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深静脉血栓形成物理预防实施现状调查 被引量:16
1
作者 马娜 张成欢 +5 位作者 曹青刚 李莹 李娟 孙鸣明 朱俊美 刘云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了解骨科护士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物理预防措施实施情况,以期为更好地落实DVT物理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电子问卷对全国20个省市60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286名骨科护士DVT物理预防实施情况展开调查。结果护士实施DVT物理预防措... 目的了解骨科护士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物理预防措施实施情况,以期为更好地落实DVT物理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电子问卷对全国20个省市60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286名骨科护士DVT物理预防实施情况展开调查。结果护士实施DVT物理预防措施行为总得分为13. 5(11,15)分,得分率为65. 84%。不同医院等级、病区是否有DVT预防规范、是否成立DVT预防小组、护士有无接受过DVT知识培训、接受DVT知识培训的场所、不同职称的骨科护士实施DVT物理预防措施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90%医院配备1种及以上的物理预防设备。手术前后物理预防措施仍以患者活动为主,物理预防设备应用相对较少。物理预防设备的使用以每日2次,每次30 min为主。结论骨科DVT物理预防设备配备尚可,但物理预防措施临床落实有待加强和规范。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护士DVT预防知识培训,以提高其预防技能,促进护理行为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深静脉血栓形成 物理预防 物理预防设备
下载PDF
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物理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雪阳 张莉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21期1938-1941,共4页
手术是引起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术中血管损伤、体液丢失、术后长期卧床促进了DVT的发生。如无预防措施,美国普外术后DVT发病率为10%-40%,亚洲人群普外术后约13%。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物理预防 术后护理
下载PDF
术中不同物理干预预防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翟娟娟 戴靖华 +1 位作者 吴春梅 高文汇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11期1499-1503,共5页
目的探讨术中不同物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9例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9)... 目的探讨术中不同物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9例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9)。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梯度压力弹力袜(GCS)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GCS联合足底动静脉泵干预。分别于术前、术毕即刻、术后第3天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凝指标[D-二聚体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下肢静脉(股总静脉、股深静脉)管径和血液流速及术后第1天、第3天、1个月、3个月的DVT发生率。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术前、术毕即刻、术后第3天的D-二聚体水平、PT、APTT比较存在交互、组间、时间效应;股总静脉管径、股深静脉管径、静脉血液流速比较存在交互、组间、时间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3天、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GCS联合足底动静脉泵可改善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加快下肢静脉血液流速,降低患者DVT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妇科肿瘤 物理预防 梯度压力弹力袜 足底动静脉泵
原文传递
骨科围手术期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物理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7
4
作者 南星羽 马靓 李海红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2年第8期72-76,共5页
目的总结骨科围手术期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物理预防的证据,提高护理人员VTE物理预防措施实施依从性。方法根据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总结方法学,检索骨科围手术期患者VTE物理预防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文献类型,由研究人员独... 目的总结骨科围手术期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物理预防的证据,提高护理人员VTE物理预防措施实施依从性。方法根据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总结方法学,检索骨科围手术期患者VTE物理预防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文献类型,由研究人员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汇总最佳证据。结果共纳入文献17篇,包含10篇指南、1篇证据总结、2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经过分析,总结出7类共30条骨科围手术期患者VTE物理预防最佳证据。结论最佳证据可为护士提供循证依据。但在应用时,还需评估具体临床情境,结合专业判断和患者意愿,针对性选择证据,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静脉血栓栓塞症 物理预防 循证护理 证据总结
下载PDF
术中综合物理干预预防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高文汇 戴靖华 +2 位作者 吴春梅 翟娟娟 卫建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2期209-214,共6页
目的探讨术中综合物理干预预防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的80例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干预组... 目的探讨术中综合物理干预预防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的80例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干预组术中运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设备(IPC)联合梯度加压弹力袜(GCS)进行干预。对照组术中单独运用IPC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下肢静脉(股总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和肌间静脉)的血液流速和管径、血凝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D-二聚体]及术后第3天下肢DVT发生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术后D-二聚体水平和下肢静脉血液流速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下肢静脉血液流速和管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液流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17、4.863、2.946、2.397;P<0.05);两组患者股总静脉、股深静脉和肌间静脉管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17、2.756、2.274;P<0.05),腘静脉管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PT、TT、APTT、FIB、D-二聚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FIB和D-二聚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38、-3.554;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第3天下肢DVT发生率为2.5%(1/40),对照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为2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术后D-二聚体水平和下肢静脉血液流速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84、-0.442、-0.358、-0.308;P<0.01)。结论术中运用IPC联合GCS的综合物理干预措施,能降低妇科肿瘤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物理预防 妇科手术 间歇性充气加压设备 梯度加压弹力袜
原文传递
术后寒战预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沈静 赵雷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5期195-198,共4页
寒战是麻醉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已有多种药物和物理加温方式被证明可用于防治术后寒战,但是术后寒战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术后寒战可增加机体的代谢活动及耗氧量,从而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乳酸性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尤其对于心肺... 寒战是麻醉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已有多种药物和物理加温方式被证明可用于防治术后寒战,但是术后寒战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术后寒战可增加机体的代谢活动及耗氧量,从而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乳酸性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尤其对于心肺功能欠佳的患者,更是不利于其术后康复。目前,术后寒战的预防措施主要分为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近年来对其预防措施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因此,本文就物理预防及药物预防对术后寒战的预防作用进行总结,为进一步探索高效的术后寒战预防方案提供一定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寒战 物理预防 药物预防
下载PDF
不同物理预防方法对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凝血功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朱贇 朱柳花 +1 位作者 蔡凤婷 陈黎芸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1期2025-2029,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物理预防方法,包括间歇充气加压(IPC)、逐级加压弹力袜(GCS)和IPC+GCS,对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凝血功能、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IPC...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物理预防方法,包括间歇充气加压(IPC)、逐级加压弹力袜(GCS)和IPC+GCS,对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凝血功能、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IPC组、GCS组和IPC+GCS组,各30例。于术前24 h和术后24 h、7 d时,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于术前24 h和术后12 h、24 h时,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下肢股静脉管径和血液流速。于术前24 h和术后24 h时,采用全自动血液黏度分析仪,检测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EAI)。于术后3、7 d时,统计下肢DVT发生率。结果:术后24 h、7 d时,IPC+GCS组PT、APTT水平高于IPC组和GCS组(P<0.05),FIB、D-D水平低于IPC组和GCS组(P<0.05),IPC组和GC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时,IPC+GCS组下肢股静脉管径和血液流速大于IPC组和GCS组(P<0.05),IPC组下肢股静脉管径和血液流速大于GCS组(P<0.05)。术后24 h时,IPC+GCS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EAI均低于IPC组和GCS组(P<0.05),IPC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EAI低于GCS组(P<0.05)。术后3 d,3组下肢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IPC+GCS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IPC组和GCS组(P<0.05),IPC组和GCS组的下肢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C与GCS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IPC或GCS更能有效改善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凝血功能,提高下肢静脉血液流动性,降低下肢血液黏稠度,减少下肢DVT的发生,有利于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预防 颅脑损伤 凝血功能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后
下载PDF
中医药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筱杉 刘明 +1 位作者 刘春龙 赵亚男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16-120,共5页
静脉血栓栓塞(VTE)是致死性血管疾病之一,气虚、血瘀为致病基础,肿为临床表现。本病“防重于治”,在发病前采用针灸、推拿、压力治疗、中药内服外敷等预防措施,注意调畅情志、控制饮食;病程中应用针灸及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配合药物及... 静脉血栓栓塞(VTE)是致死性血管疾病之一,气虚、血瘀为致病基础,肿为临床表现。本病“防重于治”,在发病前采用针灸、推拿、压力治疗、中药内服外敷等预防措施,注意调畅情志、控制饮食;病程中应用针灸及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配合药物及压力治疗防止复发。治疗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基础,为临床防治VTE提供依据。参考文献32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治未病 药物预防 物理预防 气虚 血瘀
下载PDF
间歇性充气加压联合热疗对雄性家兔下肢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思平 马鹏程 +4 位作者 孙荣鑫 梅娜 胡佳俊 柴浩 姜侃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1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IPC)联合热疗对雄性家兔下肢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清洁级雄性新西兰家兔30只,建立髋部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雄性家兔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雄性家兔模型分为IPC组(行IPC治疗)、热疗组(行40℃...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IPC)联合热疗对雄性家兔下肢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清洁级雄性新西兰家兔30只,建立髋部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雄性家兔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雄性家兔模型分为IPC组(行IPC治疗)、热疗组(行40℃热疗治疗)、IPC联合热疗组(行IPC联合40℃热疗治疗),每组10只。在造模前后及治疗后1、5、10 min时,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测定左下肢股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1)血液平均流速、血液峰值流速以及每分钟血流量:3组治疗后1、5、10 min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随时间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治疗后各时间段IPC联合热疗组均明显高于IPC组和热疗组(P<0.05)。(2)血管内径:3组治疗后各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心率:治疗后1 min IPC联合热疗组均明显高于IPC组和热疗组(P<0.05);治疗后5、10 min 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IPC和热疗单独应用相比,IPC联合热疗可明显改变家兔下肢血流动力学,可产生更为强烈的扩张血管、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血流动力学 深静脉血栓形成 物理预防 间歇性充气加压 热疗 家兔
下载PDF
南方早熟葡萄省力化无公害栽培新模式——草地葡萄园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伟忠 王晓丹 邓连彩 《农业与技术》 2006年第2期76-81,共6页
综合分析了当前南方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草地葡萄园,并就草地葡萄技术实施的原理进行分析,形成了草地葡萄特有的管理规程,如无公害电功能水的防病措施,超高密植的丰产模式,台刈重截的植株更新制度,... 综合分析了当前南方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草地葡萄园,并就草地葡萄技术实施的原理进行分析,形成了草地葡萄特有的管理规程,如无公害电功能水的防病措施,超高密植的丰产模式,台刈重截的植株更新制度,还有限根栽培与养液滴灌区肥水管理措施,为实现省力化无公害栽培开辟了一条新的技术路径,并指出了在生产中的意义与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葡萄园 省力化栽培 根城控制 无公害 电功能水 物理防治 重截台刈 观光果园
下载PDF
物理防治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苏丽丽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1期40-42,共3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随之增强,林业的发展和建设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林业有害生物是阻碍林业深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危害了森林的自我修复能力,林业部门应对林业生物防治工作加...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随之增强,林业的发展和建设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林业有害生物是阻碍林业深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危害了森林的自我修复能力,林业部门应对林业生物防治工作加以重视。基于此,阐明了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的受灾原因和现状,重点分析了物理防治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提出了深化防治效果的相关措施,旨在为林业从业者提供更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防治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应用研究
下载PDF
脊柱后路术中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物理预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田苗 李秀婷 +2 位作者 周琪 田云旭 张可欣 《全科护理》 2022年第9期1168-1172,共5页
综述脊柱后路术中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以及术中物理干预现状,以期为脊柱手术病人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 脊柱术中 血栓 危险因素 物理预防 综述
下载PDF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方媛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0期185-188,共4页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及其导致的肺血栓栓塞症,是仅次于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第三大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在临床上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明显增多,但多数医疗单位的护理人员缺乏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及其导致的肺血栓栓塞症,是仅次于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第三大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在临床上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明显增多,但多数医疗单位的护理人员缺乏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知识,这可能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升高,威胁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因此本文系统阐述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知识。首先简述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然后结合临床护理需要,分别从风险评估、心理维度、知识宣贯维度、体位管理维度、功能锻炼维度及物理预防维度,介绍对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 风险评估 心理护理 健康宣教 体位管理 功能锻炼 物理预防
下载PDF
妇科围术期病人下肢静脉血栓物理预防集束化措施的实施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卢吉 张宏 +3 位作者 刘莉 吴芬 范莹 高杰 《循证护理》 2020年第5期418-421,共4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妇科围术期病人下肢静脉血栓物理预防集束化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妇科就诊并住院接受妇科手术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1月-2017年12月的585例病人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2018... [目的]观察和分析妇科围术期病人下肢静脉血栓物理预防集束化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妇科就诊并住院接受妇科手术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1月-2017年12月的585例病人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2018年1月—2018年12月的569例病人为试验组,采取物理预防集束化措施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后下肢血流速度,围术期发生切口出血、主诉下肢疼痛不适、下肢肿胀、尿潴留和尿路感染等并发症,首次下床活动、每日步行数、踝泵运动落实率、弹力袜穿戴落实率及住院时长,下肢肿胀、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发生等。[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下肢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下肢血流速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下肢肿胀率(0.88%)、深静脉血栓形成率(2.11%)、肺栓塞率(0.1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98%、7.18%、1.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围术期总并发症发生率(2.63%)明显低于对照组(12.82%)。试验组病人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长、每日步行数、踝泵运动落实率、弹力袜穿戴落实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围术期病人中,采取物理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集束化措施干预,可明显改善病人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少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手术 围术期 下肢静脉血栓 物理预防 集束化措施 实施效果
下载PDF
校园网络的安全风险与应对措施分析
15
作者 刘军 《电子技术(上海)》 2023年第4期172-173,共2页
阐述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安全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包括优化硬件设施、加强物理防范,优化系统升级、提升自我防护,完善网络管理体制、净化网络环境。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信息安全 物理防范 网络管理
原文传递
红桃消肿合剂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栓前状态及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
16
作者 杜丽娟 宋璐 +1 位作者 王志刚 唐何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1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究用红桃消肿合剂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血栓前状态及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60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序贯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目的:探究用红桃消肿合剂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血栓前状态及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60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序贯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30)采用物理方法预防血栓前状态及静脉血栓栓塞症,观察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红桃消肿合剂进行干预。观察两组的干预效果、干预前后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毛细管血浆黏度、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水平〔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静脉血栓发生率及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毛细管血浆黏度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毛细管血浆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D-二聚体、FIB、PT、APTT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D-二聚体、FIB、PT、APTT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IL-2、TNF-α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L-2、TNF-α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红桃消肿合剂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血栓前状态及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凝血指标及炎性因子的水平,降低其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桃消肿合剂 创伤性颅脑损伤 静脉血栓栓塞症 物理预防 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
下载PDF
长春瑞滨致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研究述评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姣 李平 +2 位作者 许珩 夏克春 朱永忠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00-402,共3页
目的:探讨长春瑞滨导致化疗性静脉炎的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对近5 a来相关性文献进行分析及归纳。结果:发生机制主要是其较强的刺激性、腐蚀性和细胞毒性所致血管内皮损伤。采用局部物理疗法、中药外敷、西药外敷等治疗手段,可以预防... 目的:探讨长春瑞滨导致化疗性静脉炎的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对近5 a来相关性文献进行分析及归纳。结果:发生机制主要是其较强的刺激性、腐蚀性和细胞毒性所致血管内皮损伤。采用局部物理疗法、中药外敷、西药外敷等治疗手段,可以预防和治疗静脉炎。结论:目前没有一种医疗界公认的、有效的药物防治化疗性静脉炎。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寻求更加安全、有效、快速的防治措施,将成为未来防护化疗性静脉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炎 长春瑞滨 物理防治 中药治疗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野生大豆低温冷害研究进展及防控技术
18
作者 李月婷 黄超 +1 位作者 葛家良 姚瑞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8期89-91,共3页
本文综述了野生大豆低温冷害的研究进展及防控技术,分析了低温冷害对大豆生理生化、不同生长阶段及产量质量的具体影响,并探讨了农业防控、田间管理、化学防控及物理防控等多方面的防控措施。通过合理轮作、选育耐低温品种、加强肥水管... 本文综述了野生大豆低温冷害的研究进展及防控技术,分析了低温冷害对大豆生理生化、不同生长阶段及产量质量的具体影响,并探讨了农业防控、田间管理、化学防控及物理防控等多方面的防控措施。通过合理轮作、选育耐低温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应用化学调节剂和抗冻保护剂、采用物理覆盖和风障设置等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野生大豆对低温冷害的抵抗能力,保障大豆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低温冷害 防控技术 农业措施 化学防控 物理防控
下载PDF
电子灯光诱杀虫技术发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明莉 胡伟 《农业工程》 2012年第S1期11-15,共5页
随着地球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世界性植物虫害日趋严重以及长期以来普遍施用和滥施农药,造成环境恶化,蛾类害虫的抗药性和耐药性不断增强。在倡导绿色无污染的今天,灯光诱杀虫技术作为物理防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该... 随着地球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世界性植物虫害日趋严重以及长期以来普遍施用和滥施农药,造成环境恶化,蛾类害虫的抗药性和耐药性不断增强。在倡导绿色无污染的今天,灯光诱杀虫技术作为物理防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该文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对灯光诱杀虫技术的原理、发展过程、诱杀虫灯诱虫的有效距离以及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陈述,并对灯光诱杀虫技术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防治 灯光诱杀虫 有效范围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别与治疗相关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丽 《河北化工》 2012年第12期16-18,共3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类以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患者基数及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总结了近3年来国内外RA诊别、知名药物及疗效检测等方面内容和几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及其相关研究,从而为攻克RA难题提供思路。
关键词 新型诊断 单抗治疗 疗效诊别 致病基因 物理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