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1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中部和渤海海峡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4
1
作者 孙军 刘东艳 +2 位作者 杨世民 郭健 钱树本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1-471,共11页
对渤海调查区浮游植物的群落及其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浮游植物群落主要由硅、甲藻组成 ,也有少数的蓝藻、绿藻和硅鞭藻出现 ,其生态类型主要为温带近岸型。粒级大小以微型浮游植物为主 ,依次为小型浮游植物 (包括网采浮游... 对渤海调查区浮游植物的群落及其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浮游植物群落主要由硅、甲藻组成 ,也有少数的蓝藻、绿藻和硅鞭藻出现 ,其生态类型主要为温带近岸型。粒级大小以微型浮游植物为主 ,依次为小型浮游植物 (包括网采浮游植物 )、微微型浮游植物。浮游植物群落的平面分布与各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其中水体中化学和生物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浮游植物团块是其平面分布的主要特征。调查海域存在三个典型的浮游植物区划 :渤海海峡区、渤海湾区和黄河河口区。追踪实验的结果表明 ,调查区浮游植物群落短周期 (几天 )的变化是由关键种所驱动而非优势种。渤海海峡浮游植物群落的周年变化为双周期型 ,春季水华主峰出现在 4月 ,而秋季次高峰出现在 9月。春季浮游植物以小型细胞硅藻占优群落为主 ,秋季以大型细胞硅藻 甲藻联合占优群落为主。群落季节和周年的变化以种类演替 (speciessuccession)为主而非种类接替 (speciessequence)。与历史调查资料相比 ,1 998— 1 999年的观测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由硅藻占绝对优势逐渐转变为硅藻 甲藻共存为主的群落。甲藻的占优以及绿藻在特定时期的普遍出现反映了渤海海区营养盐结构比例变化对海区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 ,氮 /磷比率的增加和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动力学 渤海 粒级结构 赤潮 甲藻 硅藻
下载PDF
武汉东湖浮游藻类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107
2
作者 雷安平 施之新 魏印心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0-184,共15页
从 1994年 1月至 1996年 12月 ,每月定期从东湖四个常规采样站采集浮游藻类标本进行研究。经鉴定共发现 2 6 0个分类单位 ,隶属于 7个门的 99个属 ,其中有 2种为中国新记录。以 1995年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的结果是 :浮游藻类的... 从 1994年 1月至 1996年 12月 ,每月定期从东湖四个常规采样站采集浮游藻类标本进行研究。经鉴定共发现 2 6 0个分类单位 ,隶属于 7个门的 99个属 ,其中有 2种为中国新记录。以 1995年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的结果是 :浮游藻类的种类数以绿藻门最多 ,硅藻门次之 ;各站基本上均以夏季种类最多 ,其次为秋季和春季 ,冬季最低 ;四个站中分布的种类差异不明显 ,各站都出现的种类数占全部种类数的 39.6 % ;不同的站或同一个站在不同的季节其优势类群亦不同。计算了与水体营养类型有关的浮游藻类群落的两种指标—多样性指数和硅藻商。对东湖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的特征及变化与水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从浮游藻类群落的演替指出东湖的富营养化程度自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一直在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藻类 群落结构 富营养化 东湖
下载PDF
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94
3
作者 邓建明 蔡永久 +1 位作者 陈宇炜 张路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0-78,共9页
为研究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08年3月(枯水期)及7月(丰水期)在洪湖进行采样分析.两次采样共鉴定有浮游植物6门46属95种,细胞丰度变化范围为2.00×10^5-284×10^5eells/L.硅藻为两个季节绝对... 为研究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08年3月(枯水期)及7月(丰水期)在洪湖进行采样分析.两次采样共鉴定有浮游植物6门46属95种,细胞丰度变化范围为2.00×10^5-284×10^5eells/L.硅藻为两个季节绝对优势门类,其次为绿藻及蓝藻;主要种属为直链藻、脆杆藻、栅藻等.丰水期与枯水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差异较大;在枯水期由于硅藻对水温和光照较好的适应能力使其处于优势门类;丰水期由于其他藻类对营养盐的竞争及水体中硅含量充足使得绿藻等生长同时硅藻能继续保持优势地位.主成分分析表明在洪湖富营养化水平及水体中离子类型、水体中物质组成和污染程度是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三类主要因素;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温、溶解氧及悬浮物浓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湖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主成分分析 典范对应分析
下载PDF
不同氮磷比条件下浮游藻类群落变化 被引量:83
4
作者 孙凌 金相灿 +4 位作者 钟远 张冬梅 朱琳 戴树桂 庄源益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18-1223,共6页
选取天津市小型人工湖湖水样品,调整氮磷起始质量比(分别为0.5∶1、7.2∶1、25∶1、50∶1),在水族试验箱内进行生态模拟试验,探讨城市湖水浮游藻类群落对不同氮磷比例的响应.与对照组相比,高氮磷比组绿藻种类减少,蓝藻种类变化不大;低... 选取天津市小型人工湖湖水样品,调整氮磷起始质量比(分别为0.5∶1、7.2∶1、25∶1、50∶1),在水族试验箱内进行生态模拟试验,探讨城市湖水浮游藻类群落对不同氮磷比例的响应.与对照组相比,高氮磷比组绿藻种类减少,蓝藻种类变化不大;低氮磷比组蓝、绿藻种类数均减少.高氮磷比的中氮和高氮箱内,藻类生物量、细胞密度与叶绿素a都远高于对照和高磷箱;高氮箱中叶绿素a均值最高,为69.7μg.L-1,中氮箱次之,为54.3μg.L-1,对照与高磷箱分别为30.3和29.7μg.L-1.试验中后期,高磷箱绿藻门美丽胶网藻(D ictyosphaerium pulchellum)一直占据优势地位;而中氮箱和高氮箱主要优势藻种为皮状席藻(Phorm idium corium)、细胶鞘藻(Phorm idium tenue)、湖泊鞘丝藻(Lyngbya limnetica)和铜绿微囊藻(M i-crocystis aeruginosa)等蓝藻.对照箱内物种丰富度最高,中氮箱内生态优势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藻类 群落结构 氮磷比例 城市水体
下载PDF
环境长期变化对胶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8
5
作者 吴玉霖 孙松 张永山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7-498,共12页
主要依据1991年5月—1995年11月和1997年2月—2004年11月连续多年每季度月(2、5、8、11月)采用“浅水Ⅲ型”浮游生物网在胶州湾10个站位自海底至表垂直拖取的浮游植物样品,同时搜集自1954年以来约50年有关胶州湾环境因子及浮游植物的历... 主要依据1991年5月—1995年11月和1997年2月—2004年11月连续多年每季度月(2、5、8、11月)采用“浅水Ⅲ型”浮游生物网在胶州湾10个站位自海底至表垂直拖取的浮游植物样品,同时搜集自1954年以来约50年有关胶州湾环境因子及浮游植物的历史监测资料,分析研究胶州湾环境因子长期变化及其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来由于大规模人类活动给胶州湾环境带来很大影响,大量工农业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源源不断进入湾内,造成水域营养盐含量迅速增加,近3年来NO3-N和NH4-N比1962年分别提高14.5倍和9.5倍,沿岸带的开发导致胶州湾水域面积不断缩小,纳潮量下降,水域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减弱,水域环境趋向退化。环境因子的变化对胶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造成明显的影响,近50年来,浮游植物数量呈增加趋势;优势种更替明显,原先一些优势种不再居优势地位,而比较喜肥的种类如中肋骨条藻数量显著增加,成为最重要的优势种;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有所下降,表明胶州湾浮游植物群落处于演化之中,同时由于营养盐含量迅速增加,为赤潮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自1997年以来,赤潮几乎连年暴发,并有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反映出胶州湾生态环境已呈现异常的征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环境变化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1999年春季渤海中部及其邻近海域的网采浮游植物群落 被引量:78
6
作者 孙军 刘东艳 +1 位作者 徐俊 陈凯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003-2016,共14页
研究了 1999年春季覆盖渤海中部、渤海海峡及其邻近海域 30个测站两遍大面调查的浮游植物物种及其群落特征 ,共发现浮游植物 4门 33属 6 5种 (不包括未定名物种 ) ,以硅藻为主。优势种主要为 :冰河拟星杆藻 (Asterionellopsisglacialis... 研究了 1999年春季覆盖渤海中部、渤海海峡及其邻近海域 30个测站两遍大面调查的浮游植物物种及其群落特征 ,共发现浮游植物 4门 33属 6 5种 (不包括未定名物种 ) ,以硅藻为主。优势种主要为 :冰河拟星杆藻 (Asterionellopsisglacialis)、虹彩圆筛藻 (Coscinodiscus oculus- iridis)、太阳双尾藻 (Ditylum sol)、刚毛根管藻 (Rhizosolenia setigera)、布氏双尾藻 (Ditylumbrightwellii)、中肋骨条藻 (Skeletonema costatum)、膜状缪氏藻 (Meuniera membranacea)、派格棍形藻 (Bacillaria paxillifera)、加拉星平藻 (Asteroplanus karianus)、圆海链藻 (Thalassiosira rotula)、卡氏角毛藻 (Chaetoceros castracanei)和尖刺伪菱形藻(Pseudo- nitzschia pungens)。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主要由浮游硅藻的分布所决定 ,其高值区分布在渤海中部靠近渤海海峡处。浮游甲藻在渤海海峡局部区域形成高值区。两遍大面站调查期间渤海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变化较大 ,原因主要是春季以小细胞为主体的浮游植物群落物种演替较快 ,另外春季的大风过程对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影响较大。两遍大面站调查期间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呈增长趋势 ,温度和硅酸盐浓度的增加是导致调查期浮游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E5站浮游植物群落的分析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渤海 群落结构 春季
下载PDF
大型过水性湖泊——洪泽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水质生物评价 被引量:62
7
作者 吴天浩 刘劲松 +6 位作者 邓建明 戴小琳 唐荣桂 彭凯 邹伟 蔡永久 龚志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40-448,共9页
大型过水性湖泊——洪泽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调蓄湖泊,在气候调节、防洪抗旱、旅游休闲、水资源和水产品供应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体健康状态,于2015年8月-2016年7月,对洪泽湖浮游植物进行了逐... 大型过水性湖泊——洪泽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调蓄湖泊,在气候调节、防洪抗旱、旅游休闲、水资源和水产品供应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体健康状态,于2015年8月-2016年7月,对洪泽湖浮游植物进行了逐月野外采样.共鉴定浮游植物147种,隶属于8门,其中绿藻门、硅藻门、蓝藻门物种最多.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全湖年平均值为5.35×10~7±4.67×10~7cells/L,生物量平均值为14.24±8.52 mg/L.洪泽湖浮游植物分布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空间格局上,北部成子湖区浮游植物细胞丰度最高,绿藻门为优势门类;西部溧河洼湖区丰度次高,蓝藻门为优势门类;湖心区及南部丰度较低,大部分点位蓝藻门或绿藻门为优势门类.季节动态上,夏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高,蓝藻门是主要的优势门类;冬季细胞丰度较低,硅藻门是主要的优势门类.与1980s的调查相比,近年来浮游植物种(属)数有所下降,丰富度、均匀度等也低于早期调查结果.利用浮游植物进行水质生物评价的结果显示,洪泽湖总体上处于β-中污带,与周边水体相比,洪泽湖富营养化水平低于骆马湖,但高于淮河、高邮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泽湖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水质生物评价
下载PDF
应用特征光合色素研究东海和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 被引量:54
8
作者 陈纪新 黄邦钦 +2 位作者 刘媛 曹振锐 洪华生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38-746,共9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并结合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析技术,研究了东海与南海北部典型断面浮游植物的光合色素组成,进而由CHEMTAX软件估算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东海断面浮游植物叶绿素a生物量大于南海北部断面。受海水层化结构影响,东海P...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并结合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析技术,研究了东海与南海北部典型断面浮游植物的光合色素组成,进而由CHEMTAX软件估算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东海断面浮游植物叶绿素a生物量大于南海北部断面。受海水层化结构影响,东海PN断面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形成上层和下层两种类型,上层以蓝藻为主要优势类群;下层以硅藻为主要优势类群。南海北部S断面浮游植物群落形成近岸与离岸两种类型,近岸以硅藻、隐藻、绿藻为主要优势类群;离岸以定鞭金藻、蓝藻、原绿球藻为主要优势类群。初步分析了研究海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色素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东海 南海北部
下载PDF
2001年冬季渤海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53
9
作者 孙军 刘东艳 +2 位作者 白洁 高会旺 韩笑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13-422,共10页
研究了 2 0 0 1年冬季覆盖渤海 5 6个测站的浮游植物物种及其群落特征。共发现浮游植物 3门 37属 72种 (不包括未定名物种 )。物种主要以温带近岸型硅藻为主 ,优势种主要尖刺伪菱形藻、浮动弯角藻、偏心圆筛藻、具槽帕拉藻 (Paralia sul... 研究了 2 0 0 1年冬季覆盖渤海 5 6个测站的浮游植物物种及其群落特征。共发现浮游植物 3门 37属 72种 (不包括未定名物种 )。物种主要以温带近岸型硅藻为主 ,优势种主要尖刺伪菱形藻、浮动弯角藻、偏心圆筛藻、具槽帕拉藻 (Paralia sulcata)和环纹劳德藻。其中的尖刺伪菱形藻、偏心圆筛藻和具槽帕拉藻是冬季渤海浮游植物的关键种。分析认为 :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由浮游硅藻的分布所决定。同 1983年同期资料相比发现 ,优势种没有较大变化 ,但其优势程度顺序和细胞丰度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整个浮游植物群落的细胞丰度有大幅度增加。冬季渤海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程度是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1年 冬季 渤海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下载PDF
白洋淀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评价 被引量:58
10
作者 王瑜 刘录三 +3 位作者 舒俭民 刘存歧 朱延忠 田志富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5-580,共6页
为掌握白洋淀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及水质状况,对白洋淀8个典型采样点进行了采样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133种(属),群落组成以绿藻、硅藻和蓝藻为主;春季以绿藻和硅藻为优势门类,小球藻、尖尾蓝隐藻、不定微囊藻为优势种(属),浮游植物的密度... 为掌握白洋淀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及水质状况,对白洋淀8个典型采样点进行了采样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133种(属),群落组成以绿藻、硅藻和蓝藻为主;春季以绿藻和硅藻为优势门类,小球藻、尖尾蓝隐藻、不定微囊藻为优势种(属),浮游植物的密度在496×104-6256×104cells/L之间,平均密度为2384×104cells/L;夏季以绿藻和蓝藻为优势门类,小球藻、粗状细鞘丝藻、肾形藻为优势种(属),浮游植物的密度在318×104-4630×104cells/L之间,平均密度为1785×104cells/L,与2005年以来对白洋淀进行的2次浮游植物生态调查结果比较表明,浮游植物密度出现显著上升.应用修正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法和优势种评价法对白洋淀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白洋淀多数水体处于富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下载PDF
滇池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 被引量:58
11
作者 王华 杨树平 +3 位作者 房晟忠 余富朝 冯文波 刘丽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44-552,共9页
2013年3、5、7和11月对滇池浮游植物群落进行监测,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31属,主要由绿藻门、蓝藻门、硅藻门组成.浮游植物平均丰度值7482×10-4 cells/L,3月绿藻门占优势,优势种为栅藻;5、7、11月均以蓝藻门占优势,优势种均为微囊藻.... 2013年3、5、7和11月对滇池浮游植物群落进行监测,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31属,主要由绿藻门、蓝藻门、硅藻门组成.浮游植物平均丰度值7482×10-4 cells/L,3月绿藻门占优势,优势种为栅藻;5、7、11月均以蓝藻门占优势,优势种均为微囊藻.对31属浮游植物与10个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结果表明:电导率、DO、TN、TP、COD_(Mn)是影响滇池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蓝藻能适应较高氮磷营养盐,还受到电导率、COD_(Mn)、DO、pH值影响;绿藻能适应高的水温、pH值和COD_(Mn),同时受到氮磷营养盐、DO、电导率的影响;硅藻能适应高的pH值、COD_(Mn),还受到氮磷营养盐、水温、DO、电导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下载PDF
胶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3
12
作者 李艳 李瑞香 +3 位作者 王宗灵 朱明远 孙丕喜 夏滨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8-334,共7页
利用2003年胶州湾调查资料,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温度和营养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胶州湾浮游植物群落主要由硅藻和甲藻组成,生态类型为近岸广布种、温带种和暖温带种以及少数暖水种。浮游植物数量一年中出现2次高峰期,主高峰... 利用2003年胶州湾调查资料,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温度和营养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胶州湾浮游植物群落主要由硅藻和甲藻组成,生态类型为近岸广布种、温带种和暖温带种以及少数暖水种。浮游植物数量一年中出现2次高峰期,主高峰出现在9月,次高峰出现在2月,低值期在7月和10月至翌年1月期间。浮游植物数量较近几年继续降低,尤其是峰值。浮游植物在春季以角毛藻、丹麦细柱藻、中肋骨条藻和冰河拟星杆藻为优势种群,夏季至秋初暖水性近岸种中华齿状藻、泰晤式旋鞘藻和广温性种星脐圆筛藻占优势地位,而秋季至冬初羽纹硅藻和派格棍形藻逐渐占优势地位,并一直持续整个冬季。溶解无机氮、硅酸盐和磷酸盐与硅藻丰度无明显相关性(R2<0.1)。中心硅藻丰度与溶解态无机氮呈线性负相关(R2=0.4399),而与硅酸盐和磷酸盐无明显相关性(R2<0.1)。群落多样性指数与中心硅藻丰度和硅酸盐呈线性相关(R2=0.3198和0.44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营养盐
下载PDF
1998年秋季渤海中部及其邻近海域的网采浮游植物群落 被引量:51
13
作者 孙军 刘东艳 +2 位作者 王威 陈凯彪 秦玉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643-1655,共13页
研究了 1998年秋季覆盖渤海中部和渤海海峡及其邻近海域 30个测站两遍大面调查的网采浮游植物物种及其群落特征。经初步分析 ,共发现浮游植物 3门类 38属 84种 (不包括未定名物种 ) ,物种主要以硅藻为主 ,但甲藻在群落中的比重也很明显 ... 研究了 1998年秋季覆盖渤海中部和渤海海峡及其邻近海域 30个测站两遍大面调查的网采浮游植物物种及其群落特征。经初步分析 ,共发现浮游植物 3门类 38属 84种 (不包括未定名物种 ) ,物种主要以硅藻为主 ,但甲藻在群落中的比重也很明显 ,在个别站位上会成为优势类群。优势物种主要为偏心圆筛藻 (Coscinodiscus excentricus)、梭状角藻 (Ceratium fusus)、洛氏角毛藻 (Chaetoceros lorenzianus)、浮动弯角藻 (Eucampia zodiacus)、叉状角藻 (Ceratium furca)、佛氏海线藻 (Thalassionemafrauenfeldii)、中华半管藻 (H emiaulus sinensis)、尖刺伪菱形藻 (Pseudo- nitzschia pungens)、布氏双尾藻 (Ditylum brightwellii)、粗刺角藻 (Ceratium horridum)、掌状冠盖藻 (Stephanopyxispalmeriana)和萎软几内亚藻 (Guinardia flaccida)。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由主要浮游硅藻的分布所决定 ,其高值区分布在渤海湾、渤海中部、莱州湾北部和渤海海峡南部。浮游甲藻在渤海湾北部和莱州湾北部等局部区域形成高值区 ,并影响浮游植物的平面分布。两遍大面站调查期间渤海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是相对保守的 ,渤海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和周年的变化主要是物种演替过程。调查期处于浮游植物群落的负增长时期 ,其主要原因是物理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渤海 群落结构 赤潮
下载PDF
白洋淀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54
14
作者 李娜 周绪申 +2 位作者 孙博闻 高学平 崔文彦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72-783,共12页
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是水生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可为白洋淀水资源管理及水生态保护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于2018年非汛期(5月)和汛期(8月)分别对白洋淀淀区8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及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分析.采... 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是水生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可为白洋淀水资源管理及水生态保护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于2018年非汛期(5月)和汛期(8月)分别对白洋淀淀区8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及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筛选主要环境因子,分析白洋淀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和主要环境因子的分布特征,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汛期主要环境因子为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氮(TN)和总磷(TP),非汛期主要环境因子为DO、CODMn、氨氮(NH_3-N)和TP.汛期和非汛期检出浮游植物分别为5门38种和6门43种,浮游植物丰度分别为415.30×10~5~1018.14×10~5cells/L和249.62×10~5~454.21×10~5cells/L,优势种分别为6种和10种,且基本为蓝藻和绿藻.浮游植物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 M)、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物种多样性阈值4项指数均表明汛期浮游植物多样性小于非汛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水质关联性较强,水质较好区域(如淀区中心) H'和J均较高,反之在水质较差区域(如府河、孝义河等汇入口) H'和J较低.TP和DO是影响汛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的关键因素,CODMn和TP是影响非汛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关键因素.水质评价结果表明白洋淀水质整体处于富营养状态,与2005年以来对白洋淀进行的3次浮游植物生态调查结果相比,淀区浮游植物多样性与均匀度显著下降,表明淀区富营养化程度持续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Pearson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淀山湖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演替规律 被引量:49
15
作者 王丽卿 施荣 +2 位作者 季高华 范志锋 程婧蕾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6,共9页
为探明淀山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变与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于2004-2006年对上海市最大天然淡水湖泊淀山湖的浮游植物进行逐月采样调查,分析其群落结构特征。共采集到淀山湖浮游植物84属205种,主要由绿藻(种类数占50%)、硅藻(20%)、蓝藻(1... 为探明淀山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变与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于2004-2006年对上海市最大天然淡水湖泊淀山湖的浮游植物进行逐月采样调查,分析其群落结构特征。共采集到淀山湖浮游植物84属205种,主要由绿藻(种类数占50%)、硅藻(20%)、蓝藻(13%)、裸藻(13%)等组成。相邻两月之间种类相似性系数呈现冬春季高、夏秋季低的趋势;优势种为银灰平裂藻(Merismopedia glauca)、小席藻(Phormidium tenus)、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具缘微囊藻(M.marginata)、湖泊鞘丝藻(Lyngbya limnetica)、微小色球藻(Chroococcus minutus)、颗粒直链藻最窄变种(Melosira granulata var.angustissima)、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等。浮游植物群落细胞数量主要由蓝藻(42.73%)、绿藻(37.75%)、硅藻(12.67%)和隐藻(6.06%)组成;生物量主要由硅藻(36.75%)、蓝藻(16.78%)、绿藻(16.36%)和隐藻(13.53%)等组成。淀山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演替模式不同于PEG(Plankton Ecology Group)模型,其中蓝藻从春末开始大量出现,夏季大量繁殖,一直延续到秋初。综合文献资料看出,淀山湖浮游植物群落已从1959年的硅藻-金藻型、1987-1988年的隐藻-硅藻型演变为2004-2006年的蓝藻-绿藻型;数量由1959年的103ind./L上升至2004-2006年的1.11×107cells/L。演替的总体趋势表现为:贫中营养型的金藻、甲藻比例下降,富营养型的蓝藻、隐藻和微型绿藻增加。浮游植物数量和群落结构的演变指示了淀山湖水体的富营养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优势种 群落结构 演替 富营养化
原文传递
2000年秋季渤海的网采浮游植物群落 被引量:45
16
作者 孙军 刘东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4-132,共9页
研究了2000年秋季覆盖渤海60个测站的网采浮游植物物种及其群落特征,共发现浮游植物3门35属64种(不包括未定名物种).物种主要以硅藻为主,但甲藻在群落中的比重也很明显,在个别站位上会成为优势类群.优势种主要为偏心圆筛藻、三角角藻、... 研究了2000年秋季覆盖渤海60个测站的网采浮游植物物种及其群落特征,共发现浮游植物3门35属64种(不包括未定名物种).物种主要以硅藻为主,但甲藻在群落中的比重也很明显,在个别站位上会成为优势类群.优势种主要为偏心圆筛藻、三角角藻、浮动弯角藻等,其中的偏心圆筛藻、浮动弯角藻、布氏双尾藻、梭状角藻和叉状角藻是秋季渤海浮游植物的关键种.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由浮游硅藻的分布决定,其高值区分布在渤海中北部、渤海湾南部和渤海海峡南部.浮游甲藻在渤海湾北部存在高值区.由于渤海环流的影响在渤海中北部存在浮游植物群落的交错区,此区物种丰富度高、多样性水平高和细胞丰度高.秋季渤海浮游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的高值区在渤海中部,但整个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程度是较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关键种 多样性 赤潮 渤海
下载PDF
2004年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49
17
作者 林峰竹 吴玉霖 +1 位作者 于海成 线薇微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1-410,共10页
根据2004年2月、5月、8月、11月长江口生态环境调查资料,分析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04年,共鉴定浮游植物153种,其中硅藻类111种,甲藻类42种。与20世纪80年代同期相比,春... 根据2004年2月、5月、8月、11月长江口生态环境调查资料,分析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04年,共鉴定浮游植物153种,其中硅藻类111种,甲藻类42种。与20世纪80年代同期相比,春季硅藻种类数目显著增加,夏季减少,秋冬两季变化不大,甲藻种类数目在春、夏、秋季均有明显增加。2004年浮游植物种类以温带近岸性种类为主,暖水性和广布性种类和丰度增加;除冬季以外,中肋骨条藻在长江河口及邻近海域仍处于绝对优势。受长江巨大径流影响,2004年浮游植物丰度季节变化是单周期型,高峰期出现在春季,与以往调查结果不同。通过CCA梯度分析,将长江口浮游植物分为六大类群,不同浮游植物类群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不同。2004年影响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素为温度、盐度、透明度、溶解氧、总磷、pH、氨氮和磷酸盐(P<0.01);与80年代相比,长江口生态与环境发生了显著改变:硅酸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增加1倍余,氨氮和溶解氧含量降低,冬季、春季和秋季的水温显著上升。环境因子的改变直接影响长江口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各季节要引起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异的驱动因素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长江口 环境因子 多元统计分析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布特征 被引量:49
18
作者 郭劲松 黄轩民 +2 位作者 张彬 方芳 付川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3-219,共7页
在三峡库区消落带落干期间(2010年4月),对库区巫山-重庆主城区段消落带土壤有机质(OM)和全氮(TN)含量分布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消落带土壤OM和TN含量均较低,分别为10.70±4.03和0.84±0.39 mg... 在三峡库区消落带落干期间(2010年4月),对库区巫山-重庆主城区段消落带土壤有机质(OM)和全氮(TN)含量分布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消落带土壤OM和TN含量均较低,分别为10.70±4.03和0.84±0.39 mg/g,且服从正态分布.消落带土壤碳氮比(C/N)较低,推测消落带土壤无机氮在淹水期间存在向上覆水体释放的可能性.在与其它关于土壤OM和TN含量研究的比较中,研究区域内土壤OM和TN含量处于偏低的水平;而在与对照带样品的比较分析中发现,消落带样品的OM和TN含量变异系数均偏低,因此消落带干湿交替可减小不同区域消落带之间土壤OM和TN含量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消落带土壤pH、ORP、TN与OM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可见研究范围内消落带土壤氮形态可能主要以有机氮的形式存在于有机质中,而C/N与TN呈负相关,与OM相关性不显著,表明C/N的大小主要取决于TN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落带 土壤 有机质 全氮 三峡库区
下载PDF
北京野鸭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关系研究 被引量:48
19
作者 邓文丽 刘均平 +2 位作者 王晓星 杜桂森 洪剑明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34,共8页
2011年4~11月,调查北京野鸭湖4个采样区6个采样点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计算其密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浮游植物群落指标与水质理化参数的关系,利用修正卡尔森指数及群落多样性指数等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1年4~11月,4个... 2011年4~11月,调查北京野鸭湖4个采样区6个采样点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计算其密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浮游植物群落指标与水质理化参数的关系,利用修正卡尔森指数及群落多样性指数等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1年4~11月,4个采样区共发现8门116种藻类,其中绿藻门、硅藻门和裸藻门占76.72%。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密度和多样性指数季节变化较大。在夏、秋季水温较高时,浮游植物种类较丰富,其中,以绿藻门(40.73%)最多,其次为硅藻门(26.96%)和蓝藻门(17.56%)。春季和冬季水温较低,浮游植物种类比较少,但仍然是绿藻门和硅藻门植物占主导。各采样区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之和,在6月达到最大值,为36119.9×104cells/L,最低值出现在11月,为5209.75×104cells/L。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在夏季和秋季较大,与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化具有一致性,即随着水温的升高和水中营养盐的增加,浮游植物的种类和细胞密度都在增加,且都是蓝藻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绿藻。Ⅰ区~Ⅳ区浮游植物的年平均细胞密度分别为4881.36×104cells/L、1015.22×104cells/L、4875×104cells/L和2466×104cells/L,其中,绿藻门和蓝藻门植物细胞密度占浮游植物总细胞密度的99.81%,优势种为小颤藻(Oscillatoria tenuis)、大螺旋藻(Spirulina major)、微小色球藻(Chroococcus minutus)和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 acicularis)。野鸭湖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规律一致。野鸭湖春季和冬季水质相对较好,夏季和秋季水质相对较差。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野鸭湖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很可能是由于浮游植物群落均匀度的变化而不是由于其种类数的变化。野鸭湖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较高。4个采样区的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之间没有明显差异。野鸭湖已经被污染,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野鸭湖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富营养化
原文传递
东江干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与水质的关系 被引量:47
20
作者 江源 王博 +2 位作者 杨浩春 刘全儒 周云龙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00-1705,共6页
2009年7月,调查了东江干流浮游植物的属类组成、密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并将水质理化参数与藻类的群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47个采样点中共发现7门78属藻类,浮游植物的密度范围在0.72×104~853.86×104 cells.L-1之间。其中蓝藻... 2009年7月,调查了东江干流浮游植物的属类组成、密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并将水质理化参数与藻类的群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47个采样点中共发现7门78属藻类,浮游植物的密度范围在0.72×104~853.86×104 cells.L-1之间。其中蓝藻门、硅藻门、绿藻门和隐藻门占总浮游植物密度的96.12%,优势属为颤藻属、隐藻属、小环藻属、菱形藻属、栅藻属。根据藻类各项指标值显示,东江干流水质良好。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密度以及属类数均与CODMn及电导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并且CCA分析表明CODMn浓度是影响这一区域物种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江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典范对应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