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但书、罪量与扒窃入罪 被引量:93
1
作者 梁根林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1-150,共20页
刑法修正案八生效以来,扒窃应否一律入罪、但书是否得为扒窃的出罪依据之争,困扰着我国刑法理论研究与司法实务。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前提是,建立对但书及其规制下的罪量类型、政策机能、体系定位、出罪机制的基本共识,消除刑法知识转型... 刑法修正案八生效以来,扒窃应否一律入罪、但书是否得为扒窃的出罪依据之争,困扰着我国刑法理论研究与司法实务。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前提是,建立对但书及其规制下的罪量类型、政策机能、体系定位、出罪机制的基本共识,消除刑法知识转型时代不同话语系统囿于语境差异的对话困难。通过以阶层犯罪论体系与我国刑法规定为背景,立足于刑法教义学与刑事政策的融通,分析我国刑法特有的罪量要素的类型与政策功能,可以认为,扒窃包含为但书所规制并须结合刑法的规范保护目的进行涵摄的罪量要素。从扒窃行为的客观不法与"扒手"的人的主观不法两个维度,才能揭示扒窃的规范含义,并据以依次判断扒窃行为是否该当扒窃型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扒窃作为盗窃罪的不法行为定型,既表明我国刑法包含涵摄罪量要素,也展现了我国刑法以行为不法为基础,重视人的不法的新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但书 罪量 扒窃 不法
原文传递
北京市长安街沿线的扒窃案件高发区分析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24
2
作者 陈鹏 李欣 +2 位作者 胡啸峰 曾昭龙 赵鹏凯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50-1258,共9页
本文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对北京市长安街沿线的扒窃类案件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长安街沿线的犯罪分布状况,发现该长安街沿线共存在3个异常明显的犯罪高发区域,分别对应于西单商业圈(A)、建国门路段(B)和大望路—四惠路段(... 本文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对北京市长安街沿线的扒窃类案件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长安街沿线的犯罪分布状况,发现该长安街沿线共存在3个异常明显的犯罪高发区域,分别对应于西单商业圈(A)、建国门路段(B)和大望路—四惠路段(C),通过将长安街沿线的常住人口与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分布进行比较,发现案件与POI密度较高的区域存在较高的相关性。随后,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和时空热点矩阵方法分析了3个异常明显的案件高发区域内的犯罪活动时空分布模式,结果表明:高发区域A的犯罪高发时段为上午10时至下午18时,其中峰值出现在正午12时,犯罪活动主要集中在区域内的一些大型购物场所内;高发区域B和C的犯罪高发时间均为上午6时和下午18时前后,与早晚交通高峰时间比较一致,犯罪活动主要集中在区域内比较重要的公共交通站点附近。最后,根据长安街沿线案件高发区域内犯罪活动的时空规律性特征,提出了犯罪防控措施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扒窃 犯罪热点 空间分析 时空热点矩阵 北京
原文传递
浅论盗窃罪的立法完善——《刑法修正案(八)》第39条的理解与适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瑞祥 《天津法学》 2012年第1期90-94,共5页
《刑法修正案(八)》第39条的规定,在刑法第264条盗窃罪中"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基础上,增加了"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三种行为类型。修正案更加严密了法网,加大了对盗窃行为的打击力度。... 《刑法修正案(八)》第39条的规定,在刑法第264条盗窃罪中"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基础上,增加了"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三种行为类型。修正案更加严密了法网,加大了对盗窃行为的打击力度。为了使修正案能够正确实施,文章对盗窃罪增加的行为类型中所涉及的"户"、"凶器"、"扒窃"等相关词语的含义进行解读,并对相关的盗窃类型的法律适用提出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盗窃罪 入户盗窃 携带凶器盗窃 扒窃 司法适用
下载PDF
基于人口学特征的犯罪者行为时空倾向——以长春市南关区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赵梓渝 刘大千 +3 位作者 高雪 肖建红 王士君 廉超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09-1418,共10页
聚焦犯罪者视角,基于2010—2016年长春市南关区扒窃犯罪案件数据,运用logit模型揭示犯罪者人口学特征与其行为倾向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1)相近人口学特征犯罪者具有在相同特定的时间和城市区域实施犯罪行为的倾向和趋势。性别、年龄... 聚焦犯罪者视角,基于2010—2016年长春市南关区扒窃犯罪案件数据,运用logit模型揭示犯罪者人口学特征与其行为倾向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1)相近人口学特征犯罪者具有在相同特定的时间和城市区域实施犯罪行为的倾向和趋势。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是否存在前科劣迹和户籍地依次对犯罪者的行为的时间与空间倾向带来了某些特定的影响;(2)长春市南关区扒窃犯罪中,男性犯罪者具有在城市道路犯罪的地点倾向和夏季、秋季犯罪的时间倾向,女性犯罪者具有在人口热力值高犯罪的地点倾向和在10~21时犯罪的时间倾向,年长犯罪者呈现在商业、公服设施、道路犯罪的地点倾向和休息日、4~15时犯罪的时间倾向;(3)本地户籍犯罪者具有在商业、公服设施、道路犯罪的地点偏好,有前科的犯罪者有在人口热力高、10~21时犯罪的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主体 时空倾向 LOGISTIC回归 扒窃 长春市
下载PDF
扒窃司法适用新论——以两高最新司法解释为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谢婷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3期89-93,共5页
公共交通工具是扒窃场所的注意性规定;对随身携带应作限缩性规定,仅包含贴身范围、可控制范围,排除不可控制范围;扒窃的财物体积应当较小;扒窃存在着未遂的犯罪形态;携带凶器不是扒窃的基本构成要件,但可作为量刑情节来考虑。
关键词 扒窃 司法解释 构成要件
下载PDF
浅议扒窃行为 被引量:2
6
作者 白塽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9-63,共5页
《刑法修正案八》的出台使扒窃不受数额限制即可构成盗窃罪。在定罪标准降低之后,罪与非罪的界限,执法的现实性问题,与刑法体系的不协调等问题随之产生。如何明确刑法意义上扒窃行为的边界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首要环节。通过明确扒窃侵犯... 《刑法修正案八》的出台使扒窃不受数额限制即可构成盗窃罪。在定罪标准降低之后,罪与非罪的界限,执法的现实性问题,与刑法体系的不协调等问题随之产生。如何明确刑法意义上扒窃行为的边界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首要环节。通过明确扒窃侵犯的特殊法益明确扒窃行为的客观特征进而界定刑法所规制的扒窃行为的含义。同时,以"但书"作为纵向的划分标准,进一步明确定性无需定量下的扒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扒窃 数额 法益 但书
下载PDF
扒窃犯罪的法律适用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晓燕 文韬 李佶励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2期70-73,共4页
《刑法修正案(八)》首次从法律而非司法解释的层面将扒窃"入刑",加大了对扒窃这一多发性盗窃犯罪的打击力度,拓宽了对盗窃罪的打击范围。由于没有出台相关细则,司法实践中扒窃罪的具体认定存在较大争议。笔者对争议较大的几... 《刑法修正案(八)》首次从法律而非司法解释的层面将扒窃"入刑",加大了对扒窃这一多发性盗窃犯罪的打击力度,拓宽了对盗窃罪的打击范围。由于没有出台相关细则,司法实践中扒窃罪的具体认定存在较大争议。笔者对争议较大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盗窃罪 扒窃 法律适用 争议问题
下载PDF
最新司法解释视野下的扒窃司法适用
8
作者 谢婷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3期28-32,共5页
2013年4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颁布了关于盗窃的司法解释,其中对扒窃行为进行了明确限定。但这一司法解释对扒窃的行为方式等仍未细化,笔者认为其构成要件需要明确的是:公共交通工具是对扒窃场所的注意性规定;随身携... 2013年4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颁布了关于盗窃的司法解释,其中对扒窃行为进行了明确限定。但这一司法解释对扒窃的行为方式等仍未细化,笔者认为其构成要件需要明确的是:公共交通工具是对扒窃场所的注意性规定;随身携带的范围仅包含贴身范围、可控制范围,排除不可控制范围;扒窃对象仅限于体积应当较小的财物;扒窃不是行为犯,其存在着未遂的犯罪形态;携带凶器可作为量刑情节来考虑,并不是扒窃的基本构成要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解释 扒窃 构成要件 司法适用
下载PDF
扒窃犯罪的法律适用探讨
9
作者 马晓燕 文韬 李佶励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99-102,共4页
《刑法修正案(八)》首次从法律而非司法解释的层面将扒窃"入刑",加大了对扒窃这一多发性盗窃类型的打击力度,拓宽了对盗窃罪的打击范围。由于没有出台相关细则,司法实践中扒窃罪的具体认定存在较大争议,有必要加以厘清。
关键词 盗窃罪 扒窃 法律适用争议问题
下载PDF
扒窃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批判分析
10
作者 龚子英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4年第1期118-122,共5页
刑法修正案(八)及两高关于盗窃的最新司法解释将扒窃与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区分开来,取消了扒窃入罪的数额和次数两个构成要件要素,这脱离了扒窃刑事立法固有的谨慎和理性。刑法将扒窃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盗窃,并不意味其... 刑法修正案(八)及两高关于盗窃的最新司法解释将扒窃与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区分开来,取消了扒窃入罪的数额和次数两个构成要件要素,这脱离了扒窃刑事立法固有的谨慎和理性。刑法将扒窃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盗窃,并不意味其由结果犯变成行为犯,不应当取消入罪数额限制;从犯罪的本质、刑法谦抑和法的教育机能、公共政策理性角度看,不应取消扒窃入罪的次数限制。打击扒窃司法实践现状拷问着扒窃刑事立法的合理性,有必要恢复扒窃入罪的数额和次数两个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扒窃 构成要件要素 刑事立法 司法实践
下载PDF
铁路盗窃案件若干问题研究
11
作者 闫文秀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31-134,共4页
盗窃是铁路领域最常见的犯罪之一。由于铁路自身的特殊性,使得铁路盗窃犯罪呈现出一些特点。文章通过对太原铁路运输检察院所办理的铁路盗窃案件进行总结分析,研究其案件情况,对办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今... 盗窃是铁路领域最常见的犯罪之一。由于铁路自身的特殊性,使得铁路盗窃犯罪呈现出一些特点。文章通过对太原铁路运输检察院所办理的铁路盗窃案件进行总结分析,研究其案件情况,对办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今后铁路盗窃案件的办理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盗窃 管辖 扒窃 既遂 未遂
下载PDF
从“故宫大盗”看盗窃罪的新变化
12
作者 马毅军 《公安海警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75-77,共3页
刑法修正案(八)将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与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多次盗窃并列入罪,表明了我国保护财产权的信心和决心。为实现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权的统一,有必要统一以上五种盗窃行为方式的认定标准,实现法律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 盗窃罪 入户盗窃 携带凶器盗窃 扒窃
原文传递
扒窃入罪的法理辨析与标准构建
13
作者 李长兵 彭志刚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77,共7页
《刑法修正案(八)》将扒窃与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作为盗窃罪的独立类型,与传统的数额型普通盗窃一起作为盗窃罪的几种犯罪类型,虽然严密了刑事法网,但应制定明确的适用标准以指导实践。扒窃"入罪"的标准为:团伙作案、流窜... 《刑法修正案(八)》将扒窃与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作为盗窃罪的独立类型,与传统的数额型普通盗窃一起作为盗窃罪的几种犯罪类型,虽然严密了刑事法网,但应制定明确的适用标准以指导实践。扒窃"入罪"的标准为:团伙作案、流窜作案、破坏性手段扒窃、因吸毒而扒窃、教唆未成年人扒窃及数额较大的扒窃都可以直接入罪;扒窃犯罪"出罪"的标准应结合行为人是否初犯、是否被胁迫、行为人的年龄以及扒窃的次数、金额与目的等因素综合考虑;扒窃构成的盗窃罪仍然是结果犯,需要以发生一定的具体、有形的物质性的危害结果作为认定既遂的要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扒窃 标准 结果犯
原文传递
对“扒窃”入罪的法律思考
14
作者 陈永波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31-35,共5页
《刑法修正案八》将扒窃单列为一种盗窃类型,却并未对扒窃一词作出合理的界定,而扒窃一词本身又不具有明确的内涵与外延,这造成在三年多的实践中,出现了"扒窃"入罪标准不一的现象,无法发挥"扒窃"入罪应有的效果。... 《刑法修正案八》将扒窃单列为一种盗窃类型,却并未对扒窃一词作出合理的界定,而扒窃一词本身又不具有明确的内涵与外延,这造成在三年多的实践中,出现了"扒窃"入罪标准不一的现象,无法发挥"扒窃"入罪应有的效果。对于扒窃的界定,应当以随身财产这一要件明确扒窃的内涵,同时以公共场所这一要件明确扒窃的外延,这样不仅有利于扒窃与其他的盗窃行为的区分,也有利于严格控制扒窃的适用范围。此外,对于轻微扒窃案件同样应当入罪,但在量刑时应当予以从宽处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扒窃 随身财产 公共场所 从宽处罚
下载PDF
盗窃罪中相容法效果法条竞合之处理
15
作者 谢嗣强 莫晓宇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75-81,共7页
盗窃罪的五种行为类型竞合,属于法条竞合中相容法律效果的竞合。实务中,竞合的情形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是司法实践中亟待厘清的问题。其中的普通盗窃与特殊盗窃竞合,为避免重复评价,应以盗窃数额较大为入罪情节,以特殊盗窃中的特殊要素为... 盗窃罪的五种行为类型竞合,属于法条竞合中相容法律效果的竞合。实务中,竞合的情形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是司法实践中亟待厘清的问题。其中的普通盗窃与特殊盗窃竞合,为避免重复评价,应以盗窃数额较大为入罪情节,以特殊盗窃中的特殊要素为量刑情节;除多次盗窃之外的特殊盗窃间的竞合,应以司法实践中适用几率低的所谓狭义法为入罪情节,其他特殊盗窃中的特殊要素为量刑情节;多次盗窃与普通盗窃、其他特殊盗窃的竞合,则应分别以普通盗窃和特殊盗窃作为入罪情节。另外,通过盗窃罪中相容法效果竞合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统一诸如扒窃的规范性定义等认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效果相容 法条竞合 重复评价 狭义法 扒窃
下载PDF
关于“民间反扒组织”合法性的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邹明理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8-21,共4页
扒窃活动具有犯罪与一般违法的双重性质,因而反扒活动亦相应具有侦查性质与治安查处性质;公安机关是反扒活动唯一法定主体;民间组织反扒活动不具有合法性,群众组织只能在公安机关组织指挥下协助反扒;现行“民间反扒组织”必须更名和调... 扒窃活动具有犯罪与一般违法的双重性质,因而反扒活动亦相应具有侦查性质与治安查处性质;公安机关是反扒活动唯一法定主体;民间组织反扒活动不具有合法性,群众组织只能在公安机关组织指挥下协助反扒;现行“民间反扒组织”必须更名和调整活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机关反扒 民间瓜扒活动 民间反扒组织合法性
下载PDF
浅析现阶段扒窃案件侦防对策——以扒窃苹果手机案件为例
17
作者 李媛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56-59,共4页
在当前各类扒窃案件中,以苹果手机为犯罪对象的扒窃案件发案率很高,严重危害了公民的财产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借用犯罪学日常活动理论可以从犯罪嫌疑人、被侵害物品、受侵害对象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对苹果手机易成为被扒窃对象的成因进... 在当前各类扒窃案件中,以苹果手机为犯罪对象的扒窃案件发案率很高,严重危害了公民的财产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借用犯罪学日常活动理论可以从犯罪嫌疑人、被侵害物品、受侵害对象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对苹果手机易成为被扒窃对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建议从专门打击、动态巡逻、控制销赃、证据收集、情报导侦、宣传教育等六个方面对这类扒窃案件进行侦查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手机 扒窃案件 侦查难点 侦防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