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郑单958等高产品种的生理生态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春虎 欧行奇 王昊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1-44,共4页
郑单958是近年生产上推广利用面积较大的紧凑竖叶型新品种。本试验从其生理与植株特性等方面进行了高产生理生态机制方面的研究探讨,为新品种选育和大田推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分析表明,其高产主要原因表现在:叶面积指数变化合理,... 郑单958是近年生产上推广利用面积较大的紧凑竖叶型新品种。本试验从其生理与植株特性等方面进行了高产生理生态机制方面的研究探讨,为新品种选育和大田推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分析表明,其高产主要原因表现在:叶面积指数变化合理,叶片持绿时间长,衰老慢;叶片中光合色素、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高;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丙二醛积累少;光合能力强,光合效率高;籽粒体积大;灌浆时间长,速度快,千粒重高。试验结果表明,郑单958仍属最佳利用品种,建议各地大面积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形态指标 生理特点
下载PDF
节水灌溉下水稻高产优质的生理基础 被引量:5
2
作者 彭世彰 李寿声 吴子敬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1期55-61,共7页
根据"河海大学、济宁市水利局麦仁店试验站"多年灌溉试验资料,针对水稻控制灌溉技术节水增产的新特点.从土壤中水、肥、气、热等主要因素的协调状态、水稻自身调节机能和适应能力等作物生理的变化以及水稻根系发育、地上部较... 根据"河海大学、济宁市水利局麦仁店试验站"多年灌溉试验资料,针对水稻控制灌溉技术节水增产的新特点.从土壤中水、肥、气、热等主要因素的协调状态、水稻自身调节机能和适应能力等作物生理的变化以及水稻根系发育、地上部较理想株型形成等方面,分析了节水灌溉条件下水稻高产优质的生理基础,闸述了水稻生长发育的新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灌溉 生理生态 机理
下载PDF
水稻氧营养的生理、生态机制及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3
作者 赵锋 王丹英 +2 位作者 徐春梅 张卫建 章秀福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5-341,共7页
氧是水稻生命活动过程中重要的营养因子。水稻利用通气组织将大气中的氧从地上部分转运到根部,同时也能通过根系从生长介质中吸收一部分氧。良好的氧营养状况下水稻才能正常生长,不仅如此,氧营养还参与了水稻-土壤环境系统的作用过程,... 氧是水稻生命活动过程中重要的营养因子。水稻利用通气组织将大气中的氧从地上部分转运到根部,同时也能通过根系从生长介质中吸收一部分氧。良好的氧营养状况下水稻才能正常生长,不仅如此,氧营养还参与了水稻-土壤环境系统的作用过程,具有重要的生态效应。从氧营养的水稻生物学响应和根际生态效应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稻田氧营养相关研究状况,重点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有关水稻需氧性,氧营养对水稻形态学、解剖学特征的影响,相应的生理、生态机制以及环境效应的研究成果,同时比较了水稻生产上所采用的氧营养调控途径,并对水稻氧营养研究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氧营养 生理生态机制 环境效应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污染下植物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蔡囊 李吉跃 李永杰 《广东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71-77,共7页
文章综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下植物的生理生态变化,并且对植物的重金属抗性机理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探讨了以超富集植物为重点的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污染 生理生态效应 抗性机理 植物修复 超富积植物
下载PDF
海洋微藻响应重金属复合胁迫的生理生态学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蔡卓平 吴皓 +3 位作者 刘伟杰 刁盼盼 骆育敏 段舜山 《生态科学》 CSCD 2017年第3期216-219,共4页
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海洋环境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海洋微藻构成了海洋食物链的基础,是海洋生态系统主要的初级生产者。重金属复合胁迫对海洋微藻产生毒性效应,会阻碍藻细胞分裂、破坏DNA结构、抑制光合作用、减少细胞色素合... 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海洋环境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海洋微藻构成了海洋食物链的基础,是海洋生态系统主要的初级生产者。重金属复合胁迫对海洋微藻产生毒性效应,会阻碍藻细胞分裂、破坏DNA结构、抑制光合作用、减少细胞色素合成、导致藻细胞畸变以及改变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等。海洋微藻在长期种系进化或个体发育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响应重金属复合胁迫的特殊生理生态机制。它们可以利用由酶类和非酶类组成的抗逆保护系统,减轻重金属复合胁迫导致的生物毒害作用;还可以通过调节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等相关蛋白基因表达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探究海洋微藻响应重金属复合胁迫的生理生态学机制,有利于为海洋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藻 重金属 复合胁迫 生理生态学机制
下载PDF
土壤—作物系统氮素损失行为及高效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石祖梁 顾东祥 +4 位作者 张传辉 杨四军 于建光 顾克军 张斯梅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83-89,共7页
根据国内外研究概况,综述了土壤-作物系统中主要氮素损失途径,作物高效吸收、利用氮素的生理生态机制及调控作物高效利用氮素的最新理论与方法,以期为实现氮素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土壤-作物系统 氮素损失行为 高效吸收利用 生理生态机制
下载PDF
棚室花卉优质高产生理生态机理
7
作者 韩小霞 傅松玲 《安徽林业科技》 2004年第4期2-4,共3页
本文通过对棚室花卉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和水分生理的分析,总结出适合于棚室花卉生长的最佳光照、温度、湿度、CO2浓度及植物生长素条件,探索棚室花卉优质高产生理生态指标。
关键词 棚室栽培 花卉 优质高产栽培 生理生态机理 气害 防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对紫花苜蓿抗病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魏宏达 赵树兰 多立安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0-65,共6页
为了探究氧化石墨烯(GO)对豆科植物抗病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材料,采用盆栽实验,将不同质量的GO添加到土壤中,使其质量分数分别为0.2%、0.4%和0.6%,测定种植60 d后紫花苜蓿的生长指标、根瘤数... 为了探究氧化石墨烯(GO)对豆科植物抗病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材料,采用盆栽实验,将不同质量的GO添加到土壤中,使其质量分数分别为0.2%、0.4%和0.6%,测定种植60 d后紫花苜蓿的生长指标、根瘤数量、植物抗病相关酶活性和抗病物质含量.结果发现:GO处理显著降低了紫花苜蓿的地上干质量;0.4%和0.6%GO处理组中的植物株高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株高.与对照组相比,0.4%和0.6%GO处理组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显著降低,0.6%GO处理组中几丁质酶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活性.随着GO质量分数的增加,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HPRG)含量显著降低,0.6%处理组中的含量最低.0.4%和0.6%GO处理组中的木质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含量.由此可见,土壤中较高质量分数的GO(≥0.4%)能够显著抑制紫花苜蓿的生长,降低其抗病相关酶的活性和抗病物质的含量,增加紫花苜蓿的染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紫花苜蓿 抗病生理生态特征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叶片结构的水力学特性对植物生理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4
9
作者 龚容 高琼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0-308,共9页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呼吸、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水分在叶片中的运输路径,而对叶脉结构及其生态学意义研究甚少。近年来关于叶片叶脉结构、气孔结构的功能及叶片水力学特性的意义研究已经成为植物生理生态的研究热...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呼吸、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水分在叶片中的运输路径,而对叶脉结构及其生态学意义研究甚少。近年来关于叶片叶脉结构、气孔结构的功能及叶片水力学特性的意义研究已经成为植物生理生态的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叶脉的结构性状的指标(叶脉密度、直径、间距等),叶片水力学结构特性对植物生长、水分运输、气体交换、光合作用等生理功能的影响,及其与植物对干旱适应性之间的关系。叶脉结构是决定叶片生理功能的基础,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分析比较不同种类植物叶脉结构形态与导水、光合、呼吸、同化作用之间的关系,建立植物茎干-枝-叶系统水力传导的机理性模型,用以探索不同植物功能结构和高效用水生理生态学机制,据此评估不同种类植物在未来气候情景下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脉网络结构 导水率 干旱适应性 生理功能 生理生态学机制
原文传递
淡水甲藻水华形成原因及原位控制研究进展
10
作者 文刚 王茹 +5 位作者 温成成 白愿楠 曹瑞华 司凡 李凯 黄廷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39-2253,共15页
甲藻是一类浮游植物,多数在海洋生长,但部分甲藻可以在淡水中生长并引发水华,导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产生藻毒素和嗅味物质,引发供水安全问题,因此明确其形成原因并探索高效的原位控制方法至关重要.目前关于淡水甲藻水华已有较多研究成果... 甲藻是一类浮游植物,多数在海洋生长,但部分甲藻可以在淡水中生长并引发水华,导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产生藻毒素和嗅味物质,引发供水安全问题,因此明确其形成原因并探索高效的原位控制方法至关重要.目前关于淡水甲藻水华已有较多研究成果,但缺少综述性整理,尤其涉及饮用水水源.水华形成机制的研究主要包括外界环境因素(水动力条件、光照、温度、营养盐等)和甲藻独特的生理特性(孢囊、垂直迁移等),而控制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等.本文从甲藻生理生态、淡水水华形成原因及原位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并与常见蓝藻水华进行对比,展望后续研究热点,旨在推进淡水甲藻水华的相关研究,保障水体生态系统健康及饮用水水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藻水华 生理生态 水华机制 原位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