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熊河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周年变化 被引量:113
1
作者 张婷 李林 宋立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971-2979,共9页
自2007年5月至2008年4月对湖北省枣阳市熊河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49属74种,绿藻在种类组成上占绝对优势,共40种,其次为蓝藻,有15种,硅藻11种,甲藻3种,金藻和裸藻各2种,隐藻仅1种。蓝藻存在夏季(7月)高... 自2007年5月至2008年4月对湖北省枣阳市熊河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49属74种,绿藻在种类组成上占绝对优势,共40种,其次为蓝藻,有15种,硅藻11种,甲藻3种,金藻和裸藻各2种,隐藻仅1种。蓝藻存在夏季(7月)高峰,优势种为卷曲鱼腥藻(Anabaena circinalis);硅藻、隐藻和甲藻均存在一个春季(3或4月)高峰,优势种分别为双头针杆藻(Synedra amphicephala)、羽纹脆杆藻(Fragilaria pinnata)、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和二角多甲藻(Peridinium bipes)。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年平均值分别是0.60、2.20、0.76和1.15。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但无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种类组成 丰度 周年变化 熊河水库
下载PDF
南海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丰度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72
2
作者 朱根海 宁修仁 +2 位作者 蔡昱明 刘子琳 刘诚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8-23,共16页
报道了1998年夏季(6~7月)和冬季(12月)在南海大尺度海域(5°~25°N,105°~120°E)和1999年夏季(8月)在南海北部(18°~22°N,105°~117°E)3个航次所进行的表层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的研究,... 报道了1998年夏季(6~7月)和冬季(12月)在南海大尺度海域(5°~25°N,105°~120°E)和1999年夏季(8月)在南海北部(18°~22°N,105°~117°E)3个航次所进行的表层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的研究,并结合过去网采浮游植物调查资料进行讨论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南海海域表层共有浮游植物5门54属119种3变种和2变型.1998年夏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范围在0 09×103~24 60×103个/dm3之间,平均值为0 83(SD±3 22)×103个/dm3(n=61).其中,硅藻类占75 7%,甲藻类占10 8%,蓝藻类占13 5%.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密集区分布在海南岛东北部海域,细胞丰度分别大于10×103个/dm3和5×103~10×103个/dm3,并且主要由硅藻类组成,优势种为菱形海线藻.1998年冬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范围在0 26×103~65 62×103个/dm3,冬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明显高于夏季,平均值为8 46(SD±14 07)×103个/dm3(n=49).其中,硅藻类占95 8%,甲藻类占1 9%,蓝藻类占2 3%.冬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密集区分布在南沙群岛西南海域和西北海域以及海南岛东北部和东沙群岛附近海域,细胞丰度均大于10×103个/dm3,并且90%以上是由硅藻类组成,主要优势种类为伏氏海毛藻、尖刺拟菱形藻、柔弱拟菱形藻、角刺藻、辐杆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丰度 南海
下载PDF
2001/2002年夏季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的浮游植物 被引量:71
3
作者 孙军 刘东艳 +1 位作者 宁修仁 刘诚刚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9-532,共14页
报道了 2 0 0 1 /2 0 0 2年夏季南极普里兹湾邻近海域 3 7个大面测站浮游植物的调查结果。经初步鉴定共有浮游植物 3门 3 7属 86种 ,其中硅藻在种类和细胞丰度上占绝对优势 ,其次为甲藻。主要优势种为克格伦拟脆杆藻 (Fragilariopsisker... 报道了 2 0 0 1 /2 0 0 2年夏季南极普里兹湾邻近海域 3 7个大面测站浮游植物的调查结果。经初步鉴定共有浮游植物 3门 3 7属 86种 ,其中硅藻在种类和细胞丰度上占绝对优势 ,其次为甲藻。主要优势种为克格伦拟脆杆藻 (Fragilariopsiskerguelensis)、细条伪菱形藻 (Pseu do nitzschialineola)、短拟脆杆藻 (Fragilariopsiscurta)和赖氏束盒藻 (Trichotoxonreinboldii)等南极特有种类和常见种类。调查区浮游植物分为两个群集 ,分布在 6 7°S以南的普里兹湾内的群集主要以克格伦拟脆杆藻、短拟脆杆藻、胡克星脐藻 (Asteromphalushookeri)和南极弯角藻 (Eu campiaantarctica)等南极特有种类和常见种类为主 ;分布在 6 7°S以北的大洋海域的群集主要以细条伪菱形藻、赖氏束盒藻、拟膨胀伪菱形藻 (Pseudo nitzschiaturgiduloides)和羽状环毛藻(Corethronpennatum)等南极常见种为主。调查区浮游植物的平均细胞丰度为 (8796± 2 92 85 )ind/L ,细胞多分布于海水的表层 ,密集区分布在 6 7°S以南的普里兹湾内 ,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同硝酸盐的浓度密切相关。调查区浮游植物的多样性程度是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普里兹湾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细胞丰度 多样性
下载PDF
长江口赤潮高发区浮游植物与水动力环境因子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49
4
作者 朱根海 许卫忆 +2 位作者 朱德第 施青松 张健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7期1135-1139,共5页
报道了 2 0 0 2年春季长江口海域 (30°5 0′~ 31°5 0′N ,12 1°5 0′~ 12 3°0 0′E)的 2 2个大面观察站和一个昼夜连续观察站的水样和网样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分布与水动力环境因子、营养盐的关系 .结果表... 报道了 2 0 0 2年春季长江口海域 (30°5 0′~ 31°5 0′N ,12 1°5 0′~ 12 3°0 0′E)的 2 2个大面观察站和一个昼夜连续观察站的水样和网样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分布与水动力环境因子、营养盐的关系 .结果表明 ,长江口区共有浮游植物 5门 4 5属 110种 .主要赤潮生物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 (Skeletonemacosta tum)和具齿原甲藻 (Prorocentrumdentatum)等 .浮游植物丰度的昼夜变化白天大于夜间 ,垂直分布不明显 .浮游植物主要生态类型可划分为 :沿岸河口低盐半咸水类群、沿岸偏低盐广布性类群、外海高盐暖水性类群等 .长江口区浮游植物丰度在 1.6× 10 3 ~ 75 .2× 10 3 个·dm-3 .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丰度分布与长江冲淡水密切相关 .在该区域存在三股不同性质的水 ,即长江河口水、长江冲淡水及外海水 (台湾暖流 )影响着浮游植物的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赤潮 丰度 水动力 长江口
下载PDF
2007年夏季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及丰度分布 被引量:48
5
作者 柯志新 黄良民 +1 位作者 谭烨辉 尹健强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143,共13页
2007年8月10—29日对南海北部41个站位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共发现浮游植物5门80属216种(包括变种、变形、未定种),调查期间南海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占所有物种数的64.81%,占总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89.11%;甲藻次... 2007年8月10—29日对南海北部41个站位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共发现浮游植物5门80属216种(包括变种、变形、未定种),调查期间南海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占所有物种数的64.81%,占总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89.11%;甲藻次之,占所有物种数的30.56%,占总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10.62%;蓝藻门的红海束毛藻Trichodesmium erythraeum在许多站位也占有相当的比例。绿藻和一些淡水的蓝藻只在珠江口附近的站位才被检出。主要优势种为海链藻Thalassiosira sp.、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和裸甲藻Gymnodinium sp.。从平面分布来看,南海北部在珠江口外围和台湾浅滩海域存在2个浮游植物丰度高值区。表层和次表层浮游植物的平面分布格局差异很大,表层浮游植物的丰度平均为25.21×103个.L?1,高值区在珠江口附近海域;次表层浮游植物丰度平均为9×103个.L?1,高值区在台湾浅滩海域。调查区域的浅水站位(<200m)的浮游植物丰度远高于深水站位(>200m)。从垂直分布来看,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基本上自上而下随水深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最大丰度在10m水层。深水站位与浅水站位的浮游植物垂直分布结构有很大的差异。硅藻类在浅水站位中基本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但在10m处出现最大值;而在深水站位则存在次表层(75m)最大值的现象。甲藻类在浅水站位中随深度增加显著减少,而在深水站位的75m以上其分布比较均匀。越靠近外海,浮游植物中硅藻所占的比例越小,硅甲藻比率大的海区一般具有高的生产力和较高的浮游植物丰度。调查海区表层和次表层的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的平均分别为2.8和3.0,生物多样性高的区域分别位于珠江口、粤东近海和海南的东部近海,浅水站位的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远高于深水站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浮游植物 物种组成 细胞丰度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渤海湾海域生态环境的研究 Ⅰ.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化 被引量:37
6
作者 杨世民 董树刚 +2 位作者 李锋 徐宗军 吴以平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2-445,共4页
根据2003年7月15日、2003年11月4日、2004年2月29日和2004年5月25日渤海湾海域的调查资料,对调查区内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细胞数量、优势种组成和随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与历史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浮游植物以硅藻、甲藻为主... 根据2003年7月15日、2003年11月4日、2004年2月29日和2004年5月25日渤海湾海域的调查资料,对调查区内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细胞数量、优势种组成和随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与历史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浮游植物以硅藻、甲藻为主,还有少量的金藻和蓝藻;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在春季最高,随后逐渐减少,至冬季达到低谷,季节变化属单周期类型。与历史资料相比,细胞数量、季节性变化和优势种的组成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渤海湾 种类组成 数量分布 季节变化
下载PDF
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网采浮游植物群落 被引量:38
7
作者 何青 孙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928-3938,共11页
根据2006年2月~11月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的采样调查,对调查水域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72属177种(包括未定名种),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但甲藻在群落中的比重也很明显,此外还有少量的绿藻、蓝藻和金... 根据2006年2月~11月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的采样调查,对调查水域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72属177种(包括未定名种),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但甲藻在群落中的比重也很明显,此外还有少量的绿藻、蓝藻和金藻。浮游植物优势物种以可形成链状群体的物种为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在长江口水域全年都具有较高的优势度,另外还有季节性的优势种,春季的夜光藻(Noctiluca scientillans)和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夏季的细长翼鼻状藻(Probosciaalata f.gracillima),秋、冬季的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和星脐圆筛藻(Coscinodiscus asteromphalus)。浮游植物物种多为温带近岸种,少数为暖水种或大洋高盐种。长江口水域网采浮游植物的细胞平均丰度在夏季最高,为2027.41×104cellsm-3,其次为春季,秋季最低,为22.15×104cellsm-3。冬季的细胞丰度在各站之间变化幅度是最小的。浮游植物物种组成、细胞丰度及多样性指数在区域上和时间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调查所获4季度月网采浮游植物的丰度资料与历史资料基本吻合,季节变化也基本一致,但也有个别季度差别较大,长江径流量的年际变动可能是造成这种差别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浮游植物 物种组成 细胞丰度 季节变化
下载PDF
胶州湾北部水域浮游植物研究Ⅰ——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化 被引量:24
8
作者 刘东艳 孙军 +1 位作者 唐优才 钱树本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7-72,共6页
根据 1995年 3月至 1996年 1月胶州湾北部水域调查资料 ,对调查区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细胞数量、优势种组成和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与历史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浮游植物主要由硅、甲藻组成 ,其中硅藻在细胞数量和种类上都占... 根据 1995年 3月至 1996年 1月胶州湾北部水域调查资料 ,对调查区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细胞数量、优势种组成和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与历史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浮游植物主要由硅、甲藻组成 ,其中硅藻在细胞数量和种类上都占优势 ;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平面分布的总趋势依月份而异 ;季节变化属双周期类型 :高峰期出现在 1月和 9月 ,低谷期出现于 5月和 11月 ;与历史资料不同的是 ,网采浮游植物的种类和细胞数量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浮游植物 种类组成 数量分布 季节变化 甲藻 硅藻
下载PDF
北黄海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变化 被引量:29
9
作者 刘述锡 樊景凤 王真良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73-1181,共9页
根据2009年5月21日—12月7日北黄海浮游植物4个航次调查资料,对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细胞丰度及其分布、生物多样性等基本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站位聚类分析手段对北黄海浮游植物做区域划分。结果表明,4个航次调查共鉴... 根据2009年5月21日—12月7日北黄海浮游植物4个航次调查资料,对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细胞丰度及其分布、生物多样性等基本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站位聚类分析手段对北黄海浮游植物做区域划分。结果表明,4个航次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3门22属56种,主要以温带近岸广温广盐性种为主。硅藻门种类数最多45种,圆筛藻属的种类最多为12种,其次为角毛藻属9种;甲藻门10种,种类数最多的是角藻属4种;金藻门1种。4个航次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介于0.3~18 103.5×104cells.m-3,平均为542.4×104cells.m-3。浮游植物丰度显示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2105.1×104cells.m-3)>秋季(29.4×104cells.m-3)>夏季(25.5×104cells.m-3)>春季(9.7×104cells.m-3)。4个航次浮游甲藻细胞丰度介于未检出~80.5×104cells.m-3,平均为6.9×104cells.m-3,浮游甲藻细胞丰度按季节变化规律为夏季(13.9×104cells.m-3)>秋季(8.5×104cells.m-3)>冬季(2.8×104cells.m-3)>春季(2.3×104cells.m-3)。北黄海重要优势种是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较为重要优势种有密联角毛藻(Chaetoceros densus)、辐射圆筛藻(Coscinodiscus radiatus)、大角角藻(Ceratium macroceros)、梭角藻(Ceratium fusus)、三角角藻(Ceratium tripos),季节优势种是圆筛藻spp.(Coscinodiscus spp.)、聚生角毛藻(Chaetoceros socialis)和威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wailesii)。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是2.024和0.636,二者分布共同特征是北黄海南部海域和丹东鸭绿江口外部海域较低。站位聚类分析表明北黄海浮游植物种类地区划分主要分为3个区域:鸭绿江口区、中部区和西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甲藻 细胞丰度 多样性指数 北黄海
下载PDF
胶州湾浮游植物水华期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21
10
作者 刘东艳 孙军 张利永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963-1966,共4页
根据 2 0 0 1年 8月对胶州湾海域进行的为期 2d的大面积调查资料 ,对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浮游植物群落主要由沿岸暖水性种类组成 ,以硅藻为主 ,共 34种 ;还有少量的甲藻7种和绿藻 1种 .湾中央水域出现的物种... 根据 2 0 0 1年 8月对胶州湾海域进行的为期 2d的大面积调查资料 ,对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浮游植物群落主要由沿岸暖水性种类组成 ,以硅藻为主 ,共 34种 ;还有少量的甲藻7种和绿藻 1种 .湾中央水域出现的物种数最多 ,为 37种 ;湾边缘最少 ,仅出现 10种 .细胞数量的密集区出现在湾东部边缘水域 ,最高值为 6 .96× 10 8个cell·m-3 ;低值区出现在湾口 ,最低值仅为 3.18× 10 6个cell·m-3 .调查期间浮游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均匀度的最低值均出现在湾东部边缘水域 ;高值区出现在湾口和湾中央水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物种多样性 细胞数量 胶州湾
下载PDF
2006年冬季北黄海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被引量:28
11
作者 杜秀宁 刘光兴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2-147,共16页
根据2006年12月30日—至2007年1月17日北黄海的调查资料,对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及其分布和多样性等基本状况进行了分析。本次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4门68属131种,主要以温带近岸和广布性种为主,其中硅藻有53属113种,占... 根据2006年12月30日—至2007年1月17日北黄海的调查资料,对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及其分布和多样性等基本状况进行了分析。本次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4门68属131种,主要以温带近岸和广布性种为主,其中硅藻有53属113种,占总种数的86.3%,甲藻有11属16种,占总种数的12.2%。浮游植物丰度平均值为88.89×104个/m3,硅藻丰度平均值为86.58×104个/m3,甲藻丰度平均值为2.28×104个/m3,硅藻丰度分布趋势决定了浮游植物丰度的分布趋势。辽宁南岸是浮游植物密集区,山东半岛北岸其次,而北黄海中部是浮游植物的稀疏区。优势种为:短角弯角藻(Eucampia zodiacus)、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密连角毛藻(Chaetoceros densus)、柔弱角毛藻(Chaetoceros debilis)、刚毛根管藻(Rhizosolenia setigera)。浮游植物群落Shannon-Weiner物种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80,Pei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42。与1959年1月相比,2007年1月北黄海浮游植物丰度由150.00×104个/m3降为88.89×104个/m3,下降了近41%,硅藻丰度由148.00×104个/m3降为86.58×104个/m3,而甲藻丰度由1.25×104个/m3上升为2.28×104个/m3,占浮游植物丰度的比例由0.8%上升为2.5%。主要优势种及优势属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仍以硅藻为主、甲藻其次,浮游植物丰度总的分布格局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黄海 浮游植物 丰度 种类组成 群落结构
下载PDF
2008~2014年滇池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5
12
作者 王杰 毛建忠 +2 位作者 谢永红 曹言 段琪彩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5,共5页
滇池位于昆明市南部,是该市重要的水源地,支持着昆明市现代工业、农业、旅游业等的发展,分析其水质的时空变化十分重要。利用2008~2014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滇池主要污染物、富营养化指数和浮游植物丰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发现:滇池... 滇池位于昆明市南部,是该市重要的水源地,支持着昆明市现代工业、农业、旅游业等的发展,分析其水质的时空变化十分重要。利用2008~2014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滇池主要污染物、富营养化指数和浮游植物丰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发现:滇池总磷、总氮、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年尺度上整体呈减小的趋势,不同监测点的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富营养化指数年尺度上表现为减小的趋势,年内变化差异较大,6~8月富营养化指数较高,其他月份富营养化指数较低;浮游植物丰度年尺度上呈下降趋势,年内变化表现为6~8月浮游植物丰度较大,其他月份丰度较小。滇池的草海及邻近区域主要污染物、富营养化指数和浮游植物丰度大于外海部分。得益于滇池治理力度的加强,近年来滇池水质得到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 富营养化指数 浮游植物丰度 滇池
下载PDF
三亚珊瑚礁分布海区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 被引量:21
13
作者 柯志新 黄良民 +1 位作者 谭烨辉 尹健强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6-701,共6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珊瑚礁区生物群落应对环境变化的生态响应机制,以及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珊瑚礁发展发育的关系,我们于2006年10月26日至11月10日对三亚珊瑚礁保护区9个有珊瑚礁分布的站点进行了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种... 为了更好地了解珊瑚礁区生物群落应对环境变化的生态响应机制,以及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珊瑚礁发展发育的关系,我们于2006年10月26日至11月10日对三亚珊瑚礁保护区9个有珊瑚礁分布的站点进行了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种类61属130种(包括变种、变型),其中硅藻门48属101种,甲藻门10属25种,蓝藻门2属3种,金藻门1属1种。硅藻门的角毛藻属(Chaetoceros)种类最多,根管藻属(Rhizosolenia)的种类次之。调查海区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范围为348–11,320个/L,平均为3,247个/L。在浮游植物群落中硅藻占绝对优势,平均丰度为3,230个/L,占总密度的99.5%。调查海区共鉴定出浮游动物76种,其中桡足类29种,水母类17种,浮游幼虫10种,毛颚类7种,被囊类6种,浮游腹足类4种,十足类、多毛类和介形类各1种。调查海区浮游动物的密度范围为43–190个/m3,平均为114个/m3。优势类群为桡足类、各类幼虫和毛颚类,平均分别占浮游动物总密度的28.5%,27.7%和13.6%。各站位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平均分别为3.98和0.70,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平均分别为4.37和0.87。鹿回头和大东海海域的浮游植物密度大,而生物多样性指数低。活的造礁石珊瑚种数和覆盖率高的站点的浮游生物多样性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生物多样性 密度 细胞丰度
原文传递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 被引量:19
14
作者 朱明明 范存祥 +6 位作者 吴中奎 邱小常 黄业辉 荣玉琴 赵建刚 钟文 张修峰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01-1508,共8页
浮游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其数量及群落结构变化会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解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时空动态变化特征,于2017年冬、2018年夏两季分别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海珠国家湿... 浮游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其数量及群落结构变化会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解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时空动态变化特征,于2017年冬、2018年夏两季分别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共检到浮游植物171种,隶属7门64属,其中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种类分别占总种类的44%、26%和13%;广州平裂藻(Merismopedia cantonensis)和细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minima)在两季均为优势种,冬季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也较多;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丰度与生物多样性指数具有明显季节变化,冬季硅藻和绿藻占优,分别占藻类总丰度的32%和29%;夏季蓝藻占绝对优势,占68%;夏季浮游植物平均丰度达(25.58±18.47)×10^6cells·L^-1,约为冬季的3倍;Shannon物种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冬季分别为4.38和0.77,夏季分别为2.92和0.51;从空间上看,海珠湖浮游植物种类、多样性指数均较低,而丰度较高;塘涌和西江涌硅藻丰度最大,其他位点均以蓝藻占优;水体总氮和温度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可为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管理和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丰度 群落组成 生物多样性指数 时空动态
原文传递
三峡水库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15
作者 朱永锋 琚珊珊 +2 位作者 蔡庆华 谭路 叶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893-2900,共8页
浮游植物群落特征是水域生态系统的一个基础信息,三峡水库作为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的重要区域,而关于三峡水库全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报道仍不多见。为了解三峡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差异及影响因素等一系列基础信息,于... 浮游植物群落特征是水域生态系统的一个基础信息,三峡水库作为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的重要区域,而关于三峡水库全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报道仍不多见。为了解三峡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差异及影响因素等一系列基础信息,于2015年4月对三峡水库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调查范围包括17个长江断面(共51个样点)及22条支流库湾(共122个样点)。结果显示:共采集到浮游植物7门39属61种,以绿藻门、硅藻门、甲藻门为主,其中绿藻门有26种,占据总种数的42.62%;硅藻门有16种,占据总种数的26.23%;甲藻门有7种,占据总种数的11.48%。丰度方面,硅藻门占绝对优势,比例为34.26%,其次是隐藻门(23.72%)、蓝藻门(20.96%)。生物量方面,则是甲藻门占绝对优势,其比例达到了44.18%,随后是隐藻门(29.92%)、硅藻门(14.32%)。丰度和生物量分别变化在2.22×10^4~5.12×10^7 cells/L和0.0018~120.99 mg/L之间,且存在一致的趋势,从三峡大坝往长江上游,丰度值和生物量值逐渐增加。支流库湾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长江干流(Mann-Whitney U检验,P<0.001)。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表明,在长江干流中,水温(WT)、可溶性硅酸盐(DSi)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P<0.001);在支流库湾中,硝态氮(NO-3-N)、水温(WT)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P=0.002)。该研究的成果有助于全面认识了解三峡水库长江干流和支流库湾春季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影响因子,同时对三峡水库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保护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浮游植物 丰度 生物量 多样性指数 冗余分析
原文传递
黄河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及其多样性的长期变化(1960—2010) 被引量:17
16
作者 栾青杉 康元德 王俊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3-921,共9页
研究了1960―2010年黄河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及其多样性的长期变化,数据来源于19次调查245份样品。使用小型浮游生物网垂直采集浮游植物样品,于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分类统计。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08种,其中硅藻(Bacillariophyta)87种,甲藻... 研究了1960―2010年黄河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及其多样性的长期变化,数据来源于19次调查245份样品。使用小型浮游生物网垂直采集浮游植物样品,于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分类统计。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08种,其中硅藻(Bacillariophyta)87种,甲藻(Pyrrophyta)17种,角毛藻(Chaetoceros spp.)和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p.)分别出现了27种和10种。浮游植物总丰度年代际平均为2.74×10~6 ind/m^3,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峰值,高达16.8×10~6 ind/m^3。硅藻在20世纪占据优势,群落以角毛藻、圆筛藻等大的中心硅藻为主,进入21世纪后出现小型化的趋势,舟形藻(Navicula spp.)、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等羽纹硅藻以及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等底栖性物种开始形成优势。甲藻丰度出现了上升的趋势,角藻(Ceratium spp.)、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原多甲藻(Protoperidiniumspp.)开始增多。50年来,星脐圆筛藻(C.asteromphalus)、辐射圆筛藻(C.radiatus)、柔弱角毛藻(C.debilis)、伏氏海线藻(Thalassionema frauenfeldii)等物种在群落中一直占据较为明显的优势,但是优势种组成演替和格局转换明显。在黄河持续断流和强厄尔诺事件的共同影响下,口区浮游植物丰度和多样性在20世纪末降至最低,平均仅为87.7×10~4 ind/m^3和1.97(Shannon-Weaver指数)。进入21世纪后,调水调沙等人类活动对口区浮游植物丰度和多样性水平的改善产生了积极影响,较20世纪末分别有了2.3倍和16.8%的增加,呈现出稳步回升的趋势。对黄河口浮游植物群落及其多样性长期变化过程的研究,为河口生态系统演变和健康保护、渔业资源的增殖养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丰度 多样性 长期变化 黄河口
下载PDF
广西钦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17
17
作者 姜发军 陈波 +4 位作者 何碧娟 许铭本 庄军莲 张荣灿 雷富 《广西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268-275,共8页
在广西钦州湾海域设置15个调查站位,分别于2010年5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和2011年2月(冬季)采集表层海水,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该海域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优势种类、丰度的变化以及群落多样性等... 在广西钦州湾海域设置15个调查站位,分别于2010年5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和2011年2月(冬季)采集表层海水,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该海域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优势种类、丰度的变化以及群落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共鉴定浮游植物79属193种(包括变型和变种),隶属于6个门,硅藻种类最多,共48属149种,占总种类的77.2%,其种数和丰度都占绝对优势,平均丰度为10.47×104cells/L;其次为甲藻,16属28种,占总种类的14.5%,平均丰度为0.46×104cells/L。浮游植物丰度0.49×104~67.74×104cells/L,平均值为11.94×104cells/L,丰度变化为典型双峰型,春秋季高,夏冬季低。调查期间共出现10种优势种,不同季节优势种既有交叉又有演替。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冬季最高,春季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特征 种类 丰度 多样性
下载PDF
综合养鱼高产池塘的浮游植物 被引量:13
18
作者 姚宏禄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64-71,共8页
根据对综合养鱼不同养殖结构类型、不同产量水平的高产池塘浮游植物定性定量的连续观测:查明了浮游植物丰度及其季节变化;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类型及其季节变化;讨论了各型鱼池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上的差异性、共同性及浮游植物水华... 根据对综合养鱼不同养殖结构类型、不同产量水平的高产池塘浮游植物定性定量的连续观测:查明了浮游植物丰度及其季节变化;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类型及其季节变化;讨论了各型鱼池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上的差异性、共同性及浮游植物水华类型与养鱼水质的生物等级。得出结论:综合养鱼高产池塘里主要是隐藻、膝口藻、蓝裸甲藻、角甲藻、裸藻、空球藻、衣藻、棕鞭藻等鞭毛藻类和硅藻、大型绿球藻等优势属种交替形成水华,它们是滤食性鱼类的充足的优质适口饵料,这10种水华都是一等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养鱼 鱼池 浮游植物 优势种群
下载PDF
氮磷比对东海浮游植物群落生长影响的微宇宙实验 被引量:14
19
作者 黄伟 朱旭宇 +3 位作者 曾江宁 寿鹿 陈全震 江志兵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32-1838,共7页
采用微宇宙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氮磷比条件(1N∶1P、4N∶1P、8N∶1P、16N∶1P、32N∶1P、64N∶1P、128N∶1P和256N∶1P)培养30 d对东海近岸浮游植物群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磷比对浮游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细胞丰度、Chl-a(叶... 采用微宇宙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氮磷比条件(1N∶1P、4N∶1P、8N∶1P、16N∶1P、32N∶1P、64N∶1P、128N∶1P和256N∶1P)培养30 d对东海近岸浮游植物群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磷比对浮游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细胞丰度、Chl-a(叶绿素a)含量、比生长率以及硅、甲藻相对比例均产生了显著影响:6 d时高氮磷比组的物种丰富度、细胞丰度、Chl-a含量和比生长率显著高于低氮磷比组;30 d时氮磷比接近Redfield比值的处理组(8N∶1P、16N∶1P和32N∶1P)细胞丰度显著高于其它组.各处理组中浮游植物群落都呈先硅藻后甲藻的基本演替规律,不同氮磷比对甲藻发生时间和优势种产生了明显影响:实验前期(0~12 d)各处理组中硅藻占绝对优势;18 d时,4N∶1P、16N∶1P和32N∶1P组中甲藻占浮游植物总细胞丰度的比例超越硅藻;随后(24~30 d),其它处理组中甲藻的比例也相继超越硅藻而占据优势;30 d时,除8N∶1P、16N∶1P和32N∶1P组外,其它各处理组中甲藻均占绝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细胞丰度 CHL-A
原文传递
2010年夏季广西北部湾沿岸浮游植物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20
作者 姜发军 陈波 +3 位作者 何碧娟 许铭本 张荣灿 雷富 《广西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377-383,共7页
2010年6月4日至26日在广西北部湾沿岸共设46个站位凋查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以及浮游植物数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0属149种(含变种和变型),其中硅藻41属106种,占总物种数的71.14%,占总细胞丰度的95.81%;甲... 2010年6月4日至26日在广西北部湾沿岸共设46个站位凋查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以及浮游植物数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0属149种(含变种和变型),其中硅藻41属106种,占总物种数的71.14%,占总细胞丰度的95.81%;甲藻18属32种,占总物种数的21.48%,占总细胞丰度的1.44%。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61.10×104 cell/L,硅藻平均细胞丰度为58.54×104 cell/L,甲藻类平均细胞丰度为0.88×104cell/L。浮游植物密集区在防城港海区,此外在北海营盘附近海域有一个较高的密度区。浮游植物丰度在茅尾海和钦州港近岸较低,其余海区的浮游植物数量分布态势为近岸高、外海低。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种为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拟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pseudocurvisetus)、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尖刺拟菱形藻、拟旋链角毛藻密集区主要在防城港海区,而中肋骨条藻密集区主要在北海海区。浮游植物数量与温度、盐度及硝酸盐、亚硝酸盐、氨盐和硅酸盐无相关性,北海海区和防城港海区浮游植物丰度与活性磷酸盐呈显著正相关,磷在以上两个海区成为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物种组成 细胞丰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