轧带钢表面存在的麻点缺陷,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了麻点缺陷的形貌与元素构成,并在实验室进行了模拟酸洗试验。结果表明:麻点缺陷表现为氧化铁皮脱落和压入,一方面因Mn含量控制不当导致氧化铁皮脱落,另一方面粗轧... 针对热轧带钢表面存在的麻点缺陷,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了麻点缺陷的形貌与元素构成,并在实验室进行了模拟酸洗试验。结果表明:麻点缺陷表现为氧化铁皮脱落和压入,一方面因Mn含量控制不当导致氧化铁皮脱落,另一方面粗轧过程中除鳞不彻底导致精轧过程中氧化铁皮压入,两者综合导致了麻点缺陷的产生。麻点缺陷在酸洗后会在带钢表面留下凹坑,且凹坑可能会保留到冷轧板上,在冷轧时造成轧辊氧化膜脱落,形成新的氧化铁皮压入缺陷,影响钢卷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带钢 氧化铁皮 麻点缺陷 MN元素 酸洗
下载PDF
点蚀损伤钢管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补强研究
9
作者 王琪 周云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3年第3期26-32,共7页
埋地管道是远距离油气输送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由于长时间服役,复杂的土壤环境会导致埋地钢管产生以点蚀凹坑为主的腐蚀损伤,严重威胁压力管道的安全运行。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因其高弹性、高强度、抗腐蚀的优良性能常被用来修复... 埋地管道是远距离油气输送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由于长时间服役,复杂的土壤环境会导致埋地钢管产生以点蚀凹坑为主的腐蚀损伤,严重威胁压力管道的安全运行。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因其高弹性、高强度、抗腐蚀的优良性能常被用来修复缺陷管道。为了减小点蚀缺陷管道的内压载荷损伤,考察碳纤维复合材料对点蚀缺陷管道的补强效果,针对0°和90°铺层的T300-3K平纹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开展了拉伸试验研究,结合拉伸断口的扫描电镜(SEM)分析探究了平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失效形式;采用ANSYS有限元方法,研究了不同尺寸、轴向或环向分布的椭球形点蚀缺陷对管道应力状态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缺陷深度对碳纤维补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300-3K平纹碳纤维复合材料在0°和90°铺层方向的力学性能及微观形貌相近;其拉伸失效以碳纤维断裂与树脂基体开裂为主,伴随有少量的粘结界面失效;椭球形缺陷长短轴比值越小、相邻缺陷间轴向距离越大或环向距离越小,管道缺陷处应力越小,当两缺陷间距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管道缺陷处应力将接近单个缺陷管道;碳纤维补强效果随缺陷深度的增加逐渐提高,当相对深度为0.8时,管道应力降低19.24%,补强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压管道 点蚀缺陷 碳纤维复合材料补强 有限元模拟
下载PDF
微合金酸洗板表面麻点缺陷成因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强 《山东冶金》 CAS 2022年第2期9-11,16,共4页
对梅钢热轧厂1780产线的微合金酸洗板的麻点缺陷成因进行分析,认为主要是由热轧原板表面的辊系铁皮造成的。从热轧原板表面的辊系铁皮的成因机理着手,分析影响辊系铁皮的影响因素,采用轧制润滑技术,投用防剥落水,优化轧辊冷却水、加热... 对梅钢热轧厂1780产线的微合金酸洗板的麻点缺陷成因进行分析,认为主要是由热轧原板表面的辊系铁皮造成的。从热轧原板表面的辊系铁皮的成因机理着手,分析影响辊系铁皮的影响因素,采用轧制润滑技术,投用防剥落水,优化轧辊冷却水、加热温度、除磷制度等,从而消除了微合金酸洗板表面的麻点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合金酸洗板 麻点缺陷 辊系铁皮 轧制润滑 防剥落水
下载PDF
铝合金挤压型材麻面缺陷的研究
11
作者 马旭 程仁寨 王兴瑞 《铸造工程》 2020年第6期5-9,共5页
通过采用SEM和光电直读光谱仪等实验设备,研究了6005A和6060铝合金挤压型材麻面缺陷。结果表明:麻面缺陷的成分与基体一致;颗粒位置成分与基体明显不同,主要含有O、C、Fe、Si元素。麻面缺陷主要是模具工作带粘铝造成,任何促进模具工作... 通过采用SEM和光电直读光谱仪等实验设备,研究了6005A和6060铝合金挤压型材麻面缺陷。结果表明:麻面缺陷的成分与基体一致;颗粒位置成分与基体明显不同,主要含有O、C、Fe、Si元素。麻面缺陷主要是模具工作带粘铝造成,任何促进模具工作带粘铝的因素均会造成麻面缺陷;在保证铸棒质量的前提下,麻面颗粒的产生与合金成分无直接关系,适当的均火处理有利于减轻表面麻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挤压型材 麻面缺陷
下载PDF
无缝钢管27SiMn麻面缺陷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12
作者 李洁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 CAS 2019年第1期9-14,共6页
针对热轧无缝钢管生产线27Si Mn旋挖钻管和冷拔油缸管麻面缺陷的疑难问题,从生产设备配置和工艺特点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27Si Mn属于含Si量高的钢种,当环形炉加热至1 250℃以上,金属基体和外层氧化铁皮中间将产生层状的Fe_2SiO_4,... 针对热轧无缝钢管生产线27Si Mn旋挖钻管和冷拔油缸管麻面缺陷的疑难问题,从生产设备配置和工艺特点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27Si Mn属于含Si量高的钢种,当环形炉加热至1 250℃以上,金属基体和外层氧化铁皮中间将产生层状的Fe_2SiO_4,该氧化铁皮粘结力较强,很难在常规高压水除磷过程中去除干净,导致后续形成麻面。通过将环形炉温度控制在1 230±10℃,生产节奏执行P91牌号,以及提高连轧前高压水除磷压力至130 kN,可以有效控制麻面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管 麻面缺陷 环形炉 高压水除磷
原文传递
热轧中板表面麻面缺陷研究与控制
13
作者 陈冬 刘继宏 《南钢科技与管理》 2014年第3期11-14,共4页
采用SEM-EDS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热轧中板表面麻面缺陷的宏观/微观形貌及麻面缺陷的形成机理。将两个钢种进行加热轧制,并对成品表面质量进行检测,发现加热温度进行高低温转换时,升降温速率过快易造成批量麻面缺陷;不采用末道次除鳞钢... 采用SEM-EDS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热轧中板表面麻面缺陷的宏观/微观形貌及麻面缺陷的形成机理。将两个钢种进行加热轧制,并对成品表面质量进行检测,发现加热温度进行高低温转换时,升降温速率过快易造成批量麻面缺陷;不采用末道次除鳞钢板表面起皮严重;而且采用高压水大流量和小流量相结合的方式除鳞,可以提高热轧后钢板的表面质量同时也提高抛丸后钢板的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中板 麻面缺陷 加热工艺 除鳞工艺 表面质量
下载PDF
双点蚀缺陷管道剩余强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兆贵 崔铭伟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59-765,共7页
现有的双腐蚀缺陷管道剩余强度评价规范大多以轴向均匀腐蚀为研究对象,评价双点蚀缺陷管道时结果偏保守,导致管材浪费严重。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含有交互影响双点蚀缺陷管道的剩余强度进行分析,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 现有的双腐蚀缺陷管道剩余强度评价规范大多以轴向均匀腐蚀为研究对象,评价双点蚀缺陷管道时结果偏保守,导致管材浪费严重。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含有交互影响双点蚀缺陷管道的剩余强度进行分析,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轴向间距对带有相同尺寸和不同尺寸双点蚀缺陷管道失效压力的影响,并建立了双点蚀缺陷管道失效压力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双点蚀缺陷相互作用随轴向间距呈对数关系变化,但相同尺寸双点蚀缺陷相互作用随点蚀直径或点蚀深度的变化极小,可以忽略,而不同尺寸双点蚀缺陷相互作用区间随双点蚀直径或深度差距的增加而减小;拟合得到的双点蚀缺陷相互作用系数能够合理预测双点蚀缺陷的相互作用,并解决交互影响双点蚀缺陷管道失效压力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点蚀缺陷 交互影响 相互作用系数 剩余强度 非线性有限元法
下载PDF
圆柱形锂电池圆周面凹坑缺陷检测方法研究
15
作者 李昱杉 苑玮琦 《微处理机》 2023年第5期57-60,共4页
针对常规圆柱形锂电池出厂检验中对圆周面上的凹坑缺陷特征识别度较低的问题,基于对识别模型的灰度分与光照分布的详细分析,提出一种光照分布修正方法。方法通过线性变换将像素点灰度值处理到同一基准线,以去除光照对缺陷检测的影响;通... 针对常规圆柱形锂电池出厂检验中对圆周面上的凹坑缺陷特征识别度较低的问题,基于对识别模型的灰度分与光照分布的详细分析,提出一种光照分布修正方法。方法通过线性变换将像素点灰度值处理到同一基准线,以去除光照对缺陷检测的影响;通过增强缺陷与背景区域的对比度,基于灰度分布曲线过渡线段提取缺陷特征,并在实验中进行关键参数选择完成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增强了凹坑缺陷检测的准确性、适用性和实时性,有效地促进了电池产品的出厂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检测 锂电池凹坑缺陷 光照分布修正 过渡线段
下载PDF
基于SPH-FEM耦合法的含缺陷输气管道爆炸冲击响应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田晓建 姚安林 +2 位作者 徐涛龙 蒋宏业 李又绿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5-62,共8页
针对大口径埋地输气管道发生物理爆炸对并行含体积缺陷邻管的冲击行为,利用LS-DYNA和LS-PREPOST有限元软件建立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有限单元法的管-土-炸药耦合模型,分析不同缺陷深度、不同缺陷表面积、不同缺陷位置和不同爆心距下... 针对大口径埋地输气管道发生物理爆炸对并行含体积缺陷邻管的冲击行为,利用LS-DYNA和LS-PREPOST有限元软件建立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有限单元法的管-土-炸药耦合模型,分析不同缺陷深度、不同缺陷表面积、不同缺陷位置和不同爆心距下邻管的动力响应;基于爆腔预估公式和峰值振速经验公式,验证了所建耦合模型的可靠性,并通过设计算例开展多工况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迎爆面上的缺陷处为动力响应的热点区域,最大响应特征值(应力、位移与振速)位于缺陷中心处,随缺陷深度的增加或管间距的减小特征值增速由平缓到急剧;相比缺陷位置和表面尺寸对管道的扰动程度,缺陷深度和爆心距对管道的动力响应影响较大;在本研究的条件下,建议埋地并行输气管道的安全间距不应小于5.16 m,且腐蚀深度不大于管道壁厚的0.633 6倍。研究结果可为埋地输气管道极端灾害下的风险评估提供技术支撑,为并行管道可能的抗爆隔爆设计提供模拟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输气管道 管道物理爆炸 点蚀缺陷 SPH-FEM耦合法 爆心距
下载PDF
基于氧化特性分析的IF钢连退麻点缺陷产生机理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畅 于洋 +3 位作者 王林 曹瑞芳 陈瑾 焦会立 《轧钢》 2016年第6期6-10,共5页
首钢现行工艺下IF钢热卷铁皮厚度达到10μm以上,边部铁皮略薄,中部铁皮较厚,随着卷取温度的升高,铁皮厚度增加且对应酸洗时间延长;不同卷取温度下的热卷酸洗后均发现小麻坑缺陷。本文利用差热分析手段研究了IF钢的高温氧化机理,发现IF... 首钢现行工艺下IF钢热卷铁皮厚度达到10μm以上,边部铁皮略薄,中部铁皮较厚,随着卷取温度的升高,铁皮厚度增加且对应酸洗时间延长;不同卷取温度下的热卷酸洗后均发现小麻坑缺陷。本文利用差热分析手段研究了IF钢的高温氧化机理,发现IF钢抗氧化性低,随温度升高铁皮增厚明显,精轧区间以FeO铁皮结构为主,在1 150℃左右发生明显的内氧化,界面形成大颗粒氧化质点。综合分析得出:IF钢带钢连退后麻点缺陷产生的主要机理为热卷的铁皮较厚,热轧过程压入钢板表面所致。为此,提出了控制措施,即降低热轧过程温度,改变层冷模式,加大精轧用水量,提高精轧轧制速度,降低冷轧酸洗速度等,有效减少了麻点缺陷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点 IF钢 高温氧化 热轧 氧化铁皮
原文传递
深海管道外部点腐蚀缺陷对其屈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樊志远 余建星 +3 位作者 余杨 王华昆 段晶辉 李修波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70-778,共9页
基于全尺寸及缩比尺深海管道屈曲实验,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从椭圆度+点腐蚀复合缺陷的角度,研究了典型外部点腐蚀缺陷对深海管道屈曲性能的影响,探讨了静水压力下含外部点腐蚀缺陷深海管道的屈曲机理.分析结果显示,静水压力作用下,... 基于全尺寸及缩比尺深海管道屈曲实验,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从椭圆度+点腐蚀复合缺陷的角度,研究了典型外部点腐蚀缺陷对深海管道屈曲性能的影响,探讨了静水压力下含外部点腐蚀缺陷深海管道的屈曲机理.分析结果显示,静水压力作用下,含外部点腐蚀缺陷深海管道的屈曲行为主要受到管道初始椭圆度缺陷的影响,其屈曲位置发生在管道轴向各截面最大初始椭圆度位置,而受到点腐蚀的影响很小.进一步考虑点腐蚀缺陷位于初始椭圆度缺陷短轴上的情况,结合实验及敏感性分析,研究了椭圆度+点腐蚀复合缺陷共同作用下的深海管道屈曲现象,结果显示点腐蚀对于深海管道后屈曲形态具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有限,同时随着点蚀深度和点蚀直径的增加,深海管道屈曲压力有降低的趋势,但同样降低幅度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管道 局部屈曲 椭圆度 点腐蚀缺陷 复合缺陷
下载PDF
双点蚀缺陷管道剩余强度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崔铭伟 封子艳 +1 位作者 由洋 曹学文 《化工机械》 CAS 2016年第3期365-372,共8页
现有双腐蚀缺陷管道剩余强度评价规范大多以轴向均匀腐蚀为研究对象,评价双点蚀缺陷管道时结果偏保守,导致管材严重浪费。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含有交互影响双点蚀缺陷管道的剩余强度进行分析,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 现有双腐蚀缺陷管道剩余强度评价规范大多以轴向均匀腐蚀为研究对象,评价双点蚀缺陷管道时结果偏保守,导致管材严重浪费。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含有交互影响双点蚀缺陷管道的剩余强度进行分析,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轴向间距对带有相同尺寸双点蚀缺陷管道失效压力的影响,分析表明:当双点蚀缺陷轴向间距很近时,双点蚀缺陷管道失效压力会明显小于半径为两个点蚀缺陷半径之和的单点蚀缺陷管道的失效压力;0<l_d<l_s是相同尺寸双点蚀缺陷相互作用区间,在此区间内双点蚀管道失效压力随轴向间距系数呈对数函数形式;点蚀半径对双点蚀缺陷相互作用区间的影响大于点蚀深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双点蚀缺陷 剩余强度 非线性有限元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