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311
1
作者 龚维明 戴国亮 +1 位作者 蒋永生 薛国亚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2-88,共7页
本文介绍了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试验装置及其相对于传统静载试桩法的特点;并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对其关键技术———荷载箱埋设位置进行了归纳,以适应各种桩型和试桩试验要求;根据与传统静载试桩对比试验结果,提出了该法测... 本文介绍了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试验装置及其相对于传统静载试桩法的特点;并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对其关键技术———荷载箱埋设位置进行了归纳,以适应各种桩型和试桩试验要求;根据与传统静载试桩对比试验结果,提出了该法测试结果向传统静载试桩结果转换的经验转换法及精确转换法;最后介绍了该法在桥桩工程中(桩直径2.8m,极限承载力120000kN)的具体运用,显示了该法在大吨位、特殊试桩场地的桥桩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载力 自平衡法 荷载箱 埋设
原文传递
能量桩工程应用研究进展及PCC能量桩技术开发 被引量:125
2
作者 刘汉龙 孔纲强 吴宏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6-181,共6页
能量桩是一种由地源热泵技术与桩基埋管换热器结合组成的经济高效节能减排技术。简要介绍了基于地源热泵技术的能量桩技术原理、桩型、埋管形式以及技术经济优势,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能量桩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工程应用,包括基于灌注桩的... 能量桩是一种由地源热泵技术与桩基埋管换热器结合组成的经济高效节能减排技术。简要介绍了基于地源热泵技术的能量桩技术原理、桩型、埋管形式以及技术经济优势,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能量桩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工程应用,包括基于灌注桩的传热管埋管形式和基于预制桩的传热管埋管形式;指出了目前工程应用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一种新型PCC能量桩技术及其施工工艺;最后简要分析了能量桩技术在国家节能减排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桩 地源热泵 热力学 承载力 荷载传递 工程实例
下载PDF
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8
3
作者 叶观宝 叶书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70-275,共6页
水泥土搅拌桩是就地将软土和水泥搅拌在一起的一种加固地基方法,近年来在许多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文中介绍了水泥土的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通过两个工程实例,实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桩顶应力分布及桩身应力分布,分析... 水泥土搅拌桩是就地将软土和水泥搅拌在一起的一种加固地基方法,近年来在许多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文中介绍了水泥土的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通过两个工程实例,实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桩顶应力分布及桩身应力分布,分析搅拌桩的应力集中情形和受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桩 水泥土 软土地基 加固 试验 承载力
下载PDF
竖向荷载作用下倾斜桩的荷载传递性状及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68
4
作者 郑刚 王丽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3-330,共8页
桩基可能会因各种原因导致桩体发生倾斜,桩身的垂直度往往超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的允许值,如何确定这些倾斜程度并不很大的倾斜桩的承载力一直是工程实践中的难题。对天津某高层建筑工程不同垂直度的倾斜桩进行了现场载荷试验,试验... 桩基可能会因各种原因导致桩体发生倾斜,桩身的垂直度往往超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的允许值,如何确定这些倾斜程度并不很大的倾斜桩的承载力一直是工程实践中的难题。对天津某高层建筑工程不同垂直度的倾斜桩进行了现场载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小倾斜度下桩的承载力并不一定下降。在试验成果基础上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模拟,分析了不同垂直度、不同土质条件下桩的荷载传递及承载力受垂直度变化的规律。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当桩的垂直度不大于4%时,当桩身具有足够的抗弯强度和刚度时,相同荷载下其沉降反而小于竖直桩,但会在桩身产生一定的弯矩,桩顶自由的单桩也会产生一定水平位移。承台有助于减小倾斜桩的水平位移与挠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桩 桩土相互作用 竖向承载力 沉降 载荷试验
下载PDF
嵌岩桩承载性状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2
5
作者 陈斌 卓家寿 吴天寿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1-55,共5页
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Duncan非线性弹性E -B模型对嵌岩桩垂直荷载作用下的承载性状作了较为全面的探讨。指出嵌岩桩确实存在着深度效应 ,当嵌岩达到一定深度后 ,继续增加嵌岩深度 ,对桩的承载能力的提高已不明显 ,甚至无助于承载... 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Duncan非线性弹性E -B模型对嵌岩桩垂直荷载作用下的承载性状作了较为全面的探讨。指出嵌岩桩确实存在着深度效应 ,当嵌岩达到一定深度后 ,继续增加嵌岩深度 ,对桩的承载能力的提高已不明显 ,甚至无助于承载能力的提高。并得出了嵌岩桩垂直承载力与基岩强度成指数关系的结论 ,强调桩底沉渣不仅增加嵌岩桩的平均侧阻力和桩身沉降 ,而且将显著提高桩侧岩层的局部应力。文中结论可为桩基工程的科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岩桩 垂直承载力 端阻力 侧阻力 嵌岩深度 有限元
下载PDF
按桩顶沉降控制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的方法 被引量:37
6
作者 赵明华 曹文贵 +1 位作者 刘齐建 杨明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7-71,共5页
结合现场嵌岩桩试桩资料,深入分析了嵌岩桩的竖向承载机理,并提出了按桩顶沉降量控制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的设想及其相应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充分考虑桩侧土(岩)阻力及桩端岩层阻力的发挥程度,尤其适用于超长嵌岩灌注桩竖向承载力的计算,... 结合现场嵌岩桩试桩资料,深入分析了嵌岩桩的竖向承载机理,并提出了按桩顶沉降量控制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的设想及其相应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充分考虑桩侧土(岩)阻力及桩端岩层阻力的发挥程度,尤其适用于超长嵌岩灌注桩竖向承载力的计算,最后结合某大桥嵌岩桩静载荷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理论计算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岩桩 竖向承载力 荷载传递模型 桩顶沉降量 静载荷试验
下载PDF
超深开挖对单桩的竖向荷载传递及沉降的影响机理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3
7
作者 郑刚 刁钰 吴宏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7-845,共9页
目前对于超深基础下的桩的设计尚未考虑超深开挖、坑底隆起对桩产生的作用。现场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承载力时也仍采用常规的地表加载并扣除开挖深度范围内桩侧摩阻力的方法,没有考虑深开挖效应的影响。采用经实际工程算例验证的土参... 目前对于超深基础下的桩的设计尚未考虑超深开挖、坑底隆起对桩产生的作用。现场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承载力时也仍采用常规的地表加载并扣除开挖深度范围内桩侧摩阻力的方法,没有考虑深开挖效应的影响。采用经实际工程算例验证的土参数、桩身材料参数和桩土接触面参数,在均质土中建立了轴对称有限元模型,对三种不同试桩方法进行了模拟。通过开挖模拟,首先揭示了深开挖对桩的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对超深开挖对桩在开挖后再加载的荷载传递机理和沉降机理进行了研究。与常规试桩法和套管试桩法中的基坑底以下相同桩长的桩相比,超深开挖产生的影响效应使桩的极限承载力降低,竖向刚度减小,相同荷载下沉降加大,且其沉降中桩整体刺入所占的比例显著大于其它两者。桩侧摩阻力完全发挥时需要的桩土滑移量增大。此外,超深开挖可在桩身中产生较大的拉力,桩身中下部钢筋不能随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深开挖 抗压桩 承载力 有限元法 荷载试验
下载PDF
桩基础承载过程对近距离地铁隧道影响机制分析 被引量:34
8
作者 翁效林 孙腾 冯莹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8-142,共5页
为更好地了解桩基础承载过程对已建成隧道的长期影响,通过改进离心场桩基加载装置和试验监测设备进行离心试验,分析桩基础承载过程对邻近已有隧道的变形及受力影响,在试验中考虑了参数变化(不同桩顶荷载以及桩基础与隧道结构净距)因素,... 为更好地了解桩基础承载过程对已建成隧道的长期影响,通过改进离心场桩基加载装置和试验监测设备进行离心试验,分析桩基础承载过程对邻近已有隧道的变形及受力影响,在试验中考虑了参数变化(不同桩顶荷载以及桩基础与隧道结构净距)因素,并基于试验结果对桩-土-隧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承载桩基会引发临近地铁隧道结构变形,且以沉降变形为主,隧道截面影响区域横向变小,纵向变大;相对于隧道双侧存在承载桩基础,单侧桩基础荷载造成隧道所受弯矩分布向桩基础方向发生明显偏转,隧道结构向桩基础方向产生一定扭曲;桩基础承载所致附加应力会在隧道结构体产生应力集中效应,隧道拱腰部位是桩基受荷所引发土体附加荷载主要承受区;隧道结构会在承载桩周所产生的附加应力场中产生加筋阻拦效应,明显缓释桩周摩阻力在相同位置处的传递,桩顶荷载越大,缓释的程度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模型试验 地铁隧道 承载桩基 桩-土-隧道相互作用
下载PDF
单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王遇国 梅志荣 张季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1,共5页
利用预埋钢筋应力计和滑动测微计进行了强夯加固后的软弱土地基的桩身应力应变测试,探讨了钢筋应力计焊接、混凝土浇筑、静载试验堆载配重吊装等对测试的影响,给出了提高测试精度的建议。分析了弹性模量随桩身应变的变化关系,研究了不... 利用预埋钢筋应力计和滑动测微计进行了强夯加固后的软弱土地基的桩身应力应变测试,探讨了钢筋应力计焊接、混凝土浇筑、静载试验堆载配重吊装等对测试的影响,给出了提高测试精度的建议。分析了弹性模量随桩身应变的变化关系,研究了不同荷载作用下的桩侧摩阻力及端阻力分布规律、桩侧摩阻力随桩顶沉降的发挥性状以及粉砂层、粉质黏土层的桩侧摩阻力随该土层桩土相对位移的发挥性状。研究成果可供同类工程项目的设计和科研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载性状 滑动测微计 静载试验 侧摩阻力
下载PDF
上海世博500kV地下变电站超深抗拔桩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王卫东 翁其平 吴江斌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7-110,共4页
上海世博500kV大容量全地下变电站地下建筑直径(外径)为130m,地下结构埋置深度34m,正常使用阶段采用桩端深度达82.3m的钻孔灌注桩作为抗拔基础。与浅埋的地下工程相比,该深埋地下结构抗拔桩设计面临的特殊问题是如何反映如此大体量深层... 上海世博500kV大容量全地下变电站地下建筑直径(外径)为130m,地下结构埋置深度34m,正常使用阶段采用桩端深度达82.3m的钻孔灌注桩作为抗拔基础。与浅埋的地下工程相比,该深埋地下结构抗拔桩设计面临的特殊问题是如何反映如此大体量深层地下开挖卸荷对抗拔桩承载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深埋地下结构抗拔桩地面试桩开挖段侧摩阻力的扣除;开挖卸荷后桩周土体围压减小对桩基承载力削弱的影响;开挖卸荷基底隆起对桩产生的预拉力。介绍了上海世博500kV地下变电站工程超深抗拔桩的设计,采用现场试验与有限元方法针对上述深层开挖带来的特殊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与探讨。理论分析表明,深层开挖对抗拔桩承载性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承载力发生较大削弱且产生较大的预拉力。该抗拔桩的设计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变电站 抗拔桩 深层开挖 扩底桩 注浆 现场试验 双套管法 卸荷回弹 承载力 损失
下载PDF
CFG单桩及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张泰安 王军琪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0-24,共5页
研究目的:通过"高速铁路软土地基沉降控制试验研究"项目的路基试验段研究试验,和对CFG单桩及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的静载检测及数据分析,验证采用CFG桩网复合结构加固地基的处理方法是可行的,可为高速铁路路基的设计、施工... 研究目的:通过"高速铁路软土地基沉降控制试验研究"项目的路基试验段研究试验,和对CFG单桩及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的静载检测及数据分析,验证采用CFG桩网复合结构加固地基的处理方法是可行的,可为高速铁路路基的设计、施工提供指导。研究结论:通过对路基试验段的试验研究和静载检测及数据分析,总结出了检测CFG单桩及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静载试验方法;证明了静载试验能够检测CFG单桩及单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试验结果为完善CFG单桩及单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地基检测标准提供了依据,为在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加固工程中推广应用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G桩 复合地基 承载力 静载试验
下载PDF
黄土地区超长钻孔灌注桩荷载传递性状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东红 谢星 +2 位作者 张炜 祁生文 赵法锁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117-123,共7页
通过西安黄土地基中超长钻孔灌注桩静载荷试验和桩身轴力的测试,探讨了黄土地基中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 性状和荷载传递规律。超长桩桩身轴力的传递规律和侧摩阻力的发挥性状对黄土地基中超长桩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 重要的参考... 通过西安黄土地基中超长钻孔灌注桩静载荷试验和桩身轴力的测试,探讨了黄土地基中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 性状和荷载传递规律。超长桩桩身轴力的传递规律和侧摩阻力的发挥性状对黄土地基中超长桩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 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钻孔灌注桩 黄土地基 荷载传递性状 桩身 轴力 荷载传递规律 静载荷试验 黄土地区 超长桩 试验研究
下载PDF
Bearing capacity and load transfer mechanism of a static drill rooted nodular pile in soft soil areas 被引量:18
13
作者 Jia-jin ZHOU Kui-hua WANG +1 位作者 Xiao-nan GONG Ri-hong ZHA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705-719,共15页
The static drill rooted nodular pile is a new type of pile foundation consisting of precast nodular pile and the surrounding cemented soil.This composite pile has a relatively high bearing capacity and the mud polluti... The static drill rooted nodular pile is a new type of pile foundation consisting of precast nodular pile and the surrounding cemented soil.This composite pile has a relatively high bearing capacity and the mud pollution will be largely reduce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by using this type of pile.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load transfer mechanism of this pile,a group of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provid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is new pile and the bored pile.The axial force of a precast nodular pile was also measured by the strain gauges installed on the pile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xial force of the nodular pile and the skin friction supported by the surrounding soil,then 3D models were built by using the ABAQUS finite element program to investigate the load transfer mechanism of this composite pile in detail.By combining the results of field tests and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the outcome showed that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a static drill rooted nodular pile is higher than the bored pile,and that this composite pile will form a double stress dispersion system which will not only confirm the strength of the pile,but also make the skin friction to be fully mobilized.The settlement of this composite pile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precast nodular pile;meanwhile,the nodular pile and the surrounding cemented soil can be considered as deformation compatibility during the loading process.The nodes on the nodular pil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during the load transfer process,the shear strength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cemented soil and the soil of the static drill rooted pile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bored pi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ic drill rooted nodular pile load transfer bearing capacity ABAQUS Double stress dispersion system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原文传递
组合荷载下单桩承载特性现场试验 被引量:17
14
作者 赵春风 王卫中 +1 位作者 赵程 邱志雄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64,72,共7页
为了研究单桩在组合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设计和加工了现场试验组合荷载加载装置,该装置可方便施加竖向荷载并保证桩顶水平位移不受限制。通过现场试验,研究组合荷载不同加载顺序下单桩的承载力、弯矩以及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对单桩承... 为了研究单桩在组合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设计和加工了现场试验组合荷载加载装置,该装置可方便施加竖向荷载并保证桩顶水平位移不受限制。通过现场试验,研究组合荷载不同加载顺序下单桩的承载力、弯矩以及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对单桩承载特性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先施加水平荷载对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小,但相同竖向荷载下,单桩的沉降较大;水平荷载引起单桩上部侧阻力的减小,导致桩顶沉降增加;在水平荷载偏心距较小以及桩身自由段较小时,竖向荷载的预先施加减小了单桩的水平位移,提高了单桩的承载力;竖向荷载越大,桩身最大弯矩越小,竖向荷载有利于单桩水平承载性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单桩 现场试验 承载力 组合荷载
原文传递
挤扩支盘桩承载力性状的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飞 吴开兴 何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990-993,共4页
通过挤扩支盘桩原位测试试验,对单桩静载试验和桩身轴力测试结果分析表明,挤扩支盘桩的荷载–沉降曲线为缓变型,根据桩身应力测试结果,加荷初期桩摩阻力发挥较多,加荷后期,摩阻力已发挥到极限,所加荷载主要由支盘承担,支盘承担的荷载超... 通过挤扩支盘桩原位测试试验,对单桩静载试验和桩身轴力测试结果分析表明,挤扩支盘桩的荷载–沉降曲线为缓变型,根据桩身应力测试结果,加荷初期桩摩阻力发挥较多,加荷后期,摩阻力已发挥到极限,所加荷载主要由支盘承担,支盘承担的荷载超过总荷载的一半;挤扩支盘桩的支盘阻力主要体现端承力的性质,桩侧摩阻力和承力盘阻力的发挥具有明显的时序效应。试验研究成果为工程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数和实验依据。在工程实例中,挤扩支盘桩比同径、同桩长的普通灌注桩提高单桩承载力89%,节省工程造价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扩支盘桩 荷载传递特性 承载力 静载荷试验
下载PDF
静压桩荷载传递与承载性状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杨校辉 朱彦鹏 黄雪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6年第1期139-143,共5页
依托某实际工程,在对桩—土体系荷载传递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现场静力压桩试验和载荷试验过程中桩侧阻力的变化规律及其承载特性。结果表明:在竖向压力作用下静压桩穿越不同的土层时,需同时克服土体对桩侧阻力和端阻力作用,不同阶... 依托某实际工程,在对桩—土体系荷载传递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现场静力压桩试验和载荷试验过程中桩侧阻力的变化规律及其承载特性。结果表明:在竖向压力作用下静压桩穿越不同的土层时,需同时克服土体对桩侧阻力和端阻力作用,不同阶段桩顶荷载作用时的端阻和侧阻的发挥性状不同;随着压桩荷载增加,桩身上部摩阻力先于下部发挥作用,较先进入极限状态,体现了其异步性,桩基设计时桩身中上部应适当加强;地基土自身的强度会随地基土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对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发挥影响显著;正常工作阶段,桩基大都处于弹性变形阶段,然而超出此范围后,桩基破坏大都表现为沉降或不均匀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桩 承载性状 侧摩阻力 静载荷试验
下载PDF
海上风机嵌岩桩水平承载特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浦阳 董宏季 +1 位作者 乐丛欢 丁红岩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2-138,共7页
为确定海上风机嵌岩桩合理的嵌岩深度,本文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水平承载力、桩身变形、荷载传递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嵌岩深度达到2倍桩直径后,增加1 m嵌岩深度,水平承载力变化小于3‰,同时桩身内力和桩... 为确定海上风机嵌岩桩合理的嵌岩深度,本文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水平承载力、桩身变形、荷载传递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嵌岩深度达到2倍桩直径后,增加1 m嵌岩深度,水平承载力变化小于3‰,同时桩身内力和桩身变形在数值和规律上不再有明显变化,故认为最佳嵌岩深度为2倍桩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机 嵌岩桩 嵌岩深度 ABAQUS 有限元模型 水平承载力 变形 荷载传递
下载PDF
抗拔桩单桩承载特性试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18
作者 于丹 杜鹏祥 +1 位作者 张海洋 乔云航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8-825,共8页
目的研究抗拔桩单桩承载特性,分析桩基础在上拔荷载作用下摩阻力的发挥和桩身轴力的特点,从而验证数值模型的合理性.方法通过数值模拟软件对理想加载条件下的静载荷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数值计算与现场实测的荷载-位移关系进行对比,同... 目的研究抗拔桩单桩承载特性,分析桩基础在上拔荷载作用下摩阻力的发挥和桩身轴力的特点,从而验证数值模型的合理性.方法通过数值模拟软件对理想加载条件下的静载荷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数值计算与现场实测的荷载-位移关系进行对比,同时对抗拔桩的桩身内力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数值模拟与现场静载荷试验所得到的抗拔桩的荷载-位移关系符合较好,但是具有一定的误差,六组试桩桩顶位移的实测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的误差最大值为2.43 mm,最小值为0 mm;桩身轴力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桩底处轴力大小接近0 kN,支盘效应导致轴力发生突变,突变位置在桩顶以下5.5 m左右;桩侧摩阻力分布遵循"两头小,中间大"的分布规律,且上拔荷载越大,桩侧摩阻力发挥的越充分.结论该模型的建立与参数的选取是合理的,对抗拔桩的工程设计与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桩身轴力与桩侧摩阻力发挥特点的分析可以为工程设计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拔桩 承载特性 数值模拟 静载荷试验 桩身内力
下载PDF
第四系土层大直径超长桩的承载特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胡立明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35-38,共4页
在没有良好的持力层 (基岩或砂、卵石层 )和成熟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 ,对第四系土层大直径超长桩 (钻孔灌注桩 )的承载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以分析结果为依据 ,预估单桩承载力 ,结果与静力试桩结论相吻合。
关键词 第四系 超长桩 单桩 承载力 土层 第四系
下载PDF
冻土中单桩抗拔承载力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汪仁和 王伟 程永锋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66-771,共6页
以新疆地区某高压输电线冻土桩基础受力分析为背景,在人工冻结条件下,进行了单桩的室内抗拔模型试验.研究了在不同冻结温度下,冻土中单桩在竖向上拔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特性及其力学性状,分析了包括桩的轴力、桩土之间的冻结力沿桩身的... 以新疆地区某高压输电线冻土桩基础受力分析为背景,在人工冻结条件下,进行了单桩的室内抗拔模型试验.研究了在不同冻结温度下,冻土中单桩在竖向上拔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特性及其力学性状,分析了包括桩的轴力、桩土之间的冻结力沿桩身的分布规律,桩头竖向位移与荷载的关系,并且定量分析了冻结力和承载力与冻结温度的关系.最后,将分析结果与抗压桩进行了比较.成果可为西部冻土地区桩基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桩 室内模型试验 抗拔承载力 冻结力 冻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