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速风电机组的惯性与一次调频特性分析及综合控制 被引量:179
1
作者 付媛 王毅 +1 位作者 张祥宇 罗应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4706-4716,共11页
大规模风电场集中接入电网将导致系统惯性降低,调频能力不足,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变速风电机组的频率综合控制方案。根据变速风电机组调频所需的备用容量,提出风电机组的减载控制方案,并解决惯性与一次调频控制的结合问题。通过分析风... 大规模风电场集中接入电网将导致系统惯性降低,调频能力不足,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变速风电机组的频率综合控制方案。根据变速风电机组调频所需的备用容量,提出风电机组的减载控制方案,并解决惯性与一次调频控制的结合问题。通过分析风电机组的一次调频特性,利用变桨技术,进一步提出可整定风电机组静调差系数的频率控制策略,并与虚拟惯性控制有机结合,实现风电机组对系统频率的综合控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在所提控制方案下,变速风电机组利用其可控的调频能力,不仅能够有效支持系统惯性,减小系统扰动初期频率的变化率,并可按照整定的静态频率特性,提高系统的静态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变速风电机组 最大功率跟踪 虚拟惯量 桨距角 一次调频
下载PDF
高风速段次优功率追踪方式的风电调频方法 被引量:51
2
作者 吴子双 于继来 彭喜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2-119,共8页
常用的最优功率输出策略,使得风电机组既对系统频率缺乏支撑作用,又可能对系统频率产生污染。本文针对变速恒频双馈风电机组(DFIG),提出一种风速分段的、以转速和桨距角为控制对象的调频策略。策略只要求DFIG在高风速段参与调频;基于DFI... 常用的最优功率输出策略,使得风电机组既对系统频率缺乏支撑作用,又可能对系统频率产生污染。本文针对变速恒频双馈风电机组(DFIG),提出一种风速分段的、以转速和桨距角为控制对象的调频策略。策略只要求DFIG在高风速段参与调频;基于DFIG经济性整定参与调频的高风速段门槛值;让DFIG输出功率追踪于次优功率曲线使其留有一定上调余量,基于电网频率质量要求和DFIG需提供的调频能力整定该余量。仿真表明,实施新策略的DFIG能够有效改善系统频率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 频率调节 桨距角 转子转速
下载PDF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辅助系统调频的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彭喜云 刘瑞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6-61,共6页
目前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采用解耦控制策略,DFIG的输出功率不受系统频率影响,对系统没有频率支撑作用。为改善这一问题,在传统的DFIG控制中加入辅助频率控制环节,让DFIG表现出常规发电机组的惯性响应效果。为了防止DFIG因参与... 目前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采用解耦控制策略,DFIG的输出功率不受系统频率影响,对系统没有频率支撑作用。为改善这一问题,在传统的DFIG控制中加入辅助频率控制环节,让DFIG表现出常规发电机组的惯性响应效果。为了防止DFIG因参与频率调节而导致其停转,给系统频率的恢复带来不利影响,提出将DFIG的转子转速引入辅助频率控制环节,该方法能够有效避免DFIG停转情况的发生。仿真结果证明,加入辅助频率调节功能的DFIG能够有效地改善系统的动态频率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 转动惯量 频率调节 节距角 转子转速
下载PDF
软土地区盾构施工竖向姿态控制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梁荣柱 夏唐代 +1 位作者 林存刚 孟万斌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2-157,183,共7页
在软土地层中,盾构掘进过程将不可避免地产生盾构姿态偏离。当盾构以偏离设计轨线掘进时,将导致管片应力集中、管片开裂及过大地层沉降等不良后果。文章结合杭州地铁某区间盾构掘进实测数据,分析了盾构在杭州典型软土地层施工中竖向姿... 在软土地层中,盾构掘进过程将不可避免地产生盾构姿态偏离。当盾构以偏离设计轨线掘进时,将导致管片应力集中、管片开裂及过大地层沉降等不良后果。文章结合杭州地铁某区间盾构掘进实测数据,分析了盾构在杭州典型软土地层施工中竖向姿态变化及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在停机拼装管片过程中,盾构不可避免发生倾斜,产生负的俯仰角;在掘进过程中,俯仰角变化对纠偏力矩变化敏感,纠偏力矩控制是调整俯仰角的有效措施;盾构姿态调整是动态过程,需要详细设计纠偏计划及耐心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隧道 盾构 姿态 俯仰角 纠偏力矩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风电短期功率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宿凤明 孙财新 李端开 《节能技术》 CAS 2018年第6期556-560,共5页
为使电网制定更合理的调度计划,提高风电的并网容量,需要精确的模型进行短期风功率预测。为达到此目的,本文将偏航角度、浆距角等参数纳入神经网络进行建模分析,以河南某风场10台1. 5 MW风机3个月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风资源作为参... 为使电网制定更合理的调度计划,提高风电的并网容量,需要精确的模型进行短期风功率预测。为达到此目的,本文将偏航角度、浆距角等参数纳入神经网络进行建模分析,以河南某风场10台1. 5 MW风机3个月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风资源作为参数,风资源和偏航角度作为参数,风资源、偏航角度和浆距角作为参数的三种情况下预测分析。在三种情况下,采用风资源、偏航角度、浆距角作为输入参数的模型预测结果的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为3. 20%、平均绝对误差MAE为360 kW,分别比仅采用风资源作为参数进行预测的数值下降了62. 7%和60. 6%。由此表明,采用风资源、偏航角度和浆距角作为参数的预测精度最高,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参数进行风功率预测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浆距角 偏航角度 风资源 风功率预测
下载PDF
盾构俯仰角变化对盾构-土相互作用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沈翔 袁大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66-1376,共11页
盾构姿态改变过程中盾构-土相互作用是复杂的多相耦合问题。针对盾构俯仰角这一关键姿态参数,基于地基反力曲线,通过等效土体弹簧简化了盾构-土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建立了盾构-土相互作用模型。通过改进的Terzaghi松动土压力计算方法,解... 盾构姿态改变过程中盾构-土相互作用是复杂的多相耦合问题。针对盾构俯仰角这一关键姿态参数,基于地基反力曲线,通过等效土体弹簧简化了盾构-土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建立了盾构-土相互作用模型。通过改进的Terzaghi松动土压力计算方法,解决了盾构-土相互作用初始边界问题。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得到了盾构俯仰角理论计算方法,并对垂直基床系数以及上软下硬地层等因素对盾构-土相互作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上软下硬地层不利于盾构姿态的控制,对于盾构姿态控制的要求更高。最后,结合济南地铁R2线盾构隧道工程对俯仰角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千斤顶施加的偏转弯矩无法完全作用于盾构,导致实测值普遍略小于理论值。盾构俯仰角的理论计算方法可为盾构姿态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俯仰角 盾构姿态 相互作用
下载PDF
基于ABAQUS分析圆柱螺旋弹簧几何参数对弹簧刚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朱勋 吕坤勇 +1 位作者 宋成利 赵高晖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5-98,共4页
在工程中弹簧刚度多采用近似法给出,一般不考虑旋绕比和螺旋升角的影响。文章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圆柱螺旋弹簧的有限元模型,计算旋绕比、螺旋升角等参数对弹簧刚度的影响,将分析结果与已有的弹簧刚度公式进行了对比。另外,... 在工程中弹簧刚度多采用近似法给出,一般不考虑旋绕比和螺旋升角的影响。文章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圆柱螺旋弹簧的有限元模型,计算旋绕比、螺旋升角等参数对弹簧刚度的影响,将分析结果与已有的弹簧刚度公式进行了对比。另外,分析了拉伸载荷下截面剪切应力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常用弹簧刚度的计算公式更为通用,有限元计算与公式计算结果吻合,仿真过程及结果在弹簧的选用及设计中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螺旋弹簧 有限元 弹簧刚度 旋绕比 螺旋升角
原文传递
螺旋片强化的套管式换热器壳侧传热特性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丽 田密密 吴剑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9,共6页
为揭示螺旋片强化套管式换热器壳侧传热的机理,以指导此类换热器的进一步强化,对螺旋片强化的套管式换热器壳侧的传热和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光滑内管换热器进行了比较;利用可实现的k-ε湍流模型,对螺旋片强化的套管式换热器壳... 为揭示螺旋片强化套管式换热器壳侧传热的机理,以指导此类换热器的进一步强化,对螺旋片强化的套管式换热器壳侧的传热和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光滑内管换热器进行了比较;利用可实现的k-ε湍流模型,对螺旋片强化的套管式换热器壳侧流体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正交螺旋坐标系下壳侧螺旋通道中的流场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螺旋片能显著提高套管式换热器壳侧的传热性能;在Re为4000~14000,螺旋升角分别为45°、37°、27°、14°的换热器的传热系数是光滑内管换热器的1.3~4.2倍;螺旋升角越小的换热器传热效果越好,但压降也越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螺旋片能改变壳侧流场结构,使流场中产生了二次流动,从而强化了传热;螺旋升角越大,螺旋通道中心处的二次流动越弱。因此,对于螺旋升角较大的换热器,采用螺旋片复合其它强化技术改善螺旋通道中心处的二次流动状况是进一步提高其传热性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片 套管式换热器 强化传热 螺旋升角 二次流动
下载PDF
基于双模糊PID控制策略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系统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飞飞 《模糊系统与数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34,共6页
针对风速测量不精确、变桨距控制参数不确定性及风机模型的复杂非线性等问题,提出双模糊PID变桨距控制算法。该算法在不需要建立精确模型的前提下,在风机并网前利用模糊PID控制策略在线整定风机转速,在达到额定功率时再次利用模糊PID控... 针对风速测量不精确、变桨距控制参数不确定性及风机模型的复杂非线性等问题,提出双模糊PID变桨距控制算法。该算法在不需要建立精确模型的前提下,在风机并网前利用模糊PID控制策略在线整定风机转速,在达到额定功率时再次利用模糊PID控制策略在线对变桨距控制参数进行最优调整。以设计双模糊PID变桨距控制器为基准,从响应速度、控制精度及算法稳定性方面,通过Matlab仿真验证改进的PID算法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在全风速范围内,相对于风速仪测量风速及传统的PID变桨距控制算法,改进后的双模糊PID算法测量精度更高,预期效果更好,有效提高了变桨距系统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桨控制系统 双模糊PID控制 风机转速 桨距角 MATLAB
原文传递
基于储能与桨距角协调控制的风电功率波动平抑方法 被引量:13
10
作者 范立新 郭浩 +1 位作者 顾文 蒋平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0-105,共6页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配置一定容量的储能系统,可以有效平抑风电功率波动。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混合储能的风电功率平抑控制策略,采用滑动平均值算法获取风电输出期望功率,蓄电池和超级电容构成混合储能补偿系统。采用Mamdani型模糊控制器改变...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配置一定容量的储能系统,可以有效平抑风电功率波动。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混合储能的风电功率平抑控制策略,采用滑动平均值算法获取风电输出期望功率,蓄电池和超级电容构成混合储能补偿系统。采用Mamdani型模糊控制器改变滤波器时间常数,实现可变滤波;考虑到滤波器的延迟效应,利用Takagi-Sugeno型模糊控制器调整蓄电池参考功率值,从而实现混合储能系统内部的协调控制,优化补偿功率分配。同时,提出基于储能系统荷电状态的风储协调控制机制,将风机桨距角的功率调节与储能功率平抑相结合,协同工作实现风电功率的良好平抑。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调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风电功率平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波动 平抑 储能 模糊控制器 荷电状态 桨距角 协调控制 风电
下载PDF
带增益调度的风力发电变桨距控制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江 《电源技术应用》 2009年第3期8-11,共4页
介绍了风力发电变桨控制的基本原理,对以输出功率作为控制量的变桨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并引入了一种带增益调度的变浆控制策略,通过仿真验证对比,证明了这种带增益调度的控制策略可以改善变桨控制效果。
关键词 风力机组 变桨距控制 桨距角 输出功率 增益调度控制
下载PDF
无人机软着陆气囊缓冲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蔡文 李斌 +1 位作者 温金鹏 王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67-1875,共9页
以上单翼布局无人机为对象,建立软着陆气囊缓冲系统的简化解析模型,开展了气囊软着陆系统缓冲特性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气囊设计参数的可行取值域,选取气囊初始设计参数。之后,构建缓冲系统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气囊设计... 以上单翼布局无人机为对象,建立软着陆气囊缓冲系统的简化解析模型,开展了气囊软着陆系统缓冲特性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气囊设计参数的可行取值域,选取气囊初始设计参数。之后,构建缓冲系统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气囊设计参数及着陆姿态对于缓冲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常着陆工况下,解析模型得到的气囊设计参数对无人机质心过载峰值的影响规律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不过由于解析模型中引入了多个假设,两种方法得到的过载峰值大小存在差异。当着陆存在初始姿态角时,会加重无人机缓冲过程中的俯仰与滚转运动,易造成机体的损坏。为了避免二次硬冲击带来的局部意外损害,提出一种组合型气囊设计方案。仿真分析表明,应用组合型气囊可以在缓冲后段提供有效的软支撑作用,避免无人机发生二次硬冲击和反弹翻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无人机 排气型气囊 组合型气囊 俯仰角 滚转角
下载PDF
风电场采用健康系数与变下垂输出系统参与电网调频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真源 刘国荣 +2 位作者 刘科正 邓争 杨小亮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20年第3期97-106,共10页
针对风电场参与电网调频导致备用功率冗余的问题,建立了风电场基于健康系数的备用功率分配系统与变下垂系数的备用功率输出的系统。为了分配风机备用功率与控制风机备用功率输出,采用了ARMA风功率预测法对风电场5台风机的历史功率数据... 针对风电场参与电网调频导致备用功率冗余的问题,建立了风电场基于健康系数的备用功率分配系统与变下垂系数的备用功率输出的系统。为了分配风机备用功率与控制风机备用功率输出,采用了ARMA风功率预测法对风电场5台风机的历史功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风机的能量密度和功率预测准度,再通过模糊逻辑系统求得风机健康系数,并按照健康系数进行备用功率分配。当频率响应系统检测到频率误差后,控制风机变下垂功率输出系统进行功率补偿,稳定电网频率。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健康系数的功率分配系统与变下垂功率输出系统增加了风电参与电网调频的能力,减少了系统备用功率的冗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调频 健康系数 变下垂系数 桨距角 功率备用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组独立变桨鲁棒自适应桨距角跟踪控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崔双喜 王维庆 张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57,共6页
在全面考虑风力发电机组桨叶所受各种载荷的情况下,建立了含有时变不确定项、未知载荷干扰的桨叶动力学数学模型,该模型精确描述了桨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模型存在很多不确定时变参数和未知干扰项,针对这一复杂多变的桨叶模型,采... 在全面考虑风力发电机组桨叶所受各种载荷的情况下,建立了含有时变不确定项、未知载荷干扰的桨叶动力学数学模型,该模型精确描述了桨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模型存在很多不确定时变参数和未知干扰项,针对这一复杂多变的桨叶模型,采用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成功设计了独立桨距角跟踪控制器。利用李雅普诺夫(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风力机组桨叶动力学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桨叶桨距角控制器,在系统参数和所受干扰完全未知、不确定且时变的情况下,能够快速跟踪期望的桨距角,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桨叶 自适应 桨距角 跟踪控制 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泵控液压舵机的潜艇深度及纵倾控制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超 刘刚 +2 位作者 徐国华 李逢园 翟云峰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6-123,共8页
[目的]针对不同工况、复杂环境下的潜艇运动控制进行研究,解决高性能潜艇的实际控制问题并将其运用于搭建实际液压控制平台。[方法]以潜艇垂直面运动为重点,设计垂直面上纵倾和深度模型的解耦控制。基于泵控液压舵机模型和潜艇垂直面运... [目的]针对不同工况、复杂环境下的潜艇运动控制进行研究,解决高性能潜艇的实际控制问题并将其运用于搭建实际液压控制平台。[方法]以潜艇垂直面运动为重点,设计垂直面上纵倾和深度模型的解耦控制。基于泵控液压舵机模型和潜艇垂直面运动数学模型,运用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算法,通过仿真和试验对系统进行分析。[结果]结合液压系统模型与非线性控制算法的研究论证了该系统在潜艇垂直面运动控制上的鲁棒性与可靠性。与此同时,对液压舵机滞后、振荡性进行的仿真及试验分析,也表明系统可有效降低滑模变结构控制带来的抖振问题。[结论]该系统在模拟研究潜艇的控制特性问题方面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控液压舵机 潜艇垂直面 纵倾控制 深度控制 纵倾角 滑模控制
下载PDF
风电机组非线性前馈与模糊PID结合变桨距控制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郭鹏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38-843,共6页
针对风电机组的强非线性和时滞特性,提出将非线性前馈与模糊PID结合的新型变桨距控制方法,以克服传统PID变桨距调节系统在额定风速以上难以达到满意效果的缺点.根据桨叶的气动特性,采用数值计算和多项式曲线拟合的方法得到桨距角与风速... 针对风电机组的强非线性和时滞特性,提出将非线性前馈与模糊PID结合的新型变桨距控制方法,以克服传统PID变桨距调节系统在额定风速以上难以达到满意效果的缺点.根据桨叶的气动特性,采用数值计算和多项式曲线拟合的方法得到桨距角与风速的非线性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设计了非线性前馈控制器.对某300 kW变桨距风电机组的仿真表明:新方法在额定风速以上的不同风速段都能够有效地减小系统的超调量,缩短调节时间,具有较满意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变桨距控制系统 模糊PID 非线性前馈控制器 气动特性 桨距角
下载PDF
三维姿态角高精度测量装置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国燕 高立民 +2 位作者 白建明 杨东来 潘亮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63-970,共8页
基于二维自准直仪和坐标系旋转变换矩阵,提出一种高精度、高稳定性三维姿态角(偏摆角、俯仰角和滚转角)测量方法,并设计了一种三维测角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建立了三维测角模型,根据自准直测角原理和坐标旋转矩阵... 基于二维自准直仪和坐标系旋转变换矩阵,提出一种高精度、高稳定性三维姿态角(偏摆角、俯仰角和滚转角)测量方法,并设计了一种三维测角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建立了三维测角模型,根据自准直测角原理和坐标旋转矩阵推导了理论算法。基于测量要求设计了光学系统,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单芯片实现了实时双CMOS图像传感器的驱动成像、像点识别与细分定位、三维转角计算及与USB的快速通信。提出了三维测角装置的标定方法,保证了实际设备参数与理论设计数据的统一。最后对提出的滚转角测量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并分析了影响测角精度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标定和试验结果表明:在±20′的视场范围内,三维测角装置的偏摆角、俯仰角和滚转角的测量精度分别达到了2.2″,2.5″和8.7″。该结果验证了设计的装置结构简单、稳定可靠、精度高,且易工程实现三维姿态角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姿态角测量 角度测量装置 二维自准直仪 滚转角 俯仰角 偏摆角 标定
下载PDF
变速与变桨协调的风电机组平滑功率控制 被引量:8
18
作者 汤雪松 殷明慧 +3 位作者 李冬运 刘建坤 周连俊 邹云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2-120,共9页
考虑到风电功率秒级波动对电网频率稳定的影响,需要对风电机组输出功率进行平滑控制。现有依靠风电机组实现风电功率平滑控制的方法大都存在频繁变桨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协调变速与变桨的平滑功率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分离桨距角的上调... 考虑到风电功率秒级波动对电网频率稳定的影响,需要对风电机组输出功率进行平滑控制。现有依靠风电机组实现风电功率平滑控制的方法大都存在频繁变桨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协调变速与变桨的平滑功率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分离桨距角的上调和下调动作,将传统的基于变桨调节的恒转速(转速上限)控制转变为转速区间控制,使风轮机能够在任意桨距角下变速运行,从而更大程度地利用风轮机动能来平滑风电功率波动。因此,该方法在保证平滑控制效果的同时,能有效降低变桨动作频率和幅度,并减小变桨伺服机构的疲劳和叶片载荷。最后,基于风电机组模拟器的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平滑功率控制 桨距角 动能缓冲 变速控制 变桨调节
下载PDF
软土地层加固对盾构姿态调控及地层变形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苏栋 谭毅俊 +2 位作者 沈翔 黄昌富 陈湘生 《现代隧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8-148,167,共12页
依托珠海市横琴杧洲软土地层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建立未加固和预加固地层大直径盾构掘进数值仿真分析模型,通过改变推进系统荷载分布来施加偏转力矩,研究偏转力矩与盾构机俯仰角之间的关系以及盾构机姿态变化对地层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 依托珠海市横琴杧洲软土地层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建立未加固和预加固地层大直径盾构掘进数值仿真分析模型,通过改变推进系统荷载分布来施加偏转力矩,研究偏转力矩与盾构机俯仰角之间的关系以及盾构机姿态变化对地层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成该工程盾构机初始“低头”状态的重力偏心矩为261 MN·m,地层预加固条件下,使姿态调至水平所需的偏转力矩约为21 MN·m,较未加固情况(111 MN·m)小81.1%;地层预加固条件下正偏转力矩每增加100 MN·m,盾构机俯仰角增加约0.015°,较未加固情况(0.095°)小84.2%;相同负偏转力矩条件下,预加固后俯仰角的绝对值较未加固情况小85.0%以上;地层预加固使地表最大隆起量和最大沉降量均减小9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层 盾构姿态 偏转力矩 俯仰角 地层变形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桨叶轴承载荷分析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锁怀 郭军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6-119,共4页
在考虑攻角、桨距角、偏航运动、重力和惯性力等因素的情况下,基于静力学分析方法,建立了桨叶轴承系统载荷分析数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桨叶轴承在攻角、桨距角、偏航角速度及不同风速工况下所承受的载荷。分析结果表明,攻角增加... 在考虑攻角、桨距角、偏航运动、重力和惯性力等因素的情况下,基于静力学分析方法,建立了桨叶轴承系统载荷分析数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桨叶轴承在攻角、桨距角、偏航角速度及不同风速工况下所承受的载荷。分析结果表明,攻角增加会使不同方向上的载荷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桨距角增大到一定程度,载荷会呈现不同的趋势;偏航速度的变化导致陀螺力矩的变化,从而引起轴承载荷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桨叶轴承 攻角 桨距角 偏航运动 载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