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电分流阻尼控制悬臂梁振动的参数优化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智春 孙浩 崔海涛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0-733,共4页
采用阻抗分析技术,根据压电材料的机电耦合特性和RLC电路的电学阻抗特性,详细推导了RLC串联压电分流阻尼系统的机械阻抗特性,研究了作单模态振动的悬臂梁在粘贴压电片后形成的压电悬臂梁系统的位移传递函数特性。借助于调谐质量阻尼减... 采用阻抗分析技术,根据压电材料的机电耦合特性和RLC电路的电学阻抗特性,详细推导了RLC串联压电分流阻尼系统的机械阻抗特性,研究了作单模态振动的悬臂梁在粘贴压电片后形成的压电悬臂梁系统的位移传递函数特性。借助于调谐质量阻尼减振理论,进行了压电分流阻尼系统的参数优化分析,并通过算例验证了参数优化前后压电分流阻尼系统对悬臂梁振动的被动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分流阻尼 振动控制 参数优化
下载PDF
0-3型压电复合材料覆盖层水下吸声性能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于利刚 李朝晖 马黎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6-323,共8页
目前压电分流阻尼技术在振动和噪声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尝试将压电分流阻尼技术应用于水下吸声领域,以提高覆盖层的吸声性能.将压电覆盖层厚度模态的机电方程和声波传播的传递矩阵相结合,建立一维电声模型.该模型可以用于... 目前压电分流阻尼技术在振动和噪声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尝试将压电分流阻尼技术应用于水下吸声领域,以提高覆盖层的吸声性能.将压电覆盖层厚度模态的机电方程和声波传播的传递矩阵相结合,建立一维电声模型.该模型可以用于分析多层压电和非压电水下吸声覆盖层的吸声性能.采用该模型分析了0-3型压电复合材料覆盖层的水下吸声性能.压电复合材料的参数是采用Fumkawa的模型计算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分流电阻,负电容分流电路可以在较宽的频率范围显著提高覆盖层的吸声性能.其原理可以从阻抗匹配的角度解释.负电容分流电路可以调整压电覆盖层的表面声阻抗,使之与水的特性声阻抗相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分流阻尼 吸声 负电容 0-3型压电复合材料
原文传递
齿轮被动减振技术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古成中 吴新跃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4-76,共3页
为了进一步完善齿轮被动减振技术,总结了齿轮被动减振技术的研究现状,深入研究摩擦耗能器(阻尼环、阻尼塞)和粘弹性耗能器(自由阻尼层、约束阻尼层)的减振特性,指出目前齿轮被动减振技术存在的局限性。通过实例证明压电分流阻尼技术应... 为了进一步完善齿轮被动减振技术,总结了齿轮被动减振技术的研究现状,深入研究摩擦耗能器(阻尼环、阻尼塞)和粘弹性耗能器(自由阻尼层、约束阻尼层)的减振特性,指出目前齿轮被动减振技术存在的局限性。通过实例证明压电分流阻尼技术应用于齿轮被动减振的可行性和正确性,系统研究了粘弹性阻尼和压电分流阻尼的减振特性,分析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提出一种全新的齿轮被动减振方法—压电-粘弹性材料杂交阻尼减振技术,形成优势互补,为齿轮被动减振技术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减振 摩擦耗能器 粘弹性耗能器 压电分流阻尼 杂交阻尼
下载PDF
基于压电分支阻尼技术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振动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周标 柯宏威 +2 位作者 陈旭 臧朝平 金瑶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9-215,222,共8页
开展基于压电分支阻尼技术的叶片振动抑制方法研究。首先,对于叶片结构和压电陶瓷构成的机电耦合系统,研究其有限元动力学建模方法及模型减缩技术;其次,分析了经典的谐振分支电路以及含负电容的电感-电阻分支电路的原理和方法;最后,实... 开展基于压电分支阻尼技术的叶片振动抑制方法研究。首先,对于叶片结构和压电陶瓷构成的机电耦合系统,研究其有限元动力学建模方法及模型减缩技术;其次,分析了经典的谐振分支电路以及含负电容的电感-电阻分支电路的原理和方法;最后,实际构建上述压电分支电路,重点研究了大电感和负电容的物理实现方法,并通过实验考察压电分支阻尼对某型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结构振动抑制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建模及分析方法引入了压电陶瓷“等效电容”的概念,能够准确地预测叶片-压电陶瓷机电耦合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具备处理实际复杂叶片结构的能力;谐振分支电路在抑制叶片单阶模态振动方面效果显著,负电容的引入能够有效地增强压电分支阻尼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分支阻尼 叶片振动抑制 谐振分支电路 集成电感 负电容
下载PDF
压电分流阻尼控制悬臂梁振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智春 崔海涛 孙浩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6-528,共3页
采用压电分流阻尼原理,对根部粘贴压电陶瓷片的柔性悬臂梁振动控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设计了一个由电容、电阻和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等效电感电路,解决了压电分流电路设计中的超大电感器问题。根据测试得到的带压电分流电路悬臂梁的闭... 采用压电分流阻尼原理,对根部粘贴压电陶瓷片的柔性悬臂梁振动控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设计了一个由电容、电阻和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等效电感电路,解决了压电分流电路设计中的超大电感器问题。根据测试得到的带压电分流电路悬臂梁的闭路和开路自然频率,确定出了压电分流电路的最优参数,对悬臂梁的瞬态振动和单频简谐激励下的稳态振动控制实验表明了压电分流阻尼被动控制结构振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分流阻尼 振动控制 分流电路 悬臂梁
下载PDF
通过压电分流阻尼技术抑制结构振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毛崎波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690-2693,共4页
以一四边固定矩形板为例,通过实验方法对三种不同的压电分流阻尼技术(RL串联压电分流电路、RL并联压电分流电路以及RL-C并联压电分流电路)的振动控制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当压电分流电路的参数调节到最优值时,能够有效降... 以一四边固定矩形板为例,通过实验方法对三种不同的压电分流阻尼技术(RL串联压电分流电路、RL并联压电分流电路以及RL-C并联压电分流电路)的振动控制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当压电分流电路的参数调节到最优值时,能够有效降低结构振动;RL串联压电分流电路和RL并联压电分流电路的控制效果基本相等;RL-C并联压电分流电路能够降低分流电路中的最优电感值,但是控制效果也随之变差。实验结果还表明压电分流电路对电感值相当敏感,如果电感值偏离最优值,有可能会使得控制效果大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分流阻尼 分流电路 压电陶瓷 结构振动
下载PDF
压电分流阻尼电路设计的极点配置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柳维玮 毛崎波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4-148,共5页
针对作为被动控制的压电分流阻尼电路提出极点配置方法。对压电分流阻尼系统建立机电耦合方程,考虑模态位移为输出量,得到系统极点的特征方程。运用主导极点与虚轴的距离对系统动态响应衰减有着关键作用这一特性,确立优化目标,然后求解... 针对作为被动控制的压电分流阻尼电路提出极点配置方法。对压电分流阻尼系统建立机电耦合方程,考虑模态位移为输出量,得到系统极点的特征方程。运用主导极点与虚轴的距离对系统动态响应衰减有着关键作用这一特性,确立优化目标,然后求解出压电分流阻尼电路参数的最优值。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所设计的优化方法进行检验,并与传统传递函数优化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运用极点配置方法设计的压电分流电路有着良好的抑制振动的效果,这验证了极点配置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分流阻尼 分流电路 极点配置方法 振动控制 参数优化
下载PDF
基于压电分支阻尼的多模态电路被动控制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刘莹 卜雄洙 庞俊恒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0-303,共4页
该文对基于压电阻尼技术的结构多模态振动控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从理论上对其能量转换技术,即压电阻塞电流分支电路原理及其优化电路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最后以根部粘贴有压电陶瓷片的悬臂梁结构为例,设计了相应的阻塞电流分支电路,并对... 该文对基于压电阻尼技术的结构多模态振动控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从理论上对其能量转换技术,即压电阻塞电流分支电路原理及其优化电路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最后以根部粘贴有压电陶瓷片的悬臂梁结构为例,设计了相应的阻塞电流分支电路,并对该结构的一阶和二阶模态振动控制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对2个振动模态同时进行衰减,减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控制 压电分支阻尼 阻塞电流电路 悬臂梁
下载PDF
框架薄壁类结构压电分流阻尼多模态减振试验研究
9
作者 刘亚宁 周嘉明 +2 位作者 董龙雷 刘建 赵建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01-109,146,共10页
以四边固支铝合金板(框架薄壁类结构)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基于压电分流阻尼电路的多模态减振试验研究。首先,开展扫频激励下单压电片单模态减振试验,电路最优参数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互吻合,同时发现电路最优参数可在一个区间内取值,... 以四边固支铝合金板(框架薄壁类结构)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基于压电分流阻尼电路的多模态减振试验研究。首先,开展扫频激励下单压电片单模态减振试验,电路最优参数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互吻合,同时发现电路最优参数可在一个区间内取值,而不需要与理论计算值保持绝对一致,表明压电分流阻尼电路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性;然后,基于阻塞电路开展了扫频激励下多模态减振试验,通过多个压电片实现了20~2 000 Hz内振动能量下降20.2%的减振效果,同时在一些主要模态频率处峰值控制效果可达63%,试验充分验证了多压电片多模态减振的可行性;最后,在噪声载荷激励下开展了多模态电路减振试验,在20~2 000 Hz内铝合金板三个位置处加速度响应的均方根值分别降低了19.1%,18.2%,15.3%,在648 Hz处峰值分别下降了34.1%,33.3%,31.0%。试验结果表明,多模态电路在实际工程载荷条件下仍然具有一定的减振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分流阻尼 多模态振动控制 阻塞电路 噪声激励 薄壁结构
下载PDF
基于压电分流阻尼电路的悬臂振动控制方法
10
作者 郝子元 张巧寿 +4 位作者 秦朝红 张忠 高博 任方 侯传涛 《强度与环境》 CSCD 2023年第3期53-57,共5页
针对航天领域内广泛应用的大尺寸、高柔性结构存在的振动自由衰减速度慢的问题,为了防止振动对飞行器结构的功能造成影响或者破坏,设计了基于宏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MFC)压电分流阻尼电路的结构减振方法。在对压电片电... 针对航天领域内广泛应用的大尺寸、高柔性结构存在的振动自由衰减速度慢的问题,为了防止振动对飞行器结构的功能造成影响或者破坏,设计了基于宏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MFC)压电分流阻尼电路的结构减振方法。在对压电片电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电路结构进行了设计和分析,并用阻抗分析法对电路参数进行了优化,其中采用浮地模拟电感实现了电路中所需的大电感。针对典型悬臂梁结构,采用仿真手段分析了压电分流阻尼电路的减振效果,并搭建试验系统进行试验验证,压电分流电路能够显著降低结构的振动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FC压电片 分流阻尼 多模态 振动控制
下载PDF
压电分流阻尼的虚拟实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宁 程礼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63,共5页
提出压电分流阻尼技术的虚拟实现方法,用主动控制的方法来真实地模拟被动压电分流阻尼器的效果。利用压电分流阻尼系统的动力学基本方程设计反馈控制器,建立相应于LR串联分支电路的反馈控制结构,整个闭环控制系统稳定或渐进稳定。虚拟... 提出压电分流阻尼技术的虚拟实现方法,用主动控制的方法来真实地模拟被动压电分流阻尼器的效果。利用压电分流阻尼系统的动力学基本方程设计反馈控制器,建立相应于LR串联分支电路的反馈控制结构,整个闭环控制系统稳定或渐进稳定。虚拟实现方法避免了大电感的要求,可以在线调节电感和电阻的数值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克服了物理压电分流阻尼器的两大缺陷。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虚拟实现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连续结构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材料 压电分流阻尼 分支电路 振动控制 虚拟实现
下载PDF
Singular variation property of elastic constants of piezoelectric ceramics shunted to negative capacitance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吉英 李朝晖 李启虎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566-575,共10页
Piezoelectric shunt damp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ibration suppression, sound absorption, noise elimination, etc. In such applications, the variant elastic constants of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are the essential par... Piezoelectric shunt damp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ibration suppression, sound absorption, noise elimination, etc. In such applications, the variant elastic constants of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are the essential parameters that determine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systems, when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are shunted to normal electrical elements, i.e., resistance, inductance and capacitance, as well as their combinations. In recent years, many research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wideband sound absorption or vibration suppression can be realized with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shunted to negative capacitance. However, most systems using the negative-capacitance shunt circuits show their instabilities in the optimal condition, which are essentially caused by the singular variation properties of elastic constants of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when shunted to negative capacitance. This paper aims at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negative-capacitance shunt circuits on elastic constants of a piezoelectric ceramic plate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es and experiments, which gives an rational explanation for why negative capacitance shunt circuit is prone to make structure instable. Firs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elastic constants c11, c33, c55 of the piezoelectric ceramic and the shunt negative capacitance are derived with the piezoelectric constitutive law theoretically. Then, an experimental setup is established to verify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through observing the change of elastic constant c55 of the shunted piezoelectric plate with the variation of negative capacitanc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analyses, which reveals that the instability of the shunt damping system is essentially caused by the singular variation property of the elastic constants of piezoelectric material shunted to negative capaci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electric ceramics elastic constant shunt damping negative capacitance
下载PDF
Investigations of thickness-shear mode elastic constant and damping of shunted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with a coupling resonator
13
作者 胡吉英 李朝晖 +1 位作者 孙阳 李启虎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441-450,共10页
Shear-mode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have been widely used to shunt the damping of vibrations where utilizing surface or interface shear stresses. The thick-shear mode (TSM) elastic constant and the mechanical loss fa... Shear-mode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have been widely used to shunt the damping of vibrations where utilizing surface or interface shear stresses. The thick-shear mode (TSM) elastic constant and the mechanical loss factor can change correspondingly when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are shunted to different electrical circuits. This phenomenon makes it possible to control the performance of a shear-mode piezoelectric damping system through designing the shunt circuit. However, due to the difficulties in directly measuring the TSM elastic constant and the mechanical loss factor of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ose parameters and the shunt circuits have rarely been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a coupling TSM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nt system is proposed to indirectly measure the variations of the TSM elastic constant and the mechanical loss factor of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The main idea is to transform the variations of the TSM elastic constant and the mechanical loss factor into the changes of the easily observed resonant frequency and electrical quality factor of the coupling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 Based on this model, the formular relationships are set up theoretically with Mason equivalent circuit method and they are validated with finite element (FE) analyses. Finally, a prototype of the coupling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 is fabricated with two shear-mode PZT5A plates to investigate the TSM elastic constants and the mechanical loss factors of different circuit-shunted cases of the piezoelectric plate. Both the resonant frequency shifts and the bandwidth changes observed in experiments are in good consistence with the theoretical and FE analyses under the same shunt conditions. The proposed coupling resonator and the obtained relationships are validated with but not limited to PZT5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shunt damping shear mode elastic constant
全文增补中
基于压电分流阻尼技术的弹性环式隔振器阻尼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双 文立华 刘勇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23-827,共5页
针对某发动机推力轴承弹性环式隔振器阻尼效果不太理想、阻尼不可调等问题,引入压电分流阻尼技术用于弹性环式隔振器减振特性研究。采用压电片代替弹性环式隔振器中的阻尼材料,设计了弹性环式压电分流阻尼隔振器,并设计了基于回转器的... 针对某发动机推力轴承弹性环式隔振器阻尼效果不太理想、阻尼不可调等问题,引入压电分流阻尼技术用于弹性环式隔振器减振特性研究。采用压电片代替弹性环式隔振器中的阻尼材料,设计了弹性环式压电分流阻尼隔振器,并设计了基于回转器的共振压电分流电路,建立压电分流阻尼系统机电耦合模型,研究分流电路参数的优化方法,确定了分流电路最优参数。最后建立弹性环式压电分流阻尼隔振器测试系统,实验测试了压电分流阻尼系统的减振性能,结果表明压电分流阻尼使得结构共振响应幅值降低了9 d B,明显改善了弹性环式隔振器的阻尼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分流阻尼 弹性环 隔振器 压电分流电路
下载PDF
压电分流阻尼系统的重置开关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宁 张景绘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41-845,共5页
对于具有压电分支电路系统的结构提出一种新颖的重置开关控制方法,建立了基于能量释放的控制律来减小系统的总能量:当电路中电感储存的能量达到最大值时,将电路开关短时断开并释放电感储存的能量,当电路开关再次合上后,电感无能量回传... 对于具有压电分支电路系统的结构提出一种新颖的重置开关控制方法,建立了基于能量释放的控制律来减小系统的总能量:当电路中电感储存的能量达到最大值时,将电路开关短时断开并释放电感储存的能量,当电路开关再次合上后,电感无能量回传给被控结构,从而减小流入被控结构的能量,保证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对一个悬臂梁的数值研究表明,重置开关控制方法对结构的振动具有明显的控制效果,而且其抑制脉冲响应的性能要优于被动压电分流阻尼技术,对环境和系统参数变化的敏感性比被动压电分流阻尼技术的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材料 压电分流阻尼 开关控制 振动控制
下载PDF
应用长度极化压电陶瓷33模态的半主动减振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吉英 李朝晖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0-588,共9页
该文提出利用长度方向极化的压电材料的33模态来实现半主动减振。论文以横梁为例,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对比研究了当压电材料分别连接31、33两种模态对应的最佳分流电路时,压电材料两种模态在横梁的共振频率附近的减振效果。结果表... 该文提出利用长度方向极化的压电材料的33模态来实现半主动减振。论文以横梁为例,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对比研究了当压电材料分别连接31、33两种模态对应的最佳分流电路时,压电材料两种模态在横梁的共振频率附近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33模态比31模态具有更高的减振效率。此外,鉴于33模态存在极化长度有限的问题,仿真分析了压电材料的尺寸和位置对减振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个利用压电材料33模态的多模态减振的组合设计,对横梁的前三个模态起到了很好的减振作用。相对31模态而言,横梁的每个振动模态均有约6dB的减振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主动减振 压电分流阻尼 压电材料 33模态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精密机械结构的自适应压电分流阻尼抑振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智春 孙浩 +2 位作者 李凯翔 武丹 王臻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5-428,432,共5页
为提高压电分流阻尼系统对多模态振动的抑制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负阻抗变换器的频率自适应模拟电感电路,并应用于压电分流电路的设计,使压电分流电路能适应结构振动频率的变化而一直处于谐振状态,从而达到最佳的阻尼抑振效果,并研究了... 为提高压电分流阻尼系统对多模态振动的抑制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负阻抗变换器的频率自适应模拟电感电路,并应用于压电分流电路的设计,使压电分流电路能适应结构振动频率的变化而一直处于谐振状态,从而达到最佳的阻尼抑振效果,并研究了分流电路构型和各元件阻抗对抑振效果的影响。将此电路应用于典型精密机械结构——硬盘驱动器磁头驱动臂的多模态振动响应抑制,取得了良好的抑振效果,结构的前3阶稳态响应传递函数的幅值分别降低了8.15 dB、12.06 dB和2.11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分流阻尼 多模态振动抑制 自适应 硬盘驱动器
下载PDF
半被动多层压电吸声技术及其电路模型
18
作者 张文群 张萌 吴新跃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3-436,共4页
提出了一种吸声新技术——半被动压电吸声技术,并对其进行了等效电路模型分析。该吸声结构采用在压电片电极两端串联负电容、电感和电阻分支电路,利用这种半被动结构中低频能量损耗因子较高及带宽较大的优良性能,构成新的压电吸声结构,... 提出了一种吸声新技术——半被动压电吸声技术,并对其进行了等效电路模型分析。该吸声结构采用在压电片电极两端串联负电容、电感和电阻分支电路,利用这种半被动结构中低频能量损耗因子较高及带宽较大的优良性能,构成新的压电吸声结构,建立了多层吸声结构的梅森等效电路模型,对其吸声系数等进行了数值模拟,表明其具有优良的宽带中低频吸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分流阻尼 吸声 半被动 负电容
下载PDF
硬盘读写头驱动臂的压电分流阻尼抑振
19
作者 孙浩 杨智春 武丹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7-670,674,共5页
针对读写头驱动臂的振动响应限制了硬盘驱动器性能提高的问题,进行了硬盘读写头驱动臂的压电分流阻尼抑振实验。在考虑驱动臂自身阻尼的情况下,根据结构振动方程和分流电路机械阻抗方程,建立了耦合有压电分流电路的驱动臂系统的传递函数... 针对读写头驱动臂的振动响应限制了硬盘驱动器性能提高的问题,进行了硬盘读写头驱动臂的压电分流阻尼抑振实验。在考虑驱动臂自身阻尼的情况下,根据结构振动方程和分流电路机械阻抗方程,建立了耦合有压电分流电路的驱动臂系统的传递函数,以传递函数的极大值最小化为目标进行分流电路的参数优化,采用LM-BP网络建立优化参数和结构动力学参数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实验证明,参数优化后的压电分流阻尼系统能有效抑制驱动臂的振动响应,使其1阶稳态响应降低了28.70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分流阻尼 传递函数 参数优化 硬盘驱动器
下载PDF
基于拓扑优化的叶盘压电阻尼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琳 田开元 +1 位作者 范雨 马皓晔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31-1840,共10页
针对压电分支阻尼技术在航空发动机叶盘结构振动抑制问题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拓扑优化方法,可给出限定用量的压电材料在轮盘上的最佳位置,以提升压电分支阻尼的上限。在轮盘上布置压电材料还可防止对叶片通道内流场的影响,避免降低流体... 针对压电分支阻尼技术在航空发动机叶盘结构振动抑制问题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拓扑优化方法,可给出限定用量的压电材料在轮盘上的最佳位置,以提升压电分支阻尼的上限。在轮盘上布置压电材料还可防止对叶片通道内流场的影响,避免降低流体效率。首先,论述了该拓扑优化方法的原理,推导了模态机电耦合系数这一核心参数的计算公式及其与最佳阻尼比、模态应变场的关系。其次,建立了基于模态应变场的压电材料分布拓扑优化方法,可用于任意有限元模型。最后,将该优化方法应用于一个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盘结构模型,分别针对单一和多阶模态进行了压电材料在轮盘上分布的拓扑优化,研究这种铺设方式对各典型模态(轮盘主导、叶片主导、耦合振动)的振动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仅采用占轮盘质量5%的压电材料的情况下,优化后的压电阻尼器最多可以为轮盘振动主导模态及叶片-轮盘耦合振动模态提供约13%的模态阻尼比,为叶片主导模态提供的模态阻尼比集中在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分支阻尼 叶盘结构 振动抑制 机电耦合系数 拓扑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