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辐射方向对木材引燃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立中 郄军芳 +2 位作者 周晓冬 王亚飞 戴佳昆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33-2136,共4页
在有点火源的条件下,对榆木在两种不同辐射方向下的热解和着火特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不同外加热辐射强度、不同辐射方向下榆木的着火时间、表面温度、质量损失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榆木在水平方向下较垂直方向更容易着火,临界热流... 在有点火源的条件下,对榆木在两种不同辐射方向下的热解和着火特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不同外加热辐射强度、不同辐射方向下榆木的着火时间、表面温度、质量损失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榆木在水平方向下较垂直方向更容易着火,临界热流更小,着火表面温度更高,质量损失速率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着火 辐射热流 辐射方向 引燃
原文传递
电火花能量对木材引燃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伟 周晓冬 +3 位作者 杨立中 龚俊辉 王亚飞 郄军芳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1-894,共4页
在不同外部辐射热流下,研究了电火花引燃能量对杉木着火特性的影响。实验测得并分析了着火时间、着火时刻失重速率、临界热流随电火花能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木材的着火时间随电火花能量的增大而明显缩短;随着电火花能量的增大,着火... 在不同外部辐射热流下,研究了电火花引燃能量对杉木着火特性的影响。实验测得并分析了着火时间、着火时刻失重速率、临界热流随电火花能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木材的着火时间随电火花能量的增大而明显缩短;随着电火花能量的增大,着火时刻的失重速率和临界热流都有减小的趋势,其中,临界热流变化较小,通过实验数据推导得出实验条件下杉木着火临界热流在11~15kW/m^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 引燃能量 着火时间 失重速率 临界热流
原文传递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Hydrocarbon-fuel Ignition in Scramjet Combustor 被引量:8
3
作者 宋文艳 黎明 +2 位作者 蔡元虎 刘伟雄 白菡尘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65-71,共7页
The direct-connected supersonic combustor experiment is finished for kerosene fuel ignition in H_2/O_2 preheated impulse facility. The entrance parameter of combustor corresponds to scramjet flight Mach number 3.5. Ke... The direct-connected supersonic combustor experiment is finished for kerosene fuel ignition in H_2/O_2 preheated impulse facility. The entrance parameter of combustor corresponds to scramjet flight Mach number 3.5. Kerosene ignition is realized by using hydrogen as pilot flame. Wall pressure distributions of combustion are measured and flame photographs of ultraviolet ray are got. Experiment indicates that it is very difficult for kerosene fuel to realize self-ignition at low entrance temperature (below 900K) in supersonic combustor. Hydrogen pilot flame is one of the efficient methods for realizing kerosene ign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sonic combustor ignition impulse wind tunnel KEROSENE pilot flame
下载PDF
燃气预喷对高压直喷天然气船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解托 刘腾 +3 位作者 董晶瑾 刘海峰 叶映 尧命发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79,共7页
针对高压直喷(HPDI)天然气双燃料低速船机的燃料喷射系统,研究了不同的天然气预喷策略对发动机燃烧特性及性能的影响,探究了适用于低速船机燃烧系统的天然气喷气规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Converge建立了HPDI天然气双燃料的单缸... 针对高压直喷(HPDI)天然气双燃料低速船机的燃料喷射系统,研究了不同的天然气预喷策略对发动机燃烧特性及性能的影响,探究了适用于低速船机燃烧系统的天然气喷气规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Converge建立了HPDI天然气双燃料的单缸机仿真模型,与试验数据进行标定后,计算得到了不同预喷间隔及预喷比例下发动机燃烧性能和排放数据。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预喷策略的采用影响了燃烧过程中预混燃烧的比例,从而影响了燃烧放热相位及燃烧等容度。预喷比例相比预喷间隔对燃烧过程的影响更显著,后者在较大预喷比例下才会明显影响缸内燃烧放热过程。合理优化预喷策略可控制预混燃烧程度,从而同时改善NOx排放和油耗。不同的预喷策略使得缸内碳烟分布区域不同;与无预喷算例相比,采用预喷策略的算例最终碳烟排放量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预喷策略 微引燃 低速船机 CFD
下载PDF
引燃柴油喷射时刻对缸内直喷天然气燃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高莹 李晓晓 +5 位作者 姜在先 曹志浩 张蕾 葛迪 刘鹏 李书华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65,共6页
应用三维数值仿真技术,通过改变微引燃柴油的喷射时刻,对柴油微引燃缸内直喷天然气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保持微引燃柴油及天然气两者的喷射时间间隔及喷射持续期不变,则微引燃柴油喷射时刻越靠后,天然气燃烧过程越远... 应用三维数值仿真技术,通过改变微引燃柴油的喷射时刻,对柴油微引燃缸内直喷天然气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保持微引燃柴油及天然气两者的喷射时间间隔及喷射持续期不变,则微引燃柴油喷射时刻越靠后,天然气燃烧过程越远离上止点,燃烧等容度越差,缸内压力和温度的峰值越低,喷油时刻每推后2°,缸内压力峰值约降低7.4%,温度峰值约降低3%,NO的排放减少,炭烟排放基本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引燃 缸内直喷 天然气发动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米勒循环协同废气再循环对高压直喷天然气船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牛培铮 吴朝晖 +3 位作者 董晶瑾 李敬瑞 刘海峰 尧命发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4-70,共7页
基于CONVERGE建立了高压直喷(high-pressure direct injection,HPDI)天然气低速船机三维仿真模型,并基于该模型研究了米勒循环和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对发动机燃烧特性及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规律,探究了米勒循环耦合... 基于CONVERGE建立了高压直喷(high-pressure direct injection,HPDI)天然气低速船机三维仿真模型,并基于该模型研究了米勒循环和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对发动机燃烧特性及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规律,探究了米勒循环耦合EGR路线满足TierⅢ排放法规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单独使用30%EGR率可满足TierⅢ排放标准,但指示油耗和碳烟排放增加显著;应用米勒循环降低NO x排放的潜力低于EGR;过大的排气门晚关角度会增大压气机工作负荷,且降低等量NO x排放情况下油耗牺牲较大;采用25%EGR率耦合小程度米勒循环(排气门关闭时刻推迟5°曲轴转角)并适当提前天然气喷射正时(提前2°曲轴转角),可在指示油耗仅增加1.58%的前提下降低77%的NO x排放,是满足TierⅢ排放法规可行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米勒循环 废气再循环 微引燃 低速船机 计算流体动力学
下载PDF
正十六烷引燃甲烷预混合气可视化实验研究
7
作者 崔泽川 张晓磊 +3 位作者 银硕 郁晓健 田江平 隆武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4-290,共7页
为探究环境温度、甲烷预混时间以及引燃燃料喷射压力对正十六烷引燃甲烷预混合气着火及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本文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及阴影拍摄方法,基于定容光学测试系统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环境温度,引燃燃料滞燃期缩短... 为探究环境温度、甲烷预混时间以及引燃燃料喷射压力对正十六烷引燃甲烷预混合气着火及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本文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及阴影拍摄方法,基于定容光学测试系统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环境温度,引燃燃料滞燃期缩短,火焰发展速率增加并出现主燃区外预混合气局部着火;预混时间较短时,燃烧产生的碳烟较多,火焰发展速率随混合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当预混时间较长时,火焰发展速率趋于稳定;提高引燃燃料喷射压力,引燃燃料喷雾贯穿距离增大,滞燃期缩短,起始着火点位置发生变化,火焰发展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 甲烷 引燃喷射 预混燃烧 燃烧特性 阴影法 可视化 定容弹
下载PDF
液氨/二甲醚双燃料高压直喷燃烧特性模拟研究
8
作者 陆嘉钰 张程程 +2 位作者 何志霞 王谦 戴礼明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8,共13页
基于CONVERGE软件分别对液氨和二甲醚(dimethyl ether, DME)液态燃料高压喷雾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及验证,随后对液氨/DME双燃料高压直喷射流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探究了两种燃料喷口位置、喷射策略及氨能量占比(ammonia energy ratio, A... 基于CONVERGE软件分别对液氨和二甲醚(dimethyl ether, DME)液态燃料高压喷雾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及验证,随后对液氨/DME双燃料高压直喷射流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探究了两种燃料喷口位置、喷射策略及氨能量占比(ammonia energy ratio, AER)等因素对着火和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燃料喷口位置距离可以有效促进氨燃料燃烧,但距离过近会导致DME喷雾受到氨射流喷雾强烈的降温影响,发生失火;与液氨–DME喷射次序相比,DME–液氨策略在高液氨能量占比条件下更能促进液氨充分燃烧;燃烧过程中一氧化氮(NO)集中生成于高温区域而二氧化氮(NO_(2))集中生成于中低温区域;在DME–液氨策略下将喷射间隔时间从0.5 ms增加到1.0 ms时,NO和NO_(2)的生成量减少;液氨能量占比从80%降低到50%时反而会导致NO和NO_(2)生成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燃烧 高压直喷 引燃 NO_(x)
下载PDF
预喷射与轨压参数对电控柴油机怠速噪声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健 苏晓 +1 位作者 沈捷 周校平 《装备制造技术》 2008年第6期7-8,12,共3页
针对空间雾化燃烧系统式的直喷式乘用车电控柴油机的怠速噪声大的问题,经过了试验测试研究,确定了改变燃油喷射系统电控参数改善柴油机怠速噪声的方法,并提出了两种解决措施:一是采取预喷技术,使缸内燃烧得到平稳连续,降低瞬间缸内压升... 针对空间雾化燃烧系统式的直喷式乘用车电控柴油机的怠速噪声大的问题,经过了试验测试研究,确定了改变燃油喷射系统电控参数改善柴油机怠速噪声的方法,并提出了两种解决措施:一是采取预喷技术,使缸内燃烧得到平稳连续,降低瞬间缸内压升率;二是在具有预喷情况下,尽量降低轨压,加大喷油脉宽,缩短滞燃期,同样使缸内压升率降低。试验表明,这两种方法对于改善柴油机的燃烧噪声比较明显,能有效降低柴油机的怠速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怠速噪声 预喷射 轨压 滞燃期
下载PDF
柴油引燃直线氢内燃机稀薄燃烧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振中 秦朝举 +2 位作者 张卫正 原彦鹏 宋立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1-36,共6页
直线氢内燃机特殊的自由活塞运动导致了较低的燃烧反应速率和放热等容程度。为减少燃烧时间损失,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在一台直线氢内燃机中尝试应用了引燃稀薄燃烧技术。首先通过原理试验验证了引燃稀薄燃烧技术的可行性,然后采用一种耦... 直线氢内燃机特殊的自由活塞运动导致了较低的燃烧反应速率和放热等容程度。为减少燃烧时间损失,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在一台直线氢内燃机中尝试应用了引燃稀薄燃烧技术。首先通过原理试验验证了引燃稀薄燃烧技术的可行性,然后采用一种耦合活塞运动的迭代计算方法对柴油引燃直线氢燃料内燃机燃烧性能和运行特点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引燃燃烧技术,有助于提高直线氢内燃机的燃烧速度,减小放热时间损失,增加指示效率。相对于传统点燃燃烧,引燃技术能够提高直线氢内燃机活塞往复运动频率和压缩比,增加直线氢内燃机输出功率,但是引燃燃烧会轻微加重直线氢内燃机的NOx污染物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氢内燃机 稀薄燃烧 引燃 燃烧速率 活塞运动
下载PDF
加热炉的开车顺序控制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传冰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年第13期109-111,共3页
在石油化工和炼油装置中,为了保证工艺介质达到特定的温度,一般会通过加热炉的方式来进行加热。值得注意的是,因其高温、可燃气体聚集等工艺特点,如何实现安全地点炉开车尤为重要。结合某石油化工装置中加热炉的实际开车方案,详细描述... 在石油化工和炼油装置中,为了保证工艺介质达到特定的温度,一般会通过加热炉的方式来进行加热。值得注意的是,因其高温、可燃气体聚集等工艺特点,如何实现安全地点炉开车尤为重要。结合某石油化工装置中加热炉的实际开车方案,详细描述了此开车顺序控制的具体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管理系统(BMS) 气密性测试 长明灯点火 烧嘴点火
下载PDF
废气燃烧器及控制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翱翔 孙泽光 王有全 《广东化工》 CAS 2015年第1期99-100,共2页
燃烧器采用边混合边燃烧设计,辅以燃料阀捡漏、PLC加触摸屏控制、辅助点火、熄火保护、负荷变频比例控制及其它多重安全控制,实现了三种不同热值燃气的安全燃烧,各种燃气可随意切换。
关键词 废气燃烧器 捡漏 辅助点火 熄火保护 废气燃烧 变频比例控制
下载PDF
引燃油喷射时刻对着火特性和压力振荡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昌文 刘宗宽 +2 位作者 刘博 周磊 卫海桥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4-161,共8页
为提高天然气/柴油双燃料船用低速发动机低负荷时的燃烧稳定性、避免高负荷时爆震发生,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实际双燃料发动机中引燃油喷射时刻对缸内混合气的着火/燃烧特性及缸内压力振荡的影响.结果表明:甲烷当量比为0.38的... 为提高天然气/柴油双燃料船用低速发动机低负荷时的燃烧稳定性、避免高负荷时爆震发生,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实际双燃料发动机中引燃油喷射时刻对缸内混合气的着火/燃烧特性及缸内压力振荡的影响.结果表明:甲烷当量比为0.38的工况,引燃油喷射时刻的推迟会造成缸内甲烷/空气混合气的着火时刻和燃烧相位推迟,缸内压力减小且爆压相位滞后;当喷射时刻推迟至2.0°CA BTDC时,缸内压力峰值低于10 MPa,说明燃烧严重恶化,甚至出现失火现象.甲烷当量比为0.50的工况,引燃油喷射时刻的推迟使缸内压力振荡幅度增大且振荡发生的时刻推迟,当喷油时刻推迟至2.0°CA BTDC时,甲烷/空气混合气在引燃油喷射之前发生自燃;此外,喷油时刻的推迟会导致火焰发展速度加快且火焰前端燃烧更为剧烈,易在靠近壁面的狭小空间内产生压力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 引燃油 喷射时刻 着火特性 压力振荡
下载PDF
有机废液燃烧器的研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翱翔 王建波 朱炳炎 《广东化工》 CAS 2010年第10期217-218,220,共3页
基于气泡雾化技术研制的燃烧器,加入燃料阀检漏、辅助点火、熄火保护、变频控制及其它多重安全控制,实现了对包括SE(styrene ethylbenzene)在内的多种废液体燃料的安全燃烧。燃烧火焰明亮、刚性强;排烟透明、无黑烟;负荷调节比可达1:6。
关键词 废液燃烧器 气泡雾化 辅助点火 检漏 SE 有机废液 醇基燃料
下载PDF
基于激光吸收光谱层析技术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氢气引导煤油燃烧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饶伟 宋俊玲 +3 位作者 冯高平 娄登程 王凯 姜雅晶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67,共7页
为了解超燃冲压发动机引导点火过程中燃烧流场截面参数分布特征和传播规律,利用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对氢气引导煤油燃烧过程进行测量和分析。在约200ms的引导燃烧过程中,激光吸收光谱层析测量系统对流场截面温度二维分布进行了全程的测量,... 为了解超燃冲压发动机引导点火过程中燃烧流场截面参数分布特征和传播规律,利用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对氢气引导煤油燃烧过程进行测量和分析。在约200ms的引导燃烧过程中,激光吸收光谱层析测量系统对流场截面温度二维分布进行了全程的测量,时间分辨率为1ms。对于测量结果,重点分析了氢气加注、上壁面煤油加注和下壁面煤油加注三个关键阶段的流场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本论文试验所采用的引导点火方式中,火焰在上下壁面之间的传播速度约为15m/s,当煤油燃烧时,流场截面具有较强的非均匀性,高温区域集中在煤油喷注口附近,最高温度达到2500K以上。研究表明,激光吸收光谱层析技术可以为超燃冲压发动机点火过程研究提供丰富且有效的流场截面参数分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引导点火 激光吸收光谱 吸收光谱层析 发动机测量
下载PDF
西藏古建筑常用木材的着火特性试验 被引量:20
16
作者 孙晓乾 李元洲 +3 位作者 霍然 曾文茹 李思成 叶永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7-80,共4页
对西藏古建筑中广泛使用的松木,分别在拉萨与合肥两地的燃烧小室内进行了着火试验.在恒定热流42 kW/m2下,测得了三种不同尺寸松木试样的表面温度曲线、着火温度和着火时间,并分析了氧气含量和压力对着火温度和着火时间的影响;通过对比... 对西藏古建筑中广泛使用的松木,分别在拉萨与合肥两地的燃烧小室内进行了着火试验.在恒定热流42 kW/m2下,测得了三种不同尺寸松木试样的表面温度曲线、着火温度和着火时间,并分析了氧气含量和压力对着火温度和着火时间的影响;通过对比试样着火图像序列,分析了火焰大小的差异.试验表明:三种试样在拉萨的着火时间远比在合肥的迟,着火温度要高,火焰体积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火时间 着火温度 低压低氧 辐射加热 热解
下载PDF
氨燃料燃烧性能数值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钟绍华 万桂芹 严利群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51,共6页
研究了氨燃料在内燃机缸内的燃烧性能和正庚烷对氨燃料燃烧性能的提升作用。首先,将氨燃烧的化学反应机理与内燃机单区燃烧模型相耦合,分析压缩比、进气温度、过量空气系数等对氨燃料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由于氨的燃点较高,压缩比为1... 研究了氨燃料在内燃机缸内的燃烧性能和正庚烷对氨燃料燃烧性能的提升作用。首先,将氨燃烧的化学反应机理与内燃机单区燃烧模型相耦合,分析压缩比、进气温度、过量空气系数等对氨燃料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由于氨的燃点较高,压缩比为16时进气温度必须达到800K氨燃料才能被压燃;同时发现在此条件下氨燃料能在稀薄条件下(α=2)燃烧。其次,将简化的正庚烷氧化反应机理与氨燃烧氧化反应机理相结合,研究不同摩尔百分比的正庚烷对氨燃料的引燃作用,结果显示随着正庚烷含量的增加,当压缩比为18时氨的压燃对进气温度的要求可从800K降至360K;当进气温度为450K时,压缩比可从大于120降至10。研究表明使用引燃燃料可以显著降低氨燃料压燃对进气温度和压缩比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氨燃料 化学反应机理 燃烧模型 引燃燃料
下载PDF
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不同喷射时刻和引燃油量下的燃烧和颗粒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磊 唐利军 +2 位作者 宁小康 刘亦夫 曾科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9-124,共6页
在一台改装的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上对不同的柴油喷射时刻和引燃油量(喷射油量)下的燃烧和颗粒排放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相关的燃烧和颗粒排放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喷射时刻和引燃油量的变化,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的颗粒排... 在一台改装的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上对不同的柴油喷射时刻和引燃油量(喷射油量)下的燃烧和颗粒排放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相关的燃烧和颗粒排放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喷射时刻和引燃油量的变化,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的颗粒排放呈现单峰分布,其粒径分布无太大的变化,峰值粒径出现在29nm附近。随着喷射时刻的提前,纳米级颗粒数量浓度显著增加,颗粒的质量浓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滞燃期逐渐推迟,总燃烧持续期先减小后缓慢增加,相应的放热率曲线型心在逐渐靠近上止点后逐渐远离;随着引燃油量的增加,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滞燃期和总燃烧持续期持续减小,放热率曲线型心逐渐靠近上止点,发动机排放颗粒的数量浓度明显减小,但其颗粒的质量浓度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天然气发动机 柴油引燃 颗粒排放 燃烧特性
下载PDF
引燃油量对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杰 张欣 +2 位作者 杨福源 王贺武 欧阳明高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5-379,386,共6页
在一台由六缸柴油机改造的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上进行试验,以分析引燃柴油量对该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引燃柴油量的增加,放热率曲线由双峰逐渐过渡为单峰,发动机热效率明显提高。压力升高率随引燃油量的增加和喷油时刻... 在一台由六缸柴油机改造的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上进行试验,以分析引燃柴油量对该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引燃柴油量的增加,放热率曲线由双峰逐渐过渡为单峰,发动机热效率明显提高。压力升高率随引燃油量的增加和喷油时刻的推迟而降低,而燃烧持续期随引燃油量的增加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 燃烧特性
下载PDF
柴油机燃用二元煤基燃料的燃烧和碳烟排放特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韩卫 朱建军 +2 位作者 安俏俏 高聪慧 苏志伟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72-1576,共5页
为缓解石油短缺现状并降低柴油机有害物排放,采用二元煤基燃料在1115型单缸柴油机上进行了甲醇均质混合气F-T柴油引燃燃烧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F-T柴油供油时刻和引燃量对燃烧和碳烟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供油时刻由16°CA B... 为缓解石油短缺现状并降低柴油机有害物排放,采用二元煤基燃料在1115型单缸柴油机上进行了甲醇均质混合气F-T柴油引燃燃烧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F-T柴油供油时刻和引燃量对燃烧和碳烟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供油时刻由16°CA BTDC提前至24°CA BTDC,碳烟排放最高降低27%,滞燃期变长,燃烧持续期先减小后增大,放热率中心先靠近后远离上止点;随着引燃量的增加,放热率中心缓慢接近上止点,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变短,中低负荷下,碳烟排放趋于平稳,高负荷下,碳烟排放逐渐变大。通过调整F-T柴油的供油时刻和引燃量可以对燃烧和碳烟排放进行匹配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甲醇均质混合 F-T柴油引燃 燃烧 碳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