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结构损伤的主动Lamb波定位技术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徐颖娣 袁慎芳 彭鸽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76-479,共4页
将Lamb波主动监测技术应用于复合材料损伤检测中,对二维结构损伤进行定位研究。利用压电陶瓷片作为驱动器和传感器,对结构损伤前后的传感信号做信号差,采用3种常用的信号时间延迟估计方法,比较这3种方法计算差信号和健康信号的时间延迟... 将Lamb波主动监测技术应用于复合材料损伤检测中,对二维结构损伤进行定位研究。利用压电陶瓷片作为驱动器和传感器,对结构损伤前后的传感信号做信号差,采用3种常用的信号时间延迟估计方法,比较这3种方法计算差信号和健康信号的时间延迟的损伤定位效果,其中定位方法采用了椭圆技术。详细介绍了这3种时间延迟估计方法的原理以及损伤定位结果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信号的信噪比较小的情况下,采用小波变换法能更准确地识别出复合材料冲击损伤的位置。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定位 Lamb波主动监测技术 时间延迟 小波变换 椭圆技术
下载PDF
弯曲旋转超声电机接触界面锥形角的分析与实验 被引量:23
2
作者 羊全钢 张凯 +1 位作者 周铁英 姜开利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3-419,共7页
要提高弯曲旋转超声电机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效率,就必须尽量减小其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相对滑移。并且要使马达定转子之间的摩擦接触界面与接触点的振动轨迹相垂直。先论证了一种数学方法去推算这种弯曲旋转超声电机接触界面的锥角计算公... 要提高弯曲旋转超声电机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效率,就必须尽量减小其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相对滑移。并且要使马达定转子之间的摩擦接触界面与接触点的振动轨迹相垂直。先论证了一种数学方法去推算这种弯曲旋转超声电机接触界面的锥角计算公式。然后以压电管超声电机为例,研制了一些外径5mm、内径4mm、长15mm但接触界面锥角不同的样机,通过实验证明马达定转子之间的摩擦接触界面与接触点的振动轨迹相垂直时马达转动效果最好。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证明了锥角计算公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旋转超声电机 接触界面 锥形角 实验 振动轨迹 计算
下载PDF
干涉型全保偏光纤水听器阵列研制 被引量:18
3
作者 胡永明 孟洲 +4 位作者 熊水东 刘阳 张学亮 费国强 王照霞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5-158,共4页
报道了干涉型全保偏光纤水听器阵列的研究结果。在详细介绍全保偏光纤水听器基元结构和性能基础上,描述了四基元阵列结构和特性,给出了光纤水听器基元相对接收灵敏度的频率响应和阵列指向性的测量结果。同时指出光纤水听器与传统压电换... 报道了干涉型全保偏光纤水听器阵列的研究结果。在详细介绍全保偏光纤水听器基元结构和性能基础上,描述了四基元阵列结构和特性,给出了光纤水听器基元相对接收灵敏度的频率响应和阵列指向性的测量结果。同时指出光纤水听器与传统压电换能器在性能指标、信号传输和处理等方面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型全保偏光纤水听器阵列 研制 结构 性能
下载PDF
压电悬臂梁振动的模态控制 被引量:16
4
作者 魏燕定 陈定中 程耀东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180-1184,共5页
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与模态控制来抑制悬臂梁的振动.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悬臂梁的动态特性,建立其动力方程.在悬臂梁振动时应力最大或次最大处的上、下表面同位配置压电片,作为抑制悬臂梁振动的致动器.基于模态控制方法,设计了模态传... 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与模态控制来抑制悬臂梁的振动.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悬臂梁的动态特性,建立其动力方程.在悬臂梁振动时应力最大或次最大处的上、下表面同位配置压电片,作为抑制悬臂梁振动的致动器.基于模态控制方法,设计了模态传感器和模态致动器.采用模态速度负反馈进行反馈控制,以此计算出各个作为致动器的压电片的控制电压,以抑制悬臂梁的振动.通过算例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以此方法布置压电片和输入控制电压,能迅速抑制悬臂梁的振动,可单独或同时控制几阶模态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悬臂梁 模态控制 振动 主动控制 有限元分析 智能结构
下载PDF
微型压电泵系统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杨树臣 程光明 +1 位作者 刘国君 刘建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8-323,共6页
提出了一种整机采用迭片式结构,单向阀采用悬臂梁式薄片阀的新结构微型压电泵,设计、制作了实验用样机泵,设计了正弦信号发生器电路,将产生的正弦信号经过电压放大和功率放大后,作为该泵的电源驱动,通过对该泵的工作性能进行较为系统的... 提出了一种整机采用迭片式结构,单向阀采用悬臂梁式薄片阀的新结构微型压电泵,设计、制作了实验用样机泵,设计了正弦信号发生器电路,将产生的正弦信号经过电压放大和功率放大后,作为该泵的电源驱动,通过对该泵的工作性能进行较为系统的实验测试和研究,提出了利用多腔体串联结构提高压电泵性能的优化设计方案。实验测试表明,该泵工作性能稳定(样机尺寸:Φ15mm×1.8mm;50V正弦信号输入,80Hz条件下,最大输出压力22kPa,流量达到3.6ml/min)。该泵的设计方法及所用制作工艺可用于研发大量生产的实用微型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梁阀 微型泵 压电泵 迭片结构
下载PDF
电磁超声多界面检测信号去噪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宋卫华 王小民 李明轩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6-231,共6页
为了解决传统压电超声换能器检测方式耦合不稳定的问题,将电磁超声应用于多层粘接结构界面检测。针对电磁超声界面检测信号噪声高和盲区大的问题,在电磁声换能原理和盲区成因分析的基础上,用小波阈值滤波和自适应抵消滤波方法对检测信... 为了解决传统压电超声换能器检测方式耦合不稳定的问题,将电磁超声应用于多层粘接结构界面检测。针对电磁超声界面检测信号噪声高和盲区大的问题,在电磁声换能原理和盲区成因分析的基础上,用小波阈值滤波和自适应抵消滤波方法对检测信号进行了处理,达到了降低信号噪声和减小盲区的目的。对钢板和双层橡胶粘接样品的回波信号处理结果表明:小波阈值滤波将信噪比提高了约12 dB,自适应抵消滤波有效地减小了由感生信号产生的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信号 电磁超声 去噪方法 压电超声换能器 多界面 自适应抵消 多层粘接结构 回波信号处理
下载PDF
双腔薄膜阀压电泵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曾平 程光明 +2 位作者 刘九龙 孙晓锋 赵艳龙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1-317,共7页
实验研究了理论所不能解释的多种因素对双腔压电泵输出流量的影响规律。选取了一种高效的橡胶薄膜阀片,设计并制作了具有较高输出能力的双腔泵样机。120V交流信号下,双腔串联压电泵最佳工作频率为180Hz,输出参数为520ml/min、22kPa;双... 实验研究了理论所不能解释的多种因素对双腔压电泵输出流量的影响规律。选取了一种高效的橡胶薄膜阀片,设计并制作了具有较高输出能力的双腔泵样机。120V交流信号下,双腔串联压电泵最佳工作频率为180Hz,输出参数为520ml/min、22kPa;双腔并联压电泵最佳工作频率为420Hz,输出参数为980ml/min、28kPa。通过实验确定了双腔压电泵的最佳腔体高度及双腔串联、并联压电泵压电片的最佳驱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 薄膜阀 压电泵 实验测试
下载PDF
锰掺杂对PNW-PMS-PZT压电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杜红亮 杜红娜 +2 位作者 周万城 裴志斌 屈绍波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6-779,共4页
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了Pb(Ni1/2W1/2)O3Pb(Mn1/3Sb2/3)O3Pb(Ti,Zr)O3xMnO2压电陶瓷,分析了经1150℃烧结2h制备的陶瓷样品的相结构组成。实验结果表明:所有陶瓷样品均为钙钛矿相,未发现其它晶相。随着锰掺杂量的增加,陶瓷晶粒逐渐长大... 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了Pb(Ni1/2W1/2)O3Pb(Mn1/3Sb2/3)O3Pb(Ti,Zr)O3xMnO2压电陶瓷,分析了经1150℃烧结2h制备的陶瓷样品的相结构组成。实验结果表明:所有陶瓷样品均为钙钛矿相,未发现其它晶相。随着锰掺杂量的增加,陶瓷晶粒逐渐长大。研究了不同剂量的锰掺杂对压电陶瓷介电和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锰掺杂量的增加,材料逐渐变“硬”,当MnO2掺杂量少于0.2%(按质量计,下同)时,相对介电常数εr、压电常数d33和机械品质因数Qm逐渐增加,介电损耗tanδ减小;当MnO2掺杂量多于0.2%时,εr、d33和Qm逐渐降低,tanδ增加。随着锰掺杂量的增加,机电耦合系数kp和Curie温度θC逐渐减小。MnO2掺杂量为0.2%的压电陶瓷适合制作大功率压电陶瓷变压器。其压电性能为:εr=2138,tanδ=0.0058,kp=0.613,Qm=1275,d33=380pC/N和θC=2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镍酸铅-锑锰酸铅-锆钛酸铅压电陶瓷 锰掺杂 介电性能 压电性能
下载PDF
室温下稳定的多波长掺铒光纤激光器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国勇 瞿荣辉 +2 位作者 杨敬 王向朝 方祖捷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1-824,共4页
通过在线形谐振腔中引入一段缠绕在压电陶瓷上的单模光纤作为正弦相位调制器,使得激射波长的损耗不固定,抑制由于掺铒光纤的均匀展宽效应引起的模式竞争,从而避免了在室温下不稳定的单波长激射,实现了多波长掺铒光纤激光器的稳定输出。... 通过在线形谐振腔中引入一段缠绕在压电陶瓷上的单模光纤作为正弦相位调制器,使得激射波长的损耗不固定,抑制由于掺铒光纤的均匀展宽效应引起的模式竞争,从而避免了在室温下不稳定的单波长激射,实现了多波长掺铒光纤激光器的稳定输出。为了获得平坦的多波长输出,在谐振腔里使用了一个损耗峰位于1530nm处的长周期光纤光栅,以获得较为平坦的增益谱。通过两个3dB耦合器制成的反射型梳状滤波器的滤波作用,实验中观察到稳定的多波长激射,相邻波长间隔约为0.45nm。中心9个波长的输出功率平坦度为10dB,边模抑制比大于25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光纤激光器 相位调制 多波长
原文传递
夹心式径向复合压电超声换能器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世清 许龙 +2 位作者 张志良 陈赵江 沈建国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4-110,共7页
对夹心式径向复合压电换能器径向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该换能器由弹性内芯、预应力金属管及柱面压电陶瓷晶堆径向复合而成.利用机电类比法,得到了换能器的径向振动等效电路及频率方程。探讨了换能器第1、2阶径向共振频率及有效机电耦合... 对夹心式径向复合压电换能器径向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该换能器由弹性内芯、预应力金属管及柱面压电陶瓷晶堆径向复合而成.利用机电类比法,得到了换能器的径向振动等效电路及频率方程。探讨了换能器第1、2阶径向共振频率及有效机电耦合系数与其几何尺寸的关系。研究表明,换能器第1阶径向共振频率随其内芯内径及预应力管壁厚度增大而降低;第2阶共振频率随内芯内径增大存在极小值,但随预应力管壁厚度增大单调下降。此外,采用第2阶径向共振模式能获得较高的有效机电耦合系数,并且压电陶瓷处于位移节线时,换能器有效机电耦合系数达极大值。对换能器共振频率的测试与有限元仿真表明。理论与实验及仿真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超声换能器 径向振动 夹心式 有效机电耦合系数 复合 共振频率 压电陶瓷 管壁厚度
下载PDF
压电陶瓷换能器宽带匹配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高天赋 曾娟 彭大勇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7-102,共6页
对压电陶瓷换能器的宽带匹配特性作了全面的分析表明:在不添加全通函数情况,Butterworth匹配定理涵有最低中心频率最大带宽和最大增益带宽乘积的优良匹配特性;当参数σ<0.252时,在最低中心频率和最大增益带宽准则下,在电路中添加全... 对压电陶瓷换能器的宽带匹配特性作了全面的分析表明:在不添加全通函数情况,Butterworth匹配定理涵有最低中心频率最大带宽和最大增益带宽乘积的优良匹配特性;当参数σ<0.252时,在最低中心频率和最大增益带宽准则下,在电路中添加全通函数是无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换能器 宽带匹配 特性 增益带宽 中心频率 匹配定理 带宽和 函数
下载PDF
电磁声换能器的辐射声场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秋颖 王小民 +1 位作者 李明轩 毛捷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8-324,共7页
分析了一种圆环形螺线圈、垂直偏置磁场结构的电磁声探头在非铁磁性介质铝中的辐射声场特性。首先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对探头进行了物理和数学建模,将表面力源近似成水平和竖直分布的两种,且水平分量远大于竖直分量,推导出该种力源产生的... 分析了一种圆环形螺线圈、垂直偏置磁场结构的电磁声探头在非铁磁性介质铝中的辐射声场特性。首先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对探头进行了物理和数学建模,将表面力源近似成水平和竖直分布的两种,且水平分量远大于竖直分量,推导出该种力源产生的声场的理论解析解。分别数值计算出了横波和纵波的切向和法向指向性,并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符合较好,为此种结构的电磁声换能器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声换能器 辐射声场 电磁感应原理 水平分量 磁场结构 声场特性 磁性介质 数学建模
下载PDF
柔性梁颤振机理在压电式微型风能收集器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兴强 温志渝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5-150,共6页
提出了基于颤振机理的微型风能收集器,采用颤振的柔性梁牵引锆钛酸铅(PZT)压电梁发生振动。通过风洞实验研究了柔性梁颤振发生的过程,发现颤振发生在切入临界风速与切出临界风速之间。分析了柔性梁的长和宽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发现随柔性... 提出了基于颤振机理的微型风能收集器,采用颤振的柔性梁牵引锆钛酸铅(PZT)压电梁发生振动。通过风洞实验研究了柔性梁颤振发生的过程,发现颤振发生在切入临界风速与切出临界风速之间。分析了柔性梁的长和宽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发现随柔性梁长度增加,收集器的临界风速、颤振频率、输出电压和功率等性能都减小;随着宽度增加,临界风速基本不变,而颤振频率、输出电压和功率都增加。微型风能收集器的最低临界风速为6.4m/s,最大输出功率为1.30mW。结果表明柔性梁结构降低了PZT梁的切入临界风速,提高了输出功率,证实了基于柔性梁颤振结构的微型风致振动能量收集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颤振 风致振动 柔性梁 压电换能器 收集器
下载PDF
径向复合圆柱压电超声换能器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世清 杨先莉 +1 位作者 张志良 陈赵江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8-194,共7页
提出一种三元径向复合圆柱压电超声换能器,并对其径向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及机电类比原理,导出了柱坐标系中分割处理径向极化压电陶瓷管准厚度模振动及薄壁短圆管径向振动的机电等效电路;利用径向力和振速连续的边界条... 提出一种三元径向复合圆柱压电超声换能器,并对其径向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及机电类比原理,导出了柱坐标系中分割处理径向极化压电陶瓷管准厚度模振动及薄壁短圆管径向振动的机电等效电路;利用径向力和振速连续的边界条件,得出了径向复合圆柱压电换能器系统的径向振动机电等效电路及其共振频率方程。探讨了换能器径向共振频率及有效机电耦合系数随其几何尺寸的变化关系。研究表明,换能器的径向共振频率及有效机电耦合系数随其内芯半径和预应力管壁厚度增大而降低。研制了一些径向复合圆柱压电换能器,并对其径向共振频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理论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超声换能器 径向振动 圆柱 复合 有效机电耦合系数 共振频率方程 机电等效电路 压电换能器
下载PDF
压电梯度薄壳的高阶理论解 被引量:2
15
作者 伍晓红 沈亚鹏 +1 位作者 陈常青 田晓耕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0-107,共8页
 压电功能梯度执行器能产生较大的位移、降低应力峰值并避免了粘结层带来的问题,压电梯度超声换能器能拓展频带宽度。本文作者提出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求解压电梯度薄壳力、电行为特性的高阶理论。设定位移分量为壳厚的线性函数,而电势...  压电功能梯度执行器能产生较大的位移、降低应力峰值并避免了粘结层带来的问题,压电梯度超声换能器能拓展频带宽度。本文作者提出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求解压电梯度薄壳力、电行为特性的高阶理论。设定位移分量为壳厚的线性函数,而电势沿厚度方向为二次分布。考虑了压电作动元的驱动信号不同时所具有的不同形式的电荷平衡方程。应用Fourier级数法得到压电系数沿厚度坐标变化的梯度壳的力电耦合的解析解。所得结果可退化至梁、板等多种特殊情况。利用所得方程分析了一非均匀简支压电层合板,并与三维精确结果作了对比,两者吻合得很好,表明该理论的正确性。最后具体求解了压电梯度圆柱壳的力、电特性,给出了位移、应力、电势沿厚度方向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理论 功能梯度 压电壳
下载PDF
TeO_2压电换能器的外部匹配网络设计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存波 谢本亮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8-770,共3页
TeO2晶体作为声光性能优越的材料之一,在设计过程中由于阻抗不能完全匹配及声波在不同声学阻抗的弹性体间传播时,分界面处会发生反射和透射,导致损耗在中间频率处过大,频率特性不稳定;分析TeO2压电换能器的阻抗特性呈容性电抗,所以采用... TeO2晶体作为声光性能优越的材料之一,在设计过程中由于阻抗不能完全匹配及声波在不同声学阻抗的弹性体间传播时,分界面处会发生反射和透射,导致损耗在中间频率处过大,频率特性不稳定;分析TeO2压电换能器的阻抗特性呈容性电抗,所以采用感性的电感器件对其进行外部补偿,可提高换能器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换能器 损耗 阻抗匹配 匹配网络
下载PDF
调制转移光谱稳频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左爱斌 李文博 +2 位作者 彭月祥 曹建平 臧二军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4-166,共3页
 532 nm激光的碘吸收谱线的频率被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推荐用于频率计量标准,激光频率标准对长度和时间的计量是很重要的。碘分子在532 nm附近有丰富的强吸收谱线,可以作为频率稳定的绝对参考谱线。使用532 nm 单块固体激光器,在 375 ...  532 nm激光的碘吸收谱线的频率被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推荐用于频率计量标准,激光频率标准对长度和时间的计量是很重要的。碘分子在532 nm附近有丰富的强吸收谱线,可以作为频率稳定的绝对参考谱线。使用532 nm 单块固体激光器,在 375 kHz 新的调制频率下,利用调制转移技术,将激光频率调谐到127 I2 的R(56)32 0跃迁的吸收谱线,并观察到该吸收谱线相应的 15 条超精细结构分量。通过展宽的调制谱线可以看出375 kHz的调制频率得到比312 kHz调制频率更高的鉴频敏感度,并在实验上成功地将激光频率稳定在碘的超精细吸收谱线的a10 分量上长达10 h,估计稳定度在10-13量级。准确的频率稳定性正在两台激光器上用拍频的方法进行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固体激光器 频率稳定 调制转移 碘超精细光谱
原文传递
压电陶瓷材料对超声马达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树昕 董蜀湘 +1 位作者 桂治轮 李龙土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3-26,29,共5页
考察了3种不同性能的压电陶瓷材料,即偏硬性的铌镁-铌锰-锆钛酸铅(PMMN-PZT)、软性的铌镁-铌镍-锆钛酸铅(PMN-PNN-PZT)和性能介于二者之间的经MnO2添加改性的PMN-PNN-PZT对压电马达性能的影... 考察了3种不同性能的压电陶瓷材料,即偏硬性的铌镁-铌锰-锆钛酸铅(PMMN-PZT)、软性的铌镁-铌镍-锆钛酸铅(PMN-PNN-PZT)和性能介于二者之间的经MnO2添加改性的PMN-PNN-PZT对压电马达性能的影响。利用这3种压电陶瓷材料作为一种摇头式压电超声马达的定子换能器,分别考察了它们对转速、力矩输出、效率和定子换能器的频带宽度等性能的影响。作为对比,也考察了研制的压电马达和日本同类压电马达产品性能的比较,结果显示研制的马达样面性能不低于日本马达的性能,其综合性能甚至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材料 超声马达 性能
下载PDF
穿单孔型宽频带换能器 被引量:7
19
作者 贺西平 胡静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1-225,共5页
提出一穿单孔型换能器,即在夹心式压电换能器前盖板上穿一圆台形单孔。先利用一维设计理论推导出在某一参考面换能器的等效质量、等效电阻的表达式,得到换能器的机械品质因数和带宽的表达式。后又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换能器的电压发射... 提出一穿单孔型换能器,即在夹心式压电换能器前盖板上穿一圆台形单孔。先利用一维设计理论推导出在某一参考面换能器的等效质量、等效电阻的表达式,得到换能器的机械品质因数和带宽的表达式。后又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换能器的电压发射响应。与未穿孔换能器相比较,在一定尺寸范围内,频带宽度将得到拓宽。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符合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换能器 孔型 宽频带 频带宽度 有限元方法 等效质量 设计理论 等效电阻
下载PDF
直线微动马达箝位超声换能器(PGUT)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董蜀湘 周铁英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9-28,共10页
本文提出一种用于超声微动直线马达的环形三叠片压电箝位超声换能器(Position-Cripped Ultrasonic Transducer,简称:PGUT)。其原理是利用换能器的超声振动产生的表面效应,来实现直线微动马达的箝位或松位。本文给出了这种换能器的共振... 本文提出一种用于超声微动直线马达的环形三叠片压电箝位超声换能器(Position-Cripped Ultrasonic Transducer,简称:PGUT)。其原理是利用换能器的超声振动产生的表面效应,来实现直线微动马达的箝位或松位。本文给出了这种换能器的共振频率、有效机电耦合系数及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PGUT 能迅速、平稳的执行箝位、松位动作,并且具有低工作电压驱动<V_有效:30-50V)的特点,这种换能器已有效的应用到直线微动马达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能器 超声 直线电机 电动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